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4 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_第1頁
訓練4 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_第2頁
訓練4 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_第3頁
訓練4 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_第4頁
訓練4 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題題型強化練2025高考總復習優化設計二輪用書歷史A配通史版課后習題含答案訓練4程度、限制類選擇題(分值:24分)學生用書P284題型特征:程度、限制類選擇題題干與各備選項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在題干中或者選項中往往用一個表示程度的副詞、形容詞作為限定條件。程度性詞語按出現的方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出現在選擇題的題干中,也就是大家特別熟悉的最佳選擇題,如“主要在于”“主要因為”“最根本”“最能說明”等;一類是出現在選擇題的選項中,以絕對化的選項出現,如最、均、全部、徹底、都、完全、絕對、已經、極其、始終、一直、一向、一概、開始等。1.(2024福建龍巖一模)西漢初年,游俠勢力滲透到各個領域,一些游俠世家,勾結地方官,橫行鄉里,“人皆避之”。而漢武帝時期,游俠溫恭謹信,大有君子退讓之風。導致游俠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B.政府加強對經濟統制C.國家治國理念的改變D.君主專制統治的加強答案C解析游俠由橫行鄉里到溫恭謹信,這與漢武帝時期打擊游俠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和確立儒學的正統地位有關,是國家治國理念改變的結果,故選C項;經濟的恢復發展不能改變游俠的普遍行為,排除A項;政府加強對經濟統制主要表現為鹽鐵官營、均輸平準等,與游俠的變化無關,排除B項;游俠變化涉及的是加強中央集權而非君主專制,排除D項。2.(2024福建泉州三模)唐代白居易撰寫的判案文集《甲乙判》載,甲妻因細故在公婆面前叱狗,甲認為此乃不敬之舉,上訴至官府,要將妻子逐出家門。斷案官員認為,甲妻僅屬“小過”,甲休妻的理由不成立。這體現了唐代法律的執行()A.落實法家的法治理念B.維護儒學正統地位C.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D.旨在保障婦女權益答案C解析該案件反映了斷案官依據現實情況判案,而不單純依照法律條文執行,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故選C項;斷案官不是在落實法家的法治理念,而是有更多的人情考量,排除A項;斷案官并沒有因為儒家思想而明顯偏向于某一方,未體現維護儒學的正統地位,排除B項;古代婦女地位低下,且法律旨在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排除D項。3.(2024福建廈門一模)唐代文人喜愛恣意綻放的牡丹,而宋代士大夫則對象征堅韌內斂的梅花和潔身自愛的蓮花情有獨鐘。導致這一轉變的主要因素是()A.崇文抑武的政策B.商品經濟的繁榮C.主流思想的發展D.鑒賞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受理學的影響,加強自身修養和對家國的責任成為宋代士大夫追求的目標,所以他們對梅花和蓮花情有獨鐘,這是主流思想發展的產物,故選C項;崇文抑武的政策與文人的價值追求沒有直接的聯系,排除A項;商品經濟的繁榮不會引發對堅韌內斂和潔身自愛的價值追求,排除B項;喜歡花卉品種的不同,不能代表其鑒賞水平的高低,排除D項。4.(2024廣東湛江一模)晚明時期,社會一時盡棄實學,談良知者滿天下,出現了士大夫階層公開蔑視傳統禮法和忠君節義觀念的現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為堯舜”的學說被不斷發揚光大,甚至出現了“君父可以不恤,名義可以不顧”的思想主張。這一變化所依托的主要條件是()A.專制皇權的強化B.社會主流思想的嬗變C.社會經濟的變遷D.知識精英階層的覺醒答案C解析晚明時期,士大夫階層公開蔑視傳統秩序和儒家倫理觀念,這是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根源在于經濟的變遷,故選C項;蔑視傳統禮法和忠君節義是思想領域的變化,不能體現出專制皇權強化,排除A項;晚明時期,社會主流思想沒有發生轉變,排除B項;知識精英階層的覺醒是材料所反映的現象,而非所依托的主要條件,排除D項。5.(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一模)洋務運動的產物,如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天津機器局、福建船政學堂、湖北槍炮廠等,無一不帶有地方性質。甚至北洋水師在一定意義上也帶有李鴻章的私人性質。由此可見,洋務運動()A.改變了經濟結構B.客觀上增強了地方勢力C.社會影響力有限D.未得到清政府充分支持答案B解析洋務運動時期的工業、學堂和海軍等都帶有地方或私人性質,這客觀上增強了地方勢力,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故選B項;材料強調洋務運動的產物帶有地方性質,而非強調經濟結構改變,排除A項;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排除C項;材料沒有關于清政府對洋務運動態度的描述,排除D項。6.(2024山東日照一模)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陳云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并得到中共八大肯定和接受。這一經濟思想()A.客觀反映了生產力發展實際B.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C.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D.孕育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思想答案A解析中共八大上陳云強調個體經營是國家和集體經營的補充,國家市場主體下存在自由市場作為補充,這是正確分析國情的結果,符合我國當時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情況,故選A項;此時非公有制經濟只是公有制經濟的補充,排除B項;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排除C項;經濟體制改革的思想孕育于改革開放后,排除D項。7.(2024廣東湛江一模)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在《貝希斯敦銘文》中宣稱:“我統治他們,他們向我交納貢賦。凡我對他們所下的命令,他們都執行;凡我制定的法律,他們也都遵守。”然而,直到公元前4世紀,波斯帝國的官方文書,仍需要以帝國境內多種文字發布。這表明當時的波斯帝國()A.君主專制統治加強B.官方文書適用范圍廣泛C.中央集權程度有限D.國家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答案C解析據材料“以帝國境內多種文字發布”可知,當時的波斯帝國并沒有使用統一的官方文字,中央集權程度有限,故選C項;材料涉及的是中央集權問題,不是君主專制問題,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官方文書仍需以多種文字發布,沒有提及這些文書適用于哪些領域,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國家治理水平提升,排除D項。8.(2024廣東惠州高三一模)19世紀初,英國將涉及治安法官厘定勞工工資的規定全部暫停,英國政府既不愿成為勞資沖突中弱勢方的保護者,也不愿成為勞資沖突的仲裁者。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英國()A.勞資沖突有所緩和B.議會改革不斷推進C.工人階級力量壯大D.經濟指導思想轉變答案D解析材料說明,英國政府減少了政府對勞資沖突的干預,這說明工業革命后,英國政府政策逐漸轉向自由放任,結合所學可知,這一轉變受到了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D項正確。19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資沖突有所增加,A項錯誤。英國的議會改革開始于1832年,延續到19世紀后期,B項錯誤。工人階級力量壯大與英國政府的政策沒有必然的聯系,C項錯誤。訓練5推理、判斷類選擇題(分值:18分)學生用書P285題型特征:推理是邏輯學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前提)推出新判斷(結論)的過程,有直接推理、間接推理等。推理、判斷類選擇題的顯著特點是層次多,條件縱橫交錯,要從較繁雜的信息中選準突破口,層層剖析,一步步向結論靠近,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此類題型的設問大都使用“據此可以得出”“與此相關的是”“據此可知”“由此可見”“由此可以看出”等字眼,這類題目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的準確解讀,特別是對該歷史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實質、特征的認識和把握,題目難度通常較大。1.(2024廣東深圳一模)考古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大汶口早期文化諸遺址中的石鉞(大斧)有明顯的使用痕跡,而良渚文化遺址中的玉鉞往往無使用痕跡,甚至不開刃。據此可推知,良渚文化()A.外部環境趨于穩定B.玉鉞演化為權力的象征C.已產生了青銅工具D.存在明顯區域文化特色答案B解析鉞的材質由石頭變為玉,喪失了使用功能,據所學可知,良渚文化時期私有制已經產生,部落中出現了權貴階層,玉鉞演化為權力的象征,故選B項;良渚文化時期,部落或部落聯盟通過戰爭不斷奪取財富和權力,外部環境不穩定,排除A項;材料沒有關于青銅工具的描述,排除C項;不同文化遺址中都有鉞,表明區域文化具有相似性,排除D項。2.(2024湖北武漢一模)下表為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社會現象,由此推知()時間現象周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權不屬于一人衛獻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衛獻公出奔,衛人立公孫剽,孫林父、甯殖相之,以聽命于諸侯,此雖有君,實權皆在二相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昭公出奔,則魯國亦并未立君,季氏對于國政,決不能一人專斷A.周朝統治危機初顯B.原始民主傳統有所遺存C.華夏認同觀念深入D.階級關系出現新的變化答案B解析據“共和行政”“實權皆在二相”“不能一人專斷”可知,西周至春秋時期君主的權力不是絕對的,體現出原始民主的一種形式,故選B項;材料中僅共和行政符合統治危機的表現,排除A項;材料與戎狄蠻夷對華夏族的認同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階級關系的變化,排除D項。3.(2024廣東湛江一模)據學者研究,商代的祖先崇拜極為發達,祖先享有的祀典遠比天帝與其他自然神豐盛,祖先神所轄范圍也十分廣泛。盤庚遷都后,因“行湯之政,然后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太甲則因不行湯政而遭到放逐。據此可知,商代統治者注重()A.維護神權B.遵守祖制C.頻繁祭祀D.推行德治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商代統治者注重祭祀祖先的傳統,盤庚因為繼承這一祖制而使商王朝興盛,太甲因為不尊祖制而遭到流放,故選B項;材料所強調的是敬祖,并非維護神權,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祭祖“豐盛”,并不一定頻繁,排除C項;德治是指強化道德教化作用,是針對百姓的,不是敬祖,排除D項。4.(2024廣東茂名一模)有學者評價某一制度:“是全面實現人丁徭役稅從土地稅里征收的制度,使得人口稅與財產稅合一……實質上是政府從分征人口稅、財產稅轉變為征收單一的財產稅。”“做到賦役合一”。這一制度是()A.租庸調制B.里甲制度C.一條鞭法D.攤丁入畝答案D解析據材料“征收單一的財產稅”“賦役合一”可知,材料中的賦役制度是攤丁入畝,它把丁銀攤入田賦中,最終廢除了人頭稅,故選D項;租庸調制是以人丁為主要征稅標準的賦役制度,未做到賦役合一,排除A項;里甲制度是一種基層治理的制度,不是賦役制度,排除B項;一條鞭法按人丁和田畝多少征稅,不是征收單一的財產稅,排除C項。5.(2024安徽淮南二模)歌曲《做鞋送抗聯》中有一個生動的細節描寫——“小妹坐燈前哪,穿針又引線,不是忙嫁妝,做鞋送抗聯”,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一個溫馨的畫面。從此畫面中,可以看出百姓()A.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B.開拓進取團結包容的精神C.棄小家保大家的報國情懷D.對民族戰爭的認同和支持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歌曲反映了百姓對東北抗日聯軍發自內心的支持與愛戴,故選D項;從不是“忙嫁妝”,而是“送抗聯”,反映出做鞋不是為了個人幸福,排除A項;材料并不涉及“開拓進取”的精神,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愛國主義情懷,但是,并沒有“棄小家”的信息,排除C項。6.(2024江蘇南通一模)1986年7月28日,戈爾巴喬夫發表講話,承認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強國,“沒有美國的參加,太平洋地區安全與合作問題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滿意的解決的”。他甚至表示,蘇美兩國在遠東和太平洋都存在著“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對戈爾巴喬夫的講話解讀正確的是()A.蘇聯主動放棄與美國爭奪霸權B.多極化趨勢推動美蘇關系的緩和C.冷戰重心從歐洲轉到亞太地區D.蘇聯基于冷戰態勢調整亞太政策答案D解析20世紀80年代的蘇聯在冷戰中處于守勢,戈爾巴喬夫肯定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其目的在于通過改善蘇美關系去維護蘇聯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故選D項;蘇聯的目的在于維護自身利益,不代表它放棄了爭奪霸權,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多極化趨勢對美蘇關系走向的影響,排除B項;冷戰重心一直在歐洲,并未轉到亞太地區,排除C項。訓練6史研、史論類選擇題(分值:21分)學生用書P286題型特征:(1)史學入門將歷史學的學科知識、基本理論和實踐性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學生從單純歷史知識學習逐漸提升到對歷史學科的專業性認識和嘗試運用歷史思維解決問題的習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2)史料研讀對應的核心素養是史料實證,其主要內容包括史料的分類、史料的價值、史料的搜集、史料的解釋等。運用史料需要秉持大膽懷疑、多源取證等原則。1.(2024廣東茂名一模)下列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材料結論A龍山文化朱封大墓內,發現有各種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隨葬品的單人木槨墓龍山文化已經出現私有財產B《尚書》:“若茲監,惟曰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商朝時期原始民主傳統形成C《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春秋時期流行華夏認同觀念D《史記·商君列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戰國時期賦役加重趨勢明顯答案A解析龍山文化時期大墓中隨葬品豐富,且出現單人木槨墓,可見當時已經出現私有財產和階級分化,故選A項;“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體現了敬天保民的原始民本思想,排除B項;春秋時期周邊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并沒有流行,排除C項;D項僅以商鞅變法為例,無法體現整個戰國時期的發展趨勢,排除。2.(2024湖北武漢一模)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述的秦末“胡亥詐立”被后世史書不斷重申,成為普遍的歷史認知。而北大館藏漢簡《趙正書》對胡亥繼位過程的記載,則承認胡亥繼位的合法性。這說明()A.古今貫通還原歷史真實B.多元史料豐富歷史認知C.不同立場影響人物評價D.時代需要制約歷史解釋答案B解析《史記》和《趙正書》對胡亥繼位過程的記載不同,豐富了我們對于這一歷史事件的理解,這說明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豐富我們的歷史認知,故選B項;《史記》和《趙正書》并不能古今貫通,只是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記載,排除A項;兩個史料都沒有對胡亥個人進行評價,只是記載其繼位過程,也無法反映時代需要,排除C、D兩項。3.(2024安徽名校聯考)下表為北魏時期的部分墓志(節選),這體現出()墓主墓志(節選)乞伏保達其先蓋夏禹之苗裔爾朱紹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為爾朱A.民族矛盾尖銳B.孝文帝改革效果顯著C.華夏認同觀念增強 D.北魏實現了北方統一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兩人的墓志都認為其祖先出自華夏族,反映了華夏認同觀念增強,故選C項;材料反映了華夏認同觀念增強,沒有涉及民族矛盾,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明確給出北魏的具體歷史時期,無法判斷兩位墓主與孝文帝改革的關系,也不能判斷當時是否已經完成了統一,排除B、D兩項。4.(2024廣東湛江一模)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學寫本,其內容既有描述敦煌的“鄉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風情的異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經該地的各色商人。這有助于研究隋唐時期()A.兼容并包的時代特征B.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C.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士商雜糅的發展趨勢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敦煌莫高窟所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學寫本,其文學類型多樣,作者更是多元,這充分彰顯了隋唐時期兼容并包的時代特征,故選A項;文士、僧人不屬于市民階層,排除B項;敦煌文化在當時的文化中并非居于中心地位,排除C項;“士商雜糅的發展趨勢”出現于明清時期,排除D項。5.(2024福建泉州三模)《宋史·食貨志》載,995—997年的賦稅總額是70893000,1021年則為64530000,但賦稅總額是由不同單位的數字相加而得,“谷以石計,錢以緡計,帛以匹計,金銀、絲綿以兩計,藁秸、薪蒸以圍計,他物各以其數計”。這表明當時()A.賦稅計算的精細B.計量史學的產生C.征稅形式的單一D.官修正史的局限答案D解析元代脫脫等人在編纂《宋史》時,沒有將各地的賦稅收入換算成統一的錢數,而是將各地匯報上來的數據簡單相加,表明官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