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鞏固卷(G)(九師一模)試題和答案_第1頁
語文-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鞏固卷(G)(九師一模)試題和答案_第2頁
語文-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鞏固卷(G)(九師一模)試題和答案_第3頁
語文-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鞏固卷(G)(九師一模)試題和答案_第4頁
語文-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2月質量檢測鞏固卷(G)(九師一模)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日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閱讀(70分)(一)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學者們都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悲劇,但至于《紅樓夢》的悲劇性表現在哪兒,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紅樓夢》的悲劇是“有情之天下”毀滅的悲劇,“有情之天下”是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理想。但是這個人生理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必然要被毀滅。在曹雪芹看來,這就是“命運”的力量,“命運”是人無法違抗的。曹雪芹有一種深刻的命運感,這和中國人的傳統意識不一樣。讀《紅樓夢》,我們從一開始就會感到書中的人物被“命運”的烏云籠罩著,十分室息。書中一次又一次提到命冊”,上面寫的大觀園中眾多女孩的判詞,就預言了她們的悲劇命運。這相當于古希臘悲劇中的“神諭”。接著,警幻仙姑又請賈寶玉觀看十二個仙女演唱《紅樓夢》十二支曲,再一次預言了大觀回中女孩的悲劇命運。其中“枉凝眉”是預言賈寶玉、林黛玉二人的愛情悲劇: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他們的愛情悲劇是命運的悲劇。隨著故事的發展,這種命運女神預言的聲音一再響起(如第十八回元妃點的四出戲,第二十二回的燈謎制作),而這些預言在后面的章節中也都一一應驗。賈寶玉被賈政一頓毒打,差一點打死,接著是抄檢大觀回,大觀園的少……直到黛玉汨盡而逝。這個“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的交響曲層層推進,最后形成了排山倒海的氣勢,震撼人心。林黛玉的詩句“冷月葬花魂”是這個悲劇的概括。有情之天下被吞噬了。《紅樓夢》中這些被命運吞噬的少女體現了一種人生理想,就是肯定“情”的價值,爭取“情”的解放。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的觀念。所以,《紅樓夢》的悲劇是新的觀念、新的世界毀滅的悲劇。《紅樓夢》中這些人物都對命運進行【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1頁(共8頁)】抗爭,賈寶玉一再砸他的寶玉,并在夢中喊罵說:“什么是金玉煙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鴛鴦、尤二姐、尤三姐……都用自己的生命進行抗爭,但最后她們都被命運的巨石壓碎了。這個壓碎一切的“命運”是什么?就是當時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這種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在當時支配著所有的人,決定了每個人的命運,是個人無法抗拒的。王國維特別強調這一點。他指出,《紅樓夢》之悲劇,“但由普通種“由于劇中之人物位置及關系而不得不然”的悲劇和命運的悲劇分為兩種是不妥當的。在當時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下,《紅樓夢》中體現新的人生理想的少女一個一個被毀滅了,整個“有情之天下”被毀滅了。在曾雪芹心目中,這就是命運的悲劇。書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賈寶玉的《芙蓉女兒誅》,是對命運的悲嘆,也是對命運的抗議。《紅樓夢》是中國式的悲劇,它包含了許多深刻的東西,值得我們研究。材料二:堅固的權力和財富等足以壓倒一切柔軟的東西.讓有情之天下無法充分地實現出來。但從根本說來,這種悲劇的核心是通過無常的變化來呈現一切美好事物的稍縱即逝,以揭示世界和生命價值的虛無本性。《紅樓夢》在真假有無的追問中把這種幻滅感渲染到極公賈寶玉的生命軌跡,也是無常和虛無的展開之所。王被來自各個方向的力量撕扯著。他無法阻止任何不幸事情的發生,更談不上對這個世界進行任何有意義的改交。寶玉沒有力量去幫助任何一個人,也無法幫助自己。被無力感籠罩著的寶玉,對這個世界從熱愛和執著交為失望和絕望。而在這種絕望中,寶玉發現了另外一個自己.覺悟到世界虛無本性的自己,這個自己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呈現身份的告別。告別也是一種抗爭,是選擇另外一種人生,這也是寶玉唯一能夠自主選擇的人生。在經歷了世間的種種紛擾之后,熾熱而躍動的心漸漸冷寂,寶玉只想在大荒山青埂峰無稽崖下做一塊無用的石頭。但是仍然可以下一個轉語:人的偉大在于可以通過思想創造一個世界,屬于每一個人的世界。在虛無的廢墟和荒漠之上,美好的東西獲得了一個更堅固的根基。這個堅固根基的核心是矛盾和緊張,在入世和離塵之間、在相信和懷疑之間、在真假有無之間。《紅樓夢》幫我們打好了地基,而能樹立起什么,卻取決于我們自己。(摘編自王博《<紅樓夢>的悲劇讓美好的東西獲得根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項是(3分))正A.《紅樓夢》是偉大的悲劇,這是學者們一致認可的地方;但是對《紅樓夢》悲劇性的體現,研究《紅樓夢》的專家看法并不一致。B.王國維認為,由當時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給普通人帶來的無法抵抗的悲劇,和命運悲劇是兩種悲劇,材料一否認了這種觀點。C.賈寶玉的幻滅感來自他對世俗價值觀的失望、愛情和人際關系的無奈、自我身份的困惑和掙扎以及現實與理想的沖突等方面。【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2頁(共8頁)】D.賈寶玉最終選擇和自己的“寶玉”身份告別,只想做一塊無用的石頭,回歸本其軟弱的表現。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一項是(3分))A.曹雪在借鑒古希照您購的寫法,用“金陵十二釵”判詞和紅樓夢》十二支曲對書中部分人物的命運提前作了透露。D.材料二將她嫡將軍和賈寶玉兩人的抗爭方式進行對比,意在強調賈寶玉的“告別”是一種精神上的抗爭。A.《祝福》中,樣林嫂經歷了多次婚姻和喪子之痛,最終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走向了絕望。她的悲劇命運反映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迫害。狄蒙娜的死亡和自己的毀。想在封建倫理下的虛幻勝利。D.《變形記》中,格里高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波異化為一只甲蟲,失去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在孤獨和絕望中死去。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4分)5.兩則材料都談到《紅樓夢》的悲劇性,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請結合材料談(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聽到節奏鏗錯的鑼鼓聲和婉轉多情的唱戲聲。也就是說,住在屋中的人即使不出門,也能感知世態炎涼,體察生、漾地流淌的水聲。這種閑適的、有味的日子是令人懷念和憧憬的。只可惜,那座上演過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的戲或許在許多人眼里,這間房原本也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在整條小衍上,像這樣裝滿了回憶的老房子還有很到底何故呢?是想擋住些什么嗎?想擋住白晝和長夜、日光和月光【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3頁(共8頁)】沒有人能夠猜得透徹。越是猜不透徹,人們就越是覺得那間老屋子的神秘。因了這神私,凡是從這間老屋子門前路過的人,都習慣性要扭頭朝那半開著的門里瞅。瞅過之后,又都非常失望。因為那間屋里除了擺放著兩張舊藤椅外,什么也沒有。兩張藤椅,共中一張的四條腿上纏滿了紅布條,另一張的四條腿上玻滿了白布條。天光從屋頂上銀嵌的亮瓦照進來,落在兩張安靜的藤椅上,有一種古附之美:——可極少有人會對這種正在消逝的美生發出興趣,大家都被煩瑣的、庸俗的、不堪的日常生活裹抉得麻木了。只有小街上的幾個小孩子還保持著人性原初的那份天真和好奇當那些朝門里瞅過后的大人們全都敗興而去時,他們仍舊守在那扇半開著的屋門口,癡癡地凝望著那西張舊藤梅出神,像一群小天使殷切地期盼著圣母的降臨。他們知道,那兩張藤椅會帶給他們好運。早在兩年前,他們就開始圍著那兩張藤椅轉了。這幾個小孩都坐過那兩張藤椅,輪流地坐,翻來覆去地坐。他們坐在藤椅上,受到了最高級的禮遇。這將是他們終生難忘的大事。而踢予他們這種待遇的,則是那兩張藤椅的主人,也是那間老屋子的主人——一個拄著拐棍、脊背傴僂、臉色蒼白、眼神充滿憂郁的老婦人。這個老婦人性情乖戾,長期一個人生活在這間屋子里。地的老伴兒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她生育的五個子女也都各自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平常她是基本不出來拋頭露面的,要么躲在里屋靠窗的木床上睡覺,要么盤腿坐在木床旁邊的蒲團上,對著桌上那尊已被檀香熏得面目模糊的觀音像念經。她不是個佛教徒,也不在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吃素。但她一直堅持念經,很早就開始了。她說念經就是積德,可以讓自己今后在面對死亡時獲得安寧,不那么痛苦,并順利找到一條通往天國的路。除非是在孩子們前來光顧的時候,這個老婦人才會從睡眠中醒過來,或者終止地的念經,手拿一串佛珠,拖著遲緩的步子走出來。那無疑是她最高興和幸福的時分——就連睡眠和誦經也無法給子地的一種祥和的感覺。見了孩子們,她照例先坐在一張藤椅上,然后再叫其中的一個孩子坐在另一張藤椅上,便開始了她的講述。半個小時過后,她從衣兜里掏出一把糖果遞給藤椅上坐著的孩子作為獎賞。然后,再換另一個孩子坐到藤椅上來,接著聽她的講述。她講述的內容每次都是重復的,無非是一個女人的愛恨、波折、憂傷、失落、疼痛和衰老。這些深奧的內容孩子們全都聽不懂,但他們仍然會耐著性子聽她的嘮叨,因為她獎賞的糖果實在是太甜了。這個老婦人就這么在孩子們的陪伴下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熬的下午時光。老婦人想,自己大概是可以在孩子們的傾聽中終老的了。但突然的一天,那些孩子們不知是我到了別的樂趣還是統統長大了,再也不愿到那間老屋子里去接受她的“欺騙”。老婦人變得不安起來。她再也睡不著覺,誦經的心思也淡了。她每天下午都坐在藤椅上等那幾個孩子的到來。她的衣兜里時刻都裝滿了糖果,卻再也沒有獎勵出去一穎。也不知這樣過了多久,三個月還是半年,有人發現老婦人終于找到了新的聽眾。它們比那些孩子們更盡職,更忠誠。不但下午去,就連上午它們也甘愿蹲上驗聽老婦人的講述。而且,它們還從不領取獎品。這批新的聽眾,有時是一只小狗,有時是一只小貓,它們在小街上流浪得太久了,沒有家,沒有歸宿。它們似乎都很感激這個老婦人收留了自己,給了它們這種卑賤的、適人排擠的、受人歧視的小生命一把寬寬大大的交椅。有了它們后,這個老婦人的誦經聲重又響了起來。這間逼仄的、陰暗的屋子總算是多了一縷若隱若現的生機。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的的一項是(3分)A.老婦人給孩子們講故事并給予糖果獎勵,以及收留流浪動物的行為,展現了她內心深處對陪伴和情感交流的強烈需求。【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4頁(共8頁)】B.老婦人念經并非出于宗教信仰,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積德,體現了她的善良,以及對生命終結和超脫塵世痛苦的向往。C.孩子們天真、好奇,對兩張舊藤椅充滿興趣,他們雖然聽不懂老婦人講的故事,但他們的陪伴給老婦人帶來了一絲慰藉和快樂。D.小貓、小狗等流浪動物遭到人們的排擠和歧視,但老婦人收留了它們,它們的陪伴讓心感不安的老婦人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生機。7.下列對文木藝術特色的鑒賞和分析正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交代了老屋的位置、特點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營造出一種熱鬧、多情、閑適的氛圍,為下文的情節發展作鋪墊。B.后半部分講述老婦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她與孩子們、流浪動物之間的互動,層層推進,表現老婦人情感寄托的變化,使故事逐漸走向高也C.“手拿一串佛珠,拖著遲緩的步子走出來”這一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出老婦人行動不便卻又急切地想要與孩子們交流的狀態。D.文章標題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簡潔而深刻地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內容,引發了讀者的思考,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8.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來突出主題,請選出兩處加以分析。(4分)9.文中多次寫到藤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常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種而五獲。中年畝二石,一夫為栗二百石。今也倉廩虛而民無積,農夫以鬻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栗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材料二:臣竊尋往代以來成敗之事,但有黎庶怨扳,聚為盜賊,其國無不即滅,人主雖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救,當修之于可修之時,若事變一起,而后悔之,則無益也。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惟在百姓苦樂。但貯積者固是國之常事,要當人有余力而后收之。若人勞而強斂之,竟以資寇,積之無益也。然儉以息人,貞觀之初.陛下已躬為之,故今行之不難也。為之一日,則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勞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國被水早之災,邊方有風塵之警,狂狡因之竊發,則有不可測之事,非徒圣躬旰食晏寢而已。若以陛下之圣明,誠欲勵精為政,不煩遠求上古之術,但及貞觀之初,則天下幸甚。【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5頁(共8頁)】材料三:火稱宜帝元康之世,比年豐鈴,谷石五伐,而記以為端,蓋史氏之準辭,押或偶一郡縣聚滯不使爾也。一夫之一萬石之儲,安得有農人享華于南畝子?全要之死生,民之大合也。假令農人有婚喪之事,稍貨百錢,已空二十石之國積,一遇兇歲,其不餒死者故各民,厚生利用并行,而民乃以存。扁做日不窺腐,將謂民茍得梁以飽而無不足焉;抑思無布帛以御求,無鹽酪蔬肉以侑食,無醫藥以養老疾,無械器以給耕炊,使汝當之,能勝任10.材料一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正一項是(3分)EQ\*jc3\*hps18\o\al(\s\up3(一),一)正一項是(3分)11.下列對材樣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使①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A.材料一認為,常山東施到黃河、汝水之間,是五谷豐登的好地方,一年四季都可種植,五谷都可豐收,如今卻糧倉空虛.百姓生活困苦B.材料二認為,積蓄財物本是國家常事,但國家興亡不只在于積蓄多少,更在于百姓是否生活安樂。百姓生活勞苦時.國家不宜役使他們C.材料三認為,史書把漢宣帝元康年間糧食連年豐收、谷價便宜之事作為功德記錄下來,這可能是史學家的過分贊美之詞.事實并非如此√D.材料三認為,如果只有糧食,而沒有布帛以御寒,沒有鹽酪蔬肉以佐食,沒有醫生和藥品以養老治病,沒有器械以供耕炊.百姓也無法生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2)一遇內歲.其不餒死者兒何邪?14.三則材料從不同角度指出君王使百姓生活安樂的措施,請簡要說明。(3分)【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6頁(共8頁)】(四)閱讀IN(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5~16題.1洪I曾動詩興笑冷蕊,效少陵,慚下里。萬林連綺,嘆全谷,人【注ID洪皓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出使金朝,技扣十年。期問他堅貞不屈,尋求機會遞送情報,但宋高宗和秦當年許多抗金將士被貶逐到此。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16.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在千里之外的愛妻訴說的凄涼。 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被黃風吹得①。常常是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天刮呢.有這樣的風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湖中現在已不是一片清【高三2川質量儉測·語文第7頁(共8頁)】G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上恰當的成語。(4分)19.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可改寫成“天色由灰色慢慢變得漆黑。第二天去看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兒全爛了,嫩葉幾乎全破了”,和原句語義基本相同,但表達效果沒有原句好。請簡要分析。(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我們救以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一個負電星體:帶有總電量約627千庫侖的負電荷。地球為什么是一個負也星體呢?升學家告訴我們:地殼內存在的氫瓦斯、鉀40等輕量放射性問位元素,因半導體的作用產生土壤負電荷離子,所以地球是一個負電體。但在離地球表面100公里的上空,是帶正電荷的電離層。電離層與地面之間形成了一個桓久的電場。在這個電場中,我們腳踏大地,不斷地從地表面汲取生物電子云,以滋養我們的生命細胞,保持我們正常的生是正電,地面是負電,根據正負電荷相吸原理,生物電子云順著地表一足一軀干一頭的方向流動。在這個過程中,生物電子云中的負電子在人體內由腳到頭、由下向上流動,每天向人體不斷補充負電子,使我們的身體儲備到足夠原不斷地為我們身體中的細胞活動提供負電,使我們得以維持健康的生命;如果自然界的電場發生逆轉,地球表面生物電子云減少,我們就不能從地表汲取到足夠的負電,健康就會出現問題。20.文中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4分)21.某少兒科普欄目計劃舉辦一場生命健康科普活動,請根據以上材料說說俗語“人踩地氣少生病”的科學原理。要求信息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50個字。(5分)22.下列各項.和文中畫橫線處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我擁有其他兄弟所沒有的朋友——人類。B.“畫得真好。—你為什么這樣勇敢,不怕他?”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有的人,在作詩的那一刻是個詩人;有的人,在讀詩的那個瞬間是個詩人;而有的人總是用他自身的言行來證明生命就是一首詩。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高三2月質量檢測·語文第8頁(共8頁)】如果百姓勞苦卻強行征收賦稅,最終只能資助盜寇,積蓄再多也沒有好處。然而以節儉來使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在貞觀初年,陛下已經親自實行了,所以如今實行并不困難。只要實行一天,那么天下人就會知道,載歌載舞來慶賀。如果百姓已經勞苦了,卻仍然不停地役使他們,倘若中原遭受水旱災害,邊疆發生戰事警報,狂徒趁機竊發,那么就會有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不僅僅是陛下寢食不安而已。如果憑借陛下的圣明,確實想要勵精圖治,不用遠求上古的方法,只要像貞觀初年那樣治理,那么天下百姓就會很幸運了。材料三:史書稱漢宣帝元康年間,連年豐收。谷儉為每石五錢..固而記載下來作為功德,這很可能是史學家的溢美之詞,或許是偶爾有一個郡縣糧食積滯,郡守縣令不設法疏導前造成的。二個天耕作,優秀農夫的節余,能達到五十石就很不容易了。終年辛勞而僅得二百五十個錢的收入,可商人囤積居奇,每月收入五萬錢,相當于有一萬石糧食的積蓄,這樣難道還會有農夫在田地里辛勤耕作嗎?決定生死的金錢和糧食,乃是老百姓的命脈。假如農夫有婚喪之事,規模小的也要花費一百錢,這就損失了二十石的存糧,一旦遇到災年,不被餓死的能有幾個人呢?所以善于養活百姓的君主,設有常平倉,立有通余之政,以調節豐歉,通達遠近,而錢糧都聚積于民家,使人民生活富裕和物盡其用并行,老百姓才能生存下去。腐儒鼠目寸光,庸碌無知,認為百姓如果有糧食吃飽肚子就無所不足了:試想,沒有布帛以御寒,沒有鹽酪蔬肉以佐食,沒有醫生和藥品以養老治病,沒有器械以供耕炊,如果讓你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你能夠勝任嗎?15.C(“詞人以杜甫自比”錯,“曾動”三句,詞人并非以杜甫自比,而是表達了自己效仿杜甫寫詩,卻自愧不如的情感。)16.①寫梅花映雪銜霜,香氣遠播,清麗絕倫,表達詞人對梅花的贊賞之情。②寫金谷園雖有萬株梅花盛開,但也已經人亡樓空,表達詞人對物是人非的慨嘆。③寫抗金將士受到投降派打壓,被貶羅浮,詞人與梅花神吹笛同醉,表達詞人對抗金英雄的敬仰和對投降派的憤恨之情。(每點2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17.(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2)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3)(示例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示例二)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示例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每空1分,多字、漏字、錯字等均不得分。第(3)題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18.①七零八落②東倒西歪(每個成語2分,符合文意表達準確的成語即可)19.①原句中,“灰而黃,而深黃,而屬黃人一而漆黑7/將天色變化的縣體顏色羅列出來使天色變化的過程表現得更具體,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而改句則顯得太籠統。②原句中,“花兒已像煮過一回”運用聯想,用生活中常見的景象來形容花兒被風吹后的凋零模樣,突出濟南春天的風之大,而改句則沒有這樣的效果。(每點2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20.①“敕”改為“賴”②“桓”改為“恒”③“原原”改為“源源”(每找出一個錯別字給1分,修改正確給1分,改出任意兩個錯別字即可)21.帶負電子的地球表面和帶正電子的電離層形成恒久電場,人體從中汲取電子云以滋養紅細胞,進而保持健康。(“帶負電子的地球表面和帶正電子的電離層形成恒久電場”2分,“人體從中汲取電子云以滋養紅細胞,進而保持健康”2分,表達準確流暢1分,超出字數扣1分,其他答案言酌情給分)22.A(A項和文中的破折號都表示解釋說明。B項,表示語意轉折。C項,表示提示下文。D項,表示話語的中斷。)23.【寫作指導】這句話描述了人們與詩歌、與詩意生活的不同關系,揭示了詩歌創作、欣賞與生活中詩意存在的多元性。有的人在特定的時刻,如作詩或讀詩時,心靈與詩歌產生共鳴。還有一類人,將詩歌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時時刻刻都是詩人的狀態,不僅僅是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它告訴我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可以探討創作作為詩人身份的直接體現,如論述詩歌創作如何是情感、思想與語言藝術的結晶,以及詩人如何通過文字捕捉靈感、表達內心世界。可以強調讀者在閱讀詩歌時也能成為“詩人”,即通過解讀、感悟詩歌,與詩人產生共鳴,進行心靈的對話,其至激發自己的創作欲望。也可以提出“時時是詩人”的觀點,強調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感受詩意的能力,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生活詩人。還可以將上述三個角度融合,探討詩歌不僅是創作的藝術,也是閱讀的藝術,更是生活的藝術,強調詩歌與人生相互映照、相互影響的關系。無論選擇哪個角度立意,作文都應圍繞“詩歌與人”的關系展開,深入挖掘詩歌在個體生命中的作用與意義,鼓勵讀者在生活中尋找并創造屬于自己的詩意空間,強調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表達,都是詩人精神的體現。【參考立意】①創作與詩人身份的賦予:作詩時,他是在將內心的情感、思考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一過程是對自身情感和思想的一種提煉和升華。②讀詩與詩人情懷的獲得:當我們閱讀詩歌時,會沉浸在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感受他們的情感、思想和審美。(3)本質上的詩人-一時時刻刻的詩意:那些時時刻刻都是詩人的人,他們的內心深處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詩意感知。④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創造,就能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自己成為那個時時刻刻都在寫詩、讀詩、品詩的詩人。⑤作詩和讀詩的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詩人,這體現了詩人身份的普遍性。而那些時時刻刻都是詩人的人則是一種特殊的存在。⑥作詩的詩人是初級境界,在創作之外的生活中,可能缺乏那種持續的詩意:讀詩的詩人是中級境界,他們比作詩的詩人更進了一步:時時刻刻的詩人是高級境界,他們的生活就是一1.D(“這是其軟弱的表現”錯,根據材料二第三段內容可知,這是寶玉自主選擇的另一種人生,是他對命運的另一種抗爭。)2.A(“曹雪芹借鑒古希臘悲劇的寫法”錯,原文是“這相當于古希臘悲劇中的‘神諭'”,“相當于”不表示借鑒的意思。)調奧賽羅的悲劇命運則來自個人的性格因素,D項強調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異化,這三部悲劇中,主人公都沒有材料一中所闡述的超出當時社會秩序的新的人生理想,故和材料一所論《紅樓夢》之悲劇性不同。C項中,梁山伯和祝英臺追求婚姻自主,這在封建社會4.①首先指出《紅樓夢》的悲劇核心是揭示世界和生命價值的虛無性,②然后通過對賈寶玉的人生軌跡進行分析證明,樓夢》的悲劇讓美好的東西獲得根基的觀點。(每點1分,答滿三點給4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5.①材料一認為,《紅樓夢》的悲劇是“有情之天下”毀滅的命運的悲劇。曹雪芹的“有情之天下”人生理想與當時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相對立,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必然要被毀滅。②材料二認為,《紅樓夢》悲劇的核心是在追問真假有無的過程中,將幻滅感推向了極致。然而,正是在這種虛無和廢墟之上,美好的事物反而獲得了一個更加堅固的根基。(每點3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6.B(“以及對生命終結和超脫塵世痛苦的向往”錯,從原文“她說念經就是積德,可以讓自己今后在面對死亡時獲得安寧,不那么痛苦,并順利找到一條通往天國的路”可以看出,老婦人7.A(“營造出一種熱鬧、多情、閑適的氛圍”錯,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通過前后景物的變化,來為故事營造一種懷舊、略帶傷感的氛圍。)8.①將老屋子曾經的熱鬧與現在的冷清形成對比,突出了時光流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