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步練習新人教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步練習新人教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步練習新人教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步練習新人教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步練習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更一、選擇題1.有人斷言,歐洲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發源地,但從今日形勢看,歐洲再次爆發大規模斗爭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據是()A.有美國充當世界警察 B.發展中國家影響力增加C.聯合國安理睬作用加強 D.歐洲聯盟的建立2.尤金·賴斯在《現代歐洲史》中寫道“蘇聯解體以來,歐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地融入全歐洲及全球維度的經濟過程中,這須要多國實行協調一樣的行動。”此“行動”是成立()A.歐洲煤鋼共同體B.歐洲原子能共同體C.歐洲經濟共同體D.歐洲聯盟3.20世紀50—70年頭,日本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到1968年國民生產總值躍居資本主義世界其次位,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還得益于哪一國家的扶植()A.蘇聯B.英國C.美國D.法國4.20世紀六十年頭,丟失優勢地位的歐洲國家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生存,為此他們起先()A.走向聯合 B.分庭抗禮 C.追隨美國 D.倒向蘇聯5.20世紀50年頭,美國、西歐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緣由是()A.采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利用外來的經濟救濟C.成立歐洲共同體 D.推行非軍事化政策6.20世紀50年頭中期,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說:“假如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更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需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A.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員國的國際地位B.馬歇爾安排的實施穩定了西歐各國的政局C.西歐國家擺脫美國限制的意識增加D.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形成7.“隨著西歐國家經濟的復原和發展,西歐國家感覺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平安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必需親密聯系加強合作”由此可知,西歐國家走向聯合主要是為了()A.共同對抗美蘇B.維護自身平安和利益C.維護世界和平D.復原歐洲的霸權地位8.“日本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中后期經驗了兩次重要的國家發展階段,在危機中尋求出路,在較短的時間內脫穎而出、青出于藍,具備足以同世界強國抗衡的實力,令世界為之震驚。”這里所述“20世紀的中后期”脫穎而出的外部因素主要是()A.歐洲的復興 B.美國的救濟 C.科技的發展 D.冷戰的形成9.1993年歐盟成立時,有12個成員國,后來經過幾次擴大,2007年成員國已達27個。這說明()A.歐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B.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無阻礙C.“一超多強”的局面已經形成D.歐洲實現用一個聲音說話10.對下表解讀正確的是()主要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變更A.美國經濟失去霸主地位 B.歐盟成立促進經濟發展C.日本經濟發展快速 D.其他國家經濟發展停滯二、綜合題11.歐洲的一體化與歐洲各國的利益親密相關。在這一進程中,英國始終扮演著三心二意的角色。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戴高樂想要復原法國的大國地位。激起法國的民族自信念,就不能不尋求合作和支持的力氣。處于下坡態勢的法國,單靠自己的力氣根本無法實現復興和強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歐洲人的歐洲”的主見。——摘編自孫建霞《探析20世紀50~60年頭戴高樂的歐洲戰略》材料二20世紀40年頭英國議會對歐洲一體化不感愛好。歐共體成立后,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實行了獨立的政治經濟政策,英國失去在英聯邦中的貿易統治地位;而英國經濟不振,遠遠落后于歐共體國家。這種狀況迫使英國重新諦視其對歐共體的政策。——摘編自李世安《英國議會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的政策與措施》材料三英國的離開引發的消極影響,會打擊其他歐盟成員國對歐洲一體化發展的信念;從長遠看,無論英國最終是否離開歐盟.英國脫歐這一事務都迫使歐盟不得不重新諦視自身的制度結構,從這一點來看,英國脫歐也為歐盟接下來的制度改革供應了機遇,為將來歐洲一體化的發展方向供應了參考。——摘編自鞏瀟泫、賀之果《英國脫歐對歐盟行為體角色的影響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概括戴高樂關于歐洲復興的主見及緣由。(2)據材料二,指出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看法的變更,并簡析其看法變更的緣由。(3)據材料三,概括英國脫歐對歐盟產生的影響。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影響英國與歐共體(歐盟)關系的主要因素。12.近代歐洲文明,曾輝煌一時,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的發展跌宕起伏,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這樣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心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更。”——《西方文明史》材料二1763年至1914年這一時期是歐洲干脆或間接地成為全球主子的時期,在世界歷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歐洲的霸權不僅在政治領域——以大殖民地帝國的形式表現得很明顯,而且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也表現得很明顯。——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歐洲史就如一部斗爭史,不斷地廝殺、爭奪,但是卻從來不缺乏浪漫和激情,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能望見天涯隱隱的曙光。即使飽受野蠻的侵略、疾病的摧殘,歐洲大地遍撒血與火,卻依舊能在歷史的風口浪尖脫穎而出。——《一口氣讀懂歐洲史》(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為何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心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這一時期歐洲“成為全球主子”的緣由。(3)分析材料三,結合所學學問,列舉二戰后歐洲經濟“脫穎而出”的主要緣由。第17課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更參考答案1.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歐洲國家的聯合,在二戰結束之后歐洲國家聯合起來漸漸形成了歐盟,共同發展經濟,D項符合題意,ABC不是題目要求的依據。故選D。2.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尤金賴斯《現代歐洲史》的內容體現了歐洲國家所實行的“協調一樣的行動”是建立歐洲聯盟。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親密;為了提高自身的平安系數、降低將來斗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需親密聯系加強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故D符合題意;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在蘇聯解體之前成立,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3.C【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20世紀50—70年頭,日本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到1968年國民生產總值躍居資本主義世界其次位,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還得益于美國的扶植。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頭,美國出于本土的戰略須要,起先扶持日本;(朝鮮斗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選購 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旺盛)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化和科技。20世紀50年頭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其次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解除ABD項。故選C。4.A【解析】受二戰沉重打擊,歐洲丟失了世界中心地位,西歐主要國家淪為二流、三流國家,為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生存,提高國際地位,西歐國家起先走上聯合之路,并與1967年成立了歐洲共同體。BCD項與史實不符。故選A.5.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后,美國、西歐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緣由的精確識記。此題可以用解除法進行分析。推行非軍事化政策都是二戰后美國在日本實行的措施,和西歐無關,可解除D。成立歐洲共同體和利用外來的經濟救濟是西歐的措施,和美國無關,可解除BC。故選A。6.C【解析】題目中提到的是聯邦德國擺脫美國限制的意識,不想成為大國的附庸,所以正確的是C項,B沒有提到馬歇爾安排,D沒有提到兩大集團的形成,A沒有反應出成員國地位的提高。故選C。7.B【解析】依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要提高自身的平安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必需親密聯系加強合作”可知,西歐國家走向聯合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平安和利益。ACD項通過材料內容無法體現,故選B。8.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冷戰起先后,美國出于本土的戰略須要,起先主動扶持日本。朝鮮斗爭爆發后,日本獲得了大量軍需訂單。日本政府利用當時有利的外部環境,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其次經濟大國。因此日本“20世紀的中后期”脫穎而出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國的救濟。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9.A【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無阻礙的說法錯誤,當前的英國脫歐表明歐洲一體化進程受阻。故B不符合題意;歐盟由最初的12個成員國到27個成員國,說明歐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故A符合題意;“一超多強”的局面出現是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故C不符合題意;歐盟成員國的增加不能證明歐洲實現了用一個聲音說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C【解析】依據題干信息“主要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變更”,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55年和1976年主要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變更,可知二戰后美國、西歐、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其中日本經濟發展快速(由2.2%到8.1%),當時歐盟還未成立,其他國家經濟也得到發展;而美國的經濟霸主的地位產生了動搖,并沒有失去。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綜合題11.(1)主見:歐洲聯合。緣由:借助合作的力氣實現法國的復興。(2)變更:由不關切到關注。緣由: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英國失去貿易統治地位);英國經濟不振(落后于歐共體國家)。(3)影響:阻礙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打擊了歐洲一體化發展的信念);推動了歐盟的政治改革(為將來歐洲一體化供應了發展方向)。主要因素:國家利益(主權)。12.(1)新航路開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