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功臣呂錦業_第1頁
人民功臣呂錦業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人民功臣呂錦業.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功臣呂錦業劉振球呂錦業,漢族,1923年1月出生于明光市女山湖鎮(原嘉山縣舊縣鎮)。其家族中社會關系復雜,有多人在舊政權中擔任過區、鄉、保長。他八歲前父母雙亡,由長兄撫養,三十年代在舊縣小學讀書。當時舊縣已有共產黨地下支部,舊縣小學的教師湯策安、秦其谷,學生胡本常、何玉慶、呂德云等都是進步分子。呂錦業因目睹國民黨的敗退和日軍的殘暴行徑而對舊政權的黑暗深惡痛絕,在當地進步分子影響下,逐漸樹立了誓死不當亡國奴,血灑抗口戰場的遠大理想。為尋找抗日之路,1939年,他考入安徽省軍政干部訓練班,學習軍事,投身抗日,畢業后任戴巷鄉鄉長兼大隊長。此時,正值新四軍五支隊進駐嘉山,通過耳聞目睹和接觸對照,他深深地認識到新四軍才是真正抗日的隊伍,他認真學習毛澤東同志《論持久戰》、《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光輝著作,心里豁然開朗,毅然拒絕國民黨的委任,投奔新四軍五支隊,受到郭述申政委的親自接待,被安排到半塔教導隊學習。為此,國民黨還對他下了通輯令。1940年4月,呂錦業到嘉山縣委做情報工作,6月參加湯家湖阻擊戰,打退了其族侄呂介甫所率日偽軍百余人的圍攻,很好地掩護了縣區機關的安全轉移,因此,黨組織決定提前吸收他為正式黨員。1942年至1943年間,他先后任連長、指導員、仇集鄉鄉長、大隊長、澗溪區委書記兼大隊教導員,在建立地方民主政權和反"掃蕩"斗爭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此后二年間,他又先后任儀揚縣顧頡區、龍河區,冶山縣的金集區,六合縣的新篁巷區的區委書記、區長兼大隊長,在國民黨首都南京的郊外,從事開辟抗日根據地的工作,直到日本投降。解放戰爭期間,呂錦業任東北遼南省新金縣縣委委員兼區委書記、武工隊長、爆炸隊長等職,堅持遼南敵后游擊戰,被遼南省委、省軍區授予"遼南人民功臣"稱號。土改試點后,他任工作隊長兼書記,盤山縣縣長、代理書記等職,勝利完成了救災、剿匪、土改等工作任務。建國后,他出任省委黨校教研室主任,第一副教育長,從事黨史和哲學的理論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