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帶薪缺勤的財稅處理白話研究《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及其應用指南已經陸續出臺,并從2014年7月1日開始執行。相對于舊規定來說,變動很大,增加很多新的規定。其中,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是一個亮點,也是企事業單位常見的業務,但文件缺少相對實用的例子,一些專家學者做出的論述與企業實際情況又“距離太遠”,所以本文將以白話實例來重新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對于帶薪缺勤的計算,現在很多大企業是由勞資、人事部門完成的,他們可能并不了解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而有些小企業則是由財務人員完成的,但他們可能不了解勞動法律關系的一些規定,并且這些小企業可能不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所以,企業更需要一個休假計算與會計處理相結合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帶薪缺勤的財稅有關規定
帶薪缺勤,是指企業支付工資或提供補償的職工缺勤,包括累積帶薪缺勤和非累積帶薪缺勤(本文不考慮按時間劃分的長短期帶薪缺勤)。累積帶薪缺勤,是指帶薪缺勤權利可以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可以在未來期間使用,而非累積帶薪缺勤,是指帶薪缺勤權利不能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將予以取消,并且職工離開企業時也無權獲得現金支付。
對于累積帶薪缺勤,如果職工在離開企業時能夠獲得現金支付,企業就應當確認企業必須支付的、職工全部累積未使用權利的金額。如果職工在離開企業時不能獲得現金支付,則企業應當根據資產負債表日因累積未使用權利而導致的預期支付的追加金額,作為累積帶薪缺勤費用進行預計。
對于非累積帶薪缺勤,由于職工提供服務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夠享受的福利金額,企業應當在職工缺勤時確認負債和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實務中,一般是在缺勤期間計提應付工資時一并處理。
二、非累積帶薪缺勤財稅處理
非累積帶薪缺勤包括法律規定的婚嫁、產假、喪假、病假、探親假等,當然也包括某些不具有累積性的年假。按照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說法,是在“實際缺勤”的會計期間確認,視同出勤的當期損益確認,如果職工工資里已經包含了該金額,則無需單獨確認。
某公司屬于正規的小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障制度,職工薪酬考核及發放皆由財務部門負責,財務上試行企業會計準則。該公司實行非累積帶薪缺勤制度,該公司員工每年可享受10天年假。
2014年7月份,財務部門有A、B、C三名員工開始休年假。其中A員工有多年企業管理經驗。具體情況如下:
姓名月工資總額實際休假天數進入單位時間
A500032014年5月1日
B600092012年1月1日
C700082012年1月2日
要求:按照職工薪酬有關規定進行財稅處理,不考慮個稅計算。
分析:
1、可享受的休假天數:A員工屬于當年新進員工,故可享受約7天的帶薪年假(當年剩余天數(365-120)÷全年實際天數365×帶薪年假天數10),其他兩名員工非新進員工,應享受10天帶薪年假。
2、實際未休假天數:帶薪缺勤期間A上班4天,B上班1天,C上班2天。
3、日工資額:統一用工資總額除以21.75天計算。A約230元,B約276元,C約322元。
4、加班補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年休假期間加班,享受正常上班日工資的300%,但包含正常上班的日工資,即除正常工資外,額外補償兩倍日工資。A額外補償1840元(4×230×2),B補償552元(1×276×2),C補償1288元((2×322×2),合計補償3680元。
5、所得稅會計處理:因為該企業實行的是非累積帶薪缺勤制度,即未休年假不能結轉至下年度,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按年匯算清繳,實際支付的工資可以稅前扣除,所以這種情況下,實在沒有必要確認什么遞延所得稅資產(很多例子喜歡故作深奧的折騰遞延所得稅資產,實在搞笑。即使該業務發生在12月份,由于大部分地區都承認當年工資余額在次年5月底前支付即可稅前扣除,所以也沒什么必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除非金額巨大并嚴重影響當年損益)。
會計處理:
7月末
借:管理費用21‚68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保險等18‚000
應付職工薪酬——非累積帶薪缺勤3‚680
三、累積帶薪缺勤財稅處理
企業應當在職工提供服務從而增加了其未來享有的帶薪缺勤權利時,確認與累積帶薪缺勤相關的職工薪酬,并以累積未行使權利而增加的預期支付金額計量。
下面這個例子,是我在網上抄來的例子(這個例子被很多網站“抄襲”,所以多我一個也不多)。這個例子和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的例子大同小異,但指南中的例子沒有2015年的會計處理。
宇通公司共有500名職工,實行累積帶薪缺勤制度。該制度規定,每個職工每年可享受10天的帶薪年休假,未享受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結轉1個會計年度,超過1年未行使的帶薪年休假權利作廢,職工在離開公司時不能獲得現金支付。累積帶薪缺勤制度采用后進先出原則為基礎,即首先從當年可享受的帶薪年休假中扣除,再從上年結轉的帶薪年休假中扣除。
2014年12月31日,每個職工當年平均未享受的帶薪年休假為4天。根據過去的經驗,公司預計2015年有480名職工將享受不超過10天的帶薪年休假,剩余20名職工每人將平均享受13天的年休假,假定這20名職工全部為公司總部行政管理人員。該公司平均每名職工每個工作日工資為200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
分析:
1、2014年應確認的預計增加支付額。
宇通公司在2014年12月31日,應當預計2015年由于20名職工未行使的每人4天帶薪年休假權利而導致的應支付的追加金額,即相當于60天[20×(13-10)]的年休假工資12000元(60×200)。
2、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
職工是否享受未使用的帶薪休假,屬于或有事項,通過預提計入了費用,按照稅法上對費用采用實際發生制原則,由累積帶薪缺勤確認的負債計稅基礎為0,賬面價值為12000元,形成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3、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12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120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2000×25%)3000
貸:所得稅費用3000
4、2015年情況分析及處理如下:
如果2015年12月31日,上述20名行政管理人員中有15名享受了13天的年休假,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余5名只享受了10天的年休假。由于該公司的帶薪缺勤制度規定,未行使的權利只能結轉1年,超過1年未行使的權利將作廢。
2015年,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15×3×200)9000
貸:銀行存款9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5×3×200)3000
貸:管理費用3000
同時轉銷暫時性差異:
借:所得稅費用3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3000
筆者才疏學淺,對此筆業務“百思不得其解”,曾一度認為是“加班的白忙活,休假的反而給錢”,或者是這是對發達國家年休假制度的會計處理,并不適用于我國的實際情況。因為題中2014年少休了4天的員工,2015年沒有補休,預提的職工薪酬沖回了,2015年補休了3天的員工,反而得到了補償,9000元的補償,這是多么令人費解的邏輯啊。事實上應用指南上的舉例和這個例子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說法和數字而已),但卻只列舉了2014年預提職工薪酬一步,2015年的會計處理便沒有列舉,給人留下了無限的猜想空間。
筆者通過與圈里的好友探討,方才明白這個會計處理的意思,并取得一致認識。本題會計處理的意思大概是這樣: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帶薪缺勤,要遵循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將2015年補休者的補休工資估計后預提,計入2014年的成本費用(因為2014年加班了,所以是2014年的成本費用),然后在2015年實際休假時隨同2015年薪酬一道發放(帶薪缺勤,無論是休假還是上班,這一天的日工資都是應該支付的),對于2015年實際未休假但在2014年已經按估計數預提的年休假薪酬予以沖回,這個沖回僅表示多提的薪酬沖回,并不意味著不支付。也就是說,2015年補休者與未補休者相比,經濟利益是一樣的,都沒有損失,只不過實際休假的天數不一樣而已,補休的把上年沒休到的4天找回來3天,未補休的因為權力到期所以再也休不成了,多上了4天班而已,但他們的經濟利益一樣,不意味著休假的額外給錢,沒休的白加班了。
筆者至此都不敢說這個理解一定是正確的,筆者不揣淺陋,提出這個疑問,就是要告訴各位同仁,很多財稅知識,光擺個會計分錄出來是沒用的,光列個計算數據出來也是不行的,只有認真的不厭其煩的講明白道理,這樣的例子才真的是個好例子,才真的是“一個高尚的、純粹的、有道德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好例子。
只有那些考試能管用,實務中能照貓畫虎的例子,才是財稅人實用的例子,只有像白居易寫詩一樣,讓沒牙老太太都聽得懂的學問,才是好學問,故做神秘故弄玄虛,把很簡單的事搞得很復雜,是不受歡迎的。
請大家進一步探討這個例子,也虛心向廣大網友請教、學習。
2014年9月29日
編輯推薦: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及其應用指南已經陸續出臺,并從2014年7月1日開始執行。相對于舊規定來說,變動很大,增加很多新的規定。其中,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是一個亮點,也是企事業單位常見的業務,但文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呼吸機基礎試題及答案
- 動態標記與表現風格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師考試知識盲點剖析試題及答案
- 樂理考試信息導航題及答案
- 土木工程施工動態管理試題及答案
- 便捷復習大學化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樂理表演技巧試題及答案
- 中國雪花白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年樂理音樂分析試題及答案
- 農業電商與數字鄉村發展試題及答案
- DB43 3001-2024 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
- 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 JBT 14588-2023 激光加工鏡頭 (正式版)
- DL-T5001-2014火力發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程
- 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車 整機試驗方法(正式版)
- 七年級語文下冊專項練習知識(對聯)
- 2024-2030年中國順式1,4-丁烯二醇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 第7課 珍視親情 學會感恩(教案)-【中職專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2024年度幼小銜接全套數學課件
- MOOC 老子的人生智慧-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正式版)QBT 5985-2024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工業衡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