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賦》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6.1《赤壁賦》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6.1《赤壁賦》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6.1《赤壁賦》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6.1《赤壁賦》課件 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赤壁賦漢江長江烏林樊口武赤壁文赤壁

本文選自《蘇軾文集》,屬辭賦類的抒情之作。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秋冬,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賦。本文是第一篇,又稱《前赤壁賦》。

文中的赤壁,并非三國時孫劉聯軍與曹軍交兵的赤壁古戰場(武赤壁),而是今湖北省黃岡市境內赤鼻磯(文赤壁)。題解題解“賦”是我國古代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特點——“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寫景,借景抒情”(寫景敘事,抒情說理)。

騷賦賦的發展屈原漢魏晉唐宋辭賦駢賦律賦文賦賦

著名的文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等。01.騷賦為楚辭體,是詩向賦之過渡,如屈原的《離騷》。02.漢賦篇幅較長,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多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韻散夾雜,喜用典故,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03.駢賦多為四六言,講究平仄押韻,駢偶用典,辭藻綺麗,如江淹的《別賦》。04.律賦為唐宋時科舉考試所用,題、字數、韻式、平仄皆有嚴格限制。05.文賦是伴隨唐代古文運動的興起而產生的,不刻意追求華麗的辭藻,句式參差錯落,押韻比較自由,通篇貫穿散文氣息,重視清新流暢,如蘇軾的《赤壁賦》。賦出現于戰國后期,其流變經歷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等階段。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文詩詞書畫作者簡介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前赤壁賦》、《后赤壁賦》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題西林壁》與辛棄疾并稱“蘇辛”,為豪放派詞的創始人《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定風波》、《念奴嬌·赤壁懷古》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初四大家“散文”“詩”“詞”“書法”“繪畫”繪畫上“朱竹”別具一格。朱竹:朱筆畫的竹,亦指紅色的竹。朱筆畫竹,始于蘇軾。作者簡介創作背景“烏臺詩案”“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創作背景趣解烏臺詩案創作背景烏臺詩案即御史臺,因漢代御史府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筑巢,乃稱烏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二十日,蘇軾到任湖州知州,進《湖州謝上表》,文中某些語句被指諷刺新法和推行新法的官員。隨后,御史臺官員搬出蘇軾以前所寫“托事以諷”的詩文,群起攻擊陷害。烏臺時間案發創作背景烏臺詩案在此期間,蘇轍、王安石、太皇太后曹氏等人勸諫搭救。搭救十二月二十九日,蘇軾出獄,由神宗敕責授檢校尚書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結案王安石:“豈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太皇太后蕭氏:“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眲撟鞅尘盀跖_詩案初到黃州時,蘇軾杜門深居,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在黃州的幾年里,他除了耕地勞作之外,閑暇之際,時常出游,飲酒賦詩,寄情山水,以擺脫烏臺詩案的陰影。謫居黃州期間,佛道兩家思想對蘇軾影響越來越大,他曾花費很大精力去研究佛學和經學,尋找寄托和安慰,排遣心中的苦悶。這一時期的經歷反映在詩、詞、文、賦的創作上,便呈現出從排遣磨難到瀟灑曠達的變化。影響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為排遣內心郁悶,泛舟赤壁,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三詠赤壁”《前赤壁賦》

《后赤壁賦》

《念奴嬌·赤壁懷古》創作背景1.自由朗讀并思考:全文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從文中

找出關鍵詞句。樂悲喜“于是飲酒樂甚”“蘇子愀然”“客喜而笑”整體感知(1)(2-3)(4-5)第一部分: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朔、望、既望動詞,往,去。adj詞尾,…的樣子一會兒互文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狀語后置慢,緩慢“囑”勸人飲酒白茫茫的水汽放任同“憑”,乘佛道徒之死稱:涅檠、圓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跋墒拧爆F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知識補充壬戌:干支紀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配地支,60年一循環。)

農歷日期稱謂:胐(fěi):農歷初三

望:農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歷每月十六,既,已經

朔:農歷每月初一

晦:農歷每月最后一天

上弦、下弦:初7-8;22-23第一部分:樂2.思考:分析作者因何而樂?良辰美景時間:意象:畫面:意境:壬戌之秋清風、水波、明月、白露、水光、小舟皓月當空,清風徐徐,碧水萬頃,霧氣朦朧,波光連天,小舟漂流靜謐舒暢、澄明空靈雅事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豪情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夜游之樂第二部分:悲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在這時adj詞尾,……的樣子主謂倒裝—予懷渺渺兮定語后置—有吹洞簫者客心中的情思v作使動,使……起舞,使……流淚最早出自屈原《離騷》香草美人:1.高潔的品質;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逆流而上依,循第二部分:悲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3.思考:作者剛開始樂由“景”生,那現在悲從何來?悲緣由:歌聲表達的情感:樂從歌聲中來,從簫聲中來香草比喻自己高潔的品質,美人比喻君王,或是自喻,簫聲幽怨,構成悲涼凄清的意境。懷才不遇之悲,遭受貶謫之怨第二部分:悲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正面描寫比喻夸張側面描寫4.思考:作者如何描寫音樂的?悲樂第二部分:悲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容色改變的樣子通“繚”,盤繞、圍繞n-狀,向西,向東端正【危言危行】整理代簫聲;這樣被動句、狀語后置奪取n-v,下,攻占;東,向東進軍本來賓語前置賓語前置—為其何然也斟酒當判斷句表順承表轉折寫客人解釋簫聲悲涼的原因:感嘆人生的無常。第二部分:悲第三部分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n-意動,以……為伴,以……為友偕同,一起n.→v.捕魚砍柴輕易地表并列助詞,的葫蘆做成的酒器來狀語后置主謂之間,取獨n作狀:像蜉蝣一樣以,而:表修飾余音,指簫聲主謂之間,取獨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羨:江水永流,無窮無盡愿:與仙同游,與月永存知:無法實現,心中失落托:洞簫余音,托于秋風寫客人解釋簫聲悲涼的原因:感嘆人生渺小、短暫,理想難得。狀語后置第二部分:悲5.總結原因:客人為何而悲?英雄落幕自身渺小人生短暫理想難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從眼前美景聯想到曹操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生平經歷,觸景傷情,感慨人生的短暫,表現出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的思想。第二部分:悲6.思考:客人如何抒寫這種悲情的?比喻對比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古今對比之悲英雄業績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者物我對比之悲理想現實之悲天地闊遠自身短暫渺小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吾生之須臾長江之無窮人生短暫自然無窮人生短暫渺小理想幻滅英雄無覓

功業未成蜉蝣于天地滄海之一粟主問客答古人事跡現實人生孟德遺詩孟德遺跡漁樵江渚蜉蝣天地而今安在哉人生短暫自身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寫景議論抒情7.思考:第三段是怎樣將景、理、情結合在一起的?(看到什么景、討論什么理、抒發什么情)悲第三部分:喜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贝~這,指水代詞那,指月亮表假設,如果表假設,如果只有享受終究發語詞嗎表轉折,卻消減和增長賓語前置,羨何句首發語詞取獨即使聽到看到得到禁止盡原意指“天”,現在所說的“自然”這8.思考:主人從哪些角度說理,讓客人釋懷而“喜”?第三部分:喜變不變VS水月人變不變逝者如斯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卒莫消長也生老病死代代相承安慰客人:不必糾結人生短暫8.思考:主人從哪些角度說理,讓客人釋懷而“喜”?第三部分:喜取不取VS事物做法實質可取不取明月清風非吾所有取用不禁,共適之一毫而莫取安慰客人:不必在意理想難得,忘懷得失,順其自然,活在當下當下所有之物(美景)求而不得之物(功名)豁達樂觀的人生哲學8.思考:主人從哪些角度說理,讓客人釋懷而“喜”?第三部分:喜

以江水、明月作比,先從“變”與“不變”的角度,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不必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不必糾結人生的短暫,闡發變化與永恒的辯證關系。

再從“取”與“不取”的角度,闡述大自然是個無窮寶庫,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托。不取碌碌官位、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取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己享用,從中得到樂趣。蘇軾的回答傳達著輕物質而重精神,執著于理想抱負,并保持好平靜超然的心態和樂觀曠達的情懷。第三部分:喜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表修飾酒杯再已經通“藉”,凌亂在狀后已經取獨形作動,天色發白,天亮9.思考: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提示:結構上,內容上)第三部分:喜

結構上:①呼應開頭,如“舟中”呼應“泛舟”;“東方既白”呼應“月出于東山之上”,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內容上:

②結尾用“反襯”寫法,用“杯盤狼籍”的雜亂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這時喝酒已不是為了借酒消愁,而是表達精神獲得自由與解放后的輕松愉悅之感。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表現了蘇軾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偨Y

梳理本文情感變化的脈絡賞玩之樂清風明月樂悲樂洞簫哀樂歷史興亡人生短暫精神解脫物我無盡曠達樂觀飲酒樂甚蘇子愀然

客喜而笑文章通過泛游赤壁的所見所聞,以及主客之間的問答,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于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的思想過程,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隱憂,同時表達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概括主旨

“主客問答”是漢大賦的主要特點之一,由先秦諸子問答體散文發展來的。

西漢辭賦家枚乘在他的作品《七發》中確立了“主客問答”的賦體模式;

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二賦中虛構了子虛、烏有先生等藝術形象后,賦體作品中的問答主客皆為虛擬人物。

在“主客問答”模式中,客大多以主為慮,主是立論的出發點和歸宿,虛設客都是為主申述某種觀點或思想傾向的。

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1.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2.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主客問答式”解讀

文章用了主客問答的方式來寫,你認為“客”真的存在嗎?討論

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逐步升華。①第3段通過主客的問答,使本文的思想感情轉入悲涼。蘇軾以“何為其然也”設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