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二十三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主題三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二十三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主題三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二十三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主題三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二十三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主題三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二十三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主題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三必考第31、32題題型突破浙江特色專題專題二十三

題型突破與解題規范真題示例例1

(2017·11月浙江選考,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上海縣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國依仗強權分占的特區勢力,出現了各自為政的“租界”?!谶@里,他們擁有相對獨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儼然“國中之國”。起初,由于外人來華之際,中外民情捍格,以風俗習慣等種種不同,不愿華洋雜居。小刀會起義爆發,華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華洋雜居。不同的風俗習慣發生碰撞、沖突也就在所難免了?!詮堉俣Y、熊月之等《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材料二

(租界開辟后)西洋服飾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來形成“服尚新奇、衣必華鮮”的習俗得以進一步張揚?!堆鬀茕盒轮裰υ~》寫道:“康奴也學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更有異言并異眼,淡黃馬褂著紛紛?!蹦睦镞€有什么不敢穿的?——摘自張仲禮、熊月之等《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叭A洋雜居”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租界”的消極影響。答案答案

原因:殖民者設立租界,小刀會起義的沖擊。影響:嚴重踐踏中國國家主權,突顯半殖民地社會特征。點撥

第一小問可以從材料中給出的“英、法、美三國依仗強權分占的特區勢力,出現了各自為政的‘租界’”“小刀會起義爆發,華人逃入租界者甚多”等語句進行概括論述,但不要照抄原文。第二問要注意問題問的是“消極影響”,所以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答題方向,可以從政治、經濟、人權等方面進行答題。點撥(2)閱讀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飾之引入”對上海民風嬗變的影響。綜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說明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典型特征。答案答案

影響:新奇、時尚的習俗進一步張揚;淡化了等級觀念。特征:中西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交匯與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點撥點撥

第一小問對上海民風嬗變的影響,注意題目所問是從材料二中分析,關鍵詞有“‘服尚新奇、衣必華鮮’的習俗得以進一步張揚”,注意是“進一步張揚”,從給的詩詞中可以看出,“康奴也學假斯文,衣履難將貴賤分”,之前通過服飾體現身份貴賤,現在則很難分辨了,“異言”“異眼”等關鍵詞進行總結歸納。第二小問,社會生活的變遷典型特征,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例2

(2017·11月浙江選考,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762年,隱居在巴黎近郊的盧梭完成了他最為人知的著作——《社會契約論》,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開頭,闡發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于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觀點?!R梭還正式出版了一部關于道德問題的充滿激情的感傷小說《新愛洛綺思》,似乎歐洲的所有婦女和一半男人都為之落淚。人們常說,浪漫主義伴隨著這部小說而誕生。——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歷史》等材料二

18世紀晚期,工廠制度出現了。鐘表、機器和車間的規定創造了新的勞動節奏。產業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他們還要面對時時刻刻的嚴格監督,打個盹或是和同伴說句話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緊生產,工資卻很低,沒有完成定額就要受到懲罰,無論是機器還是工序都沒有考慮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總是要面臨發生事故致傷甚至致死的風險。19世紀30年代,有學者一語揭破:“在這里,文明表現了它的奇跡,文明的人幾乎變成了野人?!薄獡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17、18世紀體現人文主義發展的啟蒙思想內容。答案答案

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主權在民;尊崇理性,呼喚人本身的徹底解放;充滿個性的浪漫主義。(2)18世紀后半期至19世紀上半葉,啟蒙思想家倡導的社會理想與現實出現了強烈反差。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理想與現實”反差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簡述19世紀上半葉歐洲工人階級和科學社會主義者在機器轟鳴聲里的抗爭與思索。答案答案

主要表現:工人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高;工資低;風險大。抗爭與思索:歐洲發生三次大規模工人運動,顯示無產階級力量;《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誕生。例3

(2017·4月浙江選考,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除了軍事與經濟資源的互為挹注,這些封君與周王室之間,也依仗宗族紐帶,用祖先崇拜的繁縟禮儀,以朝貢、覲見、饋贈、通婚、封賞……不斷加強親戚之間的關系?!H緣網絡的倫理要求,是敦睦親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統治的機制,取得了道德的意義。——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材料二我將我享(祭獻),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保佑)之。儀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偉大)文王,既右饗(祭獻)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对娊洝ぶ茼灐の覍ⅰ?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周人統治的機制”是什么?概括這種機制在當時的積極作用。答案答案

分封制和宗法制。穩定政治秩序;維護政治聯系。點撥

本題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結合所學知識,“周人統治的機制”是指分封制和宗法制,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其積極作用即可;點撥(2)結合所學,概括材料二《周頌·我將》所蘊涵的主要意義,綜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答案答案

以樂歌形式歌頌周文王的功德。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神權與王權相結合。點撥

首先依據材料信息概括《周頌·我將》所蘊涵的主要意義,即歌頌周文王的功德,然后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回答其特點即可。點撥例4

(2017·4月浙江選考,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55年,亞非國家政府首腦在萬隆舉行會議。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絕大多數國家作出了求同存異的努力。會議提出著名的“萬隆十項原則”,主張“不使用集體防御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特殊利益服務”。決議“在實際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術援助”,并接受擴大多邊貿易和支付范圍的原則,穩定本區域商品貿易。倡議亞洲各國人民“在現代世界的范圍內恢復他們舊有的文化接觸和發展新的文化接觸”。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這次會議“將作為一件世界大事載入史冊”。——摘編自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等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勢頭有了迅猛發展。1994年亞太經合組織發表《茂物宣言》,確定發達成員不晚于2010年,發展中成員不晚于2020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1996年,在各成員提交的計劃中,澳大利亞承諾到2000年關稅總水平分階段降低到0~5%,2004年,該國的簡單平均關稅稅率降至4.25%;中國承諾到2000年以前簡單平均關稅率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國的簡單平均關稅稅率已降到10.4%。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助推了亞洲國家的經濟活力?!獡秴^域經濟組織研究》等整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亞非國家在合作發展方面的訴求,簡述上述訴求提出的時代背景。答案答案

訴求:共同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加強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文化交流。時代背景:二戰后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世界殖民體系瓦解;兩極格局逐漸形成,國際局勢緊張與緩和交織。點撥

本題考查亞非會議和國際組織的情況?!霸V求”從亞非會議內容的角度回答,時代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點撥(2)根據材料二,概括亞太經合組織運行方式的特點,綜合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指出亞洲國家合作發展的有益經驗。答案答案

特點:靈活性或漸進性;自主自愿。經驗:堅持獨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則;加強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尊重國家差異循序漸進發展;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共同發展。點撥

亞太經合組織運行方式的特點直接依據材料信息整合,“經驗”可依據上述內容綜合回答,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可。點撥題型與方法根據浙江省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五次選考試卷的試題來看,浙江省必考非選擇題第31題、第32題凸顯以下五大規律:(1)從考查內容上看①第31題主要考查中國史知識內容,第32題主要考查世界史知識內容。中國史與世界史知識專題交叉綜合的現象在這兩次命題中沒有出現。經濟史考的較多;其次是政治史;文化史大題幾乎未考。中外綜合的大題幾乎不出。政治、經濟模塊綜合的題目在2016年10月試題中出現。題型分析②在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模塊中,政治史模塊4個題目,經濟史模塊4個題目,文化史模塊沒有出題。題目集中在經濟史模塊。但并不能說明文化史不重要。這是一種命題現象,而不是必然規律。(2)從命題形式上看,必考非選擇題基本上每小題10分,每小題由一段中國史料和一段世界史料兩段史料呈現,兩個設問,圍繞一個核心主題進行設計,答案需綜合政治、經濟知識完成。(3)從試題的難度上看,側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考點未超出考試標準的內容范圍,答案均有教材知識依托,難度較低。這主要是選考的基本要求所決定的。這種難度在考試標準不變的情況下,估計不會有大的變化。(4)命題立意均圍繞一個重要主題,歷史線索性強,凸顯對時空意識、史證意識、史料理解、史料闡釋能力考查,史論結合的特點突出。(5)中國政治史綜合、經濟史綜合、世界史模塊內綜合題目較多,世界古代史部分未考過非選擇題。1.注重基礎,關注細節,構建體系歷史知識體系龐雜,涉及知識點多,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標準—歷史(2014版)》統計,考試共要考查的知識點有上百個,而且對知識點的考查要求細致?;诖耍瑢W生在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個要求,一個都不能忽略,而且在學習時要自覺構建體系,將其因果邏輯關系梳理清楚。方法指導2.注重知識聯系,加強專題整合歷史知識雖然繁雜,但之間是有聯系的,在學習時要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要進行專題復習。在專題復習的同時,有必要對若干專題知識進行適當的綜合。專題之間的知識重組仍然要立足于三維目標,圍繞具有時代感的主題選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重組分析,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簡單堆砌。3.答題時注意以下幾點(1)按設問要求作答,問什么答什么,答案不改變設問的順序。(2)審題重點關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要糾纏材料的類型。(3)調動知識要“依據材料、結合所學”,把材料信息與教材知識結合起來。(4)注意史論結合,不要簡單羅列史實,也不要空發議論。注意論從史出。(5)答案要點要齊全,能多勿少,并要做到段落化、序號化、要點化。1.(2017·溫州仿真評估)體制的創新是國家發展的保障和前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端问贰?23針對訓練材料二美國的創新在于:它建立了這樣一個政府,它分權但不分裂,制衡卻不抗衡……20世紀20年代末,為了拯救市場,唯一的辦法居然是“中止市場”!但“中止市場”又不是“消滅市場”,需要的是一種能夠“控制”市場的權力,而執行這種權力的恰恰是國家!——摘編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123(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創新表現,并對該制度進行簡要評價。答案答案

創新表現:設立二府三司制。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設樞密院,管軍事;設三司總理財政。評價:宋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一方面有助于防范宰相擅權,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君主專制統治,提高行政效率。123(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美國在制度創新方面的具體表現,并簡要分析其影響。答案答案

具體表現: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聯邦制、總統共和制(民主共和制也可)。經濟體制創新:1933年實行羅斯福新政,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影響:確立和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任意答出其中兩點即可)1232.(加試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浩鸾獬龑V啤瓱o分漢、滿、蒙、回、藏,相與共享人類之自由。……民國合五族而成,凡五族之人,皆如兄弟,合心合力,以為民國之前途著想盡力。——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演說詞(1912年1月)123材料二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之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國民族得自由獨立于世界,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二則中國境內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1924年1月)123(1)據材料一,概括孫中山主張的特點。(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孫中山的思想有何新變化?簡要說明其變化的原因。答案答案

(1)特點:將民族平等團結與反對專制相結合。(或強調五族共和,共同反對專制統治)(2)新變化: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或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主張國內民族平等。原因:自身革命斗爭失敗的教訓;十月革命成功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等。解析123123解析

本題圍繞孫中山命題,重點考查與“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相關的問題。第(1)、(2)問考查的是新舊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特點和新變化,可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總結。3.閱讀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