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考化學復習專練:化學基本理論(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學復習專練:化學基本理論(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學復習專練:化學基本理論(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學復習專練:化學基本理論(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北京高考化學復習專練:化學基本理論(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點題型05化學基本理論

熱點解讀

微粒結構及相互作用力化合物的類型

核心透析

1.牢記微粒間重要的數量關系

(1)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2)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3)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一陽離子所帶正電荷數。

(4)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陰離子所帶負電荷數。

2.辨析比較“四同”概念

概念描述對象

同位素原子,如IH、汨、5H

同素異形體單質,如。2、03

同系物有機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同分異構體有機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巧記10電子微粒和18電子微粒的方法

N3-0"

t

NH£,;出餐點

CH4*-NH3*-氏0+Na+fMg2+fAl?

NH:H3(r

10電子微粒

出途點

-(Ar)-*K*->Ca2,

SiH4<-PH3<-H2S<-HC1

|(9電子微粒x2)

F、一OH—NH2,—CH3

CH3—CH3,H2N—NH2,HO—OH,F—F,F—CH3,CH3—OH

18電子微粒

4.正確理解微粒間的作用力

(1)強度:化學鍵〉氫鍵〉范德華力。

(2)范德華力與物質的組成、熔沸點:由分子構成的物質,若組成和結構相似,一般地說,物質的相對

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強,熔沸點越高。如沸點:HI>HBr>HCl=

(3)氫鍵與物質的熔沸點:氏0的熔沸點高于H?S,因水分子間存在氫鍵,H2s分子間只存在范德華力。

常見的非金屬性較強的元素如N、0、F的氫化物分子間可形成氫鍵。

5.理清化學鍵類型與物質類型的對應關系

[提醒](1)只含非極性共價鍵的物質: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單質(稀有氣體除外)。如12、N2、P4、金剛石、

晶體硅等。

(2)只含有極性共價鍵的物質:一般是不同非金屬元素構成的共價化合物。如HC1、NE、SiO2,CS2等。

(3)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H2O2、C2H4、CH3cH3、C6H6等。

(4)只含有離子鍵的物質:活潑非金屬元素與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zS、CsCl、K20>NaH

等。

(5)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鍵的物質:如Na?。?、CaC2等。

(6)由強極性鍵構成但又不是強電解質的物質。如HF等。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綜合應用

核心透析

1.主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

比較內容同周期(從左到右)同主族(從上到下)

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

金屬性、非金屬性

強弱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酸性增強,堿性減弱酸性減弱,堿性增強

的酸堿性

氣態氫形成難易由難到易由易到難

化物熱穩定性遞增遞減

一般情況下:元素的非金屬性7法強,其最高價態含氧酸的酸

變化中的規律性

性越強,氫化物熱穩定性越強,氫化物越易形成

2.掌握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_,金屬性"右弱左強,上弱下強,右上弱左下強”

,赫I非金屬性“左弱右強,下弱上強,左下弱菽Q

按KCaNaMgAlZnFeSnPb(H)CuHgAg

金屬活動性?PtAu的順序,金屬性減弱

非金屬活動性?按FOC1BJS的順序,非金屬性減弱

嵯我1-

置換反應:強的置換弱的,適合金屬也適合非金屬

與水或酸反應越劇烈,或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反的堿性越強,則金屬性越強

與氫氣反應越容易,生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或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則非金屬性越強

原電池?一般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正極

3-,在陽極首先放電的陰離子,其對應元素的非金屬性弱

1—1電解池

--1在陰極首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對應元素的金屬性弱

三、反應熱熱化學方程式

核心透析

對于具有同素異形體的物質,除了要注明聚集狀態之外,還要注明物質的名稱。

燃燒熱和中和熱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1)均為放熱反應,NHVO,單位為kJ-molT。

(2)燃燒熱概念理解的三要點:①外界條件是25℃>101kPa;②反應的可燃物是1mol;③生成物是穩

定的氧化物(包括狀態),如碳元素生成的是CO2,而不是CO,氫元素生成的是液態水,而不是水蒸氣。

(3)中和熱概念理解三要點:①反應物的酸堿是強酸、強堿;②溶液是稀溶液,不存在稀釋過程的熱效

應;③生成產物水是1mol。

四、原電池工作原理及化學電池

核心透析

1.原電池裝置考查變遷

圖7-1

(1)鹽橋的作用:原電池裝置由裝置①到裝置②的變化是由鹽橋連接兩個“半電池裝置”,其中鹽橋的

作用有三種:①隔絕正、負極反應物,避免直接接觸,導致電流不穩定;②通過離子的定向移動,構成閉

合回路;③平衡電極區的電荷。

(2)離子交換膜的作用:由裝置②到裝置③的變化是“鹽橋”變成“質子交換膜”。離子交換膜是一種

選擇性透過膜,允許相應離子通過,離子遷移方向遵循電池中離子遷移方向。

2.圖解原電池的閉合回路形成原理

外電路電子

,沿著導線傳遞

懿一顰正*皿一囂

移?移

向?______內電路向

陰離子電解質陽離子

圖7-2

五、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核心透析

1.電解池工作原理示意圖(陽極為惰性電極)

與電源正極相連與電源負極相連

陰離子陽離子

移向移向

4電解質溶液卜

2.電解的放電規律

(1)陰極放電規律:Ag+>Fe3+>Cu2+>H+>Pb2+>Sn2+>Fe2+>Zn2+>(H+7k)>Al3+>Mg2+>Na+>Ca2+>K+

(2)陽極放電規律:活性電極>S2->SO32>廠>Br->C「>OH->含氧酸根離子>F-

六、金屬腐蝕及其防護

核心透析

1.影響金屬腐蝕的兩個因素

(1)對于金屬本性來說,金屬越活潑,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而被腐蝕。

(2)電解質溶液對金屬的腐蝕的影響也很大,如果金屬在潮濕的空氣中,接觸腐蝕性氣體或電解質溶液,

都容易被腐蝕。

2.金屬腐蝕快慢的三個規律

(1)金屬腐蝕類型的差異

電解原理引起的腐蝕>原電池原理引起的腐蝕〉化學腐蝕〉有防護腐蝕措施的腐蝕。

(2)電解質溶液的影響

①對同一金屬來說,腐蝕的快慢(濃度相同):強電解質溶液>弱電解質溶液〉非電解質溶液。

②對同一種電解質溶液來說,一般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大,腐蝕越快。

(3)活潑性不同的兩金屬與電解質溶液構成原電池時,一般活潑性差別越大,負極腐蝕越快。

3.兩種腐蝕與三種保護

(1)兩種腐蝕:析氫腐蝕、吸氧腐蝕(關鍵在于電解液的pH)

(2)三種保護:電鍍保護、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

七、化學平衡判斷、移動及應用

核心透析

1.反應平衡的判斷

⑴等——“逆向相等”(三種表述)。

①同一物質(兩種表述):。正逆、斷鍵數=成鍵數。

②不同物質:。正(X)/X的化學計量數=。逆(Y)/Y的化學計量數

(2)定一“變量不變”:如果一個量是隨反應進行而改變的(即變量),當其“不變”時反應就達到平衡

狀態,即“變量”不變一平衡狀態。

①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加、〃、c和〃%等保持不變。

②一定條件下的氣體密度、總壓強、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等。

③有色體系的顏色保持不變。

(3)依&與K關系判斷:若。c=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

2.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

(1)依勒夏特列原理判斷。

(2)根據圖像中正、逆反應速率相對大小判斷:若。正逆,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向逆反應方

向移動。

(3)依變化過程中速率變化的性質判斷:若平衡移動過程中,正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則平衡向逆(正)反

應方向移動。

(4)依濃度商(&)規則判斷:若某溫度下。c<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C>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

行。

3.速率改變但平衡不移動的特殊情況

(1)如A2(g)+B?(g)U2c(g)等反應前后氣體的分子總數不變的反應。壓強改變,速率改變,但平衡不發

生移動。

(2)催化劑能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率,所以催化劑不會影響化學平衡。

八、弱電解質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

核心透析

1.“四條件”對弱電解質電離的影響

對電離平電離電離

條件改變微粒濃度影響結果

衡影響程度常數

弱酸的H+、酸根離子濃度減小,0H-濃度增大;

濃加水正向移動弱堿的OFT、金屬離子(NH4+)濃度減小,H+濃度增大不變

度增大

加弱正向移動弱電解質相應離子和弱電解質濃度均增大減小不變

電解質

弱電解質分子濃度減小;弱電解質相應離子濃度

加熱正向移動增大增大

增大

同離子效弱電解質濃度增大,“同離子”濃度增大,相反

逆向移動減小不變

應離子濃度減小

加入與弱

電解

正向移動參與反應的離子濃度減小,其他離子濃度增大增大不變

質反應的

物質

2.影響水電離的因素

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僅口入可水解的鹽,如

加入酸、堿_才嗯■一Na2co3、NH4cl等

加入可電離出H+的某)一敘

'J加入與H+或OHT

些鹽,如NaHSCU等

反應的物質,如Na等

3.溶液的酸堿性及pH

(1)溶液酸堿性與pH:在任何溫度下的中性溶液中C(H+)=C(0H-)=E,常溫下中性溶液pH=7,溫

度升高時,中性溶液的pH<7。

限時提升練

(建議用時:40分鐘)

1.(2024?北京,高考真題)下列依據相關數據作出的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相同溫度下可逆反應的Q與K大小的比較,可推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B.依據一元弱酸的可推斷它們同溫度同濃度稀溶液的pH大小

C.依據第二周期主族元素電負性依次增大,可推斷它們的第一電離能依次增大

D.依據F、Cl、Br、I的氫化物分子中氫鹵鍵的鍵能,可推斷它們的熱穩定性強弱

【答案】C

【詳解】A.對于可逆反應的Q與K的關系: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

行;Q=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故依據相同溫度下可逆反應的Q與K大小的比較,可推斷反應進行的方

向,A正確;

B.一元弱酸的Ka越大,同溫度同濃度稀溶液的酸性越強,電離出的H+越多,pH越小,B正確;

C.同一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是增大的趨勢,但是UA大于IHA,VA大于VIA,C不正確;

D.F、Cl、Br、I的氫化物分子中氫鹵鍵的鍵能越大,氫化物的熱穩定性越強,D正確;

故選C。

2.(2022?北京?高考真題)已知:H2+C12-2HC1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出在02中燃燒

A.凡分子的共價鍵是ST。鍵,C1?分子的共價鍵是s-p。鍵

B.燃燒生成的HC1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呈霧狀

C.停止反應后,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氣瓶口產生白煙

D.可通過原電池將H2與Cl2反應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答案】A

【詳解】A.M分子里的共價鍵H-H鍵是由兩個s電子重疊形成的,稱為s-s。鍵,Cl2分子里的共價鍵CI-CI

鍵是由兩個P電子重疊形成的,稱為P-P。鍵,故A錯誤;

B.HCI氣體極易溶于水,遇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后立即形成鹽酸小液滴,即白霧,故B正確;

C.濃氨水易揮發,揮發的氨氣和HCI氣體互相反應,化學方程式NH3+HCI=NH4CI,生成NH4CI氯化鏤固體

小顆粒,固體粉末就是煙,故c正確;

D.凡與C1?的反應是能夠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可通過原電池將H?與C1?反應的化學能轉化為電

能,故D正確;

故選A?

3.(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確的是

A.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磺固體分別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多

B.已知強酸強堿的中和熱為57.3kJ/mol,若將含ImolCH3coOH的醋酸稀溶液與含ImolNaOH的稀堿

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

C.乙煥的燃燒熱為1366.8kJ/mol,則乙快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C2H2(g)+5O2(g)=4CO2(g)+2H2O(l)lmolCH3COOHAH=-1366.8kJ/mol

D.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AH<0

【答案】B

【詳解】A.因為硫磺固體轉變為硫蒸氣要吸熱,所以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磺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前者放

出的熱量多,A錯誤;

B.強酸強堿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H,醋酸為弱酸反應過程中發生電離,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將含

ImolCH3coOH的醋酸稀溶液與含I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熱量要小于57.3kJ,B正確;

C.燃燒熱是指l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所放出的熱量,乙快的燃燒熱為1366.8kJ/mol,則乙

1

快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2(g)+|O2(g)=2CO2(g)+H2O(l)AH-1366.8kJ.mol,C錯誤;

D.氫氧化/晶體與氯化鏤的反應為吸熱反應,AH>0,D錯誤;

故選:Bo

4.(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我國在單原子催化劑領域成績斐然。單原子催化劑是指孤立的金屬原

子均勻分散在載體表面,發生催化的位點落在單個原子上。

金屬原子

___金屬

單原子催化劑)

(傳統催化劑)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催化劑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B.單原子催化劑能更多地降低反應的焰變

C.單原子催化劑中原子的利用率高D.傳統金屬催化劑內存在金屬鍵

【答案】B

【詳解】A.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焰變,故B錯誤;

C.單原子催化劑與反應物接觸面積增大,原子的利用率高,故C正確;

D.金屬晶體中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形成金屬鍵,故D正確;

故選:Bo

5.(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依據相關數據作出的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A.依據相同溫度下可逆反應的Q與K大小的比較,可推斷反應進行的方向

B.依據第二周期主族元素電負性依次增大,可推斷它們的第一電離能依次增大

C.依據F、Cl、Br、I的氫化物分子中氫鹵鍵的鍵能,可推斷它們的熱穩定性強弱

D.根據C=C的鍵能小于C—C的鍵能的2倍,推測C=C中。鍵的強度比H鍵的大

【答案】B

【詳解】A.依據相同溫度下可逆反應Q與K大小的比較可知:Q=K,反應達到平衡狀態;Q<K,反應正向

進行;Q>K,反應逆向進行,則可推斷反應進行的方向,A正確;

B.依據第二周期主族元素電負性依次增大,不能推斷它們的第一電離能依次增大,如第一電離能:

Be>B,N>0,B錯誤;

C.F、Cl、Br、I的氫化物分子中氫鹵鍵的鍵能越大,氫化物的熱穩定性越強,則依據F、CKBr、I的氫化

物分子中氫鹵鍵的鍵能,可推斷它們的熱穩定性強弱,C正確;

D.C=C中有1個。鍵和1個兀鍵,C—C中只有一個。鍵,根據C=C的鍵能小于C—C的鍵能的2倍,可推

測C=C中b鍵的強度比n鍵的大,D正確;

故選Bo

6.(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下列過程與電離平衡無關的是

A.向力。2溶液中加入少量MnC)2制備氧氣

B.用NH4HCO3溶液與FeSCU溶液制備FeCO3

C.用CuSO4溶液除去乙煥氣體中的H2s

D.向熱水中滴入飽和FeCb溶液制備Fe(OHb膠體

【答案】A

【詳解】A.MnC)2是出。2分解的催化劑,促進出。2的分解,與電離平衡無關,A符合題意;

B.NH4H83在水溶液中電離出HCO;,在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CO;UH++COj。Fe?+與CO:反應生

成FeCO3,CO:濃度減小,促進HCO;電離,與電離平衡有關,B不符合題意;

C.H2s溶于水,存在電離平衡:J^SUJT+HS一、HS-^H++S2-;CUSO4電離出的Ci?+和S2-反應生成

CuS沉淀,S2-濃度減小,促進H2s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與電離平衡有關,C不符合題意;

+

D.水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H2O^H+OH-o飽和FeCb溶液滴入熱水中,FeCb電離出的Fe3+結

合水電離出的OH、0H-濃度減小,促進水的電離,因此與電離平衡有關,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

7.(24-25高三上?北京朝陽?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越大,弱電解質越難電離

B.VSEPR理論認為分子的空間結構與VSEPR模型相同

C.強堿弱酸鹽(MA)水解,形成該鹽的弱酸酸性越弱,該鹽的水解程度越大

D.依據平衡移動原理,HQ2溶液中加入少量MnC>2固體,促進H2。?分解

【答案】C

【詳解】A.在同一溫度下,不同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不同,電離常數越大,弱電解質越易電離,故A錯

誤;

B.VSEPR模型是價層電子對的空間結構模型,當中心原子無孤電子對時,與分子空間結構相同,當中心原

子有孤電子對時,與分子空間結構不同,故B錯誤;

C.強堿弱酸鹽(MA)水解,根據鹽類的水解規律越弱越水解可知,形成該鹽的弱酸酸性越弱,該鹽的水解

程度越大,故C正確;

D.Mn5會催化分解,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但與平衡移動無關,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8.(24-25高三上?北京通州?期中)關于Na2cO3和NaHCOs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種類相同

B.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會產生NaHCC)3

C.分別向二者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水解平衡均受到抑制,溶液的pH均減小

D.測定二者混合物中Na2cO3質量分數的方法是:取ag混合物充分加熱,質量減少bg

【答案】C

【詳解】A.Na2co3和NaHCOj的溶液中均存在H+、力。、0H\Na\CO;、HCO3,H2CO3,A正確;

B.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發生反應:Na2CO3+CO2+H2O=2NaHCO3,會產生NaHCC>3,B正

確;

C.分別向二者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NaOH電離出的0H一會抑制CO:、HCO:的水解,水解平衡均受

到抑制,但NaOH電離出的0H-使溶液的堿性增強,溶液的pH增大,C錯誤;

D.取agNa2c。3和NaHCC>3的固體混合物充分加熱,質量減少bg,可由差量法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然后

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D正確;

答案選C。

9.(23-24高三上?北京朝陽?期中)核污染水中含有北Sr、黑cs等多種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會對人體和環

境產生危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與cs含有的中子比質子多27個B.S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UA族

C.可用沉淀法或離子交換法去除核污染水中的;;S/+D.借助元素周期表比較可知Sr的金屬性比Cs

【答案】D

【詳解】A."Cs的質子數為55、質量數為137,中子數為(137—55)=82,則中子比質子多27個,故A正

確;

B.鋸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8,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UA族,故B正確;

C.氫氧化鋸難溶于水,所以用沉淀法或離子交換法去除核污染水中的故C正確;

D.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依次增強,則鈍的金屬性大于鋤,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依次減

弱,則鋤的金屬性強于鋸,所以借助元素周期表比較可知錯的金屬性比例強,故D錯誤;

故選D。

10.(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關于水處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蒸儲法可淡化海水

B.明磯在水中可以水解生成AI(OH)3膠體,起到殺菌消毒作用

C.CIO2、。3均可代替C12作為自來水消毒劑

D.Na2s做沉淀劑可處理含CF+、Hg2+的工業污水

【答案】B

【詳解】A.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儲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故A正確;

B.明磯水解生成AI(OH)3膠體,能聚沉水中的懸浮物,起到凈水作用,但不能殺菌消毒,故B錯誤;

C.CIO2,O3均具有強氧化性,可實現殺菌消毒,且消毒后的殘余物對人、對環境相對友好,可代替Cl?作

為自來水消毒劑,故C正確;

D.S2-可將Cu2+、Hg2+變為CuS、HgS沉淀而除去,實現工業廢水的初步治理,故D正確;

故選Bo

11.(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酸性:HN03>H3PO4>H2SiO3

B.鐵質器件附有銅質配件,久置,在接觸處鐵易生銹

C.與H2s的分解溫度相比,HQ的分解溫度更高是由于分子間氫鍵的作用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滴加幾滴氯水變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

【答案】C

【詳解】A.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N>P>Si,因此最高價氧

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2SiO3,A正確;

B.鐵質器件附有銅質配件,在接觸處形成原電池裝置,其中金屬鐵為負極,易生鐵銹,B正確;

C.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氫化物穩定性越強,。的非金屬性強于S,比H2s穩定,出0分解溫度高于

硫化氫,C錯誤;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證明溶液中無Fe3+,滴加幾滴氯水,Fe?+被氧化為Fe3+,溶液

變紅,證明原溶液中有Fe",D正確;

故選C。

12.(24-25高三上,北京順義?階段練習)下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用稀硫酸洗滌BaSO4沉淀比用等體積蒸儲水洗滌損失的BaSO4少

B.電鍍實驗中,用[CU(NH3)/SC>4溶液作電鍍液比用Cust),溶液得到的銅鍍層光亮牢固

C.向FeCh溶液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再加入少量鐵粉,溶液紅色變淺

D.鋅片與稀H2SO4反應過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體,促進H2的產生

【答案】D

【詳解】A.用稀硫酸洗滌Bas。,沉淀相比用等體積蒸儲水洗滌,前者SO:濃度大,可以抑制Bas。4的溶

解,因此損失的Bas。’少,與Bas。’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動有關,A不符合題意;

2+2+

B.[CU(NH3)/SC>4溶液中,Q2+和NH3發生絡合反應:CU+4NH3^[CU(NH3)4],可以形成穩定的

配離子[CU(NH3)4「,使得QJ2+濃度降低,所以相比于CuSC)4溶液,得到的銅鍍層光亮牢固,與化學平衡

移動有關,B不符合題意;

3+

C.向FeCh溶液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發生反應:Fe+3SCN-Fe(SCN)3,因此溶液呈紅色;再加入

少量鐵粉,將Fe,+還原生成Fe?+,平衡逆向移動,溶液紅色變淺,與化學平衡移動有關,C不符合題意;

D.鋅片與稀H2sO,反應過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體,鋅置換出銅形成銅鋅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因

此可以促進H2的產生,與化學平衡移動無關,D符合題意;

答案選D。

13.(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Na在C)中劇烈燃燒,火焰為黃色,同時產生大量白煙。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

A.用電子式表示白煙的形成過程:Na-+.C??l:-^Na+[:C??l:]

B.Cl?分子中的化學鍵是:s-pc鍵

C.Na在空氣中燃燒,也會產生黃色火焰

D.工業冶煉金屬Na:2NaCl(熔融)典2Na+Cl?T

【答案】B

【詳解】

A.已知該白煙為NaCI小顆粒,NaCI是離子化合物,故用電子式表示白煙的形成過程為:

Na早.gl:—Na+Cgl:]-,A正確;

B.CI2分子中化學鍵是Cl原子上的2P軌道采用頭碰頭重疊形成的p-pc鍵,B錯誤;

c.Na的焰色試驗呈黃色,故Na在空氣中燃燒,也會產生黃色火焰,C正確;

D.工業冶煉金屬Na采用電解法,即電解熔融的NaCI,反應方程式為2NaCl(熔融)曳/2Na+Cl?個,D正

確;

故選Bo

14.(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化學與生活、科技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FeQs俗稱鐵紅,可用作外墻涂料

B.Cust),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

C.淀粉屬于天然高分子,溶于熱水可形成膠體

D./C和互為同素異形體,都可用于測定文物年代

【答案】D

【詳解】A.FezS俗稱鐵紅,是一種紅棕色性質穩定的鐵的氧化,可用作外墻涂料,A正確;

B.CuSC)4溶液中的CF+是重金屬離子,可使蛋白質變性,因此可用于殺菌消毒,B正確;

C.淀粉屬于天然高分子,溶于熱水可形成膠體,C正確;

D.仁和普C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故互為同位素,其中14c用于測定文物年代,D錯誤;

故選D。

15.(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我國科研人員利用激光操控方法,從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Ca原子,

實現了對同位素”Ca的靈敏檢測。“(a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長達10

萬年,是14c的17倍,可應用于地球科學與考古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20CaI

40.08

A.*Ca的原子核內有21個中子

B.“Ca的半衰期長,說明"Ca難以失去電子

C.*ca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小于"C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

D.從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Ca原子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A

【詳解】A.原子核內中子數=質量數-質子數=41-20=21,A正確;

B.的半衰期長短與得失電子能力沒有關系,B錯誤;

C.根據題意可知,舟以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大于14c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C錯誤;

D.從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產生,不屬于化學變化,D錯誤;

故選A。

16.(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笊代氨(ND3)可用于反應及研究。下列兩種方法均可得到NDj:①

Mg'N與D。的水解反應;②N%與D?。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3和ND3可以用質譜法區分,也可以用氯水進行區分

B.ND3分子間相互作用更強,但NH存在分子間氫鍵,NN熔沸點更高

C.方法②中只發生反應2NH3+3D2O=2ND3+3H2。

D.方法①得到的產品純度比方法②高

【答案】D

【詳解】A.NHJ和ND3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可以用質譜法區分;N%和ND3均具有還原性,無法用氯

水進行區分,A錯誤;

B.ND3分子間相互作用更強,且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則ND3的熔沸點高于NH3,B錯誤;

c.方法②中NH,與DzO反應可以得到不同笊代水平的氨化合物,因此不只發生反應

2NH3+3D2O=2ND3+3H2O,C錯誤;

D.方法②是通過D?O中D原子代替NH3中H原子的方式得到ND3,代替的個數不同,產物會不同,純

度低,則方法①得到的產品純度比方法②高,D正確;

答案選D。

17.(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純堿和燒堿熔化時克服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B.加熱蒸發氯化鉀水溶液的過程中有分子間作用力的破壞

C.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既有共價鍵的斷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間作用力的破壞

D.CO?溶于水和干冰升華都只有分子間作用力改變

【答案】D

【詳解】A.燒堿和純堿均屬于離子化合物,熔化時須克服離子鍵,A正確;

B.加熱蒸發氯化鉀水溶液,液態水變為氣態水,水分子之間的分子間作用力被破壞,B正確;

C.石墨屬于層狀結構晶體,每層石墨原子間為共價鍵,層與層之間為分子間作用力,金剛石只含有共價

鍵,因而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既有共價鍵的斷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間作用力的破壞,C正確;

D.C02溶于水發生反應:CO2+H2O#H2CO3,這里有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D錯誤;

故選D。

18.(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核污染水中含有;;Sr、入cs等多種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會對人體和環

境產生危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cs含有的中子數為82

B.借助元素周期表比較可知Cs的金屬性比Sr強

C.可用沉淀法或離子交換法去除核污染水中的1Sr?+

D.;;Sr衰變為9。丫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D

【詳解】A.7cs中質子數為55,質量數為137,中子數:137-55=82,A說法正確;

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同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借助元素周期表比較可知

Cs的金屬性大于Rb,Rb的金屬性大于Sr,故Cs的金屬性大于Sr,B說法正確;

C.Sr(OH)2是沉淀,所以可選擇用沉淀法或離子交換法去除核污染水中的;*產+,C說法正確;

D.;;Sr衰變為純丫的過程僅涉及微粒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的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D說法錯誤;

答案選D。

19.(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我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核聚變原料的制備與核

聚變的產物如圖。

海水一~?汨|核聚耳

on

[Li|H]

、巨大能量

已知::H、汨、汨中僅汨具有放射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素的第一電離能:H>He>LiB.可用質譜區分:H、但和;H

C.具有放射性D.歸、汨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答案】A

【詳解】A.根據同一周期從左往右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同一主族從上往下依次減小可知,元素

的第一電離能:He>H>Li,A錯誤;

B.質譜法可以用來測量微粒的相對式量,故可用質譜區分;H、汨和;H,B正確;

C.由題干信息可知,:H、汨、汨中僅汨具有放射性,;HQ中含有;H,故具有放射性,C正確;

D.:H、的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D正確;

故答案為:Ao

20.(24-25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下列對事實的分析正確的是

選項事實分析

A鍵角:CH4>NH3>H2O電負性:C<N<O

B第一電離能:Mg>Al原子半徑:Mg>Al

C沸點:CO>N2CO為極性分子,N?為非極性分子

D熱穩定性:HF>HC1HF中存在氫鍵,HC1中不存在氫鍵

A.AB.BC.CD.D

【答案】C

【詳解】A.CH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C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無孤電子對,N&分子中的中心原子N的價層

電子對數為4,孤電子對數為1,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孤電子對數為2,由于孤

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大于成鍵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所以鍵角大小為CH4>NH3>H2。,與電負

性無關,A選項錯誤;

B.Mg、Al位于第三周期,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但Mg的3s軌道全充

滿,比較穩定,其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的兩種元素,與原子半徑無關,B選項錯誤;

c.CO和“結構相似,相對分子質量相等,但CO為極性分子,N2為非極性分子,因此CO的沸點高于N2

的沸點,C選項正確;

D.F、CI位于同一主族,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增大,元素非金屬性減弱,對應氫化物的穩定性減

弱,所以熱穩定性:HF>HCI,與氫鍵無關,D選項錯誤;

故選C

<1

拓展培優練

21.(23-24高三上?北京西城?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氫鍵解釋的是

A.密度:H2O(1)>H2O(S)B.沸點:H2O>H2S

C.穩定性:HF>H20D.溶解性(水中):NH3>CH4

【答案】C

【詳解】A.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氫鍵具有方向性,導致水結冰時存在較大空隙,冰的密度比液態水小,

能用氫鍵解釋,A不符合題意;

B.水分子間可形成氫鍵,硫化氫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沸點:H2O>H2S,能用氫鍵解釋,B不符合題

思;

C.原子半徑:F<0,鍵長:H-F<H-O,鍵能:H-F>H-O,所以穩定性:HF>H2O,與氫鍵無關,C符合題

忌;

D.氨分子與水分子間可形成氫鍵,增大溶解性;甲烷分子與水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溶解性(水中):

NH3>CH4,能用氫鍵解釋,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C。

22.(24-25高三上,北京朝陽,期中)HF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HF分子中H-F鍵的鍵能大,可推斷HF的沸點高

B.液態氟化氫中存在(HF)n形式,可推斷氟元素的電負性大

C.HF易溶于水,原因與HF和H?。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有關

D.氟的非金屬性強于氯,可推斷HF的熱穩定性強于HC1的熱穩定性

【答案】A

【詳解】A.HF形成分子晶體,HF的沸點高是因為存在分子間氫鍵,不是H-F鍵的鍵能大導致的,A錯

誤;

B.液態氟化氫中存在(HF)。形式,是因為F的電負性大,使得HF分子間存在氫鍵,從而形成(HF).締合分

子,B正確;

C.F、。的電負性都很大,HF和HQ能形成分子間氫鍵,導致HF易溶于水,C正確;

D.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氟的非金屬性強于氯,則HF的熱穩定性強于HC1的

熱穩定性,D正確;

故選A。

23.(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Wollf-Kishner-黃鳴龍反應是第一個以"華人”命名的有機化學反應,可表示如

KOH/(HOCH2cH2。)2

18OC

下:+H2NNH2'一-CH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還原反應

B.反應過程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由sp2變為sp3

C.若該反應產物中有N2,則還會生成力0

D.(HOCH2cH2。)2作為溶劑,其沸點低于乙醇

【答案】D

【詳解】A.該反應中城基變為亞甲基,則屬于還原反應,A項正確;

B.反應過程中C原子從碳氧雙鍵變為碳單鍵,則其雜化方式由sp2變為sp3,B項正確;

C.由化合價升降守恒可知,H2NNH2參與反應,變為此,則還會生成h。,C項正確;

D.(HOCH2cH中存在兩個羥基,可以形成分子間和分子內的氫鍵,但是乙醇只有一個羥基,只能形成

分子間的氫鍵,則(HOCH2cH2。)2沸點高于乙醇,D項錯誤;

答案選D。

24.(24-25高三上?北京?期中)中國科研團隊以"Ceo-Cu-SiO?"為催化劑,實現較低壓強下合成乙二醇。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60,Cu和Si。?的晶體類型不相同B.C6。為非極性分子,不溶于水

C.乙二醇和乙醇互為同系物D.Cu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Hi4sl

【答案】C

【詳解】A.C6。是分子晶體,Cu是金屬晶體,SiO?是共價晶體,A正確;

B.C6。分子呈球形,結構對稱,正負電荷中心重合,是非極性分子,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其不溶于水,B

正確;

C.乙二醇中含有2個羥基,乙醇中只含有1個羥基,二者結構不相似,不互為同系物,C錯誤;

D.Cu是29號元素,價電子排布式為3dH(4si,D正確;

故選C。

25.(24-25高三上■北京懷柔?階段練習)下列比較正確的是

A.第一電離能:Be>BB.熱穩定性:H2S>H2O

C.堿性:AI(OH)3>Mg(OH)2D.熔點:Br2>l2

【答案】A

【詳解】A.Be、B為左右相鄰的同周期元素,B在Be的右側,Be的2P軌道全空,電子的能量低,則第

一電離能:Be>B,A正確;

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氫化物越穩定,。與S為上下相鄰的同主族元素,S在。的下方,非金

屬性S<0,則熱穩定性:H2S<H2O,B不正確;

c.AI和Mg為同周期相鄰元素,AI在Mg的右方,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依次減弱,金屬性越強,

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則堿性:AI(OH)3<Mg(OH)2,C不正確;

D.B「2和12在晶態時都屬于分子晶體,B2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2,則分子間作用力及2小于12,所以熔

點:Br2<l2,D不正確;

故選A?

26.(24-25高三上,北京?階段練習)下列物質性質的比較,與鍵的極性或分子的極性無關的是

A.酸性:CH2C1COOH>CH3COOHB.硬度:金剛石〉石英

水中溶解度:沸點:

C.NH3>CH4D.CO>N2

【答案】B

【詳解】A.C—CI鍵的極性大于C—H鍵,導致CH2cleOOH、ChCOOH的酸性不同,說明鍵的極性影響

其酸性,故A不選;

B.金剛石和石英都是共價晶體,都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