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修四考點56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加試)——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專題二十一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排查基礎知識2細講核心考點內容索引3精練高考模擬1排查基礎知識一、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1.秦統一六國——(b)(1)條件:①商鞅變法后,秦國確立封建制度,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國力強盛為統一天下提供了條件;②戰國時代久經戰亂的人民都渴望統一;③秦國廣泛吸納賢士;④秦王審時度勢,戰略策略正確。(2)過程: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帝國,開創了中華民族國家統一的新紀元。2.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b)(1)創立皇帝制,自稱“始皇帝”。(2)在中央建立起直屬于皇帝的中央官僚體系——三公九卿。(3)在全國推行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易錯提醒郡縣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秦將其推廣到全國,其實質上是對分封制的否定,更有利于維護統一局面。3.鞏固國家統一的主要措施——(b)(1)文化上:統一文字,以小篆作為統一的字體,促進文化交流和發展。(2)經濟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促進經濟交流和發展。(3)交通上:統一車軌,修筑馳道,開鑿靈渠,促進交通發展,鞏固統一。(4)軍事上:征百越,擊匈奴,修筑長城,奠定中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微點撥
(1)通行全國的“圓形方孔”錢,蘊含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凸顯了“皇權至上”和“國家統一”理念。(2)文化上采取的舉措,其前提是國家的統一,反過來其又鞏固了統一局面,影響深遠。4.秦始皇的功過——(c)(1)功:統一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開創了中華民族國家統一的新紀元。(2)過:秦始皇暴政致亡。①“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②無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賦稅。③制定嚴酷的刑法,實施暴政導致秦速亡。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c)(1)歷史:統一全國,吸取隋亡教訓。(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強化君權。(3)用人:選賢任能,虛心納諫。(4)經濟:休養生息,不奪農時,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反復強調“存百姓”的思想。(5)以民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體現仁義為本、刑罰為末的原則。(6)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完善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2.“貞觀之治”的主要表現——(b)(1)政治清明、社會穩定。(2)經濟恢復和發展、文化繁榮。(3)民族團結,統一多民族中國進入鼎盛時期。(4)對外政策開明開放,與亞洲、非洲地區的友好往來加強。3.“貞觀之治”對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c)唐太宗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微點撥
“貞觀之治”調整了統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調整了生產關系,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并不能改變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榮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廣大勞動人民基礎之上的。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亂和噶爾丹叛亂——(b)(1)平定三藩之亂:掃除了西南地方割據勢力,符合國家的統一趨勢。(2)平定噶爾丹叛亂:三次親征,取得烏蘭布通、昭莫多戰役的勝利,取得平叛的勝利,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統一國家的廣大疆域。微點撥
在處理民族關系方面,唐太宗以平等友好為主,反映了封建社會繁榮時期的時代特征,康熙帝以武力平叛為主,反映了封建社會日益衰落,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時代特征。2.統一臺灣和加強對蒙藏地區的管理——(b)(1)統一臺灣:令施瑯攻占澎湖,迫使鄭氏政權降清。設臺灣府,鞏固東南海防,臺灣重新統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2)加強與蒙、藏民族的團結:特別尊重喇嘛教。清朝特封四大活佛,既保護佛教,尊崇活佛,又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3.抗擊沙俄侵略——(b)通過兩次雅克薩之戰,運用軍事外交雙重手段。1689年,中俄雙方平等協商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維護了中國主權。4.康熙帝在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中的作用——(c)(1)功績:康熙掃除了西南地方割據勢力,抗擊了外來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國版圖,締結、鞏固了空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康乾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2)消極:對內加強專制(文字獄、設南書房),對外輕視西方,實行閉關政策,未能緊跟先進潮流,為后來近代中國的落后埋下隱患。(3)總評:康熙帝締造了鞏固和空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極致,開創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繁盛時代——康乾盛世。2細講核心考點1.不同時代對秦始皇的評價史料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評說。當朝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無道”“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史料實證論從史出從秦朝人對秦始皇的稱贊中,我們能夠得出的表面信息:秦始皇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頒布統一的秦律,為中國歷史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深層信息: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皇帝具有絕對的最高權威,人們只能對其歌功頌德,而不能對他的過失進行評價。晉朝人和當朝人對秦始皇的評價都有偏頗之處,晉朝人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當朝人只強調了秦始皇的功績。2.唐太宗的“為君之道”史料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論從史出史料表明唐太宗輕徭薄賦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唐朝的封建統治。3.康熙帝的自我評價史料康熙晚年在總結自己施政感受時說:“共四海之利為利,合天下之心為心。體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亂。夙夜孜孜,寢寐不遑。寬嚴相濟,經權互用,以圖國家久遠之計而已。”——章梫《康熙政要》論從史出關于史料中康熙帝的自我評價是否客觀合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促進了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是中國古代社會晚期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為封建統治者,其政策措施是為了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對內加強專制,對外輕視西方,未能緊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共同影響(1)政治上:都對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①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修筑長城,北擊匈奴;統一車軌,修筑馳道,有利于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②唐太宗東征西討,統一全國,奠定了唐朝基業。他吸取隋亡教訓、虛心納諫、重用賢才、心存百姓,奠定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采取了靈活開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間的交流和發展。③康熙帝為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戰爭。史論總結(2)經濟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①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有利于農業的發展。②唐太宗提倡節儉,注重發展農業生產,輕徭薄賦,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③康熙帝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派人治理黃河水患,六次南巡,視察河工;改革賦制,減免賦稅、厲行節儉等措施都有利于經濟的發展。(3)民族關系上:都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①秦始皇對北方的匈奴族一方面進行軍事戰爭,一方面修筑長城,防止匈奴南下侵擾;對南方的越族采取軍事措施,統一嶺南后,實行郡縣制進行管轄。②唐太宗對突厥族采取了軍事戰爭和安撫冊封的策略;對吐蕃采取“和親”政策;對東北和西南則采取冊封政策以穩定和鞏固邊疆地區。③康熙帝對叛亂的蒙古族噶爾丹采取軍事征服的政策;對西南藏族地區進行冊封。(4)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對文化發展帶來了不同的影響①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發展,但“焚書坑儒”的文化專制政策又不利于文化的自由發展。②唐太宗延續隋朝的科舉制,有利于重視人才風氣的形成。③康熙帝重視文教,選用文士,組織編成《康熙字典》,以寬宏的心態對待西方,接受西方傳教士帶來的西學等都有利于文化發展,但出現的“文字獄”現象又阻礙了文化的發展。
措施影響鞏固統一國家平定三藩之亂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統一臺灣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大陸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三征噶爾丹打擊了新疆、蒙古分裂勢力,加強了對西北邊疆地區的管轄,鞏固了統一維護國家主權抗擊沙俄入侵,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簽訂《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肯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都是中國領土,維護了國家主權2.康熙帝維護國家統一的措施與影響3精練高考模擬1.(2017·鎮海選考測評)(加試題)秦始皇統一國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國家統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與中央對立的舉措是A.設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實行分封制C.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陽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答案解析123456√123456解析本題考查歷史理解能力。題中涉及的是地方與中央,A項屬于中央機構與此無關,B項分封制與秦朝無關,D項促進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項則從經濟和政治兩方面來體現,有利于解決中央與地方的對立。2.(2017·余杭選考測評)(加試題)下列對下圖所示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A.漢代絲綢之路暢通,促進了中西交流B.唐太宗經營邊疆,揭開民族史新篇章C.玄奘西行取經,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貢獻D.康熙帝親征噶爾丹,鞏固了統一國家答案解析123456√解析漢代絲綢之路的行程是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又由安息到西亞和歐洲大秦,與圖片不符,故A項錯誤;圖片地點有天竺,并非邊疆地區,故B項錯誤;圖片所示路線從長安出發,到達天竺,符合玄奘西行路線,故C項正確;噶爾丹在蒙古,中國的西北,故D項錯誤。1234563.(2017·嘉興選考測評)(加試題)為實現“君明臣廉”,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設置諫官②完善內閣制③以御史治吏④慎用刑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設置諫官是通過自省、納諫防止或糾正決策失誤,故①正確;內閣制出現于明朝,故②錯誤;御史臺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監察機關,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以制度約束官吏,故③正確;慎用刑法面對的是所有人,并非針對“君明臣廉”,故④錯誤,C項符合題意。1234564.(2017·寧波選考測評)(加試題)清朝處理民族問題的原則基本定型于康熙時期。下列事件體現了康熙處理這一問題的事件有①尊孔開科,延攬漢人②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東北邊界③派漢族工匠入藏重修布達拉宮④修建清漪園作為處理民族事務的政治場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3456答案解析√解析②屬于中外關系問題,排除含②的選項;清漪園修建于乾隆時期,與康熙帝無關,④錯誤。故選C項。5.(2016·4月浙江選考)(加試題)歷史的意義在于對后人的教育和啟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康熙時,駐守古北口長城的總兵官向朝廷建議,撥款維修加固長城。康熙帝閱批奏折后認為守國之道不在于修長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國安邦的一個大手筆,便是將北方草原上兇猛剽悍的蒙古鐵騎,變成了護衛江山的真正長城。回放歷史的畫面,在內蒙古木蘭圍場、承德避暑山莊、故宮保和殿都曾經記錄下有清一代民族團結和睦的歷史佳話。——摘編自《世界遺產在中國》123456材料二回顧清朝的歷史,康熙帝無疑是可圈可點的人物,他啟動了康乾盛世之門,把一個紛亂而殘破的中國引向大治,真正開創了一個空前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新時代。面對進入全盛期的形勢,他滋生出一絲總攬朝政的滿足感。對于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不同時代的人們從不同角度出發,主要有如下一些認識:①圣祖仁皇帝平三逆、平朔漠,億萬年久安長治之業實定于此;②康熙帝尊崇孔子,超越前代,籠絡明朝遺民,使政風為之一變;③康熙帝保衛邊疆,抵御外侵,締結和約;④康熙帝實現了由亂而治之局,使朝中威脅皇權的各種因素不斷受到控制,皇帝乾綱獨斷。——據《清史》等整理123456(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從“修得民心”的角度,分別指出木蘭圍場、避暑山莊、保和殿的相應職能。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清朝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所創造的成功經驗。123456答案答案
木蘭圍場:處理民族事務的特殊場所。避暑山莊:處理民族事務,加強北部邊防的政治中心。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地處理邊疆問題和民族關系。答案
選擇①: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平定準噶爾部叛亂,鞏固統一國家。選擇②:康熙帝尊重各民族文化傳統,崇尚儒家文化,恢復開科取士,延攬漢族文士,緩和矛盾。選擇③:康熙帝抗擊沙俄對東北的侵略,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和平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中俄東段邊界,維護國家主權。選擇④:康熙帝改革弊政,勵精圖治,作為地主階級的政治代表,憑借其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實行專制集權。(2)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請您選擇對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其中一種認識扼要予以展開。123456答案6.(2016·10月浙江選考)(加試題)古語云:溫故知新。重溫歷史,汲取智慧的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恩格斯曾經指出:“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將戰國時代北邊諸國的長城整合為“萬里長城”。蜿蜒如帶的長城橫立在今天的北中國地區,長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能力檢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中常見試題及答案
- 理財中的商業倫理與社會責任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流程優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綜合提升試題及答案
- 掌握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必考內容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決策制定的關鍵試題及答案
- 廣州體育學院高壓配電房標準化改造工程項目招標文件
- 新疆哈密地區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能力評測((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證券投資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商場水電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數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工程造價專業應用型本科畢業設計指導標準》
- 初中生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實踐研究考核試卷
- 《電力基礎設施數字化鎖控系統技術》
- 湖北省七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大型灌區信息化建設導則》
- UL2238標準中文版-2019工業控制和信號分配的電纜組件和配件UL中文版標準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冊(1-3)
- 《機上醫療救護》課件-5.1 止血
- 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