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格檢查1課件_第1頁
體格檢查1課件_第2頁
體格檢查1課件_第3頁
體格檢查1課件_第4頁
體格檢查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格檢查1體格檢查體格檢查1概述體格檢查是醫師運用自己感官或借助傳統的檢查器具來了解機體健康狀況的最基本的檢查方法。包括望、觸、叩、聽、嗅、量。、要求:1、光線明亮、環境溫度適宜。

2、醫師穿著整潔、儀表端莊,態度和藹。

3、患者如為臥位,檢查者應站于患者的右側。體格檢查1概述

4、操作輕柔細致、系統全面、突出重點。

5、檢查順序:自上而下由外到內望、觸、叩、聽兩側對比

6、愛心關懷

體格檢查1全身狀況檢查性別、年齡、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發育(包括身高、體重、頭圍)、體型、營養狀態、意識狀態、語調與語態、面容與表情、體位、姿勢、步態體格檢查1生命征體溫用溫度計測量人體溫度,常用口溫、肛溫和腋溫法測定正常值:口溫:36.5°

C~37.2°

C

腋溫:36°

C~37°

C

肛溫:36.5°

C~37.5°

C發熱的分度:低熱37.3°

C~38°

C

中等度熱:38.1°

C~39°

C

高熱:39.1°

C~41°

C

超高熱:41°

C以上體格檢查1生命征脈搏正常值:成人60~100次/分檢查方法:患者處坐位,伸出前臂,處自然或舒適位置。醫師用食、中和無名指腹壓患者橈動脈處。醫師邊看時間邊計數脈搏次數。還應注意脈率是否規整、及博動強弱。體格檢查1生命征呼吸

正常值:成人16~18次/分檢查方法:患者處舒適的坐位或平臥位。醫師邊看時間邊計數患者胸腹部起伏次數,計數一分鐘。呼吸細弱不易查覺者,可用少許棉花纖維置于患者鼻孔前方,觀察棉花吹動頻率。同時注意呼吸運動強弱、呼吸頻率、節律、是否存在快慢深淺不一、有無潮式呼吸、呼吸暫停及嘆息樣呼吸。體格檢查1生命征血壓正常值:成人139~90/89~60mmHg.檢查方法:患者安靜休息十分鐘以上,處坐位或臥位,暴露右上臂,使上臂與心臟平行。醫師打開血壓計水銀柱開關,使水銀與“0”平行。將血壓計袖帶捆扎于上臂,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

觸摸肱動脈博動,將聽診器置于肱動脈表面。

體格檢查1血壓注氣至肱動脈博動消失,再升高20~30mmHg。緩慢松動血壓計氣閥,雙眼平視水銀柱。注意聽診搏動音變化,第一次博動音為收縮壓,博動音消失為舒張壓。測量兩次,取最低值,報數值。傾斜血壓計,待水銀入槽后關閉開關。體格檢查1思考題:1、血壓正常值為多少?正常血壓:139-90/89-60mmHg超出此值為高血壓,低于90-60mmHg為低血壓。2、高血壓病的概念?至少三次非同日的血壓值,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3、何謂脈壓差、?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4、何謂平均動脈壓?舒張壓加1/3脈壓體格檢查1皮膚檢查檢查內容:皮膚顏色、濕度、彈性、皮疹、脫屑、皮下出血、水腫、蜘蛛痣與肝掌、皮下結節、瘢痕、毛發、皮下出血:瘀點:直徑<2mm,壓后不退色,不突出皮膚紫癜:直徑3~5mm

瘀斑>5mm體格檢查1皮膚檢查皮疹:

斑疹:局部皮膚發紅,不突出皮膚表面玫瑰疹:鮮紅色,直徑2~3mm,壓之褪色,松后又出現丘疹:突出皮膚表面斑丘疹:丘疹周圍有皮膚發紅蕁麻疹:皮膚上隆起蒼白或紅色的局限性水腫。蜘蛛痣:小動脈末端擴張,分支似蜘蛛。體格檢查1皮膚檢查水腫:視診與觸診結合1、輕度:眼瞼、脛前、踝部皮下稍腫,指壓輕度下陷,平復快。2、中度:可見局部或全身明顯浮腫,指壓后下陷較深,平復緩慢。3、重度:全身浮腫、身體低位皮膚、緊張發亮,甚至滲液,伴有漿液腔積液。體格檢查1淋巴結檢查正常情況下,淋巴結較小,直徑多在0.2~0.5cm之間,質地柔軟,表面光滑,無粘連,無壓痛。檢查順序:耳前、、耳后、乳突區、枕骨下區、頜下區、頦下、頸后-頸前、鎖骨上窩、腋窩、滑車上、腹股溝、國窩。檢查內容:腫大淋巴結的部位、大小、數目、質地、壓痛、活動度有無粘連、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瘢痕及瘺管等。體格檢查1淋巴結檢查檢查方法:用手指滑行觸診由淺入深觸摸皮下的淋巴結是否腫大。檢查時要使被檢查的部位皮膚及皮下組織松馳,具體方法如下:1、檢查頭部淋巴結:可雙手同時觸及,也可單手觸及,患者頭偏向檢查側,使之松弛。2、鎖骨上窩淋巴結:患者的頭部稍前屈,雙肩上聳,醫師用雙手進行觸診,左手觸患者右側,右手觸左側,由淺入深觸摸至鎖骨后深部。體格檢查1淋巴結檢查3、腋窩淋巴結:醫師以右手檢查患者左側,左手檢查右側。先檢查左側:醫師以左手握住患者左腕部屈肘外展抬高約45?,右手指并攏,掌面貼近胸壁向上逐漸達腋窩頂部,進行滑動觸診,然后依次觸診腋窩后、內、前壁,再翻掌向外,并將患者外展的手臂下垂,觸診腋窩外側壁。同法檢查右側。體格檢查1淋巴結檢查4、滑車上淋巴結:醫師手扶托患者腕部,屈肘90°

,另一手小指抵肱骨小突,以食、中、無名指并攏在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溝中縱行、橫行觸摸,醫師右手檢查患者左側,左手檢查患者右側淋巴結。體格檢查1思考題:1、惡性淋巴結轉移所致淋巴結腫大有何特點?質硬、表面有突起,與周圍組織有粘連不易推動,無壓痛。2、全身淋巴結腫大見于何種情況?急、慢性淋巴結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體格檢查1思考題3、簡述幾組重要淋巴結的淋巴引流?

1、下頜淋巴結:引流顏面、口腔淋巴管;

2、頦下淋巴結:引流頦部、下唇內側、舌尖淋巴;

3、頸外側淺淋巴結:引流頭部、頸部淺淋巴;

4、頸前淋巴結:引流喉、甲狀腺、氣管頸段淋巴

5、腋淋巴結分別引流上肢、胸、臍以上腹外側、乳外側淋巴;以及項、背部和乳房上部淋巴結。體格檢查1眼部檢查1、外形:眼球有無突出及凹陷,雙側眼球大小有無異常,是否對稱,眼裂大小是否對稱,有無眼瞼下垂。、2、眼瞼及淚器檢查眼瞼皮膚有無紅腫、瘀血、裂傷、腫塊、壓痛,眼瞼有無內外翻,有無倒睫,淚小點位置是否正常,有無內翻外翻,淚囊區有無紅腫,壓痛或瘺管,有無分泌物溢出。體格檢查1眼部檢查3、結膜球結膜有無充血、出血、水腫,檢查上眼瞼翻轉眼瞼后觀察,瞼結膜有無皰疹、乳突狀增生、瘢痕,新生物,是否蒼白。4、鞏膜及角膜鞏膜有無黃染角膜透明度,有無云翳、潰瘍及新生血管。體格檢查1眼部檢查5、眼球運動檢查:患者平視前方,醫師右手豎食指,距患者眼球30~40cm。囑患者雙眼注視醫師食指,隨手指運動改變視覺方向,但不轉動頭部。手指運動方向為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觀察患者有無眼球運動障礙。醫師手指在同一方向運動數次(水平或垂直)觀察,有無眼球震顫和水平往返運動,自發震顫見于耳源性眩暈或小腦病變。體格檢查1眼部檢查6、集合反射(調節反射、輻湊反射):患者取坐位或立位,雙眼平視前方。醫師豎右手食指,從1米外移至患者眼前10cm處停住。患者眼球隨醫師手指近移而內聚,同時瞳孔縮小。7、瞳孔檢查:瞳孔正常直徑為3~4mm,雙側對稱,檢查瞳孔時應注意其形狀、大小、雙側是否等圓、等大,對光反射等。體格檢查1眼部檢查瞳孔對光反射:患者取直立、坐位或仰臥位,雙眼平視前方。醫師持手電筒從側面移動光源,直接照射瞳孔,該側瞳孔縮小為直接對光反射,用手將雙眼隔開,擋住光源,照射一側瞳孔,另一側瞳孔相應縮小為間接對光反射。體格檢查1思考題1、眼球突出見于哪些情況?眼球突出分雙眼突出和單側眼球突出,前者見于甲狀腺功能高亢進,后者見于局部炎癥或眶內占位性病變,偶見于顱內病變。2、瞳孔的常見病理改變?(1)瞳孔縮小:見于有機磷農藥中毒和毒蕈中毒,某些藥物反應,如嗎啡、氯丙嗪等鎮靜劑。(2)瞳孔擴大:外傷、青光眼、視神經萎縮,某些藥物反應如阿托品。雙側散大,對光反身消失,見于瀕死狀態。體格檢查1思考題(3)瞳孔大小不等:雙側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顱內病變,腦外傷、腦腫瘤、腦疝、中樞神經梅毒。3、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有何臨床意義?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提示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抑制,見于昏迷病人。體格檢查1口咽部檢查1、口唇,注意口唇是否蒼白、發紺、唇周有無皰疹及畸形。2、口腔粘膜觀察口腔粘膜顏色,有無色素沉著、斑疹、出血點、瘀斑、潰瘍等。、3、牙齒與牙齦注意有無齲齒、缺齒、義齒及殘根,牙齦則注意有無紅腫、充血、溢膿、色素沉著。體格檢查1口咽部檢查4、咽部與扁桃體患者取坐位、頭后仰,口張大發“啊”音,醫師用壓舌板壓舌前2/3和1/3交界處,此時軟腭上抬,可清楚視診軟腭、腭垂、軟腭弓、扁桃體、咽后壁,應注意以上部位有無充血紅腫、潰瘍、分泌物的顏色及量的多少,重點注意扁桃體是否腫大,腫大程度。體格檢查1思考題1、口腔粘膜常見異常及臨床意義有哪些?正常口腔粘膜呈粉紅色,如出現藍黑色色素斑塊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第二磨牙頰粘膜出現針頭大小白色斑點,為麻疹粘膜斑,為麻疹早期特征。雙側頰粘膜對稱性出現充血,腫脹和小出血點,稱粘膜疹,見于猩紅熱、風疹及藥物中毒。體格檢查1思考題2、咽部常見異常征象及臨床意義有哪些?咽部檢查范圍包括舌腭弓、咽腭弓,二者之間的隱窩中為扁桃體,咽腭弓的后方為咽后壁,咽部充血、紅腫、分泌物多見于急性咽炎,咽部粘膜充血,表面粗糙,淋巴伴泡點簇狀增殖,見于慢性咽炎。體格檢查1思考題3、簡述扁桃體腫大的分度?不超過咽腭弓為Ⅰ°度腫大,超過為Ⅱ°度腫大;達到或超過咽后壁中線為

Ⅲ°扁桃體腫大體格檢查1頸部檢查頸部血管頸靜脈:正常:坐立位不顯露,平臥位稍充盈,限于鎖骨上緣至下頜角距離的下2/3以內。檢查:取30°~

45°半臥位,充盈超過2/3為怒張,頸靜脈也可見博動,但觸之無博動感。頸動脈:博動:安靜可觸及博動但不易看到,如出現博動見于主動脈關閉不全,甲亢、高血壓。體格檢查1頸部檢查氣管:病人取舒適位或臥位,頸部處于自然和直立狀態,醫師將食指與環指分別置于兩側胸鎖關節上,然后將中指置于氣管之上,觀察中指是否在二指之間,如距離不等則為氣管偏移。也可將中指置于氣管兩側胸鎖乳突肌間隙,根據間隙寬窄判斷氣管有無偏移。體格檢查1頸部檢查甲狀腺檢查望診:醫師觀察甲狀腺大小,是否對稱,并囑患者作吞咽動作,甲狀腺隨吞咽上下移動,判斷有無腫大,不易辨認,囑患者頭后仰,雙手放于枕后,觀察更為清楚。觸診前面觸診:1、檢查者站于受檢者前面,用拇指指腹從胸骨上窩沿氣管正中向上觸摸,并令其作吞咽動作,感覺手指下軟組織有無增厚,了解甲狀腺峽部有無腫大。體格檢查1甲狀腺檢查2、檢查者一手拇指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食指置于對側胸鎖乳突肌后緣向前推動,拇指觸及該側葉甲狀腺,并令受檢者作吞咽動作,用同樣方法檢查對側甲狀腺。單手觸診:甲狀腺側葉也可單手觸診,方法是:食指和中指向對側推氣管,拇指觸診甲狀腺。換手觸診對側甲狀腺。體格檢查1甲狀腺檢查后面觸診:受檢者取坐位,檢查者站其后面,一手食、中指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拇指向前下方推動胸鎖乳突肌,食、中指觸及甲狀腺側,應同時受檢者作吞咽動作。用同樣方法檢查對側甲狀腺。聽診:將聽診器分別置于甲狀腺左右側葉,聽診有無血管雜音。體格檢查1思考題1、氣管偏移見于哪些疾病?氣管偏移應根據方向判斷:如向健側偏移見于大量胸腔積液、積氣、縱膈腫瘤及單側甲狀腺檢查腫大。向患側偏移見于肺不張、肺纖維化、胸膜粘連等。2、觸診甲狀腺時,一側甲狀腺腫大,應考慮哪些情況?甲狀腺一側腫大,見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腺瘤和單側甲狀腺腫等。體格檢查1思考題3、甲狀腺對稱性腫大,如何與單純性甲狀腺腫鑒別?單純甲狀腺腫質軟,無血管雜音,不合并有突眼,也無心悸、食欲亢進等癥狀。體格檢查1神經系統檢查反射系統檢查內容包括淺反射、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檢查。淺反射腹壁反射:患者仰臥,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馳,檢查者以棉簽鈍頭分別由外向內輕劃雙側肋緣下,平臍水平及腹股溝上腹壁皮膚引起腹壁肌收縮。體格檢查1神經系統檢查深反射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檢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肘窩肱二頭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診錘叩擊拇指甲,引起該肌收縮,前臂快速屈曲。肱三頭肌反射:患者關屈肘關節,檢查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診錘直接叩擊鷹嘴突上方三頭肌肌腱,引起該肌收縮,前臂伸展。體格檢查1神經系統檢查膝反射:患者取坐位,小腿完全放松下垂,或患者處于仰臥位,檢查者以左手托其膝關節使之屈曲120°,右手持叩診錘叩擊髕骨下方股四頭肌肌腱,引起小腿伸展。跟腱反射:患者仰臥,髖及膝關節稍屈曲,下肢取外展位,檢查者左手將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診錘叩擊跟腱引起腓腸肌收縮,足屈。體格檢查1思考題1、深反射減弱或消失見于哪些情況?凡是構成深反射弧任何反射通路關節受到損害均可引起深反射減弱或消失,常見于末梢神經炎、周圍神經干損傷。神經根炎、脊髓前角病變及肌肉病變。腦或脊髓急性損傷在腦或脊髓休克期亦可出現深反射減弱或消失。2、深反射的反射中樞各在何脊髓節段?肱二頭肌為頸5-6,肱三頭肌為頸6-7,膝反射為腰2-4,跟腱反射為骶1-2,橈骨骨膜反身在頸5-6,霍夫曼征為頸1-胸1脊髓段。體格檢查1神經系統檢查病理反射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不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后才出現的異常反射。巴彬斯基征:患者仰臥,下肢伸直,檢查者手握患者踝部,用鈍棉簽或骨針從足底外側由足跟向前劃至小趾掌關節處再轉內側,陽性反應為母指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分開。卡達克征:將棉簽從外踝下方足底外緣由后面前劃至趾跖關節處,陽性表現同巴彬斯基征。體格檢查1神經系統檢查奧本海姆征:醫師用拇指或食指沿病人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