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滅易錯動、植物生命活動的易混易錯
題組一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1.下列有關人體內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內環(huán)境是由血液、組織液和細胞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
B.激素、神經遞質和細胞因子等信息分子均可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
C.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比無機鹽高,因此血漿的滲透壓主要由蛋白質維持
D.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
易錯分析:內環(huán)境是由血漿、組織液、淋巴液構成。
【答案】B
【解析】A、體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是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液)
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A錯誤;
B、激素、神經遞質和細胞因子等信息分子均可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B正確;
C、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比無機鹽高,但滲透壓的大小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shù)
量呈正相關,蛋白質含量雖高,但相對分子質量大,單位體積溶液中無機鹽的微粒數(shù)要比蛋
白質多,因此血漿的滲透壓主要由無機鹽維持,C錯誤;
D、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D錯誤。
故選B。
2.甲、乙、丙、丁4種體液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與丙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時不需要通過毛細淋巴管壁
B.淋巴細胞只分布在甲、乙中
C.人肝臟細胞內的液體是丁的組成部分
D.甲、乙、丙分別是血漿、淋巴、組織液
【答案】C
【解析】A、乙是組織液、丙是淋巴(液),乙與丙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時需要通過毛細淋巴
管壁,A錯誤;
B、淋巴細胞主要分布在甲血漿和丙淋巴中,B錯誤;
C、人體肝臟細胞內的液體為細胞內液丁,C正確;
D、圖中甲是血漿、乙是組織液、丙是淋巴(液),D錯誤。
故選C。
3.人體血漿中無機磷酸鹽的濃度為0.8~L5mmol/L,而腦脊液中的濃度僅為0.35~0.5mmol/L。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分子ATP完全水解可產生2分子磷酸
B.腦脊液中無機磷酸鹽的濃度低于血漿是因為穩(wěn)態(tài)失調
C.由無機磷酸鹽形成的滲透壓是血漿滲透壓的主要來源
D.無機磷酸鹽可通過調節(jié)酸堿度參與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
【答案】D
【解析】A、ATP的分子結構由一個腺昔和三個磷酸基團組成,這些磷酸基團之間通過高
能磷酸鍵連接。當ATP完全水解時,會釋放出三個磷酸分子,A錯誤;
B、腦脊液是腦和脊髓周圍的一種透明液體,它填充在腦和脊髓的周圍,起到緩沖、保護、
營養(yǎng)和支持作用。腦脊液和血漿之間通過血腦屏障進行物質交換,這種濃度差異(腦脊液中無
機磷酸鹽的濃度低于血漿)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有助于維持腦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不是穩(wěn)
態(tài)失調,B錯誤;
C、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C錯誤;
D、無機磷酸鹽在人體內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其中之一就是通過參與酸堿平衡調節(jié)來維持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例如,在酸性環(huán)境中,無機磷酸鹽可以釋放出磷酸根離子(PO43-),與氫離子(H+)
結合形成磷酸(H3Po4),從而降低環(huán)境的酸度。相反,在堿性環(huán)境中,磷酸可以釋放出氫離子,
增加環(huán)境的酸度。因此,無機磷酸鹽在維持人體酸堿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D正確。
故選D。
4.如圖為人體的內環(huán)境組成示意圖,其中①?④表示相關液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肌肉注射的流感疫苗成分首先會進入①,再被運輸?shù)礁魈幗M織
B.若細胞代謝產物增多,則會使③的滲透壓上升
C.正常情況下,③滲入轉化成①的量遠大于滲入轉化成②的量
D.與②③相比,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
【答案】A
【解析】A、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成分首先會進入③組織液,再進入①血漿,然后被運
輸?shù)礁魈幗M織,A錯誤;
B、若細胞代謝產物增多,則可能會使③組織液的滲透壓上升導致組織水腫,B正確;
C、正常情況下,③組織液滲入轉化成①血漿的量遠大于滲入轉化成②淋巴的量,C正
確;
D、與②淋巴③組織液相比,①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D正確。
故選Ao
5.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離不開內環(huán)境。圖甲表示人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
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C、D表示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幾種器官,I、II是有關
的生理過程。圖乙為人體組織局部示意圖,②④所在位置是不同管道的橫切面。據(jù)圖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I是小腸內食物的消化、吸收,II是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
B.圖乙中①對應圖甲中a,其中含有緩沖對HCO3-和H2cO3
C.圖乙中⑤是細胞內液,含有的蛋白質和鉀離子都最多
D.②④管壁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圖甲中的a和c
【答案】D
【解析】A、I是小腸內食物的消化、吸收,II是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均參與了內
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A正確;
B、圖乙中①是血漿,對應圖甲中a,其中含有緩沖對HCO3-和H2cO3,參與維持pH的
相對穩(wěn)定,B正確;
C、圖乙中⑤是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相比,含有的蛋白質和鉀離子都最多,c正確;
D、②④管壁細胞分別是毛細血管壁細胞和毛細淋巴管壁細胞,它們生活的內環(huán)境分別是
a血漿和b組織液、b組織液和c淋巴,D錯誤。
故選D。
6.世界衛(wèi)生組織倡導母乳喂養(yǎng)。在嬰兒6個月內,母乳可以提供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其中部分
蛋白質還可為嬰兒提供被動免疫保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空間結構的形成與肽鏈上不同氨基酸之間形成氫鍵有關
B.當母乳不足而輔食中又沒有補充足夠蛋白質時會導致嬰兒血漿滲透壓降低
C.有免疫能力的蛋白質在腸黏膜細胞膜上蛋白質參與下保留生物活性進入嬰兒體內
D.蛋白質徹底水解后的產物可與雙縮月尿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答案】D
【解析】A、肽鏈上不同氨基酸之間能形成氫鍵等,從而使肽鏈能盤曲折疊,形成具有一
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肽鏈盤曲折疊方式不同,蛋白質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A正確;
B、血漿滲透壓主要由無機鹽離子和血漿蛋白維持,嬰兒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血漿中血
漿蛋白減少,滲透壓降低,B正確;
C、有免疫能力的蛋白質屬于生物大分子,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胞吞吸收這些蛋白質
以保證其生物活性,胞吞過程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C正確;
D、蛋白質徹底水解產物是氨基酸,結構中沒有肽鍵,不能與雙縮胭試劑反應產生紫色,
D錯誤。
故選D。
7.血漿中含有低分子的晶體物質(如氯化鈉、葡萄糖等)和高分子的膠體物質(如蛋白質)。血漿
中的滲透壓是這兩類物質所產生的滲透壓的總和。其中由低分子晶體物質產生的滲透壓叫作晶
體滲透壓,由高分子膠體物質產生的滲透壓叫作膠體滲透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成分等保持不變
B.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膠體滲透壓上升,引起組織水腫
C.通過靜脈輸入生理鹽水會增加血漿滲透壓
D.血漿滲透壓絕大部分是由晶體滲透壓決定的
【答案】D
【解析】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內環(huán)境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保持相對穩(wěn)定,A錯誤;
B、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血漿蛋白含量下降,導致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較多進入組織液,
引起組織水腫,B錯誤;
C、生理鹽水滲透壓與細胞外液滲透壓相當,靜脈輸入生理鹽水不會增加血漿滲透壓,C
錯誤;
D、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1,因此可推知血漿滲透壓絕大部分是由
晶體滲透壓決定的,D正確。
故選D。
8.“酸堿體質理論”有兩種錯誤觀點:其一,人的體質有酸性與堿性之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
源”,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維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應多攝入堿性食物。下列關于人
體酸堿平衡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內環(huán)境的pH大致相同,不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劇烈變化
B.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它含有HCO5、H2PO:等離子有關
C.無氧呼吸時,丙酮酸在內環(huán)境中轉化成乳酸會導致人體血漿的pH略有降低
D.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內環(huán)境酸堿平衡的基礎
易錯分析:無氧呼吸的產所在細胞質基質,不屬于內環(huán)境。
【答案】C
【解析】A、血漿中有緩沖物質,能將正常人的pH維持在7.35?7.45之間,不會因食物
的酸堿性而劇烈變化,A正確;
B、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它含有HCO3-/H2co3、HPO427H2P04-等離子有關,B正確;
C、丙酮酸在細胞質基質中轉化成乳酸,C錯誤;
D、穩(wěn)態(tài)是指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
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內環(huán)境酸堿平衡的基
礎,D正確。
故選C。
9.某同學假期期間去農村的親戚家里體驗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勞動,該同學盡管戴了手套,手
還是很快就磨出了水皰,而且又渴又累,特別是腿酸得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勞動的艱辛。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水皰中的液體是組織液,主要是由血漿中的水大量滲出到組織液形成的
B.對水皰不作任何處理也會自行消失,這是因為其中的液體被毛細淋巴管吸收
C.該同學血漿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內無機鹽和小分子有機物的微粒數(shù)量
D.腿酸是骨骼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過多的乳酸,使內環(huán)境的pH明顯下降所致
【答案】A
【解析】A、長時間摩擦導致部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導
致組織液的滲透壓增大,血漿中的水大量滲出到組織液形成水皰,A正確;
B、水皰會自行消失是因為水皰中的液體絕大多數(shù)被毛細血管吸收,少部分被毛細淋巴管
吸收,B錯誤;
C、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蛋白質不屬于小分子有機物,
C錯誤;
D、腿酸是骨骼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過多的乳酸所致,但因內環(huán)境中含有緩沖物質,
所以不會使內環(huán)境的pH明顯下降,D錯誤。
故選Ao
10.人體內的喋吟主要來源于自身核酸類物質的代謝,還有部分來源于高喋吟飲食。如圖所示,
喋吟在肝臟中被轉化為尿酸進入內環(huán)境,當人體尿酸生成過多或排出尿酸出現(xiàn)障礙時,將導致
血漿中尿酸含量過高,引起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性關節(jié)炎?;卮鹣铝袉栴}:
肝臟:從頭合成補救合成途徑
(+)
(酶)
自身核酸類物質-■噂吟.次黃喋吟-HPRT核酸
膳安肌加冷(酶)
食
噂1(+)
吟(+)
吸一伽小HPRT(酶)
黃噪吟-*鳥口票吟------?核酸
收
安肌肽聶(酶)
(十)
高噪吟飲食--尿酸尿酸排泄
排泄一一A腎臟排出
尿酸
重吸收
注:(+)表示促進;(一)表示抑制。
(1)通常人體血漿內尿酸的含量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維持穩(wěn)定,體內生成的尿酸可被血漿中
的中和。血漿中尿酸含量過高可引起痛風性關節(jié)炎,說明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
活動的必要條件。
(2)圖示減少喋吟代謝形成尿酸的生化途徑包括:①控制尿酸的從頭合成,可通過服用安
肌肽;②提高肝臟中的補救合成途徑,即促進______基因的表達,以促進核酸生成。
(3)據(jù)圖可知,高喋吟飲食時,尿酸主要通過______(答兩種器官)排出。請?zhí)岢鰞蓷l高尿酸
血癥患者控制尿酸含量的建議:O
(4)為了驗證安肌肽的降尿酸效果,研究人員安排急性痛風患者分別服用不同劑量的安肌
肽,于1小時后測定血尿酸水平變化,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3
E
M
E
一
胡
蛭
睡
聯(lián)
鋁
①急性痛風患者應平均分成3組,且患者的(答3點)等應基本一致。
②實驗結果表明。
【答案】(1)緩沖物質(或HCO&)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2)抑制XO(酶)活性以抑制次黃噂吟轉變成黃噂吟、抑制黃噂吟轉變成尿酸
HPRT(酶)
(3)腎臟和腸道應減少攝入高噂吟食物,以控制尿酸來源;適當增加水的攝入
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4)①性別、年齡及尿酸水平②安肌肽能降低(血)尿酸含量,一定范圍內隨安肌
肽劑量增加,降尿酸的效果越好
【解析】⑴通常人體血漿內尿酸的含量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維持穩(wěn)定,體內生成的尿酸可
被血漿中的緩沖物質中和,緩沖物質可以維持酸堿平衡。血漿中尿酸含量過高可引起痛風性
關節(jié)炎,說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往往需要維持相對穩(wěn)定,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⑵圖示減少嚓吟代謝形成尿酸的生化途徑包括:①控制尿酸的從頭合成,可通過服用安肌
肽,抑制XO活性以抑制次黃噂吟轉變成黃噂吟、抑制黃噪吟轉變成尿酸,這樣直接減少尿
酸合成;②提高肝臟中的補救合成途徑,即促進HPRT基因的表達,以促進核酸生成,這樣
會減弱了次黃嚓吟轉變成黃嚓吟的途徑,也減弱了鳥嘿吟轉變成黃喋吟途徑。
(3)據(jù)圖可知,高嗯吟飲食時,尿酸主要通過腎臟和腸道這兩種器官排出。高尿酸血癥患者
應從減少來源,增加去路兩方面考慮,應減少攝入高嘿吟食物,以控制尿酸的來源,同時增
加水的攝入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4)為了驗證安肌肽的降尿酸效果,實驗小組成員安排急性痛風患者分別服用不同劑量的安
肌肽,于1小時后測定血尿酸水平變化。實驗應該遵循對照原則和等量原則。①急性痛風患
者應平均分成3組,且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尿酸水平等無關變量應基本一致。②實驗結果表
明,安肌肽能起到降低血尿酸含量的效果,在一定范圍內隨安肌肽劑量增加,降尿酸的效果
會越好。
題組二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
1.下列有關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A.缺少條件刺激條件反射會消退,此過程需要大腦皮層參與
B.自主神經屬于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C.深呼吸能體現(xiàn)了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節(jié)
D.手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下部的調控
【答案】D
【解析】A、條件反射需要不斷的刺激,如果缺少條件刺激條件反射會消退,此過程也是
學習過程,需要大腦皮層參與,A正確;
B、外周神經系統(tǒng)分布在全身各處,包括與腦相連的腦神經和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自主
神經系統(tǒng)屬于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B正確;
C、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節(jié)表現(xiàn)在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的抑制和控制上,深呼吸能自主進行
體現(xiàn)了大腦皮層對腦干的控制,體現(xiàn)了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節(jié),C正確;
D、刺激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的頂部,可以引起下肢的運動,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會引起
頭部器官的運動,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會引起其他相應器官的運動,D錯誤。
故選D。
2.突觸后電位是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神經元所產生的電位變化,具有時間總和與空間總和
現(xiàn)象。時間總和是指連續(xù)閾下刺激突觸前神經元同一位點引起突觸后神經元電位疊加的現(xiàn)象;
空間總和是指同時閾下刺激不同神經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電位疊加的現(xiàn)象。下圖1為神經元A、
B、C、D之間的聯(lián)系,圖2表示神經元A、B、C受刺激后突觸后神經元D上膜電位的變化。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圖1
A.圖1中,①②③共同組成了突觸,②中的蛋白質含量低于血漿
B.圖2實驗一、二對比表明時間總和與刺激時突觸后膜上的電位有關
C.圖2實驗二、三分別呈現(xiàn)的是時間總和和空間總和現(xiàn)象
D.圖2實驗三、四表明A、B釋放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C釋放的是興奮性神經遞質
【答案】D
【解析】A、據(jù)圖可知,A和D可以形成突觸,則①突觸前膜、②突觸間隙和③突觸后膜
共同組成了突觸,②的本質是組織液,其中的蛋白質含量低于血漿,A正確;
B、分析題意可知,時間總和是指連續(xù)閾下刺激突觸前神經元同一位點引起突觸后神經元
電位疊加的現(xiàn)象,結合圖2可知,實驗一和實驗二神經元A連續(xù)受刺激的時間間隔不同,所
引起的膜電位幅度也有差異,故實驗結果表明時間總和與刺激時突觸后膜上的電位有關,B正
確;
C、空間總和是指同時閾下刺激不同神經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電位疊加的現(xiàn)象,實驗二中
是A神經元連續(xù)受刺激,實驗三中是單次刺激神經元B及同時刺激神經元A和B,分別呈現(xiàn)
的是時間總和和空間總和現(xiàn)象,C正確;
D、據(jù)實驗三分析可知,單獨刺激B,能引起膜電位變化,靜息電位差值變小,且A和B
同時刺激時,膜電位變化更大,靜息電位差值更小,說明A和B釋放的均為興奮性神經遞質;
而實驗四中同時刺激A和C,膜電位表現(xiàn)為靜息,說明C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D錯誤。
故選D。
3.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體內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含量低于正常人,5-HT降低與抑郁癥
發(fā)生相關。5-HT的合成、釋放及與受體結合傳遞信號的過程如圖(5-HTIA是自身受體,5-HT3
受體同時具有離子通道功能)。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5-HT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會促進抑郁癥的發(fā)生
B.激活位于軸突末梢的5-HTIA受體會緩解抑郁癥的發(fā)生
C.提高5-HT轉運體對5-HT的回收率會促進抑郁癥發(fā)生
D.5-HT通過5-HT3受體上的離子通道進入突觸后神經元
【答案】C
【解析】A、分析題圖可知,5—HT是一種興奮性的神經遞質,5—HT含量下降導致抑
郁癥的發(fā)生,A錯誤;
B、激活位于軸突末梢的5-Hrs受體會抑制神經沖動的傳到突觸小泡,導致5—HT釋放
更少,從而加劇抑郁癥的發(fā)生,B錯誤;
C、提高5—HT轉運體對5—HT的回收率從而使突觸間隙中的5—HT含量更低,促進
抑郁癥的發(fā)生,C正確;
D、5—HT與5-仃3受體結合,導致Ca2+通道開放,Ca2+進入突觸后神經元,D錯誤。
故選C。
4.研究發(fā)現(xiàn),當小鼠受到顯著情緒刺激(如甜味、苦味、聽覺提示等)時,大量DRN5-HT神經
元會被激活,而受到中性情緒刺激時,則只有少部分DRN5-HT神經元被激活。當小鼠被同一
顯著情緒刺激反復刺激時,DRN5-HT神經元的反應會逐漸減弱,這種現(xiàn)象稱為適應性。下列
敘述里送的是()
A.DRN5-HT神經元受顯著情緒刺激產生興奮時,其膜電位會發(fā)生逆轉
B.DRN5-HT神經元受中性情緒刺激時,會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持續(xù)作用于后一神經元
C.研究表明,DRN5HT神經元對顯著情緒刺激更敏感,這有利于更快地響應并調節(jié)情緒
D.該適應性的出現(xiàn)可能與DRN5-HT神經元上的受體對顯著情緒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有關
易錯分析: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會立即分解或被突觸前膜回收,不可能持續(xù)發(fā)揮作用。
【答案】B
【解析】A、神經元受顯著情緒刺激時會產生動作電位,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yōu)橥庳搩日?/p>
A正確;
B、受到中性情緒刺激時,只有少部分DRN5-HT神經元被激活,說明DRN5-HT神經元
對中性情緒刺激不敏感,大部分未達到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但不能說明DRN5-HT神經元
受中性情緒刺激時,釋放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且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會立即分解或被突觸
前膜回收,不可能持續(xù)發(fā)揮作用,B錯誤;
C、該研究表明,DRN5-HT神經元對顯著情緒刺激更敏感,可更快地響應并調節(jié)情緒,
C正確;
D、當小鼠重復遇到顯著情緒刺激時,DRN5-HT神經元的反應會逐漸減弱,這種適應性
的出現(xiàn)可能與DRN5-HT神經元上的受體對顯著情緒刺激敏感性降低有關,這樣可防止
DRN5-HT信號過度激活,從而避免情緒調節(jié)過度,D正確。
故選B。
5.研究人員用脊蛙(去除腦保留脊髓的蛙)為材料進行屈腿反射實驗,下圖是該反射活動的反射
弧結構示意圖。已知A神經和B神經中都含有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脊髓興奮后可將興奮傳
遞給左、右后肢,使其收縮??煽ㄒ蚴且环N麻醉劑,作用于A神經或B神經時,施加5s后其
中的傳入神經被麻醉,施加20s后其中的傳出神經被麻醉。下列敘述母誤的是()
A神經B神經
左后肢一脊髓一右后肢
A.可卡因作用于A神經時,施加6s后刺激左后肢皮膚,左右后肢都不收縮
B.可卡因作用于A神經時,施加6s后刺激右后肢皮膚,左右后肢都收縮
C.可卡因作用于B神經時,施加25s后刺激左后肢皮膚,左右后肢都收縮
D.可卡因作用于B神經時,施加25s后刺激右后肢皮膚,左右后肢都不收縮
【答案】C
【解析】A、可卡因作用于A神經時,施加5s其中的傳入神經被麻醉,施加6s刺激左后
肢皮膚,左右后肢都不收縮,A正確;
B、可卡因作用于A神經時,20s后才能麻醉其中的傳出神經,施加6s刺激右后肢皮膚,
左右后肢都收縮,B正確;
C、可卡因作用于B神經25s后,會麻醉其中的傳入和傳出神經,因此刺激左后肢皮膚,
左后肢收縮,右后肢不收縮,C錯誤;
D、可卡因作用于B神經25s后,其中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都被麻醉,因此刺激右后肢
皮膚,左右后肢都不收縮,D正確。
故選C。
6.如甲圖所示,在神經纖維上安裝兩個完全相同的靈敏電表,電表1兩電極分別在a、b處膜
外,電表2兩電極分別在d處膜的內外側。在bd中點c處給予適宜刺激,相關的電位變化曲
線如乙圖、丙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適宜刺激
電表1電表2
神經
纖維
(bc=cd)
甲圖乙圖丙圖
A.未刺激c點時,甲圖中電表1、電表2可分別檢測到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
B.刺激c點后,甲圖中電表1、電表2測得的電位變化與乙圖、丙圖相對應
C.刺激的強度越大,乙圖中③點和丙圖中④點的峰值越高
D.丙圖曲線處于⑤點時,甲圖a處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
【答案】D
【解析】A、甲圖中電表1的電極均接在神經纖維膜外,電表2的電極分別接在神經纖維
膜內外,未刺激c點時,膜外均為正電位,電表1檢測不到靜息電位,電表2可檢測到靜息電
位,檢測不到動作電位,A錯誤;
B、由于電表1的兩電極均接在膜外,刺激c點后,b、a點先后發(fā)生興奮,電表1發(fā)生兩
次方向相反的偏轉,因此電位變化會出現(xiàn)丙圖所示曲線,興奮傳至d點時,電表2發(fā)生一次
偏轉,因此電位變化會出現(xiàn)乙圖所示曲線,B錯誤;
C、乙圖中③點和丙圖中④點為動作電位的峰值,與膜兩側Na+濃度差有關,不會隨刺激
強度的增大而一直增大,C錯誤;
D、圖丙曲線處于⑤點時,a點處于靜息電位,a處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D正確。
故選D。
7.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導致突觸后膜持續(xù)興奮的一種慢性疾病,其臨床特征為雙眼
上翻、牙關緊閉、四肢抽搐等,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如圖為兩種抗癲癇藥物一睡加
賓和苯巴比妥的作用機理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據(jù)圖分析,該類癲癇發(fā)作的機理可能與突觸間隙中GABA的含量過低有關
B.苯巴比妥可能通過延長C1通道的開放時間,增加C1內流的量,最終影響突觸后膜興
奮
C.睡加賓可能通過促進突觸前膜上的GABA轉運體對GABA的回收,降低突觸間隙中
GABA濃度
D.若有關突觸前膜釋放的興奮性遞質不能有效降解或回收也可能導致癲癇發(fā)作
【答案】C
【解析】A、從圖中可知,如果突觸間隙GABA的含量過低,可能無法正常抑制突觸后
膜的興奮,從而導致癲癇發(fā)作,A正確;
B、苯巴比妥作用于Cl通道,可能通過延長其開放時間,使cr內流增加,而cr內流會
抑制突觸后膜興奮,這符合圖中所示的作用機制,B正確;
C、睡加賓屬于抗癲癇藥物,睡加賓若促進突觸前膜上的GABA轉運體對GABA的回收,
會降低突觸間隙GABA濃度,這會使抑制作用減弱,從而更容易引發(fā)癲癇發(fā)作,而不是抗癲
癇的作用,C錯誤;
D、若突觸前膜釋放的興奮性遞質不能有效降解或回收,會持續(xù)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
后膜持續(xù)興奮,可能導致癲癇發(fā)作,D正確。
故選C。
8.下列有關參與體液調節(jié)的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促胰液素是小腸黏膜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液
B.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高時,會促進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
C.激素與細胞膜上的載體結合并發(fā)揮作用后立即失活
D.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能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
易錯分析:促胰液素是小腸黏膜,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D
【解析】A、促胰液素是小腸黏膜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A錯誤;
B、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高時,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B錯誤;
C、激素與相應受體(不一定在細胞膜上)結合并發(fā)揮作用后立即失活,C錯誤;
D、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能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D正確。
故選D。
9.研究人員為探討不同濃度大豆膳食纖維降血糖的效果,選擇生長良好的同種大鼠若干,隨
機平均分為6組,部分腹腔注射鏈胭佐菌素溶液后制成糖尿病模型鼠。各組灌胃給藥體積均
1mL,每日給藥1次,連續(xù)灌胃42天,同時檢測血糖變化情況。大鼠均以標準飼料飼喂,自
由飲水。部分實驗方案如下。
組別對照組實驗組
編號123456
大鼠種類正常大鼠
IIIIIIIVV
灌胃給藥種類0.9%生理鹽水
下列選項能依次將表格中I?V實驗方案補充完整的是()
①糖尿病模型大鼠,0.9%生理鹽水
②正常大鼠,10mg/kg格列本月尿(治療糖尿病的降糖藥物)
③糖尿病模型大鼠,10mg/kg格列本胭(治療糖尿病的降糖藥物)
④正常大鼠,L35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
⑤糖尿病模型大鼠,L35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
⑥糖尿病模型大鼠,2.70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
⑦糖尿病模型大鼠,5.40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
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
【答案】C
【解析】由題干分析可知,該實驗探究的是不同濃度大豆膳食纖維降低血糖的效果,該
實驗的自變量為不同濃度的大豆膳食纖維處理,2、3組仍然屬于對照組,因此不能用大豆膳
食纖維處理,4、5、6組均為實驗組,應該用不同濃度膳食纖維處理,因此I-V應分別為:
①糖尿病模型大鼠,0.9%生理鹽水;③糖尿病模型大鼠,10mg/kg格列本服(治療糖尿病的降
糖藥物);⑤糖尿病模型人鼠,L35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⑥糖尿病模型大鼠,2.70g/kg大豆
膳食纖維溶液;⑦糖尿病模型人鼠,5.40g/kg大豆膳食纖維溶液,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0.研究發(fā)現(xiàn),胰島B細胞也存在促性腺激素(FSH)的受體。為研究FSH是否與血糖調節(jié)有關,
科研人員以野生鼠的胰島B細胞為材料,分別置于低濃度和高濃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并用一
系列不同濃度的FSH進行處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0上皿
FSH相對濃度(1U/L)0310305010()0103050100
葡萄糖濃度(mmol/L)16.7
A.該實驗中的自變量為FSH的相對濃度
B.FSH由體液特異性運至胰島B細胞發(fā)揮作用
C.高濃度葡萄糖條件下,F(xiàn)SH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D.絕經后的女性患絕經期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大
【答案】D
【解析】A、由題意可知,該實驗中的自變量為FSH的相對濃度和葡萄糖濃度,A錯誤;
B、作為激素,F(xiàn)SH隨體液運輸,特異性作用于胰島B細胞發(fā)揮作用,B錯誤;
C、由圖可知,高濃度葡萄糖(16.7mmol/L)條件下,隨FSH濃度的增加,胰島素分泌相對
值先增加,后減少,即低濃度的FSH促進胰島素分泌,高濃度的FSH抑制胰島素的分泌,C
錯誤;
D、女性絕經后血液中FSH含量急劇升高,即可能表現(xiàn)為對胰島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胰
島素含量會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大,D正確。
故選D。
11.機體可通過保護和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減輕胰島分泌負擔,改善胰島素抵抗,進而起到
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果糖胺是血漿中的蛋白質與葡萄糖非酶糖化過程中形成的高分子酮胺,其濃
度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可反映近期血糖水平。藜麥是一種血糖生成指數(shù)(GI)低而營養(yǎng)價值極
高的食物。喂養(yǎng)藜麥粉的糖尿病小鼠體內果糖胺的水平明顯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上升,且高
劑量藜麥干預胰島素水平最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提高機體血糖濃度的激素有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
B.藜麥可能改善了胰島B細胞功能,減少胰島素的分泌
C.藜麥能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有利于維持血糖穩(wěn)態(tài)
D.選擇食用低GI食物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濃度
【答案】B
【解析】A、人體內有多種激素參與調節(jié)血糖濃度,如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激
素等,它們通過調節(jié)有機物的代謝或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間接地提高血糖濃度,
A正確;
B、果糖胺濃度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可反映近期血糖水平。喂養(yǎng)藜麥粉的糖尿病小鼠,
體內果糖胺的水平明顯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上升,且高劑量藜麥干預胰島素水平最高,說
明藜麥能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維
持血糖穩(wěn)態(tài),B錯誤;
C、喂養(yǎng)藜麥粉的糖尿病小鼠,體內果糖胺的水平明顯降低,血漿胰島素水平上升,且高
劑量藜麥干預胰島素水平最高,說明藜麥能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有利
于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維持血糖穩(wěn)態(tài),C正確;
D、藜麥是一種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GI)的食物,喂養(yǎng)藜麥粉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明顯下降,
血漿胰島素水平上升,說明選擇食用低GI食物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濃度,D正確。
故選B。
12.甲狀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通過受體接受促甲狀腺激素(TSH)的調節(jié)并分泌甲狀腺
激素(TH)。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癥或由甲狀腺激
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減患者可能有怕冷、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B.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分布于人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中
C.TSH通過體液定向運輸?shù)郊谞钕?,以調節(jié)TH的分泌
D.患者出現(xiàn)低甲狀腺激素血癥可能是其腺垂體功能異常引起的
【答案】C
【解析】A、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提高機體神經系統(tǒng)
的興奮性。甲減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不能正常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故甲減患者可能有怕冷、記憶
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癥狀,A正確;
B、甲狀腺激素幾乎可以作用于人體所有細胞,因此其受體分布于人體內幾乎所有細胞,
B正確;
C、TSH通過體液運輸?shù)饺砀魈?,作用于甲狀腺等靶器官、靶細胞,C錯誤;
D、患者出現(xiàn)低甲狀腺激素血癥,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的,也可能是腺垂體功能異
常引起的,D正確。
故選C。
13.花粉過敏是接觸過花粉的機體再次接觸花粉后,產生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胞損傷的特異
性免疫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花粉過敏是由于機體免疫監(jiān)視功能紊亂引起的免疫失調
B.機體再次接觸花粉時,花粉會與肥大細胞表面受體結合
C.活化的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強
D.花粉過敏是一種常見的免疫失調,不受遺傳和個體差異影響
【答案】C
【解析】A、花粉過敏是由于機體免防御功能紊亂引起的免疫失調,A錯誤;
BC、機體再次接觸花粉時,花粉會與肥大細胞表面抗體結合,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
活化的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從而引發(fā)過敏反應,B錯誤,
C正確;
D、過敏反應具有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D錯誤。
故選C。
14.正常細胞表面具有PD-L1,而活化的T細胞表面存在PD-1(PD-L1受體)。當PD-L1與PD1
結合后,細胞毒性T細胞可識別正常細胞,不觸發(fā)免疫反應。腫瘤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
來逃避細胞毒性T細胞的識別和攻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毒性T細胞介導的定向抗腫瘤作用屬于細胞免疫
B.PD-L1與PD-1的識別和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使用抗體阻斷腫瘤細胞的PD-L1,有利于細胞毒性T細胞殺滅腫瘤細胞
D.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和清除腫瘤細胞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防御功能
【答案】D
【解析】A、細胞毒性T細胞介導的定向抗腫瘤作用屬于細胞免疫,細胞免疫主要依靠細
胞毒性T細胞作戰(zhàn),A正確;
B、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能與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完成識別,該過程體現(xiàn)了細
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確;
C、腫瘤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逃避細胞毒性T細胞的識別和攻擊,使用抗體阻
斷腫瘤細胞的PD-L1,有利于細胞毒性T細胞盡快及時殺滅腫瘤細胞,C正確;
D、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監(jiān)視發(fā)生變異的細胞(癌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和清除腫瘤
細胞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D錯誤。
故選D。
15.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探究某種疫苗的有效性,研究小組取若干只
健康的實驗小鼠平均分成A、B組進行實驗,實驗分組及處理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組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等量流感病毒正常生活
B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等量流感病毒大部分死亡
A.注射到實驗小鼠體內的流感疫苗屬于抗體
B.A組小鼠二次免疫時漿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
C.B組小鼠因免疫系統(tǒng)不能發(fā)揮作用而死亡
D.在正式投入應用前需對疫苗的安全性進行檢測和評估
【答案】D
【解析】A、注射到實驗小鼠體內的流感疫苗屬于抗原,A錯誤;
B、A組小鼠二次免疫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B錯
誤;
C、B組小鼠沒有接種流感疫苗,體內無相應的記憶細胞,流感病毒在小鼠體內增殖導致
大部分個體死亡,C錯誤;
D、除了疫苗的有效性,在正式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和應用之前,需要對疫苗的安全性進行檢
測和評估,D正確。
故選D。
16.當人體內產生腫瘤細胞后,腫瘤抗原首先被樹突狀細胞捕獲(MHCI類或MHCII類分子是
樹突狀細胞表面的分子標簽),然后呈遞給T細胞,最終腫瘤細胞被裂解,過程如圖所示。下
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樹突狀細胞、CD8+T細胞均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
B.激活后的CD8+T細胞內會發(fā)生特定基因的表達
C.物質M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增強機體免疫力
D.CTL細胞攻擊腫瘤細胞體現(xiàn)了免疫防御功能
【答案】B
【解析】A、樹突狀細胞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攝取、處理、呈遞抗原,但CD8+T細胞
是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A錯誤;
B、CD4+T是一種輔助性T細胞,其分泌的物質M,即細胞因子,也參與了CD8+T細胞
的活化,激活后的CD8+T細胞內會發(fā)生特定基因的表達,最終導致細胞增殖和分化,分化是基
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B正確;
C、物質M是細胞因子,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C錯誤;
D、當CTL細胞識別腫瘤細胞后,其釋放的穿孔素與顆粒酶會協(xié)同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
免疫系統(tǒng)清除體內異常的腫瘤細胞,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D錯誤。
故選B。
17.羊口瘡是由羊口瘡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觸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宿主易被ORFV
反復感染,影響畜牧業(yè)發(fā)展,危害人體健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ORFV感染宿主后被T細胞攝取、處理和呈遞
B.B細胞在ORFV和細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
C.ORFV反復感染可能與感染后宿主產生的抗體少有關
D.ORFV感染宿主會引起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答案】A
【解析】A、ORFV感染宿主后被抗原呈遞細胞攝取、處理和呈遞,T細胞不具有攝取、
處理、呈遞抗原的功能,A錯誤;
B、B細胞在羊口瘡病毒(ORFV)和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為漿
細胞和記憶B細胞,B正確;
C、ORFV反復感染可能與感染后宿主產生的抗體少、不能徹底消滅相應病毒有關,C正
確;
D、羊口瘡病毒(ORFV)為寄生生物,ORFV感染宿主會引起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
疫,D正確。
故選Ao
18.[多選]人體對H1N1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過程如圖所示,①?⑧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a、b
代表不同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③在HiNi病毒刺激下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具有特性識別能力的④⑤
B.②為輔助性T細胞,若其被HIV攻擊,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仍將存在
C.B細胞的活化需要HiNi病毒和②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的雙重刺激
D.機體在清除HiNi流感病毒的過程中,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是巧妙配合的
易錯分析:產生抗體的細胞漿細胞沒有識別能力。
【答案】BCD
【解析】A、據(jù)圖分析b是抗體,則產生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產生漿細胞的③是B細胞,
④⑤分別是B細胞分化的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其中漿細胞沒有識別能力,A錯誤;
B、據(jù)圖分析②為輔助性T細胞,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若其被HIV攻擊,則機體
的特異性免疫幾乎全部喪失,但非特異性免疫能力還是存在的,B正確;
C、B細胞的活化需要雙重信號的刺激,分別為HiNi病毒的刺激和輔助性T細胞在抗原
的刺激下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C正確;
D、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是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穩(wěn)態(tài)調
節(jié)的,D正確。
故選BCDo
19.帕金森病(PD)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由腦中黑質內多巴胺能神經元損傷所致,為研究A
藥物對PD的治療效果及機制,研究人員用M物質制備PD模型大鼠并分組處理,結果如圖所
示
O
*XI2
強I0
H(X
⑶<0-8
花0
26
髭X
4
超)
由2
小
①②③④⑤
01——
M物質
A藥物
shTRPVl
shCtrl一一一一+
注:,+,表示給予該處理,表示未給予該處理
shTRPVl處理會抑制TRPV1受體表達,shCtrl處理不會抑制TRPV1受體表達
回答下列問題。
(1)多巴胺能神經元合成的神經遞質常儲存在突觸小泡中,通過—的方式釋放,被突觸
后膜上的相關受體識別并結合,可使突觸后神經元產生興奮,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
為(填“內負外正”或“內正外負”)。
(2)實驗發(fā)現(xiàn)A藥物對P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據(jù)圖分析得出該結論的依據(jù)是—
(3)星形膠質細胞(一種神經膠質細胞)膜上存在TRPV1受體,為驗證A藥物通過該受體發(fā)
揮治療作用,研究人員設置了④、⑤處理組。在圖中虛線框內,以柱狀圖的形式畫出相應的預
期結果—o
(4)A藥物促使星形膠質細胞可能通過以下兩條通路保護多巴胺能神經元:通過產生神經
營養(yǎng)因子C與多巴胺能神經元上的C受體結合發(fā)揮保護作用(通路1):通過P蛋白與多巴胺能
神經元之間形成連接發(fā)揮保護作用(通路2)。為探究A藥物發(fā)揮作用的通路機制,以PD模型
大鼠為材料,使用C受體的抗體、P蛋白的抑制劑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
【答案】(1)胞吐內正外負
(2)A藥物處理組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數(shù)量比模型組多
*
H轍
煙
特
溫
is田
小
M物質-++++
A藥物--+++
shTRPV1---+-
⑶shCtrl一一一一+
(4)實驗思路:將PD模型大鼠分為三組,第一組用A藥物處理,第二組用A藥物和C受
體抗體處理,第三組用A藥物和P蛋白抑制劑處理,觀察多巴胺能神經元數(shù)量。
預期結果:若藥物A通過通路1起作用,則二組V三組=一組;若三組〈二組=一組,則
說明藥物A通過通路2起作用;若藥物A通過通路1和2起作用,則二組、三組〈一組
【解析】(1)多巴胺能神經元合成的神經遞質常儲存在突觸小泡中,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
該過程依賴膜的流動性實現(xiàn),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ATP,多巴胺被突觸后膜上的相關受
體識別并結合,可使突觸后神經元產生興奮,表現(xiàn)為鈉離子內流,使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
電位表現(xiàn)為“內正外負”。
(2)圖示實驗結果中②組模型鼠中多巴胺能神經元數(shù)量減少,而使用A藥物后實驗鼠多巴
胺能神經元數(shù)量上升,但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數(shù)量低于對照組,因此,該實驗結果說明A藥物
對P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3)星形膠質細胞(一種神經膠質細胞)膜上存在TRPV1受體,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A藥物
通過該受體發(fā)揮治療作用,因此實驗設計中的自變量為是否表達該受體,因此,研究人員設
置了④、⑤處理組。由于本實驗為驗證性實驗,即藥物A是通過TRPV1受體發(fā)揮了治療作用,
但④組模型鼠缺乏TRPV1受體,因而無法起到治療作用,則其體內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數(shù)量與
模型鼠基本相同,⑤組中TRPV1受體不受影響,因而藥物A能起到治療作用,則該組小鼠的
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等同于③組,則相應的實驗結果可表示如下:
崛I2
然X
10
X
H
(
8
出M
茸0
6
器2
X
4
■
田)
地2
③
②
①
1
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85-2025船舶和海上技術電伴熱鋼質小艙口蓋設計和試驗要求
- 短期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 文具店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報告撰寫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業(yè)考試環(huán)境試題及答案
- 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決策試題及答案
- 賓館行業(yè)保安工作評估計劃
- 2025年稅務籌劃策略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儀器應用考察試題及答案
- 第十二講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PPT習概論2023優(yōu)化版教學課件
- 工商管理實習周記十篇
- 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評價表
- 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海陸變遷》《火山噴發(fā)》實驗說課 課件
- GA/T 1217-2015光纖振動入侵探測器技術要求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 五年級趣味數(shù)學社團1(第五周活動安排:圖形面積(二))人教新課標 (無答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城市設計與城市更新培訓PPT
- 可編輯修改中國地圖模板
- 流體力學(劉鶴年) 全集通用課件
- 小學生常規(guī)衛(wèi)生紀律檢查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