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_第1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_第2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_第3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_第4頁
福建省廈門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廈門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本試卷共6頁,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二里崗文化二至四期出土的哺乳動物骸骨比例表(%)。由下表可推知,二里崗文化時期()竹鼠兔貉狗豬黃牛羊鹿合計第二期———3.0948.7732.729.266.17100第三期00250.253.2848.7428.0316.922.52100第四期0.28004.765.4720.176.91248100A.農業經濟取得發展 B.漁獵經濟居于重要地位C.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D.定居生活改變食物結構2.春秋時,齊桓公在葵丘之會上與各諸侯相約不遍設堤防,以致水淹鄰國。戰國時,齊國作堤,“河水東抵齊堤,則西泛趙魏。趙魏亦堤去河二十五里”。這一變化反映了戰國時期()A.戰爭形式改變 B.社會經濟發展 C.政治秩序失衡 D.生產工具革新3.秦漢時期,關中地區“好稼穡”,代石之地“好氣,任俠”,中山之地“丈夫相聚游戲,悲歌慷慨”,西楚“其俗剽輕,易發怒”。這體現出當時()A.文化交流廣泛 B.區域文化多元 C.區域經濟迥異 D.政治環境寬松4.下表是晉書《食貨志》所載品官占田限額(頃),這一規定()品等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占田數504540353025201510A.增強了士族勢力 B.旨在順利推行均田制度C.加劇了貧富分化 D.意在抑制官員兼并土地5.《隋書》載,大業九年(613)“百姓廢業,屯集城堡,無以自給。然所在倉庫,猶大充牣(滿),吏皆懼法,莫肯賑救,由是益困”。材料揭示了隋朝()A.吏治腐敗 B.經濟發展失衡 C.法令廢弛 D.潛藏統治危機6.唐初,太宗對中書、門下“順旨而行”的做法表示不滿,要求詔敕“有不便者”,需充分討論方可實行。這一要求()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削弱了三省職能C.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 D.激化了君相矛盾7.據統計,宋代書院共203所,其中長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黃河流域占3.52%。這表明宋代()A.文化重心南移 B.文人政治局面形成C.實行重文政策 D.政治風氣因循保守8.西夏王陵出土的單體殿宇建筑“大屋頂”形制,與宋《營造法式》所總結的殿堂式建筑形制一致。這體現了()A.北宋政權因俗而治 B.西夏地方勢力的增強C.宋夏關系較為穩定 D.宋夏之間的文化交流9.元大都通過海運從江南地區調用的糧食,1283年為46050石,1329年增加至3522163石。這說明()A.大運河的功能減弱 B.糧食商品化程度增強C.江南經濟地位上升 D.北方的邊防形勢惡化10.1421年,明成祖下詔求取順天治國方略。一位閩籍官員建言:“惜民力、節財用、重爵賞、慎刑罰、擇賢才、嚴考課。此六者,當務之急也。”“如番舶不急之務,宜悉(擱)置之可也。”由此可知,該官員()A.堅持海禁政策 B.主張抵御倭寇 C.反對商業貿易 D.勸阻遠洋航行11.下表是康熙詔諭編撰經書一覽表,康熙的這種做法()時間書名1679年《日講四書解義》《月講書經解義》1682年《日講易經解義》1698年《春秋傳說匯纂》1714年《周易折中》1720年《書經傳說匯纂》《詩經傳說匯纂》A.拓寬了選官途徑 B.悖離了理學原意C.促進了文化繁榮 D.強化了政治認同12.1761年,乾隆皇帝告誡:“國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準洋船者,特系懷柔遠人之道。”清政府允準洋船停泊之處為()A.廣州 B.福州 C.寧波 D.上海13.1842年的50卷本《海國圖志》僅以1卷《附錄》簡要介紹洋炮,1847年的60卷本用8卷篇幅介紹西方的火輪船、地雷、望遠鏡等器械的制造及使用方法,1852年的100卷本則用12卷介紹了更多的“西洋器藝”。這表明魏源()A.反對華夷觀念 B.認可西方軍事體制C.踐行經世致用 D.倡導政治制度變革14.1875年,軍機大臣文祥在廷議中指出:“倘西寇數年不剿,養成強大,無論壞關而入陜甘,內地皆震,即駛入北路,蒙古諸部落皆將叩關內徙,則京師之肩背壞。”為解決這一危機,清政府()A.著力創辦軍事工業 B.發兵收復新疆南北C.全力籌建北洋艦隊 D.開啟政治改革步伐15.1895年以前,中國官紳創辦報紙、組織學會少有先例。1895—1900年間,中國官紳創辦的報紙至少21種,組織各類學會至少73所。這反映出當時()A.知識分子群體的覺悟 B.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近代科學教育的普及 D.洋務新政取得了成效16.1911年的《川民吁天歌》:“天呀天,我四川,萬不料今年遭此大變:搶我們財產,奪我們利權,催我們做亡國奴隸,逼我們受永遠熬煎。這是哪一件?就是這鐵路一端。”這反映當時四川民眾()A.共和觀念濃厚 B.反帝意志堅定 C.維護國家權益 D.主張武裝革命17.20世紀20年代初,廣州早期共產黨組織在工會創辦夜校,設立俄語學校,發動中小學教師加入注音字母教導團。這些舉措()A.對建黨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B.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C.促進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 D.奠定了國共兩黨合作的組織基礎18.1920年代中期,日本對華火柴輸出量下降到不足最高年份的3%。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業迅猛發展 B.蘇俄同情中國革命C.民眾愛國熱情高漲 D.歐美放緩對華侵略19.下表是1936—1943年全國出版書籍數量,符合表中數據變化趨勢陳述是()年份1936194119421943數量(種)9438189038794408A.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 B.抗戰形勢曲折中向好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D.國民黨反動傾向增長20.如下圖為1945年名為《端賴合作》的一幅漫畫。該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國民黨一大 B.西安事變 C.重慶談判 D.北平談判21.如下圖為1948年的漫畫《偽金圓券:這難道是我昨晚脫下的鞋子嗎?》。該漫畫反映了()A.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加劇 B.國統區財政金融的崩潰C.人民對和平建國的期盼 D.民族資本日益受到排擠22.1949年9月22日,周恩來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作報告時指出:“只有全國人民在自己的實踐中認識到這是唯一的最好的前途,才會真正承認它,并愿意全心全意為它而奮斗。”報告中的“它”是指()A.民族主義 B.民生主義 C.民主主義 D.社會主義23.為解決女工照料兒童問題,上海工廠紛紛自辦托兒所,至1952年5月,工廠的托兒所數量量由解放時的36所增至140所,收托兒童總數則由解放時的2192人增至10223人。這一舉措()A.為恢復生產充實了勞動力 B.推動義務教育的普及C.提高了工人階級政治地位 D.為經濟建設培育人才24.1949年11月,美國要求英國在承認新中國問題上與自己保持一致,并要求印度等南亞諸國采取所謂“觀望”政策,但印度、英國不久宣布承認新中國。這表明新中國()A.贏得周邊國家的普遍支持 B.成功分化資本主義陣營C.“一邊倒”政策取得成效 D.打破美國對華外交孤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簡是研究秦朝歷史的重要史料。近年來,秦簡的出土有力推進秦史研究的深入。下表為文獻和秦簡中有關秦地方官制的部分記錄。秦代地方官職漢代記載云夢秦簡(1975年發現)里耶秦簡(2002年發現)結論郡守《史記·秦始皇本紀》:“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郡守守據秦簡,《史記》中所記“郡守”大體無誤,為秦朝的地方官員縣守無無縣守①縣令、縣長《漢書·百官公卿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縣令縣令②——摘編自黃海烈《里耶秦簡與秦地方官制》仿照示例寫出①、②,并指出秦簡對于研究秦朝歷史的史料價值。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當帝國中發生新事時,使者立刻乘馬飛奔宮廷;但若事態嚴重緊迫,他們便乘單峰駱駝出發。他們接近那些驛站-客棧或車站-時,吹響一只號角。因此客棧的主人馬上讓另一名使者作好準備;前來投遞情報的騎士把信函交給他,他本人則留下來休息。接過信的另一名使者,趕快到下一站,照頭一人那樣做。這樣,皇帝在普通的一天時間中,得知三十天旅程外的新聞。”——(意大利)鄂多立克《鄂多立克東游錄》(元代作者曾旅行中國)材料二“宣上德,達下情,防奸宄,誅暴亂,馭邊疆等項機宜,不過旬月之間遍及天下,可以立待無或后期者,實于驛傳是賴。”“聞湖廣夷陵州有小路,僅十日可抵夔州,宜開辟寬平,量置驛鋪,則可以通商利民而于公務亦便。”——據(明)黃訓《皇明名臣經濟錄》等材料三1834年,英國人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客郵,至1913年,英、法、美、俄、德、只等國在華設立的客郵增至187處。1876年,清政府于驛站之外,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設立文報局,專門負責傳遞駐外機構與國內來往公文。輪船通航以后,各省及各通商口岸也紛紛設立文報局來傳遞地方政府公文,起初主要是利用輪船投遞,鐵路興修后,也利用火車投遞。1896年,大清國家郵政局創辦,總稅務司赫德(英國人)專司其事并擬定郵政章程。民國二年,驛站遂告裁盡,官署公文徑交郵局寄送,只有西藏、青海等少數地方尚存遺制。——據《中國近代郵電史》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元代驛遞系統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指出明代驛遞系統的作用。(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國古代驛遞系統向近代郵政系統轉變的原因。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山東大事年表(節選)1858年煙臺成為通商口岸1895年華僑商人張振勛在煙臺創辦張裕釀酒公司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英國強租威海衛;山東人民開展反洋教斗爭1901年山東大學堂創辦1914年日本對德宣戰,隨即占領青島1919年山東人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強烈要求收回青島1922年《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日本撤出青島1933年山東有近代機器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