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務會計實操指南TOC\o"1-2"\h\u29062第一章財務會計基礎 3194221.1財務會計概述 3260081.2會計基本假設與原則 3231261.2.1會計基本假設 3168391.2.2會計原則 4225621.3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456281.3.1會計要素 4258251.3.2會計等式 432067第二章財務會計憑證 524582.1原始憑證的填寫與審核 5302242.1.1填寫要求 516412.1.2審核要求 5301132.2記賬憑證的填寫與審核 589272.2.1填寫要求 5223702.2.2審核要求 6159562.3憑證的整理與歸檔 642232.3.1整理要求 619642.3.2歸檔要求 64365第三章財務會計賬簿 6164813.1賬簿的分類與設置 6182863.1.1賬簿的分類 6196713.1.2賬簿的設置 781573.2賬簿的登記與核對 792763.2.1賬簿的登記 7269423.2.2賬簿的核對 711583.3賬簿的調整與結賬 745313.3.1賬簿的調整 7131363.3.2賬簿的結賬 8125第四章財務報表編制 868154.1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8164274.2利潤表的編制 8186524.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9826第五章財務會計分析 9218885.1財務比率分析 978055.1.1流動比率分析 9307935.1.2負債比率分析 9123025.1.3資產周轉率分析 10202095.1.4凈資產收益率分析 1078415.2財務趨勢分析 10280915.2.1營業收入趨勢分析 10154545.2.2利潤趨勢分析 10310625.2.3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 10291115.2.4現金流量表趨勢分析 10155905.3財務預測與預算 10142985.3.1銷售收入預測 1013225.3.2成本預測 11101495.3.3利潤預測 1146435.3.4資金預算 1118761第六章應收賬款管理 11150166.1應收賬款的確認與計量 11291866.1.1確認原則 11311706.1.2計量方法 11103776.2應收賬款的催收與核算 1171156.2.1催收措施 1136356.2.2核算方法 12127066.3壞賬損失的核算與處理 12311856.3.1壞賬損失的確認 12252096.3.2壞賬損失的核算 1268676.3.3壞賬損失的處理 1214592第七章存貨管理 13282187.1存貨的確認與計量 13120277.1.1存貨的確認 13236417.1.2存貨的計量 1347497.2存貨的盤點與核算 13198387.2.1存貨的盤點 13314097.2.2存貨的核算 13135567.3存貨減值與跌價準備的核算 14278437.3.1存貨減值的確認 14197117.3.2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 1489647.3.3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 1421434第八章長期資產核算 1493368.1固定資產的核算 14225398.1.1固定資產的定義及分類 1483478.1.2固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14243228.1.3固定資產的折舊與減值 14219408.1.4固定資產的處置與報廢 14116148.2投資性房地產的核算 15160828.2.1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分類 1576948.2.2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與計量 15283528.2.3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與處置 15301848.3無形資產與商譽的核算 15264728.3.1無形資產的定義及分類 15260948.3.2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15311038.3.3無形資產的攤銷與減值 15145458.3.4商譽的核算 1522135第九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核算 16198729.1負債的分類與核算 1638419.1.1流動負債的核算 16206679.1.2非流動負債的核算 16191149.2所有者權益的構成與核算 16280289.2.1實收資本的核算 16105829.2.2資本公積的核算 16179919.2.3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核算 1614509.3財務費用與稅費的核算 17117289.3.1財務費用的核算 17183369.3.2稅費的核算 1713274第十章財務會計制度與內部控制 171250510.1財務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 172682310.1.1制定財務會計制度的意義與目的 17625210.1.2財務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 17579310.1.3財務會計制度的實施步驟 173129910.2內部控制的概念與原則 182548710.2.1內部控制的概念 18774710.2.2內部控制的原則 181249810.3內部控制的設計與評價 183221010.3.1內部控制的設計 182527410.3.2內部控制的評價 18第一章財務會計基礎1.1財務會計概述財務會計是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系統記錄、分類、匯總和報告,為外部和內部用戶提供決策有用信息的一種管理活動。其主要目的是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財務會計主要包括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節。1.2會計基本假設與原則1.2.1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本假設是財務會計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會計主體假設:將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對其進行財務會計處理。(2)持續經營假設:假設企業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經營。(3)貨幣計量假設:以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4)會計分期假設:將企業連續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定的時間段落,即會計期間。1.2.2會計原則會計原則是在會計基本假設的基礎上,對財務會計處理和報告的規范。以下為主要的會計原則:(1)權責發生制原則:以權利和義務的發生為標準,確認收入和費用。(2)歷史成本原則:在資產和負債的計量中,以購入或發生時的實際成本為基礎。(3)一致性原則:在同一會計期間內,相同的經濟業務應采用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4)實際成本原則:在資產和負債的計量中,以實際發生的成本為基礎。(5)充分披露原則: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充分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1.3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1.3.1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構成財務會計報告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資產: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2)負債:企業因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現在的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3)所有者權益: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的凈額,反映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權益。(4)收入: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5)費用: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1.3.2會計等式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基本公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表明,企業的資產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借入的資金,即負債;二是企業所有者的投入,即所有者權益。會計等式是財務會計報告編制的基礎,通過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可以全面、系統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第二章財務會計憑證2.1原始憑證的填寫與審核2.1.1填寫要求原始憑證是財務會計核算的基礎,其填寫要求如下:(1)憑證內容應真實、完整、清晰、規范,不得有涂改、挖補、撕毀等現象。(2)憑證必須注明日期、憑證種類、憑證編號、業務內容、金額、單位名稱、經手人等基本信息。(3)憑證中的數字和文字應使用規范的漢字和阿拉伯數字,金額需大寫,并與小寫金額相符。(4)涉及外幣業務的憑證,需注明外幣金額和折算匯率。2.1.2審核要求原始憑證審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審核憑證的真實性,保證業務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與實際情況相符。(2)審核憑證的完整性,檢查憑證要素是否齊全,金額是否正確。(3)審核憑證的合規性,確認業務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規章制度。(4)審核憑證的簽字手續,保證經手人、審批人等相關人員已簽字確認。2.2記賬憑證的填寫與審核2.2.1填寫要求記賬憑證是財務會計對原始憑證進行整理、分類、匯總的依據,其填寫要求如下:(1)憑證編號應連續,不得中斷或跳號。(2)憑證日期應與原始憑證日期一致,不得提前或延后。(3)憑證摘要應簡明扼要地反映業務內容,便于查閱。(4)憑證借貸方向應正確,金額需精確到分。(5)憑證附件應齊全,包括原始憑證、相關合同、協議等。2.2.2審核要求記賬憑證審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審核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性,保證與原始憑證相符。(2)審核憑證的借貸方向是否正確,金額是否準確。(3)審核憑證摘要是否清晰,便于查閱。(4)審核憑證附件是否齊全,保證業務發生的依據完整。2.3憑證的整理與歸檔2.3.1整理要求憑證整理是保證財務會計信息準確、完整的重要環節,其整理要求如下:(1)按照憑證種類、日期、編號順序整理憑證。(2)將同類憑證按照業務性質進行分類,便于查閱。(3)對憑證附件進行標注,保證附件與憑證內容對應。(4)對已整理的憑證進行編號,便于歸檔和管理。2.3.2歸檔要求憑證歸檔是保證財務會計資料安全、完整、可追溯的重要措施,其歸檔要求如下:(1)按照憑證種類、年度、編號順序進行歸檔。(2)保證歸檔憑證的完整性,不得缺失、損壞。(3)歸檔憑證應注明存放位置,便于查閱和追溯。(4)對歸檔憑證進行定期檢查,保證資料安全。第三章財務會計賬簿3.1賬簿的分類與設置財務會計賬簿是記錄企業經濟業務的重要工具,其分類與設置對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3.1.1賬簿的分類財務會計賬簿根據其用途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1)日記賬:記錄企業每日發生的經濟業務,如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等。(2)分類賬:對日記賬中的經濟業務進行分類,如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等。(3)輔助賬:對特定經濟業務進行詳細記錄,如應收賬款明細賬、庫存明細賬等。(4)備查賬:用于查閱和核對賬簿記錄,如賬證備查賬、賬務備查賬等。3.1.2賬簿的設置企業在設置賬簿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法性:賬簿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2)完整性:賬簿應能全面、系統地反映企業經濟業務。(3)準確性:賬簿記錄應準確無誤,便于查閱和核對。(4)合理性:賬簿設置應與企業規模、業務特點和財務管理需要相適應。3.2賬簿的登記與核對賬簿的登記與核對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環節。3.2.1賬簿的登記賬簿登記應遵循以下要求:(1)及時性:及時登記經濟業務,保證賬簿記錄的時效性。(2)準確性:準確記錄經濟業務,防止出現錯誤。(3)完整性:全面反映經濟業務,不得遺漏。(4)規范性:遵循財務會計規范,保證賬簿格式、內容和程序的正確性。3.2.2賬簿的核對賬簿核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賬證核對:核對賬簿記錄與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是否一致。(2)賬賬核對:核對總賬與明細賬、日記賬與分類賬等之間的記錄是否一致。(3)賬實核對:核對賬簿記錄與實際庫存、資產狀況是否相符。(4)賬表核對:核對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是否相符。3.3賬簿的調整與結賬賬簿的調整與結賬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依據。3.3.1賬簿的調整賬簿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計提折舊: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調整固定資產原值。(2)攤銷費用:對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調整費用支出。(3)調整預提費用:對預提費用進行調整,反映實際費用發生情況。(4)調整應計利息:對應計利息進行調整,反映實際利息收入或支出。3.3.2賬簿的結賬賬簿結賬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編制轉賬憑證:將賬簿中的調整事項編制轉賬憑證。(2)計算期末余額:計算各科目期末余額,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數據。(3)編制會計報表: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反映企業財務狀況。(4)歸檔保管:將賬簿及相關憑證、報表歸檔保管,以便查閱。第四章財務報表編制4.1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個部分。編制資產負債表的步驟如下:(1)確定編制日期。資產負債表通常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編制,需明確編制日期。(2)收集資料。根據企業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資料,整理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期初余額和本期發生額。(3)計算期末余額。根據期初余額和本期發生額,計算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期末余額。(4)編制資產負債表。將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期末余額填入資產負債表相應欄目,保證資產總計等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4.2利潤表的編制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動態報表,主要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三個部分。編制利潤表的步驟如下:(1)確定編制期間。利潤表通常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編制,需明確編制期間。(2)收集資料。根據企業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資料,整理出收入、費用的期初余額和本期發生額。(3)計算凈利潤。將收入、費用進行配比,計算出凈利潤。(4)編制利潤表。將收入、費用和凈利潤填入利潤表相應欄目,保證收入減去費用等于凈利潤。4.3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的報表,主要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三個部分。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步驟如下:(1)確定編制期間。現金流量表通常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編制,需明確編制期間。(2)收集資料。根據企業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資料,整理出現金流入和流出的相關信息。(3)分析現金流量。將現金流入和流出分別歸入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4)計算凈現金流量。將各部分現金流量進行匯總,計算出凈現金流量。(5)編制現金流量表。將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凈現金流量填入現金流量表相應欄目,保證現金流入減去現金流出等于凈現金流量。通過以上步驟,企業可以編制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第五章財務會計分析5.1財務比率分析財務比率分析是財務會計分析中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以揭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果。財務比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5.1.1流動比率分析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一般而言,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5.1.2負債比率分析負債比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占比。計算公式為: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負債比率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5.1.3資產周轉率分析資產周轉率是衡量企業資產運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資產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速度。計算公式為: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總資產。資產周轉率越高,企業的資產運用效率越好。5.1.4凈資產收益率分析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企業凈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5.2財務趨勢分析財務趨勢分析是對企業財務指標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趨勢進行研究和分析,以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財務趨勢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5.2.1營業收入趨勢分析通過對企業營業收入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業務拓展能力和盈利能力。5.2.2利潤趨勢分析通過對企業利潤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盈利水平、盈利質量和盈利穩定性。5.2.3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通過對企業資產負債表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資產規模、負債結構和財務風險。5.2.4現金流量表趨勢分析通過對企業現金流量表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的現金收入、現金支出和現金余額,評估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5.3財務預測與預算財務預測與預算是企業對未來財務狀況的預測和規劃,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預測與預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5.3.1銷售收入預測銷售收入預測是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銷售收入進行預測,它是企業財務預測的基礎。銷售收入預測方法包括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預測方法。5.3.2成本預測成本預測是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成本進行預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等。成本預測有助于企業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5.3.3利潤預測利潤預測是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利潤進行預測,它反映了企業的盈利預期。利潤預測有利于企業制定經營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5.3.4資金預算資金預算是企業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資金收入、支出和余額進行預算,以保障企業資金鏈的穩定。資金預算包括現金預算、信貸預算和投資預算等。企業應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實力,合理制定資金預算,保證企業運營的順利進行。第六章應收賬款管理6.1應收賬款的確認與計量6.1.1確認原則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活動形成的,尚未收回的款項。根據財務會計準則,應收賬款的確認應遵循以下原則:(1)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已實現收入;(2)企業對收取款項具有合法權利;(3)交易雙方達成了明確的付款協議;(4)款項的收取具有確定性。6.1.2計量方法應收賬款的計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原始成本法:以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時的實際成本作為應收賬款的計量基礎;(2)現值法:將未來應收款項的現值作為應收賬款的計量基礎;(3)可變現凈值法:以預計可收回的金額作為應收賬款的計量基礎。6.2應收賬款的催收與核算6.2.1催收措施應收賬款的催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定期發送催款函;(2)電話催收;(3)上門催收;(4)法律手段。6.2.2核算方法應收賬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直接核算法:將收回的款項直接沖減應收賬款;(2)備抵法:設置壞賬準備,對預計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進行備抵;(3)攤銷法:將應收賬款按期分攤,逐步核銷。6.3壞賬損失的核算與處理6.3.1壞賬損失的確認壞賬損失是指企業因無法收回應收賬款而發生的損失。以下情況可確認為壞賬損失:(1)債務人破產、死亡或失蹤,無法收回款項;(2)債務人逾期未償還,且無償還意愿;(3)債務人無力償還,經協商無法達成和解;(4)其他原因導致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6.3.2壞賬損失的核算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直接核銷法:將壞賬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2)備抵法:設置壞賬準備,對預計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進行備抵;(3)攤銷法:將壞賬損失按期分攤,逐步計入損益。6.3.3壞賬損失的處理企業對壞賬損失的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措施:(1)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催收效果;(2)合理設置壞賬準備,保證財務穩健;(3)對已確認為壞賬的款項,及時進行處理,避免長期掛賬;(4)分析壞賬產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預防類似情況的發生。第七章存貨管理7.1存貨的確認與計量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貨的確認與計量是財務會計工作中的重要環節。7.1.1存貨的確認存貨的確認需滿足以下條件:(1)企業擁有存貨的所有權;(2)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3)存貨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7.1.2存貨的計量存貨的計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初始計量:存貨的初始計量通常采用實際成本,包括購入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相關費用。(2)后續計量:存貨的后續計量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原則??勺儸F凈值是指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銷售費用和稅費后的金額。7.2存貨的盤點與核算7.2.1存貨的盤點存貨的盤點是指對企業存放的存貨進行實地清查,以核實存貨的實際數量。存貨盤點分為定期盤點和不定期盤點兩種。定期盤點通常在年末或季度末進行,不定期盤點則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安排。7.2.2存貨的核算存貨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存貨的增加:根據購入、生產等環節的實際成本,將存貨的增加計入相關賬戶。(2)存貨的減少:根據銷售、耗用等環節的實際成本,將存貨的減少計入相關賬戶。(3)存貨的期末調整:根據存貨的實際盤點結果,對存貨的期末余額進行調整,保證賬實相符。7.3存貨減值與跌價準備的核算存貨減值是指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其賬面價值。存貨跌價準備是指企業為應對存貨減值風險而提取的預備金。7.3.1存貨減值的確認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其賬面價值時,應當確認存貨減值。7.3.2存貨跌價準備的提取企業應根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提取相應的跌價準備。提取跌價準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7.3.3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高于賬面價值時,應將已提取的跌價準備轉回。轉回跌價準備時,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需要注意的是,已轉回的跌價準備不得超出原提取金額。第八章長期資產核算8.1固定資產的核算8.1.1固定資產的定義及分類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按其使用性質和用途,可分為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電子設備等。8.1.2固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固定資產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條件: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固定資產的計量包括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初始計量通常按照購置成本進行,后續計量則涉及折舊、減值等因素。8.1.3固定資產的折舊與減值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始成本分攤到預計使用年限內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固定資產的減值是指由于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需要對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會計處理。8.1.4固定資產的處置與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置包括出售、捐贈、報廢等。處置固定資產時,應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處置收入之間的差額計入損益。8.2投資性房地產的核算8.2.1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分類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可分為已出租的房地產、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房地產等。8.2.2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與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條件: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分為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兩種。成本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其賬面價值為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和減值損失后的金額;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其賬面價值為公允價值。8.2.3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與處置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是指將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或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包括出售、報廢等,處置時,應將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與處置收入之間的差額計入損益。8.3無形資產與商譽的核算8.3.1無形資產的定義及分類無形資產是指沒有物理形態,但具有經濟價值,且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可分為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等。8.3.2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無形資產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條件: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無形資產的計量包括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初始計量通常按照購置成本進行,后續計量則涉及攤銷、減值等因素。8.3.3無形資產的攤銷與減值無形資產的攤銷是指將無形資產的原始成本分攤到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攤銷方法有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無形資產的減值是指由于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需要對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會計處理。8.3.4商譽的核算商譽是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支付的超出被并購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商譽的核算包括商譽的確認、計量、減值測試等。商譽的減值測試是指定期對商譽的可回收金額進行評估,如有減值,則對商譽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第九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核算9.1負債的分類與核算負債是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根據其性質和償還期限,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9.1.1流動負債的核算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費等。流動負債的核算主要通過對相關科目的借貸記賬來完成。例如,企業在購入原材料時,產生的應付賬款應當在貸方登記,而在償還應付賬款時,則應在借方登記。9.1.2非流動負債的核算非流動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非流動負債的核算同樣通過相關科目的借貸記賬來完成。如企業發行債券時,應當在貸方登記應付債券科目,而在償還債券時,則應在借方登記。9.2所有者權益的構成與核算所有者權益是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的剩余權益,是企業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擁有權益。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9.2.1實收資本的核算實收資本是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者出資。實收資本的核算主要通過“實收資本”科目進行。當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時,應在貸方登記實收資本科目,而在減少實收資本時,則應在借方登記。9.2.2資本公積的核算資本公積是指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資本公積的核算主要通過“資本公積”科目進行。如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注冊資本的部分,應在貸方登記資本公積科目。9.2.3盈余公積和未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