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觀后感_第1頁
中國通史觀后感_第2頁
中國通史觀后感_第3頁
中國通史觀后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通史觀后感TOC\o"1-2"\h\u24275第一章《中國通史》:一部厚重的歷史畫卷 127256第二章剖析《中國通史》的主要架構 139第三章我看《中國通史》中的歷史脈絡 210738第四章從《中國通史》中感受文化的傳承與演變 228154第五章以史為鑒:《中國通史》給我的啟示 26103第六章引用《中國通史》中的史實論據 318897第七章總結《中國通史》帶來的思考 312517第八章展望從《中國通史》中汲取的力量 3第一章《中國通史》:一部厚重的歷史畫卷《中國通史》就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巨大畫卷,它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以一種豐富而全面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就拿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來說,從古老的原始社會開始,描繪了先民們在洪荒時代的艱難求生。書中提到,那時候人們以部落為單位,靠著簡單的石器與大自然搏斗,就像北京人遺址中發覺的那些粗糙的石器工具,就是他們生存的見證。畫卷的展開,我們看到了夏商周的朝代更迭,看到了奴隸社會下人們等級分明的生活狀態。那時候的青銅禮器,不僅僅是精美的工藝品,更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如司母戊鼎,它的龐大體量和精致工藝都顯示出當時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這部通史帶我們領略各個朝代的風采,無論是秦漢的大一統,還是唐宋的繁榮昌盛,又或是明清的興衰榮辱,每一個階段都是畫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二章剖析《中國通史》的主要架構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架構清晰而有條理。它大致按照時間的脈絡來構建,從遠古到近代。在講述每個朝代的時候,會先從政治方面入手。例如在講述唐朝時,先描述唐朝的政治制度,像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協作,使得唐朝的政治治理高效有序。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這種分工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接著會講到經濟方面,唐朝時期的農業發展得很不錯,曲轅犁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然后是文化方面,唐詩的繁榮是唐朝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李白、杜甫等詩人的詩作流傳千古。還有社會生活方面,唐朝人的服飾風格多樣,女性服飾開放華麗,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國通史》對每個朝代都是全方位的剖析,而不是單一維度的描述。第三章我看《中國通史》中的歷史脈絡在《中國通史》中能清晰地看到歷史的脈絡。從春秋戰國時期說起,這是一個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個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不斷進行戰爭,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卻異常繁榮。比如齊國的稷下學宮,它就像一個思想的大熔爐,儒家、法家、墨家等各派學者都在這里講學、辯論。這一時期的思想碰撞為后來中國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到秦漢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推行的郡縣制等一系列政策,影響了后世幾千年的政治格局。而漢朝在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這種思想的傳承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一直延續,就像一條看不見的線,串聯起各個朝代的文化和政治理念。第四章從《中國通史》中感受文化的傳承與演變《中國通史》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傳承與演變。以漢字為例,在古老的甲骨文時期,漢字還只是一些簡單的象形符號,用來記錄占卜等簡單的事情。時間的推移,到了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的演變。篆書的筆畫規整圓潤,像李斯的篆書作品就有一種古樸典雅的美。隸書則在篆書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化,更加便于書寫,《曹全碑》就是隸書的經典之作。楷書則更加方正規范,成為現代漢字的基礎。這一系列的演變過程體現了文化在傳承中的發展。再看儒家文化,從孔子創立儒家學說開始,經過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發展,到漢朝的董仲舒對其進行改造,融入了一些陰陽家等思想,再到宋明理學的發展,儒家文化不斷適應不同時代的需求,在傳承中演變出新的內涵。第五章以史為鑒:《中國通史》給我的啟示《中國通史》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就拿明朝的滅亡來說,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官員貪污成風,土地兼并嚴重。例如魏忠賢專權時,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不聊生。同時明朝還面臨著外敵的入侵,像后金的崛起對明朝邊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這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內部腐敗,不能很好地處理內部矛盾,又不能抵御外部的威脅,那么必然走向滅亡。而唐朝的貞觀之治則給我們相反的啟示。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重用像魏征這樣的賢臣,關注民生,輕徭薄賦,使得唐朝在他的統治下走向繁榮昌盛。這讓我們明白一個國家的領導者要有遠見卓識,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重視民生才能長治久安。第六章引用《中國通史》中的史實論據在論述很多觀點的時候,《中國通史》中的史實論據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我們想要說明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就可以引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實。當時少數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地區,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推行漢化政策,改漢姓、說漢語、穿漢服等。這一改革促進了鮮卑族與漢族的融合,使得北魏的經濟得到發展,文化更加繁榮。再比如要闡述科技創新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可以引用宋朝的史實。宋朝時期,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書籍的印刷成本,使得知識能夠更廣泛地傳播;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促進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改變了戰爭的格局。第七章總結《中國通史》帶來的思考讀完《中國通史》,會有很多思考。我們看到了歷史上眾多王朝的興衰,每一個興衰背后都有復雜的原因。從人口方面來說,一個朝代初期,人口相對較少,土地資源相對充足,人們的生活往往比較安定。人口的增長,土地兼并等問題開始出現,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就容易引發社會矛盾。從對外關系來看,一個強大的王朝往往有著開放的對外政策,像唐朝時期,與周邊國家的交流頻繁,長安成為國際化大都市。而閉關鎖國的清朝,卻逐漸走向衰落。這些現象讓我們思考,在現代社會,我們如何處理人口、資源和對外關系等問題,如何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讓我們的社會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第八章展望從《中國通史》中汲取的力量從《中國通史》中我們可以汲取很多力量。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到歷史上無數英雄人物克服重重困難的事跡。比如司馬遷遭受宮刑后仍然堅持撰寫《史記》,他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讓人欽佩。在現代社會,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也會遇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