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第2章(創新與創新思維)_第1頁
課件:《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第2章(創新與創新思維)_第2頁
課件:《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第2章(創新與創新思維)_第3頁
課件:《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第2章(創新與創新思維)_第4頁
課件:《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第2章(創新與創新思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新與創新思維第2章《大學生創新創業》第2版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對創新與創新思維的理性認識,了解創新與創業的關系、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以及如何突破創新思維障礙。【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與難點】重點:創新與創新思維的概念、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難點:突破創新思維障礙、創新思維方式和創新的方法。

【課堂思考與討論】01OPTION02OPTION03OPTION1.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王永慶是如何尋找突破口,打開銷路的?他做了哪些創新舉措?2.王永慶的創新屬于什么創新,對你有什么啟發?案例分析2-1王永慶賣米本章導讀知識導航2.1關于創新2.2什么是創新思維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2.4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5創新的方法2.1關于創新創業名言“一個優秀企業的發展,是不斷戰勝對手和超越自我的結果。創新與卓越同在,創新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

“創新是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不竭動力。”——李家民(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公司總經理)

2.1.1創新的定義“創新”一詞起源于拉丁語,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同時也是可以在后天靠培訓而重新激發和提升的一種能力。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它包括5種情況:①引入一種新產品;②引入一種新的生產方法;③開辟一個新的市場;④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⑤采用新的組織形式。2.1.2創新與創業由于創新與創業的密切關系,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業與創新教育應該相互滲透融合,弘揚創新與創業的精神,健全創新與創業的機制,完善創新與創業的環境,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強創新與創業的交叉滲透和集成融合,并且不斷地在實踐中結合,從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新是創業的基礎,

而創業推動著創新01創新的價值在于

創業創業推動并深化

創新創新是創業的本質

與源泉0302042.1.3創新的分類提起創新,人們往往聯想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其實,創新的種類遠不止這些。創新分類(1)思維創新(2)產品(服務)創新(3)技術創新(4)組織與制度創新(5)管理創新(6)營銷創新(7)商業模式創新2.1.4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經深刻地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高等院校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陣地。在具體實踐中,對于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何種素質、如何界定創新型人才,仍然是我們應予以關注的問題。我們認為,作為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1.寬厚的文化知識基礎知識文化素質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取得創新性成果的重要資源。2.1.4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2.活躍的創新思維創新活動,是一種探索性的活動,表現為對客觀事物發展變化本質的認識和對客觀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揭示。它需要走前人、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提出前人、別人沒有提出過的想法和見解。要做到這些,就要求創新型人才具有創新性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更多地依賴于平時的潛移默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強烈的好奇心(2)廣泛的興趣特征(3)發散的想象力2.1.4創新型人才應具備的素質3.高效的創新行動力創新型人才不僅要能夠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而且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創新行動力。具體來說,創新行動力包括兩點:恒心和毅力、迅速展開行動的能力。4.高度的合作意識創新更是需要借助集體的智慧、團隊的力量,需要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因此,要實現某一創新,往往需要多名研究者的參與,參與者的合作意識必不可少。(1)恒心和毅力(2)迅速展開行動的能力知識導航2.1關于創新2.2什么是創新思維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2.4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5創新的方法2.2什么是創新思維創業名言在識別創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總裁,總是善于同有創新意識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包括聽起來有點古怪的意見……為了獲取創新思想,作為公司總裁必須樂于承認和接受由創新思想帶來的種種不愉快。————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創新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是指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能夠打破常規,積極向上,尋求獲得新成果的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思維活動。1.創新思維的定義2.2.1創新思維的定義與特征2.創新思維的特征思維結構的靈活性思維進程的突發性思維效果的整體性思維方向的求異性思維表達的新穎性12345創新思維的特征2.2.2創新思維與一般思維的區別思維形式的反常性思維空間的開放性思維成果的獨創性思維過程的辯證性思維主體的能動性154322.2.3創新思維的過程創新思維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思維的關鍵,提出問題后必須為著手解決問題做充分的準備。準備階段01頓悟階段也稱為豁朗階段。經過醞釀階段對問題的長期思考,創新觀念可能突然出現,思考者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一心理現象就是靈感或靈感思維。頓悟階段03醞釀階段要對前一階段所獲得的各種資料和事實進行消化吸收,從而明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和方案。醞釀階段02思路豁然貫通以后,所得到的解決問題的構想和方案還必須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進行反復論證和試驗,驗證其可行性。驗證階段04知識導航2.1關于創新2.2什么是創新思維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2.4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5創新的方法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創業名言在創新活動中,只有知識廣博、信息靈敏、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學科、多專業的結合創新中和跳躍性的創造性思維中求得較大的突破。——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

我不盲目創新,微軟、Google做的都是別人做過的東西。最聰明的方法肯定是學習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馬化騰(騰訊創始人)2.3.1克服思維定勢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形成的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思維習慣,遇到問題,會自然地沿著固有的思維模式進行思考。思維定勢是一種按常規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也稱之為常規思維。思維定勢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它有利于常規思考,卻不利于創新思考,不利于創造。突破思維定勢是指我們在進行創造活動時,在思考有待創新的問題時,要有意識地拋開以往思考這些問題時的習慣(思維程序和模式),警惕和排除它對尋求新的設想所可能產生的束縛作用,敢于懷疑,敢于打破條條框框,敢于開發新思路,努力尋求創新。2.3.1克服思維定勢創業案例2-1紅綠燈規則有一個被普及到全世界并使人們養成了習慣的規則,那就是“紅燈停,綠燈行”。以至于時間長了大家形成習慣心理之后,不論是在哪里,哪怕不是在路上,只要我們看到紅色的信號燈,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停止”的行為反應。

【評析】創業案例2-2雞蛋能立起嗎有一個叫中谷的日本人就對哥倫布法產生了懷疑:難道雞蛋就真的不能完整地立起來嗎?這就是思維求異。他用放大鏡反復觀察蛋殼表面,終于找到了把雞蛋完整立起來的方法,十分簡單。至此,哥倫布時代宣告結束。今天,我們已在電視上看到了把雞蛋立在玻璃杯邊沿上的表演。這就是突破思維定勢的結果,也是思維求異的強烈表現。

【評析】2.3.1克服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有以下4種表現。1.書本定勢所謂書本定勢,就是在思考問題時不顧實際情況,不加思考地盲目運用書本知識,一切從書本出發,認為書本上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以書本為綱的思維模式。2.經驗定勢經驗定勢是理解、處理問題時往往不由自主地按照以往的經驗去辦的一種思維習慣,實際上是把經驗絕對化、夸大化的表現,忽視和忘記了經驗的相對性和片面性。3.權威定勢在思維領域,不少人習慣引證權威的觀點,不假思索地以權威的是非為是非,一旦發現與權威相違背的觀點,就認為是錯誤的,這就是權威定勢。4.從眾定勢從眾定勢是指人不假思索地盲從眾人的認知與行為。2.3.2擴展思維視角

人的思維活動不僅有方向、有次序,還有起點。在起點上,就有切入的角度。我們把思維開始時的切入角度,稱為思維視角。思維視角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層面、路線或立場。實際上,思維視角對于創新活動來說非常重要,創新應該盡量增加頭腦中的思維視角,學會從多種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123肯定-否定-存疑自我-他人-群體無序-有序-可行2.3.3超越自我突破障礙就是突破自我,進一步說就是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創新。所謂“超越”,實際上也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就是站在時代的制高點,超越時空的限制,根據對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對事物的發展趨勢進行正確的判斷,從而做出科學的決策。只有超越才有創新,超越既不是拘泥于現實的墨守成規,也不是脫離實際的憑空幻想。超越自我才能超越現實。超越自我意味著思維方式的不斷創新,也意味著人生目標的不斷前移,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知識導航2.1什么是創新2.2什么是創新思維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2.4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5創新的方法2.4.1創新思維的基礎邏輯思維即抽象思維,它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而抽取其共同的本質,因而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邏輯思維只講究事物間的共性,而不講究事物間的差異,是一種求同性思維,是一種用概念、判斷、推理來反映現實的思維過程。1.邏輯思維人類思維具有三種形式: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錢學森指出:“思維學是研究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不管在人腦中的過程。這樣我從前提出的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頓悟)思維實是一個,即形象思維,靈感、頓悟都是不同大腦狀態中的形象思維。另外,人的創造需要把形象思維的結果再加邏輯論證,是兩種思維的辯證統一,是更高層次的思維,應取名為創造思維,這是智慧之花!所以,人類思維應歸納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創新思維是建立在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基礎之上的。2.4.1創新思維的基礎形象思維又稱直覺思維,是一種借助于具體形象來開展思維的過程,它反映事物間的差異性,而忽視了事物間的共性,是一種求異性的思維,具有以下特點。2.形象思維(2)直接性(4)靈感(1)非邏輯性(3)發散性2.4.2創新思維幾種的形式1.逆向思維所謂逆向思維,就是指突破常規考慮問題的固定思維模式,采用與一般習慣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分析的思維方式。通俗地講,就是倒過來想問題。2.側向思維人類考慮某個問題時也有類似的現象,有人總是死抱著正面進攻的方法一味蠻干,絲毫不能解決問題;而有人則采用迂回戰術,用意想不到的方法,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這就是側向思維。3.求異思維求異思維的關鍵在于,人不受任何框架、任何模式的約束,能夠突破、跳出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禁錮,從新角度認識問題,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創造人類前所未有的更好、更美的東西。4.類比思維類比思維是一種或然性極大的邏輯思維方式,它的創造性表現在發明創造活動中人們能夠通過類比已有事物開啟創造未知事物的發明思路,其中隱含著觸類旁通的含義。它把已有的事和物與一些表面看來與之毫不相干的事和物聯系起來,尋找創新的目標和解決的方法。2.4.2創新思維幾種的形式5.綜合思維(集中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由兩個或更多的人拉一輛車或劃一條船,盡管各人用力的方向各不相同,但車或船往往能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前進。在創新活動中,同樣可以把幾個不同的主意合起來,或者相互補充取其長處重新組合起來,去解決同一個難題或完成同一件作品,這就是綜合思維,又稱集中思維。6.發散思維通常人們考慮問題,由起點(提出問題)到終點(解決問題)總喜歡按一條思路進行,走不通就打住。也許,從多個不同角度換一個思路去考慮會很容易解決問題。這種圍繞一個問題,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沿不同方向去思考、探索,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各種可能性,由一點到多點的思維形式就稱為發散思維,又稱擴散思維、多向思維、輻射思維。7.聯想思維聯想是指從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事物的心理活動。聯想的本質是發現原來認為沒有聯系的兩個事物(或現象)之間的聯系。有一句話說得好:“在一定程度上,人與人之間創造力的差別在于看到同樣的事情產生不同的聯想。”2.4.3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1.知識是產生創新思維的必要前提2.破除創新思維枷鎖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3.充分激發創新思維潛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5.創新思維過程中應避免的幾個誤區(1)思維過度發散,舍近求遠(2)過度求新,忽視創新成本創新源于實踐。思維是在實踐基礎上分析綜合,然后做出判斷推理的過程,創新思維也離不開實踐活動。激發大學生創新思維潛能的方法大致有六種:(1)良性暗示(2)幽默氛圍(3)夢境頓悟(4)快樂心靈(5)制造絕境(6)成果激勵創新是建立在廣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沒有厚實的知識積累,即使有了創新點子,也無法將點子轉變為解決問題的方法。4.投身社會實踐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落腳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要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投身社會實踐。知識導航2.1什么是創新2.2什么是創新思維2.3突破創新思維障礙2.4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5創新的方法2.5創新的方法創業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因此,科學中難能可貴的創造性才華,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殺;而良好的方法則會增長促進這種才華。——貝爾納(法國生理學家)2.5.1缺點列舉法所謂缺點列舉法,就是通過對已有的、熟悉的事物進行深入的分析,在對其缺點一一列舉的基礎上,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完成創新的方法。創業案例2-3二相插座的發明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日本一個貧寒的家庭里。正如一些朋友了解的那樣,又瘦又小的他9歲起就開始打工養家。后來,他憑著一項發明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在那個時代,電源的插口只有一個,也就是說點上電燈就不能干別的了,如熨衣服等,人們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對此習以為常了,沒有人著手進行改進。勤奮好學的松下幸之助很快就注意到了電源插座的這個缺點。于是他開始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才能克服這種不便呢?經過反復思考和實驗,他終于發明了二相插座,有效地克服了以前電源插座的缺點,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為什么呢?怎么你會那么想呢?”松下幸之助經常這樣問別人。正是他這種處處留意事物的不足和缺點并積極想辦法改進的精神,才使得他做出了許許多多電器方面的創新,而這些創新也成就了他的事業。因此,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2.5.1缺點列舉法2.5.2奧斯本檢核表法所謂檢核表,就是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創新的對象,把所有的問題羅列出來,然后一個個地來討論,以促進舊的思維框架的突破,引向創新設想。檢核表法幾乎適用于任何類型與場合的創新活動,因此享有“創新方法之母”的美稱。目前,在不同的領域流傳著許多檢核表,但知名度最高的還是要數奧斯本的檢核表,而且后來許多的方法都來源于這張表。雖然奧斯本檢核表是圍繞產品設計進行的,但也廣泛適用于各個領域。下面是奧斯本檢核表的內容。(1)現有的東西有無其他用途?保持原狀不變,能否擴大用途?稍加改變,有無別的用途?這需要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想方設法地廣泛開發現有東西的用途。(2)能否從別處得到啟發?能否借用別處的經驗和發明?過去有無類似的東西可供模仿?誰的東西可模仿?現有的發明能否引入到其他的創造設想之中?2.5.2奧斯本檢核表法(3)現有的東西是否可以做某些改變?改變一下會怎樣?可改變一下形狀、顏色、音響、味道嗎?是否可能改變一下型號模具或運動形式?改變之后,效果如何?(4)現有的東西能不能增加一些東西?能否添加部件、拉長時間、增加長度、提高強度、延長使用壽命、提高價值或加快轉速?(5)縮小一些會怎樣?現在的東西能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降低高度,使之變小、變薄?能否省略?能否進一步細分?(6)可否用別的東西代替?可否由別人代替?可否用別的材料代替?可否用別的方法、工藝代替?可否用別的能源代替?可否選取其他地點?2.5.2奧斯本檢核表法(7)有無可互換的成分?可否變換模式?可否更換順序?可否變換工作規范?(8)上下是否可以倒過來?左右、前后是否可以對調位置?里外可否對換?正反可否倒換?可否用否定代替肯定?(9)組合起來怎樣?能否裝配成一個系統?能否把幾個目的進行組合?能否將各種想法進行組合?能否將幾個部件進行組合?2.5.3組合法所謂組合法,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或理論的部分或全部進行有機的組合、變革、重組,從而誕生新產品、新思路或形成獨一無二的新技術。組合創新是最常見的創新活動,許許多多的發明和革新都是組合的結晶。且不說領域與領域之間的組合(如機電一體化)以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的誕生,單看在我們生活中,組合的產品隨處可見。下面是一些組合產品的例子。◎牙膏+中藥=藥物牙膏。◎電話+視頻采集+視頻接收=可視電話。◎毛毯+電熱絲=電熱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