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_第1頁
《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_第2頁
《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_第3頁
《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_第4頁
《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花夕拾》導讀資料及中考真題名著導讀資料一、作家與作品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稱為“民族魂”。《朝花夕拾》是魯迅創作的以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是魯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是回憶性散文,共收入10篇散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記》,寫于1926年6月至11月間,《朝花夕拾》題目意義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意思”。原題是《舊事重提》。二、故事分類及梗概1、以議論為中心,將散文和雜文糅合,穿插童年的生活經歷,諷刺和批判舊道德。《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達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時常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而是被長媽媽踩死的,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后來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選取了“貓”這樣一個典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表現了作者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斥責這類封建孝道不顧人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尖銳的抨擊。2、挖掘普通人身上樸實、善良、高尚的情操。《阿長與〈山海經〉》:本文記述了作者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真誠的懷念和祝愿之情。《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臺學醫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在文中,作者寫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對工作極其認真,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作者突出地記述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也對國人在日本吃喝玩樂、不思富強的態度和行為進行了批判。《范愛農》:在作者早年的好友中,范愛農是很重要的一位。本篇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友人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生性孤傲耿直,愛憎分明,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3、記敘童年、少年時期的生活經歷,表達對舊日美好生活的眷戀。《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件罕逢的盛事。記述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正要出發時父親命令他背誦《鑒略》的掃興和痛苦的感受。道出了孩子在父母毫無顧及自己心理時的無奈與厭煩,也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父子間的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無常》:描繪了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諷刺了當時自稱“正人君子”的軍閥統治文人。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賽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分為兩部分,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玩樂到入學讀書的成長過程。第一部分寫在“我的樂園”百草園中的游戲,如拔何首烏弄壞泥墻,抓麻雀等;第二部分寫長大了,不得不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讀書,描述在三味書屋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如讀書時畫《蕩寇志》和《西游記》的繡像。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含蓄深刻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父親的病》: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求醫治病的情景。父親因得了水腫而求醫,卻被江湖庸醫陳蓮河耽誤而去世,體現了江湖庸醫的無能,他們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蒙騙,開一些像“敗鼓皮丸”之類的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對治病只是忙于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只為了金錢。鄰居衍太太在父親臨終前,為父親準備后事,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瑣記》:記述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一段生活經歷。作品先描寫了鄰居衍太太幫小孩子隱瞞玩鬧的事,又慫恿“我”去偷母親的錢,后描寫了作者在南京被稱為“雷電學堂”的學堂求學時,看到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作者對探求真理的強烈求知欲望。三、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身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們不設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魯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殺的。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典型人物】與作者的關系篇目性格特征作者的保姆《阿長與〈山海經〉》人死了要說“老掉了”,雖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但她善良樸實,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留學日本時的老師《藤野先生》不打領結,修改、補全“的”的講義,一位異國醫學教授,治學嚴謹,為人正直,誨人不倦,沒有民族偏見,人格樸素而偉大。朋友《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倔強耿直,憤世嫉俗,不滿黑暗現實但又無法在社會立足。辛亥革命后備受打擊、迫害,為社會所不容,被逼得走投無路。性格特征:妥協、懦弱。鄰居《瑣記》《父親的病》靈魂深處自私自利、奸猾,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在背后散播流言,多言、愛使壞、迷信。給作者父親治病的醫生《父親的病》紹興城的“名醫”,他道貌岸然,拿藥引作為詐騙手段,貪婪而又謹小慎微,時時變換花樣,置醫德、醫風于不顧,肆意敲詐,出乖露丑,騙術敗露后溜之大吉。名著復習精編練習(一)填空1、《朝花夕拾》是魯迅1927年所作的散文集,共10篇。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事的懷念之情。其中,《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了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仙臺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2、《朝花夕拾》不僅僅是對往事的記錄,而且通過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和細節描畫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態心情,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請舉例說明。如《》中寫(人名)相關情節概述:答案示例:①《阿長與<山海經>》寫除夕夜長媽媽教少年魯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講“吉利話”和元旦清晨等待魯迅“恭喜”的情景,表現得活靈活現。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老先生大聲朗讀文章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寥寥幾筆,把老先生那種癡迷入神的情態,表現得惟妙惟肖。3、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么好感,但回國偶遇后,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范愛農。“這是一個身材高大,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現在藐視”這段文字描寫的是范愛農。4、《朝花夕拾》中刻畫的身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長媽媽)、衍太太。5、《朝花夕拾》中《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指的是紹興城。6、起初魯迅認為范愛農是怎樣一個人?后來呢?魯迅為什么對范愛農是失足落水還是投水自殺表示懷疑?答案:起初認為他是個非常冷漠,十分膽小,對師長無情,與人背道而馳的人;后來認為他愛憎分明,為人正直,魯迅對范愛農之死的懷疑實際上是魯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控訴,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7、《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們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8、《二十四孝圖》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9、作者在《瑣記》中提到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10、《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讓我感到痛苦。11、“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活無常)。12、《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學習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并說明了在仙臺醫專時(棄醫從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經歷。13、《五猖會》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14、魯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達了對日本沒有民族偏見的正直熱誠的先生的懷念。15、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如《無常》,《五猖會》。16、在《瑣記》一文中魯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學堂與舊學堂的區別。17、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__(無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18、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么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后,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范愛農。19、魯迅小時侯最喜歡在百草園玩耍。20、“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活無常。21、魯迅在《瑣記》中記敘為了“尋別一類人們去”又選擇了無須學費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22、“好。那么,走罷!”而去“尋別一類人們去”一語出自魯迅的《瑣記》篇。23、魯迅在《瑣記》一文中,用了“烏煙瘴氣”一詞來譏諷洋務派的辦學。24、《范愛農》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學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25、《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學習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并說明了在仙臺醫專時棄醫從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經歷。26、魯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達了對日本沒有民族偏見的正直熱誠的藤野先生的懷念。27、“自從得了《孝子》這一本教科書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還要難到幾十幾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的。“陸績懷桔”也并不難,只要有闊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闊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穩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筍”就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天地。但是哭不出筍來,還不過拋臉而已,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節選自《二十四孝圖》28、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達了魯迅先生對“妨害白話者”的憤怒之情。29、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觸“物競天擇”,“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堂,這段經歷在《瑣記》中提及。30、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無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31、魯迅寓居的東墻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32、《藤野先生》中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國民的精神。33、陳蓮河給魯迅的父親看病時所開的藥引是什么?一對蟋蟀。34、《瑣記》中,衍太太對魯迅說偷珠寶的事件后,她有沒有散布流言?有35、《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的是《瑣記》。36、范愛農和魯迅初次相識的地點是:橫濱。(二)選擇37、“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主要原因是:(D)A、形象好看B、活潑詼諧C、能勾攝惡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38、《藤野先生》中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C)A、受到日本同學歧視B、先生不重視自己C、要拯救國民的精神D、學醫太難39、《瑣記》一文中寫了幾件事,表達了對衍太太的不滿(C)A.一件B.兩件C.三件D.四件40、《朝花夕拾》中,阿長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個不是阿長的性格特點(C)A.迷信B.不拘小節C.馬虎D.樸實41、阿蓮河給魯迅的父親看病時所開的藥引是什么(B)A.一對螞蟻B.一對蟋蟀C.一包苦菜D.都不是42、《瑣記》中,衍太太對魯迅說偷珠寶的事件后,她有沒有散布流言(A)A.有B.沒有43、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的是(B)A《五猖會》B《瑣記》C《父親的病》D《無常》44、魯迅早年留學學習醫學的國家是(A)A、日本B、美國C、蘇聯D、英國45、范愛農和魯迅初次相識的地點是(C)A、東京B、北平C、橫濱D、紹興46、《朝花夕拾》中,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是哪篇文章?(B)A《瑣記》B《無常》C《二十四孝圖》D《狗貓鼠》47、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長媽媽”的篇目是:(D)A狗貓鼠B五猖會C二十四孝圖D瑣記(三)、簡答題:48、讀《朝花夕拾》,我們了解到童年時的魯迅愛收集帶圖畫的書,除此之外,你還能從中知道他此時其它的愛好嗎?答:描繡像。49、魯迅的《<二十四孝圖>》一文,對古時的所謂“孝”持有怎樣的態度?答:斥責封建孝道不顧人命,教壞后人,揭示其虛偽和殘酷。50、魯迅寫《無常》是為了表達什么思想?答:諷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不得惡報,所謂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51、你認為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老師?答:治學嚴謹,認真負責,不拘小節,沒有民族歧視,關愛年輕人,為人正直的人。52、魯迅回憶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答:懷念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來繼續與“正人君子”們作斗爭。53、請寫出兩個《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圖》里關于“孝”的典故有哪些?答:子路貢米、董香扇枕、老萊娛親、郭巨埋兒、臥冰求鯉54、為什么作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答: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換言之,不愿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55、《父親的病》中屢次提及庸醫誤人的種種荒誕行為,試舉一例:答:如陳蓮河用藥中要求“蟋蟀一對”,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56、《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衍太太。57、《五猖會》中回憶童年往事,含蓄地表達了對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的無奈與厭煩,這件事是:當作者興高采烈地計劃前往看五猖會時,卻突然被父親叫住要求他背書。58、《父親的病》中魯迅描寫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怎樣的實質?答: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59、從《朝花夕拾》的閱讀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童年魯迅?結合內容簡要作答。【答案】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魯迅是個性格活潑,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烏、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經》,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喜歡小動物,為了隱鼠仇貓,和阿長鬧意見,表現得愛憎分明,充滿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畫繡像,為了看五猖會無奈背書,顯得天性自由,活潑好動,有點頑皮。60、走入《朝花夕拾》,我們可以追尋魯迅先生思想變化的軌跡。請你概括魯迅先生在南京的礦路學堂畢業后和在日本仙臺學習時分別做出了怎樣的人生選擇,并簡述其原因。【答案】礦路學堂畢業后選擇去日本求學,因為他在礦路學堂學習時對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后又覺得所學無用武之地。在日本仙臺學習時決定棄醫學文,因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學生的歧視和侮辱,體會到弱國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國百姓的麻木,認識到救治國民精神的迫切。61、書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從下列兩部作品中任選一部,結合作品具體內容簡要評析書名的特點。《朝花夕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書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內容。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各種經歷,是“朝花”;魯迅在晚年回憶這些經歷,并抒發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對“貓”的厭惡,對“阿長”“藤野先生”的深情贊美,這是“夕拾”。示例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內容,書名中“鋼鐵”比喻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煉”形容保爾一生經歷了童年的黑暗、戰場的搏殺、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艱辛以及疾病的摧殘等磨煉。62、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這句話出自哪篇文章?表現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樣的主題?【答案】《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揭示了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或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的陳舊。)63、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后面的題目。(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與讀書有關的敘述,請寫出下面兩段文字所屬的篇名。①“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篇名:。②“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篇名:。(2)請用一句話,寫出你讀《朝花夕拾》的感受。【答案】(1)①篇名:《阿長與<山海經>》②篇名:《五猖會》(2)示例:讀魯迅的《朝花夕拾》,讓我感受到了作品的溫馨和理性。64、你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薦讀演講。下面是演講稿的片段,請按要求填空。親愛的學弟學妹們:《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在書中,有描述小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①;有表現他在日本與師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鄉賽會風俗的③。在這些溫馨的回憶里,蘊含著④和⑤,令人回味無窮。(1)將下面篇目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每處2個,3分)A.《狗·貓·鼠》B.《阿長與〈山海經〉》C.《二十四孝圖》D.《五猖會》E.《無常》F.《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G.《父親的病》H.《瑣記》I.《藤野先生》J.《范愛農》(2)在相應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短語。(2分)④⑤。【答案】(1)①A、F②I、J③D、E(2)示例: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6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衍太太其人【A】早晨,住在一門里的衍太太進來了。她是一個精通禮節的婦人,說我們不應該空等著。于是給他換衣服;又將紙錠和一種什么《高王經》燒成灰,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里……。“叫呀,你父親要斷氣了。快叫呀!”衍太太說。“父親!父親!”我就叫起來。“大聲!他聽不見。還不快叫?!”“父親!!!父親!!!”他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說。“父親!!!”“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說,又較急地喘著氣,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父親!!!”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氣。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B】父親故去之后,我也還常到她家里去,不過已不是和孩子們玩耍了,卻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談閑天。我其實覺得很有許多東西要買,看的和吃的,只是沒有錢。有一天談到這里,她便說道,“母親的錢,你拿來用就是了,還不就是你的么?”我說母親沒有錢,她就說可以拿首飾去變賣;我說沒有首飾,她卻道,“也許你沒有留心。到大廚的抽屜里,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尋出一點珠子這類東西……”這些話我聽去似乎很異樣,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時又真想去打開大廚,細細地尋一尋。大約此后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偷了家里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貍尾巴來,但那時太年青,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問題:(1)【A】文段中覺得是對于父親的最大錯處的原因是什么?(2)【A】【B】兩文段各寫了衍太太的什么事?從中可以看出衍太太是一個怎樣的人?(3)《朝花夕拾》中還有些什么人物給你的印象比較深刻?請你寫下其中兩個人物,簡要說說他們的特點或事例。【答案】(1)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的不安、永遠的痛苦。(2)【A】文段寫了在父親病逝前需要平靜,衍太太卻不顧父親的痛苦,催促“我”大聲呼喚父親,讓父親死不安寧的故事。【B】文段寫了衍太太教唆“我”去偷母親的首飾變賣并造謠的故事。她是一個懂煩瑣禮節,品德敗壞,誣蔑人的令人討厭的人。(3)示例:喜歡多事、粗俗愚昧,卻又真誠地關愛兒童的長媽媽;熱心教誨弱國學生、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在三味書屋搖頭晃腦讀書、“極方正,質樸,博學”的老師壽鏡吾;去看迎神賽會即將出門時還要“我”背書的嚴厲的父親;要原配蟋蟀做藥引的名醫陳蓮河……(寫出其中兩個人物的特點或事例即可)。66、下列對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D)A.魯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為少年兒童寫的,全書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圖》里批判了“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式的孝道。B.《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筆法介紹了全書的內容、寫作過程以及書名的含義等。C.《朝花夕拾》中《父親的病》一文,敘寫了當地幾個醫生為“我”父親治病的情形,醫生開的藥方里常有奇特的藥引。D.《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說集。這組作品主要記錄了作者從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歷程,富有生活情趣。答案:D【解析】D項,《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67、名著閱讀。(1)《朝花夕拾》中,寫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么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后,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________。下面一張圖片是曉華收集的,圖片中的情形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有具體描述。圖片(2)下列關于文學名著《朝花夕拾》內容及常識的表達正確的一項是(C)A.《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一部小說集。B.《二十四孝圖》寫我兒時就不喜歡“老萊娛親”和“子路負米”的故事,進而引發了對那種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孝道”的批判。C.《藤野先生》寫“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不僅揭露了那些日本“愛國青年”的丑惡面目,也寫出了自己“棄醫從文”的動因。D.《瑣記》中的沈四太太是一個有愛心、關懷孩子健康成長的農村婦女,她不允許我們冬天吃冰塊,不允許我們站在原地打旋,都是有力的證明。3.(1)范愛農阿長與《山海經》(2)C【解析】(1)略(2)A項,《朝花夕拾》是散文集,而不是小說集;B項,“《二十四孝圖》寫我兒時就不喜歡‘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的故事”,而不是“子路負米”的故事,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D項,衍太太是魯迅所著的回憶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瑣記》和《父親的病》兩篇文章中出現。她在魯迅的父親臨死時,一直慫恿他喊父親的名字,鼓勵小孩子吃冰,慫恿魯迅看黃色書籍,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并散布謠言,總盼著鄰家小孩干壞事。總體來說,衍太太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令人憎惡的、自私自利的、愛推卸責任的典型的市儈形象。但這都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造成的。68、下面關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確的兩項是(B、D)A.《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B.《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如《無常》《瑣記》。C.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D.“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這句話中的“他”是壽鏡吾先生。E.《范愛農》記敘的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69、名著閱讀。魯迅的作品在當代中國,就像莎士比亞的作品在英國,已經成為民族語言和文化的象征。讀魯迅,會比讀當下流行的那些“文化快餐”書籍更有收獲。(1)下列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A.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B.魯迅的著作頗豐,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C.《朝花夕拾》以簡潔的文字描述往事,我們借此書可以了解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歷程。D.《五猖會》中,主人公“我”最盼望的就是迎神賽會,可當“我”要到東關去看五猖會時,卻被壽鏡吾老先生逼著背《鑒略》。【解析】選D,D項錯誤,是父親要“我”背書。(2)填空。《朝花夕拾》收錄魯迅的十篇文章,原來的集名為《舊事重提》。“一到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此選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填篇名),這里的“她”是阿長(填人名)70、名著閱讀。(1)《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發表時,題為《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性散文集,共10篇。(2)下列關于名著《朝花夕拾》內容及常識的表述,完全正確的兩項是(B、E)A.長媽媽給“我”買來了繡像本的《山海經》,從此,“我”對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B.《五猖會》里的父親責令“我”在去看五猖會前背書,讓“我”無比沮喪;《無常》中,“我”在鄉間迎神會上最愿見的是活無常。C.《父親的病》中多次寫醫生開出的奇特藥引,如陳蓮河醫生開出的最平常的藥引是“蟋蟀一對”,而且“要原配”,目的是為了說明名醫看病的獨特。D.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筆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作品之一。《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故鄉》都是其中的作品。E.《二十四孝圖》中“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的悲慘處境。【解析】A項“繡像本”有誤;C項有誤,目的是諷刺所謂的名醫實際上是誤人性命的庸醫;D項有誤,《故鄉》是一篇小說,出自《吶喊》。71、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請寫出劃線的代詞指代的人物。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回到故鄉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現在是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乘了航船進城來。72、在閱讀名著《朝花夕拾》活動中,班級準備編輯一份“《朝花夕拾》專輯”手抄報。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答題。如果以“我愛文學”為主題編輯手抄報。你想給小報起一個怎樣的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73、在“《朝花夕拾》專輯”手抄報上,準備擬一副對聯。請你根據上聯,結合名著《朝花夕拾》的閱讀補全下聯。上聯:吳敬梓冷眼觀世,《儒林外史》諷丑惡下聯:周樹人深情懷舊,。74、“《朝花夕拾》專輯”手抄報,有個“閱讀心語”欄目,請你結合《朝花夕拾》的閱讀感悟,撰寫一段閱讀心語。(60字左右)75、下面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答:76、一位同學提供了A、B兩段文字,設計了兩個問題,請你回答。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阿長與<山海經>》)B.這樣的書,我現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五猖會》)①A、B兩段文字分別是哪兩件事產生的影響,請簡要概括。答:②分別說說這兩件事對作者產生不同影響的原因。答:77、“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里上學的歲數是多揀單數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這段文字選自,它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中的一篇。78、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1)從文體看,《安徒生童話》是童話集,《朝花夕拾》是集,《繁星春水》是集。79、《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地名)學醫的生活,其中的事件和事件令他感受到身為弱國國民遭受的屈辱,同時也看到國人的麻木,這使他產生了的想法。80、《父親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為什么說?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3分)答:81、【2013年·江蘇蘇州】名著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答:82、【2012寧波市】名著閱讀(1)名著閱讀。下面是豐子愷先生為《朝花夕拾》畫的三幅插圖。根據畫意和文字提示,任選兩幅寫出相關文章的篇名。(4分)

①捕鳥②舊時孩子們常玩的“吹嘟嘟”③活無常選擇和,篇名分別是《》和《》。答案:(2)有人說,《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根據與圖片相關的文章,寫出一處能夠表現作者“溫馨的回憶”或“理性的批判”的內容。答:83、名著閱讀魯迅先生回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歷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學醫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幻燈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為弱國國民遭受的屈辱,同時也看到國人的麻木,這使他產生了③的想法。答:84、【2011?天津市】名著閱讀《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追憶自己青少年時期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散文集。請根據你的閱讀積累,回答(1)~(2)題。(1)在魯迅深情的筆下,我們認識了那位“給哥兒買來‘三哼經’”的保姆(1);我們記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異國老師(2)。(2)《父親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為什么說“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85、【2010·甘肅省蘭州市】名著閱讀。魯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寫到“長媽媽”,除了《阿長與<山海經>》外,你還在哪篇文章里認識了她?魯迅在該文中提及了關于“長媽媽”的什么事情?答:86、【2010·山東省濰坊市】名著閱讀。(1)(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本回憶散文集,共收錄了他的十篇回憶散文。下列文章不屬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A.《父親的病》B.《瑣記》C.《故鄉》D.《無常》87、【重慶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題A卷】名著閱讀(1)以下文字是對魯迅《朝花夕拾》相關內容的概述,請據此填空。這是一場讓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長了脖子遙望,久候,卻總是匆匆一眼;這是場讓人癡念的盛事,“我”寧愿生場重病,也想滿足“扮犯人”的心愿……這場充滿地方民俗風情的“盛事”是指,這些情境出現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里。(2)《父親的病》和《瑣記》都寫到衍太太。請任選一篇,寫一件與衍太太相關的事,并說說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88、【2019年重慶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題B】名著閱讀(1)下列說法有誤的項是()A.《無常》里講到作者在故鄉看大戲,戲里的無常頗具人情味。阿嫂死了兒子,十分悲傷,無常同情阿嫂,放其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閻王捆打四十。B.“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這是魯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鄉會看到的范愛農,當時兩人因志趣相投,結為好友。C.《昆蟲記》書中,法布爾用生動話潑、輕松詼諧的筆調,讓筆下的蟲子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尊重。D.《昆蟲記》中法布爾沒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觀察與實驗的方法,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本能和習性,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昆蟲世界。(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對人和事的領揚,還有冷靜的批判。請從《五猖會》或《二十四孝圖》中舉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內容。89、【江蘇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畢業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朝花夕拾》選段,完成相關題目選段(一)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貝,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選段(二)哦,原來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赫胥黎坐在書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鮮。一口氣讀下去,“物競”“天擇”也出來了,蘇格拉第、柏拉圖也出來了,斯多葛也出來了。選段(三)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①魯迅先生非常喜歡選段(一)(二)中提及的兩部書,請寫出兩部書的名稱。(2分)②《朝花夕抬》中“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又字”有許多,你覺得他們最“深惡痛疾”的可能是書中的那一篇?請簡要說明理由。③“寫作”是魯迅和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人生轉折點,請分別概述他捫走上寫作道路的原因。90、【2019年四川省涼山州高中階段教育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