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崇明區高三一模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上海崇明區高三一模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上海崇明區高三一模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上海崇明區高三一模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上海崇明區高三一模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

一、積累應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自見者不明,o(《老子》)

(2),愿乞終養。(《陳情表》)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作者

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精神。

2.按要求選擇。(5分)

(1)下列內容是小明圍繞“詞語的語體色彩”準備寫作語言札記收集的例句,請為他選擇語體色

彩使用最恰當的一項()。(2分)

A.全校領導會議開場白: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我謹以個人的名義邀請大家一起來聊

聊咱們學校未來的五年規劃。

B.公司季度業績報告:本季度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競爭激烈,加上原材料價格瘋長,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C.廣播電臺兒童廣播?。簭那坝幸恢恍⊥米樱钤谝黄瑥V袤無垠的森林之中,每天

都在奮力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D.給專家發送的邀請函:尊敬的趙老師,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參加我校舉辦的讀書節活動

并為廣大師生做主旨演講。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o(3分)

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可有效地表示或逼近高維空間所形成的函數,這

種解題模式,,——-,O,

,通過生成模型和判別模型間的互相博弈來產生更優輸出,在極短時間

內遍歷更大的未知空間,為科學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

①需通過大算力來破解多維參數間的邏輯關系

②人工智能具有的深度探索優勢可以開啟遠超科學家能力范圍的潛在知識域

③直接繞開傳統分析方法的困境

④更為值得一提的是

⑤直接獲知多維參數及數據中所隱藏的模式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①⑤④②D.④⑤①②③

1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事實與虛構——論邊界》一書的書評,完成第3—7題。(17分)

虛構與現實,邊界從未消失

甘露

①拉沃卡長久以來都對虛構抱有極大的興趣,她認為,虛構世界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向受

眾提供了現實生活所無法提供的經歷與體驗。在投身虛構史研究之前,拉沃卡在“可能世界”理論

領域頗有建樹。帕維爾將虛構作品視為“無法被認為是可能的世界“,因為它是虛構的、是想象力

的產物。但對拉沃卡而言,現實世界并不由命題構成,因而不會在語義上產生悖論,而虛構則代

表了悖論的必然存在,于是她將虛構定義為“可能的不可能世界”,即虛構作品依賴“不存在的存

在”這一悖論,其中充斥著大多時候不被注意到的不可能性。

②拉沃卡常常提到,我們應當出于對虛構的熱愛而捍衛虛構,這種為虛構的辯護并非出于某

種功利主義的動機,而是出自人類熱愛虛構的天性。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出發,拉沃卡提

出這一行為的原因:悖論和矛盾會產生特定的認知活動,使人為之尋求合理的解釋,并致力于解

決它們。可以說,構成虛構性的悖論要么不會被注意到,要么反而會特別顯眼——甚至如時空旅

行的時間悖論會引發摧毀虛構世界的危險??梢哉f,在虛構悖論的破壞性和讀者的善意解釋之間,

存在著一種張力,這不僅體現了人們對虛構的熱愛,同時也促使虛構得到闡釋或得以調整,使虛

構有了可能性。

③然而在現實層面,虛構的存在卻曾備受攻訐,在很多社會和時代,虛構本身的發展也常常

受到限制。譬如20世紀60—70年代出現了無視甚至敵視虛構的風潮,拉康的“真實,就是不可

能”的口號揭開了泛虛構主義的序幕----虛構被等同于一種敘述,于是一切都被視為虛構。虛構

的概念也因此被消解,“泛虛構主義'’的論調從理論層面限制了虛構的發展。

④正如阿蘭?巴迪歐所提出的,21世紀的一個主要特征便是“對真實充滿激情不論是文學

創作還是文學理論領域,人們都開始對虛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疑問,敘事文學的趨勢“從,離

心’(將真實的經驗投射到一個想象的世界)走向,向心’(真實的經驗和歷史)”,作家試圖通過

非虛構的方式進行文學書寫,涌現出游記、調查文學、訴訟文學、田野調查等一系列寫作形式,

文學因此成為記錄現實的一種技術手段。與此同時,由于在后現代理論家那里,能指與所指之間

關系的不確定性,確定的真實似乎成了難以企及的虛幻目標,即使是以真實為目的的寫作也仍舊

無法擺脫虛構的色彩。

⑤“真實的虛構或虛構的真實”似乎成為這類文學創作的一體兩面,成為虛構與真實邊界難以

辨別、難以確定的寫照,而文學對真實的書寫首先便表現為對虛構與真實的處理,即如何將真實

元素放在虛構的故事中,以及如何通過虛構的素材和手段來重現真實。因而在拉沃卡看來,無論

是虛構所引發的無盡討論,還是虛構新用途的不斷豐富與增多,都足以證明虛構不息的生命力,

而真正需要捍衛的,或許是虛構與現實的邊界,換言之,只有認識到邊界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認

識虛構的存在。

⑥在“泛虛構主義”的概念之下,事實與虛構兩者之間被認為沒有差別,從菲利普?索萊爾斯

到菲利普?福雷斯特,都表達了一種“萬物皆虛構”的信念,同時對虛構——特別是敘事性、沉浸

2

式或與表演相關的虛構,即公眾欣賞的電影或文學虛構作品——表現出極大的敵意。然而如果一

切都是虛構的,作為現實世界投射的想象世界便喪失了它的獨立性和價值,這也與拉沃卡長久以

來的理念背道而馳,于是她試圖探究這種拒絕虛構的明顯悖論的淵源及其后果。

⑦“可能世界''理論為拉沃卡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點,通過對這些世界在邏輯上的構建方式、

對這些世界之間的關系,以及對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途徑的思考,拉沃卡闡明了“跨小說

性”(人物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轉移)、反事實和轉敘等修辭手法。將虛構作品視為世界,

從隱喻的角度看,意味著邊界的必然存在,為了理解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過渡(比如跨小說

性和轉敘),就必須確保起點和終點世界是不同的,因而從概念上看,它們也必須是有邊界的。

對本書作者而言,虛構和現實之間的邊界實在難以被消弭,雖然作家們經常去突破事實和虛構之

間的界限,文學獎項也更傾向于非虛構作品,但這種與邊界游戲的方式也需要以邊界的存在為前

提。這似乎構成了一個悖論,因為一旦邊界真的消失,這種寫作方式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換言

之,正是因為邊界的存在,文學虛構的游戲才有意義。

⑧溶解現實與虛構的邊界,也就溶解了虛構觀念本身。雖然虛構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然而厘清事實與虛構的邊界同樣十分重要,它是新聞從業者防止虛假新聞泛濫的職業操守,是歷

史學家揭示過往真相的倫理責任,是法律層面對個體的尊重與保護,是玩家穿梭邊界內外體驗游

戲樂趣的前提,甚至也是認知科學判斷精神健康的標志。

⑨回到本書的出發點,《事實與虛構——論邊界》的標題還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

何辨清虛構與事實的邊界?在一些讀者看來,似乎此書更多表現了虛構學發展的歷史,而非界定

事實與虛構的邊界究竟在哪里。實際上,通過對虛構學歷史流變的梳理,通過對虛構本質的界定,

作者幫助我們厘清了文學虛構的方法。讓讀者知道文學作品通過何種方式來虛構化,實際上也就

是澄清了虛構的邊界所在。

(有刪節)

3.第③⑥兩段中都出現了“泛虛構主義”的概念,下列對其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消解事實與虛構間的邊界是“泛虛構主義”的主要表現。

B.“泛虛構主義”的流行推動了對“虛構”理論的深入研究。

C.“泛虛構主義”客觀上證明了“虛構”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D.在“泛虛構主義”語境下文學敘述中的真實是不存在的。

4.下列是小明閱讀《事實與虛構一論邊界》之前設定的閱讀“預期”,請依據本文以及相關閱

讀經驗判斷,不軍合的一項是()。(3分)

A.加深對《紅樓夢》虛構手法的理解,把握其價值意義。

B.借鑒文學藝術研究的路徑,為藝術手法課題研究準備。

C.解決非虛構的方式寫作的問題,把握相關寫作的技巧。

D.探究虛構學的發展規律,明確虛構的內涵及適用范圍。

3

5.能夠依據本文內容做出的一項推斷是()o(3分)

A.拉沃卡認為人們熱愛虛構的原因是虛構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B.“可能世界”理論的研究是拉沃卡展開虛構領域研究的誘因。

C.以虛構方式進行寫作將在虛構理論厘清后成為未來寫作的主流。

D.原書中探討了新聞、歷史、法律等多個領域內有關虛構的問題。

6.假設你是《事實與虛構——論邊界》一書作者,請對以下現象進行評析。(4分)

現象:為了吸引更多公眾對博物館感興趣,有博物館發起一個活動,鼓勵公眾圍繞博物

館陳列物品虛構故事。

7.班級讀書推薦會上,小明打算向大家推薦《事實與虛構——論邊界》一書,請你結合本文內

容,為小明擬寫一份推薦提綱。(5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5分)

張掖的時光書

胡性能

①我很好奇,如果從空中俯瞰甘肅張掖一帶,祁連山連綿不絕的雪峰、河西走廊里熱烈的生命、

巴丹吉林沙漠的荒寂,三種反差極大的自然景觀在此交匯,究竟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視覺盛宴?

生命極端對立的榮與枯,讓我聯想到西班牙畫家達利筆下那幾塊變形的鐘表,柔軟的鐘表或懸掛在

樹枝上,或搭垂在平臺的邊緣,仿佛那些由金屬和玻璃制成的鐘表,正在安靜地變形和融化。

②導致我產生這種奇異體驗的,是當我離開張掖市前往六十公里以外的平山湖時,我的視野

里出現了完全迥異的兩個世界。車窗的左側,能夠看到漸行漸遠的祁連山,黛青色的山體上端,

高聳的山峰已覆蓋上了積雪。盡管距離遙遠,卻依然能夠讓人感覺到那巨大的山體上面,有溪流、

蔥郁的樹林、鋪陳開去的高山草甸,以及藏身其間勃勃成長的生命。而車體的正前方是背道而馳

的景色:墨黑色的泥青路刺入一個洪荒世界,仿佛只是一瞬間,我們便來到了另外一個星球,亙

古、蒼茫、寂寥。

③東西向的河西走廊,有如陰陽的交匯之地,穿行于兩個世界的接縫處,我能夠輕易地發現

時光的流動并非勻速。它在南面那些四季分明的山體上流動得快一些,而對于北面的洪荒世界,

時光仿佛停止了。

④達利當年在《記憶的永恒》這幅畫作里,描繪了一個死寂的曠野:_______CD____O

(2)o我以為,達利在創作這幅超現實主義畫作時,一定感覺到了時光流逝的厚

此薄彼,于是用幾只變形的鐘表,來表達自己對時間的獨特理解與發現。

⑤隨著目的地靠近,呈現在我們視野里的,是隆起的紅色山崗。湖的痕跡還不見端倪,空氣

愈發干燥,生命的跡像依然稀少,公路兩側那些低矮的駱駝刺幾乎是唯一醒目的植物。我心中的

疑問越來越大,不知道什么樣的湖,才可能寄身于如此荒寂的世界?不過設想一下赤道線上的雪

山,或者北極冰原上的綠洲,世間對立的兩種事物,也許正是人間大美的隱藏之地。

⑥之前我不知道平山湖是張掖丹霞地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望文生義以為它是一個湖泊,

并在前去的路上幻想能在中國西部的戈壁地帶看到一個煙波浩渺的水世界。然而直到視野的盡頭

4

出現一片紅色的山崗,我都沒有意識到那就是目的地平山湖,因為那片隆起的山體看上去,就像

是史前文明遺留下來的一座古城,與所謂的“湖”風馬牛不相及。而當我們乘坐的汽車沿一條狹窄

的公路駛向山頂時,我才發現我們抵達的“湖”其實是一片瀚海,干燥得幾乎見不到一滴水。

⑦最初的失落很快被色彩帶來的視覺沖擊所取代。東西向的盆地,面積有上百平方公里。鋪

陳到遠天一望無際的紅.夾雜著條狀的黃,塊狀的白和絮狀的灰,這種眩目而繽紛的色彩是如此

宏大和澎湃,似乎有一種魔力,將我的目光牢牢鎖定。有一瞬間,我的聽覺、味覺、觸覺、嗅覺

全部失靈,只剩下視覺,貪婪地捕捉眼前那震撼人心的顏色。

⑧張掖城北的曠野少雨,空氣能見度很高,站在“湖”的南岸,能夠清晰地看到鑲嵌在藍天里的

北岸??臻煹摹昂保K疂B漏干,只剩下透明的時間。那片寂靜的瀚海,經過上千萬年的淘洗,盆

地中的沙巖,有的地方融化得快一些,另外一些地方融化得慢一些,時間一長,大地就有了不同。

剩下的沙巖,形狀各異,有的像威武的將士,有的像耳鬢廝磨的情侶,有的像游弋的長龍。

⑨許多時候,我們的每一種感覺都會在特定的環境中被放大,而此刻,上蒼把世界的一切交

給了視覺,視野里那些鋪陳到遠天的色彩舒展大氣,靜寂無聲。在平山湖,在寂靜深處,你只要

安靜地眺望那些繽紛的色彩一刻鐘,就會聽到那些色彩中傳來一種由遠及近的聲響。顏色的打擊

樂,只回蕩在每個凝視者的內心,時急時緩,仿佛大地深處有一個秘密的樂隊正在演奏。

⑩兩億多年前的地殼運動,張掖一帶,南面隆起巍峨的祁連山,與北部崛起的豐饒與荒涼雜

糅的合黎山,就像是從水面轉動出來的兩根時光指針。我相信,眼前的平山湖在遠古的時候,也

曾經碧波蕩漾,但隨著地勢的抬升,海拔兩千米上下的平山湖成為一個懸湖,沒有江河的供給和

滋養,湖里的水既蒸發于天空,也滲漏進大地。只是沒有人能夠親睹這個過程。相對于一個湖泊

的滄海桑田,人的一生實在是太短促。“我們活過的剎那,前后皆是無邊的暗夜!“葡萄牙人佩索

阿,用兩句詩寫盡了生命的短促和時間的永恒。

真正置身于平山湖底,會發現這兒被叫做“湖”是有依據的。我所經過的峽谷,谷底的一端

竟然能夠看見細小的水流,而身邊的山體上,如果仔細觀察,既能夠看見風的痕跡,又能看見流

水的線條。在一些凹陷處,似乎還能夠看到水流曾經在此處的激蕩。其實,我剛到平山湖時就感

覺到了,我視野里的那些層狀沙巖,一定與流水有關,我仿佛看到遠古的時候,人類了無蹤跡,

平山湖里的水襲卷上來,帶著顆粒狀的白色氣泡,有力地拍打著岸邊。每一次湖水退下,沙巖再

次裸露,已有細沙隨水滑入湖底。

沙粒,無數細小的沙粒沉積在湖的底部,被水覆蓋了千萬年,又在空氣中裸露了千萬年,

方才修成如此細小、均勻的顆粒。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們,是時間的造化。對此,生活在云南東

北的詩人樊忠慰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每一粒沙,都是一滴渴死的水。

(有刪節)

8.請結合文本內容及前后表達方式以及達利《記憶的永

恒》畫作,為第④段兩處畫線部分補寫內容,各50字

左右。(4分)

5

9.你認為第⑦⑨兩段畫線部分語言表現力,哪一處更強。請結合文本內容闡述你的看法。(4分)

10.結合文本內容,分析標題“張掖的時光書”的內涵。(3分)

11.文章圍繞“平山湖”展開,請從構思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2—14題。(8分)

甲:縛雞行乙:東西船行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東船得風帆席高,千里瞬息輕鴻毛。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西船見笑苦遲鈍,流汗撐折百張篙。

蟲雞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明日風翻波浪異,西笑東船卻如此。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東西相笑無已時,我但行藏?任天理。

【注釋】①行藏:出處或行止。語出《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吾與爾有是夫!

12.出版社準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作品選,可以收錄兩首詩歌的一書是()。(1分)

A.《古詩集萃》B.《詠物拾貝》C.《律詩精選》D.《諷喻詩選》

13.下列關于兩詩寫作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兩詩語言質樸平實B.兩詩均直抒胸臆

C.甲詩以生活細節動人D.乙詩以生活現象說理

14.有人認為甲詩結尾妙于乙詩結尾。對此你是否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以及所學知識闡述

你的看法。(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8分)

①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

年四十,口變節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好倜儻大節,

當世以是高之。

②是時,少府?五鹿②充宗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

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責辯口諸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云者.召入。攝衣登堂,

抗首而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谷五鹿君。故諸儒為之語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

為博士。

③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目:“仝

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者也。臣愿賜尚方

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療其余?!鄙蠁枺?誰也?’'對日"安昌侯張禹?!鄙洗笈?,目:“小臣居下訕

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庇穼⒃葡?,云攀殿檻,檻折。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

下口:“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因當容之。臣敢以死爭?!睉c忌叩頭流

6

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檻,上目:“勿易!因而萼之,以殍直臣。"

④云自是之后不復仕,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

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目:“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閣,可以觀四方奇士。”云目:“小生乃

欲相吏邪?"宣不敢復言。其教授,擇諸生,然后為弟子。

⑤贊③目:昔仲尼稱不得中行,則思狂狷。世稱朱云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亡是也。

(節選自《漢書》)

【注釋】①少府:古代官名。②五鹿:復姓。③贊:論贊,用以闡發作者或注家對人物、事件的評論。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斷佞臣一人以近其余()(2)以旌直臣()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連掛五鹿君()

A.支撐B.駁倒C.依靠D.抵制

(2)因而輯之()

A.輯錄B.安撫C.和睦D.修補

17.填入第①段方框處恰當的一項是()。(1分)

A.乃B.故C.而D.且

18.第②段畫線句應有五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5分)

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

19.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4分)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者也。

20.第⑤段中作者評價“昔仲尼稱不得中行,則思狂狷。”請結合文本內容以及下列材料,簡要分

析你對“狂狷”的理解。(4分)

材料:子日:“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保ā墩撜Z?子路》)

邢禺《論語注疏》:“狂者進取于善道,知進而不知退;狷者守節無為,應進而退也?!?/p>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2分)

密游集序

葉燮

①古今有才人之詩,有志士之詩。事雕繪,工縷刻,以馳騁乎風花月露之場,不必擇人擇境

而能為之,隨乎其人與境而無不可以為之,而極乎諧聲狀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詩也;處乎其常,

而備天地四時之氣,歷乎其變,而深古今身世之懷,必其人而后能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

即其片語只字,能令人永懷三嘆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詩也。

②才人之詩可以作,亦可以無作;志士之詩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才人之詩,雖履豐席

7

厚,而時或不傳;志士之詩,愈貧賤憂戚,而決無不傳。才人之詩,古今不可指數;志士之詩,

雖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晉之陶潛.唐之杜甫、韓愈,宋之蘇軾,為能造極乎其詩,實能造極

乎其志。蓋其本乎性之高明以為其質,歷乎小之常變以堅其學,遭乎境之坎凜郁怫以老其識,而

后以無所不可之才出之。如是乃為傳詩即為傳人矣。

③我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為詩,藻思換發,綺麗要眇,稱于世久矣。予嘗讀其詩,謂其能

擅才人之席者也已。予老廢山中,云步謁選得一官之秦,去別余十年。一旦棄官歸來,訪余草堂,

出近詩一卷示余。余讀之而驚曰:“君之詩已不為才人之詩,而為志士之詩矣!”云步負雋才,掇

科名,期有所樹立,以摭其志,乃僅寄百里于數千里外沙磕荒涼之區,即卑之以展其簿書期會之

能,亦有不可得者。雖欲不拂衣以歸,安能耶?今觀其詩,見其所歷之地,皆周秦漢唐成敗興廢

之墟,昔賢英哲之所回翔,騷人羈客之所憑吊而永嘆者。其詩也,皆其撫心感魄之見于言者也。

予蓋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決其為可傳矣。

④予與云步早歲通門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詩序屬予,予不敢辭。為詳言其作詩之先后

所就如此以貽之。

(有刪節)

21.第②段將“才人之詩”與“志士之詩”進行比較。請梳理文本內容,用自己的話完成以下表格。

(3分)

角度

類型、創作動機流傳情況結論

才人之詩可作可不作________(1)________

_______(3)_______

志士之詩________(2)________即使地位低絕無不傳

22.對第①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才人之詩以描摹刻畫見長,但藝術性不高。

B.志士之詩抒寫一己之情志,故其感人至深。

C.采用對比手法,勾勒兩種詩歌的大致輪廓。

D.作者態度蘊于字里行間,更青睞志士之詩。

23.簡要分析第②段畫線部分在論證上的作用。(3分)

24.本文為他人詩集作序,寫法上別具一格,請結合本文內容作簡要賞析。(4分)

三、寫作70分

25.有人認為除了知情權,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而且后者的價值更大。對此,你有怎樣的思

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8

參考答案

一、積累應用10分

1.(1)自是者不彰

(2)烏鳥私情李密

(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1)D(2)C

二、閱讀70分

(―)完成第3—7題。(17分)

3.A

4.C

5.D

6.我認為這種活動是不妥的。對客觀存在的歷史物品作無謂的虛構,不僅消解了歷史物品真實存

在的歷史價值,還消解了虛構故事的意義,容易造成人們對歷史認識的誤解;虛構故事容易損害

歷史物品的真實性,消解虛構與事實之間的邊界,是泛虛構主義的一種表現,對虛構手法構成損

害。如此操作,得不償失。

評分說明:態度1分,僅有看法,沒有分析不給分;消解歷史物品價值,對歷史誤解,1點;消

解虛構與事實的邊界,形成泛虛構主義,1點。1點2分。給滿4分為止。認同,酌情給分,最

鬲3分。

7.本書研究是針對“泛虛構主義”導致的對虛構的消解現狀展開的;本書以“可能世界”理論為研究

的理論支點,明確事實與虛構的邊界,從而確立虛構存在的意義;本書通過對虛構學歷史流變的

梳理,界定虛構本質,厘清虛構方法,澄清了虛構的邊界;本書為我們認識文學虛構的方法提供

了理論支持,有助于我們更深入認識虛構強大的生命力。

評分說明:研究的對象、理論支點、寫作路徑、閱讀意義,1點2分,給滿5分為止。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5分)

8.(1)參考示例一:平靜的大海、舒展的沙灘、荒涼的海岸、方形的坐臺、變形的馬背、枯干

的樹枝,最醒目的,是三塊柔軟變形的鐘表。

參考示例二:茫茫的大海與荒涼的海岸構成自然的背景;白色的木板、方形的平臺、干枯的樹枝、

白色的生物尤其是變形的三塊鐘表構成畫面的主體。

(2)參考示例一:變形鐘表表面上的黑色指針仿佛還能轉動,又仿佛已經徹底停止,時間似乎

曾經快速地流過,又似乎在某一刻徹底靜止。

參考示例二:背景的自然與主體事物的變形之間構成極大的沖突,自然呈現出永恒靜止的一面,

而畫面主體事物則呈現出急速變形的趨勢。

評分說明:畫面內容概述2分;畫面隱含寓意的相關闡述(時間的轉動與停止、自然的永恒與事

物的變形等)2分。

9.參考示例一:我認為第⑦段畫線句更具表現力。首先以簡練的語言直陳色彩的多樣與特征,形

成排比,全面準確地再現了初見色彩撲面而來的直觀感受;接著以充滿情感色彩的形容詞,如炫

目、繽紛、宏大、澎湃等,以及極具形象化的動詞“鎖定”,表現出色彩帶給自己的強大吸引力。

語句較第⑨段更質樸、直接,整體上貼切地表現出作者視覺上受到的沖擊。

參考示例一:我認為第⑦段畫線句更具表現力。首先以簡練的語言直陳色彩的多樣與特征,形成

排比,全面準確地再現了初見色彩撲面而來的直觀感受;接著以充滿情感色彩的形容詞,如炫目、

繽紛、宏大、澎湃等,以及極具形象化的動詞“鎖定”,表現出色彩帶給自己的強大吸引力。語句

較第⑨段更質樸、直接,整體上貼切地再現作者視覺受到沖擊的感受。

參考示例二:我認為第⑨段畫線句更具表現力。采用通感的修辭,以“打擊樂”比喻繽紛的色彩,

9

以聽覺的感受比喻視覺的感受,并以大地深處秘密演奏貼切地表現其時急時緩的特征,形象生動

地傳達出作者安靜眺望色彩的獨特感受。語句較⑦段更具韻味和美感。

評分說明:語言形式分析2點、表達效果分析2點、比較視角分析1點,1點1分,給滿4分為

止。

10.張掖地區反差極大的自然景觀,諸如南北的祁連山、合黎山,猶如時光指針,可謂張掖外形

之時光書;張掖獨特地貌對比中揭示出的時光快慢之謎、滄海桑田之規律,可謂張掖時光內涵之

書;參觀者感受到的人生短促與時間之永恒,可謂張掖時光流逝、歷史變遷見證之書。

評分說明:1點2分,2點3分。

11.文章前半部分圍繞前往平山湖途中的所見、所思展開,所見的景致反差引發有關時間的思考,

對平山湖的設想為下文所見蓄勢,引發讀者閱讀興趣;后半部分以平山湖所見、所思為主,與前

文設想構成強烈反差,由此突出借此傳達的有關人事自然變遷規律的思想認知。

評分說明:前部分分析2分;后部分分析2分/前后關系分析2分;內容作用效果分析2分。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2—14題。(8分)

12.A

13.B

14.參考示例一:甲乙兩詩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發一己之思考。乙詩由東船西船因風浪快慢差

異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結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憑天理,任由自然。失于概念化,破

壞了詩歌的蘊藉之美;甲詩借由縛雞而賣的事件,嘆雞蟲得失,以倚著山閣注視寒江的形象作結,

由此透露出詩人的沉思,讀者由此可以讀出一己或社會之得失等豐富的內容??梢姡自娊Y尾更

具意蘊的豐富性以及表達的含蓄性,優于乙詩。

參考示例二:甲乙兩詩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發一己之思考。甲詩借由家中憂雞啄食蟲蟻,縛雞

而賣,進而嘆雞蟲得失,詩歌以倚著山閣注視寒江的形象作結,由此透露出詩人的沉思,但其表

達事理不甚明晰。乙詩由東船西船因風浪快慢差異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結尾直接表明

自己行止一憑天理,任由自然,體現出超脫豁達的心態,理由事出,所言之理給人以的啟迪???/p>

見,乙詩結尾更為顯豁,更利于給人以直接的啟迪,優于甲詩。

評分說明:選擇不做評分要求。二詩共同結構1分;甲乙二詩事理概括2分;結尾效果比較分析

2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8分)

15.(1)勉勵/振奮(2)表彰

16.(1)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