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識點梳理
高中語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識點梳理?最新
必修1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梳理
教學目標:
1.回顧熟悉課文內容
2.梳理文言知識點并積累記憶
教學內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為“妻子”的尊稱)
2.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今義為“出門時所帶包裹”)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2.既東封鄭(封,使…成為疆界;東,在東邊)
3.且貳于楚也
4.越國以鄙遠(鄙,意動,把…當作邊邑;遠,遠地,形作名)
5.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一缺少的東西)
7.與鄭人盟(盟一訂(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一詞多義
封
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肆其西封(疆界,名詞)
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說:
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雜說”,文體的一種)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停數日,辭去告辭,(辭別)
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邊遠的地方(”以……為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淺陋)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輕(地位地下,卑賤)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損害,衰敗)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憊)
許:
公曰:“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答應,聽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雜然相許(贊同)
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
五、文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_(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_(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_(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繾而出_(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折,連詞)
①子亦有不利焉。_(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_(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闞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④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兼詞,于何)
⑤永之人爭奔走焉_(兼詞,于此)
4.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詞,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
5.其
以其無利于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6.且
以其無禮于晉,巨貳于楚也(連詞,表并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遞進,況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詞結構后置)
A.以其無禮于晉
B.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
B.(晉惠公)許君焦、瑕
C.敢以(之)煩執事
D.夜繾(燭之武)而出
E.(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3.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e,高興。
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工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出現。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8.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
二、古今異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
貧困,經濟困難。
2.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
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
可能、能夠、許可。
5.持千金之幣物古義:禮物今義:錢幣。
6.秦王方還柱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7.諸郎中執兵古義:宮廷侍衛今義:指中醫。
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
三、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作狀語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盡上指冠
名詞作動詞
1.樊於期乃前日又前而為歌曰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左右既
前,斬荊軻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設九賓
使動用法
1.使使以聞大王
2.使畢使于前
3.自引而起,絕布
意動用法
1.太子遲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購之(以)金千斤
2.欲與(之)俱
3.見燕使者(于)咸陽宮
4.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
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陳矣
介賓短語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給貢職如郡縣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語后置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荊軻刺秦王知識點小結2
六、重點實虛詞
1、發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打開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出發
發盡上指冠頭發
2、故
故遣將守關者特意
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緣故
鰥生說我……故乎之所以
君安與項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登上
軻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雞黍老,舊
3、誠
誠能得樊將軍首如果真的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的確,確實
4、度
度我至軍中,君乃入估計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常態,氣度
5、顧
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不過
荊軻顧笑武陽回頭
大行不顧細謹顧忌,考慮
6.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
為之奈何對付,處理
乃為裝遣荊軻準備
乃令秦武陽為副做為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因為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發出
7.而
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并且,表遞進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去h表轉折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就,或不譯,表承接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相當于“地”或不譯,表修飾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2.然則將軍之仇報(既然這樣,那么)
3.荊軻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
的原因。)
5.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6.以故荊軻逐秦王(因此)
《鴻門宴》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納”)
二、古今異義詞
沛公居山東時古:靖山以東地區今:山東省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今:河北省、
河南省
約為婚姻古:兒女親家關系今:男女結婚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意外的情況今:表程度,很、甚
而聽細說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說來
三、重點文言實詞釋義(12個)
1.軍
沛公軍霸上:名詞作動詞,駐扎C
從此道至吾軍:名詞,軍營。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名詞,軍隊。
勇冠三軍:名詞,軍隊的編制單位。
2.擊
忽擊忽失:動詞,攻擊,攻打。
因擊沛公于坐:動詞,殺。
秦王不肯擊缶:動詞,敲打,敲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名詞,碰撞。
3.內
毋內諸候:內,通“納”,動詞,接納。
簾內擲一紙出:名詞,里面,與“外”相對。
內無法家弼士:名詞作狀語,在內部。
色厲內荏:名詞,內心,心里。
4.如
勞苦而功高如此:動詞,像。
沛公起如廁:動詞,往、去。
固不如也:動詞,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動詞,通“背”,違背。
每逢佳節倍思親:副詞,愈加。
6.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動詞,道歉,謝罪。
乃令張良留謝:動詞,辭別。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動詞,感謝。
7.意
然不自意:動詞,料想、意料、估計。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詞,心意、意圖。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名詞,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詞,神態,神情。
8.坐
項王、項伯東向坐:動詞,坐下C
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詞,座位。
坐北朝南:動詞,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車坐愛楓林晚:介詞,因為。
9.舉
殺人如不能舉:副詞,盡。
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動詞,舉起。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動詞,舉行、施行。
舉不勝舉:動詞,列舉、舉出。
10.勝
沛公不勝:杓動詞,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勝:副詞,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形容詞,優美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動詞,勝過、超過。
11.斗
玉斗一雙,獻與亞父:名詞,酒器。
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名詞作狀語,像斗一樣
潭西南而望,斗擰蛇行: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動詞,爭斗。
12.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動詞,放棄、丟下。
置之坐上:動詞,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會賓客:動詞,擺、設。
四、古今異義
1.山東古:指靖山以東地區。
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非常古:意外的變故。
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黃河以北地區。
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古:黃河以南地區。
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C
5.細說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地講述。
6.婚姻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四、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原義軍隊,此處義為軍隊駐扎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原義話語,此處義為告訴
沛公欲王關中原義大王、首領,此處義為做王
不可不語原義言語,此處義為告訴
吾得兄事之原義事情,此處義為侍奉
道芷陽原義道路,此處義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庫原義簿籍,此處義為登記
范曾數目項王原義為眼睛,此處義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原義為刑罰,對犯人的體罰,此處義為用刑罰懲
B.名詞作狀語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那樣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在夜里
頭發上指,目眥盡裂向上
道芷陽間行從小路
C.形容詞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原義為好,此處義為善待、交好
D.形容詞作名詞
君安與項伯有故原義為舊的,此處義為老交情
E.使動、意動句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以(之)為王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之)活下來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百余騎)跟從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使(他)停止下來
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使(關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此亡秦之續耳。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亞父者,范增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2.倒裝句
具告以事(介詞結構后置)
長于臣(介詞結構后置)
得復見將軍于此(介詞結構后置)
籍何以至此(賓語前置)
客何為者(賓語前置)
大王來何操(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賓語前置)
3.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示)
吾屬今為之虜矣(“為“表示)
4.省略句
為擊破沛公軍(省介詞賓語“之”吾)
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狀語“于其”)
六、固定結構
1.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
“……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
所”。)
2.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
“與……比,哪一個……”)
3.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么……
呢”,“為”是語氣詞。)
七、成語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八、古代文化常識
坐席:古代君王、諸侯臨朝聽政,或各級官員治理民事,皆面南
而會,即以此稱君。而以北面為卑,或以之稱臣。東西坐席一般以東
為主,以西為客。但漢代剛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占代“座次”問題:
1.官職:古代以右為尊。“位在廉頗之右”
2.車騎:由以左為尊。“信陵君虛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從
車騎,虛左
3.室內:西為賓、長、貴;東為主、幼、賤。
4.堂上座位:北為帝(尊),南為臣(卑)左為貴,右為輕。
5.四面環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一一北一一南一一東
項羽(伯)一一亞父一一沛公(張良)
必修2
《赤壁賦》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盤繞)
4.杯盤狼籍(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楚婦(舞,使……起舞;泣,使……
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式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
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
為友)
(三)古今異義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
節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
的樣子)
(四)一詞多義
1.望:
七月之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給)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表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之(表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表轉折)
耳得之而為聲(表因果)
8.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可(介賓短語后置)
3.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4.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6.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7.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8.是造物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9.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三、成語
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
子。
3.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4.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
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5.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
四、其他重點字詞
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六)
白露橫江(籠罩)
縱一葦之所如(縱:任,如:往)
凌萬頃之茫然(越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憑空)
渺渺兮予懷(悠遠的樣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荊州(方,當)
同一世之雄也(本來)
哀吾生之須臾(片刻)
知不可乎驟得(驟:突然;驟得輕易得到)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連……都……;一瞬:一眨眼,
比喻時間短暫)
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適”)_
五、重點句子翻譯
1.寄蜉螭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翻譯:像蜉螳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
2.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翻譯: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譯: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問萬事萬物(時刻在變
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翻譯: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
1.通假字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
2.古今異義
茂林修竹古:長今;常用義為“修理”、“修飾”
列坐其次古:旁邊、水邊今:常用義為質量差
或取諸懷抱古:兼詞,“之于”合音今:常用義為眾
曾不知老之將至古:讀zcng,竟今:讀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過去、原來今:常用義為方向
終期于盡古:至、及今:無此義
亦將有感于斯文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
文人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作名詞
群賢畢至賢士
少長咸集年輕人,年長的人
B.形容詞作動詞
齊彭病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詞作動詞
映帶左右環繞
一觴一詠喝酒
D.數詞作動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看作一樣
4.一詞多義
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凡用兵之法,仝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5.虛詞運用
所以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以此用來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助詞表定語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將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動詞往達到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助詞的
《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詞類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有泉側出。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6、而其見愈奇。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形容詞
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一詞多義(擴展)
(一)虛詞“乃”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2、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于是
4、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副詞,才
(二)實詞“道”
1、有碑仆道名詞,路、道路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3、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4、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說、講
5、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三)實詞“蓋”
1、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2、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
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3、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4、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四)實詞“文”
1、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名詞,文字
2、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詞,紋理
3、屬予作文以記之名詞,文章
4、文過飾非動詞,掩飾
(五)實詞“然”
1、至于顛覆,理固宜然代詞,如此,這樣
2、吳廣以為然形容詞,對、正確
3、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連詞,表轉折,但、但是
(六)虛詞“其”
1、用作代詞,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稱代詞;可以作指示代詞
(這,那);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第三人稱代詞,它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則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指示代詞,指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詞,譯作“這”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詞,譯作“其中的”
2、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二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謂乎!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其可怪也與?
3、固定用法“何其”,譯作“多么”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點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二)狀語后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往往放在動詞后面,表示地點,時間,比較等
意義。如:
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
“觀”,“對天地……”
2、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舍”,
“在……°
3、請辭于軍“于軍”作狀語限定動詞“辭”的對象,“向軍隊”
4、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劃線“于藍”表示“比藍……”表
比較
6、皆斷頭注槊上,植(于)市門外“(于)市門外”表示“在市
門夕I……”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后。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強”作為中心語“爪牙”筋骨”
的定語,后置。
求人可使報秦者。(想找個可以出使去回復秦國的人)“可使報秦
”作為中心語“人”的賓語,后置。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數量詞“一雙”作為“白壁”
的定語,后置。
《離騷》知識點梳理
一、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許:騫(jiQD)朝評(SU1)而夕替(諫爭)
3.替:騫朝洋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深:謠涿(zhu6)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8.m(mid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10.寧磕(ke)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mian)規矩而改錯(通“措二措施)
2.邑:粒(tSn)郁邑余1%(chd)像(chi)兮(通"悒”,
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②長余佩之陸離(使……
加長)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②謠豫(zhu6)謂
余以善淫(擅長)
3.以為:①制芟(ji)荷以為衣兮(用……做)②余獨好修
以為常(認為)
4.修:①余雖好修垮(kua)以鞍(jI)羈兮(美好)②退
將復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獨好修垮以為常(美,美好)
5.雖:①余雖好修垮(kua)以鞅(j1)羈兮(惟,只是)②
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四、詞類活用
1.鞭羈:余雖好修婷(kua)以鞭(jI)羈兮(名作動,約束)
2.淫:謠深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3.群:鷲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
抑)
6.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余佩之陸離(使動,使……加長)
五、古今異義的詞
1.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
闊而壯大)
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
技藝巧妙)
3.改錯:簡(mian)規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
改正錯誤)
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
濟困難)
5.流亡:寧磕(ke)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
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2.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4.余雖好修垮以檄羈兮,騫朝評而夕替。(被動句)
5.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七、難句翻譯
1.余雖好垮(kua)以贛(jI)羈兮,窖朝評而夕替。譯:我
只是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譯:這也是我心向往的
美德啊,縱然九死也不后悔。
3.寧濫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譯:寧愿突然死去,隨
水流而長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這種丑態。
4.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譯:到朝廷做官而不被
(君王)接納,又遭受指責啊,就退隱了,重新整理我當初的衣服。
5.制芟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譯:裁剪荷葉做上衣啊,
綴縫荷花花瓣做下裝。
6.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譯:不了解我也罷了啊,
只要我本心確實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
啊,再加長我長長佩帶。
8.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譯:世上的清芳和污濁
雜糅在一起啊,唯獨我明潔的品質還沒有虧損。
9.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譯:即使被肢解我還是
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敗的嗎?
《詩經》兩首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二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二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燕(“于”通"吁二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二)古今異義詞
1.泣涕漣漣(泣涕,古義:為眼淚|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義:為歡聚I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啟,古義:是跪|今義:指開啟。居,古義:指安
坐I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I今義:指有
品德的人。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I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詞多義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②相當于“而、如:靜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詞。如:秋以為期。
②而,連詞。如:以望復關。
3.作:
①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生。如:薇亦作止。
②開始。如:天下之難比作于易。
③創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⑤為,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4.日:
①動詞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②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③說。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止:
①語尾助詞c如:歲亦莫止C
②腳,足。如: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為使動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殘賊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禮貌。如:人而無止,不死何候。
6.載:
①記錄,記載。如:史載田橫事。
②年。如:白去舟職,五載復還。
③裝載。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引申為承擔,承受。
如:載舟載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車。如:直上載公子車。
⑤祝詞,起加強語氣作用,多用于動詞或形容詞詞頭,可譯為“且
“又如:“載欣載奔,
⑥副詞,開始。如:春日載陽,有名倉庚。
7.靡:
①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勢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為放火燒,如:益烈
山澤而焚之。又引申為猛烈。如:窮冬烈風。
②光明,顯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業,功業。如:奮六世之余烈。
④厲害,嚴重。如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9.陽: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陽光,太陽。如: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③溫暖。如:春日載陽。
④表面上,假裝。如: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
10.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為渠道c如: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C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1.華:
①同“花二如: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②開花。如:始雨水,桃李華。
③美麗有光彩。如:華服麗人。
④繁華。如:其街市之繁華。
⑤精華。如:物華天寶。
⑥敬辭。如:華誕,華居。
12.思:
①思考。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④助詞,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3.戒:
①防備,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備萬事。
②告誡,警告。如:觀往事以自戒。
14.雨:
①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②離散。如:一別如雨。
③動詞。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必修3
《蜀道難》知識點梳理
一、寫作背景
本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初年,即安史之亂前。
唐朝時,蜀中商業經濟極為發達,入蜀的人們樂不思返,而沒有
意識到這一地區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之地,隨時有發生變亂的
可能。
二、正音
噫吁哦yIxuxI嶗巖chon石棧zhan喧
廄huI
猿猱ndo破崖pIng飛湍tuan崔嵬w6i
捫參歷井menshen吮血shun
三、實詞歸納
實詞歸納
尚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尚且
尚賢使能崇尚,尊重
趙王使使視廉頗尚能保否還
危
危乎高哉高
危如累卵危險
正襟危坐正,端正
去
去門十里以為界距,距離
陽虎去齊走趙離開
除殘去穢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壟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到…去
絕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可以橫絕蛾眉巔越過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陡峭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解釋加點的字
1.猿猱欲度愁攀援—為…發愁,為動用法
2.使人聽此凋朱顛—使…凋謝,使動用法
3.秫崖轉石萬壑雷—使…滾動,使動用法
4.側身西望長咨嗟—向西,名作狀
5.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比
6.西當太白有鳥道面對
7.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溝通相連
8.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使動用法,使……回轉;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越過
10.青泥何盤盤—多么
11.但見悲鳥號古木只
12.雄飛雌從繞林問跟隨
13.連峰去天不盈尺離滿
14.枯松倒掛倚絕壁靠
15.飛湍瀑流爭喧豚—急流
16.珠崖轉石萬壑雷—擬聲詞用如動詞,沖擊
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人擋
18.所守或匪親一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長蛇互文見義
20.錦城雖云樂—雖然
21.側身西望長咨嗟―深深
《琵琶行》知識點梳理
(1)濟陽江:即流經濟陽境內的長江。索索:形容楓樹、蘆荻
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回燈:移燈。重:再。
(3)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擰動以調音定調o
(4)掩抑:掩蔽,遏抑。思:讀去聲。
(5)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抹:向左拔弦,
也稱為“彈”。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樂世》、
《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細的弦。嘈嘈:沉重舒長。
切切:細促輕幽。
(7)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幽咽:遏塞不暢狀。冰下難,
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8)迸:濺射。
(9)曲終:樂曲結束°拔:奏彈弦樂時所用的拔子°當心畫:
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U1)斂容:嚴肅矜持而有禮貌的態度。
(12)蝦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游樂地
區。
(1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1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
王個皇帝的陵墓。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女。
(15)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U6)鈿頭銀篦:鑲嵌著花鈿的發篦(櫛發具)。擊節:打拍子。
(17)顏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
(19)來去:走了以后。
(20)夢啼妝汨: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闌干:
形容流淚。
(21)重(讀平聲):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嘆聲。
(22)嘔(音歐)啞(音呀)嘲(音招)所(音扎):形容聲音
噪雜。
(23)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24)卻坐:退回到原處。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25)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1、流(p0n)
2、錚(zheng)
3、賈(gd)
4、憫(mIn)
5、徙(xi)
6、謫(zh6)
7、荻(di)
8、幽咽(y2)
9、蝦蟆(hdma)
10、綃(xiao)
Ik鈿(tidn)
12、篦(bi)
13、春江花朝(zhao)
14、嘔啞嘲晰(6uyazhaozha)
一、實詞
言:
感斯人言—話,名詞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詞
自言本是京城女說,動詞
數:
使快彈數曲幾,表不確定的數目,數詞
一曲紅綃不知數數量,名詞
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說話,回答,動詞
今夜聞君琵琶語曲,名詞
為:
因為長句寫,創作,動詞w6i
初為《霓裳》后《六幺》彈奏,動詞w6i
為君翻作《琵琶行》替、給,介詞we
輕:
輕攏慢捻輕輕,形容詞
商人重利輕別離輕視,動詞
泣:
滿座重聞皆掩泣哭泣,動詞
座中泣下誰最多眼淚,名詞
二、古今異義詞
因為:古:兩個詞,于是創作。今:表原因的連詞。
闌干:古:參差錯雜,縱橫散亂。今:用木、石、鋼材制成
的攔擋物。
向前:古:從前、剛才c今:介詞和方位名詞構成的兩個詞C
老大:古:年齡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顏色:古:神態、臉色。今:色彩
三、文言句式
歌以贈之賓語前置
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賓短語后置;于,向
轉徙于江湖間介賓短語后置;于,在
本(是)長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謂語
使(之)快彈數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渝浦口省略句,于,在
【譯文】
元和十年,我被貶到九江當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個夜晚,到渝
浦口送一個朋友,聽見船中有人彈琵琶,那聲音,錚錚縱縱,很有京
城里的韻味。問那個人,才知道她原來是長安歌伎,曾經跟曹、穆兩
位名師學彈琵芭,年紀漸大,姿色衰退,只好給一個商人當老婆。我
便吩咐擺酒,讓她暢快地彈幾只曲子。她彈奏完畢,十分憂傷。敘述
了年輕時候的歡樂情景;可是如今呢,飄零憔悴,在江湖中間輾轉流
離!我從京城里貶出來,已有兩年,心情平靜,安于現狀。聽了她的
話,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這首長詩送給她,
共計六百一十二字(實際上全詩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間在丹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里沙沙抖動。主人
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悶悶地喝
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著明
月。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
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跟著聲音悄悄地詢問是什么
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說話卻遲遲地沒有說話。移近船只,
請那個人相見。添酒、挑燈,又擺上酒宴。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
艙,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龐。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
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嘆息,每一聲都在沉思,
好像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地彈啊,彈,說盡那無
限傷心的事件。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頭彈的是《霓裳》,
后來彈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像
是兒女私語。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花底
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
么艱難!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
時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沒有聲音,
卻比有聲音的更激動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
一隊鐵騎,刀槍轟鳴。曲子彈完了,收回撥子從弦索中間劃過,四根
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像撕裂綢帛。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都靜悄悄沒人
說話,只看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里閃耀銀波。
疑疑吞吞地放下撥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來顯得十分
肅敬。她訴說:“本來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蝦蟆陵附近。十三歲
就學會了彈琵琶的技藝,名字登記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彈罷曲子,曾
嬴得曲師的贊揚,妝梳起來,常引起秋娘的妒嫉。五陵少年,爭先恐
后地贈送禮品,一只曲子,換來無數匹吳綾蜀鋁。打拍子敲碎了鈿頭
云篦,吃美酒潑臟了血色羅裙。今年歡笑啊,明年歡笑,輕輕地度過
了多少個秋夜春天;同屬的姐妹嫁給了軍人,老鴇辭別了人世,無情
的時光,奪去了美艷的紅顏。門前的車馬,越來越稀,嫁了個商人,
跟他到這里。商人只看重利,哪在乎別離,上個月又到浮梁,去買茶
做生意。留下我在江口,獨守這空蕩蕩的船倉,繞船的月光白得象霜,
江水也那么寒涼。深夜里忽然夢見少年時代的往事,滿臉淚水,哭醒
來更加悲傷。……”
我聽了琵琶聲已經嘆息,又聽了這番話更加歙欷。同樣是失意人
流落在遠方,碰在一起啊,從前不認識那又何妨!我自從去年辭別了
京城,貶官在丹陽,一直臥病。河陽這地方荒涼偏僻,哪有音樂,一
年到頭,也聽不見管弦奏鳴。居住在渝江附近,低洼潮濕,院子周圍,
盡長些黃蘆苦竹。早上晚間,在這兒聽見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鵑的哀
鳴,就只有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來,卻往往
自酌自飲。難道說沒有山歌?也沒有村笛?嘔啞嘲嘶,那聲音也實在
難聽!今晚上聽了你用琵琶彈奏的樂曲,象聽了天上的仙樂,耳朵也
頓時清明。不要告辭,請坐下再彈一只曲子,我替你譜寫歌詞,題目
就叫作《琵琶行》。
聽了我的話長久地站立,又坐下撥弦索.撥得更急°凄凄切切,
不象剛才的聲音,滿座的聽眾,都忍不住哭泣。這當中哪一個哭得最
悲酸?江州司馬的眼淚啊,濕透了青衫!
【作品賞析】
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
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產交易合同樣本
- 居民供暖費用支付合同
- 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預測卷(全國I卷)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綜合練習數學試題卷(三模)含解析
- 遼寧何氏醫學院《形式邏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凱里學院《時間序列分析課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期中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省南康區2025屆3月初三第一次在線大聯考(江蘇卷)含解析
-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軟件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下學班會課件圖片
- 香港繁體合同協議
- 喘病中醫護理常規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上海外服招聘考試試卷
- 大型活動籌備的總體進度計劃
- 農田土壤污染的治理技術分析試題及答案
- 記者證考試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解讀2025
- GB/T 26713-2025鞋類 化學試驗方法富馬酸二甲酯(DMFu)的測定
- 輸電線路鐵塔基礎強度加固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