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1頁
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2頁
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3頁
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4頁
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測量規范作業指導書TOC\o"1-2"\h\u28522第一章工程測量基本規定 355171.1測量作業準備 3158961.1.1作業人員要求 3126211.1.2作業前準備 361761.1.3測量基準 3198421.1.4坐標系 411830第二章控制測量 436451.1.5概述 465741.1.6測量方法 479331.1.7測量精度 4229391.1.8注意事項 5178711.1.9概述 5312251.1.10測量方法 5195491.1.11測量精度 5156111.1.12注意事項 5221341.1.13概述 681801.1.14控制網類型 6148081.1.15控制網布設原則 683201.1.16控制網布設方法 6187531.1.17注意事項 63012第三章地形測量 6217791.1.18地形圖的分類 6125611.1.19地形圖的用途 7302211.1.20地形圖測量原理 7230751.1.21地形圖測量步驟 768951.1.22地形圖編制原則 8160831.1.23地形圖編制步驟 822522第四章建筑施工測量 858901.1.24測量準備工作 8121981.1.25測量基本要求 8176481.1.26定位測量方法 915631.1.27定位測量要求 990741.1.28軸線測量方法 9156401.1.29軸線測量要求 978321.1.30高程測量方法 993301.1.31高程測量要求 912996第五章市政工程測量 929111.1.32測量內容與方法 1033981.1.33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 10248591.1.34測量內容與方法 1089431.1.35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 1119611.1.36測量內容與方法 11297651.1.37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 1220935第六章礦山測量 12133631.1.38概述 12115911.1.39測量精度 13280181.1.40測量方法 13177721.1.41測量數據管理 13255961.1.42概述 1312811.1.43地形測量 1369791.1.44境界測量 13241231.1.45地形變更測量 13284251.1.46概述 14119491.1.47巷道測量 14235601.1.48硐室測量 1420031.1.49采場測量 1416077第七章水利工程測量 14104961.1.50測量任務與要求 14170091.1.51測量內容與方法 1476041.1.52注意事項 15179421.1.53測量任務與要求 15193631.1.54測量內容與方法 15305451.1.55注意事項 15220061.1.56測量任務與要求 1543321.1.57測量內容與方法 16101211.1.58注意事項 1626785第八章地籍測量 16174671.1.59概述 1630041.1.60地籍測量基本要求 16167691.1.61概述 17270801.1.62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方法 1722741.1.63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注意事項 17178461.1.64概述 17233031.1.65土地面積計算方法 18105221.1.66土地面積計算注意事項 18125第九章測量數據采集與處理 18129151.1.67數據采集設備 18157121.1.68數據采集方法 1978381.1.69數據預處理 1919251.1.70數據分析 19119951.1.71質量控制指標 20150781.1.72質量控制措施 2022548第十章測量安全與環保 2098051.1.73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20197821.1.74設備安全 21232001.1.75作業人員安全 21179741.1.76環保意識 21146451.1.77環保措施 21114891.1.78應急處理 21251091.1.79報告 22第一章工程測量基本規定1.1測量作業準備1.1.1作業人員要求(1)測量作業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持有國家規定的測量作業資格證書。(2)測量作業人員應熟悉工程測量規范、技術要求及操作流程,保證作業質量。1.1.2作業前準備(1)收集相關資料:包括設計圖紙、施工圖紙、地質勘察報告、工程測量規范等。(2)制定測量計劃:根據工程特點、測量任務和作業環境,制定詳細的測量計劃。(3)準備測量設備:檢查測量設備是否完好,保證設備精度滿足工程要求。(4)確定測量基準點:依據設計圖紙和施工要求,確定測量基準點。(5)測量作業人員培訓:對測量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保證作業人員熟悉測量任務和操作流程。第二節測量基準與坐標系1.1.3測量基準(1)測量基準是工程測量的基礎,包括高程基準、平面基準和角度基準。(2)高程基準:采用國家高程基準或地方高程基準,保證工程高程系統的統一。(3)平面基準:采用國家坐標系或地方坐標系,保證工程平面坐標系統的統一。(4)角度基準:采用國家角度基準或地方角度基準,保證工程角度測量的一致性。1.1.4坐標系(1)坐標系是表示工程位置關系的數學模型,包括平面坐標系和高程坐標系。(2)平面坐標系:采用國家坐標系或地方坐標系,包括大地坐標系、高斯克呂格坐標系等。(3)高程坐標系:采用國家高程基準或地方高程基準,包括正常高程系、假定高程系等。(4)坐標系的選用應根據工程特點和測量精度要求進行,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5)在測量作業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坐標系和測量基準進行測量,保證工程測量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第二章控制測量第一節平面控制測量1.1.5概述平面控制測量是指在工程測量中,為了保證各測量點在平面位置上的精確性,對測量區域進行統一坐標系建立和控制點布設的過程。平面控制測量是工程測量中的基礎工作,對于后續的施工放樣、地形測繪等具有重要意義。1.1.6測量方法(1)經緯度測量法:采用全站儀、經緯儀等測量設備,通過測量角度和距離,計算出控制點的平面坐標。(2)GPS測量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測量,獲取控制點的平面坐標。(3)三角測量法:在控制區域內布設三角形,通過測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度,計算出控制點的平面坐標。1.1.7測量精度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要求根據工程需要和測量等級確定。一般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各級測量精度的具體要求如下:(1)一級測量:誤差不大于5cm。(2)二級測量:誤差不大于10cm。(3)三級測量:誤差不大于20cm。1.1.8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對設備進行校準和檢查,保證測量精度。(2)測量過程中應遵循測量規范,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3)控制點應布設在地勢平坦、視線開闊的地方,避免視線遮擋和干擾。第二節高程控制測量1.1.9概述高程控制測量是指在工程測量中,為了保證各測量點在垂直方向上的精確性,對測量區域進行統一高程系統建立和控制點布設的過程。高程控制測量對于工程基礎沉降觀測、地形測繪等具有重要意義。1.1.10測量方法(1)水準測量法:采用水準儀,通過測量兩點間的高差,計算出控制點的高程。(2)三角高程測量法:通過測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度,計算出控制點的高程。(3)GPS測量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測量,獲取控制點的高程。1.1.11測量精度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要求根據工程需要和測量等級確定。一般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各級測量精度的具體要求如下:(1)一級測量:誤差不大于5mm。(2)二級測量:誤差不大于10mm。(3)三級測量:誤差不大于20mm。1.1.12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對設備進行校準和檢查,保證測量精度。(2)測量過程中應遵循測量規范,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3)控制點應布設在地勢平坦、視線開闊的地方,避免視線遮擋和干擾。第三節控制網布設1.1.13概述控制網布設是在工程測量中,根據工程需要和測量精度要求,合理布置控制點,形成一定的幾何圖形,以便進行測量和控制。1.1.14控制網類型(1)平面控制網:根據測量方法的不同,可分為三角形網、矩形網、多邊形網等。(2)高程控制網:根據測量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水準網、三角高程網等。1.1.15控制網布設原則(1)控制網應滿足工程測量精度要求。(2)控制網應盡量覆蓋整個測量區域。(3)控制網應具有較好的幾何形狀,便于測量和計算。(4)控制點應布設在地勢平坦、視線開闊的地方。1.1.16控制網布設方法(1)根據工程需要和測量精度要求,確定控制網的類型和規模。(2)選擇合適的控制點,布設控制網。(3)對控制點進行編號,便于測量和管理。(4)對控制網進行校核,保證控制網的精度。1.1.17注意事項(1)控制網布設前應對測量區域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地形地貌、交通條件等。(2)控制網布設過程中應遵循測量規范,保證測量精度。(3)控制點應布設在地勢平坦、視線開闊的地方,避免視線遮擋和干擾。(4)控制網布設完成后,應進行成果整理和歸檔,便于后續工程使用。第三章地形測量第一節地形圖的分類與用途1.1.18地形圖的分類地形圖是表示地表形態、地物位置及其相互關系的圖件。根據比例尺、內容、用途等不同特點,地形圖可分為以下幾類:(1)地形圖按比例尺分類(1)大比例尺地形圖:比例尺大于等于1:500的地形圖,主要用于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等。(2)中比例尺地形圖:比例尺在1:500至1:5000之間的地形圖,適用于區域規劃、土地資源調查等。(3)小比例尺地形圖:比例尺小于1:5000的地形圖,主要用于國家基本圖、教學和科研等。(2)地形圖按內容分類(1)普通地形圖:包括地貌、水系、居民點、交通線等基本要素。(2)專題地形圖:突出某一特定主題,如地質、土壤、植被、氣象等。1.1.19地形圖的用途(1)城市規劃:地形圖為城市規劃提供基礎信息,包括用地條件、交通布局、排水系統等。(2)土地資源調查:地形圖用于土地資源調查,評估土地質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3)農業生產:地形圖有助于了解地形地貌,指導農業生產布局。(4)水利工程設計:地形圖為水利工程設計提供基礎數據,如水庫、渠道、水文站等。(5)交通建設:地形圖在交通線路規劃、設計及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6)地質災害防治:地形圖有助于發覺和預防地質災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第二節地形圖的測量方法1.1.20地形圖測量原理地形圖測量基于地球曲率,采用投影法將地表形態、地物位置及其相互關系投影到平面圖紙上。測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水準測量:利用水準儀測量地面高程,繪制等高線表示地形。(2)三角測量:通過測量角度和距離,計算地面點坐標,繪制地形圖。(3)光電測量:采用全站儀、GPS等現代測量儀器,快速精確地測量地面點坐標。1.1.21地形圖測量步驟(1)選點:根據測區范圍、地形條件、精度要求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測量點。(2)測量:采用水準測量、三角測量或光電測量方法,測量地面點坐標和高程。(3)繪圖:根據測量數據,繪制等高線、地物符號等,形成地形圖。第三節地形圖的編制1.1.22地形圖編制原則(1)精確性:地形圖必須精確反映地表形態、地物位置及其相互關系。(2)完整性:地形圖應包括測區范圍內的全部地形、地物信息。(3)可讀性:地形圖符號、注記、線條等應清晰明了,易于閱讀。1.1.23地形圖編制步驟(1)數據整理: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保證數據準確可靠。(2)繪制底圖:根據測量數據,繪制地形底圖,包括等高線、地物符號等。(3)設計圖例:根據地形底圖,設計相應的圖例,包括地物、地貌符號等。(4)繪制正式圖:在底圖基礎上,繪制正式地形圖,包括注記、線條、圖框等。(5)校對審查:對地形圖進行校對審查,保證無誤后交付使用。第四章建筑施工測量第一節建筑施工測量基本要求1.1.24測量準備工作(1)測量人員應具備相關資質,熟悉測量規范和操作流程。(2)測量前,應對測量儀器進行檢查和校準,保證儀器功能良好。(3)根據施工圖紙,編制測量方案,明確測量內容、方法和精度要求。(4)收集施工現場相關資料,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周圍建筑物等。1.1.25測量基本要求(1)測量點應選擇在穩固、易于觀測的位置,且盡量避免視線受阻。(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儀器穩定,避免振動和位移。(3)觀測數據應及時記錄,并對數據進行校核,保證數據準確無誤。(4)測量結果應及時反饋給施工人員,指導施工順利進行。第二節建筑物定位測量1.1.26定位測量方法(1)采用全站儀、經緯儀等儀器進行定位測量。(2)根據設計圖紙,確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尺寸。(3)采用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等方法進行定位測量。1.1.27定位測量要求(1)定位測量應滿足精度要求,誤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視線清晰,避免視線受阻。(3)定位測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點位復核,保證定位準確。第三節建筑物軸線測量1.1.28軸線測量方法(1)采用全站儀、經緯儀等儀器進行軸線測量。(2)根據建筑物定位結果,確定軸線位置。(3)采用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等方法進行軸線測量。1.1.29軸線測量要求(1)軸線測量應滿足精度要求,誤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視線清晰,避免視線受阻。(3)軸線測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點位復核,保證軸線準確。第四節建筑物高程測量1.1.30高程測量方法(1)采用水準儀、全站儀等儀器進行高程測量。(2)根據水準點、高程點等確定建筑物高程。(3)采用水準測量法、三角高程測量法等方法進行高程測量。1.1.31高程測量要求(1)高程測量應滿足精度要求,誤差不得超過規范規定。(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儀器穩定,避免振動和位移。(3)高程測量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數據校核,保證高程準確。(4)高程測量結果應及時反饋給施工人員,指導施工順利進行。第五章市政工程測量第一節道路測量1.1.32測量內容與方法道路測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中線測量、縱橫斷面測量等。以下分別介紹各項測量內容與方法。(1)平面控制測量平面控制測量主要包括GPS測量、導線測量、三角形測量等。測量前需根據設計要求,制定測量方案,保證精度滿足工程需求。(2)高程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主要包括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等。測量前需選擇合適的高程基準點,保證高程數據的準確性。(3)中線測量中線測量是根據道路設計圖紙,測定道路中心線的位置。測量方法有視距法、極坐標法、全站儀法等。(4)縱橫斷面測量縱橫斷面測量是對道路的縱斷面和橫斷面進行測量,以獲取道路地形地貌數據。測量方法有水準儀法、全站儀法、激光掃描法等。1.1.33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1)測量要求(1)測量數據應真實、準確、可靠;(2)測量設備應定期檢校,保證精度;(3)測量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測量規范和操作規程;(4)測量成果應及時整理、分析,為道路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2)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2)測量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天氣、地形等環境因素,保證測量安全;(3)測量數據應及時記錄、保存,防止數據丟失;(4)測量成果應進行復核,保證數據無誤。第二節橋梁測量1.1.34測量內容與方法橋梁測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橋墩臺測量、橋梁構件測量等。以下分別介紹各項測量內容與方法。(1)平面控制測量橋梁平面控制測量方法與道路測量相似,主要包括GPS測量、導線測量、三角形測量等。(2)高程控制測量橋梁高程控制測量方法與道路測量相似,主要包括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等。(3)橋墩臺測量橋墩臺測量主要包括墩臺位置、墩臺高程、墩臺軸線等測量內容。測量方法有全站儀法、水準儀法、激光掃描法等。(4)橋梁構件測量橋梁構件測量主要包括梁、板、拱等構件的尺寸、位置、高程等測量內容。測量方法有全站儀法、水準儀法、激光掃描法等。1.1.35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1)測量要求(1)測量數據應真實、準確、可靠;(2)測量設備應定期檢校,保證精度;(3)測量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測量規范和操作規程;(4)測量成果應及時整理、分析,為橋梁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2)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2)測量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天氣、地形等環境因素,保證測量安全;(3)測量數據應及時記錄、保存,防止數據丟失;(4)測量成果應進行復核,保證數據無誤。第三節管線測量1.1.36測量內容與方法管線測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管線位置測量、管線埋深測量等。以下分別介紹各項測量內容與方法。(1)平面控制測量管線平面控制測量方法與道路、橋梁測量相似,主要包括GPS測量、導線測量、三角形測量等。(2)高程控制測量管線高程控制測量方法與道路、橋梁測量相似,主要包括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等。(3)管線位置測量管線位置測量主要包括管線的起點、終點、轉折點等位置測量。測量方法有全站儀法、視距法、極坐標法等。(4)管線埋深測量管線埋深測量主要包括管線埋設深度、管線管徑等測量內容。測量方法有水準儀法、激光掃描法、聲波測距法等。1.1.37測量要求與注意事項(1)測量要求(1)測量數據應真實、準確、可靠;(2)測量設備應定期檢校,保證精度;(3)測量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測量規范和操作規程;(4)測量成果應及時整理、分析,為管線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2)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2)測量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天氣、地形等環境因素,保證測量安全;(3)測量數據應及時記錄、保存,防止數據丟失;(4)測量成果應進行復核,保證數據無誤。第六章礦山測量第一節礦山測量基本要求1.1.38概述礦山測量是礦山建設與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為礦山設計、施工、生產提供準確的空間位置信息。礦山測量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測量精度、測量方法和測量數據管理等方面。1.1.39測量精度(1)測量精度應滿足礦山建設和生產的需求,保證測量成果的可靠性。(2)測量誤差應控制在國家及行業規定的允許范圍內。(3)對于關鍵部位和重要工程,應采用高精度測量方法。1.1.40測量方法(1)采用現代測量技術,如全站儀、激光測距儀、衛星定位系統等。(2)根據礦山地形、地質條件及工程特點,合理選擇測量方法。(3)遵循國家及行業測量規范,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1.1.41測量數據管理(1)建立完善的測量數據管理制度,保證數據安全、完整、準確。(2)對測量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歸檔,便于查詢和應用。(3)定期對測量數據進行檢查,發覺問題及時處理。第二節礦山地表測量1.1.42概述礦山地表測量是礦山測量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地形測量、境界測量、地形變更測量等。1.1.43地形測量(1)采用數字地形測量技術,獲取礦山地表地形信息。(2)測量內容包括高程、平面位置、地形特征等。(3)測量成果應滿足礦山設計、施工及生產需求。1.1.44境界測量(1)確定礦山開采范圍,保障礦山資源合理利用。(2)測量內容包括境界線、境界樁等。(3)測量成果應及時更新,保證礦山開采安全。1.1.45地形變更測量(1)監測礦山地表地形變化,為礦山生產提供依據。(2)測量內容包括地表沉降、位移等。(3)測量成果應及時分析,指導礦山生產。第三節礦山地下測量1.1.46概述礦山地下測量是礦山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巷道測量、硐室測量、采場測量等。1.1.47巷道測量(1)采用全站儀、激光測距儀等現代測量設備,提高測量精度。(2)測量內容包括巷道中心線、腰線、高程等。(3)測量成果應及時更新,指導礦山生產。1.1.48硐室測量(1)硐室測量是礦山地下測量中的關鍵環節,應保證測量精度。(2)測量內容包括硐室中心線、邊線、高程等。(3)測量成果應滿足礦山設計、施工及生產需求。1.1.49采場測量(1)采場測量是礦山地下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礦山資源回收率。(2)測量內容包括采場范圍、礦體邊界、高程等。(3)測量成果應及時分析,指導礦山生產。第七章水利工程測量第一節水利樞紐測量1.1.50測量任務與要求水利樞紐測量主要包括對水利樞紐工程各建筑物、設施的位置、高程、形狀等進行精確測量。測量任務要求如下:(1)確定水利樞紐工程的總平面布置;(2)確定建筑物、設施的位置和高程;(3)控制施工過程中的精度;(4)檢驗施工質量。1.1.51測量內容與方法(1)控制測量:采用三角測量、水準測量、衛星定位測量等技術,建立測量控制網;(2)建筑物測量:采用全站儀、激光測距儀、水準儀等設備,對建筑物進行放樣、驗收、變形觀測等;(3)地形測量:采用地形圖、數字高程模型等技術,獲取樞紐區地形資料;(4)水位觀測:采用水位計、流速儀等設備,監測水位變化。1.1.52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工程情況,制定合理的測量方案;(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精度,避免誤差累積;(3)測量數據應及時整理、分析,為工程提供準確依據。第二節水庫測量1.1.53測量任務與要求水庫測量主要包括對水庫水位、庫容、地形等參數進行精確測量。測量任務要求如下:(1)確定水庫水位;(2)計算庫容;(3)了解庫區地形;(4)監測水庫運行狀態。1.1.54測量內容與方法(1)水位觀測:采用水位計、流速儀等設備,實時監測水位變化;(2)庫容計算:根據水位、地形等資料,計算水庫庫容;(3)地形測量:采用地形圖、數字高程模型等技術,獲取庫區地形資料;(4)水質監測:采用水質分析儀等設備,監測水質變化。1.1.55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庫區地形、水位變化規律;(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精度,避免誤差累積;(3)測量數據應及時整理、分析,為水庫運行提供準確依據。第三節河道測量1.1.56測量任務與要求河道測量主要包括對河道水位、流速、地形等參數進行精確測量。測量任務要求如下:(1)確定河道水位;(2)計算河道流量;(3)了解河道地形;(4)監測河道運行狀態。1.1.57測量內容與方法(1)水位觀測:采用水位計、流速儀等設備,實時監測水位變化;(2)流速測量:采用流速儀、流速桿等設備,測量河道流速;(3)地形測量:采用地形圖、數字高程模型等技術,獲取河道地形資料;(4)河道整治效果評估:根據測量數據,評估河道整治效果。1.1.58注意事項(1)測量前應充分了解河道地形、水位變化規律;(2)測量過程中應保持精度,避免誤差累積;(3)測量數據應及時整理、分析,為河道運行及整治提供準確依據。第八章地籍測量第一節地籍測量基本要求1.1.59概述地籍測量是通過對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積、用途等進行測定和記錄,為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提供基礎數據的工作。地籍測量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2)遵循地籍測量技術規范和標準;(3)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合法性;(4)注重地籍測量成果的實用性、適應性和可維護性。1.1.60地籍測量基本要求(1)測量精度地籍測量應保證測量精度,滿足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的需要。測量精度應符合以下要求:(1)界址點測量精度:不得超過規定的限差;(2)面積計算精度:不得超過規定的相對誤差;(3)高程測量精度:不得超過規定的限差。(2)測量方法地籍測量應采用以下方法:(1)全野外測量法:適用于地形復雜、界址點較多的地區;(2)航空攝影測量法:適用于地形相對簡單、面積較大的地區;(3)衛星遙感測量法:適用于大面積、地形較為復雜的地區。(3)測量設備地籍測量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測量設備,包括:(1)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2)計算機、繪圖儀等數據處理和繪圖設備;(3)無人機、衛星遙感等輔助測量設備。第二節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1.1.61概述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是地籍測量的重要內容,其主要任務是對土地使用權的邊界進行測定,明確土地使用權的范圍。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應符合以下要求:(1)保證界址點的準確性;(2)界址線應清晰、連續;(3)測量方法、設備和成果應滿足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的需要。1.1.62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方法(1)地面測量法:通過全站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對界址點進行實地測量。(2)航空攝影測量法:通過航空攝影技術,獲取地籍圖,結合地面測量數據,確定界址點位置。(3)衛星遙感測量法: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獲取地籍圖,結合地面測量數據,確定界址點位置。1.1.63土地使用權界址測量注意事項(1)界址點測量前,應收集相關資料,包括土地權屬證書、地形圖等;(2)測量過程中,應保證界址點的準確性和界址線的清晰性;(3)測量成果應按照規定格式整理,便于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第三節土地面積計算1.1.64概述土地面積計算是地籍測量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確定土地使用權的面積,為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提供基礎數據。土地面積計算應符合以下要求:(1)計算方法科學、合理;(2)計算結果準確、可靠;(3)計算過程簡潔、明了。1.1.65土地面積計算方法(1)地塊面積計算:根據地塊的形狀,采用相應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2)圖形面積計算: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對圖形進行面積計算。(3)衛星遙感面積計算: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獲取地籍圖,結合地面測量數據,計算土地面積。1.1.66土地面積計算注意事項(1)計算過程中,應保證計算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計算結果應滿足精度要求,避免誤差累積;(3)計算成果應按照規定格式整理,便于土地管理、土地登記和土地使用。第九章測量數據采集與處理第一節數據采集設備與方法1.1.67數據采集設備(1)概述在工程測量中,數據采集設備的選用需根據測量任務的具體要求、精度需求和現場條件來確定。常用的數據采集設備包括全站儀、水準儀、GPS測量系統、激光掃描儀等。(2)全站儀全站儀是一種集角度、距離、高程測量于一體的自動化測量設備。其主要應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領域。(3)水準儀水準儀主要用于測量地面高程,具有操作簡便、精度高等特點。水準儀在道路、橋梁、隧道等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4)GPS測量系統GPS測量系統利用全球定位系統進行測量,具有高精度、快速、實時等特點。適用于大規模、長距離的工程測量。(5)激光掃描儀激光掃描儀通過激光測距原理,對物體表面進行掃描,獲取大量空間點坐標。其主要應用于地形、地貌、建筑等領域的測量。1.1.68數據采集方法(1)地面測量地面測量是工程測量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儀測量、水準儀測量、GPS測量等。(2)航空測量航空測量是利用航空攝影技術,對地面進行攝影,然后通過圖像處理獲取測量數據。該方法適用于大面積、地形復雜的工程測量。(3)遙感測量遙感測量是通過衛星、飛機等遙感平臺,獲取地表信息,從而實現測量目的。遙感測量具有覆蓋范圍廣、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第二節數據處理與分析1.1.69數據預處理(1)數據清洗數據清洗是指對原始測量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去除無效、錯誤的數據,保證數據質量。(2)數據轉換數據轉換是將不同格式、不同坐標系的數據進行統一處理,便于后續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