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學案(含答案)_第1頁
第二單元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學案(含答案)_第2頁
第二單元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學案(含答案)_第3頁
第二單元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學案(含答案)_第4頁
第二單元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學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

【單元時空】

東非沿海國家形津巴布韋鼎盛桑海鼎盛

成(10—15世紀)(14—15世紀F(16世紀,一

奧斯曼帝國興起一一

阿克蘇姆阿拉伯帝

-------{----------------俄羅斯興起擴張而礪-

王國興盛一國擴張-;

加冕沙皇

9101113

4卅RA卅卬7卅RA*生a卅卬129514世1453154716世紀17世

4世紀5世紀6世紀7世紀646年8世紀世紀世紀世紀世紀年紀末年年后期紀末

.一.,

西

笈多帝國西羅馬帝查士丁伊斯蘭大化封君歐英國朝鮮印加鼎盛

崛“模范建立

征服北印國滅亡尼擴張教創立改新封臣滅世紀末

興(15

度、羅馬制度議會”亡16世紀初)

帝國分裂

拜占庭帝國-

【單元概要】

中古時期:5-15世紀,這一時期是歐洲的封建社會時期,也是歐洲社會實現重大轉型的時

期。

文明遍布:西歐莊園文明;伊斯蘭文明(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印度文明(笈多帝國、德

里蘇丹國);東亞文明(日本、朝鮮);非洲文明;美洲文明等。

多元面貌: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拜占庭帝國和俄羅

斯實施中央集權;阿拉伯人通過擴張建立的大帝國,在東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奧斯

曼人滅亡拜占庭帝國,深刻影響了歐洲和亞洲的歷史發展;古代印度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國和

德里蘇丹國;古代日本和朝鮮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以加納、馬里和桑海為代表的古

國在非洲興起;瑪雅文明展示了美洲人民的強大創造能力。

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

【目標導航】

課程標準學習目標

了解中古時期歐洲地區1.了解中古西歐文明的基本特征。

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2.分析西歐封建社會的主要變化,認識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

和社會變化,認識這一時3.了解拜占庭文明的內涵和特征,認識拜占庭文明在東西方文

期歐洲各區域文明的多明交流中起到的作用。

元面貌。4.核心概念:中世紀、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城市、民族國家、

《查士丁尼法典》

【時空坐標】

法國、英國、以莫斯科公國俄羅斯成為

西班牙、葡萄牙為中心的統一地跨歐亞兩

王權國家形成國家建立洲的大帝國

3世紀5世紀蠹’喘8世紀9世紀1。世紀11世紀13世紀15世紀1453年16世紀初1547年17世紀末

羅馬帝國衰落拜占庭帝國封君西歐封建西歐莫斯科拜占庭伊凡四世加

日耳曼人消滅衰落;《羅封臣莊園形成;城市公國興起帝國滅亡冕為沙皇

西羅馬帝國馬民法大全》制度基輔羅斯興起

建立

知識點一西歐封建社會

■導學自主梳理

1.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的基礎上,西歐封

建社會產生了。

2.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背景社會動蕩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產物,8世紀后逐漸與封土聯系在一起

①地方領主為其家族和親兵提供土地作為給養

內涵②授予土地者為________,領取土地者為封臣

③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被_____________,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

結果

法、行政和經濟等各種權力

①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通過_________________與各級封建主聯

系起來,成為西歐社會的統治階級

影響

②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局面

[問題思考]閱讀教材第一目“學思之窗”,思考:這段話體現了封君與封臣之間有什么關

系?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濟:莊園經濟

地位中古西歐基本的____________組織

土地組成①領主自營地;②農民份地

①農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被固著于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

勞動人群一定時間的勞役

②________,法律上自由,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

①領主自營地:由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自備工具耕種,收入歸領主所有

經營方式

②自由農份地:農民從領主處領有的土地,自耕自收

剝削方式①勞役地租為主;②實物地租

司法機構________:領主或其管家主持,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

經濟形態相對封閉獨立的自然經濟

■導思

主題歐洲中世紀特征

視角1西歐封建社會的特征

材料中古時期的歐洲存在一個帶有軍事性質的領主附庸集團……它與同樣帶有軍事色彩的

領主、農奴制度相結合,形成一種特殊的貴族等級制度;教會開始擁有精神方面的領導權,

掌握世俗的倫理和信仰。——摘編自馬克在《世界文明史》(上)

思考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古時期西歐社會的基本特征。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西周分封制和西歐封君封臣制度的不同點

(1)所處時期不同:西周分封制在公元前1046年之后正式確立;西歐封君封臣制度的確立是

在8世紀左右。

(2)維持形式不一樣:西周分封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宗法制來維系。西歐是以土地為紐帶,

只依靠效忠來維系,沒有明確的制度來維系,這也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

原因。

(3)最高分封者不一樣:西周分封制的頂端是天子,天子只有一個。西歐的頂端是國王,而國

王很多,歐洲的各國國王想坐穩自己的位子,需要獲得教皇的支持,而教皇脫離這個封君封

臣制,這也是歐洲自羅馬帝國分裂后未能統一的原因之一。

視角2西歐封建莊園的特點

材料由地主貴族或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莊園領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領土范圍內,對那里

所有的居民辦理行政、執行司法、征收賦稅的制度。在這樣一個政體里,政府的實質是分裂

的。王座只保留一個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個名義上的權力,而國王被縮成為一個陰影而

已。——摘編自[美]湯普遜《中世紀經濟社會史》

思考根據材料,概括中古西歐封建莊園的特點。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

⑴政治體制:封君封臣制

國王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際上權力有限;封建領主在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

現分裂割據局面。

(2)經濟形態:莊園與農奴制度

莊園在經濟結構上,以自然經濟為主,自給自足;在政治上,擁有自己的法庭,維持社會秩

序;莊園是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政治單位。

(3)思想文化:基督教神學控制歐洲社會,成為西歐社會最大的封建勢力集團,阻礙社會進步。

?導練對點訓練

1.公元3世紀,日耳曼在對羅馬帝國的戰爭中實行特有的戰友團制度,部落軍隊的年輕人要

向老戰士宣誓效忠,并且共享其社會地位,日耳曼建國以后,也采用和借鑒這一制度來組建

私人軍隊,并以土地作為雇傭私人軍隊的代價。這一制度()

A.體現了日耳曼社會的封建因素

B.成為擊敗羅馬軍團的關鍵

C.壯大了日耳曼私人軍隊的力量

D.是對羅馬政治制度的繼承

2.如圖反映了中古時期西歐農民耕種土地的情景。據圖可知,中古時期西歐()

―|圖中男子扶犁翻

■「斗:地,女子在旁協

助,用棍子趕牛

A.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B.已經能夠使用鐵犁牛耕

C.以莊園為單位耕作

D.農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

知識點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

■導學

1.王權的強化

(1)背景: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國王擁有高于一般的權力。

(2)表現:中古中后期,西歐各國王權有不同程度的加強。

①15世紀晚期都鐸王朝建立后,英格蘭逐漸形成了較為強大的王權。

②法蘭西國王擊敗了各地封建主,到15世紀晚期,基本完成了的統一,王權得到強

化。

③15世紀末,在伊比利亞半島形成的國家有和葡萄牙。

(3)影響:為西歐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概念闡釋]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是指歐洲近代以來,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以一個或幾個

民族為國民主體的國家,其人民擁有共同的認同感(歷史、文化、語言、習俗、藝術、宗教或

新體制等)。

2.城市的發展

(1)城市興起

①出現: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

②特征: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和商人,以為基本謀

生手段。

(2)城市自治(包括市民人身自由、土地保有權自由、獨立司法權、自由貿易權)

①原因: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

②方式:與封建主談判;金錢贖買;武裝暴動。

③意義:有利于的發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城市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

[問題思考]城市自治對西歐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督教會

(1)地位: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⑵表現

①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o

②政治: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

③思想:教會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的發展。

[數字巧記]西歐封建社會出現的新變化

(1)一大變化趨勢:中古西歐孕育著統一的力量。

(2)兩大變化動因:中古西歐封建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

(3)三大變化表現:中古西歐逐步形成王權比較強大的國家;基督教會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

■導思深化探究

主題中古時期的城市、王權與教會

視角1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

材料12世紀西歐具備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條件,更多的行業集中到城市,這刺激了商業

和貿易的繁榮。工商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個新的市民階級,這使得爭取人身自由開始成為城市

斗爭的主要內容。許多已形成的城市通過舉行起義、成立公社、談判妥協,開始實行城市自

治。——摘編自魯蒙娜《中國與西歐城市發展影響因素淺析》

思考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西歐城市自治運動的特點及歷史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角2王權與教會

材料封建割據制約了商業的發展,領主之間的私戰導致了社會的不安定。因此,適應經濟

發展的趨勢,消除封建割據,在政治上實現國家的統一,(必須)建立以王權為代表的中央集

權的政府……王權也就理所當然地被推到了權力的中心。——呂嘉《世界中世紀政治史》

思考依據材料指出王權與教權的發展趨勢,并分析其原因。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中古前期與后期西歐的對比

領域中古前期的西歐中古后期的西歐

實行封君封臣制度,國家長期處于分裂割王權加強,但教權仍高于王權;社會

政治

據狀態;民族國家尚未形成走向穩定,民族國家有所發展

經濟莊園經濟和封建農奴制城市興起;工商業繁榮

基督教會控制著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

文化世俗文化與大學興起孕育著思想解放

教育

?導練對點訓練

1.12世紀,西歐城市的學徒制度規定:學徒要以“我承諾和同意”進行自我約束,順從和

保護師傅不受損失,按照師傅的要求改正錯誤;師傅向學徒毫無保留地傳授本行業的一切技

術,為學徒提供住宿、食物等,否則要繳納大量罰金。這表明中世紀西歐()

A.開始進行城市自治B.莊園經濟得到發展

C.注重訂立契約關系D.社會關系較不平等

2.(教材內容改編)12—15世紀,西歐一些新興大城市興建了一批大學,如德國海德堡大學、

法國奧爾良大學、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等。這一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教思想廣泛傳播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C.王權突破教會束縛D.中古西歐城市興起

知識點三拜占庭與俄羅斯

■導學自主梳理

1.拜占庭

名稱由來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又稱拜占庭帝國

經濟_____發達,都城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

興盛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的《_________》,使羅馬法成為系統、

政治

完整的法律體系,標志羅馬法的成熟

發展歷程

①連年征服戰爭消耗了自身的資源;②游牧部族沖擊和內部矛

原因

滅亡盾

標志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國滅亡

2.俄羅斯

發端發端于9世紀建立的_________

①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

發展

②16世紀初,建立起以__________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①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

強盛②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鎮壓大貴族,鞏固和強化了_________

③擴張:17世紀末,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

[問題思考]閱讀教材第三目“史料閱讀”,概括指出市民法和萬民法有何區別?

試答:

?導練對點訓練

1.(教材內容改編)下表是6世紀查士丁尼頒布的《法理概要》對市民法和萬民法的定義,二

者間的主要區別在于()

法律定義

每一民族專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這個國家所特有的,叫作市民法,即

市民法

該國本身特有的法

出于自然理性而為全人類制定的法,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樣尊重,叫作萬民法,

萬民法

因為一切民族都適用它

A.法律程序B.權利義務

C.國家性質D.適用范圍

2.鑄幣是拜占庭帝國統治者向社會各階層呈現皇權的重要載體。查士丁二世在位期間

(565—578),索菲亞是第一位連續出現在發行貨幣圖案上的皇后,而且多數情況下她和查士

丁二世一樣,手握權杖。這說明查士丁二世在位時期()

A.皇后扮演重要政治角色

B.貨幣經濟發展繁榮

C.拜占庭帝國已走向衰落

D.女性普遍參與政治

一中古西歐

自「封君封臣]西歐王權強化:

「的王權、-城市興起"

-莊園經濟-封建中

古城市與基督教會」

足社會

-農奴制度-時

教會

知識體系建構期-i

畫-統一國家-一工商業發達一

跨拜占

歐-不斷擴張-庭帝-法律完善-

-強化集權-國-矛盾尖銳-

1.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

2.基督教會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并利用強大的經濟

和精神力量,在西歐社會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學科術語積累3.封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產生,推動了中古西歐王權的強化和主要封建

國家的形成。

4.由東羅馬帝國發展而來的拜占庭帝國一度繁榮,俄羅斯在反抗蒙古的斗

爭中逐漸崛起。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導學

1.羅馬帝國

2.(1)自然經濟封君服兵役層層分封封君封臣制度分裂割據

[問題思考]封臣必須效忠封君,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一定的契約關系。

(2)農業經濟非自由人自由農民莊園法庭

日田

安心

主題

視角1基本特征:政治:實行封君封臣制度;經濟:盛行莊園與農奴制度;思想文化:基

督教會占有重要地位。

視角2莊園領主或封建主在其領地范圍內擁有較大的統治權(擁有行政、司法、稅收等權力),

成為封建莊園的實際統治者(王權衰微,國王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導練

1.A【由材料可知,這一制度指日耳曼利用土地維系等級關系,與西歐封建社會封君封臣

制度特征一致,說明這一制度體現了日耳曼社會的封建因素,A項正確;羅馬帝國日漸衰敗

是被擊敗的關鍵因素,B項錯誤;材料僅涉及日耳曼人建國后也使用這樣的私人軍隊,并未

涉及其壯大了日耳曼人軍隊的力量,C項錯誤;材料未涉及羅馬政治制度,無法得出“繼承”

的結論,D項錯誤。]

2.B[材料僅能反映出農民耕作的方式,無法得知是否實現自給自足和生產規模的變化,A、

D項錯誤;由圖片信息可知,中古時期西歐人耕作時,男子扶犁翻地,女子在旁協助,這體

現出中古時期西歐農民已經使用鐵犁牛耕,材料中未體現西歐莊園的相關信息,B項正確,

C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