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指南1課件_第1頁
妊娠期糖尿病指南1課件_第2頁
妊娠期糖尿病指南1課件_第3頁
妊娠期糖尿病指南1課件_第4頁
妊娠期糖尿病指南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妊娠期糖尿病診療指南2013-1-16妊娠期糖尿病目錄1、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概念2、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和診斷3、妊娠期治療原則(五駕馬車)縮略語GDM: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DM: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GCT:葡萄糖負荷試驗(glucosechallengetest)OGTT: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glucosetolerancetest)BMI:體質(zhì)指數(shù)/體重指數(shù)(bodymassindex)FPG: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GHbA1c: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alc)葡萄糖負荷試驗GCT方法:隨機口服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分鐘內(nèi)服完)從飲糖水第一口開始計算時間,1h后抽取靜脈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血漿葡萄糖值。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進行OGTT前一天,晚餐后禁食8-14小時至次日晨(最遲不超過上午9點)。實驗前連續(xù)3天正常體力活動、正常飲食,即每日進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檢查期間禁食、靜坐、禁煙。檢查方法:先測量空腹血糖,然后口服75g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5分鐘內(nèi)服完)。再分別測量服糖后1小時、2小時的靜脈血糖(從飲水第一口開始計算)。體質(zhì)指數(shù)/體重指數(shù)BMI是反映機體肥胖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體重(kg)/身高(m2)。中國成人按照體質(zhì)指數(shù)分為4種體重類型:低體重----BMI<18.5kg/m2;理想體重----BMI18.5—23.9kg/m2;超重----BMI24—27.9kg/m2;肥胖----BMI>28kg/m2。糖化血紅蛋白血糖濃度反映采血當時的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反映采血前1~2周內(nèi)血糖的平均(總)水平;糖化HbA1和HbA1c則反映采血前8~12周內(nèi)血糖的平均(總)水平,非糖尿病者的HbA1水平約為4%,糖尿病患者可高達20%HbA1c升高,糖尿病孕婦后裔先天性畸形發(fā)生率明顯升高,也說明糖尿病未很好控制。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2: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診斷:妊娠前未進行過血糖檢查孕婦.尤其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者,首次產(chǎn)前檢查時進行空腹血糖或者隨機血糖檢查,達到以下標準之一者應診斷為孕前糖尿病,而非GDM。a)GHbA1c>=6.5%b)FPG>=7.0mmol/L(126mg/dl)c)OGTT2小時>=11.1mmol/L(200mmol/dl)d)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癥狀,同時任意血糖>=11.1mmol/L。注:如果沒有明確的高血糖癥狀,a)——c)需要在另一天進行復測。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二)GDM的篩查時間孕24——28周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三)結(jié)果判定50gGCT血糖>=7.8mmol/L(140mg/dl)為異常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四)GDM高危因素孕婦因素:年齡>=35歲、孕前超重或肥胖、糖耐量異常史、PCOS。家族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chǎn)、流產(chǎn)、巨大兒分娩史、胎兒畸形和羊水過多史、GDM史。本次妊娠因素:妊娠期發(fā)現(xiàn)胎兒大于孕周、羊水過多、反復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者。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二:GDM的診斷:GDM以往是指妊娠期首次發(fā)生或發(fā)現(xiàn)的糖尿病,目前建議,孕期首次產(chǎn)前檢查被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升高程度已經(jīng)達到非孕期糖尿病標準,應將其診斷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非(GDM)。妊娠糖尿病篩查和診斷2.孕婦具有DM高危因素或醫(yī)療資源缺乏地區(qū),建議妊娠24—28周首先檢查FPG,若FGP>=5.1mmol/l,直接診斷GDM,F(xiàn)GP>4.4mmol/l,而FGP<5.1mmol/l,及早做OGTT。3.孕婦具有GDM高危因素,首次OGTT正常,必要時在孕晚期重復做OGTT。4.未定期檢查者,如果首次就診時間在孕28周以后,建議初次就診時進行OGTT或FPG。5.目前不推薦孕期進行50g葡萄糖負荷試驗。GDM的診斷OGTT標準:一項陽性就診斷GDM空腹血糖5.1mmol/L1h血糖10.0mmol/L2h血糖8.5mmol/LGDM的診斷(二)GDM的分類GDM分為以下兩級:a)A1級:GDM只需單純用飲食治療即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b)A2級:需加用胰島素治療才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的GDM。糖尿病患者計劃妊娠前的咨詢一般建議:

建議所有計劃懷孕的糖尿病婦女進行一次專業(yè)的健康咨詢,尤其是已經(jīng)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及曾患過GDM的女性。曾患GDM者再次妊娠發(fā)生GDM的可能是30--50%。如果以往患有GDM目前已經(jīng)產(chǎn)后1年以上,最好在計劃懷孕前行OGTT,或至少在妊娠早期行OGTT,若血糖正常,孕26~28周再做評價。糖尿病患者計劃妊娠前的咨詢

孕全面體格檢查(血壓、心電圖、眼底、腎功能,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確定糖尿病的分級,決定能否妊娠糖尿病患者已并發(fā)嚴重心血管病變、腎功能減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視網(wǎng)膜病變者應避孕,若已妊娠,應盡早終止糖尿病腎病者,如果24h尿蛋白定量<1g,腎功能正常者。或者增生性視網(wǎng)膜病變已接受治療者,可以妊娠準備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應將血糖調(diào)整到正常水平。HbA1c降至6.5%以下,如應用胰島素,則<7%。排除甲狀腺疾病。在孕前使用口服降糖藥者,最好在孕前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后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計劃妊娠前的咨詢

孕前藥物合理應用

孕前患糖尿病應停用妊娠期禁忌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降脂藥物等。如果孕前應用ACEI治療糖尿病腎病,孕前或孕期停用后蛋白尿?qū)⒚黠@加重。應在產(chǎn)前咨詢時告知患者。

(1)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壓的孕婦,血壓目標為110~129/65~79mmHg。孕期禁忌使用ACEI及ARB。拉貝洛爾、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不增加致畸作用,可在孕前以及孕期應用。(2)他汀類藥物可引起胎兒先天畸形,可能與膽固醇合成減少影響胎兒發(fā)育有關(guān),但孕期應用的證據(jù)很少。孕期應用貝特類及煙酸的數(shù)據(jù)也很少。

(3)糖尿病者孕前和孕早期應補充葉酸。

(4)應用二甲雙胍和/或格列本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考慮可能的益處或不良反應,如果患者愿意,可以繼續(xù)應用。飲食控制:營養(yǎng)治療

(1)妊娠期間的飲食控制標準: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而且不發(fā)生饑餓性酮癥(2)合理節(jié)制飲食,攝取必需的最低熱量。合理平衡各營養(yǎng)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zhì)10~15%,脂肪20%~35%。同時注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補充。(3)有效利用食物交換表。(4)DM患者飲食控制需終身堅持。

營養(yǎng)治療(5)GDM孕婦孕16周前營養(yǎng)素供應量和普通孕婦相同,孕16周后每天需增加熱卡300-400kcal及蛋白質(zhì)25g,(6)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餐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應控制在10~15%、30%、30%,加餐點心或水果的能量可以在5~10%。,有助于預防餐前的過度饑餓感,進餐前先進食蔬菜、粗糧等可延緩血糖升高。(7)飯后半小時適量運動(45分鐘左右)。餐次分配早餐:10-15%早加5-10%(9-10am)中餐:30%中加5-10%(2-3pm)晚餐:30%晚加5-10%(睡前)不同BMI體重增長推薦孕前BMI(kg/m2)總體體重增長范圍孕中晚期體重增長雙胎孕期體重增長<18.512.5-180.51(平均每周)無范圍18.5-24.911.5-160.4217-2525-27.97-11.50,2814-23>305-90.2211-19GDM的運動療法

5.GDM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

(1)運動前EKG檢查以排除心臟疾患,并需篩查出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發(fā)癥。

(2)有以下合并癥者視為GDM運動療法的禁忌癥: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心臟病、視網(wǎng)膜病變、多胎妊娠、宮頸機能不全、先兆早產(chǎn)或流產(chǎn)、胎兒生長受限、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3)防止低血糖反應和延遲性低血糖:進食30min后進行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運動后休息30分鐘。血糖水平低于3.3mmol/L或高于13.9mrnol/L者停止運動。運動時應隨身帶些餅干或糖果,有低血糖征兆時可及時食用。

胰島素治療胰島素使用原則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及低血糖。糖尿病合并妊娠應用同內(nèi)科孕28周前胰島素用量易小。孕期不宜用長效胰島素妊娠期最好用人胰島素分娩當天,為避免產(chǎn)時能量消耗或飲食改變引起低血糖,可停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每2小時監(jiān)測一次血糖,根據(jù)血糖監(jiān)測情況決定是否需靜滴胰島素。分娩后胰島素用量應減少1/2-1/3,GDM患者產(chǎn)后一般可停用胰島素,糖尿病患者待正常飲食后再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胰島素治療1.常用的胰島素制劑及其特點

(1)超短效人胰島素:其特點是起效迅速,皮下注射后10~20min起效,作用高峰在注射后40~60min,藥效維持時間短,大約3~5h。具有最強或最佳的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不易發(fā)生低血糖。

(2)短效胰島素其特點是起效快,劑量易于調(diào)整,可以皮下、肌肉和靜脈內(nèi)注射使用。皮下注射30min后起效,作用高峰在注射后2~3h,藥效持續(xù)時間7~8h。主要控制第一餐后高血糖,是唯一可經(jīng)靜脈注射的胰島素,靜脈注射胰島素后能使血糖迅速下降,半衰期為5~6min,故可用于搶救DKA。胰島素治療

(3)中效胰島素(neutralprotamineHagedorn,NPH)是含有魚精蛋白、短效胰島素和鋅離子的混懸液,只能皮下注射而不能靜脈使用。注射后必須在組織中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下,將胰島素與魚精蛋白分離,釋放出胰島素再發(fā)揮生物學效應。其特點是起效慢,注射后2~4h起效,作用高峰在注射后6~lOh,藥效持續(xù)時間長達14~18h,其降低血糖的強度弱于短效胰島素,主要控制第二餐后高血糖。

(4)預混型胰島素,基于GDM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預混型胰島素不太適于孕期應用。

胰島素治療2、胰島素應用時機

糖尿病孕婦經(jīng)飲食治療3—5d后,測定孕婦24h的血糖輪廓試驗(末梢血糖),包括夜間血糖、三餐前30min血糖及三餐后2h血糖及尿酮體。如果空腹或餐前血糖≥5.3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或調(diào)整飲食后出現(xiàn)饑餓性酮癥,增加熱量攝入血糖又超過孕期標準者,應及時加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治療3.胰島素治療方案

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胰島素治療方案為:基礎胰島素聯(lián)合餐前超短效/短效胰島素。基礎胰島素的替代作用能夠達12~24h,而餐前胰島素能快起快落,控制餐后血糖。根據(jù)血糖監(jiān)測的結(jié)果,選擇個體化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1)基礎胰島素治療:選擇中效胰島素(NPH)睡前皮下注射適用于空腹血糖高的孕婦,早餐前和睡前2次注射適用于睡前注射NPH的基礎上空腹血糖達標而晚餐前血糖控制不佳者(每日兩次)。

(2)餐前超短效胰島素治療:餐后血糖升高的孕婦,餐時或三餐前注射超短效或短效人胰島素(每日三次)。(3)胰島素聯(lián)合治療:中效胰島素和超短效/短效胰島素聯(lián)合,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睡前注射NPH(每日四次)。胰島素治療

劑量早期妊娠:0.1-0.3u/kg/d24-31周:0.8u/kg/d32-35周:0.9u/kg/d36-40周:1u/kg/d注意:體重以理想體重計算,胰島素劑量隨妊娠月份增加而遞增,但妊娠后期胰島素需要量可能減少,特別在夜間,可能跟胎兒需要熱量增加有關(guān),而非胎盤功能減退。胰島素治療計量分配:早餐前:胰島素總量2/3或1/2.午、晚餐前:胰島素總量1/3或1/2.如胰島素總量為30u以上,應分次注射。2/3胰島素治療

4.妊娠期胰島素應用期間的注意事項

(1)胰島素初始劑量及調(diào)整:初用胰島素一律用短效胰島素,待血糖穩(wěn)定后再改用其他類型胰島素,同時必須飲食和運動保持相對恒定。用量從小劑量開始,0.3~0.8U/(kg·d),早餐前>晚餐前>中餐前,每次調(diào)整后觀察2~3天判斷療效,每次以增減2~4U或不超過胰島素用量的20%為宜,直至達到血糖控制目標。

(2)胰島素治療時清晨或空腹高血糖的處理:高血糖產(chǎn)生的原因有三方面:夜間胰島素作用不足,黎明現(xiàn)象和Somogyi現(xiàn)象(即在黎明前曾有發(fā)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前兩種情況必須在睡前增加中效胰島素的用量,而Somogyi現(xiàn)象應減少睡前中效胰島素的用量。

(3)妊娠過程中機體對胰島素需求的變化:妊娠中、后期胰島素需要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妊娠32~36周胰島素用量達高峰,36周后稍下降,根據(jù)血糖監(jiān)測結(jié)果調(diào)整胰島素的用量。(4)低血糖反應:早期癥狀:耳鳴、頭暈、心悸、饑餓感、出汗等。定義:意識模糊,行為失常伴隨低血糖癥狀,血糖低于2.2mmol/L。胰島素治療5.酮癥的治療:尿酮體陽性時,應立即檢查血糖,若血糖過低,考慮饑餓性酮癥,及時增加食物攝入,必要時靜脈點滴葡萄糖。因血糖高、胰島素不足所并發(fā)的高血糖酮癥,治療原則如下: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如果血糖>13.9mmol/L(250ml/dl),0.9%NaCL500ml+RI10-20U,以每小時4~6U的速度持續(xù)靜脈滴注,每1~2h檢查一次血糖及酮體;血糖低于13.9mmol/L(250mg/dl)時,5%的葡萄糖或糖鹽500ml+RI8-10U持續(xù)靜點,直至酮體陰性。然后繼續(xù)應用皮下注射胰島素,調(diào)整血糖。補充液體和靜脈滴注胰島素治療后,應注意監(jiān)測血鉀、及時補充鉀。嚴重的酮癥患者,應檢查血氣,了解有無酮癥酸中毒。口服降糖藥在GDM孕婦中的應用大多數(shù)GDM孕婦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即可使血糖達標,不能達標的GDM患者首先推薦選擇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由于口服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和格列苯脲在GDM患者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斷被得到證實,在患者知情告知的基礎上,可以用于部分GDM患者。

尤其,在無法應用或拒絕應用胰島素的患者,應用上述口服降糖藥物的潛在風險遠小于未控制孕婦高血糖本身對胎兒的危害,但基于這兩種口服降糖藥均未獲得孕期治療GDM的注冊適應癥,我國缺乏相關(guān)研究,孕期應謹慎應用。

孕期監(jiān)測

一、孕婦血糖監(jiān)測

1.血糖監(jiān)測方法用微量血糖儀測定毛細血管全血血糖水平。每日四次包括空腹及三餐后2h未梢血糖監(jiān)測;血糖控制不良或不穩(wěn)定者以及孕期應用胰島素治療者,每日七次血糖監(jiān)測三餐前、三餐后2h,夜間血糖;血糖控制穩(wěn)定至少應每周行血糖輪廓試驗監(jiān)測一次,根據(jù)血糖監(jiān)測結(jié)果及時調(diào)整胰島素的用量。不主張使用連續(xù)血糖檢測儀作為臨床常規(guī)監(jiān)測血糖的手段。

2.孕期血糖控制目標:空腹/餐前血糖<5.3mmol/L(95mg/dl);餐后1小時血糖<7.8mmol/L(140mg/dl);餐后2小時血糖<6.7mmol/L(120mg/dl);夜間血糖不低于3.3mmol/L(60mg/dl),孕期糖化血紅蛋白最好<5.5%。孕前1型糖尿病患者,早孕期血糖控制勿過于嚴格,以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餐前、夜間。空腹血糖3.3——5.4mmol/l(60----99mg/dl)餐后峰值血糖5.4——7.1mmol/l(100----129mg/dl),糖化血紅蛋白<6.0%。,。

孕期監(jiān)測3.HbAlc測定:反映取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作為糖尿病長期控制的良好指標,用于CDM的初次評估時,在胰島素治療期間推薦每1~2個月檢查一次。

4.尿糖、尿酮檢測:妊娠期間尿糖陽性并不能真正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尿糖結(jié)果僅供參考。檢測尿酮體有助予及時發(fā)現(xiàn)孕婦攝取碳水化合物或熱量不足,也是早期DKA的一個敏感指標,血糖控制不理想時應及時監(jiān)測。

孕期監(jiān)測二、孕婦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

1.妊娠期高血壓的監(jiān)測:每次孕期檢查時應監(jiān)測血壓及尿蛋白,一旦并發(fā)子癇前期,按子癇前期原則處理。

2.羊水過多及其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注意患者的宮高曲線及子宮張力,如宮高增長過快,或子宮張力增大,及時行B超檢查,了解羊水量。

3.DKA癥狀的監(jiān)測:孕期出現(xiàn)不明原因惡心、嘔吐、乏力、頭痛甚至昏迷者,注意檢查病人的血糖,尿酮體.必要時行血氣分析,明確診斷。

4.感染的監(jiān)測:注意有無白帶增多、外陰瘙癢、尿急、尿頻、尿痛及腰痛等表現(xiàn),定期行尿常規(guī)檢測。

5.甲狀腺功能監(jiān)測:必要時行甲狀腺功能檢測,了解患者的甲狀腺功能。

6.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變合并妊娠者應在妊娠早、中、晚三個階段進行腎功能、眼底檢查和血脂測定。

7.GDM者在確診時查血脂,血脂異常者定期復查。

孕期監(jiān)測三、胎兒監(jiān)測

1.胎兒發(fā)育異常的檢查:在孕中期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進行產(chǎn)前篩查,尤其要注意檢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臟的發(fā)育(有條件者推薦做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2.胎兒生長速度的監(jiān)測:孕中、后期應每月一次超聲波檢查,監(jiān)測胎兒發(fā)育、了解羊水量以及胎兒血流情況等。

3.胎兒宮內(nèi)發(fā)育狀況的評價:需要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糖尿病者,孕32周起,自數(shù)胎動,每周1次NST,必要時超聲多普勒檢查了解臍動脈血流情況。

4.羊膜腔穿刺:孕期血糖控制不滿意以及需要提前終止妊娠者,應在計劃終止妊娠前48小時,行羊膜腔穿刺術(shù),了解胎兒肺成熟情況,同時羊膜腔內(nèi)注射地塞米松lOmg,以促進胎兒肺成熟。分娩時機及方式:

(1)分娩時機:①無妊娠并發(fā)癥的GDMA1級以及GIGT,胎兒監(jiān)測無異常的情況下,可孕39周左右收入院,在嚴密監(jiān)測下,等到預產(chǎn)期終止妊娠;②應用胰島素治療的孕前糖尿病以及GDMA2級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孕37~38周收入院,妊娠38周后檢查宮頸成熟度,孕38~39周終止妊娠;③有死胎、死產(chǎn)史;或并發(fā)子癇前期、羊水過多、胎盤功能不全者確定胎兒肺成熟后及時終止妊娠;④糖尿病伴微血管病變者,孕36周后入院,促胎兒肺成熟后及時終止妊娠。分娩時機及方式: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宮產(chǎn)的指征,決定陰道分娩者,應制定產(chǎn)程中分娩計劃,產(chǎn)程中密切監(jiān)測孕婦血糖、宮縮、胎心變化,避免產(chǎn)程過長。

選擇性剖宮產(chǎn)手術(shù)指征:糖尿病伴微血管病變、合并重度先兆子癇或胎兒生長受限(FGR)、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剖宮產(chǎn)史、既往死胎、死產(chǎn)史。孕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兒偏大者尤其胎兒腹圍偏大,應放寬剖宮產(chǎn)指征。分娩期及圍手術(shù)期胰島素的使用原則1.使用原則:手術(shù)前后、產(chǎn)程中、產(chǎn)后非正常飲食期間停用所有皮下注射胰島素,改用胰島素靜脈滴注,避免出現(xiàn)高血糖或低血糖。供給足夠葡萄糖,以滿足基礎代謝需要和應激狀態(tài)下的能量消耗。供給胰島素以防止DKA的發(fā)生,控制高血糖,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保持適當血容量和電解質(zhì)代謝平衡。

2.產(chǎn)程中或手術(shù)前的檢查:必須測定血糖、尿酮體。選擇性手術(shù)還要行電解質(zhì)、血氣、肝腎功能檢查。3.胰島素使用方法:每1~2h監(jiān)測血糖,根據(jù)血糖值維持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滴注。孕期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者計劃分娩時,引產(chǎn)前一日睡前中效胰島素正常使用;引產(chǎn)當日停用早餐前胰島素;給予靜脈內(nèi)滴注生理鹽水,一旦正式臨產(chǎn)或血糖水平減低至3.9mmol/I以下時,靜脈滴注從生理鹽水改為5%葡萄糖液并以100~150ml,/h的速度輸注,以維持血糖水平大約在5.6mm。l/L左右;若血糖水平超分娩期及圍手術(shù)期胰島素的使用原則過5.6mmol/L,則采用5%葡萄糖液.加短效胰島素,按1~4U/h的速度靜脈輸注;血糖水平采用快速血糖儀每小時監(jiān)測1次,調(diào)整胰島素或葡萄糖輸注的速度。也可按照下表的方法調(diào)控血糖。

表4

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點滴的臨床應用血糖(mrnol/L)

胰島素u/h

點滴液體(125ml,/h)

配伍<5.6

0

5%GNS/乳酸林格5.6~7.8

1.0

5%GNS/乳酸林格

500ml+4u7.8~l0

1.5

0.9%NS

500ml+6u10--12.2

2.0

9%NS

500ml+8u>12.2

2.5

0.9%NS

500ml+lOu妊娠合并DKA的處理1.妊娠合并DKA的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惡心、嘔吐、乏力、口渴、多飲、多尿,少數(shù)伴有腹痛;皮膚黏膜干燥、眼球下陷、呼氣有酮臭味,病情嚴重者出現(xiàn)意識障礙或昏迷;實驗室檢查顯示高血糖(>13.9rnmol/L)、尿酮體陽性、血PH<7.35、CO。CP<13.8mmol/l_、血酮體>5mmol/L、電解質(zhì)紊亂。

2.發(fā)病誘因:妊娠期間漏診、未及時診斷、治療糖尿病;妊娠期間胰島素治療不規(guī)范;妊娠期間飲食控制不合理;產(chǎn)程中和手術(shù)前后應急狀態(tài);合并感染;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等。

3.治療原則:立即給予胰島素降低血糖、糾正代謝和電解質(zhì)紊亂、改善循環(huán)、去除誘因。妊娠合并DKA的處理

4.具體措施:(一)、輸液:恢復血容量,重建器官有效灌注,利于胰島素發(fā)揮作用,降低血糖,降低血酮,降低胰島素對抗激素的濃度。量應足,一般第一個24小時3000-5000ml,第1-2小時內(nèi)1000-2000ml,以后4-6小時500-1000ml。(二)胰島素應用:短效胰島素,小劑量。

(1)血糖過高者(>16.6mmoJ/I-),胰島素o.2~o.4U/kg-次性靜脈注射。

(2)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o.9%NS+RI,按胰島素o.lU/kg/h或4~6U/h的速度輸入。

妊娠合并DKA的處理(3)監(jiān)測血糖,從使用胰島素開始每h監(jiān)測一次血糖,根據(jù)血糖下降情況進行調(diào)整,要求平均每小時血糖下降3.9~5.6mm/L或超過靜脈滴注前水平的30%,達不到此標準者,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應將RI加倍。(4)當血糖降至13.9mmol/I時,將o.9%NS改為5%的葡萄糖液或葡萄糖鹽水,每2~4g葡萄糖加入1U胰島素.直至血糖降至11.Immol/L以下、尿酮體陰性、并可平穩(wěn)過渡到餐前皮下注射治療時停止補液。

(5)注意事項:補液原則先快后慢、先鹽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