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專家組評審意見_第1頁
《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專家組評審意見_第2頁
《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專家組評審意見_第3頁
《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專家組評審意見_第4頁
《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專家組評審意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方案名稱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提交單位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編制單位貴州四方云天科技有限公司聯系人及聯系電話專家評審意見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貴州四方云天科技有限公司編制《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變更)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以下簡稱《方案》),按照《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評審工作指南(暫〔2021〕5號)的要求,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委托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院組織采礦、地質、環境、土地、經濟等專業專家組成專家組,于2023年9月6日在貴陽對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編制單位按照專家意見對《方案》1、采礦權基本情況根據原貴州省國土資源廳2014年5月20日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副本),證號:C5200002011044120112453;采礦權人: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礦山名稱: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開采礦種:金礦;開采方式:露天/地下開采;生產規模:16.00萬噸/年;礦區面積6.4129km2;有效期限:貳拾伍年零肆個月,自2014年5月至2039年9月,開采深度:由1696m至1100m標高;礦區范圍由17個拐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于2012年6月委托貴州省地質礦產局清鎮工程勘察公司編制了《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并于2013年2月25日在原黔西南州國案已于2019年6月到期。根據貴州盛豐土地資源開發有限公司2022年12月編制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和源廳《關于對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礦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共估算金礦礦體38個,金礦礦體數量增加,新增估算了B1、B2、11、14、17、19、20等七個礦體的資源量,資源量估算的面積增大。2014年6月貴州豐順礦山安全生產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編制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變更)開發利用方案》未包含B1、B2、11、14、17、19、20等7個礦體根據原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復的《省安全監管局關于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露天開采改擴建工程(攏孔曠段)》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的批(黔安監管一函〔2017〕41號)、貴州省應急管理廳批復的《省應急廳關于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科花礦段改擴建工程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審查的批復》(黔應急函〔2020〕181號)和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地下開采一期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審查的批復》(黔應急函〔2020〕176號),總建設規模為15萬噸/年。其中露天開采建設規模12萬噸/(1)變更開采礦體:新增B1、B2、11、14、17、19、20等(2)變更生產規模:由原采礦許可證載明的生產規模16.00方案》于2019年6月到期,需編制《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4)為采礦權變更登記和高效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建設綠色1、礦產資源量《方案》編制所依據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勘探報告》由貴州盛豐土地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編審通過,2023年3月20日取得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通過評審的復函(黔自然資函(2023)177號)。截止2022年12月30日,安龍縣戈塘金礦礦權范圍內(標高+1696m~+1100m)保有礦石量518.52萬噸,其中探明資源量96.33萬噸、控制資源量171.64萬噸、推斷資源量250.55萬噸;保有金金屬量14915.96kg,其中探明資源量2391.51kg,控制資源5382.02kg,推斷資源量7142.43kg。探明資源量與控制資源量之和占總資源量的51.67%(>50%),資源量比例符合要綜上,貴州盛豐土地資源開發有限公司2022年12月編制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其工作程到勘探,滿足《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三合一)方案》編制要2、礦井工業資源儲量、設計資源儲量及設計可采儲量礦井工業資源儲量518.52萬噸;礦區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屬于復雜類型,設計利用資源儲量計算時,推斷資源量的可信度系數取0.7,設計利用資源儲量339.55萬噸,其中,露天開采設計利用資源儲量217.56萬噸、地下開采設計利用資源儲量為121.99萬噸;設計可采儲量311.89萬噸,其中,露天開采設計可采儲量206.68萬噸、地下開采設計可采儲量105.21萬噸。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科花礦段改擴建工程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中的保護礦柱一致。地下開采的保護礦柱留設與貴州省應急管理廳批復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地下開采一期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中的保護礦柱一致。綜上所述,永久礦柱的留設符合《有色金屬采礦設計規范》(GB50771-2012)及《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范》(2017年5月)的規定,永久礦柱以及礦井工業資源儲量、設計資源儲量及設計可采儲量計合)露天開采改擴建工程(攏孔曠段)》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的批復》 (黔安監管一函〔2017〕41號)、貴州省應急管理廳批復的《省應急廳關于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科花礦段改擴建工程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審查的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地下開采一期安全設施重大變更設計審查的批復》(黔應急函〔2020〕176號),總建設規模為15萬噸/年。其中露天開采建設規模12萬噸/年),地下開采建設規模3萬噸/年。考慮該礦礦體賦存條件、開/年(露天12萬噸/年、井工3萬噸/年),滿足《貴州省礦產資《方案》計算礦山服務年限:露天開采17.9年、地下開采38.6年,符合《有色金屬采礦設計規范》(GB50771-2012)的規1、開采方式根據該礦礦體賦存情況、礦區地質地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條件以及開采技術條件等,《方案》推薦采用露天/地下開采。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礦區內共有38個礦體,其中Ⅲ、VⅡ、IX、X、12、18、22、23、26、35等10個礦體已采空,現保33、36、38等28個礦體。礦區北面的11、19、20號等3個礦體和南面的K1、K2、K3、等9個礦體(共計12個礦體)采用露天開采;礦區中部的14、17、27、28、29、39、13、25、32等9個礦體采用地下開采;24、37、15、31、33、36、38等7個礦體為基本農田壓覆,不能開采。露天開采范圍坐標如下: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拐點號XY拐點號XY123456789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區用地(二)坐標拐點號XY拐點號XY123456789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區用地(三)坐標拐點號XY拐點號XY123456789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區用地(四)坐標拐點號XY拐點號XY1234567892、開拓運輸方案及工業場地位置選擇(1)開拓運輸方案露天開采開拓方式采用公路運輸開拓、自上而下臺階式采礦;地下開采開拓方式一期工程采用平硐開拓、二期工程采用豎(2)露天開采區及工業場地布置露天開采區分為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區、科花礦段露采114.9174hm2。露天開采的生活區、機修車間、堆浸場等全礦山共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攏孔)露天開采區位于礦區西北1-3號拐點附近,開采19、20和11三個礦體,開采最終境界面積科花礦段、下免浪礦段(科花二期)露天開采區位于礦區南面,科花礦段開采B2、B1、B、K1、K2礦段(科花二期)開采A、C兩個礦體,開采最終境界面積(3)地下開采區及工業場地位置地下開采區一期工程布置有4個工業場地,總占地面積緩地段,占地面積0.6438hm2;一期輔助平硐及井口工業場地布置在主工業場地上方山灣平緩地段,占地面積0.8578hm2;1號回風斜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布置在礦區東面山灣平緩地段,占地面積0.0867hm2;2號回風斜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后期)布置在礦區東面山灣平緩地段,占地面積0.2347hm2地下開采部分二期工程布置有兩個工業場地,占地面積共1.5779hm2。二期主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布置在礦區中部的山灣平緩地段,占地面積1.3393hm2;二期1號回風斜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布置在礦區中部山灣平緩地段,占地面積0.2386hm2。(4)礦山其它工業場地布置礦山生活區(包括職工宿舍、食堂、廁所等)利用原戈塘金礦整合前的布置,位于礦區范圍外、工業廣場北部,占地面積1.5397hm2;機修工業場地位于礦區北側,占地面積1.0576hm2。堆浸場設計利用原有的6個堆浸場。1#堆浸場位于科花礦段中部、1#堆浸場(二期)A區位于二期1#回風斜井工業場地附近、1#堆浸場(三期)位于攏孔礦段南側、2#堆浸場位于科花礦段東側、3#堆浸場(一期)位于礦區北部、3#堆浸場(二期)位于礦區北部靠近2號拐點,占地面積共46.2922hm2。選礦廠利用原來位于礦區北東部5號拐點附近已建成的選礦工程,占地面積11.4148hm2。排土場與表土臨時堆放場:在礦區內布置有攏孔內部排土場和科花內部排土場。攏孔礦段內部排土場為原開采結束的攏孔礦段露采區采空區和二龍口及上免浪礦段露采區開采后的采空區組成,占地面積共96.8575hm2,總容量800萬m3;科花內部排土場利用科花礦段露天開采后的采空區,占地面積143.4908hm2,容量600萬m3。方米,占地面積16.0470hm2。礦山對今后選礦廠選出的尾礦、尾礦庫原存尾礦直接進行無害化處置,處置后的尾渣全部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料,供應給水泥廠使用。礦山原尾礦庫堆存量正在逐步3、選礦方案金錠(合質金),產品方案可行。1、礦區總體規劃根據原貴州省國土資源廳2014年5月20日頒發的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采礦許可證,該礦山礦產資源開發符合《貴州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方案》設計的露天開采區及內部排土場、堆井、2號回風斜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地下開采二期主豎井、二期1號回風斜井及井口工業場地和井下巷道均位于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采礦許可證(證號:C5200002011044120112453)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生活區、選礦廠和尾礦庫因歷史原因布置在礦區范圍外,已于2008年8月30日獲得安龍縣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使關于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開采范圍不在禁采禁建區的然保護地、飲用水源保護地、水庫淹沒區和其它禁根據安龍縣自然資源局2023年6月8日出具的《關于安龍縣戈根據安龍縣林業局2023年6月1日出具的《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礦區范圍不涉及公司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礦區范圍不涉及I、II級保護2、綠色礦山建設案、采選工藝及綜合利用等可行,符合黃金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1、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金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的公告(2012年第29號)附件《金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試行)》和長春黃金研究院2011年7月提交的《原生礦低溫焙燒-氰化提金工藝補充試驗及擴大連續試驗研究報告》計算開采回采率為:露天開采95%、地下開采86.24%;計算選礦回收率為87%。符合《黃金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4-2018)“露天黃金礦山企業的開采回采率要在礦石貧化率不超過10%的前提下達到90%以上”、“按照金礦不地下開采的礦山企業開采回采率要在設計礦石貧化率范圍內:圍理礦石、選礦回收率不低于85%”的要求2、資源綜合利用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戈塘金礦局部伴生有銻礦小礦囊體,在金礦開采中可綜合回收。地質勘探報告未計算銻的資源量,因此《方案》未計算共(伴)生礦產資源廢石綜合利用率:露天開采剝離的廢石全部用于工業場地平整以及鋪設道路和回填露天采坑,地下開采產生的廢石全部用于井下采空區回填。計算廢石綜合利用率:露天開采100%、地下開2018)中露天開采礦山廢石綜合利用率不低于3%,地下開采礦山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率:尾礦無害化處置后的尾渣作為水泥生產的原料,實現尾渣資源化利用,計算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率為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礦井水處置率:尾礦水環循使用,不外排。礦山露天采坑水和地下開采礦井水經處理達標后作為生產用水,剩余的水處理達標后排放,計算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為《方案》設計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率、礦井水綜合利用礦井水處置率符合《黃金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評估區范圍及評估級別的確定評估范圍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0112-2021)的要求,按照以下幾個方面,將礦區范圍及礦山開采影響范圍納入本次評估范圍。該礦山評估區面積為941.0345hm2。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復雜類型,根據2011)》附錄C(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分級表)礦山建設規模16萬t/年(大型),評估區重要程度為重要區,確定評估2、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評估及分區根據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評估結果,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含水層破壞情況、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情況及土地資源將評估區劃分為14個嚴重區(190.4644hm2)、1個較輕區(保護已經恢復治理范圍)(750.5701hm2),評估分區基本合理。3、礦山地質環境預測評估及分區根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采礦地質環境條件特征,結合礦山開采工藝、賦存條件等,預測礦山開采活動對地質災害、含水層、地形地貌景觀、土地資源的影響,根據預測評估結果,將評估區劃分為3個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區:I-1(17.2688hm2)、I-2(16.0470hm2)、I-3(劃分為5個亞區)(391.6109hm2),1個地質環境影響較輕區(523.9300hm2)。4、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分區根據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預測評估結果,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區域劃分一個重點防治區將評估區劃分為3個重點防治區:A-1(17.2688hm2)、A-2(16.0470hm2)、A-3(劃分為5個亞區)(391.6109hm2),1個一般防治區(C)5、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目標、任務及主要技術措施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機制,對可能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進行監測、治理,對損毀土地資源及礦山開采結束后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治理,實現礦業開發與生態建設和地質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目護措施、地形地貌景觀修復治理措施、水土環境污染預防及治理措施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具有針對性,預防及治理措施基本(1)礦山地質災害預防措施:1)地面塌陷、地裂縫的預防措施:對公路等重要保護目標設2)滑坡預防措施:主要采取監測3)泥石流預防:主要采取清理垮落堆積體及修建護坡擋土墻進行預防。(2)含水層保護措施:1)設立監測機構,掌握生產排污和污染源并監測各類污染物是否達標;2)維護環保設施,保證其正常運行,確保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3)地形地貌景觀(地質遺跡、人文景觀)保護措施;優化主體方案設計,盡量減少占用耕地。邊開采邊治理,及時恢復植被等。提高礦山廢水綜合利用率,減少有毒有害廢水排放,防止水、土環境污染;采區隔絕阻斷污染源工程措施,防止固體廢物淋濾液污染地表水體、地下水及土壤;采取堵漏、隔水、止水等(5)固體廢棄物污染預防措施1)減少固體廢棄物堆放,減少土地資源占用礦井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露天采場開采剝離的廢石、工業場地少量生活垃圾。礦山對產生的廢石主要用于露采采坑的回填,對廢石進行綜合利用,減少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負荷。日常生活垃圾應運往政府指2)加強開采邊坡的綠化礦區內露采開采留下的高陡邊坡是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的因素之一,應加強邊坡治理綠化和塌陷區的回填綠化。礦山應堅持開發和綠化同步發展的原則,結合當地的土壤特點,利用地方樹種,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別對露采區進行專項6、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工程部署及實施計劃根據礦山建設情況、地質環境影響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結果以及制定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目標和任務,按照“輕重緩急”、“先大后小”的原則,將戈塘金礦地質環境保護近期階段(2023年11月—2028年5月):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將現狀條件下存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治理完畢,減小由礦山開采所造成的影響。治理工業場地內的一切環境問題,如生中期階段(2028年6月—2039年10月):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做好環境問題防治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邊開采遠期階段(2039年11月—2041年10月):對礦山開采所引發的環境問題進行治理,將礦山開采對當地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進行監測工程,完成本方案擬定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恢復7、近期年度安排為保證盡快及時對產生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治理修復,對近期5年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修復工作進行安排。詳見如下:(2023年11月—2024年6月)1)在科花礦段、攏孔礦段、攏孔內部排土場區域、各工業場地區域布置監測點,采出的廢石廢土回填至內排土場,對不再利2)在兩個露天開采區外圍修建擋墻及截排水溝,在各工業場(2024年7月—2025年5月)2)對臨時占用的已確定不需要的平地、邊坡采取工程和生物3)堅持邊開采邊治理,有效利用已有的治理措施,做好動態4)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對保護、治理工程進行監測,有必(2025年6月一2026年5月)1)在科花礦段露采區和攏孔礦段新形成的露采區上方設置監2)對臨時占用的已確定不需要的平地、邊坡采取工程和生物3)堅持邊開采邊治理,有效利用已有的治理措施,做好動態4)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對保護、治理工程進行監測,有必(2026年6月—2027年5月)2)對臨時占用的已確定不需要的平地、邊坡采取工程和生物3)堅持邊開采邊治理,有效利用已有的治理措施,做好動態4)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對保護、治理工程進行監測,有必(2027年6月一2028年5月)2)對臨時占用的已確定不需要的平地、邊坡采取工程和生物3)堅持邊開采邊治理,有效利用已有的治理措施,做好動態4)設置地質環境監測點,對保護、治理工程進行監測,有必8、工程費用估算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含水層保護、地質環境監測等。根據工程設計及其工程量,估算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靜態總投資529.29萬元、動態總1、土地利用現狀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土地面積為641.2812hm2;其中水田42.0776hm2、旱地36.218hm2、其他園地4.6728hm2、喬木林地94.1863hm2、竹林地0.9039hm2、灌木林地207.1078hm2、其他林地20.2578hm2、其他草地9.4036hm2、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0.0208hm2、采礦用地201.2344hm2、農村宅基地3.1679hm2、公用設施用地0.149hm2、機關團體新聞出版用地0.1093hm2、城鎮村道路用地0.3668hm2、農村道路13.0124hm2、河流水面0.1812hm2、溝渠1.3663hm2、設施農用地6.8453hm2。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金礦(整合)已損毀土地為已建成工業場地、排土場、已有露天開采區等,損毀方式為壓占的挖損,損毀2、復墾適應性評價、復墾方向及復墾工程措施根據對水土資源平衡分析,以土層厚度、坡度、排灌條件、區位條件等四個主要評價因子對土地適宜性進行了評價,并根據《貴州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黔國土資發【2009)139號)確定了復墾方向。評價范圍為復墾區責任范圍,依據土地損毀縣戈塘金礦”復墾區責任面積433.6883hm2,除預測塌陷區外(95.4193hm2),復墾面積為338.269hm2。其中復墾耕地106.1840hm2,喬木林地145.6498hm2,灌木林地83.1456hm2,草地3.2896hm2;預測塌陷區,仍保留原有土地利用類型。本項目土地復墾率=(復墾面積/損毀面積)×100%=100%。土地復墾工程流程為表土剝離→拆除廢渣→土地平整→表土回填→土壤培肥→植被修復→其他配套設施建設,該設計較為合土地復墾總工程量表項目名稱備注表土剝離土方平整n3田埂坎m農田水利座8蓄水池工程座8灌溉水渠m臨時措施拆除建(構)筑物拆除生物化學杉樹、馬尾松珠火棘、紅葉石楠珠復合肥監測管護土地損毀監測次預測塌陷區土地損毀監測土壤理化性狀監測次復墾植被效果監測次管護工程耕地管護林地管護3、復墾工作部署及工程費用礦山采礦證有效期為25年4個月,自2014年5月至2039年9月,剩余服務年限為15年11個月,閉坑后環境恢復與土地復墾治理期限為3a,因此本方案服務年限為18年11個月,即從2023年10月至2041年9月。根據復墾工程設計及實施期限,將方案適用年限內工作計劃建設階段(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按照建設、生產工藝流程,對擬建工業場地、設計未開采的露采區進行表土剝離、存放;對露采區表土存放區下坡位方向修建擋土墻,防止水土流失;表土存放區中上部修建截水溝,進行雨水分流,防止雨生產階段(2024年10月—2037年11月):對其排土場、礦體露采區表土存放區內表土進行養護,保證土壤肥力,為今后土地復墾提供土源保障。按照建設、生產工藝流程對工業場地、露采區內表土剝離、存放;表土存放區中上部修建截水溝,進行雨水分流,防止雨水的沖刷;對其表土進行養護。采用“邊生產,邊復墾”的原則,對露采區、井口工業場地、辦公生活場地、排土場進行復墾,拆除復墾區內建筑物,剝離地表石渣;將其拆除的建筑廢渣及剝離的石渣,進行綜合利用(回填采坑區域);通過土地平整工程、土壤重構、植被重建工程、土壤改良、林地撫育、配套工程、其他工程,恢復土地生產力。生產期間,根據開采進度對預測塌陷區開采受影響范圍內搬遷居民點進行搬遷,采用土地平整工程、土壤重構、植被重建工程、土壤改良、林地撫育,恢復土地生產力。根據開采進度對開采受影響范圍內居民點進行搬遷;通過土地平整工程、土壤重構、林草結合、土壤改良、林地撫育,恢復土地生產力。預測塌陷區復墾工作采用先進行穩定性監測、圍欄防護,待穩定后再進行復墾。即在塌陷發生后,先組織專業地質人員對塌陷區的穩定時間進行估算;沿塌陷區域外圍用鐵絲網進行隔離,并立上警示牌,提醒行人避讓;待塌陷穩定后按照損毀土地類型進行復墾。預測塌陷區復墾工程采用地裂縫治理工程、耕地復墾、林地復墾、草地復墾、土壤改良、林地撫育、配套工程,恢復土地生產力閉坑階段(2037年11月—2038年8月):拆除工業場地復墾區內建筑物,剝離地表石渣;將其拆除的建筑廢渣及剝離的石渣,進行綜合利用(回填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