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13區高考地理一模匯編:大洋洲、極地地區(含詳解)_第1頁
2025年上海13區高考地理一模匯編:大洋洲、極地地區(含詳解)_第2頁
2025年上海13區高考地理一模匯編:大洋洲、極地地區(含詳解)_第3頁
2025年上海13區高考地理一模匯編:大洋洲、極地地區(含詳解)_第4頁
2025年上海13區高考地理一模匯編:大洋洲、極地地區(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大洋洲,兩極地區

I'考點概覽

基本概況:大洋洲與兩極地區地理概況

學習要求:

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條件。

2.結合圖文材料,掌握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差異,分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大洋洲概況

位置,地形圖地形特征氣候特征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①廣大中西部地區受副熱帶高

三大地形區:①干旱區面

大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東部山

西部低矮的積大,②氣

洋地阻礙太平洋氣流進入,②地

高原,中部平候類型呈半

洲1形單調,無氣候障礙,使中西部

1°/原,東部山地環狀分布

氣候類型漸變

二,兩極地區

1.讀“南極地區圖”.寫出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A.____________山脈B._____半島

C._____山D._____海

E._______海F._______海峽

①——站②——站

③——洋④——洋

⑤——洋—洲

⑦一―洲⑧一_____島

⑨大陸

2.讀“北極地區圖”,寫出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A.__________洲|B._________洲

C.______洲D._—洋

E.______洋F.—______島

G.______海峽

3.兩極地區區域特征

南極地區北極地區

緯度位置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

地表狀況絕大部分為陸地60%以上為海洋

3?9月為極夜,9月?次年3月為3?9月為極晝,9月?次年3月為極夜,

晝夜狀況

極晝,極夜時間長于極晝極晝時間長于極夜

絕大部分為冰原氣候,酷寒(嚴寒以苔原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

氣候類型

程度高于北極地區),干燥,烈風為短促而涼爽,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格陵蘭

及特征

主要特征島內陸為冰原氣候

礦產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各種金屬礦等

植物有苔葬,地衣等,動物主要是北極熊,

生物資源動物主要有企鵝,鯨,磷蝦等

馴鹿等

4.影響南極氣候的因素

(1)從緯度位置看:緯度位置高,正午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經過的路線長,大氣對其削弱作用強,地面得到的太

陽輻射少,因此氣候嚴寒,降水以降雪為主,日積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陸。

⑵從海拔看:海拔高,空氣稀薄,加上空氣中水汽含量少,大氣的保溫效果差,氣溫低。

(3)從地表狀況看:南極洲被巨厚冰層覆蓋,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同時使地勢增高,又進一步

使氣溫降低。

(4)從氣壓狀況看:南極大陸被極地高壓控制,氣流下沉,降水稀少,地表相對平坦,風速較大。

,一饃合類

(2024?上海楊浦?一模)巴布亞新幾內亞資源開發(20分)

材料一:巴布亞新幾內亞(簡稱“巴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盛產金槍魚,對蝦等優質漁產品,經濟以

礦產,漁業等初級產品輸出為主。瑞木銀鉆項目是我國企業在巴新自主設計,建設和運營的世界級礦業項目,

其冶金工藝,礦漿輸送等技術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鍥和鉆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材料二:當地時間5月24日凌晨3時左右,巴布亞新幾內亞北部地區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造成重

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44°152°

巴布亞新幾內亞部分區域地理簡圖

1.據圖判斷影響巴布亞新幾內亞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⑴和(2)。(2分)

2.我國多家企業選擇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投資建設漁產品出口加工基地,主要考慮當地的區位優勢

有一o(不定項選擇3分)

A.地處熱帶海域,漁業資源豐富B.捕撈歷史悠久,加工設備先進

C.魚類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D.距離中國較近,海洋運輸便利

3.按照自然資源的再生能力,保,鉆資源屬于(1)(單選:A.可再生B.不可再生)資源。瑞木礦

區的紅土型饃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該地質年代有“(2)”(單選:A.裸子植物時代B.海生藻類時代)

之稱。依據材料,簡述瑞木銀鉆項目開發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6分)

4.分析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次滑坡災情嚴重的原因,完成結構圖。(3分)

5.2020年,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提出“聯通巴新”戰略,旨在完善國家的道路基礎設施。從農業發展的角度,說

明該國提出這一戰略的必要性。(6分)

(2024?上海青浦?一模)北極地區科學考察(19分)

2024年7月5日,中國第14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前往

北冰洋執行科學考察任務。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該地區升溫超過全球平均2倍以上(即北極放大

效應),海冰范圍和冰厚都在減小。楚科奇海是北極海區海冰變化最為劇烈的陸架邊緣海,冬季盛行偏北風,

夏季盛行偏南風。

圖9北極月平均海冰生長率示意圖

圖8東西伯利亞陸架及周邊區域地理環境分布圖(2018年8月一2019年5月)

1.科考船從上海出發到楚科奇海,若不考慮船身自身重量的變化,科考船吃水深度的變化最可能是」(單

選:A.先變淺后變深B.變淺),經過白令海峽時,科考船(2)

(單選:A.順風順水B.逆風逆水)。(2分)

2.由圖9推測,北極海域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是()。(單選2分)

A.1月B.3月C.6月D.9月

3.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北極地區下列現象首現日期將推遲的是()。(單選2分)

A.入海徑流的汛期B.苔原植物的花期

C.沿海港口的封凍期D.北極鴨的北遷日期

4.硅藻是一類重要的浮游植物,是北冰洋及陸架區生物硅的主要貢獻者。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楚科奇海硅藻量

變化明顯。推測此海域硅藻量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6分)

北極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碳匯”。碳匯是從大氣中清除CO2,碳源是向大氣中排放CO2,碳循環過程中地球

系統內儲存碳的載體稱為碳庫。

大氣:29.8

光合(13.5)呼吸(8.7)壤

(

3

0

)

河流輸運

…(0.07)

海洋---------

注:加括號者為年轉化量(lO/a),未加括號者為積累量(1090

圖10北極地區陸地生態系統(虛線框內)碳循環示意圖圖11自然界碳循環示意圖

5.根據材料判讀,北極地區陸地生態系統中,碳儲量最高的是」(單選:A.土壤B.生物),生物光合作用

對大氣起著(2)(單選:A.碳源作用B.碳匯作用),陸地生態系統凈固碳量為1.73(109t/a),則陸地生

態系統碳排放量為(3)(109t/a)(單選:A.11.77B,8.7)?(3分)

6.根據圖11,結合碳循環原理,分析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碳匯效應造成的影響。(4分)

專題09大洋洲,兩極地區

I'考點概覽

基本概況:大洋洲與兩極地區地理概況

學習要求:

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條件。

2.結合圖文材料,掌握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差異,分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大洋洲概況

位置,地形圖地形特征氣候特征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①廣大中西部地區受副熱帶高

三大地形區:①干旱區面

大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東部山

西部低矮的積大,②氣

洋地阻礙太平洋氣流進入,②地

高原,中部平候類型呈半

洲1形單調,無氣候障礙,使中西部

1°/原,東部山地環狀分布

氣候類型漸變

二,兩極地區

1.讀“南極地區圖”.寫出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A.橫貫南極山脈B.南極半島

C.文森山D.羅斯海

E.威德爾海F.德雷克海峽

①中山站②長城站

③大西洋④印度洋

⑤太平洋⑥南美洲

⑦韭洲⑧馬達加斯加島

⑨澳大利亞大陸

2.讀“北極地區圖”,寫出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A.北美洲B.歐洲C.亞洲

D.太平洋E.大西洋F.格陵蘭島

G.白令海峽

3.兩極地區區域特征

南極地區北極地區

緯度位置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

地表狀況絕大部分為陸地60%以上為海洋

3?9月為極夜,9月?次年3月為3?9月為極晝,9月?次年3月為極夜,

晝夜狀況

極晝,極夜時間長于極晝極晝時間長于極夜

絕大部分為冰原氣候,酷寒(嚴寒以苔原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

氣候類型

程度高于北極地區),干燥,烈風為短促而涼爽,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格陵蘭

及特征

主要特征島內陸為冰原氣候

礦產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各種金屬礦等

植物有苔群,地衣等,動物主要是北極熊,

生物資源動物主要有企鵝,鯨,磷蝦等

馴鹿等

4.影響南極氣候的因素

⑴從緯度位置看:緯度位置高,正午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經過的路線長,大氣對其削弱作用強,地面得到的太

陽輻射少,因此氣候嚴寒,降水以降雪為主,日積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陸。

⑵從海拔看:海拔高,空氣稀薄,加上空氣中水汽含量少,大氣的保溫效果差,氣溫低。

(3)從地表狀況看:南極洲被巨厚冰層覆蓋,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同時使地勢增高,又進一步

使氣溫降低。

(4)從氣壓狀況看:南極大陸被極地高壓控制,氣流下沉,降水稀少,地表相對平坦,風速較大。

,一枚令美

(2024?上海楊浦?一模)巴布亞新幾內亞資源開發(20分)

材料一:巴布亞新幾內亞(簡稱"巴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盛產金槍魚,對蝦等優質漁產品,經濟以

礦產,漁業等初級產品輸出為主。瑞木鍥鉆項目是我國企業在巴新自主設計,建設和運營的世界級礦業項目,

其冶金工藝,礦漿輸送等技術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鎂和鉆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材料二:當地時間5月24日凌晨3時左右,巴布亞新幾內亞北部地區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造成重

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巴布亞新幾內亞部分區域地理簡圖

1.據圖判斷.影響巴布亞新幾內亞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1)和(2)。(2分)

2.我國多家企業選擇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投資建設漁產品出口加工基地,主要考慮當地的區位優勢

有o(不定項選擇3分)

A.地處熱帶海域,漁業資源豐富B.捕撈歷史悠久,加工設備先進

C.魚類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D.距離中國較近,海洋運輸便利

3.按照自然資源的再生能力.饃.鉆資源屬于(1)(單選:A.可再生B.不可再生)資源。瑞木礦

區的紅土型銀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該地質年代有“」2^”(單選:A.裸子植物時代B.海生藻類時代)

之稱。依據材料,簡述瑞木銀鉆項目開發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6分)

4.分析巴布亞新幾內亞此次滑坡災情嚴重的原因,完成結構圖。(3分)

地處__0)_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地殼運動活躍,巖體較破碎

自然

原因滑坡區域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近幾周遭

遇持續強降雨天氣

滑坡

不合理坡體開挖,破壞植被,導致(2)能

成因社會

力下降

原不具備可以監測滑坡體微小滑動的地

理信息技術,無法有效預報和防御滑坡災害

5.2020年,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提出“聯通巴新”戰略,旨在完善國家的道路基礎設施。從農業發展的角度,說

明該國提出這一戰略的必要性。(6分)

【答案】1.(1)地形(2)水源(河流)

2.ACD

3.(1)B(2)A

有利于我國獲取穩定的銀,鉆資源,保障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我國是新能源汽車生產大國,有利于推動

我國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鏈的發展,推動我國銀鉆開采,冶煉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提升我國的核心競爭力。

4.(1)印度洋(2)水土保持/土壤抗侵蝕(3)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

5.巴布亞新幾內亞城市間道路連通性弱,農產品運輸困難,導致農業產值及農民收入低.

完善道路能夠提升農產品運輸效率,提升國家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業產值,有助于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對本國農

業的投資,發展農業相關旅游業,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2024?上海青浦?一模)北極地區科學考察(19分)

2024年7月5日,中國第14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前往

北冰洋執行科學考察任務。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該地區升溫超過全球平均2倍以上(即北極放大

效應),海冰范圍和冰厚都在減小。楚科奇海是北極海區海冰變化最為劇烈的陸架邊緣海,冬季盛行偏北風,

夏季盛行偏南風。

圖9北極月平均海冰生長率示意圖

圖8東西伯利亞陸架及周邊區域地理環境分布圖(2018年8月一2019年5月)

1,科考船從上海出發到楚科奇海,若不考慮船身自身重量的變化,科考船吃水深度的變化最可能是,(單

選:A.先變淺后變深B.變淺),經過白令海峽時,科考船(2)

(單選:A.順風順水B.逆風逆水)。(2分)

2.由圖9推測,北極海域海冰面積最小的月份是()。(單選2分)

A.1月B.3月C.6月D.9月

3.受“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北極地區下列現象首現日期將推遲的是()。(單選2分)

A.入海徑流的汛期B.苔原植物的花期

C.沿海港口的封凍期D.北極鴨的北遷日期

4.硅藻是一類重要的浮游植物,是北冰洋及陸架區生物硅的主要貢獻者。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楚科奇海硅藻量

變化明顯。推測此海域硅藻量變化趨勢,并分析原因。(6分)

北極曾經是一個巨大的“碳匯”。碳匯是從大氣中清除CCh,碳源是向大氣中排放CCh,碳循環過程中地球

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