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州市2024屆高三畢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共6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周天子分立諸侯到各地,與當地族群混雜而居,受封諸侯將雅言和禮樂制度傳播到封地,并共同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這樣的制度建構()A.加強了血緣聯系 B.孕育了統一因素 C.引發了諸侯紛爭 D.擴大了統治疆域2.東漢永元四年,宦官鄭眾幫助和帝鏟除竇氏權貴集團.因功受封,遷大長秋(官名),后又封侯,“于是中官(宦官)始盛焉”。這印證了()A.專制制度的特性 B.士族勢力的強大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選官制度的弊端3.魏晉時期,嵇康認為音樂是客觀存在的音響,哀樂(哀怒喜樂)是人們的精神被觸動后產生的感情,反對現實中“禮樂刑政”并舉的政治功能。這體現其()A.強調音樂移風易俗的屬性 B.追求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C.崇尚思想自由的生活態度 D.倡導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4.左衽和右衽的設計區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沿革,不僅僅是服飾的差異,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詮釋。下圖契丹及著裝方式的變遷折射出遼朝()A.效仿中原的制度傾向 B.分化高壓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社會特征 D.蕃漢分治的統治思想5.“唐宋派”是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文學流派,早期創作多為應制酬唱之作,后期多創作如“東南海寇出沒,于國家雖為疥癬,而百姓則不堪荼毒”“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等內容的詩文。這一變化體現了該流派()A.援經議政的理念 B.批判專制的勇氣 C.格物致知的追求 D.經世濟民的情懷6.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統治者不得不“辦洋務”,但對仿造洋槍洋炮等“救命之舉”卻猶豫不決;洋務運動開展之初,統治階級中冥頑不化.者強烈反對,指其“潰夷夏之防,為亂階之倡”。這說明()A.洋務派陣營內部產生了分化 B.清王朝吐故納新能力不足C.洋務舉措動搖封建統治根基 D.中體西用的實踐徹底失敗7.《馬關條約》規定:“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后全行廢絕。”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中國()A.傳統宗藩關系解體 B.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C.近代條約體系的建立 D.國家主權意識的淪喪8.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系列標語口號,如“政權歸于革命的民眾接受十月革命的革命經驗!中俄聯合萬歲!”“擁護廣東國民革命政府”等。這些標語口號的宣傳()A.完成了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B.擴大了紅色政權的影響力C.轉變了中國民主革命性質 D.推動了工農革命意識覺醒9.1947年.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消滅的對象,只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而不是消滅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毛澤東這一論斷旨在()A.推進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B.促進民族工業向前發展C.體現民主革命艱巨性 D.鞏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10.1952~1957年,中國銀行、公私合營銀行、私營典當業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體系。同時,財政部對所管轄的交通銀行和四家保險公司進行了職能、機構的調整,使其財政機關化。這種變化有利于()A.大力整頓金融秩序 B.落實工業化發展目標C全面恢復國民經濟 D.加快金融國有化進程11.部分年份我國出口商品構成表(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年份出口總額初級產品工業制品金額比重(%)金額比重(%)197572.64273.540.9856.431.6643.61985138.150.6135.449519951487.8214.914.41272.885.620045933.7390.56.585543.293.4據表推斷,我國()A.外貿市場日趨多元 B.國企改革不斷深入C.市場體制已經完備 D.產業升級成效顯著12.表2《漢謨拉比法典》條文節選()條目內容第117條倘負有債務之公民,交出其妻,其子或其女以抵銀,或交出以充債務服役,則他們當在債主家服役三年,第四年應恢復其自由。第118條倘他交出以充債務服役的是奴隸或女奴,則塔木卡(商人)可以不待期限終止,而出賣之.不得要求收回。第119條倘負有債務之公民,交出曾為之生過子女之女奴以抵銀,則女奴之主人可以還塔木卡以所付之銀,而將女奴收回。據表,可知《漢謨拉比法典》()A.體現了社會等級化差異 B.彰顯了法律的公平正氵C.導致了司法程序復雜化 D.以保護了公民的私有財產13.《神曲》描寫了作者但丁本人的一場神游。作品中,教皇的身體倒插在地獄里,暴君、獨裁者都在那里遭受酷刑,羅馬詩人維吉爾卻是但丁的指路人;在天堂門口但丁遇到夢中情人貝亞特麗絲,她取代了圣徒彼得掌管著天國鑰匙,成為但丁見到上帝的向導。這些描述體現了作者()A.否定基督教會的地位 B.渴望享受世俗的生活C.積極追求人性的解放 D.向往自由平等的社會14.1820—1870年英國在世界工業和世界貿易中的占比(%)年份占世界工業比重占世界貿易比重18205027184045251850392218703225據表,解釋正確的是,英國()A.繼承重商主義傳統 B.率先確立代議制度 C.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D.奉行自由貿易政策15.1967年美國全國婦女組織起草了女性權利法案,提出:美國國會必須迅速通過平等權利憲法修正案;必須保證女性得到法律保護并享有產假;保證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等。并為此展開斗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支持。這反映了美國()A.婦女解放運動蓬勃開展 B.現代化提升了婦女自主意識C.女性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D.民主政治獲得到了廣泛認同16.下面漫畫摘自于《中國日報》,畫中國旗從左至右分別象征著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該漫畫寓表達金磚國家()A.構建合作共贏新機制 B.推動貿易全球化發展 C.開創世界經濟新秩序 D.促進區域集團化形成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8分,第19題24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多元社會結構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時期,其形態主要表現在二元權力體系、多元權力主體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圍繞主體權利而形成的二元社會主體間的一種對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約關系。……多元的社會結構,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摘編自張巨斌《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有學者據此將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歸納如下: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序號方面陳述(1)經濟上農奴經濟、小農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與發展。(2)政治上(3)文化上天主教神學、日耳曼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共存,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人文主義興起。參照表4(1)(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的陳述,指出中古時期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作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關于花生的起源,有學者認為中國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學者對此質疑。材料①西晉稽含的《南方草木狀》(304年)中,對千歲子的描述說:“千歲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須綠色,交加如織……干者殼肉相離,撼之有聲。”從其記載所述的性狀來看疑似花生。(注:同時千歲子這個名稱在《本草綱目拾遺》和《植物名實圖考》中又名仙人掌草,是一種攀緣在巖石上的植物。)②1958年在浙江省吳興錢山漾原始社會遺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種子。用碳14年代測算法對兩地與花生同一灶坑出土的稻谷、木炭等遺物測定,距今分別為4700±100年和公元前2800±145年。③2014年4月2日,由多國農作物遺傳學家參與的國際花生基因組計劃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花生全基因組圖譜繪制工作,證明田間栽培的花生是兩個野生種自然雜交的后代,而二者的原產地均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巴拉圭到阿根廷一帶,時間公元前3000~前2000年。④南美洲的花生野生種群,分布在從巴西北部至南緯35%的區域,我國屬于這一氣候類型的地域寬廣,又有干濕交替適合野生種群生長與保存的條件,尤其在福建、云南、江西、廣西等未墾殖的林區邊緣地帶。——摘編自游修嶺《說不清的的花生問題》等根據材料,說明學者質疑中國是花生起源地的依據,指出運用史學界有爭議的史料應秉持的態度。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南地區位置圖中國西南地區緊鄰南亞和東南亞,與印度、緬甸、老撾、越南等國接壤,是不同民族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體系的交匯點。其由眾多山脈、高原、河流和湖泊組成。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和秦嶺山脈等山脈交匯于此,形成壯麗的山峰和峽谷,蘊含了豐富的水力、礦產、動植物、地熱等資源。這些地理特征不僅影響了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也塑造了不同民族群體的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高山地區多以農牧業為主,而低地和盆地則適合農業和貿易發展。——摘編自方守永《西南邊疆歷史時期的少數民族關系及其對地區穩定的影響研究》材料二秦漢至建國后西南地區發展史時期西南地區發展情況秦漢至蜀漢秦代開發了四川,漢代打通西南夷。許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各自獨立生活。唐代設置劍南節度使,中央沒有充分掌控;吐蕃、南詔政權深入,并容納漢族移民。西南中國一方面自成局面,另一方面與中原地區的關系比較密切。明清一方面延續著過去的土可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斷改土歸流,逐漸將原本漢人不多的西南部,轉化為交通要道上幾乎由漢人占滿,只有山地和谷地留給土著居民的局面。大力推進以儒學教育為中心的文化教育活動。抗戰國民政府組織高校、工業內遷,“高端移民”進入云貴,同時在云南布置重兵,借由滇緬公路為抗戰中國“輸血”,西南轉而走向中國主體文化的一部分。建國后三線建設將諸多產業和國防設施遷入西南。高鐵路線的鋪設和互聯網的普及,更是打造了地理空間和數據空間的連通,西南部不再是崇山峻嶺中自成一局的地區。以尊重民族文化為基礎,不斷增進對集體、民族、國家的認同。——摘編自許倬云:《經緯華夏》,第219-223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我國歷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地區面臨的問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說明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治理的演變趨勢,并分析其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政府經略西南地區體現的治國理念。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小丹同學為了更好地掌握《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五單元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制作了一張思維導圖。“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思維導圖參照思維導圖,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知識,自選主題,制作一張思維導圖。(要求:主題明確,至少寫出三個層級,邏輯清晰,史實準確,不得照抄材料。)福建省漳州市2024屆高三畢業班第四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共6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周天子分立諸侯到各地,與當地族群混雜而居,受封諸侯將雅言和禮樂制度傳播到封地,并共同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這樣的制度建構()A.加強了血緣聯系 B.孕育了統一因素 C.引發了諸侯紛爭 D.擴大了統治疆域【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周(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說明分封制度的實行,有利于民族的交融,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傳播,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從而孕育了統一的因素,B項正確;材料強調是以血緣關系進行的分封,排除A項;材料說明的是分封制度有利于鞏固統治,而非導致了諸侯紛爭,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不僅是疆域的擴大,還有文化的傳播,排除D項。故選B項。2.東漢永元四年,宦官鄭眾幫助和帝鏟除竇氏權貴集團.因功受封,遷大長秋(官名),后又封侯,“于是中官(宦官)始盛焉”。這印證了()A.專制制度的特性 B.士族勢力的強大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選官制度的弊端【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涉及的是宦官因幫助皇帝奪權而獲得受封,說明宦官權力的大小和來源均來自君主,君主決定著宦官權力的興盛,體現的是專制制度下,官吏權力的變動,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士族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選官制度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3.魏晉時期,嵇康認為音樂是客觀存在的音響,哀樂(哀怒喜樂)是人們的精神被觸動后產生的感情,反對現實中“禮樂刑政”并舉的政治功能。這體現其()A.強調音樂移風易俗的屬性 B.追求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C.崇尚思想自由的生活態度 D.倡導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中國)。據材料可知,嵇康認為音樂有其客觀性,而哀樂是人的主觀感受,反對將音樂與現實中的“禮樂刑政”緊密結合,這體現了他崇尚思想自由,不希望音樂被過多政治化束縛的生活態度,C項正確;選項與他反對音樂的政治功能相悖,排除A項;材料主要討論的是音樂與人的情感之間的關系,并沒有涉及到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排除B項;材料重點不是在強調唯物主義哲學思想,而是在表達對音樂和政治的觀點以及對思想自由的追求,排除D項。故選C項。4.左衽和右衽的設計區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沿革,不僅僅是服飾的差異,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詮釋。下圖契丹及著裝方式的變遷折射出遼朝()A.效仿中原的制度傾向 B.分化高壓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社會特征 D.蕃漢分治的統治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遼朝(中國)。從圖中可以看出契丹的著裝方式逐漸發生變化,有向中原風格靠攏的趨勢,這折射出遼朝民族交融的社會特征,C項正確;服飾的變化更多是文化交流的一個方面,而非整體制度的體現,排除A項;服飾的變遷反映了文化交流和融合,而非分化高壓的民族政策,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民族間在文化、服飾方面的交流融合,沒有體現少數民族和漢族不同的治理措施,即“蕃漢分治”,排除D項。故選C項。5.“唐宋派”是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文學流派,早期創作多為應制酬唱之作,后期多創作如“東南海寇出沒,于國家雖為疥癬,而百姓則不堪荼毒”“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等內容的詩文。這一變化體現了該流派()A.援經議政的理念 B.批判專制的勇氣 C.格物致知的追求 D.經世濟民的情懷【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嘉靖年間(中國)。據材料可知,從早期的應制酬唱之作到后期關注東南海寇對百姓的傷害以及表達誓清寇患的決心等內容,這體現了該文學流派關注社會現實,具有經世濟民的情懷,D項正確;“援經議政”是指通過引用經典來議論政事,材料中沒有明確體現,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對社會問題和百姓疾苦的關注,而非批判專制,排除B項;“格物致知”主要側重于探究事物原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6.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統治者不得不“辦洋務”,但對仿造洋槍洋炮等“救命之舉”卻猶豫不決;洋務運動開展之初,統治階級中冥頑不化.者強烈反對,指其“潰夷夏之防,為亂階之倡”。這說明()A洋務派陣營內部產生了分化 B.清王朝吐故納新能力不足C.洋務舉措動搖封建統治根基 D.中體西用的實踐徹底失敗【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涉及的是洋務運動的開展過程中遭受的阻力較大,對與學習西方的態度意見不同,說明清王朝吐故納新能力不足,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不是洋務派的內部問題,而是頑固派對其的阻力,排除A項;洋務運動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開展的,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洋務運動的結果,排除D項。故選B項。7.《馬關條約》規定:“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后全行廢絕。”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中國()A.傳統宗藩關系的解體 B.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C.近代條約體系的建立 D.國家主權意識的淪喪【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95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表明中國承認了朝鮮是獨立國家,并解除了朝鮮向中國的朝貢典禮等內容,表明了傳統宗藩關系的解體,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對中國主權的侵略,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不能體現近代條約體系的建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對中國主權的侵略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8.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系列標語口號,如“政權歸于革命的民眾接受十月革命的革命經驗!中俄聯合萬歲!”“擁護廣東國民革命政府”等。這些標語口號的宣傳()A.完成了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B.擴大了紅色政權的影響力C.轉變了中國民主革命性質 D.推動了工農革命意識覺醒【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據材料可知,這些標語口號強調民眾革命、中俄聯合以及擁護國民革命政府等,有利于傳播革命思想,推動工農革命意識的覺醒,D項正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是一個長期過程,此時并未完成,排除A項;此時紅色政權還未廣泛建立,談不上擴大其影響力,排除B項;中國民主革命性質并未因這些標語口號而轉變,選項夸大這些口號的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9.1947年.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消滅的對象,只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而不是消滅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毛澤東這一論斷旨在()A.推進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B.促進民族工業向前發展C.體現民主革命的艱巨性 D.鞏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1947年是國共兩黨內戰時期,毛澤東此時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消滅的對象,只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而不是消滅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表明要聯合小資產階級好中等資產階級進行正確民主的斗爭,鞏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D項正確;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是在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內戰的階級矛盾,而非工業發展的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的艱巨性,排除C項。故選D項。10.1952~1957年,中國銀行、公私合營銀行、私營典當業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體系。同時,財政部對所管轄的交通銀行和四家保險公司進行了職能、機構的調整,使其財政機關化。這種變化有利于()A.大力整頓金融秩序 B.落實工業化發展目標C.全面恢復國民經濟 D.加快金融國有化進程【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2-1957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涉及的是把中國的金融機構納入到國家的金融管理體系之中,成為政府的管理機構,從而使國家對經濟進行有限管理,這樣有利于此時一五計劃的實施,落實工業化發展的目標,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金融秩序的混亂,排除A項;國民經濟的恢復在1952年基本完成,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金融機構所有權的變化,涉及的是管理權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B項。11.部分年份我國出口商品構成表(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年份出口總額初級產品工業制品金額比重(%)金額比重(%)197572.64273.540.9856.431.6643.61985138.1506135.449.519951487.8214.914.41272.885.620045933.7390.56.585543.293.4據表推斷,我國()A.外貿市場日趨多元 B.國企改革不斷深入C.市場體制已經完備 D.產業升級成效顯著【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5-2004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從出口商品構成表來看,中國的初級產品的出口比例逐漸下降,工業制成品的出口比例逐漸上升,表明中國產業升級成效顯著,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商品的出口國家,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這些產品的來源,排除B項;到21世紀我國要初步建成市場經濟體制,完備表述不準確,排除C項。故選D項。12.表2《漢謨拉比法典》條文節選()條目內容第117條倘負有債務之公民,交出其妻,其子或其女以抵銀,或交出以充債務服役,則他們當在債主家服役三年,第四年應恢復其自由。第118條倘他交出以充債務服役的是奴隸或女奴,則塔木卡(商人)可以不待期限終止,而出賣之.不得要求收回。第119條倘負有債務之公民,交出曾為之生過子女之女奴以抵銀,則女奴之主人可以還塔木卡以所付之銀,而將女奴收回。據表,可知《漢謨拉比法典》()A.體現了社會等級化差異 B.彰顯了法律的公平正氵C.導致了司法程序復雜化 D.以保護了公民的私有財產【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西亞。依據材料概況可知:從《漢謨拉比法典》的規定來看,在相同出現債務以抵押妻女的情況下,奴隸和公民的處置結果是不一樣的,公民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勞役獲得自由或用金錢贖回,而相應的奴隸則沒有相同的待遇,體現了社會等級化差異,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公民與奴隸的不同處置,未體現法律的公平,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司法程序的問題,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相同情況下不同群體的不同情況處置體現的問題,而非體現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排除D項。故選A項。13.《神曲》描寫了作者但丁本人的一場神游。作品中,教皇的身體倒插在地獄里,暴君、獨裁者都在那里遭受酷刑,羅馬詩人維吉爾卻是但丁的指路人;在天堂門口但丁遇到夢中情人貝亞特麗絲,她取代了圣徒彼得掌管著天國鑰匙,成為但丁見到上帝的向導。這些描述體現了作者()A.否定基督教會的地位 B.渴望享受世俗的生活C.積極追求人性的解放 D.向往自由平等的社會【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4世紀的意大利。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涉及了教皇處于地獄中受到懲罰,而但丁的情人則成為了天堂的引路人,表明抨擊了教會的同時,贊揚了人的正當欲求,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積極追求人性的解放,C項正確;文藝復興只是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并不反對基督教,排除A項;材料仍反映的是對天堂的渴望,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排除D項。故選C項。14.1820—1870年英國在世界工業和世界貿易中的占比(%)年份占世界工業比重占世界貿易比重18205027184045251850392218703225據表,解釋正確的是,英國()A.繼承重商主義傳統 B.率先確立代議制度 C.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D.奉行自由貿易政策【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20-1870年的英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從材料可以看出英國工業占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是逐漸下降的,但是占世界的貿易比重基本變化較小,說明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保障了英國對外貿易的持續不變,C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政府對商業的鼓勵,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英國的政治制度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為題向自由貿易對英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因為在自由貿易的影響下工業比重下降的情況下貿易占比額會相應減少,排除D項。故選C項。15.1967年美國全國婦女組織起草了女性權利法案,提出:美國國會必須迅速通過平等權利憲法修正案;必須保證女性得到法律保護并享有產假;保證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等。并為此展開斗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支持。這反映了美國()A婦女解放運動蓬勃開展 B.現代化提升了婦女自主意識C.女性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D.民主政治獲得到了廣泛認同【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7年的美國。依據材料概況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美國婦女組織爭取婦女權力的斗爭,說明隨著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婦女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B項正確;婦女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是婦女自主意識提升的表現,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斗爭的結果,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婦女爭取權力的斗爭,而非民主政治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16.下面漫畫摘自于《中國日報》,畫中國旗從左至右分別象征著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該漫畫寓在表達金磚國家()A.構建合作共贏新機制 B.推動貿易全球化發展 C.開創世界經濟新秩序 D.促進區域集團化形成【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依據材料概括可知:從一個手掌的五個手指代表的是五個國家可以看出,這五個國家是可以合作、共同發展,實現共贏的,A項正確;材料僅涉及五個國家,不能得出貿易的全球化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國家有限,不能得出開創世界經濟秩序的構建,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國家不是地理位置相鄰或相近的國家,不是區域集團,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8分,第18題8分,第19題24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多元社會結構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時期,其形態主要表現在二元權力體系、多元權力主體等方面。其特征主要是圍繞主體權利而形成的二元社會主體間的一種對立、抗衡、合作、利用的契約關系。……多元的社會結構,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摘編自張巨斌《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有學者據此將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歸納如下:中古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核心特征序號方面陳述(1)經濟上農奴經濟、小農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與發展。(2)政治上(3)文化上天主教神學、日耳曼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共存,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人文主義興起。參照表4(1)(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2)的陳述,指出中古時期西歐多元社會結構的作用。【答案】陳述:教會、國王(王權)、封建領主與自治城市多元鼎立,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壯大,推動早期資產階級形成與壯大。作用:促進西歐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解析】【詳解】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題。時空是:中古時期的西歐。陳述:根據材料“多元社會結構是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要素,它形成于中古時期,其形態主要表現在二元權力體系、多元權力主體等方面”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教會、國王(王權)、封建領主與自治城市多元鼎立,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壯大,推動早期資產階級形成與壯大。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治上忘卻的強化和市民階層的壯大,促進西歐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關于花生的起源,有學者認為中國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學者對此質疑。材料①西晉稽含的《南方草木狀》(304年)中,對千歲子的描述說:“千歲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須綠色,交加如織……干者殼肉相離,撼之有聲。”從其記載所述的性狀來看疑似花生。(注:同時千歲子這個名稱在《本草綱目拾遺》和《植物名實圖考》中又名仙人掌草,是一種攀緣在巖石上的植物。)②1958年在浙江省吳興錢山漾原始社會遺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種子。用碳14年代測算法對兩地與花生同一灶坑出土的稻谷、木炭等遺物測定,距今分別為4700±100年和公元前2800±145年。③2014年4月2日,由多國農作物遺傳學家參與的國際花生基因組計劃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個花生全基因組圖譜繪制工作,證明田間栽培的花生是兩個野生種自然雜交的后代,而二者的原產地均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巴拉圭到阿根廷一帶,時間公元前3000~前2000年。④南美洲的花生野生種群,分布在從巴西北部至南緯35%的區域,我國屬于這一氣候類型的地域寬廣,又有干濕交替適合野生種群生長與保存的條件,尤其在福建、云南、江西、廣西等未墾殖的林區邊緣地帶。——摘編自游修嶺《說不清的的花生問題》等根據材料,說明學者質疑中國是花生起源地的依據,指出運用史學界有爭議的史料應秉持的態度。【答案】依據:關于西晉書籍記載花千子是否是花生尚無確認;浙江、江西雖有花生種子的考古發現,但缺乏佐證史料;地理環境只是作物生長的外部條件,而非決定性因素。態度:質疑辨析(甄別);求證;慎用。【解析】【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現代中國。依據:據材料“從其記載所述的性狀來看疑似花生”可知,關于西晉書籍記載花千子是否是花生尚無確認;據材料“1958年在浙江省吳興錢山漾原始社會遺址中和1961年在江西修水縣山背地區原始社會遺址中,掘得了完全炭化的花生種子”并結合所學可知,;浙江、江西雖有花生種子的考古發現,但缺乏佐證史料;據材料“我國屬于這一氣候類型的地域寬廣,又有干濕交替適合野生種群生長與保存的條件”并結合所學可知,地理環境只是作物生長的外部條件,而非決定性因素。態度:據材料“關于花生的起源,有學者認為中國是花生起源地之一,也有學者對此質疑”并結合所學可知,質疑辨析(甄別);求證;慎用。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南地區位置圖中國西南地區緊鄰南亞和東南亞,與印度、緬甸、老撾、越南等國接壤,是不同民族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體系的交匯點。其由眾多山脈、高原、河流和湖泊組成。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和秦嶺山脈等山脈交匯于此,形成壯麗的山峰和峽谷,蘊含了豐富的水力、礦產、動植物、地熱等資源。這些地理特征不僅影響了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也塑造了不同民族群體的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高山地區多以農牧業為主,而低地和盆地則適合農業和貿易發展。——摘編自方守永《西南邊疆歷史時期的少數民族關系及其對地區穩定的影響研究》材料二秦漢至建國后西南地區發展史時期西南地區發展情況秦漢至蜀漢秦代開發了四川,漢代打通西南夷。許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各自獨立生活。唐代設置劍南節度使,中央沒有充分掌控;吐蕃、南詔政權深入,并容納漢族移民。西南中國一方面自成局面,另一方面與中原地區的關系比較密切。明清一方面延續著過去的土可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斷改土歸流,逐漸將原本漢人不多的西南部,轉化為交通要道上幾乎由漢人占滿,只有山地和谷地留給土著居民的局面。大力推進以儒學教育為中心的文化教育活動。抗戰國民政府組織高校、工業內遷,“高端移民”進入云貴,同時在云南布置重兵,借由滇緬公路為抗戰中國“輸血”,西南轉而走向中國主體文化的一部分。建國后三線建設將諸多產業和國防設施遷入西南。高鐵路線的鋪設和互聯網的普及,更是打造了地理空間和數據空間的連通,西南部不再是崇山峻嶺中自成一局的地區。以尊重民族文化為基礎,不斷增進對集體、民族、國家的認同。——摘編自許倬云:《經緯華夏》,第219-223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我國歷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地區面臨的問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說明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治理的演變趨勢,并分析其成因。(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政府經略西南地區體現的治國理念。【答案】(1)與多國接壤地緣關系敏感;地形地貌復雜多樣交通不便;資源豐富利益關系復雜;多民族長期雜居矛盾并存;經濟形式多樣發展困難。(2)政治上:地方管理逐漸增強(由因俗而治到與內地統一管理);經濟上:扶持、開發力度不斷加大(由分散落后到全國一體化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特種設備復習復習測試卷
- 肺鱗癌的健康宣教
- 廣州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試題猜想數學試卷含解析
- 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健康宣教
- 2025區域合作伙伴合同備案申請表
- 滬深北交易所退市新規其他風險警示
- 2025養生會所美容區承包合同模板(官方版)
- 有機合成工一期BDO-技師復習試題及答案
- 小兒神經系統護理
- 竇房傳導阻滯的健康宣教
- 政策性搬遷計劃書
- 2023年廈門市海滄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中醫基礎理論(中英文對照)
- 香港公司條例
- 污水處理系統工程合同范本
- 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的
- 二年級美術上冊課件 《3.我的手印畫》 贛美版 (共18張PPT)
- Q∕SY 126-2014 油田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技術規范
- GB∕T 3216-2016 回轉動力泵 水力性能驗收試驗 1級、2級和3級
- 電子電氣評估規范-最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