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優質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優質教案1
鐵的性質
【教學目的】
1.了解鐵的重要物理性質
2.把握鐵跟氧氣、酸及硫酸銅溶液發生反響的化學現象和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使學生對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有一個概括的生疏。
3.使學生對鐵及鐵制品銹蝕的原理和一般防銹方法有一個常識性的生疏。
【教學重點】對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1.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2.建立反響條件對化學反響的結果有很大影響的觀點。
【教學方法】表達法、試驗法
【教學用具】試管
【教學過程】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氧、氫、碳等非金屬的一些性質,在這一章中,將
主要學習一種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用途廣泛的金屬一鐵,我們將介紹鐵的一些性
質。以及一些常見金屬的學問。
“鋼鐵”這個名詞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鋼并不等于鐵,雖然鋼的主要
成分是鐵,但在性能方面跟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今日我們就先來學習鐵的性質。
一、鐵的物理性質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為7.86克/厘米3,熔點
為1535℃,沸點為2750℃,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般都不是純鐵,爭辯金屬的物理性質主要從色、態、
光澤、熔沸點、密度、導電、導熱性質和硬度等方面來爭辯。
二、鐵的化學性質
1.鐵與氧氣的反響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鐵可以氧氣中猛烈燃燒,鐵還可以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
應來制備氫氣,這些反響能說明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
在第一章中,我們已經學過鐵可以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怎樣的?那么,鐵
在常溫下會不會與氧氣反響呢?
演示:演示試驗6-1
現象: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了,其次、第三支試管中的鐵釘沒有變化。
爭辯:鐵在什么條件下簡潔生銹。
答: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簡潔生銹,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等物質相互作用,
發生的一系列簡單的化學反響。鐵銹的成分很簡單,主要是氧化鐵,鐵銹很疏松,易
吸水,因此,鐵制品外表的鐵銹如不準時除去,會加快鐵制品的生銹速度。
爭辯:怎樣防止鐵生銹?
防止鐵生銹可承受將鐵與空氣隔絕,或保持空氣的枯燥,固然其次種方法不
行行;所以一般承受與空氣隔絕,如在鐵制品的外表噴上一層漆,在一些鐵制品
外表鍍上其他金屬或通過化學反響使鐵制品的外表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鐵制品
的外表涂上一層保護膜,以防生銹。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優質教案2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和合理開采和節約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了解化學反響中的能量變化,生疏化學反響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煉制的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過程與方法
自己動手做鹽酸與鎂條反響的試驗,體會化學反響的能量變化,增加動手試
驗力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燃料不充分燃燒對空氣的影響,培育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能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L甲烷的燃燒及產物的檢驗。
2.石油分儲的產物及用途。
難點化學反響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工具
有關化石燃料的錄像資科,導氣管、燒杯、火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
師:播放一段Flash錄像:(特寫)燒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溫度為20℃的溫度
計。然后向炭火上加上一鏟煤,紅紅炭火變暗,溫度計示數隨之下降到16℃o過了
一段時間,炭火又變得紅熱,溫度計示數又上升至20℃o
師:生活中的這個常見現象說明白什么問題?(不需要學生馬上答復)
二、推動課
(一)化學反響中的能量變化
師:我們都知道燃料燃燒時產生了熱量,是不是只有通過燃燒才能獲得能量
的呢?下面我們來做教材上的試驗7-3o
師:試驗說明白什么?
生:說明白生石灰與水反響會放出熱量。
師:這種化學反響放熱現象在很多化學反響中都會發生,大家請思考:
(1)化學反響都是放出能量的嗎?請舉誕生活中你見過的吸取能量的化學反
應的例子。
(2)我們一開頭播放的Flash錄像中的現象如何解釋?但凡反響需要加熱的
化學反響就是吸熱反響嗎?
師:演示硫粉在空氣中和在純氧中燃燒的試驗,播放煤塊和煤粉在空氣中燃
燒的錄像,讓學生比較反響現象的不同,并思考緣由。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師:植物或植物枯萎后被埋于土中,經長期簡單變化成煤。
石油、自然氣的形成
師:大多數的煉鋼廠、熱電廠等使用什么燃料?
生:煤。
師:(1)煤是純潔物嗎?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⑶你知道煤作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生:(1)是混合物。(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H、N、S、0元
素以及無機礦物質(主要含硅、鉛、鈣、鐵等元素)。(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
反響所放出的熱量。
師:知道人們怎么綜合利用煤的嗎?煤加工后的主要產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隔絕空氣加熱
煤氣的主要成分:
氫氣(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氣體
師:我國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慶、大港、成功、華北等。
師: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嗎?石油產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還含S、0、N等元素。假設把石油直
接作燃料的話,石油會燃燒不充分,不僅會造成鋪張,還會生成大量的黑煙和含S、
含N等有害氣體。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蠟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師:煤氣泄露會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留意什么?
生:危害到人體和財產的安全;使用罐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留意不能加
熱,不能猛烈撞擊等。
師:有人說自然氣就是甲烷,甲烷就是自然氣,對不對?
生:不對,由于雖然天煞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與純甲烷還是有肯定區分
的。
師:說得對,下面我們來看看自然氣的成分。
1.構成:主要是碳和氫元素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
4.CH4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
(留意:點燃之前要驗純)
CH4+202===C02+2H20
師:出示一塊蜂窩煤,然后提問:蜂窩煤有很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奇特嗎?
工業上使用煤等固體燃料,怎樣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燒?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優質教案3
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
本節內容屬于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的內容。本節課從學生生疏
的典型生活閱歷動身,運用宏觀現象幫助理解微觀的原理,反過來,微觀的原理
也可用于解釋這些宏觀現象。將探究活動聚焦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這一核
心問題。本節課對于培育學生的抽象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力量有著極其重要的
作用。
二、學情
學生依據已有的生活閱歷已經生疏了物質發生的不少奇異變化,并且有了
“物質之間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物質到底由什么構成”等疑問。這些問題正是
本課題的切入點,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初學化學的中學生來說,分子、原子
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著的微觀粒子確實格外抽象,因此在本節課的授課中應當
留意形象直觀,幫助學生建立微粒的觀點。
三、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知道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能說出分子的三條性質。
2.能夠運用微粒的觀點解釋生活中某些常見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運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日常現象,學習日常現象與課本理論相結合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數據、音像資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質,提高對奇異的化學世界的探究興趣,
生疏到化學與生活的親熱聯系。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子的性質。
【難點】運用分子的性質特點,解決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五、說教學方法
試驗探究法、情境創設法、講授法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課、課講授、穩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
這樣開放我的教學:
環節一:課導入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結合實際創設問題情景:在學習氧氣的性質時,做過硫
在氧氣中燃燒的試驗,雖然試驗是在試驗臺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聞到了二氧
化硫的刺激性氣味。不僅如此,生活中還存在很多類似的現象,由此引導學生思
考為什么會消滅這樣的現象,提起學習本節課內容的興致。
環節二:課講授
1.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在這里我會向學生演示品紅在水中集中的試驗,他們通過觀看品紅分子在水
中運動的現象和特點,會得出物質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猜測。接著我會
確定他們的猜測,提出物質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并且會通過出
示苯分子、硅原子圖片,說明肉眼不能直接觀看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類已經
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直接觀看到分子、原子,使學生感受到科學進步可以推動人
類文明的進展。
接下來我將幫助學生進一步生疏和理解微觀粒子及其運動特點。
2.分子的性質
(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首先通過1滴水中分子數目的介紹讓學生意識到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間有間隔
接著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
總體積是否等于100mL請學生觀看視頻并解釋緣由。之后通過分析試驗現象可
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間是存在空隙的。我會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來分析固體、
液體、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小關系,通過物質熱脹冷縮的現象推斷物質分子間的
間隔與溫度有關。
接下來是分子的第三共性質,我會通過演示試驗來引導學生。
(3)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首先依據生活中衣服曬干、酒精蒸發等現象提問學生“分子還具有什么性質”
引發學生猜測,接下來我會通過氨分子集中現象來檢驗學生的猜測。
由于氨分子集中現象需要的時間較長,所以我會承受視頻播放的形式來進展。
通過試驗現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結論:分子在不斷運動。并且利用這一結論解釋品
紅在水中集中、水蒸發、桂花飄香等現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生疏生活中的化學,感受化學的奇異。
接下來補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幾分鐘菜就可以變咸,腌蘿卜需要很多天,引
發學生思考: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最終得到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
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的結論。
環節三:穩固提升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用本節課學過的學問來解釋,讓學生在生疏的
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親熱關系,逐
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相關的一些簡潔的實際問題。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終,
我會請學生答復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答復學到了哪些學問,也可以答復學
習的感受。
最終布置作業:預習下一節內容并思考,從分子的角度來說,水的蒸發和水
的分解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為下節課的學問做好鋪墊。
七、說板書設計
最終說一下我的板書,依據我的板書設計學生很明顯能看出來本節課的學問
內容有哪些,并且我將其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里,便于學生抓住要領。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優質教案4
《生活中常見的鹽》
【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能依據復分解反響的條件推斷酸、堿、鹽之間的反響能否發生。
(2)歸納鹽的相像化學性質。
(3)依據不同標準將物質分類。
2.過程與方法
⑴會對試驗中消滅的問題進展分析、歸納。
⑵會觀看試驗現象,并能通過爭辯、歸納整理試驗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2)進一步增加學好化學的信念,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而學習的志
向。
教學重難點
1.鹽的相像化學性質。
2.物質的分類。
【教學難點】
鹽的化學性質。
教學工具
【教具預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碳酸鈉、碳酸氫鈉、試管(假設干)、
澄清石灰水、帶橡皮塞的導管、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鹽及C032Y或HC03-)離子的檢驗,
這節課我們來連續學習鹽的相關學問。
【活動與探究11
請同學們按教材P75“探究”要求進展活動。
1.歸納出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2.按要求推斷表中物質能否發生復分解反響。
【歸納總結】
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1.溶于水的堿有五種:KOH、NaOH、NH3oH20、Ba(OH)2、Ca(OH)2。
2.鉀鹽、鈉鹽、鏤鹽、硝酸鹽都溶于水。
3.鹽酸鹽不溶于水的有AgClo
4.硫酸鹽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04。
5.碳酸鹽大多數不溶于水。
【提出問題】
上一單元我們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時,覺察并歸納出了酸、堿的通性,那么
鹽是否也有相像的化學性質呢?
【溝通爭辯】
學生分組,爭辯并溝通鹽有哪些化學性質。
【歸納總結】
師生互動,歸納鹽的化學性質
1.鹽+金屬一鹽+金屬
如:Fe+CuS04=Cu+FeS04Cu+2AgN03=2Ag+Cu(N03)2
反響條件:①鹽必需為可溶性鹽;②“前換后”即金屬活動性挨次中排在前
面的金屬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外)。
2.鹽+酸一鹽+酸條件:滿足復分解反響條件即可。
3.鹽+堿一鹽+堿條件:①滿足復分解條件,②反響物均必需可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鋪租賃合同終止協議
- 食堂勞務派遣用工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俱樂部教練合同樣本
- oem貼牌合同樣本
- 初中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主題班會教案
- 乙供工程合同樣本
- 雨棚鋼結構施工方案
- 2025年冷芯盒樹脂合作協議書
- 小學生外出活動方案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教案
- 2025年人體捐獻協議
- 《急性闌尾炎幻燈》課件
- 員工黃賭毒法制培訓
-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答案)
- 《編制說明-變電站監控系統防止電氣誤操作技術規范》
-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超級判斷300題
- 郵政儲蓄銀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汽車吊起重吊裝方案
- 從0到1開播指導抖音本地生活商家直播培訓
- 產房助產士進修匯報
- 大型綜合樓新建工程技術方案、施工方案投標文件(投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