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J33∕T 1291-2023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_第1頁
(高清版)DBJ33∕T 1291-2023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_第2頁
(高清版)DBJ33∕T 1291-2023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_第3頁
(高清版)DBJ33∕T 1291-2023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_第4頁
(高清版)DBJ33∕T 1291-2023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projectcompletionofcivilbuild2023-02-07發布2023-06-01施行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3現批準《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技術規程》為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J33/T1291-2023,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本規程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浙江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5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2021年度浙江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浙建設函〔2021〕286號)的要求,規程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本規程共分為6章和7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程造價管理總站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見或建議,請寄送浙江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文二路8號,郵編:310012,郵箱:zjzjzz@6綠螞蟻碳匯(浙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邢艷艷林敏敏金漢臣章杰文王建民吳一波徐盛兒楊建偉張美娟錢佳英金敏強任弘洋趙鯤躍7鄭河川姜雪琪姜傳缺侯建松陳旭偉吳和平9 2 34竣工能效測評方法 4 4 4 7 8 5碳排放量竣工評估 6竣工能效測評報告 附錄A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綜合測評表 附錄B工程項目概況和節能概要 附錄C設計文件符合性測評表 20附錄D進場材料和設備符合性測評表 附錄E現場檢驗符合性測評表 24附錄F施工質量符合性測評表 附錄G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表 引用標準名錄 2 3 44.1Conformityevalua 44.2Conformityevaluationonapproache 4 74.4Conformityevaluationonconst 84.5Conformityeval 6Reportofenergyefficiencyevaluat AppendixACompletionenergye AppendixBIntegratede AppendixCConformityevaluationlist 20AppendixDConformityevaluat 24 25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73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 75I1.0.1為落實綠色節能和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規范浙江省民用建筑項目的竣工能效測評,提高民用建筑竣工能效測評的科學性、綜合性和針對性,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浙江省內已編制節能評估文件并取得民用建筑節能審查意見書的民用建筑項目的竣工能效測評。1.0.3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測評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浙江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在工程竣工驗收前,對民用建筑項目實體工程的用能效率與現行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相關標準、設計文件及民用建筑節能評估文件要求的符合性、有效性、完整性進行測評,并編制竣工能效測評文件的活動。在竣工驗收階段,根據建筑安裝的用能設備和建筑預期運行方式,對建筑運行年碳排放量的預測計算。2.0.3建筑運行碳排放carbonemissionfrombuildingoperation建筑物在運行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總和,包括直接碳排放與間接碳排放,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2.0.4碳排放因子carbonemissionfactor將能源與材料消耗量與二氧化碳排放相對應的系數,用于量化建筑物不同階段相關活動的碳排放。33.0.1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委托原編制節能評估文件的民用建筑節能評估機構進行竣工3.0.2竣工能效測評應對設計文件、進場材料和設備、現場檢驗、施工質量以及綠色建筑性能進行符合性2經圖審機構審查通過的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3.0.4測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建設單3.0.5竣工能效測評的設計文件符合性測評、進場材料和設備3.0.6竣工能效測評結果應按本規程附錄A填寫《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綜合測評表》;項目基本信息應按本規程附錄B填寫44.1設計文件符合性測評4.1.1設計文件的符合性測評可采用資料核查、對比分析等方法。4.1.2設計文件的符合性測評應核查最終節能設計文件與民用建筑4.1.3工程設計變更內容降低節能性能的,應判定為不合格。4.1.4設計文件的符合性測評應形成測評結論,并應按本規程附錄C填寫《設計文件符合性測評表》。4.2進場材料和設備符合性測評4.2.1進場材料和設備的符合性測評可采用資料核查、現場巡查、現場抽樣檢驗和對比分析等方法。4.2.2進場材料和設備符合性測評應包括下列內容:1核查進場材料和設備的規格、數量;2核查進場材料和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4.2.2的復驗項目。復驗項目抗壓強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吸水率、燃燒性能(不燃材料除外)5復驗項目節能定型產品伸粘結強度、燃燒性能(不燃材料除外)節能定型產品增強網錨栓(錨固件)拉拔承載力(錨固件拉拔力標準值)幕墻(含采光頂)燒性能(不燃材料除外)隔熱型材門窗(含天窗)門窗料除外)地面(包括分戶料除外)6復驗項目冷熱源及管網配電與照明照明燈具電線、電纜4.2.3當竣工能效測評機構對進場材料和設備的符合性有疑義驗收標準》GB50411和浙江省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DB33/T1265執行。復驗結果不符合設計和相4.2.4進場材料和設備的符合性測評應形成測評結論,并應按74.3.1現場檢驗的符合性測評可采用資料核查、現場巡查、現3核查設備系統節能性能檢驗報告,設備系統節能性能應包括表4.3.2的檢測項目。檢測項目照度與照明功率密度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光電轉換效率)、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得熱量、集熱系統效率、4.3.3當竣工能效測評機構對現場檢驗的符合性有疑義時,應8準》GB50411和浙江省建設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DB33/T1265執行。檢驗結果不符合設計和相關4.3.4現場檢驗的符合性測評應形成測評結論,并應按本規程4.4.1施工質量的符合性測評可采用資料核查、現場巡查和對4.4.2施工質量的符合性測評應包括下列內容:2核查施工質量控制檢查項目,檢查項目應包括表4.4.2檢查項目幕墻(含采光頂)隔汽層及冷凝水的收集和排放質量開啟扇啟閉9檢查項目門窗(含天窗)地面(包括分戶組合式空調機組、柜式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單元式空調回收裝置的安裝質量電動兩通調節閥、水力平衡閥、冷(熱)量計量裝置等自檢查項目冷熱源及管網(熱泵)機組、蒸汽或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及直燃型空調冷熱源水系統管道及配件絕熱層和防潮層及保護層、配電與照明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數量、容量監測與控制電氣系統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能耗監測系統實施可再生能源利用檢查項目余熱廢熱利用其他能源利用能源塔熱泵技術、室外免費能源技術等新能源利用方法的4.4.3當竣工能效測評機構對建筑節能施工質量尤其是隱蔽工程施工質量有疑義時,應要求建設單位對部分或全部檢查項目進行重新檢查。檢查結果不符合設計和相關標準要求的,應判定為不合格。4.4.4施工質量的符合性測評應形成測評結論,并應按本規程附錄F填寫《施工質量符合性測評表》。4.5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4.5.1綠色建筑性能的符合性測評可采用資料核查、現場核查和對比分析等方法。4.5.2綠色建筑性能的符合性測評應包括下列內容:1核查經圖審機構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中綠色建筑2核查民用建筑節能評估文件中綠色建筑相關要求;3核查竣工文件中綠色建筑相關內容;4核查綠色建筑相關專項計算書或分析報告;5核查綠色建筑相關檢測報告。4.5.3綠色建筑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規定的星級要求,綠色建筑性能的符合性測評應形成測評結論,并應按本規程附錄G填寫表G.0.1-1《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匯總表》和表G.0.1-2《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分項表》。5碳排放量竣工評估5.0.1竣工能效測評應對建筑運行階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進行預測計算,計算結果應滿足下列要求:1建筑運行能耗和建筑運行碳排放強度不應超過項目所在地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的控制性指標要求;2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替代率不應低于項目所在地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的控制性指標要求。5.0.2建筑運行碳排放量C和運行碳排放強度CA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C——建筑運行碳排放量(kgCO?/a);E,——第i類能源年消耗量(單位/a);EF,——第i類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按現行浙江省標準《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技術規程》DBJ33/T1288取值;E,—不含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能源量的j類系統的第i類能源年消耗量(單位/a);EF,——j類系統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的第i類年能源量(單位/a);S——項目總建筑面積(m2);5.0.3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替代率應按下式計算:式中:RER——可再生能源應用核算替代率;ERp.,——j類可再生能源系統綜合利用量核算值;CEp——電折標準煤系數,按現行浙江省標準《民用建筑CE,——第i類能源的折標準煤系數,按現行浙江省標準《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技術規程》DBJ33/T 1288取值。5.0.4建筑運行碳排放計算范圍應包含建筑運行期間供暖和空調、通風、照明、插座、電梯、生活給水、生活熱水、變壓器損耗、炊事燃料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統產生能源量與碳排放減少量。計算方法可按現行浙江省標準《民用建筑項目節能評估技術規程》DBJ33/T1288的規定計算。5.0.5建筑運行階段的能耗和碳排放量計算的輸入條件應滿足1圍護結構、用能設備的能源消耗輸入數據應為建設項目實際安裝和使用的用能材料和設備的參數和數量;2當用能設備提供的數據不完整時,用能設備的能源消耗輸入數據應以滿足國家和浙江省現行相關標準的限值數據為依據,并應在竣工能效測評報告中明確數據的來源;3用能設備的運行工況與運行模式應與建筑預期運營管理方式保持一致;當無法確認時,應以滿足國家和浙江省現行標準的相關數據為依據,并應在竣工能效測評報告中明確數據的來源。5.0.6建筑運行碳排放強度降幅應按下式計算:算方法可按現行浙江省標準《民用建筑項目節能6.1.1竣工能效測評報告應遵循科學準確和客觀公正的原則,5設計文件符合性測評表,見附錄C;7工程現場檢驗符合性測評表,見附錄E;8施工質量符合性測評表,見附錄F;9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表,見附錄G;11附件,應包含節能分部驗收記錄、節能分項驗收記錄、附錄A民用建筑項目竣工能效綜合測評表1圍護結構保溫隔熱系統23456可再生能源利用7余熱廢熱利用8其他能源利用測評負責人(簽名)省市(縣)郵箱省市(縣)郵箱省市(縣)郵箱省市(縣)郵箱省市(縣)郵箱建設地點丙類口;居住建筑□項目性質品種電能設計總耗量(kWh)燃油設計總耗量(t)燃煤設計總耗量(t)年能耗設計總量(tce)能量(tce)分項能耗占總能耗百分比電梯運輸系統主要內容和文件編號民用建筑節能審查意見書審查報告復驗報告檢測項目定型產品定型產品增強網光頂)隔熱型材門窗(含天窗)門窗復驗報告檢測項目分戶樓板)源及管網配電與照明電線、電纜復驗報告檢測項目檢驗項目照度與照明功率密度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光電轉換效率)外圍護結構陽臺門的透明部分、天窗、幕墻等)外圍護結構(含屋頂綠化) 審核文件的完整性與符合性:1.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2.墻體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3.幕墻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件。4.屋面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5.地面(架空樓板、分戶樓板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檢告、質量證明文件。6.門窗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與空調審核文件如下:1.通風與空調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2.通風與空調設備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件。3.空調與供暖系統冷熱源及管網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明文件電氣電氣設備電梯水泵質量控制1.建筑電氣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2.配電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3.照明節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型式監測與采暖空調、通風、電氣、自動化控制能耗監測能耗監測數據質量控制1.監測控制節能工程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2.能耗監測數據上傳情況(數據上傳接入證明排水(污、廢水)處理及回用系統安裝雨水收集、處理及利用質量控制2.雨水回用系統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文件。利用熱泵(含淡水、海水)利用質量控制1.可再生能源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2.可再生能源系統設備和主要材料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利用1.余熱廢熱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2.余熱廢熱系統設備和主要材料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出續表F出利用能源技術質量控制1.其他能源利用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2.其他能源利用系統設備和主要材料質量驗收記錄、型式檢附錄G綠色建筑性能符合性測評表階段結果1.綠色建筑均應滿足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全部控制項的要求,且每□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3.技術要求(以下各項對應星級均滿足,則判定符合)內容負荷降低比例圍護結構提高5%,或負圍護結構提高10%,或負□不符合□不符合圍護結構提高15%,或負□不符合□不符合效率等級□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隔聲性能室外與臥室之間、分戶墻(樓板)兩側臥室之間的空氣聲隔聲性能以及臥室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達到低限標準限值和高要□不符合□不符合內容隔聲性能室外與臥室之間、分戶墻(樓板)兩側臥室之間的空氣聲隔聲性能以及臥室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不符合口不符合降低比例□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不符合的規定,且外窗洞口與外窗本體的結合部位應嚴密□不符合□不符合資源節約總得分Q=(Qo+Q?+Q?+Q?+Q?+Q?+QA)/10(總得分分別達到60分,70分,85分且滿足上表1、2、3項對應星級要求時,分別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階段結果□三星級□三星級□二星級□二星級□一星級□一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備安裝、檢修與維護條件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員安全的防護措施5的遮陽、遮風或擋雨措施結合55安全防護功能的產品5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建筑出入口及平臺、公共走廊、電梯門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331規定3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331規定的4面等級提高一級,并采用防滑條等防滑構3足照明88臺續表G.0.1-2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的措施774建筑部品5合的同壽命性;不同使用壽命的部品組合5的耐久性下列條件之一:□對于混凝土構件,提高鋼筋保護層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混凝土;□對于鋼構件,采用耐候結構鋼及耐候型防腐涂料;□對于木構件,采用防腐木材、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維護的3933階段結果等污染物濃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的有關規定。建筑室內和建筑主出入口處應禁止吸煙,并應在醒目位置設置禁煙標志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給排水系下列規定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晰的永久性標識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內噪聲級下列規定室內噪聲級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建筑照明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人員長期停留的場所應采用符合現行國GB/T20145規定的無危險類照明產品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深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LED室內照明應用技術要求》GB/T31831的規定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的建筑,房間內的溫度、濕度、新風量等設計參數應符的建筑,應具有保障室內熱環境的措施或預留條件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圍護結構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的要求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控制室內污染物的質量標準》GB/T18883規定限值10%,得3分;低于20%,得6分6室內PM?.5年均濃度不高于25ug/m3,且室內PM?0年均濃度不高于50ug/m36有害物質限量的要求58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國標要求88除生活飲用水供水系統,未設置其他供849598850118中的低限標準限值和高要求標準限值的平均88隔聲性能良好5限值和高要求標準限值的平均值,得3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條文階段得分充分利用于300lx的小時數平均不少于9內區采光系數滿足采光要3地下空間平均采光系數≥積的比例達到10%以上333續表G.0.1-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的室內熱自然通風、復合通風:主要功能房間室內熱環境參數在適應性熱舒適區域的時間30%,得2分;40%,得3分;50%,得4分;60%,得5分;70%,得6分;80%,得7分;88主要功能房間達到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室內熱濕環境評價標準》GB/T50785Ⅱ級面積比例:60%,得5分;70%,得6分;80%,得7分;8類別階段得分面布局,改善自然的比例:夏熱冬冷地區達到8%,得5分;達到10%,得6分;達到12%,得7分;88間的平均自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2次/h的面積比例:70%≤RR<80%,得5分;80%≤RR<90%,得6分;90%≤RR<100%,得7分;100%,得8分8改善室內例SZ:25%≤SZ<35%,得3分;35%≤SZ<45%,得5分;45%≤SZ<55%,得7分;SZ≥55%,99《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自行車停車場所應位置合理、方便出入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通站點行距離不大于800m;得2分;482條及以上線路的公共交通站點4內外公共區域滿足38建筑室內公共區域的墻、柱等處的陽角32古《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項及以上,得10分;□場地出入口到達幼兒園的步行距離不超過300m;□場地出入口到達小學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場地出入口到達中學的步行距離不超過1000m;□場地出入口到達醫院的步行距離不超過1000m;□場地出入口到達群眾文化活動設施的步行距離不超過800m;□場地出入口到達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m;□場地周邊500m范圍內具有3種及以續表G.0.1-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公共建筑:滿足3項,5分;滿足5項,□建筑內兼容2種及以上面向社會的公共服務功能;□建筑向社會公眾提供開放的公共活動□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車位數占總車位數的比例不低于10%;□周邊500m范圍內設有社會公共停車場(庫);□場地不封閉或場地內步行公共通道向城市綠地、35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和空間的0.5%32積的0.3%且不少于60m23288設置PM?0、PM?.5、CO?濃度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5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系統、水質37利用計量數據進行管網漏損自動監測、2用水、管道直飲水、游泳池水、非傳統水源、空調冷卻水的水質指標,記錄并保存水質監測結果,且能隨時供用戶查詢2具有家電控制、照明控制、安全報警、等3種及以上的服務功能393具有接入智慧城市(城區、社區)的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節約形、平面布局、空間尺度、圍護結構等進行節能設且應符合國家有關節能設計的要求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降低部分空間使用下的供暖、域,并應對系統進行分區控制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IPLV、SCOP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應根據建筑空間功能設置分區溫度,合理降低室內□滿足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規定的現行值;控制;采光區域的照明控制應獨立于其他區域的照明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節約資源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資源利用□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選用□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滿足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節約集約空間的比率R,,地下一層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率Rp:5%≤R,<20%,得5分;R,≥20%,得7分;R,≥35%且Rp<60%,得12分比Rp1,地下一層建筑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率Rp:RpI≥0.5,得5分;Rp1≥0.7且Rp<70%,得7分;Rp1≥1.0且Rp<60%,得12分或不適宜開發地下空間類別階段得分樓等方式888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國家現行相關建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國家現行相關建10%,或建筑供暖空調負荷降低10%,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比國家現行相關建15%,或建筑供暖空調負荷降低1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GB50189的規定低20%;或采用分體空調和多聯機空調(熱泵)25或非集中采暖空調系統項目35自動調節2價值的要求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準降低10%,得5分;準降低20%,得10分等級的級,得8分;50%以上衛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級達到1級且其他達到2級,得12分;全部衛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級達到1空調冷卻水系統采用采用節水灌溉系統,得4分;6循環冷卻水系統采取設置水處理措施、式,避免冷卻水泵停泵時冷卻水溢出,得68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水體利用雨水的補水量大于水體蒸發量的60%,且采用雨水,利用生態設施削減48室外景觀水體水質48比例不低于40%,得3分;比例不低于60%,得5分5沖廁采用非傳統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總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30%,得3分;沖廁采用非傳統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總用5冷卻水補水采用非傳統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總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20%,得3分;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88合理選用高強鋼筋(口混凝土結構)5混凝土豎向承重結構采用5高強鋼筋(口鋼結構)占鋼材總量的比例達到50%,占鋼材總量的比例達到70%,4點占現場全部連接、拼接節423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合理選用高強鋼筋(□混合結構)混凝土結構部分,10分;鋼結構部分,10分;建筑裝修選用工業化內裝部品:建筑裝修選用工業化內裝部品占同類部品用量比例88住宅建筑6%,得3分;10%,得6分6采用一種利廢建材,其占同類建材的用量比例不低于50%,得3分;6綠色建材應用比例不低于30%,得4分;綠色建材應用比例不低于50%,得8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結果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應無毒害、易維護,種植區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應滿足植物生產需求,并應采用復層綠化方式口滿足□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效組織雨水的下滲、滯蓄或再利用;對大于10hm2的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滿足□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口優化后滿足□不符合合理并應與周圍景觀協調口優化后滿足口不符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階段得分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55%,得5分;充分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