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放的課堂,精彩在教學生成中兌現--《司馬光》教學反思九月六日,是我們班級的家長開放日。這天,家長不僅參加學生的閱讀成果展示活動,還與孩子們共同走進了我的語文課堂——《司馬光》。本課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主題是“美好的品質”。《司馬光》是一篇文言文,內容很簡短,全文只有30個字,言簡意豐,多是單字成意。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點,學習讀懂文言文的方法;通過司馬光和群兒的對比,體會司馬光的美好品質。講文言文,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沒有預習地走進語文課堂,對學生來說是一次特別的挑戰。和孩子們同坐教室一起聽課,對家長們來說也很新鮮。在這樣特別的一節課中,學生們都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自主讀文圈畫,小組合作探究,全班共同研討,環環相扣,完成了既定的學習目標。之所以要講文言文,源于去年我聽全國名師高子陽講了一節文言文示范課——《囊螢夜讀》。那一節課對我的啟發可太多了:原來文言文還可以講得這樣生動有趣的;原來書中所講的故事是需要教師尋根溯源的;原來課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質疑思考的。而引發學生思考,是我這節課的主要教學手段。不預習課文就讓學生進課堂,也是設計的一環。臨近家長開放日,學生們也開始緊張了起來,能看出來他們也非常在意這節課——畢竟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要來跟著一起聽課,隨時觀察他們的課堂表現,他們自然希望父母能夠看到他們最優秀的一面。但我遲遲沒有發布預習作業,他們心中也開始有各種猜測,有的認為我要講數學——畢竟數學是從不要預習的;有的則認為我要講《秋天的雨》,并且開始反復朗讀。這個時候,我就已經讓他們對這節課充滿了好奇。馬上要上課了,我也只告訴他們帶著語文書去會場,把懸念留到了課堂。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是猜一猜。猜猜我們要上什么課?同學們都很茫然。猜猜我們上數學還是語文?同學們又立刻變得很活躍。猜猜是哪一篇課文?他們又變得很沉默。神秘的一節課,早已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整節課,學生們的專注力都有了明顯提高。當然,完全不預習課文就讓他們學習文言文是有風險的。備課期間我一直在預設各種課堂上學生會出現的問題,再思考解決的辦法,教學設計改了又改,上課前的十分鐘又進行了調整,整個過程我也是備受煎熬,“久經教場”的我難得地在開課之前也忐忑不安了。但給我勇氣這樣做的原因主要出于我對班級學生的了解——依托于一實驗的校本教材,孩子們從一年級就開始進行國學誦讀,早早地就接觸過古文,我們在誦讀課上也會對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學生沒有真正地學過文言文,但對“文言”的接觸是不少的。還有一個原因則是我們剛剛學習了古詩三首,“借助注釋”,“借助插圖”理解古詩的方法同樣適用于文言文,同學會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假如你是不被救的孩子,你要對司馬光說點什么?”“假如你是棄同伴而去的眾兒,你想對司馬光說什么?”“你怎么評價棄去的眾兒?”講完課文之后,我向孩子們拋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旨在讓學生感受司馬光沉著冷靜的好品質。第三個問題旨在引發學生深度思考:棄同伴而去的眾兒真的是不顧同伴死活,無情無義的孩子們?其實不然。根據記載,司馬光救人時大約是七歲,古人記錄年齡多用虛歲,司馬光實際上應該是六歲左右,和他一起玩耍的同伴年齡和他相仿。一個六歲的孩子遇到了這么危險的事情,驚慌失措是孩童正常的反應。司馬光有著超乎同齡兒童的智慧和能力,冷靜思考,不斷嘗試,最終挽救了同伴的生命。我們不能因司馬光的優秀而提高了對眾小兒的要求,評價應該基于事實,理智客觀。“光七歲,甕卻高大結實,司馬光真的能把它砸破救出小兒嗎?”這是我本節課的最后一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我們學了一節課的司馬光砸甕救人,老師你現在讓我們質疑事件的真實性?”學生的心靈受到沖擊,思維被調動,一些孩子開始思考事件的真實性,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就連后面的家長也開始有了議論的聲音。最后,我給孩子們播放了一個學者找孩子做的砸缸實驗,實驗證明:一個七歲的孩子連續不斷地砸缸,是有可能把缸砸破的,證實了司馬光砸甕救人的可行性。再出示資料加以佐證,被救的孩子名上官尚,被救后改名為上官尚光,并將此事記錄在族譜里。后又修建了感恩亭以此來感謝司馬光的恩情。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事情的真實性,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帶著問號做學問”的好習慣。找到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之間的聯系,降低學習文言文的難度是我設計教學環節時的重點。“你想把司馬光救人的事情講給別人聽,要交代哪些事情?”學生回答道:“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根據學生所說,我依次出示學習任務,讓學生圈一圈文中人物,畫一畫人物活動,找到事件發生的地點,反復朗讀,讀出節奏,整體感知文言文。學生再自主閱讀,小組探討,找到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相機講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整體來說這節課完成度較高,達到了我制定的教學目標。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值得我思考。朗讀過于碎片化,缺少整體性。朗讀的時間也不夠,不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拋出了很多問題,但沒有給學生過多思考的時間,學生沒有形成真正的討論,還是流于了形式,違背了我設計問題的初衷。上完這節課的我如釋重負,孩子們卻依然精神抖擻。回班的路上幾個孩子也在小聲地和我討論司馬光的故事,這真的是一件難得的事。以往的公開課結束,孩子們最關注的就是這節課他們表現得好不好,老師滿不滿意,很少關注內容本身。通過這堂課我才真正地感受到,孩子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行業貨物進場計劃及安全保障措施
- 城市綠化喬木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 建立綠色校園文化的措施建議
- 加工棉褲轉讓合同樣本
- 辦公場所物業采購合同樣本
- 交通工程制作合同標準文本
- 注塑工藝知識管理培訓
- 社會公益項目承包合同
- 經顱多普勒超聲動態血流監測預測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血管內治療后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和臨床預后的研究
- 舊物回收合同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 (什么是面積)面積教學課件
- 建筑工程材料測試題及參考答案
- 醫院檢查報告單模板
- 《洗紅領巾》(教學設計)-一年級下冊勞動浙教版
- 有償借用鄉村道路協議書
- 酶免疫技術(免疫學檢驗課件)
- 教育經濟與管理院校排名
- 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TDT1032-2011)
- 圍術期支氣管痙攣
- 產品零部件防銹規定
- 籍貫對照表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