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7月1.下列論說文中屬于韓愈的作品的是(A)。A.《馬說》B.《捕蛇者說》C.《六國論》D.《賈誼論》2.下列作品中不屬于七古的是(B)。A.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B.杜甫《石壕吏》C.高適《燕歌行》D.杜甫《兵車行》3.下列作品中不屬于蘇軾的(D)。A.《和子由澠池懷舊》B.《日喻》C.《荔枝嘆》D.《黃州快哉亭記》4.唐代詩人(A)擅長創作七言絕句,《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齡B.李白C.王之渙5.下列作品不屬于駢文的是(C)。A.《滕王閣序》B.《與宋元思書》C.《與高司諫書》D.《玉臺新詠序》6.下列詞牌中不屬于令詞的是(B)。A.《浣溪沙》B.《蘭陵王》C.《菩薩蠻》D.《如夢令》7.五律名篇《使至塞上》是詩人(A)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充滿畫意,是其詩歌的長處。A.王維C.杜甫D.陳子昂8.著名賦體文《洛神賦》的作者是(C)。A.江淹B.曹丕C.曹植D.司馬相如9.著名的樂府詩《木蘭詩》屬于(B)。A.漢樂府B.北朝樂府C.南朝樂府D.唐代新樂府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詩規則的句子是(D)。A.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B.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C.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D.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11.劉蘭芝是著名敘事長詩《》中的女主人公。孔雀東南飛12.著名史學家的名作《報任安書》抒寫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觀止》評價說“大有燕趙烈士之風"。司馬遷白居易14.唐初詩人在《修竹篇序》里提出了以漢魏風骨為典范、復歸風雅的詩歌主張。陳子昂15.為漢代大賦的形成奠定基礎的作品是《》,這篇作品在體制上確立了大賦問答體、鋪敘展衍、曲終奏雅等特征。16.在《詩經》的風雅頌三體中,被認為是朝廷正樂的是。雅17.明代作家在山水游記中“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滿井游記》是其山水游記的代表。袁宏道18.北宋詞人的令詞堪稱兩宋令詞的典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即是其名作《臨江仙》晏幾道19.《雨霖鈴》(寒蟬凄切)是宋代著名詞人的慢詞代表作之一。柳永20.著名的詠梅詞《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是南宋詞人的作品。姜夔21.《離騷》是如何“寄情草木”的?答:《離騷》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不朽杰作,詩人屈原在其中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意象來“寄情草木",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志向等,具體如下:以草木喻品德修養屈原常以蘭、蕙等香草自比,如“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詩人將江離、芷草、秋蘭等關注社會現實:歐陽修的古文題材廣泛,許多作品反映了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如《食糟民》通過對比釀酒者和食糟者的生活,揭示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和百姓的苦難,體現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的同情。抒發個人情感:他的散文中還有大量抒發個人情感、志趣的作品。如《醉翁亭記》通過描寫滁州的山水美景和自己與民同樂的情景,抒發了他被貶后的豁達情懷和對生活的熱愛;《秋聲賦》則通過對秋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探討學術文化:在一些文章中,歐陽修還對學術文化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如《朋黨論》針對當時朝廷中關于朋黨的爭議,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和論述,表達了他對朋黨問題的獨特見解,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學術價值。藝術手法結構靈活多變:歐陽修的散文在結構上不拘一格,靈活多變。他善于根據文章的內容和主題,巧妙地安排結構,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如《醉翁亭記》以“樂”字貫穿全文,通過描寫山水之樂、宴酣之樂、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和太守之樂,層層遞進,最后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題,結構嚴謹而又富有變化。語言簡潔自然:他的語言簡潔流暢,不事雕琢,卻又能準確地表達出豐富的思想和情感。他善于運用簡潔的語言描繪生動的形象,如《賣油翁》中通過對賣油翁倒油過程的簡潔描寫,“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就將賣油翁的高超技藝和沉穩自信展現得淋漓盡致。善用修辭技巧:歐陽修在文中大量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如《秋聲賦》中用“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來比喻秋聲,將秋聲的變化描寫得生動形象,讓人如臨其境。對后世的影響培養文學人才:歐陽修憑借其在文壇的地位和影響力,培養和獎掖了許多文學人才,如蘇軾、蘇轍、曾鞏等,這些人在他的影響下,在古文創作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北宋時期龐大的文學群體,推動了宋代文學的繁榮發展。確立古文地位:歐陽修的古文創作理論和實踐,確立了古文在宋代文學中的主導地位,使古文成為宋代文學的主要形式之一。他的作品被后世文人廣泛學習和模仿,對元、明、清三代的散文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23.舉例說明《莊子》和《韓非子》在寓言運用上的不同。答:寓言數量與分布《莊子》:寓言數量眾多,幾乎貫穿于整部著作的各個篇章。《韓非子》:寓言數量也頗為可觀,在《說林》《內儲說》《外儲說》等篇章中集中了大量寓言,此外在《喻老》《十過》等篇也有不少寓言。但從整體篇幅占比而言,相對《莊子》沒有那么密集。寓言取材與主題《莊子》:寓言取材廣泛,多來自自然萬物、神話傳說、虛構的人物故事等。《韓非子》:寓言取材多與社會現實、政治生活、歷史故事相關。寓言風格與表現手法《莊子》:風格奇幻瑰麗、想象豐富,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運用夸張、擬人、象征等多種手法,將抽象的哲理形象化。《韓非子》:風格簡潔明快、犀利冷峻,以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著稱。主要運用對比、歸納等手法寓言角色與情節《莊子》:寓言角色常常是超凡脫俗、自由不羈的形象。《韓非子》:寓言角色多是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君主、臣子等。24.結合具體作品,分析蘇軾詞和辛棄疾詞的不同之處。答:蘇軾與辛棄疾均為中國詞史上的杰出代表,蘇軾詞風以曠達為主,辛棄疾詞風則以豪放悲壯為特色,以下結合小令和慢詞作品來分析二者的不同之處:題材內容蘇軾:蘇軾的詞題材廣泛,涵蓋了寫景、詠物、抒情、懷古、說理等多個方面。在小令《如夢令·春思》中,"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通過描寫春日景象和對往昔生活的回憶,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眷戀,展現了一種閑適、淡雅的生辛棄疾:辛棄疾的詞多以愛國情懷、抗金壯志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感慨為主要題材。如他的小令《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描繪了一幅農村的生活場景,看似閑適,但結合其生平,不難看出他在借鄉村生活的美好,來寄托自己壯志未酬、渴望回歸田園卻又心系國家的復雜情感。情感基調蘇軾:蘇軾的詞常常表現出一種超脫曠達的情感基調。如慢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達了他面對人生風雨時的坦然與豁達,體現出一種超脫于世俗煩惱之外的心境。辛棄疾:辛棄疾的詞往往充滿了壯志難酬的悲憤與無奈。像他的慢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借古諷今,表達了自己渴望收復失地卻又不被重用的悲憤,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表現手法蘇軾:蘇軾善于運用比興、寄托等手法,將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融入到詞中。如在慢詞《卜算子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以孤鴻自喻,借孤鴻的形象來表達自己被貶黃州時的孤獨、寂寞和高潔的品格,運用了比興寄托的手法,含蓄地抒發別茂嘉十二弟》中,“綠樹聽鵜鳩。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詞中連用了王昭君出塞、陳皇后失寵、莊姜送歸妾、李陵與蘇武之別、荊軻刺秦等多個歷史典故,將兄弟離別的情感與歷史上的種種離別之恨相融合,使詞的內容更加然臺作》中,“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語言通俗易懂,卻又韻味十足,用“風細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等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春日的美景,用“詩酒趁年華”表達了珍惜時光的辛棄疾:辛棄疾的語言則雄渾豪放、富有力度,常常運用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營造強烈的藝術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生動地描繪出了戰場上的激烈場面和戰士們的英勇形象,展現了雄渾豪放的語言風格。25.為什么說杜甫的七律達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答:杜甫的七律被公認為達到了集大成的境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格律嚴謹:杜甫嚴格遵守七律的格律要求,在平仄、押韻、對仗等方面一絲不茍,使詩歌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如《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對仗工巧:杜甫的對仗不僅形式上工整,而且在內容和意境上也相互呼應、相得益彰。他善于運用句法多變:杜甫在七律的句法運用上靈活多變,善于通過不同的句式組合和詞語搭配來營造獨特的藝術效果。他有時采用倒裝句,如《秋興八首·其一》中“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表現力。家國情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動蕩時期,他的七律作品中充滿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人家的破敗和春天的荒蕪,抒發了詩人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對親人離散的思念,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個人感慨:杜甫的七律也蘊含著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個人的情感體驗。如《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年老多病、漂泊他情感層次:杜甫的七律情感豐富復雜,往往在一首詩中蘊含著多個層次的情感。如《登樓》中“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既有對眼前美景的欣賞,又有對國家多難的憂慮,還有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使詩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內涵。社會現實:杜甫的七律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涉及戰爭、政治腐敗、民生疾苦等諸多方面。如《兵車行》《麗人行》等作品,以七律的形式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和荒淫無道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自然景觀:杜甫也善于以七律描繪自然景觀,他的山水詩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還蘊含著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通過對泰山雄偉壯日常生活:杜甫還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情感等納入七律的創作題材,使詩歌更貼近生活。如《江沉郁頓挫:這是杜甫七律最主要的風格特點,表現為情感的深沉蘊藉、表達的曲折含蓄和節奏的起伏變化。如《秋興八首》組詩,通過對秋天景色和個人身世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人生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雄渾,體現了沉郁雄渾壯闊:杜甫的一些七律作品展現出雄渾壯闊的風格,以宏大的視野、磅礴的氣勢和豪邁的情感描繪自然景觀和社會生活。如《登高》《登岳陽樓》等,詩人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將個人的情感與廣清新自然:杜甫也有一些風格清新自然的七律作品,如《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的“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以細膩的筆觸、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創作典范: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