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污染控制 第一章.緒論教案_第1頁
噪聲污染控制 第一章.緒論教案_第2頁
噪聲污染控制 第一章.緒論教案_第3頁
噪聲污染控制 第一章.緒論教案_第4頁
噪聲污染控制 第一章.緒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教學目的

1.噪聲及噪聲控制基本概念(C:理解)2.噪聲危害(B:識記)B、教學重點

什么是噪聲污染,噪聲污染的危害及其受控制的重要性。什么是噪聲控制,噪聲控制工程的發展及現狀概況。噪聲控制工程的學科分類、基礎及研究內容和方法,與相關科學的關系。噪聲聽力危害。C、教學難點

1、噪聲、級、頻譜、掩蔽效應的概念

2、噪聲危害。D、教學用具多媒體——幻燈片E、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F、課時安排2課時G、教學過程課程簡要介紹:環境與噪聲控制工程32學時28學時理論、4學時試驗主要內容:課程分兩大部分(講授):第一部分講述聲學基本知識、噪聲測量、評價方法及允許標準。第二部分講述具體的噪聲控制技術(吸聲、隔聲、消聲、隔振與阻尼降噪)及工程設計要求。課程要求:1、由于課時數所限,請同學課前應有預習,課余能借1~2本參考書輔助學習。(參考書目見后面)2、按時完成提交作業。3、缺課應提前請假登記備錄。無故曠課一次則課程成績扣5分。第一章.緒論基本概念:環境聲學:研究噪聲對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產生各種影響的科學。是一門以聲學知識為核心,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內容的綜合學科。P1噪聲:人們不需要的聲音。P1噪聲性耳聾:一般指平均聽力損失超過25dB,此情況下,1.5米的距離交談會有困難,句子的可懂度下降13%,句子加單音節詞的混合可懂度降低38%。P1聽力閾(yu)級:衡量聽力損失的量,即指耳朵可以覺察到的純音聲壓級。P1噪聲性遷移:由噪聲引起的閾級提高。P2暫時性閾移:聽力能逐漸恢復原狀的噪聲性遷移。P2永久性閾移:聽力不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噪聲性遷移。P2語言清晰度:被聽懂的語言單位百分數。P2環境噪聲污染:指被測試環境的噪聲級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噪聲標準限值,并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習或工作的聲音。P3傳播途徑:由聲源所發出的聲波傳播到某個區域(或接受者)所經過的路線。P3受主控制:采用護耳器、控制室等個人防護措施來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P41.1.噪聲及其危害定義:噪聲,即人們不需要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聲音,例如,人們的交談聲、汽車喇叭聲轉聲、演奏樂器的樂聲等等。在所有各種聲音中,凡是有人感到不需要的聲時這些人來說,就是噪聲。筒單地講.噪聲就是指不需要的聲音。需注意的是:噪聲也是聲音,具備聲音的一切屬性,聲學理論可直接引用。為了對噪聲進行測量、分析、研究和控制,就譬要了解聲音的基本特性。本章主要介紹聲音的基本理論。基本性質及其傳播規律從物理學角度看:指不協調音(即振幅、頻率雜亂、斷續或統計上無規),反之為樂音。從電子學及無線電通訊角度看:指干擾雜波信號。從生理學角度看:指使人感到不舒服的聲音。從環境科學角度還包括心理學因素看:指人們不需要的聲音(影響正常工作、生活、學習,對人體有害的聲音)。在本課程中,所謂噪聲是不需要聲的總稱,可有如下四種類別:過響聲:(強度大)易理解。妨礙聲:無偏音量多么小,妨礙人的行動目的的聲音應為噪聲,妨礙交談和會議,妨礙學習,妨礙睡眠等有損于人的欲求、愿望、目的的聲響都可稱為噪聲。不愉快聲:如斷鋸刀軋之類的不愉快聲和突然發出的聲音,給人的厭惡之感,也屬于噪聲,這類主要是頻率急變。可忽視噪聲:已融洽而又習慣了的聲音,如電冰箱的聲音,但仍屬不希望聲。值得注意,噪聲公害是被刺激引起的感覺公害(慢性、間接、損傷人的聽覺,誘發多種疾病),這與大氣污染和水質污染等的物質公害不同。前者是物理作用且含有主觀的、感情的、精神的成份,而后者為化學作用,具有殘留、擴散、轉移的特點。分類:a.按區域分為:①城市噪聲:交通性、游動性,影響面大②工業噪聲:影響工廠附近及內部,局部性,但強度大b.按聲源發聲機理分為:①空氣動力性噪聲:氣體振動所致②機械性噪聲:固體振動所致③水聲:液體振動所致④電磁噪聲:電磁力作用引起的振動所致c.按噪聲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分:①穩態噪聲:噪聲漲落范圍在10dB以內(快檔),聲級計慢檔測則在6dB以內,大部分工業企業噪聲均屬此。②非穩態噪聲:脈沖聲、漲落噪聲、隨機性噪聲(無規)脈沖聲:指上升到峰值聲強的時間<35ms,且從峰值下降20dB的時間≤500ms,脈沖間隔大于1/2秒。漲落噪聲:指噪聲漲落范圍大于10dB(快擋測),且為非脈沖聲。國際標準:聽力損失用500Hz、1000Hz、2000Hz三個頻率上的聽力損失平均值。影響及危害:a.影響現象:損傷聽力、影響睡眠、誘發疾病、干擾語言交流、影響設備正常運轉、損壞建筑結構等。b.危害情況:常見如聽力1:聽力損失值/dB≤1515~2525~4040~65≥65聽力等級正常接近正常輕度耳聾(或暴振性)中度耳聾(或暴振性)重度耳聾(或暴振性)如聽力2:噪聲級≤85dB:長期工作不致耳聾,但會有10%的人會產生噪聲性耳聾噪聲級≤90dB:80%的人工作40年后不會耳聾噪聲級≥150dB:造成聽力器官傷害及暴振性耳聾如睡眠:噪聲影響40dB的連續噪聲70dB的連續噪聲突發性40dB的噪聲突發性60dB的噪聲危害結果10%的人是免受影響50%的人是免受影響10%的人驚醒70%的人驚醒如生理影響:慢性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神經衰弱癥胃腸粘膜潰瘍病發情況比低噪音高2~3倍比低噪音高5倍會產生此癥狀長期下癥狀會產生如對語言交流、通信聯絡干擾:噪聲狀況噪聲級高于正常語音10dB噪聲級大于90dB影響結果談話聲完全掩蔽大聲喊也難以交談備注:1m距離的交談,平均聲級是65dB;通常噪聲級提高10dB,發話聲級提高7dB;通信聯絡時的噪聲干擾同此。如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結構危害:當噪聲級超過135dB時,電子儀器的連接部位會出現松動,引線產生抖動,微調元件偏移當噪聲級超過150dB時,儀器元件可能失效或損壞特強噪聲下,由于聲頻交變負載的反復作用,會使機械結構或固體材料產生聲疲勞現象而出現裂痕沖擊波作用下,建筑物損壞(140dB時,輕型建筑物受傷,如:打樁、沖床震動、爆破等)c.應對措施:由上列數據反向思維應對措施,即要求減低噪聲,使其噪聲級低于損害噪聲級。1.2.環境聲學的研究內容環境聲學,顧名思義,與環境相關的聲學研究,一般指噪聲研究,而非環境聲學,可包含生輻射、儀器測量中的聲衍射探測等學科種類。環境聲學的研究范疇:噪聲污染的規律、噪聲評價方法和標準、噪聲控制技術、噪聲測試技術和儀器、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等方面。噪聲污染的規律環境噪聲污染:指被測試環境的噪聲級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噪聲標準限值,并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學習或工作的聲音。P3城市環境的主要噪聲按其產生源可分為: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而按機理分:機械噪聲、氣流噪聲、電磁噪聲。噪聲傳播距離、地形變化、建筑物、樹叢草坪、圍搶等及噪聲傳播方向的改變也是影響因素。對噪聲污染的規律研究:包含了聲輻射、傳播過程中的聲衰減及各有關參量的關系,還包括:噪聲的傳遞時間分布、空間分布等。噪聲評價方法和標準自從1974年在第8屆國際聲學會議上采用一系列專業術語及交流標準以來,環境聲學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其噪聲評價方法和標準也逐步趨于統一:其中,評價量方法和標準有:基本上得到公認的有評價人耳對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音的響度級,各種計權聲級、描述噪聲干擾程度的噪聲指數等。最為普遍的評價量是A計權聲級。而對于國際或是國家強制性的噪聲容許標準,主要有: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工業產業噪聲標準等我國對噪聲污染控制非常重視,頒布了許多噪聲的標準法規,出臺了噪聲控制設計規范,最近,即97.3.1江主席77號令,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噪聲控制技術聲源控制:主動控制;如:改進工藝、研制新的低噪音設備等。(用于降噪、減輕聲輻射)。聲源:一切聲音均由振動所引起,凡發出聲音的振動體稱為聲源。聲源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可能還有等離子體。聲傳播途徑控制:在噪音傳播途徑設置障礙、鋪設吸聲材料、種植吸聲樹林帶等。(用于治理)。振動:即指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復運動,要使聲源振動能傳播,形成聲音,則要求傳播介質是連續的且具有質量和彈性。受主控制:采用護耳器、控制室等個人防護措施來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用于防護)噪聲控制技術大發展得益于現代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結構。接收器:主要指人耳,噪聲控制中主要是考慮噪聲對人的影響及危害,故接收器主要指人耳,不波及人的聲波不成其為噪聲。噪聲和振動的有源控制,即根據聲源特點進行的噪聲控制。由于一系列技術的發展,如:書上講的“聲強技術”——即:聲功率測量、振動能源傳遞、振源定位聲源鑒別等應用方面,以及功率流、聲線跟蹤法等數值分析日趨完善,而予以普遍采用。噪聲測試技術和儀器噪聲測試系統:接受部分—→分析部分—→顯示記錄部分儀器:聲級計(脈沖聲級計、各種計權網絡(A計權、B計權、C計權)聲級計)、數字信號處理儀(有:FFT分析、相關分析、相干分析、聲強分析、倒頻分析)。儀器構成:接受部分:傳聲器(將接受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一般采用電容傳感器,又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傳感器)、前置放大器(主要是放大電信號,起阻抗變換作用,對抵傳遞線纜的信號衰減作用)。分析部分:采用模擬分析,分為輸入放大器、濾波器、輸出放大器,用于對電信號進行處理,從而濾除雜波,保留主要的分析信號。顯示記錄部分:液晶顯示、頻譜圖、表顯示等,記錄方式有:磁帶記錄、電平記錄、數字信號的存儲等。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等方面總之,環境聲學是一門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內容的綜合學科。其應用廣闊:應用于管理有助于提高人員效率;應用于生活,有助于改善人們的日常習慣;應用于產品設計,有助于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應用品位。所以說,研究聲學問題要求科學性、藝術性的兼容,又要求研究成果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兼而有之。H、板書第一章.緒論1.1.噪聲及其危害定義:基本性質及其傳播規律國際標準:聽力損失用500Hz、1000Hz、2000Hz三個頻率上的聽力損失平均值。影響及危害:常見如聽力、睡眠、生理影響、語言交流、通信干擾、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結構危害:1.2.環境聲學的研究內容環境聲學定義環境聲學的研究范疇:環境噪聲污染:噪聲評價方法和標準噪聲控制技術噪聲測試技術和儀器噪聲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等方面課堂作業:無本門課程主要參考文獻:[1]方舟群等:《噪聲控制》,北京出版社,1986。[2]L.L.Beranek,《NoiseandViberationControl》,Megraw-Hill,,NewYork,1971。[3][日]福田基一·奧田襄介合著,張成譯:《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