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通運輸管理手冊TOC\o"1-2"\h\u17336第一章交通運輸管理概述 3214211.1交通運輸管理定義 3119401.1.1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3191761.1.2提高社會生產力 3178081.1.3改善民生 388091.1.4促進環境保護 4132751.1.5維護國家戰略利益 472291.1.6智能化 438081.1.7綠色化 4281091.1.8高效化 4158631.1.9一體化 446981.1.10國際化 425466第二章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 4282731.1.11可持續發展原則 5222631.1.12以人為本原則 5132631.1.13系統優化原則 55071.1.14區域協調原則 5126831.1.15安全第一原則 5153791.1.16網絡布局設計 5231751.1.17交通樞紐設計 5266131.1.18交通設施設計 5236721.1.19預測與評估方法 6253401.1.20優化設計方法 6133071.1.21實施與監管方法 68525第三章交通運輸市場管理 6201201.1.22市場準入管理 6257001.1.23市場退出管理 745171.1.24價格管理原則 799531.1.25價格管理制度 854711.1.26價格監管與處罰 8286091.1.27監督對象 876081.1.28監督內容 842061.1.29監督方式 8262811.1.30監督部門 911342第四章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9184461.1.31基礎設施規劃 976021.1.32基礎設施建設 954541.1.33基礎設施維護 9110911.1.34基礎設施管理 10326101.1.35基礎設施投資 10232451.1.36基礎設施融資 1013303第五章交通運輸安全管理 10203911.1.37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概念 1127511.1.38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 11255811.1.39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施 11230881.1.40處理的程序 11200831.1.41處理的要點 1259441.1.42安全風險防控的概念 1231141.1.43安全風險防控的內容 12163181.1.44安全風險防控的實施 1211576第六章交通運輸環境保護 12199301.1.45概述 13275671.1.46大氣污染治理 1387541.1.47水污染治理 13248521.1.48噪聲污染治理 1315031.1.49固體廢物污染治理 1364271.1.50概述 13104301.1.51技術措施 14295051.1.52管理措施 14264041.1.53政策措施 1446471.1.54概述 14149201.1.55法律法規 14201901.1.56政策引導 1543181.1.57市場機制 156024第七章交通運輸信息化管理 15311651.1.58概述 1571541.1.59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內涵 1562801.1.60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目標 15231.1.61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任務 15237201.1.62概述 16193741.1.63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內涵 16299841.1.64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原則 16182231.1.65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方法 1640991.1.66概述 16148341.1.67交通運輸信息服務內涵 16108981.1.68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類型 16231261.1.69交通運輸信息服務發展趨勢 178012第八章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管理 1720671.1.70人力資源規劃 17188051.1.71人力資源配置 17271681.1.72人員培訓 1845721.1.73人員激勵 1853401.1.74績效管理體系構建 1858771.1.75績效管理實施 1816977第九章交通運輸財務管理 19293011.1.76財務預算的概念與作用 19137781.1.77財務預算的編制方法 19289441.1.78財務預算的執行與監督 19279701.1.79成本控制的概念與意義 19299781.1.80成本控制的方法 2055641.1.81成本控制的實施策略 20171581.1.82財務風險的概念與分類 2098621.1.83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2012067第十章交通運輸政策法規 20236511.1.84法律法規體系概述 2076901.1.85法律法規體系構成 21247801.1.86交通運輸政策制定 2155201.1.87交通運輸政策實施 219191.1.88政策評估 22190061.1.89政策調整 22第一章交通運輸管理概述1.1交通運輸管理定義交通運輸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對交通運輸活動的規劃、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調控,實現交通運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交通運輸管理涉及道路、鐵路、水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以及與之相關的運輸工具、設施、技術和人員等。第二節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性1.1.1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管理對于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優化交通運輸布局,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1.1.2提高社會生產力交通運輸管理有助于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分工和區域合作。合理的交通運輸布局和高效的運輸服務,能夠提高生產要素的流動速度,降低生產成本,為各類產業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1.1.3改善民生交通運輸管理直接關系到民生福祉。通過加強交通運輸管理,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和物流需求,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1.1.4促進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管理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廣綠色交通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交通運輸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1.1.5維護國家戰略利益交通運輸管理對于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競爭中,強大的交通運輸實力是保障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交通運輸管理,提高國家交通運輸實力,有助于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第三節交通運輸管理的發展趨勢1.1.6智能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管理將逐漸實現智能化。智能交通系統、智能調度指揮、智能物流等將成為未來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發展方向。1.1.7綠色化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使得交通運輸管理將更加注重綠色化。推廣新能源汽車、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將成為綠色交通運輸管理的關鍵舉措。1.1.8高效化在現代社會,人們對交通運輸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交通運輸管理將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方式,提高運輸效率,滿足社會對高效運輸的需求。1.1.9一體化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推進,交通運輸管理將逐步實現一體化。各種運輸方式將更加緊密地銜接,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1.1.10國際化我國交通運輸管理將不斷走向國際化,積極參與國際交通運輸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強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優化國際物流網絡,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第二章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第一節交通運輸規劃原則1.1.11可持續發展原則交通運輸規劃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即在滿足當前交通需求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經濟效益,保證交通系統的長期穩定發展。1.1.12以人為本原則交通運輸規劃應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為出發點,關注人的安全和舒適,提高交通運輸服務質量,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1.1.13系統優化原則交通運輸規劃應充分考慮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協調和優化,實現交通運輸系統的高效運行,提高整體運輸能力。1.1.14區域協調原則交通運輸規劃應遵循區域協調原則,充分考慮各地區經濟發展、人口分布、資源稟賦等因素,實現區域間交通資源的合理配置。1.1.15安全第一原則交通運輸規劃應將安全放在首位,保證交通設施和運輸工具的安全功能,降低交通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第二節交通運輸網絡設計1.1.16網絡布局設計交通運輸網絡布局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完善交通網絡體系,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2)優化路網結構,提高路網通行能力。(3)考慮地形、氣候、地質等自然條件,合理規劃交通線路。(4)充分考慮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實現交通網絡與城市空間的協調發展。1.1.17交通樞紐設計交通樞紐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便捷換乘,提高運輸效率。(2)保障交通樞紐的安全、舒適、便捷,提升乘客出行體驗。(3)合理規劃樞紐周邊土地利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1.1.18交通設施設計交通設施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范,保證設施質量。(2)適應交通需求變化,具備一定的前瞻性。(3)考慮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第三節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方法1.1.19預測與評估方法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過程中,需運用以下預測與評估方法:(1)交通需求預測:采用歷史數據分析、趨勢預測、模型預測等方法,預測未來交通需求。(2)經濟效益評估:運用成本效益分析、財務分析等方法,評估交通項目的經濟效益。(3)環境影響評估:運用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評估交通項目對環境的影響。1.1.20優化設計方法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可運用以下優化設計方法:(1)線路優化:運用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等方法,優化交通線路布局。(2)調度優化:運用運籌學、圖論等方法,優化交通運輸調度方案。(3)設施優化:運用設施布局優化、設施規模優化等方法,提高交通設施使用效率。1.1.21實施與監管方法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實施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方法:(1)項目管理:運用項目管理方法,保證交通項目按期、高質量完成。(2)監管制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監管制度,保證交通設施的安全、高效運行。(3)信息化手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交通運輸規劃與設計的智能化水平。第三章交通運輸市場管理第一節市場準入與退出管理1.1.22市場準入管理(1)定義與原則市場準入管理是指對交通運輸市場的主體資格、經營條件、資質等進行審查和許可,以保證市場秩序和運輸安全。市場準入管理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維護市場公平競爭。(2)市場準入條件(1)具備合法的企業法人資格;(2)具備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資金、設備和技術條件;(3)具備良好的信譽和經營業績;(4)具備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5)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要求。(3)市場準入程序(1)企業向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提交申請材料;(2)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3)審查合格后,頒發相關許可證。1.1.23市場退出管理(1)定義與原則市場退出管理是指對交通運輸市場經營主體因經營不善、違法違規等原因退出市場的行為進行規范。市場退出管理應遵循合法、有序、平穩的原則。(2)市場退出條件(1)經營主體自愿申請退出;(2)經營主體嚴重違法違規,被依法吊銷許可證;(3)經營主體無法繼續經營,經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同意。(3)市場退出程序(1)經營主體向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提交退出申請;(2)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對退出申請進行審查;(3)審查合格后,辦理相關許可證注銷手續。第二節交通運輸價格管理1.1.24價格管理原則交通運輸價格管理應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則,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市場公平競爭。1.1.25價格管理制度(1)基礎價格制度基礎價格是指交通運輸行業的基準價格,由制定并公布。基礎價格應考慮運輸成本、市場供求、政策等因素。(2)價格調整制度價格調整是指根據市場變化和成本變動,對基礎價格進行調整。價格調整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合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2)公開透明,保障消費者知情權;(3)依法進行,遵守價格法律法規。1.1.26價格監管與處罰(1)監管部門對交通運輸價格進行日常監管,保證價格合理、合規;(2)對價格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保障消費者權益;(3)對惡意價格競爭行為,依法予以制止,維護市場秩序。第三節交通運輸市場監督1.1.27監督對象交通運輸市場監督對象包括交通運輸企業、個體經營者、中介機構等市場參與者。1.1.28監督內容(1)企業資質與信譽;(2)運輸服務質量;(3)價格行為;(4)安全生產;(5)法律法規遵守情況。1.1.29監督方式(1)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2)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監控;(3)對市場參與者進行信用評價;(4)接受社會監督和投訴舉報。1.1.30監督部門交通運輸市場監督部門包括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價格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等。各部門應各司其職,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第四章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第一節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1.1.31基礎設施規劃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其規劃應當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原則:規劃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人口分布、資源環境等因素,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協同性原則:規劃應與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實現規劃之間的協同。(3)可持續發展原則:規劃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交通發展,實現交通與環境的和諧共生。(4)動態調整原則:規劃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規劃內容,保證規劃的適應性和前瞻性。1.1.32基礎設施建設(1)公路建設:按照國家公路網規劃,加強高速公路、國省道、縣鄉村道的建設和改造,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2)鐵路建設:完善鐵路網絡布局,加快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建設,提高鐵路運輸效率。(3)水運建設:加強沿海港口、內河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運運輸能力。(4)民航建設:優化機場布局,提升機場設施水平,提高航空運輸能力。(5)城市交通建設:加強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優化公共交通網絡,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第二節基礎設施維護與管理1.1.33基礎設施維護(1)公路維護:定期對公路進行養護、維修,保證公路處于良好狀態。(2)鐵路維護:加強鐵路線路、橋梁、隧道等設施的維護,保證鐵路安全暢通。(3)水運維護:加強航道、港口等設施的維護,保障水運運輸安全。(4)民航維護:加強機場設施、航空器的維護,保證民航安全運行。1.1.34基礎設施管理(1)公路管理:建立健全公路管理體制,加強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公路管理水平。(2)鐵路管理:加強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提高鐵路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3)水運管理:加強水運市場監管,提高水運運輸組織水平。(4)民航管理:加強民航安全管理,提高民航服務質量。第三節基礎設施投資與融資1.1.35基礎設施投資(1)投資:應加大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2)企業投資:鼓勵企業參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3)外資投資:積極吸引外資參與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設施領域的國際合作。1.1.36基礎設施融資(1)債券:發行債券,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專項債券:發行專項債券,用于特定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3)融資租賃:通過融資租賃方式,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4)產業基金:設立產業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5)項目融資:采用BOT、PPP等模式,實現項目融資,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多元化的投資與融資渠道,為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推動我國交通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第五章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第一節安全生產責任制1.1.37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概念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指交通運輸企業中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從業人員,按照各自的職責,對安全生產負有的責任和義務。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1.1.38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內容(1)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2)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是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負主要責任。(3)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從業人員應根據各自的職責,對安全生產負相應的責任。(4)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5)企業應定期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1.1.39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施(1)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2)開展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3)制定安全生產目標和計劃,明確安全生產任務。(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激勵機制,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安全生產。(5)對違反安全生產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第二節交通運輸處理1.1.40處理的程序(1)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擴大,保護現場。(2)當事人應及時向企業報告情況,企業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3)企業應組織調查組,對進行調查。(4)調查組應查明原因、性質和責任,提出處理意見。(5)企業應根據調查組的處理意見,對責任人進行處理。(6)企業應將處理情況報告上級主管部門。1.1.41處理的要點(1)處理應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從業人員不受到教育不放過。(2)處理應依法依規進行,保證責任人受到應有的處罰。(3)處理應注重教訓,防止類似的再次發生。(4)企業應加強對處理工作的監督,保證處理公正、公平、公開。第三節交通運輸安全風險防控1.1.42安全風險防控的概念安全風險防控是指交通運輸企業針對安全生產中的潛在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生的全過程。1.1.43安全風險防控的內容(1)安全風險識別:企業應全面識別安全生產中的潛在風險,包括自然災害、人為因素、設備設施缺陷等。(2)安全風險評估:企業應對識別出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等級。(3)安全風險防控措施:企業應根據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措施。(4)安全風險監測與預警: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監測與預警體系,及時發覺并處理安全隱患。(5)安全風險應急處置:企業應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對安全風險的能力。1.1.44安全風險防控的實施(1)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宣傳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2)開展安全風險防控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3)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防控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4)加強安全風險監測與預警,及時發覺并處理安全隱患。(5)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企業應對安全風險的能力。(6)企業應定期對安全風險防控工作進行總結,不斷完善防控措施。第六章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第一節交通運輸污染治理1.1.45概述交通運輸污染治理是保障我國環境質量、實現綠色交通發展的重要環節。交通運輸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本節主要針對這些污染類型,探討相應的治理措施。1.1.46大氣污染治理(1)優化交通運輸結構: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減少私家車出行;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替代傳統燃油車。(2)提高排放標準:對交通運輸工具實施嚴格的排放標準,鼓勵使用低排放、清潔能源車輛。(3)加強尾氣凈化處理:對在用車輛進行定期檢測、維護和治理,保證排放達標。1.1.47水污染治理(1)加強船舶污染治理:對船舶進行排放標準限制,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船舶;加強船舶垃圾和油污的收集與處理。(2)提高港口污染治理能力:加強港口環保設施建設,提高港口污染應急處理能力。1.1.48噪聲污染治理(1)優化城市交通布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減少交通擁堵,降低噪聲污染。(2)推廣低噪聲交通工具:鼓勵使用低噪聲輪胎、發動機等零部件,降低交通工具噪聲。1.1.49固體廢物污染治理(1)加強交通運輸廢棄物回收:對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提高回收利用率。(2)嚴格廢棄物處理規定:對交通運輸廢棄物處理進行規范,保證廢棄物處理符合環保要求。第二節交通運輸節能減排1.1.50概述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是降低交通運輸領域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進綠色交通發展的關鍵。本節主要從技術、管理和政策三個方面探討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措施。1.1.51技術措施(1)提高車輛燃油效率: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車輛燃油經濟性,降低能源消耗。(2)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發展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減少燃油消耗。(3)優化交通運輸工具設計:減輕交通工具重量,降低空氣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1.52管理措施(1)實施精細化管理:通過優化調度、提高運輸效率,減少能源浪費。(2)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對在用交通工具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加強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交通運輸行業人員素質,推動節能減排工作。1.1.53政策措施(1)實施節能減排政策: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采用節能減排技術。(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給予補貼,降低企業成本。(3)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監測體系:對交通運輸領域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保證政策效果。第三節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政策1.1.54概述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政策是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綠色發展、實現環境保護目標的重要手段。本節主要從法律法規、政策引導、市場機制等方面探討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政策。1.1.55法律法規(1)制定嚴格的交通運輸環保法律法規:明確交通運輸領域環境保護責任和義務,保證法律法規的實施。(2)加強執法監督:對交通運輸企業進行環保執法檢查,保證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1.1.56政策引導(1)推廣綠色交通理念: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綠色交通的認識和參與。(2)優化交通結構:鼓勵發展公共交通、非機動交通,減少私家車出行。1.1.57市場機制(1)建立綠色交通市場體系:通過市場手段,鼓勵企業采用綠色交通技術和管理措施。(2)實施綠色采購政策:對綠色交通工具和產品給予優先采購,推動綠色交通發展。第七章交通運輸信息化管理第一節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1.1.58概述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關鍵手段。本節主要闡述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的內涵、目標、任務及其在交通運輸行業中的應用。1.1.59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內涵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交通運輸行業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1.1.60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目標(1)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效率,實現業務流程優化。(2)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3)促進交通運輸產業升級,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1.1.61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任務(1)建立完善的交通運輸信息基礎設施,包括通信網絡、數據存儲與處理設備等。(2)開發交通運輸行業應用系統,實現業務流程信息化。(3)推進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提高行業協同作戰能力。(4)加強交通運輸信息安全保障,保證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第二節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1.1.62概述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是指對交通運輸行業所涉及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組織、整合和利用,以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支撐行業管理與決策。本節主要介紹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的內涵、原則和方法。1.1.63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內涵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包括信息資源的采集、處理、存儲、傳輸、發布和利用等環節,涉及信息資源的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1.1.64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原則(1)科學性原則:遵循信息資源管理的客觀規律,合理規劃信息資源。(2)整體性原則:從全局出發,實現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3)共享性原則: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提高行業協同作戰能力。(4)安全性原則:保證信息資源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損失。1.1.65交通運輸信息資源管理方法(1)制定交通運輸信息資源規劃,明確信息資源建設目標和任務。(2)建立信息資源管理制度,規范信息資源的采集、處理和利用。(3)構建信息資源管理體系,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組織和管理。(4)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第三節交通運輸信息服務1.1.66概述交通運輸信息服務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交通運輸行業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信息支持,以滿足行業管理與決策需求。本節主要闡述交通運輸信息服務的內涵、類型和發展趨勢。1.1.67交通運輸信息服務內涵交通運輸信息服務包括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傳輸和信息發布等環節,涉及交通運輸行業各領域的信息需求。1.1.68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類型(1)公共信息服務:為公眾提供出行、物流等方面的信息。(2)專業信息服務:為交通運輸企業、部門等提供專業化的信息支持。(3)應急信息服務: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提供緊急救援、交通管制等信息。(4)咨詢評估服務:為交通運輸項目、政策等提供評估和咨詢。1.1.69交通運輸信息服務發展趨勢(1)個性化服務: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務。(2)智能化服務: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信息服務的智能化。(3)便捷化服務: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渠道,提供隨時隨地的信息服務。(4)安全化服務:加強信息安全保障,保證信息服務的穩定可靠。第八章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管理第一節人力資源規劃與配置1.1.70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是交通運輸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保證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企業長遠發展的需求。人力資源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根據企業發展戰略、業務規模、技術變革等因素,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2)人力資源供給分析:分析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現狀,以及外部人力資源市場狀況,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供給信息。(3)人力資源規劃目標:明確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具體目標,包括人員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的要求。(4)人力資源規劃措施:制定一系列具體措施,實現人力資源規劃目標,如招聘、培訓、薪酬管理等。1.1.71人力資源配置(1)崗位設置: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和部門職責,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崗位說明書,為人員招聘和配置提供依據。(2)人員招聘:通過內部晉升、外部招聘等途徑,選拔符合崗位要求的優秀人才。(3)人員配置:根據崗位需求和人員特點,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實現人員與崗位的最佳匹配。(4)人員流動管理:建立健全人員流動機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第二節交通運輸人員培訓與激勵1.1.72人員培訓(1)培訓需求分析:針對企業發展戰略和員工個人發展需求,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和內容。(2)培訓計劃制定:根據培訓需求,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時間、地點、方式、師資等。(3)培訓實施:按照培訓計劃,組織員工參加培訓,保證培訓效果。(4)培訓效果評估: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為員工提供反饋,持續優化培訓體系。1.1.73人員激勵(1)薪酬激勵: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2)獎金激勵:設立年終獎、項目獎等,對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獎勵。(3)職業發展激勵:為員工提供晉升通道,激勵員工不斷提升自身能力。(4)精神激勵:通過表彰、榮譽等方式,激發員工的企業榮譽感和歸屬感。第三節交通運輸人員績效管理1.1.74績效管理體系構建(1)績效目標設定:明確企業戰略目標和部門、個人績效目標,保證目標的一致性。(2)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涵蓋業務、能力、態度等方面。(3)績效考核流程:制定績效考核流程,保證考核的公平、公正、公開。(4)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于薪酬、晉升、培訓等方面,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1.1.75績效管理實施(1)績效溝通:加強績效溝通,保證員工了解企業目標和自身績效要求。(2)績效評估:定期對員工績效進行評估,及時發覺問題,提供改進措施。(3)績效反饋:對員工績效進行反饋,幫助員工提升工作能力和績效。(4)績效改進:針對績效評估中發覺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促進員工成長。通過以上措施,交通運輸企業可以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九章交通運輸財務管理第一節交通運輸財務預算1.1.76財務預算的概念與作用交通運輸財務預算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根據交通運輸生產任務和財務目標,對交通運輸經營活動中的收入、支出、資金籌集和使用進行預測和計劃的管理活動。財務預算是交通運輸企業進行有效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以下作用:(1)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明確財務目標;(2)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3)評估企業經濟效益,為決策提供依據;(4)檢驗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內部管理完善。1.1.77財務預算的編制方法(1)零基預算:以企業現有財務狀況為零點,重新審視各項支出,確定預算;(2)增量預算:在現有基礎上,根據業務增長情況,對預算進行調整;(3)滾動預算:根據企業經營周期,定期調整預算,保持預算的動態性。1.1.78財務預算的執行與監督(1)建立財務預算執行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和員工的預算執行任務;(2)加強財務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督,保證預算執行到位;(3)定期對財務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發覺問題,及時調整。第二節交通運輸成本控制1.1.79成本控制的概念與意義交通運輸成本控制是指企業在交通運輸經營過程中,通過對成本的形成、發生和變動進行有效管理,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成本控制對于企業具有以下意義:(1)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2)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3)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提高整體運營效率。1.1.80成本控制的方法(1)標準成本法:通過制定標準成本,對實際成本進行控制;(2)實際成本法:根據實際成本數據,對成本進行控制;(3)目標成本法:以預期目標成本為基礎,對成本進行控制。1.1.81成本控制的實施策略(1)加強成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性課件開頭介紹
- 運輸服務合同模板
- 三方產品分銷合同范本
- 綜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十八章 行政答辯狀-ldfjxs004
- 四川省南充市廣安市廣安中學2025屆初三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陶瓷酒瓶采購合同
- 上海杉達學院《實時操作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圖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雇傭合同
- 2023年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好書推薦-《三毛流浪記》77955課件
-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ppt課件(完整版)
- 手衛生相關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課件人教新課標
- 產業經濟學第三版(蘇東水)課后習題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
- 首件檢驗記錄表(標準樣版)
- 中建六局建設發展公司責任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Vsyst運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