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直徑旋挖鉆孔灌注樁I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原材料 15成孔 46清孔 67成樁 6 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武漢金瑞威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武漢金瑞威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厚澤新技術有限公司、武漢嘉遙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武漢智奇新技術有限公司、江蘇鼎筑預制構件有限公司、江蘇柏潤綠色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喀什華達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嘉磊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清水建設(中國)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平謙現代產業園(南通海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菁、吳躍鋼、吳冰倩、劉世林、宋奕、吳漢平、李永育、熊源宗、吳麗娜、秦佳瑤、劉芷淇、徐杰、賈慶琨、涂強、解鴻璽、孫曉程、張小飛。1大直徑旋挖鉆孔灌注樁2規范性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499.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8076混凝土外加劑GB/T5010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1003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范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206海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YS/T5212-2019灌注樁基礎技術規程4原材料4.1.1鉆孔灌注樁施工主要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4.1.2進場材料應具備出廠合格證或出廠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按JGJ94有關要求取樣復4.1.3當主要材料的品種、級別或規格變更時,應辦理相關變更手續。4.1.4地基土或地下水對樁身材料有腐蝕性時,應按設計要求采取抗腐4.2混凝土4.2.1樁身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2a)混凝土應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宜為180mm~220mm,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60kg/m3,含砂率宜為40%~50%;c)摻用礦物摻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d)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經時損失不宜大于30mm/h。4.3水泥4.3.1水泥品種應根據設計、施工要求及工程所處環境確定。宜采用通用硅酸鹽水泥,高強度混凝土4.3.2水泥質量控制項目主要包括凝結時間、安定性、膠砂強度、氧化鎂和氯離子含量。不得使用初4.3.3當水泥出廠時間超過三個月時,應進行重新4.4骨料4.4.1細骨料宜采用天然中粗砂,采用人工砂或混合砂時應檢查其石粉含量。不宜使用海砂,若使用4.4.2粗骨料宜采用連續級配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且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4.4.3砂、石進場后,應取樣檢查,砂、石質量應符合JGJ52的有關規定。砂、石的質量控制項目a)砂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顆粒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泥塊含量等;b)碎石和卵石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顆粒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泥塊含量、壓碎值指標和堅固性,高強混凝土還應包括巖石抗壓強度。4.4.4對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砂中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6%。4.4.5對于有抗滲、抗腐蝕要求的樁身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1.0%和0.5%;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3.0%和1.0%;砂、石堅固性檢驗的質量損失不應大4.5礦物摻合料4.5.1混凝土礦物摻合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鋼渣粉、磷渣粉、硅灰等,可采用兩種或兩4.5.2礦物摻合料的質量應符合GB/T51003的規定,其質b)粒化高爐礦渣粉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比表面積c)鋼渣粉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比表面積、活性指數、流動度比、游離氧化鈣含量、三氧化硫d)磷渣粉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細度、活性指e)硅灰的質量控制項目應包括比表面積和二氧化硅含量。4.5.3對于高強混凝土或有抗滲、抗腐蝕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采用低于Ⅱ級的粉煤灰,當采用硅灰時,其二氧化硅含量不宜小于90%。4.5.4礦物摻合料存儲期超過3個月時,應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4.6外加劑4.6.1需在混凝土中摻用外加劑時,外加劑應與水泥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其種類和摻入量應經試驗確3a)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控制項目應包括減水率、凝結時間差和抗壓強度比;外加劑勻質性的主要控制項目應包括pH值、氯離子含量和堿含量;b)膨脹劑主要控制項目應包括凝結時間、限制膨脹率和抗壓強度。4.6.3外加劑中的氯離子含量和堿含量應符合4.7鋼筋4.7.1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4.7.2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和重量偏差檢驗,鋼筋的質量和抽樣復試應符合GB1499.1、GB1499.2的有關規定,應有出廠質應按批號、型號、規格分批驗收并妥善保管,防止4.7.3鋼筋的質量檢查項目應包括力學性能、彎曲、反向彎曲、尺寸、表面、重量偏差等。4.8材料檢驗4.8.1原材料進場時,應按規定批次驗收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4.8.2現場供應混凝土的原材料進場時,應進行檢驗,檢驗樣品應隨機抽取,檢驗批量應符合下列規a)散裝水泥應按每500t為一個檢驗批;袋裝水泥應按每200t為一個檢驗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爐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應按每200t為一個檢驗批;硅灰應按每30t為一個檢驗批;砂、石骨料應按每400m3或600t為一個檢驗批;外加劑應按每50t為一個檢驗批;水應按同b)對經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符合要求的產品;來源穩定且連續三次檢驗合格;同一廠家的同批出廠材料,用于同時施工且屬于同一工程項目的多個單位工程,可將檢驗批量擴大一倍;c)不同批次或非連續供應的不足一個檢驗批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應作為一個檢驗批。a)對同一水泥廠生產的同期出廠、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散裝水泥,以一次進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批,從不少于3個車罐中各隨機采取等量水泥,經攪拌均勻后從中稱取12kgb)對同一水泥廠生產的同期出廠、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的袋裝水泥,以一次進場的同一出廠編號的水泥為一批,從20袋中隨機采取等量水泥,經攪拌均勻后從中稱取12kg作為檢驗試c)在料堆上取砂樣時,取樣部位應分布均勻,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然后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組成一組樣品;d)在料堆上取石樣時,取樣部位應分布均勻,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層鏟除,在料堆的頂部、中部、底部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組成一組樣品;e)每批外加劑的取樣應從10個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混合均勻,分成兩等份,并密封保存,一份對其檢驗項目按GB8076進行試驗,另一份封存半年,以備有疑問時提交國家指定檢驗機構進行復驗。每批的取樣數量宜按其摻入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外加劑量。4.8.5混凝土強度檢驗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a)直徑大于1000mm或單樁混凝土量大于25.0m2的樁,每根樁樁身混凝土應留置1組試件;b)直徑不大于1000mm的或單樁混凝土量不大于25.0m2的樁,每個灌注臺班不得少于1組;c)每組試件應留置3件。a)鋼筋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重量不應大于60t;b)每批鋼筋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的鋼筋組成;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灌注方法不同爐罐號的鋼筋可組成混合批,單個爐罐號的含碳量之差不應大于0.02%,含錳量之差不應大于0.15%;4c)試樣應在外觀和尺寸合格的鋼筋上且截去端部500mm后截取。取樣時應從同一取樣批中任意抽取兩根鋼筋,每根鋼筋上取拉伸、冷彎試樣各1件,組成一組試樣;d)拉伸試樣長度不應小于200mm+10d,冷彎試樣長度不應小于150mm+5d。5成孔5.1旋挖鉆進成孔可用于填土、軟土、黏5.2干作業鉆進成孔時,根據地質和水文條件可采用全套管或裸孔鉆進;濕作業成孔時應采用穩定液5.3旋挖鉆進成孔應依據地層條件和設計樁型,選擇適宜的設備、鉆桿、鉆頭、穩定液類型和鉆進參a)黏性土層、砂層可選用摩阻鉆桿,卵石層、風化巖層應根據地層的堅硬程度選用摩阻鉆桿或機械鉆桿;b)鉆進黏土層時,宜選用單層底門的挖泥斗齒鉆頭,采用提高轉速,持續加壓給進的鉆進措施;c)鉆進砂層時,宜選用雙層底門的挖砂斗齒鉆頭,采用低轉速、低鉆壓、減少回次進尺、適當增加穩定液相對密度和黏度的鉆進方法;砂性土地層采用聚合物穩定液鉆進時,鉆至設計孔底標高以上500mm時,應暫停鉆進30min~60min,待穩定液中的鉆渣沉淀至孔底后,再d)鉆進碎石土層時,宜選用多刃切削式鉆頭,保持慢速鉆進并適當加壓、大扭矩作業,并采用挖砂鉆頭減壓掃孔和撈渣;e)鉆進巖石地層時,宜根據巖石強度和入巖深度,選用螺旋鉆頭、截齒筒式鉆頭、牙輪筒式鉆f)當采用穩定液護壁時,宜采用膨潤土制備穩定液,砂性土地層可選用聚合物穩定液。施工前,a)護筒應按工程設計要求制作;當設計無要求時,宜采用厚度為6mm~12mm的鋼板制作,頂部可采用鋼板或角鋼加固穿過硬土層時,底部應加強。其內徑應大于樁徑并按選用的鉆進方式確定,當采用回轉鉆機時宜大于150mm;當用旋挖鉆機沖、抓鉆機時宜大于200mm。每節護筒長度宜為1.5m~2.0m,宜開設1個~2個寬度為300mm、高度為200mm的溢漿口并設置2個~4個提升環;b)在陸域可采用開挖方式埋設護筒,當地下水位較高、埋設深度較大時,可采用壓入法埋設護筒;在水域,護筒導正定位后,采用振動、錘擊或靜壓并輔以筒內除土的方c)護筒埋設應準確、豎直、穩固,護筒中心部位的偏移不宜大于50mm,傾斜的允許偏差宜為d)護筒底部應進入穩定地層,其底部外側宜采用黏土填實,厚度不小于0.5m。在黏性土中護筒的埋設深度不宜小于0.5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0m;在水域施工時,置入不透水層或較密實的砂卵石層的護筒長度不宜小于1.0m;e)陸域護筒頂面高于地面或填筑面的高度宜為0.2m~0.3m,護筒內泥漿面應高于地下水位或承壓水位且不宜小于1.5m;f)水域護筒的頂標高高于施工期間最高潮位的高度不應小于1.5m;g)軟塑土層、流沙層或水域埋設護筒,護筒中心與位的偏移不宜大于30mm,傾斜的允許偏差宜為0.5%;當多節護筒連接時,應保證護筒的連接質量,接縫應牢固、不漏水、耐拉、耐h)斜樁施工時,宜采用全護筒,在較淺覆蓋層的水中護筒宜嵌入巖層內;i)宜采用不小于10mm厚的鋼板制作,護筒內徑宜比設計樁徑大200mm以上;j)護筒埋設深度應考慮地層條件、地下水位、設計徑設備類型等因素,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0.5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0m;填土中宜超過填土厚度,進入穩定土層不宜少于1.0m;護筒上口高出自然地面不宜少于0.3m;護筒外側四周應用黏性土填實。5.5旋挖鉆機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5降時,可控制在0.8m/s左右;方法。鉆斗轉速宜按表2選用;土層類型轉速/(r/min)8h)在鉆進過程中,應隨時監控并校核鉆機桿的垂直度,每鉆進10.0m至少校核1次,導軌垂直度偏差應小于0.1%;進深度不宜大于0.5m;6m)終孔前,應適當減小回次鉆進深度,及時量測鉆孔深度。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應進行第一6清孔6.1干作業清孔6.1.1干作業成孔的終孔深度、持力層、孔底虛土或渣土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1.2干作業成孔在安裝鋼筋籠后,應對孔底虛土或渣土進行清除;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封底和灌注6.2.1清孔宜進行兩次,終孔后應進行第一次清孔,且應滿足設計要求的沉渣厚度;灌注混凝土前,6.2.2二次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下a)端承樁,不應大于50mm;b)摩擦樁,不應大于100mm;c)抗拔樁、抗水平力樁,不應大于200mm。6.2.3清孔時,應適時補充泥漿保持孔內液面高度,不宜采用清水置換孔6.2.4清孔方法應根據地層條件、設計要求、成孔工藝和設備性能確定:a)換漿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適用于各種地層正循環成孔,終孔后提鉆前應將鉆頭提起100mm~200轉,送入相對密度1.15左右、含砂率不大于6%的泥漿,直至符合清孔要求;2)適用于反循環成孔,終孔后提鉆前,應將鉆頭提起100mm~200mm低轉速空轉,維持反b)掏渣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適用于無循環旋挖成孔,鉆至設計孔底標高以上0.5m~1.0m時,應暫停鉆進30min~60min,待泥漿中的鉆渣沉淀至孔底后再鉆至設計孔2)適用于沖擊、沖抓鉆進的樁孔,掏渣時,應及時補充6.2.5氣舉反循環清孔設備應根據孔深、孔徑合理配置,主要配套設備應包括空氣壓縮機、送風管、6.2.6氣舉反循環清孔應符合下列規定:a)氣舉反循環應在淹沒比大于0.5的情況下使用,出水管底至沉渣面的距離宜為300mm~400b)清孔時,應先送泥漿后送氣;停止清孔時,應先停氣后停送泥7成樁b)在工地存放時,應按不同品種、規格,分批分別堆置整齊,并應設立識別標志;c)露天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d)存放場地應有防、排水設施,不得直接置于地面,頂部應有覆蓋,防止雨淋。7.1.1.2鋼筋籠制作加工場地應做硬7.1.2鋼筋籠制作7b)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類別允許偏差主控項目一般項目7.1.2.2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宜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接a)當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每隔2m設一道直徑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勁箍筋。當樁徑大于等于1500mm時,鋼筋籠加勁箍筋的內支撐宜采用井字型或三角形,直徑同加勁箍筋直徑;b)鋼筋籠縱向主筋應沿樁身周邊均勻布置,其凈距不應小于60mm;c)加強箍筋與主筋的連接應采用電弧點焊連接;d)螺旋箍筋的焊接長度不應小于10d,螺旋箍筋與主筋的連接可采用鐵絲綁扎并間隔點焊固定,或直接點焊固定;e)鋼筋籠外側應設保護層墊塊,設置數量每節鋼筋籠不應少于2組,長度大于12m的,中間應增設1組。每組塊數不得少于3塊,且應均勻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墊塊應綁扎牢7.1.3鋼筋籠安裝7.1.3.1鋼筋籠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7.1.3.2鋼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防止變形。起吊吊點和鋼筋籠的擱置點應設在可靠部位。7.1.3.3鋼筋籠安裝入孔應始終保持準確、垂直。7.1.3.4采用整節吊裝時,應采用兩點或多點起吊,嚴禁拖拽。7.1.3.5采用分段搭接時,鋼筋籠孔口a)下節鋼筋籠上端露出操作平臺高度宜大于1m;b)上、下鋼筋節籠主筋連接部位應對正,且上、下節籠保持垂直狀態時方可連接;c)連接時宜兩邊對稱進行。7.1.3.6鋼筋籠安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100mm。7.1.3.7鋼筋籠全部安裝入孔后應檢查安裝位置,確認符合要求后,應將鋼筋進行固定。7.1.3.8聲測管、后注漿管及其他隨籠附件的安裝宜與鋼筋籠的安裝同步進行,應固定且密封。7.2混凝土配制與澆筑7.2.1一般規定7.2.1.1鋼筋籠吊裝完成后,應進行二次清孔,并應對孔位、孔徑、垂直度、孔深、沉渣厚度、泥漿7.2.1.2水下混凝土灌注應采用導管法進行澆筑,澆注混凝土方式宜使用混凝土泵機或布料機通過儲料斗澆筑(混凝土儲料斗容量應比初灌量大三分之一)a)導管壁厚不宜小于3mm;b)直徑宜為200mm~350mm;c)導管應居中下放,導管外徑應比鋼筋籠內徑小200mm以上;導管接頭處外徑應小于鋼筋籠內徑100mm以上;d)導管的分節長度應視制作工藝要求確定,底管長度不宜小于4m,接頭宜用法蘭或雙螺紋接8宜為0.6MPa~1.0MPa;f)每次灌注后應對導管內外進行清洗檢查,檢查導管變形情況,并在接口處做防腐處理,統一a)灌注前應檢查混凝土送料單,核對混凝土配合比,確認混凝土強度等級,檢查混凝土運輸時間,確認無誤方可進行混凝土灌注,并在混凝土澆b)混凝土施工質量檢查評定,混凝土澆筑現場留置標準養護試件,留置數量為每50m3一組,且每樁不少于一組,每組試件應有3個試塊,同組試件應取自同車混凝土;c)灌注的混凝土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0。d)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防止鋼筋籠上浮的措施,并隨時檢7.2.1.5擴底樁灌注混凝土時,第一次應連續灌到擴底部位的頂面,以保證成樁質量。7.2.2混凝土配制7.2.2.1宜優先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應向商品混凝土廠家書面提交混凝土質量要a)混凝土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和水下抗分散性,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損失應滿足灌注要求;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60kg/m3(當摻入粉煤灰時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但應控制總膠凝材料用量不少于360kg/m3;b)混凝土含砂率宜為40%~50%,并宜選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并不得大于鋼筋間距最小凈距的1/3;有條件時可采用連續級配;c)依據不同的施工環境和條件,宜摻加緩凝劑、減水7.3干作業成孔混凝土澆筑7.3.1灌注樁身混凝土應采用導管或串筒,導管或串筒下口距孔底或混凝土澆筑面的距離不大于2.0m。當落距小于3m時,可采用溜槽灌注。7.3.2樁頂混凝土宜高出樁頂設計標高0.5m以上。7.4濕作業成孔混凝土澆筑7.4.2使用的隔水栓應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應保證順利排出;隔水栓宜采用球膽或與樁身混凝土強a)導管放置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mm~500mm;b)混凝土開始澆筑時,應保證足夠的混凝土初灌量,確保導管下口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c)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2m~6m,導管應勤提勤拆;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南京市江浦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適應性練習(一)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南陳集中學2025屆初三2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普洱學院《西方思想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周四測試試題含解析
- 商洛學院《社區預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11課《短文二篇》教學課件
-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問題解決與數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視頻剪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省恩施州2025年初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試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車間注塑工藝表
- SH30182019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8精選文檔
- 中醫診斷學第七章八綱辨證課件
- 3 春夜喜雨課件(共16張PPT)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樓板保溫隔聲工程技術規程
- [推選]高墩翻模施工技術PPT課件
- 現代住宅風水全解(含文字及圖解)(課堂PPT)
- Q∕GDW 12131-2021 干擾源用戶接入電網電能質量評估技術規范
- 圖解副熱帶高壓
- 美標管壁厚等級表
- 話劇基礎知識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