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梳理·必備知識【時空坐標】【階段特征】國共兩黨以合作為基礎,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形式進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斗爭,取得了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國共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敵,中國共產黨開辟敵后戰場。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梳理·必備知識考點1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1.九一八事變(1)經過:______年9月18日,日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突襲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次日占領沈陽。(2)后果:__________全部淪陷。(3)抵抗:中國共產黨派________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開始局部抗戰。(4)影響: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1931東北三省楊靖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2.華北危機與一二·九運動(1)背景:1935年,日本策動所謂“______________”,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2)時間、地點:1935年12月9日,北平。(3)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__________,一致對外”等。(4)意義: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華北自治運動停止內戰3.西安事變(1)概況: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2)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和行動:中國共產黨從________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聯蔣抗日,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3)結果:西安事變得到______解決。(4)意義: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______形成。易錯易混西安事變是為了逼蔣聯共抗日而進行的愛國性質的“兵諫”,不是為爭權奪利而進行的兵變。張學良全民族和平初步考點2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1.七七事變(________事變)(1)時間、地點:1937年7月7日,北平。(2)抵抗:保衛北平,佟麟閣、趙登禹壯烈殉國。(3)影響:標志著中國____________的開始。2.第二次國共合作(1)紅軍改編: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2)合作標志: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盧溝橋全民族抗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南京大屠殺(1)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將其作為戰時陪都。(2)罪行: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______人以上。易錯易混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是中國人民局部抗戰的開始。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30萬考點3正面戰場的抗戰主要戰役名稱概況影響淞滬會戰寶山保衛戰(姚子青)、四行倉庫戰斗(謝晉元);上海失陷打破了日本_______________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臺兒莊戰役________指揮抗戰以來中國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武漢會戰________大捷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獲得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大片領土3個月滅亡中國李宗仁正面戰場萬家嶺易錯易混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前期英勇抗敵。后期隨著日本侵華策略的轉變,國民黨消極抗戰,不斷制造反共“摩擦”(如皖南事變)。考點4敵后戰場的抗戰1.主要戰績(1)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________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2)______大戰。①主要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②概況:1940年8月至次年1月,________指揮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向日軍發動大規模進攻。③意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平型關第一個百團彭德懷2.戰略方針的提出——《__________》(1)發表:1938年,________發表。(2)觀點: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3)意義: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3.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建立: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__________根據地。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論持久戰毛澤東敵后抗日延安(2)鞏固。軍事展開__________戰爭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推行精兵簡政經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3)作用: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4)影響: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相互______,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人民游擊配合圖示解史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關系考點5抗日戰爭的勝利1.全民族堅持抗戰(1)表現: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2)代表:在棗宜會戰中,________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______血灑疆場。張自忠左權2.中共七大(1)召開:1945年4至6月,______。(2)內容。①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____________的中國。②領導機關: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③指導思想:確立____________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3)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延安新民主主義毛澤東思想3.抗日戰爭的勝利(1)標志: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______也回到祖國懷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2)原因。①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__________作用。②主要原因: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③外來援助: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1945臺灣中流砥柱(3)意義。①國內: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的民族解放斗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②國際: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____________,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易錯易混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完全勝利民族獨立東方主戰場【核心素養】1.【時空觀念】兩次學生運動項目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時間1919年1935年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性質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救亡運動意義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2.【家國情懷】(1)國家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彰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史為鑒,面向未來。(2)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3)抗戰啟示: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任何黨派團體,都應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全民族團結抗戰才能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單元集訓】1.(2024·蘭州中考)歌曲《長城謠》唱道:“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自從大難平地起……骨肉離散父母喪……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里長。”據此判斷,“大難平地起”指的是()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C.七七事變 D.南京大屠殺【解析】據材料“長城外面是故鄉”“自從大難平地起”并結合所學可知,該地區是東北,近代以來東北地區被侵占開始于九一八事變。A2.(2024·河南中考)下表列舉了我國近代青年學生的一些重要活動。據此可知,他們()時間重要活動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學生匯集在天安門前,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1931年9月26日上海各大學51名學生代表赴南京請愿,要求驅逐日軍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千名學生在新華門前請愿,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A.伸張正義,樂于助人B.關心時局,勇擔使命C.積極行動,投身改革D.勤于學習,追求真理B【解析】據材料可知,五四運動中學生為先鋒,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學生請愿要求驅逐日軍,華北事變后學生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這體現了近代中國學生關心時局,勇擔使命,B正確;樂于助人無從體現,材料表明學生在救亡圖存,排除A;投身改革與材料不符,材料中并未出現改革,排除C;材料體現的是學生的請愿等活動,勤于學習無從體現,排除D。3.(2024·蘇州中考)右圖是創作于1937年2月的漫畫《現在,我們一致對外吧》。對該畫作解讀最為準確的是()A.抒發對消極抗戰的不滿B.表達對團結抗戰的支持C.體現對日寇侵華的譴責D.蘊含對重慶談判的期待B【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信息“1937年2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時期處于抗日戰爭時期,“現在,我們一致對外吧”反映了國共兩黨團結抗日的決心,表達作者對團結抗戰的支持,B正確;材料內容是積極向上的,與“抒發對消極抗戰的不滿”不符,排除A;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對日寇侵華的譴責,排除C;重慶談判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后進行的,排除D。4.在如圖所示的戰斗之后,八路軍在開辟敵后根據地時,走到哪里都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大批青年積極報名參加八路軍。在這次“戰斗”中,八路軍所采用的主要戰術是()A.伏擊戰
B.陣地戰C.破襲戰
D.地雷戰A【解析】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的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取得了平型關大捷。據題干圖片“平型關戰斗”及所學知識可知,這次“戰斗”是平型關大捷,八路軍所采用的主要戰術是伏擊戰。5.(2024·眉山中考)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日、偽軍加緊封鎖和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發出了“自己動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號召,要求部隊、機關、學校發展生產。隨后,各抗日根據地的生產運動廣泛開展起來,并取得了顯著成績。大生產運動()A.解決了根據地農民土地問題B.推動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C.適應了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D.粉碎了日寇瘋狂的軍事進攻C【解析】據材料“自己動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困難”“各抗日根據地的生產運動廣泛開展起來”可知,面對日軍對根據地的封鎖,毛澤東號召進行大生產運動,這有助于為根據地提供物資,對抗物資封鎖,從而堅持長期抗戰,這適應了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C正確;抗戰時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未解決根據地農民土地問題,排除A;大生產運動主要強調經濟發展,與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無關,排除B;大生產運動強調農業生產等,與軍事方面關系不大,“粉碎了日寇瘋狂的軍事進攻”過于夸大其作用,排除D。6.(2024·菏澤中考改編)如圖是“圖說歷史——抗日戰爭”展覽活動中的一組圖片。這組圖片的主題是()A.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B.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C.艱苦卓絕的敵后抗戰D.海外僑胞的輸財助戰A【解析】根據圖片可知,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各黨派、民族、階層都投入抗戰的洪流中,不僅軍隊浴血奮戰,工人也加班生產,支援前線,海外僑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全體中華兒女都以各種形式投身到偉大抗日斗爭中,體現了中國實行全民族抗戰,A正確;臺兒莊戰役反映了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B與其他圖片不符,排除;共產黨領導了敵后戰場的抗戰,材料沒有體現,排除C;海外僑胞捐款購置飛機體現了海外僑胞的輸財助戰,D與其他圖片無關,排除。7.(2024·達州中考)我市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運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歷史信息,由此推斷他們要論述的觀點是()①中共中央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②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③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④中國共產黨大力推動抗日根據地的各項建設A.國際支持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B.國共合作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C.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D.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D【解析】據材料“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百團大戰”等可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進行了百團大戰等,并大力推動敵后抗日根據地建設,這些事實體現了中共在抗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D正確;“國際支持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說法錯誤,且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國際支持,排除A;材料并未體現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國共合作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無法體現,排除B;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這強調的是中國抗戰的國際意義,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每當人們唱起這首如泣如訴、悲憤激越的歌曲《松花江上》時,仿佛看到當年在日軍鐵蹄蹂躪下的東北父老鄉親,看到遙望白山黑水,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的東北婦孺學子。——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依據材料一,寫出“東北父老鄉親”“背井離鄉、有家難歸”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概述這一事件的影響。答: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材料二1937年,出現了中國近代留學史上規模最大、情景最為壯觀的一次回國潮。當時正值戰火紛飛,交通阻隔,留學生們不惜犧牲個人學業,輾轉千山萬水,想方設法回到祖國。為籌措旅費,有的多方借貸,甚至變賣衣服和留學用具。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摘編自王奇生《留學與救國:抗戰時期海外學人群像》(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37年中國留學生回國潮發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體現的時代精神。答: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全面抗戰開始。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材料三盧溝橋事變爆發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懷、賀龍、劉伯承等發出通電提出,我全體紅軍“為抗日前鋒,與日寇決一死戰”。此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第一二○師、第一二九師渡黃河東進,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八路軍總部進入山西境內,開始指揮八路軍各部隊展開新的戰斗。11月,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此后,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山東、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紛紛建立。戰略相持階段到來后,日軍將侵華戰爭的重心指向華北敵后戰場,八路軍成為華北抗戰主力軍。——摘編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八路軍在軍事上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的史實。答:史實:取得平型關大捷;發動百團大戰;開辟了敵后戰場(或建立了抗日根據地);開展反“掃蕩”斗爭;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率先發起局部反攻等。材料四《團結就是力量》是1943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晉察冀邊區創作的歌曲。歌中“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表達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強意志。——摘編自劉習良《歌聲中的20世紀:百年中國歌曲精選》(4)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近代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歷程。談一談你的啟示。答:國共兩黨關系的歷程:合作(1924-1927年)—對抗(19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322.1-2025顆粒粒度切割器切割性能測試第1部分:通則
- GB/T 45252-2025證券交易數據交換協議
-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職稱考試試題與答案
- 產科護理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剖析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車庫租賃與能源管理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宿舍安全管理及責任落實協議
- 2025年度電商店鋪合伙經營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入股合作協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賃經營與糾紛解決協議
- 2024年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學課件 6.1.2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
- 2025年質譜分析考試題及答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學習心得體會與民族團結
- 工程建設資料員培訓課件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項目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電機控制器設計原理與現代技術應用
- 2025時事政治考試題庫和參考答案
- 化工智能制造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2021年煙草營銷技能鑒定(高級理論)三級理論歷年真題(含答案)
- 醫療器械進院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