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 專題一 端正勞動態度課后習題_第1頁
《勞動教育》 專題一 端正勞動態度課后習題_第2頁
《勞動教育》 專題一 端正勞動態度課后習題_第3頁
《勞動教育》 專題一 端正勞動態度課后習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端正勞動態度填空題1.馬克思認為“全部人的活動迄今都是”。2.勞動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人對社會、對國家。3.職業分類是在一定的、及的基礎上,根據和對職業進行的和,只有對社會分工的進一步,而并無的差別。4.物質基礎是社會和的根本。《民生主義》第三講中,孫中山曾提到,大家想要得到、、、的需要,就需要各自盡到自己的。5.勞動習慣是指。勞動習慣反映了人們在勞動中是否形成了,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行為是否符合潛意識。二、單選題1.從以下哪句古詩描寫了關于勞動的內容()A.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歸園田居》晉·陶淵明B.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赤壁賦》宋·蘇軾C.是故無貴無賤⑥,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韓愈D.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逍遙游》莊子2._____社會凝聚模式是人類勞動分工的高度分化和專業化的結果。A.社會分工B.自然分工C.機械凝聚D.有機凝聚3.社會財富的兩個基本屬性包括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A.物理價值和心理價值B.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C.財產價值和利用價值D.家庭價值和社會價值4.______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最高的層次需求。A.自我實現需求B.尊重需求C.社交需求D.安全需求5.以下哪項不屬于職業意識:A.責任意識B.規則意識C.利己意識D.效率意識三、多選題1.勞動促進直立行走和手腳的分工,手的精細化工作包括:A.制造生產工具B.使用生產工具C.采摘果實D.打磨工具2.以下哪些句子體現了“勞動最崇高”()A.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之別。B.勞動本質上是人自身力量的顯現,都是對社會作貢獻,都是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C.“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D.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人類、國家、社會和人民做了哪些貢獻。3.勞動分工,組織生產的一種方法,讓每個勞動力專門從事生產過程的某一部分。以下表述正確的是:A.社會經歷了遠古時期的自然分工和始于原始社會末期的社會分工。B.“社會分工”,是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以社會經濟活動被劃分為不同的生產功能和勞動方式為基礎的分工。C.社會分工存在機械凝聚和有機凝聚兩種社會凝聚模式。D.機械凝聚社會分工的水平比較低。4.必須牢固樹立__、__、__、__的觀念,讓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通過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勞動最光榮B.勞動最崇高C.勞動最偉大D.勞動最美麗5.職業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要素,分別是:A.從事具體職業而必備的能力B.職場中的職業素質C.職業生涯管理能力D.談判能力四、簡答題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