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單元測試B卷提升訓練

【滿分: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36分)

1.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3分)

A.赫然卓越一反既往形式緊張

B.梳頭澎湃目不窺園警報疊起

C.抱歉秩序迥乎不同昂首挺胸

D.哀微獨裁瀝盡心血慷慨淋漓

2.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潘水(xi)彌高(mi)獨裁(cdi)氣沖斗牛(dou)

B.漂白(pibo)校補(xiao)衙門(yd)鍥而不舍(qi?)

C赫然(h3)深宵(xiao)衰微(shudi)目不窺園(kui)

D.碩果(shud)高標(biao)無暇(xid)迥乎不同(jiong)

3.下列對各句的表達方式判定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記敘)

B.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描寫)

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議論、抒情)

D.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一一作為學者的方面。(記敘)

4.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那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理念深入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結果,并代代

相傳。

②我們古圣先賢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們為國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時儒學盛行時,每個學子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理想。

⑤同樣經受過外國列強的侵犯,但就是國人這種為國家忠貞不貳、鞠躬盡瘁的愛國精神,

保全了我們民族的尊嚴和命脈。

⑥所以,在我們中華綿延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的背后,有著數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國的

仁人志士。

A.④①②③⑤⑥B.②④③①⑤⑥C.②④①③⑤⑥D.④①③⑤⑥②

5.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B.全軍將士氣沖斗牛,奮勇殺敵,沖出了重圍,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在敵人的心臟上

插入了一把尖刀。

C.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鍥而不舍地推進各項工作。

D.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廠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種“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筍般不斷

涌現,嚴重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6.下列各句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B.蒙辭以/軍中多務

C.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D.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7.下面對修辭手法的判斷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稻棵上我捉過蚱蠕,在那沉重的鎬頭上有我的手

印。(排比,表達了我對土地的眷念之情。)

B.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

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比喻、排比,描寫“我”對

各種聲響的感受。)

C.長媽媽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反問,委婉地表

達對長媽媽睡相不好的不滿。)

D.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用典,表達中國男兒報效祖國的豪

情壯志)

8.下列情境中,加粗的稱謂語使用無誤的一項是()(3分)

A.提起老張,老李對小張說:“家父當年和我是同事,他做人堂堂正正,我很敬重

他。”

B.小明畢業時對老師說:“感謝您多年的教誨,高徒我一定更加努力,不辜負您的期

望。”

C.記者采訪著名作家之子時說:“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我非

常感謝。”

D.今天是哥哥的生日,妹妹端起杯子對哥哥說:“兄長,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

9.下面依序填入橫線的標點符號,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①校

補①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②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③

也沒有“說”。,他又向④古典新義④邁進了。

A.①書名號②逗號③逗號④書名號

B.①引號②逗號③問號④引號

C.①書名號②感嘆號③逗號④引號

D.①引號②分號③問號④書名號

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1)他要給我們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藥方。

(2)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

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3)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_____而出。

⑷這個方面,情況就—,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凝結驀然迥乎不同

B.衰弱凝固赫然截然不同

C.衰微凝固驀然截然不同

D.衰微凝結赫然迥乎不同

n.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學校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B.見到親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淚水。

C.有沒有良好的家風是建設文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之一。

D.在科學家鄧稼先的一生中,無時不以務實的作風和非凡的才學震驚于世。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楊振寧,鄧稼先被稱為“兩彈”元勛。

B.聞一多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學者。

C.《列夫.托爾斯泰》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他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劇作家。

代表作品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偉大的悲劇》《戰爭與和平》等。

D.《孫權勸學》選自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二、名句默寫(5分)

默讀課文填空。

13.孫權勸呂蒙讀書的原因是“”,而呂蒙卻以“”為由

推托。孫權以自己為例,使呂蒙“"。

14.魯肅發現呂蒙今非昔比,表示驚嘆的話是:“。”

15.面對魯肅的贊揚,呂蒙說:"!"以當之

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16.孫權建議呂蒙采用的學習方法是:,。

17.《孫權勸學》中描寫孫權勸學成果的句子是:,!

三、綜合性學習(5分)

你所在的學校開展以“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加。

18.為了解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活動小組對35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

下。(2分)

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表

讀書計劃情讀書筆記情

百分比百分比

況況

一直有計劃10.1%每讀必做0.0%

偶爾有計劃31.3%憑興趣做24.6%

沒有計劃58.6%從不做75.4%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學生在課外閱讀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

;—-o

19.下面是一幅名為《埋葬書籍》的漫畫,請你根據漫畫寫出畫面內容,并闡述其寓意。

(3分)

四、閱讀(24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甲】孫權勸學(全文)

【乙】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①于郊衢外撫節悲歌

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注】①餞:迷行。②衢:四通八達的道路,大路。

20.解釋下列加粗的詞。(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及魯肅過尋陽

(3)未窮青之技_______________

(4)遂辭歸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畫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B.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C.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D.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2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23.讀了【甲】【乙】兩文,你認為孫權和秦青在勸說藝術上有哪些高妙之處?呂蒙和薛

譚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4分)

二、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9分)

【材料一】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尸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

明時一起背誦的《吊古戰場文》:

②浩浩乎!平沙無垠,篁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嚏。蓬斷草

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日:“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

天陰則聞!”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

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

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⑤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

的問題必層出不窮。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

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

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采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

背景音樂,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我父親誕生于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節選自《鄧稼先》)

【材料二】

①鄧稼先是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多年來,他為我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地工作著,

不計名利,堪稱典范。

②1958年的一天,鄧稼先意外地得到一張京劇戲票,送票的同志悄聲告訴他錢三強所長

要和他聊一聊,鄧稼先想不到,這一聊竟會決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歷史的重擔壓

在了他還顯稚嫩的肩膀上:他被選為研究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此后,鄧稼先的名字

從公開出版物上消失了,群眾性的場合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許多親朋好友都無法尋覓他的

蹤跡,甚至連他的妻子也不清楚他的具體去向,只知道他在執行一項異常重要的任務。

③1964年10月16日15時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在場的科學家們都聽到了那天

崩地裂般威猛的轟鳴,只望見那無堅不摧的沖擊波奔雷似的卷動沙浪,掀起了漫天塵霧。作

為效應物的堅固建筑著火了,坍塌了,炮艇被沖走,列車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紅云不斷

爆裂,隆隆升騰,如同怒聳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百米高的鐵塔早氣化了,蜷縮了,只

剩下變細了的幾條鋼軌,彎曲在化為玻璃體的礫石灘上。這是毀滅,也是新生;是戰爭的演

示,也是最有音響效果的和平宣言。

④作為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鄧稼先為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

功績將記載史冊。

(節選自《鄧稼先一一中國原子彈氫彈之父》)

24.下列關于《鄧稼先》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全文以一百多年的民族情結、50年的朋友深情為基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

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

B.選文引述“五四”時期的一首歌曲,作為鄧稼先一生的寫照,并呼應《鄧稼先》全文

第一部分,把鄧稼先的貢獻置于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背景中。

C.全文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做了詳細介紹,還穿插古文、詩歌、電報等內

容,形式是散的,但主題是集中的。

D.全文分段較多,長句與短句交替使用,簡潔精煉、鏗鏘有力。同時,語言平實,情感

真摯。

25.請從本學期目前所學的課文中,選擇像鄧稼先這樣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仿照下

面的例子填寫表格。(4分)

文章題人

特點

目物

《鄧稼鄧鞠躬盡瘁、忠厚

先》稼先平實

《老山A_

B_____

界》

《說和C_

D____

做》

26.兩則材料在記敘鄧稼先事跡中都穿插了環境描寫,請分別找出相關的語句并分析作

用。(3分)

五、寫作(50分)

27.題目:“我畢竟走過”

人生就像是一條路,漫長而曲折。走過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順風的暢快,走過崎

嶇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艱難。雖有苦有甜,但我們畢竟走過。

請以“我畢竟走過”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

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字形。

A.形式緊張一一形勢緊張;

B.警報疊起一一警報迭起;

D.哀微——衰微;

故選Co

2.答案:D

解析:A.“斗”是多音字,“氣沖斗牛”的“斗”應讀dou;B.“校”是多音字,“校

補”的“校”應讀“jid。”;C.“目不窺園”的“窺”應讀ku,故選的

3.答案:D

解析:該句的表達方式是議論。

4.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語句排序型試題,首先要認真閱讀每一個語

句,把握語句特點,明確體裁。其次,明確材料的中心。思考語句是圍繞什么中心展開的。

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們可以根據“中心句”或“總領句”來確定首句或尾

句。然后再依據各句之間的關系,注意其中的關聯詞、銜接語。依次排序即可。本題中的語

句敘寫的內容是:我們古圣先賢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所以②應該放在首句,排除

掉A和C;再看①③句之間的關系,前文是“儒家思想”,是理念,②④句與①銜接緊密,

③則是說其表現。應該承接①句。據此分析,故選C。

5.答案:D

解析:“雨后春筍”指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它是褒義

詞,與語境不符。

6.答案:B

解析:B.句意為: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根據句意,正確的停頓應為:蒙/

辭以軍中多務。故選B。

7.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修辭手法的判斷與分析。

C.有誤,“一定很怕熱罷?”“怕不見得很好罷?”連用兩個反問句,是對長媽媽委婉

地提醒與批評。此項“委婉地表達對長媽媽睡相不好的不滿”分析有誤。

故選Co

8.答案:D

解析:A.“家父”用于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此處應用“令尊”。B.“高徒”指水平高的

徒弟,泛指有成就的學生,用來尊稱別人的學生、徒弟,此處應用“學生”。C.“犬子”用

于對人稱自己的兒子,此處應用“愛子”。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

①處的“校補”是書名;應使用書名號。

②處“在驚嘆”是句中停頓,應使用逗號。

③處”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是句中停頓,應使用逗號。

④處的“古典新義”是書名;應使用書名號。

故選Ao

10.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1)衰弱:(身體)不強健;(事物)不強盛。衰微:指(國家、民族等)衰弱,不興旺,十分

微弱。

在此形容民族,應使用“衰微”;

(2)凝結:氣體變成液體或液體變成固體;凝聚、匯集。凝固:在溫度降低時,物質由液

態變為固態的過程。

在此形容經歷艱辛,流下辛苦的汗水而匯集成作品,應使用“凝結”;

(3)赫然: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現。驀然:突然,猛然。

在此形容一部引人注目的“校補”突然出現,應使用“赫然”;

(4)迥乎不同:形容差別很大,或完全不一樣。截然不同:事物之間,界限分明,全然不

一樣。

在此形容與以前差別很大,應使用“迥乎不同

故選Do

n.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項,前后矛盾,“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與“流下了心酸的淚水”這一語境不符。C項,搭配不當,兩面對一面,應去掉“有沒

有”。D項,成分殘缺,應刪去“在”“中”。

12.答案:C

解析:C.有誤,《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故選C。

13.答案: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軍中多務;乃始就學

14.答案: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15.答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6.答案: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17.答案: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18.答案:大多數中學生課外閱讀缺乏整體的計劃,比較隨意

絕大多數中學生從不做讀書筆記,沒有養成閱讀積累和思考的習慣

19.答案:畫面中手機、平板、游戲機等電子產品橫行,它們正在把書本推向“墳墓”。

警示我們,不能因為沉迷于電子產品,而丟棄了書籍,放棄了閱讀。

20.答案:(1)推托;(2)至U,等到;(3)盡,這里指學完;(4)于是,就

21.答案:D

解析:句意:(秦青)打著節拍高唱悲歌,那歌聲使路邊的樹林都振動了,使空中的飛

云也停住了。故斷為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22.答案:(1)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薛譚(聽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請求能返回(繼續跟秦青學習唱歌),從此

一輩子不再說回去的事了。

23.答案: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達到勸說的目的。孫權是現身說法,直言勸說,

提出要求,易為人所接受。秦青則以自身的行動,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讓薛譚折服,從而達到

勸說的目的。啟示: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滿足于眼前所學,只有不斷努力學

習,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解析:【參考譯文】

【乙】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自以為已經學完了,于是便告

辭回家。秦青沒有阻止他,在城外大路旁給他送行。(秦青)打著節拍高唱悲歌,那歌聲使

路邊的樹林都振動了,使空中的飛云也停住了。薛譚(聽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請求

能返回(繼續跟秦青學習唱歌),從此一輩子不再說回去的事了。

24.答案:C

解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正確理解與分析。

C.“全文對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做了詳細介紹”理解有誤,文中簡單介紹了鄧

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沒有詳細介紹鄧稼先的生平事跡和巨大貢獻。

故選Co

25.答案:A紅軍;B不怕困難、樂觀主義;C聞一多;D勇敢無畏、實干謙虛;

解析:考查對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注意題干要求:從本學期目前所學的課文中,選擇

像鄧稼先這樣為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然后仿照下面的例子填寫表格。

《老山界》紅軍:根據原文“我們完成了任務,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到整個縱隊每個

人心中,饑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難翻的老山界被我們這樣笨重的

隊伍戰勝了”可知,翻越老山界困難重重,但紅軍戰士還是堅決地完成了任務,體現了紅軍

戰士不怕困難、樂觀主義精神。

《說和做》中聞一多作為革命家方面,”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

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

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

特務,慷慨淋漓,并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體現了聞一多先生

勇敢無畏的精神。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幾年苦歷,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

果”“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他又向‘古典新義'邁

進了”,聞一多的這些言行和成就體現了他謙虛實干的精神。

據此作答即可。

26.答案:材料一:①開頭引用《吊古戰場文》,②描寫了自然環境的惡劣,說明鄧稼先

工作條件的艱苦,③烘托出鄧稼先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特點,④同時把讀者引入中國歷史

的深處,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材料二:①倒數第二段“那無堅不摧的沖擊波奔雷似的卷動沙浪,掀起了漫天塵霧”等

句子是環境描寫,②描寫了引爆原子彈的驚人場面,③烘托出鄧稼先等科學家為研發原子彈

做出的巨大貢獻,④表現出原子彈引爆的激動人心。

解析:本題考查對環境描寫的賞析。

材料一“《吊古戰場文》:浩浩乎!平沙無垠,復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屬于環境描寫,巧妙地寫

出自然環境的惡劣,顯示出鄧稼先工作地點的荒涼、工作的艱辛,增加了鄧稼先精神的悲壯

色彩。充滿深情地將鄧稼先與改寫中華民族歷史的偉大轉折聯系起來,讓讀者跟著作者把眼

光射到歷史深處,以突出他為國為民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