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新夢想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既然歷史記錄難以拒斥文學敘事,那么作為虛構性產物的文學作品是否就完全沒有真實、客觀的歷史敘事的因素呢?一般認為,小說是最具有虛構性的。通常小說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節、環境等大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屬于文學敘事的范疇。但是,如果隨便考察一部小說,會發現哪怕是最荒誕的小說也能找到大量歷史敘事的影子,也有歷史事實作為基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虛構性的文學作品。固然,《西游記》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對各種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現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當時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說,吳承恩虛構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實記錄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是一種客觀的思想史記錄。從中我們能窺探到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和思維模式,這其中其實已經隱藏了思想史敘事的影子。另外,小說中的唐僧在三個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幫助下去西天取經的情節是虛構的,但是眾所周知,這個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經,這也是文學虛構中的事實。唐僧經過女兒國無疑是杜撰的,但小說中講述的穿越國界要獲得通關文牒無疑是歷史事實。這些都是這部文學作品中歷史敘事的蹤影。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學作品中的歷史真實問題。他指出《水滸傳》中“魯智深醉打山門”不是事實,但元朝以及明朝時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門逃脫朝廷追捕卻是事實。《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戶奉承新舉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實,但明清間鄉曲人一旦金榜題名便成特殊階層卻是事實。元雜劇《竇娥冤》中竇娥被殺后六月飛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親竇天章任廉訪使,竇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竇娥、竇天章等歷史人物及其故事情節都是文學虛構的產物,但,根據研究,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則是事實,它們也都屬于歷史敘事的范疇。由此可見,虛構的文學敘事當中同樣可以找到客觀真實的歷史敘事的痕跡。歷史敘事中經常摻雜文學敘事,而文學敘事也并非與歷史敘事絕緣。事實上,它們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關系。歷史學家在歷史敘事中融入文學敘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史料缺乏,歷史學家不得不發揮自己的想象來填補這種史料的空白,以求得歷史敘事的完整性,如《史記》中“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等歷史場景細節描寫就屬于此類。有些則是受當時所處社會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則是受政權階級意識形態控制而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學作品中的歷史敘事原因同樣是多樣的。有些是作者為了增強作品的真實感,有些是作品中無意透露出來的,有些則是情節設計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摘編自李樺《論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之關系》)材料二:“敘事始于敘史”這一命題,不只具有事與史字義相通的自證邏輯,更是中國經典文本實際存在狀態的體現。對中國經典文本的另一種應有認知是,歷史是內容,文學是方法之一,而且這些所謂的文學方法,包含有近代學科劃分等影響下的闡釋意味。對此,可以看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發生的時間:中國文學敘事衍生于歷史敘事乃至記事。這里使用“衍生”一詞,是對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釋,也為明確歷史敘事中包含有文學意味的非主觀性。文字是歷史敘事的載體之一,書面文本也是本文討論歷史敘事的立足點,在這一層面上,我們會看到歷史敘事的方法與文學敘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這種重合并不影響歷史敘事方法的獨立性。其一,中國早期文本中存在與歷史敘事相對應的文學敘事系統,《詩經》中的敘事詩之外,我們仍強調更廣泛的“詩具史筆”,而學界更傾向于將詩學納入文學范疇,歷史敘事則是另一種獨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為形式的文本中,歷史敘事的方法與文學敘事的方法在產生時間上具有明確的先后關系,一些原本屬于歷史敘事的方法,其后為文學所借鑒,乃至于再反向影響歷史敘事的方法,都與“歷史的方法”的獨立性無關。其三,退一步講,即使歷史敘事的方法在文學敘事中完全適用,也不能構成歷史敘事等同于文學敘事的充分條件,因為文學敘事的方法顯然不能在歷史敘事中完全適用。歷史敘事文學意味的非主觀性,主要指向其文學意味中的后代闡釋與接受,可以簡單表述為“我們認為它是文學的”或者“后來它變成文學的”,根源是文本認知差異和文學作品的影響。不能因為認知的差異而斷然否定歷史文本的真實性。此外,歷史小說的接受等也會影響對歷史文本真實性的判斷。包括歷史事件被文學化表達,包括文學作品對歷史的演繹,也包括相類似事件帶來的通感聯想。(摘編自楊金波《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的“時間”界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敘事并非與歷史敘事絕緣,文學作品盡管屬于虛構性產物,也多少具有真實客觀的歷史敘事因素。B.史料的缺乏讓有的歷史學家在歷史敘事中不得不融入文學敘事,借助個人的想象來填補這些空白。C.文學作品中常會帶有歷史敘事的痕跡和歷史敘事中經常摻雜文學敘事一樣,都存在著多種原因。D.部分文學敘事法源于歷史敘事法而又反向影響歷史敘事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敘事法的獨立性。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以《西游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竇娥冤》為例,印證文學敘事尊重歷史事實對其構思的重要性。B.受近代學科劃分等的影響,人們認為歷史是內容而文學是方法之一,“敘事始于敘史”是中國經典文本實際存在狀態的體現。C.對于歷史敘事中的文學意味做出“我們認為它是文學的”或者“后來它變成文學的”的判斷,其原因是受歷史小說的影響。D.《復活》雖是虛構性的文學作品,但它是對19世紀俄國真實社會的深刻再現,這說明文學敘事是離不開歷史的真實的。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A.在中國,歷史敘事先于文學敘事,發達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國歷史記述的獨特存在形態,也決定了中國歷史敘事以歷史之真為核心的內涵基礎。B.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情節框架基本符合史實與故事內容大量虛構的辯證統一,他善于濃墨重彩地渲染戰場氣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C.蓋非記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當然耳。(錢鐘書評價《左傳》中的“鉏麑之嘆”)D.《大衛·科波菲爾》借助第一人稱視角和藝術性夸張等文學敘事手法,真實再現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繁榮表象下的貧富懸殊等問題。4.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觀點有何相同點?請簡要說明。5.史學家昌思勉說:“早期的歷史內容總帶有神話的性質,其后轉為傳奇和傳說,至漢初,這類傳奇和傳說性質的材料仍不少。今所傳者,其間自有想象編造的故事,斷不容輕信為事實。”請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此的理解。(★★★)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父親的老屋李朝俊一棵桐樹,一句承諾,人樹合一,成了父親一輩子歸宿的“老屋”。老屋是故鄉桐柏的人們對棺材的隱喻,表示人終老后的去處,永遠居住的屋子。鄉下人比城里人實誠,不避諱生老病死,年過五十就會想老屋的事。有人老屋做好二十來年,臉上紅花雨點,沒病沒災,健健康康,端碗能吃肉,丟飯可喝酒,手提肩挑,往返庭院,心在莊稼,想干啥干啥,該干啥就能干啥。也有人老屋做了一個又一個,都被近親族人、急用者“借”走了。人即便沒病沒災,吃啥啥香,舊的老屋別人占去,新的老屋也得快快做好,要不就是塊心病懸在那。人們常說:“晚上脫了鞋上床,明個兒還能不能穿上,誰都不敢打包票兒。”看著裝滿自己喜好的老屋,擁有者心里踏實滿足,鄰居們稱贊這家子孫孝順懂禮。父親早早就沒了雙親,我也就沒見過爺爺奶奶,家里自然不放老屋這物件。孩童時,心理上對油黑發亮、陰森森放在房山墻下或房廊拐角上的老屋,我有種天然的懼怕。走親戚或到村里老輩人家去,總是繞著老屋遠遠跑開,或躲在大人側后背立而行,眼不見但心里還是很煩,想早點離開這有黑木頭的地方。那年到西鄉盤古山表舅家拜年,父親和表舅,還有一群不認識的親戚們,熱鬧非凡地在一個菜園地邊放樹。只見眾人脫去棉上衣,有的揮鎬挖泥土,有的奮力拉大鋸,有的爬到樹上,將粗粗的牛耕繩,拴在更粗的樹杈上……我們這些看熱鬧的小不點,也被一個我們喊小舅的組織起來,在又粗又長的牛耕繩尾上,肩膀斜跨綁在大繩子上的布帶,在數十丈開外的沙地里,伴著表舅好聽的號子聲,和大人們一勢使勁,像抵頭紅了眼的牛犢,弓腰曲腿死死地拉著繩子不放,人和樹展開拔河比賽,幾番較勁,幾番鎬起鋸響,人們把一棵大桐樹拔輸了,我們在嬉笑聲中倒了一片。一個我叫舅姥的慈祥老人,將頭巾取下擦眼淚,她滿心高興地笑著說:“我的老屋這回又有指望了!”放倒一棵大樹,菜園顯得天闊地寬,樹林透出一片青亮。幾棵四、五把粗的桐樹,在雪原土地上,格外挺拔向上。愛說愛笑的表舅,對著幾個老漢兒開腔:“那棵長得上下一般粗的樹,是留給我自己做老屋的。別的幾棵你們誰相中了就言語聲兒。”蹲在樹樁上吸煙的父親,將煙鍋在老樹黑皮上敲了敲煙灰,順手將煙袋別在腰間戰帶上。起身走到樹林,張手測量了一遍桐樹,抬頭看了各樹的長勢,返回樹樁弄好一鍋新煙絲,一邊“吧嗒吧嗒”享受,一邊望著表舅開口道:“你那靠東邊的一棵給我留住,過幾年夠老屋材料了,遇上機會找人放倒拉走。”在一片笑聲中,表舅說:“肯定給你留住!活到八十是你的,活到九十也是你的。”隨后將其兒子叫到跟前,收起笑臉嚴肅開口說話:“我活著啥話不用說!若我不在了,那棵樹也是你姑父的。這事你得往耳朵里記住。”隨后表舅又拍拍我的頭,“這個小外甥也幫忙一起記住這事!”說得我滿臉通紅,眾人又一片笑聲。第二天我們離開時,表舅送到村外竹林山上。父親說千里相送終有一別,你就站這兒別往外送了,我們爺倆也快點往東鄉趕。走了幾步,父親回過頭來,好像忽然想起件事,輕輕地對表舅說:“我把20塊錢壓在柜櫥的酒瓶下了,多少算是這桐樹板錢的意思。你回到家順手收好,別讓小孩子們給弄扔了。”表舅說:“大哥你這是何必呢!咱們這樣的親戚,還說啥錢不錢的?!我說過的話,吐口唾沫就是釘。那樹說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不能夠要去了。”父親說,咱倆兄弟啥話都好說,孩子們很快長大了。咱們當老個兒的,要讓孩子明白“親兄弟明算賬”的道理,別讓小孩子們把路走歪了。從此我記住這棵桐樹,記住了父親和表舅的情誼,記住了父親年過五十歲,記住我這當兒子的責任,記住了父母笑聲背后的不易。打這兒之后,我懂了些事,似乎知道用功讀書,對桐樹有種說也說不出,道還道不明的復雜感情。聞到清香的桐花,想到樹下走走看看;望見碧綠的桐葉,想到皺紋爬滿面容的父親;偶爾無意中撫摸桐樹硬皮,這溝壑縱橫,這堅硬如鐵,這世事滄桑……讓我不敢深想,淚水就涌滿眼窩。桐樹在我的心中,比任何樹都有用,這樹與水泥瓦房,與高樓大廈,與莊園別墅,有了絕妙的相通之處。從少年走到青年,從山鄉高中走進城市校園,隨著見識的增長,在書聲瑯瑯的階梯教室,在高大寬敞安靜的圖書館,在大道通天的海防機場,我有時明白,有時茫然,有時覺得大可不必!某一天在品讀“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兩句詩時,忽然頓悟了老屋的神圣地位。住夠了土墻茅屋,在大雨天里,頂上漏雨,墻角過水,與滿地亂爬的土蛇蟾蜍、蚊蟲老鼠共處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們,包括我至親至愛的父親,想得到的老屋,實際上是對一世追求未能實現的人生目標,用另一種不懈努力的心靈渴望去達到。擁有一棟遮風避雨的堅實住處,躺在深厚的大地里過上想要的好日子。制作老屋的桐樹,生長于大地,回歸于大地,而人的生命傳給后人。一棵桐樹,一座老屋,一方民俗,一個追求,一種精神!生生不息的后來人,可知道這桐樹的情懷,這不屈不撓民族的渴望,這歷史脈動的永遠老屋,是人類發展的一塊塊活化石!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鄉下人過了五十就必須考慮老屋的事,老屋實際上就是用故鄉桐樹做的棺材。提前做好老屋,體現了鄉下人不避諱生老病死的人生態度。B.老屋被人借走就得趕緊做新的老屋,只有看著裝滿自己喜好的老屋,擁有者心里才踏實滿足,鄰居們才會稱贊這家子孫孝順。C.因為爺爺奶奶早已不在世,家里不放老屋,所以孩童時代的“我”對油黑發亮、陰森森的老屋產生了天然的懼怕心理。D.父親把錢壓在柜櫥的酒瓶下,不僅是想給表舅桐樹板的錢,更是想為給孩子們做表率,希望孩子們盡早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父親的老屋”為行文的線索,雖用了較多的筆墨寫父親與老屋之間的故事,但行文中穿插了“我”的一些經歷和感受,豐富了文章的內容。B.“走親戚或到村里老輩人家去,總是繞著老屋遠遠跑開,或躲在大人側后背立而行”這一心理描寫,細膩真實地再現了“我”的恐懼,極富有情境感。C.文章詳細描寫了親戚們在表舅家放樹的場面,大家分工不同,齊心協力,渲染了熱鬧的氣氛,以舅姥落淚烘托了大家的努力給人帶來的感動。D.文章語言靈活,如將“弓腰曲腿死死地拉著繩子不放”的人們比喻為“抵頭紅了眼的牛犢”,形象生動,寫人和樹“拔河”,趣味盎然。8.“桐樹在我的心中,比任何樹都有用,這樹與水泥瓦房,與高樓大廈,與莊園別墅,有了絕妙的相通之處。”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9.有人認為本文的最后三段可以刪去,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楚襄王為太子之時,質于齊。懷王薨,太子辭于齊王而歸。齊王隘之:“予我東地五百里,乃歸子。子不予我,不得歸。”太子曰:“臣有傳,請追而問傳。”傅慎子曰:“獻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臣故曰,獻之便。”太子入,致命齊王曰:“敬獻地五百里。”齊王歸楚太子。太子歸,即位為王。齊使車五十乘,來取東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齊使來求東地,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獻其計。”上柱國子良入見。子良曰:“王不可不與也。王身出玉聲,許強萬乘之齊而不與,則不信,后不可以約結諸侯。請與而復攻之與之信攻之武臣故曰與之。”子良出,昭常入見,曰:“不可與也。萬乘者,以地大為萬乘。今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東國之半也,有萬乘之號而無千乘之用也。臣故曰勿與。常請守之。”昭常出,景鯉入見,曰:“不可與也。雖然,楚不能獨守。臣請西索救于秦。”景鯉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計告慎子曰:“寡人誰用于三子之計?”慎子對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謂也?”慎子曰:“臣請效其說,而王且見其誠然也。王發上柱國子良車五十乘,而北獻地五百里于齊。發子良之明日,遣昭常為大司馬,令往守東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鯉車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齊,齊使人以甲受東地。昭常應齊使曰:“我典主東地,且與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萬弊甲鈍兵,愿承下塵。”齊王謂子良曰:“大夫來獻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矯也,王攻之。”齊王大興兵,攻東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萬臨齊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奪之東地五百里,不義。其縮甲則可,不然,則愿待戰。”齊王恐焉,乃請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齊患。士卒不用,東地復全。(節選自《戰國策·楚策二》)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請與A而復攻之B與之C信D攻之E武F臣故曰G與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薨,古代稱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等去世也稱為“薨”。B.傅,負責教導或傳授技藝的人。古時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諸侯之子的老師。C.上柱國,自春秋起為軍事武裝的高級統帥,后引申為功勛的榮譽稱號。D.縮甲意思是收兵,“甲”指士兵,與《詩經·無衣》“修我甲兵”的“甲”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楚襄王為太子時,面對齊國乘人之危的索地要求不知可否,于是求教于老師慎子。B.面對齊國的索地要求,楚國既有割地求和的投降派,也有堅持“不可與也”的主戰派。C.楚襄王詢問慎子該采納子良、昭常、景鯉三人中誰的建議,慎子認為三者意見皆采納。D.文章講述了楚國面對外侮時君臣上下的表現,楚襄王善于聽取臣子意見,保住了東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獻之地,所以為身也。愛地不送死父,不義。(2)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矯也,王攻之。14.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齊王最后放棄東地的原因。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小題。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蘇軾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潤州甘露寺彈箏蘇軾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①。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注】①浮玉:喻指金山。15.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桑子》開篇從“多景樓”的“多”字獲取靈感,連用三個“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贅敘,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寫出“一笑”之后,“回頭”來眼前的“樂事”便會消失而“空”無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闋前兩句先言事后言情,后兩句先言情后言事,借眼前之景,寫心中之情,言事與言情結合,意蘊盎然。D.《潤州甘露寺彈箏》一詩首句寫在多景樓上彈奏一首神曲,悲傷的弦音像要斷裂一樣再三緊促,開篇便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16.有人評論說蘇軾《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紅”一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試作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勸學》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是相似的。(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大江氣勢磅礴、宏偉壯闊的景象。(3)黃庭堅《登快閣》中表明詩人想擺脫現實的束縛,追求灑脫自在、精神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華文明①,我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海陸兼備的大國,不僅有廣袤的陸域疆土,而且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洋國土。20世紀80年代末,水下考古學這一概念被引入中國。經過我國水下考古人員②的努力,水下考古學已經在中國扎根。三十年來,持續開展的南海諸島的水下考古,華光礁一號等重要沉船遺址的考古發掘,實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興盛,更是我國對南海海域擁有③的主權的實物見證,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捍衛領土完整提供了重要依據。2022年4月1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下簡稱新《條例》)頒布。新《條例》強化了在實踐層面上的可操作性,為今后打擊破壞、盜撈水下文物,綜合開展水下遺產保護提出了更為完善且具操作性的法律制度與管理依據。通過助力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水下考古不斷為國際社會提供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方案,提高了中國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又為新時代的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突出貢獻,是中國特色考古學④的組成部分。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0.下列各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