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道路探索復習課程副本_第1頁
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道路探索復習課程副本_第2頁
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道路探索復習課程副本_第3頁
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道路探索復習課程副本_第4頁
八上第二單元近代化道路探索復習課程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一.洋務運動二.戊戌變法三.辛亥革命四.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物目的口號內容結果(地主階級)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一、創辦軍事工業;二、創辦民用工業;三、籌劃海防;四、培養人才;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自強”;后期:“求富”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失敗企業名稱創辦人安慶內軍械所(最早)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最大)曾國藩李鴻章福州船政局(設備最全)左宗棠企業名稱創辦人備注上海輪船招商局李鴻章中國近代第一家輪船公司漢陽鐵廠張之洞中國近代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工業北洋、南洋、福建京師同文館(揭開了近代教育的序幕)甲午戰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從他的話中,我們能看出洋務運動是A.一次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運動B.一次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運動C.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D.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點撥提升性質1、“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想一想,這是哪個派別的主張?A.洋務派B.頑固派C.資產階級維新派D.資產階級革命派典型例題A2、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是A.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B.為中國近代化開辟道路C.維護清朝統治D.為洋人服務C材料一: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夸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于所罕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材料二:在洋務企業的刺激下,l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沿海一些地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買辦和手工業作坊主開設工廠,雇用工人進行生產。材料三: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的反省:“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破房子),虛有其表。”(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么?(2)從材料二中得出什么結論?(3)根據材料三,推斷洋務運動結果,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失敗

近代化的開端根本原因: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不改變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戊戌變法序幕時間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影響公車上書(1895年)揭開變法維新的序幕1898年6月到9月(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資產階級愛國政治運動性質1、政治上廣開言路,裁撤冗官

2、經濟上獎勵實業

3、軍事上編練新軍

4、文化上設立學堂(如京師大學堂)和譯書局。當堂驗收1.李鴻章自己曾經這樣自嘲:“我只是一個裱糊匠,面對一個破屋只知修葺卻不能改造。”這是李鴻章對哪一事件所發出的感慨A.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B.簽訂《馬關條約》

C.簽訂《辛丑條約》

D.開展洋務運動2、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洋務運動的內容中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A.創辦軍事工業

B.創辦民用工業C.興辦新式學堂

D.派遣學生出國DA

3、毛澤東曾說:“(在中國)講重工業,不能忘了張之洞”。這主要指張之洞創辦了A.江南制造總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紗廠D.漢陽鐵廠4、“洋務運動是中國邁向近代化的開端”,對它的本質含義的理解應該是A.它是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B.它促進了官僚資本的發展C.它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D.它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CD6、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都對本國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處是A.擺脫了民族危機

B.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D.逐步實現了國家富強

C5、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頑固派的阻撓、破壞B、洋務運動未徹底變革封建制度C、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D、未真正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B7、上海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民用企業。它開張之初只有輪船3艘,后發展到30多艘,經營了國內運輸,發展了海外業務,打破了外國輪船公司在中國的壟斷地位,還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輪船公司。這直接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A.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C.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的擴張D8、梁啟超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你知道中國近代與第二期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嗎?A.戊戌變法B.洋務運動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A9、《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一書中介紹說,1840年以來,中國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敗都產生過警悟的先覺者,但他們的周圍和身后沒有形成一個群體。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中國的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由此開始。請判斷,這里“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的標志性事件是A.虎門銷煙B.洋務運動C.公車上書D.新文化運動C10、下列不屬于百日維新變法內容的是A.改革政府機構B.不允許私人興辦工礦企業C.訓練新式軍隊D.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B12、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表現在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新變法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其表現主要在于A.興辦近代軍事工業B.傳播新思想C.開始興辦新式學堂D.籌建海軍B資產階級維新思想11、19世紀60年代,中國近代化的核心內容是A.學習西方軍事技術B.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學習西方經濟制度D.學習西方思想文化A13、近代化就是在經濟上實現工業化,在政治上實現民主化的過程,中國的近代化在這兩大領域的開啟性事件分別是A.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和戊戌變法C.實業救國和辛亥革命D.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D

14、下列各項,標志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是:A.建立強學會B.公車上書C.創辦《萬國公報》D.頒布《定國是詔》B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至恭親王奕訢等奏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材料二:三權分立,然后政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康有為《應詔統籌全局折》①上述材料一、二分別出自哪些政治派別的觀點?他們分別領導了什么運動?

②材料二的救國方式及政治目標是什么?

③在對待西學問題上,材料一、二有何異同?①材料一出自地主階級洋務派的觀點,材料二出自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觀點,他們分別領導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②材料二的救國方式是變法、改革,政治目標是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③材料一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應該在不觸動封建體系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科技。材料二認為中國傳統的封建帝制存在著缺陷,應效仿日本建立君主立憲制。材料一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示意圖材料二:中國近代史不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歷史。所謂“近代化”是指中國社會由古代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