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河北省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衡水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歷史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1、《禮記·禮器》云:“太廟之內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大人薦盎。君親割牲,夫人薦灑?!辈牧现小熬钡男袨橐庠贏.表達對周王虔誠和崇敬B.突顯自己特殊政治地位C.強化皇權神圣不容僭越D.彰顯家國一體祥和精神錢穆在《中國社會演變》一文中指出:“不論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國周代封建)下,逐漸醞釀出一種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觀念來?!边@說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央集權制

B.有利于后世統一國家的建立C.形成了對“王權至上”的認同

D.與宗法制互為表里據《國語·周語》記載:周文王時曾與姒姓諸候國杞、繒聯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為王后,并將長女太姬嫁給陳國。它反映了周初A.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B.諸候崛起沖擊分封制度C.君臣通過聯姻確立宗法關系D.政治與婚姻的緊密結合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談到:“均田是郡縣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面對這句話解讀正確的是A.均田制與井田制在本質上并無任何不同B.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有利于小農經濟發展C.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推動了精耕細作模式出現D.均田制全屬中央政府,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礎費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名言。這四句話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哪一思想A.“和而不同”B.“克己復禮”C.“仁者愛人”D.“周而不比”6、“孔子問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創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韓非、李斯又為法家代表?!鄙鲜霈F象充分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A.儒、墨、法思想主張一致 B.思想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思想家相互學習、勇于創新 D.法家思想繼承了道家、儒家思想有學者認為,金銀錯是我國青銅時代一項精細工藝,它一出現就受到人們的的普遍歡迎。但是,對于中國的青銅時代來說,它只不過是一抹詢麗的晚霞??梢?金銀錯技術的出現A.不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趨勢B.體現了社會審美觀的世俗化C.無法改變青銅時代的沒落D.反映了青銅鑄造技術的保守春秋戰國時期一思想家認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該思想家的核心觀點應是A.清凈無為 B.兼愛非攻 C.仁政治國 D.以德治民9、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把人類劃分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隸是是天經地義的,他說:“……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該服從別人,另有些人生來就注定應該統治別人。”下列與之有類似主張的中國古代思想派別應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10、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發現大量的秦簡,其中Jl(12)10簡內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酰(丑),遙(遷)陵拔(應為“掾”,吏)訓(刑訊)蠻、衿(蠻荊)。(背面):鞫(ju,審訊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選項中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A.秦朝統治范圍最遠已達湖南 B.秦朝制度推廣引發矛盾沖突C.楚國遺民流竄到湘江流域 D.秦朝郡縣制度得到全面推廣11、吳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鑄錢,淮南王長收聚漢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攬四方豪杰?!w王彭祖,讓商人獨買商品以專其利,收入多于國家租稅,而貴族與商人,聲氣互通,相為消長,這一現象反映了A.重農抑商政策受到沖擊B.商人低下的社會地位有所改變C.封國制嚴重威脅中央集權D.商品專賣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12、從“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這一系列的變化反映了

A.從分封制到集權獨斷的變化B.封國制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C.中央集權制誕生是歷史的必然D.戰國時期中國政治的劇烈變化13、據江蘇尹灣漢墓出土的考古文物《集簿》記載,當時東??び小翱h、邑、侯國卅八:縣十八,侯國十八,邑二。鄉百七十,□百六,里二千五百卅四,正二千五百卅二人。亭六百八十八,卒二千九百七十二人。”此記載A.說明封國仍是朝廷的嚴重威脅

D.佐證了西漢時期曾在地方分封諸侯C.表明西漢以前郡縣制尚未推行

D.填補了縣以下基層機構的史籍空白14、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里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糜不清凈,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見,秦始皇主張A.書同文

B.度同制

C.車同軌

D.行同倫15、《三國志》載,東吳孫休(公元235~264年)在詔令中說到,“自建興以來,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頃年以來,州郡吏民及諸營兵……皆浮船長江,賈作上下”。由此可知

A.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發生動搖B.人們經商逐利的商業意識濃厚C.官吏涉足工商業活動滋生腐敗D.三國時期的商品經濟發展較快

16、某同學這樣講述“洛陽紙貴”的典故:“西晉太康年間,文學家左思作《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書商們競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边@段講述有悖史實,這是因為西晉時期A.造紙術沒有被發明B.都城在長安而非洛陽C.尚未發明雕版印刷術D.沒有賦這一文學形式17、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種思想易為處于動蕩之中的人們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渙散了人們同疾病作斗爭的意志,影響了人們創新醫藥的積極性。該思想是A.心學 B.理學 C.陰陽五行 D.佛教18、據白壽彝《中國通史》記載:六朝時期大中型墓葬多數發現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兩廣與云南等地呈漸次下降分布,隨葬品規格也依次降低。據此我們可以推斷

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B.官僚統治階級內部等級森嚴

C.中原人口南遷逐步開發江南D.長江中下游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19、隋文帝在強調“儒學之道”為治國根本的同時,也認為:“佛法玄妙,道教虛融,成降大慈,濟度群品”“法無內外,萬善同歸:教有深淺,殊途共致。”這些主張A.動搖了儒學的正統地位B.導致佛教在隋朝取得統治地位C.體現了三教調和之風D.體現出儒佛道三教的趨同

20、據記載,唐朝除對傳統的鹽、鐵等大宗商品進行國家專營專賣外,中期后又進一步增加了對茶、絲等多種商品的專營專賣。這說明

A.國家放棄了抑商政策B.政府的財政困難加劇

C.工商業經濟得到發展D.官營手工業日益擴大

21、唐以前,市井成員主要是商賈、手工業者、小商小販及部分無業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現了眾多文化娛樂行業,飲食、旅店種類大增,眾多文人也加人市井隊伍中。材料中唐宋時期市井成員構成的變化A.是重農抑商政策破產的表現B.使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源

C.是市民文化迅速發展的結果D.是政府商業政策變化的反映

22、唐代詩人王建在《夜看揚州市》中寫道: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西袖客紛紛。如今不是平時日,猶自笙歌徹曉聞。這說明唐朝A.開始出現夜市

B.官吏不再直接監管“市”C.揚州“夜市”繁榮D.揚州成為地方商業中心23、有學者認為,中國的經濟形態,從先秦到漢初是貴族經濟,演進到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成為世族經濟,進入隋唐后,日漸呈現出“士商合流”的趨勢,到宋代,終于定型為士紳經濟。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貴族經濟的基礎是井田制

B.門閥政治依賴于世族經濟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棄了重農抑商

D.士紳經濟強化了農民人身依附關系24、成書于唐代的道教經典《玉清經》中說元始天尊講十戒,第一戒不違戾父母師長,第二戒不殺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謀害國家。這反映了A.道教成為當時主流思想B.唐代宗教迷信嚴重C.佛道儒出現融合的趨勢D.道教戒律的嚴格性25、(宋神宗)土豪大姓,諸色人就耕淮南,開墾荒閑土地歸官莊者,歲收谷麥兩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種麥,仍只理稻,其麥佃戶得收(《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三)。這表明政府意在A.增加財政收入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C.增加糧食產量D.提高佃農生產的積極性26、范仲淹《四民詩》說:“吾商則何罪?君子恥為鄰?!彼稳恕陡粐摺逢U述了“商人眾則入稅多”的觀點。這說明

A.宋朝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B.商人社會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傳統的商業觀念發生變化D.士農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現

27、宋太祖曾發布詔令:“所在不得茍留行旅,赍裝非有貨幣當算者,無得發篋搜索”又詔:“榜商稅則例于務門,無得擅改更增損及創收。"這表明當時A.統治者注意保護商人的權益B.商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得到較大提升C.政府征收商業稅率比較低D.官商勾結現象得到有效遏制28、有學者將絹價按當時米價進行折算比較,發現明代中葉,江南的絹價明顯下降,比宋代低約11%。這主要是由于A經濟重心的南移B私營手工業的發展C重農抑商的影響D白銀大量流入中國29、唐甄說:“吳絲衣天下,聚于雙林,吳、越、閩、番至于海島皆來市焉”。嘉慶《嘉興府志》卷4記載,平湖縣的乍浦鎮,“番舶湊集,居民成市”。兩則材料都反映了

A.政府對民間貿易約束比較少B.我國手工業生產出現專業化趨勢

C.國內長途販運貿易比較興盛D.國內市鎮已同國外市場建立聯系

30、明人小說中有一段關于吳江縣盛澤鎮的描寫:“溫飽之家織下綢匹,必積至十來匹,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即大戶人家積得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門來買。”從以上材料可知盛澤鎮A.出現了資本主義雇傭關系B.包買商推動了市鎮經濟C.絲織業大小戶分化明顯D.商賈非常注重營銷策略31、《古今圖書集成·經濟篇》中分為“選舉典、詮衡典、食貨典、禮儀典、樂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這種圖書分類表明“經濟”的內涵是

A.心外無理

B.治國之才

C.

經濟管理

D.經世濟民32、明清時期糧食生產呈現集中趨勢,太湖流域、鄱陽湖地區、洞庭湖地區、江漢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區、成都平原成為糧食生產的重要地區。這一現象產生的客觀影響是A.糧食生產的商品化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國內統一市場形成D.人地矛盾得到緩解3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規定:“鹽場井灶,另編排甲,所雇工人.隨灶戶填注……各處謀窯雇主.將傭工人等冊報地方查核?!毕铝薪庾x正確的是A.說明清初實行嚴厲的重農抑商政策B.客觀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

C.反映了清政府注重規范手工業市場D.說明民營手工業己經超過官營手工業34、清代尚書汪由敦曾說,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辭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彈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釣譽,不符合為臣之道。這一觀點表明汪氏

A.鼓勵清代官員諫諍B.力圖維護君主的權威

C.反對當時的文字獄D.贊賞明代的清明政治

35、1816年,英國阿美士德使團訪華時被要求磕頭以謝皇恩,經爭取后改為單膝下跪叩頭三次。在頤和園等待接見時因天氣炎熱要求稍事休息,清廷官員認為不能讓皇帝久等而將其斥罵。這一現象反映出

A.對外政策的松動B.文化專制的加強C.朝貢體制的破產D.天朝心態的延續

36、傳教士郎懷仁等上書拿破侖三世:“現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入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取得這個自由應當歸功于陛下的大力保護,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行的公使?!睋伺袛啵摬黄降取皸l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37、“但這一戰爭并沒有促使中國人驚醒……他們拒不承認中國在軍事上的劣勢和在政治上的衰退,這樣他們便讓自己繼續沉睡了二十年。”這段話中的“戰爭”是指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38、有學者針對中國近代某條約的一個條款指出“他們只要交納5%的關稅,就能通過條約口岸中的任何一個口岸,運進洋貨或輸出土產;他們只要再交納進口稅額的一半,作為子口稅,就能把洋貨運至內地和由內地運出土貨”。這一條款

A使列強控制了清政府財政大權

B適應了列強商品輸出的需要

C有效減少了各國間的貿易壁壘

D.加速了中國經濟近代化進程39、蔣廷黻在《半新不舊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理由是我們的落伍……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边@反映了作者A.尋求解讀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理由 B.討論探索近代中國挽救民族危機的正確途徑C.論證民族國家應從戰爭中學會戰爭 D.強調鴉片戰爭在中國近代歷史中的地位40、關于《南京條約》第十條,英文版內容直譯過來是“中國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進出口關稅和其他費用的則例,該則例的主要內容將予以公開通告并發布”;中文版是:英國商民……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兩者比較,最易產生分歧的問題是A.誰來頒布B.誰來交費C.誰來征收D.誰來制定41、《資政新篇》問世后,曾國藩幕僚趙烈文在其《能靜居士日記》中說:“《資政新篇》一本,賊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較明白。其中所言,頗有見識”;“觀此一書,則賊中不為無人?!壁w烈文如此評價主要是因《資政新篇》A.有利于實現農民絕對平均主義的理想B.體現了與洋務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學習西方的精神符合時代進步的潮流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內政的借鑒42、1858年,英國侵華司令額爾金率艦隊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軍與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國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條件下英國船艦可在長江航行。由此可見,太平天國A.反對帝國主義的不徹底性B.受《北京條約》的影響較深C.迫切學習西方的強烈愿望D.對西方列強存在某種幻想43、有人把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歷程分為“宗教構夢、戰爭追夢、政策筑夢、內亂毀夢”四個篇章?!皟葋y毀夢”是因為A.永安建制分封諸王B.曾國藩率軍鎮壓C.發生了天京變亂D.清政府“借師助剿”44、《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給資本主義萌芽開闊了發展的場所”。這一評價是基于《天朝田畝制度》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順應了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的要求C.與《資政新篇》的主張異曲同工D.實現了農民階級“耕者有其田”的理想45、李鴻章旅游到英國,不惜重金,給西太后購回一臺縫紉機;在英國議院旁聽了議員們的辯論,覺得那是一窩蜂似的吵架,說“無甚可觀”。由此細節我們推測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是A.只是學習技術,不愿改革政體 B.內部貪污腐化,經營管理不善C.海軍操練不力,中日戰爭失敗 D.朝廷專制至上,犧牲民族利益46、李鴻章在對《開平礦務局招商簡章》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廠司事人等,應于商股內選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財務上,“煤鐵錢銀出入,即派司事隨時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結,每年總結。”這一批示表明洋務運動A.生產經營不計較成本B.開近代中國機器生產的先河C.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業D.通過官商合股興辦軍事工業47、外國棉紗“初時只銷售于九江、南昌、廣信、饒州,繼至吉安、臨江、撫州、建昌,今年(1898年)遍及瑞州、袁州、贛州、寧都、南安等處,通省皆已流通,價值不下一千萬兩,從前婦女手紡之紗,(至此)幾乎無人過問”。這一記載表明當時

A.中國手工紡紗業繁榮B.中國自然經濟沒有發生變化

C.洋紗在中國內地市場暢銷D.民族紡紗業發展得極其緩慢48、“道光年間(1820~1850年)湖絲出洋,其始運至廣東,其繼運至上海。七里(村)所產絲尤著名,出產既富,經商上海者乃眾。……鎮之人業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边@反映了A.傳統的小農經濟開始解體B.五口通商客觀上刺激了湖絲對外貿易

C.上海開放程度高于廣州D.“海禁”政策使湖絲只能經廣東出口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其中第49題20分,第50題18分,第51題14分,共52分)49、(20分)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1)依據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戰國時期農業發展的趨勢,簡要分析其影響。(10分)

材料二

(2)比較圖1和圖2,提取兩項有關西漢時期和隋唐時期手工業發展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10分)

(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與西歐不同,中國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農業社會,從來沒有出現貿易立國的時期,盡管很早就有與海外的商業往來,卻沒有成長為推動新興經濟部門的發展并動搖舊經濟結構的力量。古代海外貿易的基礎及主要內容是絲綿織品及各種土特產。中國在這方面是有有利條件的,宋元至明初與海外的貿易往來規模也相當可觀,……然而中國終究由于缺乏內部市場機制的驅動,商業化的海外貿易活動達不到應有的高度?!型鈱W者一般認為明中葉以后就衰落了?!R濤主編《中國古代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明中葉以后中國海外貿易衰落的原因。(10分)材料二中國的出口物資主要是農副產品,其中以茶葉、生絲為大宗。在出口總計中,如1873年茶葉占49.33%,生絲占36.48%;1883年茶葉占43.70%,生絲占24.88%;1893年茶葉占23.71%,生絲占22.11%?!诔隹诳傆嬛?,如1873年工業品占8.97%,絲織品占3.14%;1883年工業品占18.23%,絲織品占6.67%;1893年工業品占20.45%,絲織品占7.53%?!愑虑凇吨袊洕贰罚?)與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國對外貿易有何新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對中國近代經濟的影響。(8分)(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853年12月24日,成豐發“著即發行寶鈔”的上諭,稱:“比年以來,銀價日昂,銀價日昂,民生愈困。小民輸納稅課,每苦于銀貴,而轉運制錢又多未便一朕……酌古準今,定為官票寶鈔,以濟銀錢之不足,務使天下通行,以期便民裕國。著照部議,凡民間完納地丁、錢糧、關稅、鹽課及一切解部協撥等款,均準以官票錢鈔五成為率。官票銀一兩抵制錢二千,寶鈔二千抵銀一兩,與現行大錢制錢相輔而行。其余仍交納實銀,以資周轉。京外各庫應放之項,官票寶鈔亦以五成為限……總期官民交益,上下相浮,并準五城殷實鋪戶具折承領寶鈔,俾民間自行通用。”從成豐3年2月到11月,在不足9個月的時間里,咸豐連續發出3次諭旨,一再強調從速發行官票寶鈔,迫使戶部迅速轉變遲疑態度,從此造成票鈔在全國泛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