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kg/h流化床干燥設計_第1頁
1875kg/h流化床干燥設計_第2頁
1875kg/h流化床干燥設計_第3頁
1875kg/h流化床干燥設計_第4頁
1875kg/h流化床干燥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計書系別:班級:姓名:學號:指導教師:職稱:第一部分概述1.1流化床干燥器簡介將大量固體顆粒懸浮于運動著的流體之中,從而使顆粒具有類似于流體的某些表觀特性,這種流固接觸狀態稱為固體流態化。流化床枯燥器就是將流態化技術應用于固體顆粒枯燥的一種工業設備,目前在化工、輕工、醫學、食品以及建材工業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1.1.1流化床干燥器的特征優點:〔1〕床層溫度均勻,體積傳熱系數大〔2300~7000W/m3·℃〕。生產能力大,可在小裝置中處理大量的物料。〔2〕由于氣固相間劇烈的混合和分散以及兩者間快速的給熱,使物料床層溫度均一且易于調節,為得到枯燥均一的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3〕物料枯燥速度大,在枯燥器中停留時間短,所以適用于某些熱敏性物料的枯燥。〔4〕物料在床的停留時間可根據工藝要求任意調節,故對難枯燥或要求枯燥產品含濕量低的過程非常適用。〔5〕設備構造簡單,造價低,可動部件少,便于制造、操作和維修。〔6〕在同一設備,既可進展連續操作,又可進展間歇操作。缺點:〔1〕床層物料返混嚴重,對單級式連續枯燥器,物料在設備停留時間不均勻,有可能使局部未枯燥的物料隨著產品一起排出床層外。〔2〕一般不適用于易粘結或結塊、含濕量過高物料的枯燥,因為容易發生物料粘結到設備壁面上或堵床現象。〔3〕對被枯燥物料的粒度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不小于30μm、不大于6mm。〔4〕對產品外觀要求嚴格的物料不宜采用。枯燥貴重和有毒的物料時,對回收裝量要求苛刻。〔5〕不適用于易粘結獲結塊的物料。1.2設計方案簡介來自干燥器的顆粒狀物料星形加料器加熱到干燥器的第一室,依次經各室后,于44°C然后離開干燥器。空氣由送風機送到翅片型空氣加熱器,升溫到200°C進入干燥器,經過與懸浮物料接觸進行傳熱傳質后溫度下降到63°C。廢氣經旋風分離器凈化后由抽風機排至大氣。空氣加熱器以392.4pa的水蒸氣作載熱體。

第二部分設計計算氣流干燥器出口細顆粒物料的含水量ω1為12%,要求在臥式多室流化床中干燥至ω2:0.5%(0.3%以上為濕基)。已知參數如下:被干燥參數:濕物料流量G1:1875(kg╱h);顆粒密度ρs:1600(kg╱m3);堆積密度ρb:1360(kg╱m3);干物料比熱容Cs:1.26(kJ╱(kg·°C));臨界含水量Xc:0.02(kg水╱kg干基物料);平衡含水量X*::0.001;顆粒平均直徑dm:0.15(mm);進口溫度θ1:15(°C);干燥介質為濕空氣熱源為392.4kPa的水蒸氣。進預熱器溫度t0:25(°C));進干燥器溫度t1:200(°C));初始濕度H0:0.01(kg水╱kg干氣);

第三部分物料和熱量衡算3.1物料衡算絕干物料的質量流量GcG進料微粉碳含量X出料微粉碳含量X干燥流量W3.2空氣和物料出口溫度的確定空氣的出口溫度t2應比出口處濕球溫度高20~50°C,這里取35°C即:t由t1=200°C及H0=0.01查濕度圖,得tw1=28°C,近似值取tw2=tw1=28°C,于是:t2=63°C物料離開干燥器的溫度θ2由下式計算:it63由水蒸氣表查得rtw2=2310.5kJ/kg,將有關數據帶入上式進行衡算,即:θ

第四部分干燥流程的確定來自干燥器的顆粒狀物料星形加料器加熱到干燥器的第一室,依次經各室后,于44°C下離開干燥器。空氣由送風機送到翅片型空氣加熱器,升溫到200°C進入干燥器,經過與懸浮物料接觸進行傳熱傳質后溫度下降到63°C。廢氣經旋風分離器凈化后由抽風機排至大氣。空氣加熱器以392.4pa的水蒸氣作載熱體。流程中采用前送后抽式供氣系統,維持干燥器在略微負壓下操作。4.1干燥器的熱量衡算干燥器中不補充熱量QD=0,因此總熱量Q可由下式進行衡算,各分部熱量Q式中:QQQQ取干燥器的熱損失為有效耗熱量(Q1+Q2)的15%,即:Q0.05001L代入上式可得空氣消耗量L=4794.6kg╱h由下式算的微粉碳離開干燥器的濕度H2,即:LH4.2預熱器的熱負荷和加熱蒸汽消耗量Q由水蒸氣表查得,392.4kPa水蒸氣的溫度Ts=142.9°C,冷凝潛熱r=2135kJ╱kg。取預熱器的熱損失為有效傳熱量的15%,則蒸汽消耗量為:Q干燥器的熱效率為:η

第五部分干燥器的設計5.1流化速度的確定5.1.1臨界流化速度在200°C下空氣的有關參數為:密度ρ=0.746kg╱m3,黏度μ=2.6E-5Pa·s,熱導率λ=0.0393W╱(m·°C),則:A由ε=0.4及Ar值查《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圖(6-2)得Lymf=2.0E-6。u5.1.2顆粒帶出速度由ε=1及Ar值查《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圖(6-2)得Lyt=0.55。臨界流化速度由式(6-5)計算,即:u5.1.3作流化速度為u取操作流化速度為0.7ut,即:u5.2化床層底面積的計算5.2.1干燥第一階段所需底面積表面氣化階段所需底面積A1由下式計算,即:α′式中有關參數計算如下:取靜止床層厚度Z0=0.1m,干微粉碳的質量流速取為ρu,L′aRαα由于dm=0.15mm<0.9mm時,所得αa需校正,由dm從圖(6-7)查得C=0.11。α′9188解得:A1=2.038㎡5.2.2物料升溫階段所需底面積物料升溫階段的底面積A2可以按下時進行計算,即:α′式中:Cln9188解得:A2=0.252㎡5.2.3床層總底面積A5.3干燥器的寬度和長度現取寬度為1.3m,長度為2m,則流化床的實際底面積為2.6㎡,沿長度方向在床層內設置三個橫向分隔板,板間距為0.5m。5.4停留時間物料在床層中的停留時間為:Gτ5.5干燥器的高度流化床的總高度分為密相段(濃相區)和稀相段(分離區)。流化床界面以下的區域稱為農相區,界面以上的區域稱為西相區。5.5.1濃相段高度濃相區高度Z與起始流化高度Z0之間有如下關系:Z而ε由下式計算,之前已算出Re=2.226,Ar=58.432,于是:εZ5.5.2分離段高度D由u=0.5172m╱s及De=0.7222m,從圖6-8查得:Z5.5.3干燥器高度為了減少氣流對固體顆粒的帶出量,取分布板以上的總高度為3m。5.6干燥器結構設計5.6.1布氣裝置采用單層多孔布氣板,且取分布板壓強為床層壓強降的15%,則:ΔPΔP取阻力系數ζ=2,則篩孔氣速為:u干燥介質的體積流量為:V選取篩孔直徑d0=1.5mm,則總篩孔數為:n分布板的實際開孔率為:Aφ取實際開孔率為:5.04%。在分布板上篩孔按等邊三角形布置,孔心距為:t5.6.2分隔板沿長度方向設置3個橫向分隔板,隔板與分布板之間的距離為30~60mm(可調節),提供室內物料通道。分隔板寬度1.3m,厚2.5m,由5mm厚的鋼板制造。5.6.3物料出口堰高hReE將u及umf代入上式,即:EEv=8.603用下式求溢流堰高度h,即:2.14將有關數據代入上式,即:2.140.17584整理上式解得:h=0.711m表5-1設計計算結果總表項目符號單位計算數據處理濕物料量G1kg/h1875物料溫度入口θ1℃25出口θ2℃44氣體溫度入口t1℃200出口t2℃63氣體用量Lkg絕干氣/h4794.6熱效率η%60.97流化速度μm/s0.5172床層底面積第一階段A1m22.038加熱段A2m20.252設備尺寸長Jm2寬bm1.3高Zm3布氣板型號單層多孔板孔徑d0mm1.5孔速u0m/s13.8孔數n0個74221開孔率φ%5.04分隔板寬bm19.2300321226距離hcmm30~60物料出口堰高度hm0.7115.7附屬設備選型為了保持干燥室基本維持常壓操作,采用前送后抽式系統。5.7.1送風機和排風機①送風機V根據經驗,由風機的綜合特性曲線圖可選9-27-101N08型風機②排風機V根據經驗,由風機的綜合特性曲線圖可選9-27-101N08型風機5.7.2氣固分離設備為獲得比較高的固相回收率,擬選用XLP/B-8.2型旋風分離器。其圓筒直徑820mm,人口氣速20m╱s,壓力降1150Pa,單臺生產能力8650m3╱h。5.7.3供料裝置根據物料性質(散粒狀)和生產能力(2t╱h)選用星形供料裝置(加料和排料)。其規格和操作參數為:規格:φ200×200生產能力:4m3╱h鏈輪傳動葉輪轉速:20r╱min齒輪減速電動機:型號JTC561,功率KW,輸出轉速200r╱min

第六部分符號說明A—干燥面積,m2;ω—物料濕基含水量;Cm—干燥物料,kJ/Kg·℃;W—水分蒸發量,kg/hCw—水的比熱,kJ/Kg·℃;X—物料干基含水量;G—物料流量,kg/h;d0—篩孔直徑,mm;Gc—絕干物料流量,kg/h;θ—物料溫度,℃;H—空氣濕含量,kg/kg;A0—開孔率;I—空氣熱焓,kJ/kg;h—高度,m;L—絕干空氣流量,kg/h;V_s—體積流量,m3╱S;P—壓力,Pa;φ—開孔率;Q—熱量,kJ;τ—時間,min;Re—雷諾數;α—傳熱膜系數,W/㎡·℃;t—溫度,℃;Z0—厚度,m;tw—空氣濕球溫度,℃;ρ—密度;u—速度,m/s;λ—熱導率vH—濕空氣比容,m3/kg;μ—粘度,Pa·s;

第七部分設計評述本次設計任務是生產能力臥式多室流化床干燥裝置,通過這次設計我接觸到了很多原本對我來說很陌生的東西,對干燥器、流化床等有了一些認識,了解了設計一個設備的大概流程。課程設計對我們來說完全是個新生事物,起初真的可謂是無從下手。我們只能從課本開始做起,并配合我們由圖書館借來的有關資料,先對整個課程設計過程做個大致的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艱苦奮斗,設計任務終于完成了初步的草稿,心中不禁感到由衷的高興,不免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除了專業方面的知識,這次課程設計,我也學到了很多其他方面東西。但是就word而言,這些office軟件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經常用到的東西,通過這次課程設計讓我對word的使用更加靈活,對于公式的輸入、排版等也有所掌握,在此,我們要更加進一步的掌握和熟悉這個軟件的實用方法以及使用。另外,我發現我的耐心也好了很多,此次計算量較大,要求我們務必處處要小心謹慎,否則一步錯了的話,可能會連帶很多數據都算錯,這對我們的耐心是一個考驗。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最后獲得成功的時候,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一份說明書和圖紙,更是對自己的信心以及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邁出的更堅定的腳步。

參考文獻[1]柴誠敬,劉國維,李阿娜.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2]柴誠敬,張國亮等.化工流體流動與傳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