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2022-2023期末歷史試題-解析_第1頁
西寧市2022-2023期末歷史試題-解析_第2頁
西寧市2022-2023期末歷史試題-解析_第3頁
西寧市2022-2023期末歷史試題-解析_第4頁
西寧市2022-2023期末歷史試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青海省西寧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一聲炮響,驚醒了古老的中華帝國的迷夢。中國國門被迫打開,中華民族屈辱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耙宦暸陧憽敝傅氖牵?/p>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中國近代史開始了”,可知“一聲炮響”指的是鴉片戰爭,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打開國門,這場戰爭使得中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爭使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都與題干“中國近代史開始”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2.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龔書鐸教授認為:道光的陵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陵墓都要低矮,是因為“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失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下列土地在道光帝統治時期“丟失”的是(

)A.香港島 B.臺灣島 C.遼東半島 D.廣州灣【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中國的皇帝是道光帝。“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了土地”意思是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后,1842年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故在道光帝統治時期“丟失”的“土地”是指香港島。A項正確;臺灣島是《馬關條約》簽訂后丟失的,當時皇帝是光緒帝,排除B項;《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給日本,但后來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遼東半島沒有割讓給外國,排除C項;廣州灣只是被外國租借,沒有割讓,排除D項。故選A項。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想建立一個“四有兩無”的理想社會,為此頒布了(

)A.《資政新篇》 B.《天朝田畝制度》 C.《資治通鑒》 D.《變法通議》【答案】B【詳解】《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時期頒發的一部綱領性文件?!短斐锂€制度》把天下田畝按其產量多寡,分為三類九等,以期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無人不飽”的理想社會,B項正確;《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綱領性文獻。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它順應了當時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和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有進步意義,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著述和大膽設計,對后人有啟迪作用。《資政新篇》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點。它沒有提出農民的土地問題和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問題,脫離了當時中國最基本的實際,其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只能是紙上空談,排除A項;《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排除C項;《變法通議》是維新派領袖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前夕撰寫的一組政論文章,排除D項。故選B項。4.李鴻章在《上曾相》中指出“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為此以他為代表的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創辦的軍事工業是(

)A.湖北織布局 B.輪船招商局 C.安慶內軍械所 D.漢陽鐵廠【答案】C【詳解】根據“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可知,李鴻章認為擁有開花大炮和輪船就可以使“西人即可斂手”。為維護清朝統治,從19世紀60年代起,李鴻章等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發展近代軍事工業,先后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故C屬于軍事工業,C項正確;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在繼續發展軍事工業的同時,又提出“求富”的主張,開辦一些近代民用企業,以輔助軍事工業。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故ABD屬于民用工業,排除ABD項。故選C項。5.甲午中日戰爭后,英國一家報紙評論道: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英國人的評論是基于這次戰爭后的那一條約而言的(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辛丑條約》 D.《馬關條約》【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敗后,清政府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項正確;《南京條約》是鴉片戰爭后簽訂的,排除A項;《北京條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排除B項;《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的,排除C項。故選D項。6.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愛國主義精神 B.民主和科學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的精神【答案】A【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愛國運動精神的準確認識與理解,聯系已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主義精神貫穿運動的始終,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故選A。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五四運動7.近代中國遭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導致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后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缎脸髼l約》的簽訂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為“洋人的朝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項D符合題意;鴉片戰爭導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8.“百年呼喊,彰顯民族血性;百年奮斗,鑄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豐碑”。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績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變了社會性質 C.結束了封建帝制 D.實現了革命目標【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目標,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更沒有推翻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被推翻是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排除ABD項。故選C項。9.電視劇《覺醒年代》藝術地再現了一百年前一代先進知識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追求真理、思想覺醒以及喚起中國民眾覺醒的過程。陳獨秀揭開了覺醒的大幕,他創辦了(

)A.《物種起源》 B.《青年雜志》 C.《狂人日記》 D.《每周評論》【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B項正確;《物種起源》是世界聞名的自然科學著作,作者是英國的達爾文,排除A項;《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排除C項;《每周評論》由陳獨秀、李大釗在北京創辦的周刊,排除D項。故選B項。10.董必武這樣評價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新紀元的宣告:“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董必武評價的這個歷史“大事件”是指(

)A.中共一大的召開 B.北伐戰爭的勝利C.秋收起義的發動 D.武昌起義的爆發【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項正確;北伐戰爭的勝利與“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不符,排除B項;秋收起義的發動與“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不符,排除C項;武昌起義的爆發與“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1.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是在(

)A.遵義會議 B.中共七大 C.中共二大 D.八七會議【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八七會議是在南昌起義后在漢口召開的會議,在此次會議上,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D項正確;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排除A項;中共七大是在抗戰即將取得勝利,中國面臨兩種前途的背景下召開的,主要是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同時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排除C項。故選D項。12.“紅色旅游”是近年來旅游路線中比較受歡迎的路線。假如我們選擇去井岡山旅游,下面能夠適用于介紹井岡山的是(

)A.七大會場——指出光明前途 B.紅色游船——見證黨的誕生C.革命搖籃——開創革命新路 D.英雄城市——誕生八一軍魂【答案】C【詳解】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C項正確;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排除A項;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排除B項;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南昌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排除D項。故選C項。13.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的會議是()A.中共三大 B.八七會議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答案】C【詳解】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C項正確;中共三大確立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方針,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遵義會議糾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排除ABD項。故選C項?!军c睛】14.“三支紅軍主力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這是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边@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是指(

)A.紅軍長征的勝利 B.井岡山會師C.挺進大別山 D.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三支紅軍主力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這是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可知,這個具有偉大意義的事件是指紅軍長征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A項正確;1928年4月,朱德、陳毅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與“三支紅軍主力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不符,排除B項;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與“三支紅軍主力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不符,排除C項;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發生在北伐戰爭時期,北伐戰爭時軍隊是國民革命軍,與“三支紅軍主力為擔負中國革命的新任務而在西北會師”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5.2023年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勝利78周年,全體中華兒女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笆哪昕箲稹遍_始(

)A.華北事變 B.盧溝橋事變 C.九一八事變 D.八一三事變【答案】C【詳解】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于次日清晨占領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C項正確;華北事變是指東北淪陷后,日本侵略者于1935年侵略華北的一系列事件,排除A項;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事變發生在1937年,排除BD項。故選C項。16.張學良說:“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產黨…連我的部下、楊虎城的部下都聽他(周恩來)的,他說出的話很有理?!庇纱丝芍靼彩伦兒推浇鉀Q得益于A.日本不斷擴大侵略 B.美蘇等國的干涉C.中國共產黨的努力 D.蔣介石態度轉變【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產黨…連我的部下、楊虎城的部下都聽他(周恩來)的,他說出的話很有理?!笨芍?,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選項C符合題意;日本不斷擴大侵略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背景,選項A不符合題意;美蘇等國的干涉是外部因素,選項B不符合題意;由于中共的努力,蔣介石態度轉變,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7.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斃傷日軍4萬多人,這場戰役A.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B.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D.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1937年8月-11月的淞滬會戰持續三個月,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A項正確;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排除B項;1938年10月廣州、武漢淪陷后,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排除C項;1937年7月發生的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抗戰的開始,排除D項。故選A項。18.八年級一班同學整理了歷史學習的筆記,針對某次戰爭內容列了如下表格,表格內容記錄的是(

)戰役時間指揮者規模戰績1940年8月~次年1月彭德懷八路軍投入105個團斃傷日偽軍25000多人A.淞滬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平型關大捷 D.百團大戰【答案】D【詳解】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后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由于參戰兵力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時間是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D項正確;淞滬會戰時間是1937年8月13日到1937年11月12日,排除A項;臺兒莊戰役時間是1938年3月16日,排除B項;平型關大捷發生的具體時間是1937年9月25日,排除C項。故選D項。19.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與指揮中樞是A.瑞金 B.延安 C.西柏坡 D.上海【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抗日戰爭時期,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所在地,是敵后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總后方,B項正確;瑞金是國共十年內戰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排除A項;西柏坡曾經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項;上海不是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與指揮中樞,排除D項。故選B項。20.下圖是某同學在學習中繪的一幅簡圖,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A.轉戰陜北、戰略防御 B.御敵于外、自衛反擊C.戰略決戰、全勝可期 D.千里躍進、戰略進攻【答案】D【詳解】由簡圖中“山東解放區”、“陜北解放區”“中原”等信息可知,這是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故D正確;轉戰陜北、戰略防御、自衛反擊、戰略決戰等都不符合圖示信息,故ABC錯誤。21.整理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圖示有助于我們了解.A.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進程 B.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C.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歷程【答案】C【詳解】觀察結構圖從轉戰陜北、挺進中原、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可見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到轉入戰略進攻到戰略決戰再到向全國進軍、解放全中國。所以結構圖描述的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C符合題意;AB項題干沒有涉及,排除;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五四運動時期開始,D排除。故選擇C。22.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頑強掙扎。其獲得發展良機、出現“短暫的春天”是在(

)A.洋務運動期間 B.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C.甲午戰爭之后 D.戊戌變法期間【答案】B【詳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忙于戰爭無暇東顧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侵略,中國民族主義獲得發展良機、出現“短暫的春天”,B項正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在洋務運動期間產生,排除A項;甲午戰爭之后和戊戌變法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展,排除CD項。故選B項。23.清朝末年以“實業救國”為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被稱為“狀元實業家”的是(

)A.康有為 B.榮敬宗 C.孫中山 D.張謇【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清末狀元,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并身體力行,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D項正確;康有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排除A項;榮敬宗是清末至民國時期實業家,與榮德生等人先后在無錫、上海、漢口、濟南等地創辦保興面粉廠,排除B項;孫中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排除C項。故選D項。24.民國以后,“剪發興、辮子滅:中山裝興、補服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些社會風俗的變遷體現了(

)A.民眾自主意識增強 B.自由平等的新風尚C.生活方式開始西化 D.使用新的交通工具【答案】B【詳解】緊扣“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結合辛亥革命后社會習俗的變化回答。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習的法令,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民國政府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B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民眾自主意識增強的信息,排除A項;“生活方式開始西化”表述有誤,鴉片戰爭以來,西方的生產方式就已經傳入了中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民眾使用新式交通工具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二、綜合題25.百年風雨,百年輝煌,2023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我們黨成就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帶領全國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國歷史選擇了這個特別的日子,放射出中國革命最初的曙光。鮮紅的共產黨黨旗自從在十三個人身后飄起時,中國命運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紅火。材料二

閱讀下列圖片,感悟中國共產黨的浴血奮戰歷程。材料三

“七大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這對統一全黨思想,指導全黨的行動,實現黨的政治路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薄圆烤幇妗吨袊鴼v史》八年級上冊材料四

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022年《政府工作報告》(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此事件有何重大意義?(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簡述圖片反映的史實對中國革命產生的影響(歷史意義)。(任選兩幅)(3)閱讀材料三,指出此次會議確立了哪一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4)綜合以上材料,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仡櫚倌挈h史,你有什么感悟?【答案】(1)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一大的召開也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圖1: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也可以寫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圖2: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圖3: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圖4: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3)毛澤東思想(4)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青少年要堅持跟黨走,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等?!驹斀狻浚?)根據材料“1921年7月,中國歷史選擇了這個特別的日子,放射出中國革命最初的曙光。鮮紅的共產黨黨旗自從在十三個人身后飄起時,中國命運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紅火?!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可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也可以寫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圖2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圖3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圖4中共七大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3)根據材料三“七大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可知,中共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4)綜合以上材料,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仡櫚倌挈h史,我們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青少年要堅持跟黨走,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等。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

為了鞏固清朝統治,李鴻章提出變“成法”、立“奇業”的主張,即在不變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略事變革,發展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加強內部統治,對付新的“支局”和“強敵”?!讐垡汀吨袊ㄊ贰?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根據材料結合所學,評價此歷史事件。材料二

1895年,康有為創辦《萬國公報》,宣傳“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組織強學會,并于1896年創辦《強學報》,宣傳變法維新、救亡圖存。1896年,梁啟超等在上海創辦《時務報》,這份報刊成為宣揚維新思想的重要陣地。1898年,他入京創辦京師大學堂,培養了大量具有維新傾向的斯知識分子。(2)根據材料二,概括維新派宣揚變法的主要方式。材料一、二反映的兩次變革,在學習西方方面有何不同?材料三

辛亥革命被稱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民國建立后,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倒臺,引發了以傳統政治為基礎的舊有倫理與價值體系的松動。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殺頭?,F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時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個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殺頭,但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疑問的?!幾粤植盾筌廴辍?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辛亥革命的影響。材料四

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賽先生”成為那個時代的口頭彈……舊道德、舊習俗、舊文學、舊的社會關系都受到貶義性的攻擊,這次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4)根據材料四,指出這場思想革命的名稱并寫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什么?結合所學,簡要談談政治革命和思想解放兩者間的關系。【答案】(1)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企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方式:成立學會、創辦報刊、興辦學堂;區別: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政治革命推動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進一步鞏固了政治革命的成果。(言之有理即可)【詳解】(1)事件:根據材料一“在不變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略事變革,發展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加強內部統治”聯系所學可知,為挽救清朝統治,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所以,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務運動。評價:根據材料以及所學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企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2)方式:根據材料“1895年,康有為創辦《萬國公報》,宣傳新法之益”、“在北京、上海組織強學會,并于1896年創辦《強學報》,宣傳變法維新、救亡圖存”、“1898年,他入京創辦京師大學堂,培養了大量具有維新傾向的斯知識分子”可知,維新派宣揚變法的主要方式是成立學會、創辦報刊、興辦學堂。不同:根據所學可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在學習西方方面的不同的是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3)根據材料“辛亥革命被稱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民國建立后,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倒臺,引發了以傳統政治為基礎的舊有倫理與價值體系的松動。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殺頭?,F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時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個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殺頭,但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疑問的”聯系所學可知,辛亥革命的影響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名稱:根據材料“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賽先生”成為那個時代的口頭彈……舊道德、舊習俗、舊文學、舊的社會關系都受到貶義性的攻擊”、“思想革命”聯系所學可知,這場思想革命的名稱是新文化運動。兩位先生:根據所學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