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2025)語文七年級下冊 18《井岡翠竹》第1課時-課件_第1頁
部編版(2025)語文七年級下冊 18《井岡翠竹》第1課時-課件_第2頁
部編版(2025)語文七年級下冊 18《井岡翠竹》第1課時-課件_第3頁
部編版(2025)語文七年級下冊 18《井岡翠竹》第1課時-課件_第4頁
部編版(2025)語文七年級下冊 18《井岡翠竹》第1課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根藏器時,寸寸抱奇節。遭時上風云,故可傲冰雪。”“歲寒三友”之一的竹,以其堅韌的生命和昂揚的節操,歷來為人們所稱頌。你可知道,井岡山的翠竹更以其無與倫比的魅力在天下竹子中獨領風騷?1927年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開辟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在這里,堅定的共產黨人高擎火炬前行,從狹窄山路中走出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自此,革命的火種,在井岡山這片群山懷抱、溝壑縱橫的紅色沃土上熊熊點燃。井岡翠竹,就是這段光榮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18井岡翠竹第1課時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CONTENTS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1必備知識02必記字詞03初讀課文04精讀課文051.體會作者通過豐富的聯想,在對井岡翠竹的描繪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景狀物、傳達心志的。3.體會作者的心志,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學習目標袁鷹(1924—2023),原名田鍾洛,江蘇淮安人,作家。主要作品:散文集《第一個火花》《紅河南北》《第十個春天》《風帆》,詩集《篝火燃燒的時候》,兒童文學《丁丁游歷北京城》等。必備知識走近作者創作風格:散文題材廣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具有詩的聯想、詩的意境、詩的語言,充溢著詩情畫意。1960年,作者有幸來到了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厝ズ?,寫了一組抒情散文《井岡山記》。《井岡翠竹》是其中的一節,原題為《青山翠竹》。在《井岡山記》里,作者寫了四樣富有典型意義的事物:“茨坪燈火”“紅軍路”“青山翠竹”“風雨獅子巖”。全文采用類似組詩的結構,分別從斗爭歷史、革命文物、建設成果和人民風貌等不同角度,描繪了舊貌換新顏的井岡山。必備知識創作背景梭鏢(

贛江(

稠密(

迢迢(

搖撼(

功勛(

biāogànchóutiáohànxūn必記字詞字音字形(shèng)豐盛(chéng)盛水(yīn)殷切(yān)殷紅(lěi)成年累月(léi)碩果累累(lèi)勞累盛殷累旋(xuán)旋繞(xuàn)旋風(xiāo)硝鹽(xiāo)銷毀(shāo)捎帶(zhàng)帳篷(zhàng)賬本(ào)山坳(niù)執拗(dǒu)陡峭(tú)徒勞坳拗帳賬硝銷捎陡徒修長:細長。殷切:深厚而急切?;觑w魄散:形容非常驚恐。意氣風發:形容精神振奮,氣概昂揚。血雨腥風:血濺得像下雨一樣,風里帶有腥氣,形容殘酷屠殺的景象。也說“腥風血雨”。絞盡腦汁:費盡思慮,費盡腦筋。必記字詞詞義理解托物言志必備知識寫作手法一種表現手法。往往借某一具體事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達作者的思考,如于謙的《石灰吟》。散文中運用這種手法,首先要細致描繪某一具體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時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賦予這一事物某種象征意義,借此表達情感或志向。請同學們自讀課文:①理清文章思路。②找出文中中心句。③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井岡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井岡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開篇點題,簡潔明了,惜墨如金。林海茫茫,“最使人難忘”的卻是毛竹,飽含感情,意味深長,引出下文。如果你是井岡山“百竹園”景點的講解員,你如何根據本文內容,向游客簡短介紹井岡翠竹?示例:游客朋友們,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郁郁蔥蔥、一望無垠的井岡翠竹。它們不僅別有一番婀娜多姿的神韻,而且有“革命的竹子”之稱。革命斗爭時期,它們被用來搭帳篷、做梭鏢、吹風生火、盛水蒸飯、挑擔送糧,還被削成竹釘抗擊白匪,立下了赫赫戰功。硝煙退去,井岡翠竹依然生機無限。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進贛江,擠火車,走進了工地、工廠、礦山、城市、農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立新功!朋友們,盡情欣賞吧,你會更深刻地理解井岡山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中心句:從遠處看,郁郁蒼蒼,重重疊疊,望不到頭。到近處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當年山頭的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來出世還不久,卻也亭亭玉立,別有一番神采。從遠到近寫井岡山的毛竹蒼翠茂盛、氣勢磅礴、形態各異。這是說井岡翠竹的“神采”令人“難忘”。是的,當年用自己的血汗保衛過第一個紅色政權的戰士們,誰不記得井岡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過帳篷,用它做過梭鏢,用它當罐盛過水、當碗蒸過飯,用它做過扁擔和吹火筒,在黃洋界和八面山上,還用它擺過三十里竹釘陣,使多少白匪魂飛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釘當武器了,然而誰又能把它們忘懷呢?第5段總寫,鋪敘井岡山的毛竹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豐功偉績。你看,那邊山路上走來了兩位老表,一人提著一只竹筒……“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擔,多么堅韌,多么結實,再重的擔子也能挑得起……一直挑到北京城。6、7兩段分寫,詳寫井岡山的毛竹在革命戰爭年代作為竹筒和扁擔作出的巨大貢獻。毛委員和朱軍長下山去了,紅軍下山去了……依然是那一望無際的青青翠竹!毛竹年年長,為的是向敵人示威……井岡山終于換了人間!8、9兩段寫井岡山的毛竹在紅軍長征北上到解放戰爭取得勝利這段血雨腥風的歲月里堅韌不拔的革命氣節。第5—9段寫井岡山的毛竹在中國革命斗爭時期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這是說井岡翠竹的“神勇”令人“難忘”。為了叫井岡山變得更快,黨派來了兩千好兒女,同井岡山人民一起來開發這座萬寶山……是井岡山建設者們曾經絞盡腦汁的大事。如今,你若是在井岡山許多山坳走過,便能看到一條條修長的竹滑道……一路歡唱著飛下山去了。你看,你看,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來了嗎?……也帶去井岡山人民的風格吧!第10—12段寫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井岡山人開發井岡山毛竹的情景,這是說井岡翠竹的“新功”令人“難忘”。井岡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僅曾經為革命建立功勛,而且現在和將來仍然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大廈繼續獻出一切。你永遠那么青翠,永遠那么挺拔,風吹雨打,從不改色;刀砍火燒,永不低頭——這正是英雄的井岡山人,也是億萬中國人民的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第13段照應開頭,總結全文,深化主題,贊美井岡翠竹,贊美中國人民。第二部分(5—9)寫毛竹的“神采”,點明井岡翠竹是革命的竹子。寫井岡翠竹在革命斗爭時期的“神勇”。第一部分(1—4)初讀課文第三部分(10—12)寫井岡翠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貢獻”。第四部分(13)總結全文,深化主題。劃分層次文章運用了寓情于物的寫法。再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怎樣通過豐富的聯想,把竹和人、過去和現在、井岡山和全國聯系起來的?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精讀課文分析討論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第2段:井岡翠竹修直挺拔似崗哨,密密麻麻似奇兵,出世不久卻也亭亭玉立,別有一番神采。這就把竹子與井岡山人聯系了起來。第5段:作者由滿山的翠竹聯想到了“當年用自己的血汗保衛過第一個紅色政權的戰士們”,想起當年毛竹的用途、毛竹的貢獻。這段明寫毛竹,暗寫井岡山人民,寫他們的戰斗生活,寫他們的豐功偉績。第6段:作者由老表手中的竹筒聯想到硝鹽罐,聯想到竹筒飯的清香,由竹筒飯聯想到老鄉們冒著生命危險給山上的紅軍送糧送飯的情景,由送糧聯想缺糧,聯想到紅軍戰士“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作者描繪了軍民魚水情深的圖畫,展示了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第7段:作者由運糧聯想到運糧用的扁擔,聯想到毛委員、朱軍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把中國革命的重擔從井岡山一直挑到北京城的歷史。體現了官兵一致的優良傳統,顯示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責任擔當。第8、9段:寫毛竹“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同時也是在寫井岡山人民。紅軍戰略轉移后,井岡山人民在白色恐怖中,面對敵人,頑強斗爭,毫不妥協,對人民子弟兵日夜盼望、深切懷念。第10—12段:作者寫“井岡山終于換了人間”后,黨和人民開發這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