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師大版一年級數學教案全集第一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2課題一數數、數的組成(一) 2數數(教學片斷) 5課題二數數、數的組成(二) 6課題三寫數讀數 8課題四數的順序大小比較(一) 數的順序(教學片斷) 課題五數的順序大小比較(二) 課題六實踐活動:了解生活中的數 課題七認識人民幣(一) 認識人民幣(教學片斷) 課題八認識人民幣(二) 23課題九整理與復習 第二單元:方向與位置 28課題一認識前和后(一) 課題二認識前和后(二) 課題三認識上和下 課題四認識左和右 課題五找座位 課題六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 第三單元:認識圖形 課題一分類 分類(教學片斷) 課題二認識圖形(一) 課題三認識圖形(二) 認識圖形(教學片斷) 課題四實踐活動:有趣的圖形拼組 第四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課題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教學片斷) 課題三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一) 課題四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二) 課題五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一) 課題六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二) 課題七整理與復習 第五單元:認識鐘表課題 一認識鐘表(一) 課題二認識鐘表(二) 數學文化:計時方式的變化(教學片斷) 課題三實踐活動:小小商店 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課題一進位加法(一) 課題二進位加法(二) 課題三退位減法(一) 課題四退位減法(二) 課題五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一) 課題一統計(一) 課題二統計(二) 第八單元:總復習 課題一總復習(一)(100以內數的認識) 課題二總復習(二)(100以內的加減法) 課題三總復習(三)(方向和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表) 第一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課題一數數、數的組成(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例1、例2及相應的課堂活動與練【教學目標】1用數數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一”和“十”的直觀印象,為建立數位概念作好準備。會用計數單位 2直觀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知道幾十幾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教學重點】用數數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計數單位“一”和“十”的直觀印象,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數的組成。【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學具:學生準備小棒。【教學過程】一、教學單元主題圖教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過了20以內的數,你能說說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0以內的數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對,20以內的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的確很廣泛。但是,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只用到20以內的數就夠了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幅圖片。出示單元主題圖。教師:觀察這幅圖片,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根據圖片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說。教師:這些信息里面的數是20以內的數嗎?學生回答略。教師:看來在這里20以內的數不夠用了,這一單元我們就來認識100以內的數。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數數、二、探索新知1.教學例1教師:小朋友們在前面已經學過了數數,現在請同學們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數一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抽學生匯報,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要求學生說出:一根一根地數、10根10根地數、5根5根地數…...教師:對,我們有很多種數數的方法。但是,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用得最多的數數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數和一捆一捆地數,也就是10根10根地數,(板書根地數、10根10根地數。)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用這兩種方法來研究怎樣數比20更大的數。教師:用這兩種數數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數呢?要求學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數,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數,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點評: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了20以內的數,通過數20根小棒,強調重點關注一根一根地數和10根10問,讓學生對原來掌握的數數方法進行積極的回憶,為新知識的學習作準備。]教師:現在請同桌的兩個同學把手中的小棒合起來,從這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法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過在數小棒以前,老師有一個問題,20引導學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數,數到20以后就是21,教師: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引導學生回答:2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21了。教師繼續追問:10根10根地數呢?要求學生回答:10根10根地數,20以后就是30了。要求學生回答:2個十是20,3個十就是30了。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一共有40根)[點評:把同桌2個學生的小棒合起來數,讓學生知道數出的數比20大,然后重點關注“20后面的數怎么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數方法。讓學生用不同的有多少根小棒,老師有個問題想問你們,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要求學生回答: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引導學生回答:2個十和9個一合起來是29,9個一再加1個一就是10了,2個十和1個十合起來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這個道理。教師:49后面是多少呢?59呢?69呢?學生回答略。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把你們四個人的小棒合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一共有80根)[點評:這一次把4個人的小棒合起來數,重點放化訓練,幫助學生正確地數數。]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再加20根小棒數一數,注意,數到九十九以后是一百。學生小組合作數小棒。教師: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學生回答略。教師:剛才同學們有的是一根一根地數的,有的是一十一十地數的,都能數出100根小棒。下面我們來比賽一下,左邊的同學一根一根地數,右邊的同學10根10根地數,看誰數得又快又對。開始!教師:發現了什么?讓學生發現10根10根地數比一根一根地數要快得多。教師:對了,10根10根地數要快一些,但是10根10根地數能數出28,36,47這些數嗎?教師:那么你覺得怎樣又快又對地數出28,36,47這些數呢?學生討論后回答。正確的答案是兩種數數的方法配合使用,先用一十一十地數數出幾個十,再用一根一根地數數出幾個一。教師:你們的手中有捆著的小棒,方便你們10根10根地數,也有一根一根的小棒,方便你們一根一根地數,下面請同學們用最快的方法數出47根小棒。學生數小棒,要求學生先數出4捆小棒,再數出7根小教師:說明4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呀?讓學生說出47里面有4個十和7個一。再讓學生用這種方法數出28,36,并分別說出28和36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點評:在學生經歷了一根一根地數和10根10根地數的基礎上,這個教學環節通過兩種數數方法的對比,讓學生發現兩種數數方法各有優劣,因此想到要把兩個方法結合起來數,通過兩種數數方法的配合,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理解數的組成,把數的組成的教學融入數數的操作活動中,用操作活動為學生的思維提供表象支持,使學生對數的組成理解得更加深刻。]2.教學例2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用10個10個地數和一個一個地數的方法數數了,下面我們用同學們數數的方法來解決一課件顯示例2圖片。教師:你看,這些小動物多可愛呀!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嗎?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數的。要求學生說出一排有10只,10只10只地數,有2個十只;剩下的一只一只地數,數出有8個一只,一共就有28只小灰兔。教師:你看我們數數的時候也用到了前面的數數的方法。那么這個2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要求學生回答:數了2個10只和8個一只,所以28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教師: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學生數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教師:那么55又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呢?要求學生回答:55是由5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要求學生回答:每一排都是10只,所以采用10只10只地數,一共有10個十只,就是100只。教師板書:10個十是一百。三、鞏固深化(1)課堂活動第1,2題。(2)練習一第2,3題。四、實踐活動數一數自己感興趣的物體有多少。如:班上有多少名同學......[點評:向學生提供多種有趣的數學活動機會,讓學生在數數的活動中加深理解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學生回(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數數(教學片斷)出示例1主題圖。(無對話框)學生:好!學生獨立數小棒。教師: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樣數的?學生甲:有20根小棒,我是一根一根地數的。學生乙:我數出的也是20根小棒,但我是10根10根教師給主題圖中的兩個小孩貼對話框:一根一根地數,10根10根地數。教師:我認為這兩種方法都不錯。下面請同桌的兩個同學把手中的小棒合起來,再選一種你們喜歡的方法數一教師:遇到了什么問題?哦!這個小朋友在問二十以后怎樣數?(貼對話框:二十以后怎樣數?)誰來幫助他?二十二、二十三…...教師:你怎么知道二十以后是二十一呢?學生:我想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十一,2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二十一了。教師:這個想法對嗎?學生:對。教師:好!老師也支持你們的意見。還有沒有其他數法呢?學生乙:我是10根10根地數的,二十以后就是三十、教師:這樣數可以嗎?(學生:可以。)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學生:40根。教師:真不錯。再把兩個小組手里的小棒合起來,你們還能數嗎?學生:能!教師:小朋友就動手數一數,數的過程中注意這個小朋友提出的問題。(貼對話框:三十九后面是幾,四十九后面呢?)學生合作數小棒后回答:三十九后面是四十,四十九后面是五十。教師:五十九后面呢?六十九后面呢?學生回答(略)。教師: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學生:80根。)再添20根小棒數一數,注意,數到九十九以后就是一百。教師:有多少根小棒?學生:100根。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把這些小棒10根10根地捆起來。(學生捆小棒)再10根10根地數。學生數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教師:數到一百時,數了多少個十?學生:10個十。教師:10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點評:這個教學片斷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分散出現對話框,這就分散了要研討的問題(因為每個對話框實際上就是一個問題),分散了學習難點。二是多次用把幾個人的小棒合起來的方法,展示數的擴展過程。第一次數20根小棒,這是學生已經掌握的20以內的數概念,也是學生數概念的擴展起點;第二次把兩人的小讓學生再添20根小棒,數到一百。這樣四次擴展,各有重點。第三個特點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數數,既突出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又突出學生的個性,還解和掌握計數單位,為后面數的組成的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本案例由卞小娟提供)課題二數數、數的組成(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頁例3以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知道計數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計數單位在計數中的重要作用。2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提高學生對數概念的掌握水平。3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教學重點】知道計數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學具: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教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數數和數的組成,現在請你們拿出小棒,數出其中的32根。教師:數好了嗎?誰來演示一下你是怎樣數的?要求學生一邊演示一邊回答:先10根10根地數,數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數,數出2根小棒,合起來就是32根。(學生演示10根10根地數時,要求學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教師:你們能看著這些小棒說出3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嗎?要求學生回答:32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教師: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回答:因為剛才數的是3個10根和2個1根。教師:我們在數數時用到了10根10根地數,也用到了一根一根地數。同學們為什么要用這兩種方法數數呢?指導學生說出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不滿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數才能準確地數出來。教師:剛才同學們說到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數數,也采用了10根10根地數的方式,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應用10根10根地數的方式的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數?板書課題。[點評: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既是對上節課知識的復習,也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圖。教師:圖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數?指導學生說出有乒乓球的個數、鋼筆的支數、月餅的個教師:生活中在哪些情況下要數這些數呢?學生:售貨員在賣乒乓球、鋼筆、月餅時,都要數乒乓球、鋼筆、月餅的個數或支數。教師:這些商品都是裝在盒子里的,盒子上還注明了每盒的數量是多少呀?教師:這和我們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嗎?它的目的是什么呀?讓學生理解這樣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數,能在較短的時間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堆散亂的沒有盒裝的乒乓球。教師: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個乒乓球嗎?多媒體課件直觀地演示把這些乒乓球裝入盒中,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個乒乓球。教師:現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個乒乓球了嗎?學生:能,有32個乒乓球。教師: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有32個乒乓球了呢?學生:因為這里有3盒,就是3個十;還有2個,就是2個一。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教師:同學們用到了前面數數的方法了嗎?讓學生明白這里是用到了前面的數數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數出有多少個十,再數出剩下的有多少個一,合起來就知道有多少個乒乓球了。教師:能用類似的數數的方法數一數有多少支鋼筆和多少個月餅嗎?這里是把鋼筆放在盒子里讓你們數好還是拿出來一支一支地讓你們數好呢?學生:還是放在盒子里比較好。教師:為什么?學生:這樣才能又快又對地數出有多少支鋼筆。教師:好吧,老師還是把它裝在盒子里讓你們數吧。學生數后,抽學生匯報。要求學生說數出了幾個十和幾個一,然后問學生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教師:在數月餅的時候用了幾種數數的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只用到10個10個地數的方法。教師:為什么不用一個一個地數的方法呀?學生:因為這里沒有單個的月餅。教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盒子進行包裝,這不僅僅是為了攜帶方便,同時也是為了數數的方便,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像這樣包裝商品的例子嗎?讓學生盡可能地說生活中每10個裝一盒的例子。教師:由于每10個裝一盒與數學中的10個10個地數有關,所以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要大量地用到一些盒裝的商品,來幫助同學們理解一些計算方法,看看你們的教科書,后面還有月餅盒嗎?把這些圖打上個記號,學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們好關注今天學習的內容和教師:我們通過了解生活中的數,知道了10個10個地數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下面我們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一第1題。教師: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來嗎?教師:怎樣才能使我們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呢?學生討論后回答。要求學生說出把這些泡泡10個10個地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了。教師:同學們動手圈一圈。學生圈后,讓學生說一說圈了多少個十,然后再說一說這些泡泡的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點評:教學中用每10個商品裝一盒與每10根小棒捆一捆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讓學生通過捆小棒的作用去體會裝商品的作用,這樣學生對生活中的數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學中在正面強調每10個商品裝一盒的好處的同時,用反證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如果不這樣做就不容易很快數出這些商品,通過用盒裝和不用盒裝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這樣包裝商品的優越性。教學中還很巧妙地把數商品個數與數的組成很好地結合到一起,通過“數了幾個十和幾個一"的追問,讓學生體會幾十幾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在數數的同時深化學生對數的組成的理解。教學中還把盒裝商品與練習中圈10的要求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這種要求的必要性,溝通所講的知識和所練的內容的聯系,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水平。]三、鞏固練習1教科書練習一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數的,數了幾個十和幾個一,所以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第3題的游戲先抽一個小組的學生來做示范,再全班進行游戲。四、課堂小結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略。五、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完成第6頁第5題的小調查,了解生活中的數。(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8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教學目標】1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2初步建立位置值的概念。3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從中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和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教學重點】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學具:小棒、計數器。【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教師拿出一捆零3根小棒用雙面膠貼在黑板上。教師:這里有多少根小棒?學生:13根。教師:在你們的計數器上撥出13。學生撥后,抽學生回答是怎樣撥的,教師在小棒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如右圖),要求學生解釋左邊的1顆算珠表示什么,右邊的3顆算珠又表示什么,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這個算珠圖的理解是:十位上的算珠與個位上的算珠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一個十,個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一個一。教師:能把這個數寫下來嗎?說一說你寫的數左邊的數字表示什么,右邊的數字又表示什么。學生在算珠圖下面寫數,并說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教師:這些是我們在20以內數的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100以內的數的讀寫。二、探索新知1.教學例1在13根小棒的右邊貼出2捆零3根小棒。教師:這是多少根小棒?學生:23根。教師:根據前面的經驗,如果要把這23根小棒撥在計數器上,你認為應該怎樣撥?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應該在十位上撥2顆算珠,個位上撥3顆算珠。因為十位上的2顆算珠表示2個十,個位上的3顆算珠表示3個一。教師:這個同學講得有道理嗎?老師也贊成他的意見,現在同學們看清自己計數器上的十位和個位,自己撥一學生自己撥。老師在小棒圖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如右圖),并讓學生說說左邊的2顆算珠表示什么,右邊的3顆算珠又表示什么。教師:你能用寫13的方法把這個數寫下來嗎?學生自己寫,抽一個學生在黑板上對著算珠圖寫出來(如左圖),并讓他說一說寫的數左邊的數字表示什么,右邊的數又表示什么。在寫出23之后,反過來讓學生加深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教師:那又該怎么來讀這個數?按照讀13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讀23。教師: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這兩幅圖,(如右圖所示)比較我們原來學習的13和現在學習的23,你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討論后,讓學生發現這樣的一些相同點和不同學生1:這兩幅圖上的數都是兩位數;個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十。學生2:個位上的數字都是3,都表示3個一。學生3:這兩個數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十位上的數字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13中的1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23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教師:對,這兩個數都是兩位數,十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十,個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一。所以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兩位數的表示方法和讀寫方式和我們原來學習的十幾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這些數比我們原來學習的數大。你能用你掌握的數的寫法來寫下面這些數嗎?讓學生讀寫33,43,53,63,73,83,93并分別說一說十位的數表示什么,個位上的數又表示什么,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過程。在教學時,先用小棒作為直觀的認知方式;再過渡到算珠圖,并且反復利用算珠圖,作為承上啟下的半用小棒、算珠、數位和寫數安排強化了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100以內的數概念。]2.教學例2教師出示例2的算珠圖(如右圖所示)。教師:比較黑板上的這兩幅圖,你發現它們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學生1:這兩個圖都表示的是兩位數,都是由個位和十學生2:這兩個數都是由3和4組成的,但是3和4的位置不一樣。教師:第一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第二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學生:第一個圖表示的是34,第二個圖表示的是43。學生說,老師在黑板上對應的位置寫數(如右圖)。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3和4的位置不一樣,表示的大小是一樣的嗎?為什么不一樣?教師這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和交流,利用讀寫示的大小也不一樣。并讓學生利用比較的方法來說圖,上,表示3個一。強調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的不同意義,同時也讓學生深刻理解位置值的重要性。教師:像這樣的數你還能找出哪些?引導學生找出像45和54,67和76這些數字相同但大教師:從中你知道些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同樣的數字(0除外)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如果學生不能說出“0除外”,教師作適[點評:采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通過34和43的算珠圖的對比,讓學生體會位置值在記數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教師: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10個十是一百,如果要在計數器上撥一百,你認為該怎樣撥?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入手:10個一是一十,要在十位上撥1顆算珠;10個十是一百,就應該在百位上撥1教師:現在請你們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百。教師在黑板上出現算珠圖。(如右圖)教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寫一寫這個數?抽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對著算珠圖寫數。并對照著算珠圖說一說每個數字所表示的意思。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寫數和讀數,你能說一說我們剛才是怎樣寫數讀數的嗎?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回答:寫數和讀數,都應該從高位開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教師:對,寫數和讀數都應從高位起。請同學們觀察我們計數器上的數位,和原來我們看到的計數器比,多了一個什么數位?這些數位是怎樣排列的呢?指導學生說出,和原來的計數器比,多了一個百位。并且這些數位的排列是從右邊起第1位是個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教師:在我們目前學過的這幾個數位中,最高位是哪一位?學生:百位。教師:隨著我們今后認識的數越來越大,認識的數位會越來越多。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8頁課堂活動。先由教師做示范,教師說一個數,學生寫;或教師寫一個數,學生讀,再由同桌的兩個學生模仿進行。四、課堂小結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略。(重慶市江津區歐洋、余勇瞾)課題四數的順序大小比較(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例1以及相關的內容。【教學目標】1掌握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知道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的數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數感。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3.讓學生經歷對數的順序的探究過程,從中獲得價值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知道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的數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數感。【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教師:小朋友們前面學過了數數,誰能從38數到52?教師:現在同桌的一個同學從49數到68,另一個同學檢查他數得對不對,數完以后再交換成另一個同學數。教師:同學們數對了嗎?其實你們剛才在數數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數[點評:數數就是按數的排列順序數的,所以從數數引入課題,學生很快就能找到這節課所學知識與前面知識的聯系,這樣能有效地應用前面所學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二、探索新知1.發現數的排列規律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數字圖片。教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請你將教科書13頁的例1的表格補充完整,看誰填得又對又快,開始。學生填完以后抽一名學生把結果拿到視頻展示臺展示,進行集體訂正。教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這張表格,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發現和同學們分享?教師組織學生匯報結果,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發現,學生可能主要有這樣幾個發現:(1)橫著看。從左往右看,前一個數都比后一個數少1,反之多1。從第二排起,每一排上的數除了最后1個數以外,十位上的數都是相同的。(2)豎著看。從上往下看,下一個數比上一個數多10,反之減少。每一豎列個位上的數相同。(3)斜著看。有一斜行是十位上的數字和個位上的數字都是相同的每一斜行都有一些排列規律。也許學生還有其他的發現,只要學生說得有理,都可以給予肯定。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發現了這么多的規律,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規律來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教師在黑板上寫出39。教師:如果不看書上的表格,你知道39的左面是哪一個數嗎?右面、上面和下面呢?要求學生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說出:39的左面是38,右面是40,上面是29,下面是49。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教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些規律,不過在這個表格里還藏著一個很重要的規律。剛才我們在按順序從1數到100時,你能發現哪些數小,哪些數大嗎?根據教師的引導,學生不難發現在按順序從1數到100時,越往后數數就越大。教師:對了,書上的小女孩也發現這個規律,將數按順序排列以后,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教師板書。教師:你知道什么叫前面,什么叫后面嗎?引導學生說出按數的順序寫數時,先寫的數就叫做前面的數,后寫的數就叫做后面的數。教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規律,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比如37和59誰大誰小?學生:59比37大,37比59小。教師:你們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在數數的時候,我們是先數37再數59,根據“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這個規律,37在59的前面,說明37比59小,59在37的后面,說明59比37大。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個規律完成書上17頁第6法。讓學生說出排在50前面的數都比50小,排在502.培養學生數感完成了連線,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同學們,48,27....這些數都比50小,這些比50小的數都是一樣大的嗎?學生:不是。教師:那么在48和27中,哪個數比50小一些,哪個數比50小得多呢?學生:48比50小一些,27比50小得多。教師: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回答:雖然48和27都比50小,但是從表格上來看,48離50比較近,而27離50比較遠。教師:對了,當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但是這兩個數又離得比較近時,我們就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一些;而如果這兩個數離得比較遠時,我們就說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得多。教師板書:小一些、小得多。教師:你還能說出一些比50小一些的數嗎?學生回答略。教師:比50小得多的數還有哪些呢?學生回答略。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怎樣判斷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小一些還是小得多,誰能說出比50多一些或多得多的數?你是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多一些、多得多。學生回答略,只要學生說得合理都給予肯定。完成書上15~16頁課堂活動。先由教師做示范,再讓同桌兩個同學相互猜數。[點評:在新課的教學中,一是重視學生發現規律的過程,二是重視學生對規律的應用。在學生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簡單的規律就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而一些難的排列規律,就由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教學中采用學生發現一個規律就應用一個規律,這樣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同時又通過規律的應用,加深學生對規律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的排列規律的掌握水平。數感也是數的排列規律應用的一個部分,教學中溝通了數的排列規律與數感的聯系,讓學生掌握按數的排列規律,從數的排列中兩個數“距離”的遠近決定選用“大 (小)一些”還是選用“大(小)得多”來描述兩個數大小比較的結果,這樣學生可以從根本上理解這些詞的含義,提高學生對數概念的掌握水平。]三、鞏固練習教科書上15~16頁練習三第1,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四、課堂小結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略。(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數的順序(教學片斷)教師板書“數”后,問學生:“小朋友認識這個字嗎?”學生:認識。教師:請小朋友說一個你最喜歡的數。并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它。學生甲:我喜歡22,因為這兩個數字都像鴨子。教師板書:22。學生乙: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教師板書:7。學生丙:我喜歡39,這個數是我爸爸的年齡。教師板書:39。....教師:你們知道老師喜歡哪個數字嗎?猜猜看。教師:老師最喜歡48。(板書:48。)班上48個小朋友教師:下面我還得請喜歡22的孩子說一說,2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說出它前面的兩個數和它后面的5個數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板書出22前面的21和20以及22后面的23,24,25,26,27。教師:誰來說一說7前面的2個數和7后面的5個數?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怎樣找一個數前面的幾個數或這個學生:按數的順序找的。教師: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數的順序,不過這節課研究的數的順序要比我們前面學習的數的順序要難一些。板書課題:數的順序。教師:請小朋友們翻開書第13頁,你們能按數的順序寫出空格里的數嗎?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對又快。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教師:同學們填得真好。在這個表中藏有許多有趣的規像這樣,你們還能從表中找出哪些規律呢?先悄悄地找,然后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學生相互交流后,抽學生說表中的規律,其他學生補充,盡可能地找出表中的所有的規律。教師:同學們真能干!找到了這么多規律,大家熟悉這些規律了嗎?學生:熟悉了。教師:我考考大家,我們先把眼睛閉上,想一想:在表中59的上面那個數是多少,下面、左面、右面呢?學生:59上面是49,下面是69,左面是58,右面是教師板書。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略。教師:誰能再說一說22的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各是哪些數?學生回答略。教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數的順序和數的排列規律,我們接下來研究數的大小比較。(教師板書)你能說出比50小一些的數嗎?你怎么知道它比50小一些呢?引導學生說出:我發現49,48,47都比50小一些,因為從表上看它們都排在50的前面,都離50比較近。教師:你能說出比50小得多的數嗎?你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1,2,3,4這些數都比50小得多,因為從表上看,它們都排在50的前面,且離50都比較遠。教師:誰還能從表中找出比50多一些或比50多得多的數?學生回答(略)。教師:你能分別用“小一些”、“小得多”、“多一些”、“多得多”說一句話嗎?選擇一個在小組內說一說。哪個孩子愿意向大家說說?學生相互說后,抽學生在全班說。[簡評:這個教學片斷重視從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出發,讓學生從按順序說一個數的前面的幾個數發展為說100以內數的順序,使新舊知識的銜接自然;教學中還尊重學生的選擇,用說你自己喜歡的數的方式,發揮學生的個性;教師還通過“老師最喜歡48。班上48個小朋友老師都喜歡”的話語,和諧師生關系。在學生找規律的過程中,一方面讓學生盡可能地找出表中數的排列規律,另一方面用說一個數的上、下、左、右的數,加深學生對數的排列規律的理解,并且用比較數的大小的方式,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運用價值,通過價值體驗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本案例由楊敏提供)課題五數的順序大小比較(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4頁例2、例3以及相關的內容。【教學目標】1知道兩個兩位數比較大小時十位上大的那個數比較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能用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突出多種比較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3.讓學生經歷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究過程,從中獲得價值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比較大小的方法,能用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小棒、直尺。【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教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了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也會應用100以內數的順序中“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的排列規律來比較數的大小。這節課我們就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數的大小比較。[點評:突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和上節課的學習內容的聯系,使這個小節的學習內容聯系得更加緊密,同時突出是在上節課的學習基礎上來探討本節課的學習二、進行新課1.教學例2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的情景圖。教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學生根據情景圖中的信息說出:兩個小朋友在比較兩個班人數的多少。教師:對,比較兩個班人數的多少其實就是在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板書:3841。教師:那么我們可以怎樣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當然我們可以從數的排列順序來比較,想想從1寫到100,哪個數先寫,哪個數后寫。但是這節課要求不從數的排列順序比較,又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這里老師給每組的同學準備了一些小棒和一把直尺,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老師提供的這些材料中選擇一種材料來比較出這兩個數的大小。學生在小組內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教師:哪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你們小組選擇的是哪種材料?是怎樣比較的?下面以學生先說到用小棒來比較為例。學生:我們小組是用小棒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用小棒比。教師:請你把小棒拿上來給其他同學演示一下你是怎樣擺小棒的。學生視頻展示臺演示擺小棒。要求學生一邊演示擺小棒,一邊回答:把小棒分成兩堆來擺,把38根小棒擺成3捆零8根,把41根小棒擺成4捆零1根。教師:擺好以后你是怎樣比較的?為什么?要求學生說出:38根小棒比41根小棒少。因為38根是3捆零8根小棒,而41根是4捆零1根小棒,3捆比4捆少1捆,所以38比41小。教師:同學們贊成這個小組的方法嗎?老師也贊成。我們可以直接比小棒的捆數,1捆是1個十,38里有3個十,41里有4個十,這樣比實際上就是比38和41的十位,十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教師:剛才老師還給同學們提供了一種工具,有用直尺比的小組嗎?學生可能會說出:根據我們昨天學的100以內的數的排直尺上分別找到38和41,因為38在41的前面,所以可以判斷出38比41小。教師:這是從數的排列順序來解釋的。如果不從這個角度解釋,怎樣解釋38比41小呢?引導學生這樣看,從0到38的這段線(如圖所示)比從0到41這段線短,所以38比41小。教師:其他用直尺比較的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通過剛才的比較,我們知道38比41小,那么我們應該在這兩個數之間打上什么符號呢?教師:在38和41之間打上小于號。教師:現在請同學們翻到書14頁,用你喜歡的比較方法完成“試一試”。多媒體課件出示:2303265056學生獨立完成,再抽學生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來比較的。教師:我們來看這里其中的一道:23o<32,老師有一個問題,23和32的數字是一樣的嗎?要求學生回答:23和32都是由2和3這兩個數字組成的。教師繼續追問:既然這兩個數都是由2和3組成的,那么它們為什么不是一樣大的呢?要求學生說出:雖然這兩個數都是由2和3組成,但是兩個數字中同一個數字一個在十位上,一個在個位上,所以它們的大小不同。教師:對,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大小也不同。那65和56比呢?要求學生回答:也是同樣的情況。教師:從38小于41,23小于32,65大于56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歸納出:在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時,先從十位開始比,十位上的數大(小),這個數就大(小)。教師板書:在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時,先從十位開始比,十位上的數大(小),這個數就大(小)。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我們剛才的這個發現來完成書上16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點評:在比較兩個數大小的過程中,用教師提供比較工具的方式,突出學生在數的大小比較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掌握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同時也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當學生用數的排列順序來解釋直尺上兩個數的大小時,教師要求學生換一個角度來解釋,這樣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來理解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教學中既強調比較大小方法的多樣化,又重視對結論的歸納,讓學生從中體會比較大小方法的多樣性和結論的嚴謹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2.教學例3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在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時,先從十位開始比,十位上的數大(小),這個數就大(小)。你能根據這個比較大小的方法來比較這樣兩組數的大小嗎?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教師:為什么?要求學生回答:因為22和23,45和43十位上的數是相同的。教師:十位上相同的兩個數又該怎樣比較數的大小呢?教師:是這樣的嗎?我們看一看22和23比大小的方塊圖,這兩個數都有2個十(多媒體中表示兩個整十數的方塊變色),所以這兩個數的十位上是一樣大的,我們再比個位,因為個位上2比3小,所以22比23小。多媒體顯示22<23。教師:誰來像這樣解釋一下你是怎樣比較45和43的大小的?學生解釋略。教師:誰能把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完整地說一遍?指導學生說出: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先從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個數比較大;十位上的數相同,就比個位上的數。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將板書補充完整: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先從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個數比較大;十位上的數相同,就比個位上的數。[點評:在原有基礎上,讓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再思考解決方法。這樣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認識過程中完整地掌握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方法。]三、鞏固練習完成書上17頁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怎樣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學生回答略。(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9頁。【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數的認識,提高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掌握水平。2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學重點】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具、學具準備】調查表格、視頻展示臺。【活動過程】一、活動準備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還在班上和家里了解到100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其實100以內的數在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同學們想去了解這些生活中的數嗎?學生:想。教師:我們可以全班一起去調查了解,也可以幾個人或一個人一組自己去調查了解,你們希望用哪種方式去了調查了解呢?如果意見不統一,可以用舉手表決的方式決定。下面按學生都希望全班統一去調查了解的方式設計。教師:大家都希望全班一起去調查了解,但是到什么地方去調查呢?書上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同學們看一看書,討論一下你們希望到什么地方去調查了解。學生討論后回答,按書上提供的線索,學生愿意到哪個地方就到哪個地方。下面以學生喜歡到商場去調查為例教師:到商場去了解些什么內容呢?書上有提示嗎?學生:書上提示我們了解商場哪些商品的價格在50至100元之間。教師:這兒說的商品,包括哪些商品呢?學生自由回答,比如衣服、玩具、家用電器等。教師:對了,這些商品我們都可以去調查了解,但每個學生都去了解這些商品,忙得過來嗎?我們還是來分一分工吧。學生分工,分一些學生去了解服裝、一些學生去了解家教師:除了分工以外,你們覺得還要作好哪些活動準備呢?要求學生討論出還要有調查的記錄,每個小組的學生還要進行進一步分工,比如哪些去詢問價格?哪些記錄?哪些對其他的價格作觀察和了解。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出示調查表格(如下表),要求學生理解怎樣填寫這個表格,并在學生進一步分工的基礎上,進行如下的談話。第()組()價格調查表商品名稱價格商品名稱價格教師:除了作好這些準備以外,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要求學生討論出要注意自己的語言,用文明禮貌的語言詢問價格,還要注意安全,強調紀律等。教師:做好了這些準備,下面我們就出發吧。二、過程指導指導學生到商場調查商品價格,可以先全班到一個柜臺,讓一個學生作調查示范后,包括詢問價格和記錄價格的示范;然后再分組進行調查,分組前強調集中的時間,一個小時后將學生集中后帶回學校。三、匯報小結教師:剛才我們分組對商場里的一些商品進行了調查,誰來匯報你們小組的調查結果?可以采取分組匯報的方式,讓學生對調查結果進行匯報。要求匯報的學生把填好的調查表格拿到視頻展示臺進行展示,并請一名學生對調查結果做一個簡單的講教師:通過剛才的調查,你有哪些發現?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學生提到調查時發現有的商品在功能上都差不多,而價格卻不同時,教師應及時提出追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導學生從這些商品的外觀、質量、出產廠家和這件商品所在柜臺的位置這些方面來思考,讓學生意識到一件商品價格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匯報過程中可能還有學生會發現有的商品的價格超過了100元或者不到1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100并不是最大的數。并告訴學生:“目前我們只學了100以內的數,生活中還有很多比100大的數,我們將在今后的學習中來探討這些數。還有比1元少的價格怎樣用元作單位來表示,也是我們在以后要探討的問題。”教師:通過到商場進行調查,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我們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有哪些聯系?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主要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教師:通過今天對生活中100以內數的調查了解,同學們知道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是相當廣泛的,也是很重要的,說明對數的學習非常重要。同學們還會從你們今天調查的數中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吹風48元一個,用100元買一個吹風,還剩多少錢?”“一桶油65元,一袋米30元,如果買一教師:這些問題同學們能解決嗎?看來我們不但要認識這些數,還要用這些數來解決問題。怎樣用這些數來解決問題呢?這是我們在后面要研究的內容,但是同學們可以保留好今天調查的數,在我們學習用100以內的數解決問題時,我們再用這些數來作為我們的學習內容,使我們調查到的數發揮更大的作用。1把學生的活動建立在學生的已有經驗上。這個實踐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來展開的。開課時,教師用“前面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還在班上和家里了解到100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這樣的話來喚起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積極回憶,通過這樣的回憶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活動中來,為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充分發揮教師和教科書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從調查方式、調查地點到調查內容等方面的提問,對這個活動程序和活動過程作積極的引導,教學中還充分發揮了教科書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看教科書明確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形式,這樣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使整個活動方向明確,活動有序。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全部調查過程和匯報過程,并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得很充分,通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和價值體驗。3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參與性強。教師一開課就告訴學生這節課的活動是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啟用這方面的活動經驗,用這樣的方式增強學生對完成這個活動的信心,激發學生對活動的興趣;通過小組分工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有自己的任務,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小組內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活動。4注重知識的延伸。在學生匯報了調查結果后,要求學生根據調查的結果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產生由對生活中的數的調查轉向對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認(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課題七認識人民幣(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1~22頁例1、例2。【教學目標】1能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以及對它們的實際價值有所感知。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中獲得價值體驗。【教學重點】會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教學準備】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若干、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教師:(多媒體出示主題圖)同學們,下課后老師就準備到這個商場購買東西。你們知道老師到商場購買東西必須帶上什么嗎?日本、中國等國家的錢)美國的錢叫美元,歐洲的錢叫歐元,日本的錢叫日元,中國的錢就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點評:從貼近學生生活的逛商場出發,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在認識人民幣的同時又介紹了其他對人民幣有一個橫向的比較和了解。]二、教學新課1認識人民幣教師掏出一疊人民幣。教師:這些人民幣你們認識嗎?學生認人民幣,學生認一張老師在黑板上貼一張。不認識的大家一起認,然后把它貼到黑板上。貼錢的時候按分、角、元從小到大分類貼。教師:(指黑板)從貼這些人民幣中你發現了什么?(1)人民幣有的是金屬做的,有的是紙做的。教師順勢介紹金屬做的叫硬幣,紙做的叫紙幣;(2)分和分在一起,角和角在一起,元和元在一起。教師順勢指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并板書在相教師:(拿出1元的人民幣放在視頻展示臺上)老師這兒有個問題,你是怎樣知道這張人民幣就是1元呢?一個重要標志,你們還可以從這張人民幣上的哪些地方辨認出它是1元呢?(多媒體顯示人民幣的正面和反面,學生在上面找1元的字樣)你能找到其他人民幣上表示面值的數嗎?學生找后,抽學生回答。教師:同學們可以從這些地方辨認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人民幣上除了有表示面值的數以外,還有些什么呢?引導學生觀察出人民幣上還有不同的圖案和防偽標志。教師:人民幣上有不同的圖案,但是有一個圖案是每張人民幣都有的,你們能發現這個相同的圖案嗎?引導學生觀察出國徽的圖案。教師:對,國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是非常莊嚴、神圣的,所以我們應該保護人民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人民幣呢?學生說保護人民幣的措施。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上有表示面值的數、圖案、防偽標志,請拿出你們的錢和同桌一起找一找這些表示面值的數、圖案和防偽標志在哪兒?學生一起互相說。教師:你們會認錢了嗎?學生:會。教師:老師考考你們,請翻開書24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做完后集體匯報。2深入認識人民幣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真的認識人民幣了嗎?學生:真的。教師:老師還想考考大家,(拿出1元錢)1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學生回答略。教師:5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學生回答略。教師:100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學生回答略。教師:鉛筆大概值多少錢?學生回答略。....教師:所以,我們不但要會認人民幣,還要會估計它們能買些什么東西。知道這張人民幣的價值,才算真正認[點評:本環節的設計比較有特色,認識人民幣不僅僅是從面值上認識人民幣,還應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價值。在認識了人民幣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人民幣的價值,以及感受各種商品的價值,讓學生對人民幣有更深層次的認識,顯得教學比較有深度。]3人民幣的兌換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問題,我到商場買東西需要一些零錢,所以(拿出1元的人民幣)老師想要把這1元的換成一些1角的。你們會拿多少張1角跟我換?學生:10張1角。教師:你們覺得這樣換公平嗎?根據生活經驗,學生覺得公平。教師:為什么?引導學生得出:1元=10角。多媒體出示:1張1元和10張1角相等的圖及1元=10教師:(拿出1角)1元=10角,想一想1角又等于多少分?學生根據前面1元=10角可以得出1角=10分。多媒體出示1張1角和10張1分相等的圖及1角=10教師:我們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后就可以公平地換一些錢了。(拿出2元)比如2元能換多少角呢?為什么?引導學生從1元等于10角得出2元就可以換20角。教師:(拿出1元)1元可以換多少張5角呢?引導學生得出1元可以換2張5角。教師:10元可以換多少張5元呢?引導學生說出10元可以換2張5元。教師:請翻開書22頁,做議一議。三、課堂小結教師: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人民幣有哪些單位?1元等于多少角?1角等于多少分?學生回答略。四、課堂延伸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初步學習了人民幣的兌換。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學習的知識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東西,了解一下哪些商品值多少錢,了解一下買東西的過(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鄭繼)認識人民幣(教學片斷)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錄像:(遠景)一個繁華的商場,商場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人們川流不息地到商場買東西。(近景)人們正在買賣東西,一個阿姨帶著孩子問:“書包多少錢一個?”“我買一瓶膠水。”…....教師:你們看見了什么呀?學生:我們看見了一個繁華的商場,人們在商場里買東教師:他們用什么買東西呢?學生:錢。教師:你們帶錢來了嗎?學生:帶來了。教師:拿出來大家看一看。學生拿出錢。教師:你們帶的這些錢都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些人民幣。(板書課題)教師:帶來的這些人民幣你們認識嗎?(學生:有些認識,有些不認識)哪些人民幣你們認識呢?把你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你的小伙伴。學生教學生認人民幣。教師:誰來教大家認一認?抽學生上講臺來認人民幣。如:這個硬幣是1分的人民幣,也是最小的人民幣,要30個這樣的人民幣才能買到1支鉛筆。1分硬幣的一面是國徽,另一面是稻穗圍成的圖案,上面還有"1"字。這里,學生能說到什么程度就說到什么程度。但要注意讓學生觀察人民幣上的圖案,觀察得越仔細越好,特別是人民幣中的一些重要的辨認標記。最好還能說一說這張人民幣能買什么東西,把人民幣的票面和面值結合起來,學生才算真正認識了人民幣。教師:哪些人民幣同學們不認識呢?學生提出自己不認識的人民幣。教師:我們一起來認,好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不認識的人民幣上的圖案的標記,并告訴學生這張人民幣的面值,能買哪些東西。教師:你還認識哪些書本上沒有的人民幣呢?把它介紹給你的小伙伴好嗎?鼓勵學生向自己的同學介紹教科書沒有出現的人民幣,如1角、5角和1元的硬幣,10元、50元、100元的新版人民幣等。教師:現在同學們都認識這些人民幣了,我們把這些人民幣分個類好嗎?告訴大家,你準備怎樣分類?學生:這些人民幣有些是金屬做的,有些是紙做的,我準備把紙做的分在一起,把金屬的分在一起。教師:可以。還有其他分法嗎?學生:可以把1分、2分、5分的分到一起,1角、2角、5角的分到一起…...教師:這種分法也不錯,大家分分教師:這樣分類就清楚了,人民幣單位有元、角、分。[簡評:該教學片斷注意用錄像呈現商場購物的情境,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并且該片斷的教學起點直接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之上,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就知道買東西要用錢,這些錢也不需要教師全部講解,有些是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的,教師就叫這些學生當小老師,向其他小伙伴介紹這些錢,這樣讓學生的生活經驗直接作用于學習,不僅縮短了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并從中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教師在這節課只是給學生介書面用語。引導學生認識他們在生活中不認識的人民幣。此外,怎樣給人民幣分類、怎樣認識人民幣單位等問題,全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學中還注意把認識人民幣票面與認識人民幣的價值結合起來,在學生認識人民幣有認識了人民幣的價值,學生才算真正認識了人民幣。所以,重視從現實情境中引入數學問題,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學習的影響,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在這個教學片斷中都體現得比較充分,值得借鑒。](本案例由張艷霞提供)課題八認識人民幣(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例3及相關練習。【教學目標】1學生能熟練地完成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換算,并2培養學生簡單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理解能3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使學生更熱愛數學。【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元與角、角與分之間換算的方法。【教學準備】面值為1元、1角、1分的人民幣若干。【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教師:(課件出示森林小房子)瞧!小熊的森林商店開于換錢的知識。引導學生回憶出:1元=10角1角=10分(并板書)[點評:創設情景引入,容易吸引低年級的學生進入新課。并且此情景貫穿整節課形成一條主線,把各環知識。這一次,小熊想把4角全部換成1分的,可以換成多少分呢?它還想把5元的全部換成1角的,又可以課件根據教師的講解,相應出示4角和5元。引導學生比較得出:上節課是把1元換成10角,或把1角換成10分,而這次不只是1元或1角了,而是要把幾元全部換成1角的,或把幾角全部換成1分的了。教師: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和上節課的知識有沒有聯系呢?引導學生感知可以用上節課的知識來幫助我們思考。教師:孩子們真聰明!能夠用相互有聯系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老師給每小組都準備了一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幣,請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解決自己小組選擇的問題。其間教師巡視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方法:選擇問題:5元可以換成多少角?學生1:用人民幣來操作。我們把1張1元換成10角,5元就換了5次,一共可以換成50角。(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學生2:用1元=10角來想。我們想1元可以換成10角,5元有5個1元,就可以換成50角。(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選擇問題:4角可以換成多少分?學生1:用人民幣來操作。我們把1張1角換成10分,4角就換了4次,一共可以換成40分。(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學生2:用1角=10分來想。我們想1角可以換成10分,4角有4個1分,就可以換成40分。(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教師:對了,我們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所以幾元里就有幾個10角,幾角里就有幾個10分。[點評:從比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不同點入手,找題進行思考,重點突出。學生小組合作研究自己喜歡的數學問題,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讓學生在探究知識與方法的過程中,彰顯個性,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的基礎上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2.教學角與元、分與角之間的換算方法教師:孩子們會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你們真是既會動手又會動腦的能干的孩子。我們再來看看小松鼠的問題,小熊順利地兌換了零錢后,迎來了他的第一個顧客小松鼠。小松鼠有60角錢,她想買一個價格是6元的玩具娃娃,她能買到這個玩具娃娃嗎?學生:能。教師:為什么呢?學生可能也有兩種方法:方法一:用人民幣來操作,每10角可以換成1元,60角換6次就是6元。方法二:用1元=10角來想。想10角=1元,60角=6元。60角和6元是同樣多的,所以能買到玩具娃娃。教師:60角=6元,那么30分是多少角呢?引導學生說出30分里面有3個1角,所以30分是3角。孩子們很會動腦筋,其實不管我們怎么換算,都要想什么?學生通過前面的活動,知道不管怎樣換算,都要想1元=10角、1角=10分。3教學單名數與復名數的換算教師:送走了小松鼠,小狗又來給小熊出了一個難題。小狗想買一塊蛋糕,但它只有13角錢。蛋糕的價格如下:(課件出示)方法一: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1元,所以13角=1元3角。可以買蘋果蛋糕。方法二:1元=10角,所以1元5角=15角,1元3角=13角,1元7角=17角。可以買蘋果蛋糕。教師:小朋友們有的是把1元3角化成了13角,方法是先想1元是多少角,再和3角加起來,就是13角了;有的是把13角化成幾元幾角,方法是先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是1元,所以13角就是1元3角了。(教師邊講邊作如上圖的板書)這樣把幾元幾角化成幾角或者把幾角化成幾元幾角小朋友會做嗎?試一試。黑板上板書:14角=()元()角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這樣填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點評:單名數與復名數的化聚比較難,難就難在需要用前面掌握的方法綜合思考,需要學生的初步的邏輯思維的支持,但是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要優勢,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了板書與推理相結合的方式,將推理的過程直觀地板書出來,幫助學生思考,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單名數與復名數相互轉化的方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三、鞏固練習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第25頁練習四第5題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重點說一說想法。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第26頁練習四第7題完成后集體訂正,并引導學生感受人民幣之間的兌換和數的組成的關系。四、課堂小結教師:今天你都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在人民幣的換算中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哪兩個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說出人民幣之間換算的方法,以及在人民幣的換算中最關鍵的是要掌握1元=10角,1角=10分。五、拓展延伸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通常都覺得1分錢很少,不在乎。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換算。引導學生感受:如果每人節約1分錢,10個人就可以節約1角錢,100個人就可以節約1元錢,1000個人就可以節約10元錢,10000人就可以節約100元,人越多還會節約得更多,如果我國每人節約1分錢,就可以節約1300萬。教師:上面有很多數同學們可能都還沒有學過,不過你看到這樣一些數,有沒有感受?有什么感受呢?趁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感受到從小要養成節[點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固然要關注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過程,但也不能忽視了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本環節引導學生感受從每人1分錢到1300萬的變化,進行了必要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在情感方面也有所收獲。這樣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更大的魅力和應用價值。](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鄭繼)【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8~31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進一步理解本單元所學知識。3.讓學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及時整理所學知識的好習慣。【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本單元所學知識。【教學準備】小棒。【教學過程】一、回顧本單元知識教師:同學們,第一單元的內容我們已經全部學完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引導學生說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數數和數的組成、寫數和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認識人民幣。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對本單元所學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點評:這個環節對全單元知識進行簡單回顧,通過回顧讓學生對全單元所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此來帶動全單元知識的整理和復習。]二、復習數數和數的組成教師:我們先來復習數數和數的組成,請同學們數出27根小棒。學生獨立數小棒。教師:你們是怎樣數的?要求學生回答:先數出2個10根小棒,再數出7根。教師:其他同學贊成嗎?誰能歸納出我們數數的方法?要求學生說出:數數的時候我們應該把一十一十地數和一個一個地數結合起來數。教師:那么27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要求學生回答:27是由2個十和7個一組成。教師:對了,一個數的十位上是幾就說明這個數是由幾個十組成,一個數的個位上是幾就說明這個數是由幾個一組成。教師:請同學們完成書上28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以后,抽學生匯報。三、復習寫數和讀數教師:下面我們來復習寫數和讀數。讀數和寫數都要用到數位,能說一說我們學習過哪些數位嗎?引導學生回答學習過百位、十位和個位。教師:這些數位是怎樣排列的呢?在黑板上貼上算珠圖(如右圖)教師:你們所說的數位上的十位和個位是這樣排列的嗎?教師:這幅算珠圖上的算珠分別表示什么?合起來是多少呢?引導學生回答:十位上有2顆算珠,表示2個十,個位上有3顆算珠,表示3個一,合起來就是23。教師:那么23怎樣寫呢?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寫一寫?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寫的。抽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對著算珠圖的數位寫出23,一邊寫一邊要求學生說出先寫十位上的2,再寫個位上的3。教師:誰愿意再來讀一讀這個數?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讀抽一名學生來讀數。并說出先讀十位上的數,再讀個位上的數。教師:我們在寫數和讀數時都有一個相同點,你知道是什么嗎?引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時,都從高位起。教師:對,我們都是先讀寫百位上的數,再讀寫十位上的數,最后讀寫個位上的數。下面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這些數。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讀數。同桌兩個同學一個說數,一個寫數。[點評:在這兩個教學環節中,突出計數單位、數位這些重要概念的復習,用這兩個重要概念來帶動其他知識的復習。比如用計數單位來帶動學生數數,用數位帶動讀數和寫數,這樣用重要概念來帶動其他知識的復習,既突出了復習的重點,又溝通了知識的聯系,使學生能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概念的掌握水平。]四、復習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教師:請同學們完成書上30頁第7題。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匯報。教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填的嗎?你是怎樣填數的?在數的排列順序中,哪條排列規律比較重要?要求學生回答:我是一邊數數一邊填的,在100以內數非常重要。教師:對,“前面的數小,后面的數大”是100以內數排序順序中一個重要的排列規律,用這樣一個排列規律可以很直觀地比較出數的大小。現在請同學們完成第6題。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匯報答案,并說一說每一道題的規律。教師:請同學們按第30頁第9題的要求分別寫出3個個位上是5的兩位數和3個十位上是5的兩位數,并比學生寫完后抽學生回答,先說自己寫的是哪幾個數,再說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下面以學生寫的25,35,45和52,55,59為例:教師:在第1組數中,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要求學生說出:45最大,25最小。教師:你是怎樣比較的?要求學生回答: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教師:那么第2組數中,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呢?要求學生回答:59最大,52最小。教師:你又是怎么比較的?要求學生回答:先比十位上的數,如果十位上的數相等就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個位上教師:其他同學贊成這個同學的意見嗎?對了,在我們比較數的大小時,先從十位開始比,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數相等就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面的數大”的100以內數的排列規律,并且關注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的復習,通過抓這樣一些重點內容進行復習,帶動這部分知識的復習。]五、復習認識人民幣教師:最后我們復習認識人民幣。請同學們翻到28頁第3題,這里都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學生回答略。教師:除了這些人民幣,還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教師:那么這里每一組人民幣組合起來又是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題。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那你們對人民幣的換算掌握得怎么樣呢?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1角等于多少分?1元等于多少角?10元等于多少個1元....可以抽學生回答,也可以要求學生集體回答。教師:請同學們完成30頁第8題。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個別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六、課堂小結教師:這節課我們都復習了哪些內容?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略。(重慶市江津區四牌坊小學歐洋)第二單元:方向與位置課題一認識前和后(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3~34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會辨認前、后方向,會用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前、后方向的相對性。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中獲得價值體驗。【教學重點】會辨認前、后方向,會用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教學單元主題圖教師:請小朋友們來看這樣一幅圖。多媒體課件出示第33頁單元主題圖。教師:熟悉這樣的情景嗎?對了,這是一條熱鬧的大街,小朋友從圖上看到些什么呢?學生說自己看到的一些情景,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纖支鏡檢查的護理
- 1歲以下嬰兒培訓課件
- 房地產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
- 語文課外閱讀特色課程
- 樂器電商課程介紹
- 規范楷書系統課件
- 德法形策課程介紹
-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整合課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百分數(二)》同步練習含答案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插畫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非選擇題答題指導與答題模板 課件67張
- 2025年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奔馳事故留修專員年終總結
- 2025電工(高級技師)技能鑒定精練考試指導題庫及答案(濃縮500題)
- 患者隱私保護培訓課件
- 《校園安全教育(第二版)》 課件全套 項目1-8 走進安全教育 -確保實習安全
- 2025年人民法院信息技術服務中心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財務報表審計服務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浙江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四川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考調所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分包單位負責人崗位責任制度模版(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