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全冊教案設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全冊教案設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全冊教案設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全冊教案設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全冊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生物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有學習情況(基礎技能、能力發展等)分析:

通過上期的生物教學,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改善,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

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其中有一批學習較優秀的學生,需要加強指導和培訓,可望取得突出

的成績。但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后進面還較大,實驗和學習的習慣較差,應對這

些學生多關心、多指導、多督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抓緊教學落實,力爭全面提高教學質

量,讓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內容分析

根據新的課改要求與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本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第

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從第一章''人的由來"到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共七章的

教學內容和實驗。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教學重點和難點;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會討論

和考試的熱點。通過教學改革落實''雙基",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和觀念等

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教學資源應該是教學中有利于教學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因素,同時也包括一些學生等

的非智力因素、老師的道德修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教學模式的因素。對這些因素的

有效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我們的有效教學,提高我們教學的效果,也為建設開放而有活力

的生物課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開發利用教學資源過程中,不管運用什么方法,唯一的目

的是為了教學,為了學生的能力發展。應多利用互聯網絡、圖書資料、影音文件等多充實生

物課堂,讓課堂變得高效

四、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

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

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

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通過生物的學習,掌握生物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生態觀,促進學生能力發

展和科學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生物課標要求標和教材內容,搞好教學設計,抓好教學落實,每月一次月

考(單元測試),每周一套練習并及時抽查登記反饋調整。

2、堅持啟發式教學,正確處理好''雙主"關系,課堂教學注重師生互動,追求和諧,注

重師生交流與信息反饋,給學生的學習創造好條件和學習氛圍。

3、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開展講論式,啟發式、探究式教學,

并應用課堂教學媒體及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掌握學習方法,全面發展學生素

質。

4、通過抓好教學落實,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歸納小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六、教學進度及活動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人的生殖

第三節青春期

第四節計劃生育

第二章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一一血液

第二節血流的管道一一血管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復習期中考試

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二節人糞尿的處理

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第四節激素調節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復習4課時,共30課時

七、教學總結及反思的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

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

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

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

第一章人的由來

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人類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說出人類起源的過程。

2、能力目標:通過資料分析及探究活動,找出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證據,提高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以及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我是從哪里來的?”“人類是從哪里來的呢?”請閱讀課本1--5頁回答以下問題:

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對地球的贊美,思考:人從生物圈中獲取、、。

2、19世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仔細比較了與的相似處之后,提出人類與有著共同的祖

先??。

3、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區?它們的過著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漸進化成為人類呢?

二、合作探究

(-)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

請同學們觀察教材第2頁插圖并結合課前查找的有關類人猿資料,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

識,比較類人猿與人類的相似及不同之處,完成下列問題:

1、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2、人類祖先的生活方式:。

3、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在于、、

三方面不同。現在,人類數量在急劇增加,而類人猿數量日益減少,為什么?。

4,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證據是。

(二)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4?5頁,各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暢所欲言,分析總結森林古

猿進化成人的證據。(每組選一人闡述本組觀點,其他組成員補充。)

提示:

1、設想當時森林古猿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2、環境的改變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三、拓展創新

1、現代的類人猿(如黑猩猩)還能再進化成人嗎?請結合有關知識回答。

2、用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知識,談談環境影響生物、生物能適應環境還能改變環境。人類改

變環境的能力超過所有其他生物,為什么?

3、曹植有首詩,批評哥哥曹丕對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人猿同根,人類應怎樣對待珍稀、瀕危的現存猿類呢?

4、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20世紀7年代之前,國際上普遍認為古人類起源于亞洲,因為中國等亞洲國家發現了大量

古人類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學家在非洲發現了300萬年前的古人類

化石“露西”,其后又在這一地域發掘出了大量200萬年?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而其他

地區一直沒有發現這么多古老的人類化石。由此,1987年國際學術界形成了比較普遍的看

法,即人類的始祖在非洲,亞洲的直立人上從非洲遷移過來的。

3

近年來,隨著新的化石證據的發現,以及對古人類和現代人群基因的比較研究,對人類的起

源又有不少爭議。有人對非洲起源說提出爭議,不少人仍然贊同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觀點。

根據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斷下列陳述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1)古人類“露西”是在非洲發現的。

(2)“露西”生活在300萬年前。

(3)其他地區沒有發現200萬年?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4)其他地區沒有200萬年?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

(5)亞洲的直立人上從非洲遷移過來的。

五、達標測試

一、選擇題

1、下列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大象B.金絲猴C.黑猩猩D.阿拉伯狒狒

2、研究結果表明:人和類人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幾乎完全相同;人和類人猿的盲腸相似;人

和類人猿的胚胎在5個月前完全一樣…這些事實說明()

A.人是由類人猿進化來B.人和類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類人猿比人高等D.現代的類人猿也能進化成人

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類進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A.生活環境的改變B.降雨量的加大

C,氣溫的變化D.身體結構的變化

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夠使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的是時代的古人類:

A.“東非人”B.“南非人”C.“露西”D.北京猿人

5、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A.古猿的樹棲生活

B.學會使用和制造工具

C.古猿從樹棲到地面,四肢行走轉變為直立行走

D.產生了語言

6、(2006山東濟寧)在以下關于人類起源和發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現代類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樣,仍過著以樹棲為主的熱帶從林生活

B.“露西”時代的古人類已經可以制造簡單的工具

C.“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已經能夠用火,并且產生了語言

D.人類改變環境的能力超過所有的其他生物,環境對人類沒有影響

二、非選擇題

1、進化論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它的生活環境是,現在類人

猿仍過著的生活。

2、森林古猿在漫長的歲月中是怎樣進化成人類的,根據你對課本的認識和理解,其進化的

歷程是怎樣的?。

3.化石,是由我國的地質學家李捷和古生物學家楊鐘健、裴文中、賈蘭坡等存北京西部發

掘的。

4.下圖是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過程,(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生活為主轉變到生活,產生這

種變化的原因是。

(2)由圖中可看出,人類的體型一代一代地向著的方向發展,這樣肢得到解放,促進了的發

育,在與自然界斗爭的過程中,人類的工具越來越復雜;衣著上由發展到。

(3)黑猩猩能利用樹枝取食洞穴內的螞蟻,與人類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4

(4)A-G中大腦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合作探究

(一)1、森林古猿2、樹棲為主

3、運動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腦發育的程度人類亂砍濫伐,破壞環境,使它們沒有生

活環境4、化石

(二)略

拓展創新

1、不能。現在的環境與當時的條件不同了。

2、2000萬---1000萬年前的地質變化,導致了地球上自然環境的改變,一部分森林古猿下

到地面上生活以適應變化了的生活環境,從而使人類起源成為可能。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

中,不僅適應環境,而且能不斷改變環境。人類改變環境的能力超過所有其他生物是人類在

與環境的斗爭中,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類在群體的合作與交流中產生了語言,增加了人類

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變了古人類的飲食,促進了腦的發育,制造和和使用工具以及

語言的交流也促進了腦的發育,反過來腦的發育進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

語言能力。

3、答: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莖,釜中的豆子對釜底的豆莖說:“我們本是同

一棵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爛呢!”這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比喻,說

明兄弟本來像手足一樣生于一體之上,所以不應該互相殘殺。人猿同祖,現代類人猿是人

類的近親,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員,同樣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權利,人類應加大對現代

類人猿等各種野生生物的保護措施,如加強宣傳的力度,貫徹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

自然保護區,保護它們生活的森林環境,堅決制止一切破壞它們生存的行為等。

4、(1)、(3)是事實;(2)、(4)、(5)是觀點。

達標測試

一、選擇題

1、C2、B3、A4、C5、C6、B

二、非選擇題

1、達爾文森林古猿熱帶叢林樹棲為主2、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一制造工具一產生語言

3、北京猿人化石周口店的龍骨山

4、(1)樹棲下地環境的改變

(2)直立行走前肢腦使用和制造赤身裸體懂得御寒、遮羞(3)天然工具(4)

ABCDEFG

5

第二節人的生殖學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功能;

2、描述受精過程以及胚胎發育過程。

能力培養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有關的插圖和模型。培養觀察讀圖能力;

2、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注孕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境;

2、培養尊重婦女、敬愛父母的情感。能與父母交流對生育和養育的認識。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男、女生殖系統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和?因為?

2、子宮的名稱和它的功能有關嗎?因為。

3、男性生殖細胞(精子)跟女性生殖細胞(卵細胞)結合的地方是?精子由進入。受精卵

形成后在中向下移動,經過分裂形成,最終在“安家落戶”。

4、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獲得營養靠。

5、你認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應該注意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

(-)生殖系統

(1)仔細觀察課本第9頁的IV-3圖,標出IV-4圖的各生殖器官名稱。

(2)仔細觀察課本第9頁的IV-5圖,標出IV-6圖的各生殖器官名稱。

(-)生殖過程

1、閱讀課本9-12頁,完成下列各題:

(1)含的精液進入陰道,精子緩慢通過,在與相遇,其中的一個與卵細胞結合形成。這

個過程叫,場所是。

(2)受精卵進行,發育成胚泡,胚泡從輸卵管移到子宮并植入,這個過程叫,場所是。

胚泡繼續分裂、分化發育成胚胎。

(3)周大的胚胎開始呈現人的形態,被稱為。

(4)懷孕周(即天,不夠個月),胎兒成熟了。成熟的和從母體的排出,這個過程叫,

場所是。剛出生的小孩叫。

2、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怎么“吃喝”、呼吸、排出廢物?

三、拓展創新

1、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育之恩?

2、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婦由于身體的原因不能如愿。然而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到

今天,可以給他們帶來福音了,看課外閱讀“試管嬰兒-談現代輔助生殖技術”。思考:

(1)、試管嬰兒怎樣形成的?

(2)、生物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會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嗎?

四、歸航拾貝

本節課你的收獲是

6

本節課你的困惑是

五、達標測試:

1、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是通過經母體排出體外的。

2、男性生殖系統由、、、尿道;陰莖、、、等器官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3、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等,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

4、輸卵管與和相連,輸送卵細胞。

5、人類的生殖過程主要包括、、、等環節。

6、睪丸的主要功能是()

A.只產生精子B.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儲存精子D.只分泌雄性激素

7、卵巢的主要功能是()

A.只產生卵子B.只分泌雌性激素

C.產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D.輸送卵細胞

8、人體內卵細胞完成受精的場所是()

A.子宮B.卵巢C.輸卵管D.陰道

9、胚胎最后著床的位置是在()

A.子宮B.卵巢C.輸卵管D.陰道

10、胚胎發育的場所是()

A.子宮B.卵巢C.輸卵管D.陰道

11、人的胚胎發育開始于()

A.卵細胞的產生B.子宮內C.精子的產生D.受精卵的形成

12、胚胎發育時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

A.母體B.胎盤C.卵黃D.胚胎自身

13、胎盤位于()

A.子宮內膜B.胚胎上C.子宮壁外D.臍帶上

14、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A.子宮和睪丸B.輸卵管和輸精管

C.前列腺和貯精囊D.卵巢和睪丸

15、胚胎大約在母體子宮中發育。()

A.360天B.280天C.300天D.266天

16、某女性生了一對一男一女的雙胞胎,其原因是()

A.一個受精卵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個體

B.一個卵細胞和兩個精子受精

C.兩個卵細胞和一個精子受精

D.兩個卵細胞分別和兩個精于受精

17、卵巢位于()

A.腹腔內、脊柱的兩側B.一對輸卵管的上方

C.盆腔內、子宮的兩側D.子宮內膜內

18、胚胎發育多長時間開始具有人形()

A.兩周之后B.六個月之后C.兩個月之后D.九個月之后

19、胎兒從母體產出稱()

A.孵化B.分娩C.羽化D.出生

20、一端連接著胎盤,另一端連接著胎兒,在母體和胎兒之間運送氧和養料及二氧化碳和廢

物的結構是()

7

A.羊水B.臍帶C.胎盤D.卵巢

21、為什么懷孕婦女不能吸煙、喝酒,不能隨意服用藥物?

22、試管嬰兒就是在試管中培育出一個孩子的說法,對嗎?

合作探究

1、(1)精子子宮輸卵管卵細胞精子受精卵受精輸卵管(2)分裂子宮內膜懷孕子

宮內膜

(3)8胎兒(4)4028010胎兒胎盤陰道分娩陰道嬰兒

2:胎兒是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

拓展創新

1、盡自己所能報答、孝敬父母。如:盡量多幫助他們做家務,不讓他們生氣等。

2、(1)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將精子和卵細胞分別從人體內取出,在體外創造適合的條件

使卵細胞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將胚胎移植到母體的子宮內發育成胎兒。

(2代孕母親與給予遺傳基因的母親之間的問題。

達標測試

1.胎盤

2.精囊腺前列腺輸精管附睪陰囊睪丸睪丸

3.輸卵管卵巢子宮陰道卵巢

4.卵巢、子宮

5.產生生殖細胞受精胚胎發育分娩

6.B;7.C;8.C;9.A;10.A;11.D;12.A;13.A;14.D;15.B;16.D;

17.C;18.C;19.B;20.B

21.因為酒中有酒精,吸煙有尼古丁、CO等會對孕婦體內的胎兒產生不利影響,某些藥物

也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22.不對。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將精子和卵細胞分別從人體內取出,在體外創造適合的條

件使卵細胞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將胚胎移植到母體的子宮內發育成胎兒。

8

第三節青春期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青春期的特點。

2.能正確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

3.知道青春期的衛生常識。

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鍛煉觀察、思考、分析、語言表達等能力。

情感態度:

1.養成青春期衛生保健的良好習慣。

2.關注自己和同學的身心變化,共同健康地度過青春期。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什么是遺精?

2、什么是月經?

3、女生在月經期如何保護自己呢?

4、思考:最近你身上有沒有出現這些現象?

男生:身高突增,聲音嘶啞,有喉結,半晚“尿褲子”,心情煩躁。

女生:身高突增,聲音變尖銳,乳房發育,出現月經,有心情不想和父母講?

二、合作探究

(一)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分析課本14頁的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長速度曲線圖以及睪丸和卵巢的發育趨勢圖,討論回答

以下問題:

1、某地男生身高突增的年齡比女生要(晚/早)。男孩和女孩的體形變化與

________________發育有關。

2.................是青春期的顯著特點,另外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

強,它是和的黃金時期。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男生出現

o女生會來。

3、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學,發現有女同學因為來月經而影響體育鍛煉和勞動時,你會

怎樣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其衛生:

試演小品體味成長的煩惱,領悟生活真諦。看完后討論回答這些現象體現出我們怎樣的心理

變化?

小品1《父親和兒子》(兒子正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爸爸進來)

父:大龍,你的作業寫完了嗎?子:寫完了!(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父:寫完了?拿給我看看。子:告訴你寫完了就寫完了,真羅嗦!(無奈地去拿作業了)

(遞給了爸爸)全是英語,你能看懂嗎?父:這孩子,越來越不懂禮貌了。

子:爸,老師叫你明天去學校。父:怎么,又打架了?

子:不是,你明天去學校就知道了。

(第二天)

父:(父親拍著兒子的肩膀)好小子!獲得英語競賽第一名,回家也不和爸爸說一聲,讓爸

9

爸也高興高興。兒子,跟爸爸說說你是怎么獲得競賽第一名的?

子:那是小菜一碟,有什么好說的。

小品2《母親和女兒》

母:林林,今天外面太冷了,快把毛褲穿上,以防感冒。女:不,我不穿,我不冷。

母:(生氣,訓斥)不冷!你到外面試一試,就知道了。我告訴你啊,你不穿,感冒了可別

找我。

女:(看了一眼,嘴嘟嚷起來)誰用你管!(轉身就跑)母:哎,吃早飯呀!這死丫頭,越大

越不聽話。

女:要遲到了。(急忙走出去)呀!冷死我了!(冷得直哆嗦)

(回家)

女:媽,我感冒了,我頭痛呀!(做出難受的樣兒)母:哎,這孩子,有病又得找媽媽吧。

三、拓展創新

許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青春期內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在青春期內開始取得成就的。著名詩人

王勃在19歲時寫下了《滕王閣序》;李世民在18歲時任軍隊的總指揮;馬克思在17歲時寫

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文章-《青年在擇業上的考慮》;恩格斯在19歲學會了10種外國語言;

列寧在18歲時投身俄國的革命等。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但青春期更是非常短暫。你們怎樣

做才能利用好這人生的黃金時代呢?

、達標測試

1.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是因為()

A.是思想逐漸成熟的時期

B.是人的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時期

C.是人體神經系統發育最快的時期

D.是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的最好時期

2.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不要()

A.了解性知識

B.與結異性同學交往

C.不把精力集中在學習和工作上

D.獲得適合自己發育必要的知識。

3.男生和女生青春期聲音發生變化是與什么有關()

A.大腦B.心臟C.肺D.性器官

4.青春期身體生長發育快,所以在青春期要加強()

A.營養B.衛生C.鍛煉D.休息

5.遺精是指男子進入后,有時在睡夢中自尿道排出的現象。

6.月經是女子進入后,每月次的來潮的現象。

7.男孩和女孩開始身高突增的年齡相同。

8.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這個時期我們要,長。

學習感悟

合作探究

(一)1、晚生殖器官2、身高突增神經身體發育智力發育遺精月經3、略。言之有理

即可

(-)體現了青春期的獨立性、依賴性和閉鎖性

三、拓展創新略

達標測試

1、D2、C3、D4、C5、青春期精液

10

6、青春期一7、不8、努力學習才干樹立遠大理想

第二章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學習目標:①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知道主要營養物質的作用和營養物質的食物來

源;②了解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來源和缺乏癥狀;③加深對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

步提高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實施探究計劃、處理數據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④關

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認同人類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觀點。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我們吃的蔬菜、糧食、水果為我們提供著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試

完成下表:

類型作用?來源

蛋白質

糖類

脂肪

2、看課本P28,回答水的作用

①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約占體重的。

②人體的各項,離開水都無法進行。

③人體內的以及等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輸。

3、看課本P28、29結合下表學習無機鹽

無機鹽的種類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

含鈣的無機鹽

含磷的無機鹽

含鐵的無機鹽

含碘的無機鹽

含鋅的無機鹽

4、看課本P29結合下表學習維生素

維生素的種類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

11

維生素A

維生素Bl

維生素C

維生素D

二、合作探究

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過程和方法:(分組進行)

1.提出問題本小組要探究的問題是:

2.作出假設(如果能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本小組探究計劃的要點:

①、在空易拉罐頂部中央,剪一個錐形瓶口略大的圓孔。圓孔周圍以及罐底剪若干空洞;

②.取一只錐形瓶,注入10ML水,放入一支溫度計(溫度計的下端要浸入水中);

③.按照下圖安裝好試驗裝置,并測量水溫;

④.稱出一粒干燥的花生種子的重量,放到火焰上燃燒;

⑤.將剛剛燃燒的花生種子盡快地放到錐形瓶的底部。待這粒花生種子完全燃燒后,測量水

溫。

數據記錄表的設計

內容儀器數據

花生種托盤天平_____克

子質量

量水量筒、錐形瓶V=一毫升m=一克

水溫T1溫度計T1=____℃

水溫T2溫度計T2=____℃

12

燃燒時手表_____分

4.實施計劃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如下:

數據處理

內容數據處理

水溫升高T2-T1=_—℃

花生燃燒釋放的能Ql=4.(T2?T1)(焦耳)

查表并計算花生種Q2=____一焦耳

子所含的能量

花生種子燃燒能量Qi

的有效轉化率____X100%

Q2

5、分析結果得結論:

三、拓展創新

(09濟寧)某校餐廳炊事班的師傅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清燉排骨、麻辣豆

腐。生物教師認為這一食譜營養不夠均衡,你認為加上下列哪種食物后這份食譜就會變得更

為合理()

A.素炒豆角B.牛奶C.紅炯羊肉D.炒雞蛋

四、歸航拾貝

本節課你的收獲是:

本節課你的困惑是:

五、達標測試

1、當你需要長途跋涉是你會選擇哪組食物()

A、饅頭、大米B、紅燒肉、大米飯C、肥肉、牛肉D、水餃、蘋果

2、當你比較饑餓時,下列哪種食物補充能量較快()

A、糖B、牛肉C、肥肉D、芹菜

3、我們吃的饅頭中含有較多的()

A、脂肪B、糖C、蛋白質D、維生素

4、豬的瘦肉中含有較多的什么物質()

A、脂肪B、糖C、蛋白質D、維生素

5、當你以你的家人要爬泰山時你會吃什么,為什么?

O

6、剛打完籃球你會選擇哪種食物?(糖、肉、脂肪)為什么?。

合作探究

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的細胞的修復和更新,同時可以給人體提供能量。魚、蛋、瘦肉。

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大米、饅頭。人體主要的儲能物質,肥肉。

13

達標測試

1、C2、A3、B4、C

5、肉類或脂肪類它們含有較多的能量6、糖因為它能快速的補充能量

第二章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學習目標: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3、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嘗試解讀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

重點是①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腸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的特點;難點是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9-34,總結概括出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口腔:

消化道:

消化系統;

肛門:

消化腺:

二、合作探究

任務一: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驟:

O

5、現象及結論:

6、討論分析:

(1)為什么要設計3組實驗?

(2)將3支試管在37度溫水中水浴加熱的目的是什么?

任務二:證明膽汁對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請同學們參照實驗一和教材P33內容,自主設計該實驗。然后學生分組完成以上兩個實驗。

并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任務三:分組討論;合作交流。

1、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過程,填表。

營養物質開始部位參與的消化液中間產物最終產物

淀粉

蛋白質

脂肪

2、概括出小腸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

A.適于消化的特征:

14

B.適于吸收的特征:。

小結: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拓展創新

右圖表示食物通過人體消化道時,糖類、蛋白質、脂肪被化學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

組成消化道順序的各個器官,試根據圖回答:

1、代表胃的字母是,原因是。

2、曲線丙代表被消化的情況,理由是

O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體內主要的消化場所是(),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

(思路分析)曲線圖是一種用曲線表示數據的統計圖,可以只管地反映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

的變化,以及不同事物量的差異。本圖可以淀粉從口腔開始被消化,蛋白質從胃開始被消化,

脂肪從小腸開始被消化來依次推斷出甲、乙、丙三條曲線的含義及A至F表示的名稱。

(答案)1、C開始消化蛋白質2、脂肪脂肪在小腸內被消化3、D小腸膽汁、胰液、腸液

四、歸航拾貝

本節課你的收獲是:

本節課你的困惑是:

五、達標測試(相信自己一定行。)

1、利用下列哪組消化液,能夠很快地清除容器中的油垢

A.唾液、胃液、腸液B.胰液和腸液

C.胰液、膽汁、腸液D.胃液和膽汁

2、長期酗酒的人會影響哪種食物成分的消化?()

A糖類B脂肪C蛋白質D維生素

3、我們咀嚼饅頭時會覺得饅頭有甜味,這是因為()

A饅頭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饅頭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麥芽糖

C饅頭中有白糖

D饅頭和唾液混合產生了葡萄糖

4、消化系統中不與食物接觸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咽C大腸D肝臟

5、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溫度是()

A30℃B35℃C37℃D40℃

6、食物中屬于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是、和。只有經過進行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

其中,可以在胃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可以在口腔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只能在小腸內被

消化的是。

7、下表是“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實驗步驟,請根據此表回答問題。

試管123

實驗

處理步驟

加入的物質饅頭+2毫升唾液饅頭+2毫升清水饅頭+2毫升唾液

15

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

保溫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若以1和2為一組,則實驗探究的問題是,號試管為對照組。

(2)若以1和3為一組,則實驗的變量是,號試管為實驗組。

(3)加入碘液后變成藍色的是號試管,淀粉被分解的是號試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

解還可在人體的內進行。

(4)若證明“37℃”是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消化的最佳溫度,請寫出設計方案:

O

8、右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淀粉、蛋白質初步分解消化的部位分別是(填序號)

(2)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是,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

(3)三種大的消化腺是(填序號),其中

能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4)1是,它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稱和作用是。

學習感悟:

1C2D3B4D5c6糖類,脂肪,蛋白質,小腸,蛋白質,淀粉,脂肪

7(1)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2)饅頭,1(3)1,1,小腸(4)取兩支試管都加入適

量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分別編號甲乙,甲放入37℃水浴10分鐘,乙放入冰

水中10分鐘,后各滴加2滴碘液觀察現象。

8(1)2,6(2)小腸,長約5?6米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裳有許多小腸絨毛增大了吸收面

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管壁薄有利于吸收(3)159,5(4)唾液腺,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

淀粉

16

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學習目標:

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

2、關注食品安全;

3、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4、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說出你每日三餐的情況及平常的一些飲食習慣,并衡量他們營養搭配是否合理,習慣是

否科學?

2、結合教材P36圖IV-22,總結出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含義。

二、合作探究

任務一: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1、分組設計食譜,可選擇針對不同的人來設計(如中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人等。)

2、交流評價:各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食譜,比較哪一組的食譜設計更為合理、實惠?

任務二:關注食品安全。

1、結合:教材P35資料《藕粉早已變質,服后險些要命》,分析討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閱讀教材P38圖IV-24,談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

任務三、實例分析:

(1)購買食品應注意什么問題?

(2)發生了食物中毒應如何急救?

三、拓展創新

下面是某同學為自己設計的“一日食譜”:

早餐:小米粥(約100克,含水),面包(約50克);

午餐:饅頭一個(約50克)、火腿腸兩根(約100克);

晚餐:米飯一份(約100克),青菜一份(約100克)。

通過分析,你認為該同學設計的食譜合理嗎?若不合理,請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思路分析)食譜中五類食物比例要合適,營養要全面,選擇的食物要適合中學生的生長發

育需要。

四、歸航拾貝:

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本節課我的困惑是:

五、達標測試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早餐來不及吃,就算了,晚餐很豐盛,多吃點。

B.已變質的食物舍不得丟掉,給家畜和家禽作飼料。

17

C.飯后立即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會抑制消化功能。

D.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2、下列減肥辦法中,既有利于減肥,又不傷害身體的是()

A.暴飲暴食后再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

B.到藥店買減肥藥;C.節食或絕食

D.適當的體育鍛煉并合理膳食。

3、關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哪種食物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A.發芽的馬鈴薯B.在保質期內的袋裝食品。

C.剩飯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吃。D.盡量不吃顏色鮮艷的蘑菇。

4、青少年長期偏食會變成()

A.胃、腸炎B.闌尾炎C.貧血D.缺乏某種營養

5、用你所學的知識,為你的父母設計一份營養餐時,一定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A.均衡搭配五類食物B.考慮父母的身體狀況

C.考慮食物的種類、營養成分、價格D.以上都對。

6、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做到合理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因而必須保證每

日進餐,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應當分別。

7、我國的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五大類,形象地設計成,我們每天都能均衡地吃這五類食物,

就可避免和。

8、學校里有很多同學喜歡在食堂或周圍小攤子上買各種食品,你認為應注意哪些方面的“食

品安全”問題?

12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和青少年生長發育特點,請你為學校餐廳設計一份學生晚餐食譜。(注

意:營養合理、經濟實惠)

13、閱讀下面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一天,小紅的媽媽中午有事,不能回來做午飯,媽媽讓小紅自己到飲食街的快餐廳吃午餐。

放學后,小紅來到飲食街,看到李阿姨的快餐店里有她喜歡吃的炸魚,她就高興地跑了過去。

來到門口,發現腳下一堆垃圾,上面還有蒼蠅。抬頭一看,李阿姨穿的圍裙油膩膩的,一邊

將食物遞給顧客,一邊又將錢接過來。這時,一只蒼蠅飛到炸魚上,李阿姨揮揮手將它趕走。

前面的顧客買了一段香腸,她讓李阿姨幫助切一切,李阿姨順手放到有青菜的砧板上,在上

面切了起來。看到這些,小紅離開了李阿姨的快餐店。

請問:小紅為什么離開了快餐店?請在相關的句子下畫出橫線。

六、學習感悟:

拓展創新:

食譜設計不合理,因為營養合理的食譜應含有五類食物,早、中、晚餐的能量應按30%、

40%、和30%左右安排,五類食物的比例應按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安排。

(總結)平時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加以應用。

達標測試:

1、C2、D3、A4、D5、D6、三餐、按時、30%、40%、30%

7、平衡膳食寶塔,營養不良,營養過剩

8、有關營養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廠家地址

9、略

10、腳下一堆垃圾,蒼蠅。圍裙油膩膩的,一邊將食物遞給顧客,一邊又將錢接過來。一只

蒼蠅飛到炸魚上,李阿姨揮揮手將它趕走。前面的顧客買了一段香腸,她讓李阿姨幫助切一

18

切,李阿姨順手放到有青菜的砧板上,在上面切了起來.

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二、教材分析

重點:呼吸系統組成。

難點: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呼吸系統組成的圖片和資料分析,能夠說出呼吸道的組成和作用,并認識到呼

吸道對空氣的處理是有限的;

2.了解呼吸系統一些疾病的癥狀,增強個人衛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3.形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O

四、學習過程

1.課前預習

(1)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由和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①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由、、、、。

②呼吸道可使到達肺部的氣體、、o

③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④喉部有吞咽時蓋住喉入口處,阻止食物進入。

⑤氣管和支氣管管腔表面有可分泌黏液。纖毛擺動將塵粒、細菌和黏液送到咽部經

排出體外,形成。

2、合作探究

(1)為什么感冒時呼吸不暢

(2)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

3、拓展創新

(1)在重感冒時,往往要用嘴呼吸。在這種情況下,會覺得嗓子特別干,這說明什么?為

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2)我們怎樣保護嗓子?

4、歸航拾貝

本節課你的收獲是:

本節課你的困惑是

5、達標檢測

(1)、人的呼吸系統的組成,按器官排列的自然順序是?()

A.鼻、喉、咽、氣管、支氣管和肺B.鼻、咽、喉、支氣管、氣管和肺

C.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D.口腔、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

(2)、在呼吸道中能允許食物通過的結構是()

A.鼻B.咽C.氣管D.喉

19

(3)、人在吞咽時;能夠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的結構是()

A.喉結B.會厭軟骨C.環狀軟骨D.甲狀軟骨

(4)、下列既是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發聲器官的是()

A.鼻B.咽C.肺D.喉

(5)、鼻在呼吸時對清潔空氣有重要作用,其中鼻腔內身.毛的作用是()

A.滅菌B.溫暖空氣C.過濾空氣D.濕潤空氣

(6)、因感冒鼻腔堵塞或夜間有張嘴呼吸習慣的人,早上醒來會覺得嗓子非常干癢。這是因

為()

A.空氣太干燥

B.鼻腔的清潔、濕潤和凈化作用大大減弱

C.空氣中灰塵太多

D.空氣中有病菌

(7)、痰液中含有細菌和灰塵,痰在人體內形成于()

A.氣管B.喉C.鼻腔D.口腔

(8)、我們的鼻腔吸進的空氣和口腔吃進的食物,進入人體后有一共同的通道是()

A.口腔B.咽C.喉D.氣管

(9)、氣管的內表面是下列哪一種組織?()

A.單層扁平上皮組織B.纖毛上皮

C.復層扁平上皮D.結締組織

(10)、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膜上纖毛擺動的意義是()

A.使黏液均勻分布在黏膜表面B.形成唾液

C.使氣體進出通暢D.將細菌和灰塵推向喉部

(11)、我們在感冒時,常常感到呼吸不暢通,這主要是因為()

A.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B.喉腫脹,喉腔變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D.鼻黏膜充血腫脹

6、學習感悟

參考答案:

1、課前預習:(1)呼吸道,肺(2)①鼻,咽,喉,氣管,支氣管②溫曖、濕潤、清潔③

咽④會厭軟骨,氣管⑤黏膜,咳嗽,痰2、合作探究:(1)鼻粘膜充血腫脹(2)痰中有

大量病菌,容易傳播疾病3、拓展創新:(1)說明口腔在濕潤吸入的空氣時失去了水分。因

為用嘴呼吸不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預熱、清潔(2)不大聲呼喊,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

持續長時間講話等5、(1)A(2)B(3)B(4)D(5)C(6)B(7)A(8)B(9)A(10)

D(11)D

20

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教材分析

重點:1、測量胸圍差2、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3、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4、肺泡

與外界、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難點: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學習目標1、測量胸圍差的方法

2、說出胸廓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3、準確說出肺泡與外界、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外界的空氣進入身體細胞需經過???和????兩個連續的過程。

2、測量胸圍差時需要測??次,取???值

二、合作探究:

(-)看書自學“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讀P47第二段,第三段內容,填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它位于內,

左右各一個,左肺頁,右肺頁。

2、用手按在肺部兩側,體驗呼吸時肋骨與胸廓的變化。

深吸氣,你會感到肋骨向運動,胸廓;

深呼氣,你會感到肋骨向運動,胸廓。

3、讀P47-48實驗:測量胸圍差”,

①認識目的的要求。

②根據方法步驟,2人一組實驗;

③獨立思考P45討論1、2

④小組合作交流

4,仔細觀察P43"圖Iv_26",兩人一組,敘述膈肌變化與胸廓大小的關系以及與呼吸的關

系。

5、仔細觀察P49"演示實驗:模擬膈肌的運動”,體會吸氣,呼氣時肺的變化。

6、概括總結呼吸運動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學P49-51“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讀P50“材料分析”

①獨立思考討論1、2、3o

②小組合作交流,展示交流結果。

2、觀察“圖IV?27”,讀P50-51三段內容:

①概括總結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肺泡數目:肺泡周圍包繞著豐富的;肺泡

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便于充分進行氣體交換。

②兩人一組,敘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三、拓展創新:

1、自主思考P51練習1、2

21

2、小組合作交流,展示交流成果.

3、整理答案。

四、歸航拾貝

1、本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2、本節課你的困惑是什么?

五、達標測試

(-)選擇題:

1、呼出氣體與呼入氣體相比,變化是()

①溫度升高②水份增加③氧氣含量增加④氮氣含量增加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

2、下列呼吸的時候,下列活動不可能發生的是()o

A、膈肌向下運動B肋間外肌收縮,使肋骨上提。

C、支氣管骨骼肌收縮D、肺容積明顯變化。

3、肋間肌收縮時,引起呼吸運動的狀態是

A、平靜吸氣B、深吸氣

C、平靜呼氣D、深呼氣

4、呼吸運動是怎樣引起的?()

A、肺的擴展和回縮。B、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

C、胸廓的擴大和縮小D、肋骨和胸骨的運動

(二)填空

1、呼吸系統主要器官是一,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有

2、發生在肺內的2個氣體交換過程分別是和

六、學習感悟

參考答案

一、課前預習: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2、3,平均二、合作探

究:(一)1、肺,胸腔,兩,三2、向上向外,擴大;向下向內,縮小6、見課本(二)2、

①多,毛細血管,扁平的上皮細胞五、達標測試:(一)1、C2、A3、A4、B(-)1、

肺,見課本2、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22

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學案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1.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

2.做好探究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教學難點:1.學會正確采集塵埃粒子和比較精確的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2.學會抽樣記數的方法。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

2.嘗試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3.學會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了解空氣受污染的程度。

4.學會抽樣記數的方法。

5.嘗試用所學的方法探究有關空氣中塵埃粒子的問題。

能力目標1.通過分析有關資料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語言表達

能力。

2.通過“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探究,培養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

情感目標明白自己的健康與周圍的空氣質量有密切的關系,愛護環境就等于愛護自己

學習過程:一、課前預習

(-)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1、人一天呼吸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多升氣體。

2、有毒物質可以引起包括在內的疾病,還可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引起其他系統疾病。

(二)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1、常見的大氣污染有工業生產排放的、車輛和船舶、桔稈焚燒、地面。

2、五點取樣法:先確定對角線的中點作為,再在對角線上選擇四個與中心樣點的點作為樣

點。

3、是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二、合作探究

(-)學習任務一、掌握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1、自學教材p52—53,結合課件中的事例,思考教材中的討論題。

2、小組討論,交流“討論題,

3、展示自學成果,小組代表復述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二)學習任務二、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1、各小組交流各自調查的“空氣質量報告”中的內容。

2、自學得出常見的大氣污染源。

(三)學習任務三、完成探究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學生分組完成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23

制定實驗方案:

討論和完善實驗方案:

實施實驗方案,觀察實驗現象:

反思實驗得失:

三、拓展創新

1、為了保證教室內的空氣清潔新鮮,應怎樣做呢?

2、為了減輕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影響,戴口罩也是一種方法。你認為戴口罩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歸航拾貝

本節課你的收獲是:

本節課你的困惑是:

五、達標檢測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氣污染引起的是()。

A.感冒B.哮喘C.肝炎D.沙眼

2.下列哪項環境危害是由于森林減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

A.赤潮B.沙塵暴C.溫室效應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煙,小倩和媽媽雖然不吸煙,卻是吸煙者,所以小倩經常

咳嗽、患氣管炎等疾病。這是因為煙霧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質,抑制了氣管、支氣管內表

面的擺動,使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襲的緣故。

4.某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