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課時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課時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課時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課時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1課時世界的物質性課時精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世界的物質性一、選擇題1.2024年7月,天文學家發覺了一顆直徑300米的小行星,它與地球有著相同的公轉軌道,并始終在地球前方“打轉”。這一發覺再次印證了()①自然界是物質的②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③人的意識是物質的④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答案D解析小行星的發覺印證了自然界是物質的,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①④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意識的產生,②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③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D。2.面對日益縮小的森林面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有識之士發出“綠色可以沒有我們,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綠色”的呼聲。這呼聲蘊含的哲理是()A.人類必需聽從自然B.必需將承認自然的客觀性作為相識和改造自然的前提C.人類可以利用但不能改造自然D.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答案B解析“綠色可以沒有我們”表明,離開人類,自然界依舊存在;“我們不能沒有綠色”表明,人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和前提是承認自然界的物質性,按自然規律辦事,B符合題意。A說法過于肯定。C中“不能改造自然”說法錯誤。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3.“物質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一命題的錯誤在于()①擴大了物質概念的外延②縮小了物質概念的外延③沒有表達出物質概念的可知性④沒有表達出物質概念的唯一特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物質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一命題縮小了物質概念的外延,像磁場、規律,看不見摸不著,但也是物質的,故①錯誤,②正確;材料中的命題沒有涉及物質概念可知性的學問,③不符合題意;物質概念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材料中的命題也沒有表達出客觀實在性,④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D。4.“物質是標記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靠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以下對于物質概念理解不正確的是()A.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B.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C.物質是可以被人們所相識的D.世界上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稱答案D解析物質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不依靠于人的意識”是指物質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先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具有客觀性。“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物質,具有可知性,A、B、C均正確,不符合題意;物質不包括精神現象,D錯誤,符合題意。5.某一動物死后,它全部的生理機能都停止了活動,當把它焚燒后,這一動物就不存在了。這說明()A.物質的運動停止了B.物質的運動形式沒有變更C.物質有生有滅D.被變更的只是物質的詳細形態答案D解析運動是肯定的,A說法錯誤;物質是永恒存在的,有生有滅的是物質的詳細形態,詳細形態變了,其運動形態也隨之變更,故D正確,B、C說法錯誤。6.在哲學探討課上,一位同學說“物質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學說“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兩種說法并不沖突,是因為他們所說的“物質”與“事物”是()①抽象與詳細的關系②客觀與客體的關系③一般與個別的關系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物質是永恒的”指哲學上的物質概念。“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說的是詳細的物質形態,故二者是抽象與詳細的關系、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共性與特性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客觀與客體的關系。本題選B項。7.恩格斯說,歷史過程中的確定性因素歸根究竟是現實生活中的生產和再生產。這句話說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客觀的物質性B.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是生產和再生產C.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客觀的物質性D.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與自然界沒有關系答案C解析題干強調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答案為C。A與題意不符,材料說的不是自然界。B錯誤,因為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D表述錯誤。8.人是古猿進化而來的。由于地球自然條件的變更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遷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棲轉為地棲。地棲的生活方式對古猿的協同行動、群體規模、組織程度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生活環境的變更成為推動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自然因素。這表明()A.勞動創建了人和人類社會B.自然界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C.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具有客觀物質性D.地理環境在從猿到人的演化中起確定作用答案C解析人類社會的形成是生活環境的變更推動的,整個過程都具有客觀性,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具有客觀物質性,C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生活環境的變更對人類社會形成產生的影響,不涉及勞動的作用,A不符合題意;材料不是自然界的發展,而是人類社會的發展,B不符合題意;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確定作用,D觀點錯誤。答案選C。9.馬克思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即人類社會的發展同自然界本質是一樣的,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展是完全一樣的②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具有物質性③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一樣,一切活動無須人的意識的參加④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客觀物質過程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B解析“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主要表明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物質性,②④入選。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展不行能完全一樣,同時人們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然和人類社會,①③表述錯誤。10.有人認為:“人類社會是有意識的人參加的,故不具有物質性。”下列能反對該觀點的是()A.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B.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以及構成要素都是客觀的C.從大自然孕育而來的人類社會本質上是物質的D.世界上物質的唯一特性在于其客觀存在性答案B解析本題事實上是考查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的依據,B觀點符合題意。A講的是自然界的物質性,不符合題意。C指出了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但不能證明其物質性,不符合題意。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D說法錯誤。11.宇航員對其他天體和宇宙物質的視察分析證明,諸天體基本都是由構成地球的那些化學元素和基本粒子構成的。這說明()A.無機界和有機界是統一的B.各類生物之間,人與生物界之間是統一的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統一的D.天與地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答案D解析諸天體基本都是由構成地球的那些化學元素和基本粒子構成的,這表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天與地是統一的物質世界,故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不選。故本題答案為D。12.當布魯諾因傳播“日心說”而被處死的時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這一刻,地球還在轉動啊!”地球還在轉動,這說明()①人的意識不能正確反映存在②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③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④物質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答案C解析地球還在轉動,這說明地球的轉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表明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故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人的意識能正確反映存在;③不符合題意,地球的轉動屬于自然現象,不屬于人類社會的范疇。故本題答案為C。二、非選擇題13.甲、乙兩同學對物質概念進行爭辯:甲:“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請從哲學的角度對甲、乙兩同學的觀點加以評析。答案①甲、乙的觀點都是正確的。甲的觀點是對物質概念而言的,乙的觀點是對物質的詳細形態而言的。②甲認為“物質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是在概括物質世界的共性——客觀實在性,是針對整個物質世界而言的,是正確的。③乙認為任何“事物”(指的是物質的詳細形態)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有其特別性和規律性,同樣沒有脫離物質“不依靠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也是正確的。解析本題屬于辨析題,應指明甲、乙兩同學觀點是否正確,并有針對性地闡述緣由。本題考查的是物質概念與物質詳細形態的區分和聯系,結合材料闡述即可。14.近年來,我國干旱洪澇災難頻繁發生。北方冬麥區發生嚴峻氣象災難,春夏之交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長時間干旱災難,南方地區發生多次強降雨過程,一些江河支流發生超警戒、超保證水位的洪水,局部地區發生嚴峻山洪泥石流災難。我國政府組織動員災區干部群眾奮力抗災救災,水利部門剛好啟動應急響應,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加大技術指導力度,有關部門團結協作、共同抗災,奪取了防汛抗旱防臺風工作的階段性成功。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答案①由于氣候緣由,我國干旱洪澇災難頻繁發生,自然災難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體現了自然界是客觀的。②我國政府組織動員災區干部群眾奮力抗災救災,水利部門剛好啟動應急響應,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加大技術指導力度,奪取了防汛抗旱防臺風工作的階段性成功,體現了人類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生活物質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