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廣西桂平市大洋中學高二下學期5月考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一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的木商的心習,你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的植物學家的心習,我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我們的朋友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顏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從此可知道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相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是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這棵古松對于我們的畫畫的朋友是美的,因為他去看時就抱了美感的態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見到它的美,你須得把你那種木商的實用的態度丟開,我須得把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度丟開,專持美感的態度去看它。這三種態度有什么分別呢?先說實用的態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境。“環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內,這些人和物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對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對于我不關痛癢。我們對于他們于是有愛惡的情感,有趨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動,這就是實用的態度。實用的態度起于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于經驗。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見火就伸手去捉,他燒痛了,以后他再遇見火,便認識它是什么東西,便明了它是燒痛手指的,火對于他于是有了意義。科學的態度則不然,它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所謂客觀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論是和實用相對的。理論本來可以見諸實用,但是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于實用。科學家的態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抽象的思考。科學家要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尋出事物的關系和條理,納個物于概念,從原理演個例。植物學家看古松的態度便是如此。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在實用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在科學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互相關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動偏重直覺。人所以異于其他動物的就是于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壺就可以貯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樣、顏色都要好看呢?吃飽了飯就可以睡覺,何必又嘔心血去作詩、畫畫、奏樂呢?人的實用的活動全是有所為而為,是受環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動全是無所為而為,是環境不需要他活動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動的。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是單就人說,就物說呢,在實用的和科學的世界中,事物都借著和其他事物發生關系而得到意義,到了孤立絕緣時就都沒有意義;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卻能孤立絕緣,卻能在本身現出價值。照這樣看,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摘編自朱光潛《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材料二:其實,在中國美學和藝術觀念中,存在著與朱光潛所說的三種態度都不同的第四種態度。它當然不是用科學、實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審美的眼光看待古松,發現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這里,審美主體和客體都沒有了,古松在這里根本就不是審美對象,而是一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宇宙。這第四種態度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用“活”的態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許“看”還容易引起與外在的觀察混淆,稱為一個“活”的“呈現”世界的方式也許更合適。之所以說它是“生命的態度”,是因為它的核心是將世界(包括“我”與外物)從對象化中解脫出來,還其生命的本然意義,在純粹直觀中創造一個獨特的生命境界。這個世界,中國美學將其稱為“境”。第四種態度并不是為了獲得美的知識,而是為了安頓心靈。王維《辛夷塢》詩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如果我們把它當作“山水詩”,或者“寫景詩”,其描寫是如此簡單,內容是如此單調,單調到只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山間有一些芙蓉花開了,又落了。而謝靈運的山水詩,如“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等,寫景顯然更加細膩豐富。然而,王維的這些看起來內容單調的詩歌,并沒有因此被人們漠視,而是傳誦千古,謝靈運的詩句卻少有人提及。其實,王維的這類詩歌根本就不是所謂的“山水詩”“寫景詩”,它的主旨不是描寫外在的景物。“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興現,這里沒有被觀之景,也沒有對景之心。“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也將人排除,關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來是不關心人,其實正是通過這一片天地寫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詩人不是對風景感興趣,而是對自我生命的感受感興趣,描寫一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世界,呈現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悅,為自己心靈尋找一個安頓的地方。對生命的認識、理解和慰藉,是貫穿此詩的核心。藝術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摘編自朱良志《生命的態度——關于中國美學中的第四種態度的問題》)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商、植物學家、畫家感知的古松不同,反應態度也不一致,這說明古松的形相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B.實用的態度關注事物對人的利害,人在環境中積累經驗,獲得實用的知覺,產生趨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動。C.科學的態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尋事物的關系和條理,它排斥個人情感,具有理論性,完全沒有實用的目的。D.與其他三種態度不同,生命的態度將世界從對象化中解脫出來,創造出沒有審美主體、客體的獨特生命境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木商和植物學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這是因為他們原有的心習無法改變,不能以美感的態度看古松。B.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擺脫環境的制約,主宰自己的心靈,事物在孤立絕緣的情況下依然具有意義。C.謝靈運的山水詩更加細膩豐富,但其傳誦度卻比不上王維詩歌,這說明生命的態度比詩歌內容更重要。D.寫景時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傳達自我生命的感受,寫出對生命的認識、理解和慰藉。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最能體現“生命的態度”的一項是()
A.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B.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盧梅坡《雪梅·其一》:“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D.吳歷《題畫》:“一帶遠山銜落日,草亭秋影澹無人。”4.《紅樓夢》第十八回元妃省親中,林黛玉代賈寶玉寫的《杏簾在望》被元妃大為贊賞。請結合材料論述的四種態度中的兩種簡要分析這首詩。杏簾在望林黛玉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哇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孔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于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荀子·宥坐》材料二: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則得自尊崇無所畏懼朕則以為正合自守謙恭常懷畏懼。昔舜誡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又《易》曰:‘人道惡盈而好謙。’凡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謙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誰肯犯顏諫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天高聽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見瞻仰,何得不懼?以此思之,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愿陛下守此常謙常懼之道,日慎一日,則宗社永固,無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實用此法。”《貞觀政要·卷六》5.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人言作天子A則得自B尊崇C無所畏懼D朕則以為E正合F自守G謙恭H常懷I畏懼。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覆”含義,與《促織》中“覆之以掌”中的“覆”含義不一致。B.文中“被”的含義,與成語“被甲枕戈”中的“被”含義不相同。C.文中“矜”的含義,與《陳情表》中“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中的“矜”含義相同。D.文中“克”的含義,與《諫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終者蓋寡”中的“克”字含義相同。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在魯桓公的廟里參觀,看到那里有一只傾斜的器皿,引發了他對謙虛態度的看法。B.往欹器里注水,注入一半時就端正了,注滿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復傾斜了,體現器物的精巧。C.魏征以《易經》之理告誡唐太宗:君子的準則是厭惡自滿而以謙遜為貴。D.從材料二中可見唐太宗為人處事大度,能參省吾身,并時刻提醒自己。8.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聰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2)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9.兩則材料中孔子和唐太宗的觀點各是什么?魏征又有怎樣的認識呢?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讀書(節選)歐陽修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眼力雖已疲,心意殊未倦。正經①首唐虞,偽說起秦漢。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斷。初如兩軍交,乘勝方酣戰。當其旗鼓催,不覺人馬汗。至哉天下樂,終日在幾案。【注】①正經:指被儒家視為經典的“六經”。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料記載,歐陽修未仕時家境貧寒,讀書求學并非易事;詩中對此也略有涉及。B.有些經書,后人多有附會杜撰,不但篇章句讀有所不同,解說注釋也真偽難辨。C.兩軍交戰時,雙方搖旗吶喊,鼓角相催,人馬出汗,詩歌以此為喻,形象生動。D.歐陽修在詩中娓娓道來,敘述了自己年少時的讀書體會,教導后生,言之懇切。11.這首詩歌在讀書方面對你有哪些啟示?請簡要說明。四、名篇名句默寫(★★)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杜鵑鳥在月夜里啼叫,描繪了蜀道空寂的環境,渲染了愁情。(2)姜夔《揚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與杜甫《哀江頭》中的“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兩句在表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3)歸有光《項脊軒志》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寫“桂影”的“動”,“_______________”一句寫“犬”叫。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春天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A的花次第開放。迎春是北方地區最早開花的灌木之一,是B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其因美好的寓意,黃色的迎春花取得許多人的喜愛。只是許多人不知道,他們眼中的“迎春”,可能是另一種開黃花的植物——連翹。區別迎春和連翹最簡便直觀的方法是(①)。迎春的花瓣數是五至六枚,而連翹的花瓣數為四枚。此外,連翹通常在每年10月結果,可通過播種的方法來繁殖。迎春在栽培中不易結果,一般都是通過扦插的方式來繁殖。在較少情況下迎春會結出藍黑色漿果。實際上,春天開黃色花的不只迎春和連翹,比如南方地區常見的云南黃素馨,(②),在當地也常常被誤認為是迎春。無論迎春,還是連翹,都讓我們體會到自然萬物的美好。春天來了,百花競開,去盡情欣賞這大自然的饋贈吧!13.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4.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5.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說①如一個時間的容器,蘊含故事和人物活動的時光在文字中慢慢流逝。(③)。讀梁鴻鷹短篇小說集《散裝時間》,發現他小說中的時間,就不斷改變著流速,時而②如小溪緩緩流淌,時而如江河洶涌而來,有時也會凝固,把一些重要的瞬間放大,變成定格的特寫,讓讀者停留在這里,為之驚嘆、震撼。如果小說只有故事而無情節,那不會是高境界的小說。故事,只是簡單地根據時間的順序陳述事件;而情節,則道出了事件的因果關系,表現出世情的幽邃和人性的曲折。梁鴻鷹的小說,(④)。而這樣的歷程,總是通過很多情景和細節,細膩而逼真地得以呈現。《午后的故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環境愛護工作方案
- 2025年瓶裝香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璃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特種防火廚房臺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牌仔釘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淄博市沂源縣2025屆四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設計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經典心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施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全冊重點必考知識點
- 腦鈉肽BNP幻燈片
- 蜜雪冰城員工管理制度
- 江蘇省昆山、太倉、常熟、張家港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期中試題
- 電氣工程接地用銅覆鋼技術條件
- 2.1碳排放與環境安全學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三
- MOOC 大地測量學基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運輸安保工作方案
- 《早期教育概論》課程標準
- 小學科學冀人版六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 產品驗證報告
- (新版)制絲操作工(二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下(多選、判斷題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