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岳麓版課件特別專題第1講_第1頁
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岳麓版課件特別專題第1講_第2頁
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岳麓版課件特別專題第1講_第3頁
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岳麓版課件特別專題第1講_第4頁
歷史高考一輪復習岳麓版課件特別專題第1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講選擇題最有用的12條審題法則全國卷題型攻堅

——審題解題22條通用法則特別專題法則1選擇題不宜再細分題型。選擇題是高考試題的一種最基本的題型。它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構成。在一些教輔類圖書和教學期刊的指導解題方法的文章中,往往把選擇題細分為若干種類型。有的分為文字型選擇題、圖片型選擇題、數據圖表型選擇題、組合型選擇題等;有的分為概念型、因果型、評價型、比較型、逆向型,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總結出每種題型的答題模版。作為研究,或許有點價值,作為考場實戰,則毫無意義。試問,在答題時間極為緊張的考場上,有誰在做選擇題時,先按照題型特點把試題進行題型歸類,然后再按照題目的歸類方法去審題的?考試時間根本不允許這樣做。所以,把選擇題分類的方法,不是一種明智的方法。法則2先審題干,再審選項;先排除錯誤,后確定正確;先排除容易選項,再辨析疑難選項。選擇題皆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組成,題干在前,選項在后,這是固定不變的形式。從前到后,這是人們一般的習慣規律。所以,做選擇題也要從前到后,先看題干,后審選項。先看題干,首先要感知試題考查哪個知識點,哪一問題角度。只有先把題干的題意審清了,才能進一步去辨析選項,看哪個選項符合題干要求。反之,則會浪費寶貴的審題時間。排除法是選擇題審題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說是首用的方法。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排除掉,再進一步辨析其他選項。先排除容易的,最后辨析難的,這是通常的做法。這樣做可以節約審題時間,減少干擾項,集中注意力,以便最終確定正確選項。例奕

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與傳統的觀念發生沖突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題干所述內容未涉及“列強侵略”,D項最易排除。洋務派的主張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并不“崇洋媚外”,B項也容易排除。最后辨析較難區分的A、C兩項:當時社會未發展到要求“改變制度”的時代,故C項不成立,可排除。當時人們對倡導洋務的人冷嘲熱諷,是因為歷史上國人長期以天朝上國自居,盲目排外,與洋務派的觀念差異大,故選A項。法則3審題干首要抓時空點、知識點和考查角度等信息。選擇題的題干中一般都隱含時空點(如歷史時代、國家、地域)、知識點(如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歷史概念)、考查的角度、方向(如因果、性質、特點、影響)等關鍵信息。審題時,首先要把這些最基本的信息弄清楚,這些信息往往是確定正確選項的必要條件。例

18世紀中葉,一位英國內閣成員在議會發言中說:“諸位都知道,媾和與開戰的權力是由國王掌握的……我們的憲法始終表明,國王在決定和平與戰爭時有權利讓議會參與,也有權利不讓議會參與。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這表明在當時的英國A.光榮革命成果受到侵蝕B.立憲政體未能阻止國王專權C.內閣依舊為國王所控制D.國王仍舊保留某些名義權力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時空信息:18世紀中葉,英國。知識點:英國君主立憲制。考查方向:英國君主與議會的權力分配。結合材料“媾和與開戰的權力是由國王掌握的”,國王“不讓議會參與”“會冒險”等信息可確定D選項正確。法則4題干中出現否定詞時要向相反方向定答案(逆向思維)。例

(2015·四川高考)《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關于該法的表述,錯誤的是A.它是古羅馬習慣法的匯編 B.它限制了貴族的權力C.它是當時羅馬社會的寫照 D.它不屬于羅馬公民法方法例析

此題題干用語“表述錯誤的是”為否定型用語,要用逆向思維確定答案。公民法是羅馬共和國時期適用于羅馬公民的法律,《十二銅表法》屬于公民法,故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答案√方法例析法則5史實敘述錯誤或支持錯誤敘述的選項,往往是錯誤選項(逆向型除外)。例

(2015·全國Ⅱ高考)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A.揭露歷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論C.倡導變法維新 D.顛覆孔孟學說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儒家的經典古文經是偽造的”,學術界并不認同這一觀點,A項不能成立;《新學偽經考》沒有介紹西方理論的內容,B項與史實不符;“顛覆孔孟學說”不是“該書主旨”,D項可排除。法則6選項敘述中理論觀點或歷史結論錯誤的往往是錯誤選項(逆向型除外)。例

(2015·全國Ⅱ高考)古代儒家學者批評現實政治,往往稱頌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堯、舜一樣圣明。這表明了儒者A.不能適應現實政治 B.反對進行社會變革C.理想化的政治訴求 D.以復古為政治目標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儒家思想在漢代經過董仲舒的改造以后,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所以A項錯誤;從“儒家學者批評現實政治”不能得出“反對進行社會變革”的結論,B項錯誤;儒者“稱頌夏、商、周‘三代’”是希望改良政治,并非復古政治,況且儒學自身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演進,D項錯誤。儒家的理想政治標準是實行“仁政”,認為“三代”是理想的時代,堯、舜是圣明的君主,C項是對題干的正確解讀。法則7運用直覺判斷,憑一個確定性依據即可確定正確選項。例

(2015·全國Ⅰ高考)《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義和團運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 D.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題干中“《申報》”“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等關鍵信息,說明近代中國正處在地方軍閥混戰之中。顯然為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故選D項。法則8時段特征(時空信息)有時對解題起到決定作用。時段特征是指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所特有的歷史印記。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變法改革、鐵犁牛耕、百家爭鳴等特征;又如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強化、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閉關鎖國、開始落伍于西方等時段特征。這些特征是對某一時期歷史規律的認識總結,對于解題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A.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開始盛極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業化有所發展C.世界各國工業發展差距明顯縮小D.世界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例

(2015·全國Ⅱ高考)下表為英、美、法、德工業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表答案√方法例析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方法例析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的時代特征是: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以英、美、德、法為代表的歐美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盡管各國工業發展不平衡,但工業生產仍在持續發展而非衰退。按照這一時段的歷史特征分析,四國工業生產總和在世界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卻不斷降低,說明世界其他國家的工業化也在不斷地快速發展,故選B項。法則9正確選項的敘述應與題干的考向密切關聯。正確選項與題干敘述聯系起來,在邏輯關系上應當有密切的相關性。是因果關系的選項應當是正確的,因果關系錯誤的選項及與題干關聯不大的選項,往往是錯誤選項。例

(2015·全國Ⅰ高考)《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夸張地說,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口人。戰國時期農業收益的增加A.促進了個體小農經濟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C.導致畜力與鐵制農具的使用D.阻礙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長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題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是戰國時期“一個農夫可以養活五口人甚至九口人”這一生產力狀況。試題要求找出與“農業收益的增加”

這一現象因果相關的正確表述。農業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會促進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B項錯誤;C項的“導致……”敘述,與題干的主題是一種因果倒置的關系,明顯錯誤;個體勞動能力的提高與D項“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長”沒有因果關系;與A項“小農經濟的形成”關聯度較高,因果關系表述正確,故選A項。法則10正確選項表述的觀點或結論要與題干的材料信息相一致。例

(2015·福建高考)圖一、二、三是有關美國邦聯政府、議會與州關系的一組漫畫。該組漫畫反映了A.邦聯政府擁有征稅權與財政權B.邦聯議會須擴大法定權力C.邦聯政府各項活動須聽命于各州D.邦聯議會財政支出須各州批準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

A項錯誤,圖一說明A項不能成立;B項成立,圖三中邦聯議會“沒有一件事辦得利索”,議會要求“得有一部給邦聯議會撐腰的法律才行”,說明“邦聯議會須擴大法定權力”。法則11不要固守陳舊的史學觀點。高考命題者多是學術水平比較高的史學專家,他們比較喜歡把最新的史學研究成果體現在高考命題之中,以發揮高考對中學歷史教學的指揮棒作用。而中學歷史教材的編寫又相對滯后,致使中學教學落后于史學研究。史學觀念的差異有時成為學生答題的困惑。考生要勇于接受新的學術方法、新的史觀,不要固守過時的陳舊史學觀點。例

(2015·全國Ⅰ高考)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后統籌完成了江寧、鎮江、虎門、馬尾、連云港等要塞區的建設,又大規模構筑了京滬、滬杭、豫北、晉北、

綏東等側重于城市和交通線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國民政府A.力圖防范各地興起的反蔣運動B.對日持久防御作戰的戰略意圖C.全力“圍剿”紅軍的企圖D.試圖削弱各地軍閥的實力答案√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