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常州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4年)【甲】孫興公①為庾公②參軍,共游白石山,衛君長③在坐。孫曰:“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扁坠唬骸靶l風韻雖不及卿諸人,傾倒處④亦不近?!睂O遂沐?、荽搜?。(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注釋】①孫興公:孫綽。②庾公:庾亮。③衛君長:衛永,字君長。④傾倒處:令人佩服的地方。⑤沐浴:沉浸其中并反復品味?!疽摇刻K峻既至石頭①,百僚奔散,唯侍中鐘雅獨在帝側。或謂鐘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隨時之宜,而坐待其弊②邪?”鐘曰:“國亂不能匡③,君危不能濟,而各遜遁以求免,吾懼董狐④將執簡而進矣!”(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注釋】①蘇峻既至石頭:指蘇峻起兵謀反。石頭,南京城。②弊:通“斃”,死。③匡:保護。④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以記事于史籍時不加隱諱、秉筆直書著名。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A.衛風韻雖不及卿諸人(表示尊敬)/投諸渤海之尾(眾多)B.傾倒處亦不近(平凡,一般)/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C.或謂鐘曰(有時)/或王命急宣(有人)D.執簡而進矣(選拔)/簡拔以遺陛下(選拔)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1)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2)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8.結合甲乙兩文的中心意思分別寫一句勉勵自己的話。結合甲文:_____________結合乙文:_____________9.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中“沐浴”一詞,表明孫興公并不認可庾亮對衛君長的評價。B.甲文“孫興公為/庾公參軍”與乙文“蘇峻既/至石頭”兩句的朗讀節奏劃分是對的。C.乙文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這里意在表明董狐是“方正”之人。D.甲乙兩文都在敘述過程中通過對話來展現人物的精神品格,語言簡練傳神。【參考答案】6.B7.(1)這個人的神情完全不關注山水,卻能夠寫文章。(2)看到可行就前進,知道困難就后退,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8.①.要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且虛心接受他人的評價。②.在國家危難之際,要勇于擔當,堅守正義,不做逃兵。9.D【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A.各位/“之于”的合音;B.有人/有時;D.“執簡而進矣”中“簡”是“竹簡”;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1)“子”: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此指衛君長?!岸肌保和耆!瓣P”:關注?!白鳌保簩懽??!拔摹保何恼隆#?)“見”:看見,看到。“可”:適宜,可行?!爸保褐獣裕靼??!暗馈保旱览?,法則?!?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與概括。由甲文“衛風韻雖不及卿諸人,傾倒處亦不近”可知,在甲文中,孫綽認為衛君長不關注山水卻能作文,而庾公則指出衛君長雖風韻不及他人,但也有令人佩服之處。這啟示我們,在與人交往中,不能只看到別人的不足,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和長處。由甲文“孫遂沐浴此言”可知,當他人對我們作出評價時,哪怕與自己的看法不同,也應保持虛心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就像孫綽沉浸并品味庾公的話一樣。由乙文“國亂不能匡,君危不能濟,而各遜遁以求免,吾懼董狐將執簡而進矣”可知,蘇峻謀反,百官奔散,而鐘雅卻獨在帝側。他認為在國家混亂、君主危險的時候,不能只想著逃避以求自保。這告誡我們,在面臨重大困難和危險時,不能退縮逃避,要有擔當精神。9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與分析。A.“沐浴”指“沉浸其中并反復品味”,表明孫興公非常認可并深受庾亮對衛君長的評價,在細細品味;B.句意:孫綽擔任庾亮的參軍時。甲文“孫興公”是主語,應與后面內容斷開,故應劃分為:孫興公為/庾公參軍;乙文“蘇峻”是主語,應與后面內容斷開,故應劃分為:蘇峻/既至石頭;C.乙文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這里的“方正”是指鐘雅的正直品格,而不是指董狐;故選D?!緟⒖甲g文】【甲】孫綽擔任庾亮的參軍時,一起游覽白石山,衛永也在座。孫綽說:“這個人的神情完全不關注山水,卻能夠寫文章。”庾亮說:“衛永的風度韻味雖然比不上你們各位,但令人佩服的地方也不一般?!睂O綽于是反復咀嚼這話,深深體味?!疽摇刻K峻已經到達石頭城,百官都奔逃離散,只有侍中鐘雅獨自在皇帝身旁。有人對鐘雅說:“看到可行就前進,知道困難就后退,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您性情正直坦率,必定不會被仇敵所容。為什么不根據當前的形勢隨機應變,卻坐等被殺呢?”鐘雅說:“國家混亂不能保護,君主危險不能救助,卻各自退避以求免禍,我怕董狐將要拿著竹簡(史書)前來記載了!”(2024年江蘇常州)【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聲,西蜀子云亭??鬃釉?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乙】吳君①,志學而工詩,家有山林之樂,隱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師也,其稱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岣`喜焉,而不知其說,請為我言其故。”余應之曰:“子居于江,亦嘗觀于江乎?秋雨時至,溝渠盈滿,眾水既發,合而為一,汪溢塞谷,沒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觸石而石隕,浩然物莫能支。子試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無求于深,無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②,不為易③而勇,不為險而怯。故其發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簡居以養其心,足乎內而無待平外④。止則莫之測⑤,行則莫之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憂。行乎患難而不屈,臨乎得失而不懼。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選自蘇轍《吳氏浩然堂記》,有刪改)[注釋]①吳君:蘇的朋友。②因物:順應著外物變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內而無待乎外:內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測:據測到他的內心。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3分)(1)有仙則名(2)隱居不仕(3)吾竊喜焉(4)襄丘陵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1)可以調素琴,閱金經。(2)子居于江,亦嘗觀于江乎?9、在“設計自己的書房”活動中,小文同學一心追求:內部設施要“高大上”,書房名稱要“博眼球”。請你依據甲、乙兩文的內容給小文寫一段勸誡的話。(5分)10、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甲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明作者經常跟富貴之家、高雅之士來往交流。B.乙文“遇木而木折,觸石而石隕”,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災害之重。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問,乙文最后一句運用雙重否定,都起到了強調作用。D.甲、乙兩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為寫作對象,風格粗獷豪放。【參考答案】7、(1)出名(2)做官(3)自(4)漫上8、(1)可以彈奏不加雕繪裝飾的琴,閱讀佛經。(2)先生住在江邊,曾經觀察過大江嗎?9、示例:小文你好,書房是一間能反映主人內心世界的屋子,內心世界的豐富并不完全表現為內部設施的“高大上”,而更應關注書房營造的氛圍,如劉禹錫所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取名方面,比起刻意“博眼球”,或許吳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語錄精神為廳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鑒。你覺得呢?10、CA項甲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明作者交往不凡;B項乙文“遇木而木折,觸石面石隕”,意在突出江水奔騰時的氣勢不凡;D項甲文以作者自己的居室為寫作對象,乙文以吳君的居室為寫作對象,甲文雋秀工整,乙文粗獷豪放。【參考譯文】【乙】吳君有志于學習,詩寫得很好,家鄉有山有林,生活很有樂趣,所以隱居,不求做官,家里的廳堂取名為“浩然”,(吳君)說:"孟子,是我的老師,他說:“我善于蓄養我的浩然之氣。"我私下里很喜歡這句話,但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請您為我說說孟子這樣說的緣故。”我回答他說:“先生住在江邊,曾經觀察過大江嗎?秋雨按時到來,大大小小的河溝里的水都滿了,所有的水流都向前流去,匯合成一條大江,江水又深又廣,充滿了山谷,淹沒了江中沙洲,漫上了丘陵,肆無忌憚地向前流去,遇到樹木樹木折斷,遇到石頭石頭掉落,浩浩蕩蕩地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抵擋它。先生您試著考究它,它為什么能這樣油活蕩蕩呢?水不要求自己很深,也不想往前流動,遇到高的地方就積聚起來不往前流。遇到低的地方就往下流,它忘掉自己,只是順應著外物而變化,不因為河道平坦而顯示自己的勇猛,也不因為河道險阻而表現得膽法。所以它浩浩蕩蕩地流到大海。古代的君子,以居住在簡陋的居室來蓄養自己的內心,內心充足,不期待外在。靜止的時候沒有人能猜測他的內心,行動的時候沒有人能阻擋他。富貴不能使他迷失自己,貧賤不會使他擔憂。身處患難不能使他屈服,面臨生死得失不能使他恐懼。他的內心大概沒有什么時候不充滿浩然之氣的。(2023年江蘇常州)【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保◤堘贰逗耐た囱罚疽摇渴袢藦堘?,陶庵其號也。少為紈袴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①、書蠹詩魔②,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③,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斷炊?;厥锥昵?,真如隔世。甲申④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覓死,又不能聊生,白發婆娑,猶視息人世⑤。恐一旦溘先朝露⑥,與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陶淵明、徐渭等,皆自作墓銘,余亦效顰為之。甫構思,覺人與文俱不佳,輟筆者再,雖然,盡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張岱《自為墓志銘》,節選)【注釋】①茶淫橘虐:喜愛品茶和下象棋。②書蠹詩魔:迷戀書籍和詩歌。③帙:本,冊。④甲申:明朝在這一年滅亡。⑤視息人世:茍活于人世。⑥溘先朝露:比喻突然死亡。7、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3分)(1)人鳥聲俱絕
(2)焉得更有此人(3)布衣疏食
(4)余亦效顰為之
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1)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2)盡言吾之癖錯,則亦可傳也。9、《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懷舊散文,表面上雖沒有說孤獨,但卻處處讓人感覺到作者的孤獨。請聯系同樣寫于明朝滅亡后的乙文加以分析。(5分)10、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一痕”“一芥”“兩三?!保褂冒酌枋址ǎ〉昧艘陨賱俣唷o聲勝有聲的效果。B.“見余大喜”一句表面上寫金陵人高興,實際上也寫出了張岱本人的興奮心情。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寫出了張岱貪飲,包含趣味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悅。D.《自為墓志銘》選段主要表達了悼己傷懷、世事消亡、感念故國的哀傷之情?!緟⒖即鸢浮?、(1)消失(2)哪能(3)穿布衣,穿麻布衣服、粗布衣服(4)仿效、學習、借鑒其它同義解釋亦可,對一個得1分,得滿3分為止。有小毛病,如寫了一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8、(1)霧氣凝結成的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颍罕ㄖ車鷱浡讱猓炫c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2)完全寫下我的癖好過錯,那么也是可以記載(流傳后人)的。第(1)題3分,“霧凇”“沆碭”“一白”是重點。第(2)題2分,“癖錯”“傳”是重點,“錯”也可以解釋為“缺點”。9、①“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獨”字,寫出了作者無人陪伴的孤獨。(答成“孤高自賞”,也對)②張岱自幼“極愛繁華”,喜歡熱鬧,“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因天氣原因不能出門,無事可做,孤獨感頓生。③“上下一白”言其大,“一痕、一點、一芥、兩三?!毖云湫 _@是個人在大自然面前因渺小而感覺到的孤獨。④作者與“金陵客”是漂泊者的偶遇,只能“強飲三大白而別”,這是一種“天地之間皆過客”的孤獨。⑤“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作者通過獨特的方式來化解故國之愁,卻被“舟子”一個“癡”字戳得更痛,這是一種不被理解的孤獨。⑥作者創作《湖心亭看雪》時,年屆半百,清軍南下,國破家亡,這讓他感到更加的孤獨。(“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更有繁華落盡后的孤獨之感)答出任意兩個點,得4分;多答出一個點,加1分;得滿5分為止。10、CC項,“張岱貪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證據不足?!疽疫x段參考譯文】蜀人張岱,號陶庵。年少時候是富家子弟,十分留戀繁華的場所,喜歡住漂亮的房子,愛穿鮮艷華麗的衣裳,經常吃美食,騎駿馬,家里有華麗的燈飾,愛觀看煙火,喜歡唱戲,喜歡聲樂,懂古董,喜歡花鳥,并且沉溺于喝茶下棋,迷戀書籍和詩歌,忙忙碌碌大半生,最后都成了夢幻泡影。五十歲的時候,國破家亡,隱居在山里躲避戰亂,所剩下的只有爛床、破茶幾、壞的銅鼎、彈不了的琴,以及幾本殘舊不堪的書、一塊缺角的硯而已。穿麻布衣服吃粗糧,還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想想二十年前,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甲申年(1644年)之后,我活得閑散慵懶,神志恍惚,既不能尋死,又不能維持生活,白發盤繞,仍然在人世間茍全活命。只怕有朝一日突然逝去,像草木一樣腐爛。想到古人如陶淵明、徐渭都自己寫作墓志銘,我也要仿效他們寫一篇。剛提筆構思,又覺得自己為人與文筆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地拿起、放下筆。雖是這樣,完全寫下我的癖好過錯,也是可以記載下來(流傳后人)的。(2022年江蘇常州)【甲】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答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攻大澤鄉,收而攻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史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有刪改)【乙】以中國幅員之大,歷年之久,不讀史書,何能知其梗概?鑒往以知來,援古①以證今,此如弈者觀譜,舊譜既熟,新局自創。天下事變雖繁,而吾人處之裕如②,蓋應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資參證。從古迄今,事變至賾③,處之者有經有權④,觀其得失而悟其會通,此讀史之益也。人之閱歷廣則智識高,智識高則禍端之來無所惴縮。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史在諸學問中,可喻之為皮板。羔裘豹飾⑤者,愛毛而不愛皮板。抑知無皮板則毛何所麗⑥?印度為世界古國之一,其文化可稱極高,而無歷史以記載,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然則居今而言復興文化,舍注意讀史,其道奚由⑦?(章太炎《讀史與文化復興之關系》,1932年秋演講于蘇州,有刪改)【注釋】①援古:引用古代事例。②裕如:輕松的樣子。③賾:zé,精微,深奧。④有經有權:有時堅持原則,有時隨機應變。⑤羔裘豹飾:穿著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⑥麗:附著。⑦其道奚由:從哪里選取道路?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吳廣素愛人(2)寧有種乎(3)如弈者觀譜(4)從古迄今(5)舍注意讀史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1)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2)人之閱歷廣則智識高,智識高則禍端之來無所惴縮。9.下面這則論據不宜用來替換乙文的第三段,請你說說理由?!豆盼妮嬕分v了一個故事,裴矩在隋朝為官,阿諛逢迎討好隋煬帝,入唐為唐太宗大臣,卻敢于直諫,甚至當面爭論。司馬光評論說:“君惡聞其過,則諍化為佞;君樂聞其過,則佞化為諍?!保ㄕ姡毖砸巹?;佞,花言巧語巴結人)10.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陳勝、吳廣就是魯迅說的“拼命硬干的人”,他們揭竿而起,英勇無畏地戰斗,給歷代統治者以深刻的歷史警醒。B.司馬遷特別擅長抒情,他《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C.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強調熟悉世界歷史的重要,他們讓我們懂得一個完全相同的道理。D.“鑒往以知來”讓我們想起成語“以史為鑒”,兩個“鑒”字都解釋為“鏡子”,《史記》就是這樣一面很好的鏡子?!緟⒖即鸢浮浚?)本題考查文言詞義。解答此題,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儲備,在學習中要注意識記文言實詞,還要注意由課內到課外的知識遷移。①句意:吳廣一向愛護士卒。向:平素,一向。②句意: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寧:難道。③句意:就好像下棋的人看棋譜。弈者:下棋的人。④句意:從古至今。迄:至,到。⑤句意:舍棄讀史書。舍:拋開,舍棄。(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應當注意做到字字落實,尤其是重點實詞的翻譯;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語、賓語需要補全;最后要注意語句的通順。①重點詞有:邢,懲罰。句意:各郡縣中吃盡秦朝官吏苦頭百姓,都起來懲罰當地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號召)。②重點詞有:智識,見識。句意:人的閱歷廣,那么見識就高明;見識高明,那么禍端就無從產生。(3)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乙文的第三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史在諸學問中,可喻之為皮板”,強調“史書是諸多學問中最重要的”,史書如皮板,其他學問如毛發,史如不存,學問亦不能獨存。材料中列舉“裴矩在隋朝為官,阿諛逢迎討好隋煬帝,入唐為唐太宗大臣,卻敢于直諫,甚至當面爭論”的事例,意在說明“君惡聞其過,則諍化為佞;君樂聞其過,則佞化為諍”,即“君王對臣子的影響。君正則臣賢,君不正則臣佞”。兩者論證的不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換。(4)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A.正確;B.有誤,司馬遷特別擅長敘事;C.有誤,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章太炎強調的是歷史對文化的重要性,他們讓我們懂得道理不相同;D.有誤,“鑒往以知來”中的“鑒”是“借鑒”的意思。故選:A。答案:(1)①平素,一向;②難道;③下棋的人;④至,到;⑤拋開,舍棄(2)①各郡縣中吃盡秦朝官吏苦頭的百姓,都起來懲罰當地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號召)。②人的閱歷廣,那么見識就高明;見識高明,那么禍端就無從產生。(3)乙文第三段的中心論點是“史書是諸多學問中最重要的”;材料中的故事講述的“君王對臣子的影響。君正則臣賢,君不正則臣佞”。兩者論證的不是同一道理,故不能替換。(4)A【點評】翻譯句子的原則是“信”“雅”“達”,翻譯時應當注意做到字字落實,尤其是重點實詞的翻譯;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和特殊句式,如主語、賓語需要補全,倒裝句要調整語序;再次要注意一詞多義現象,要結合具體語境準確解釋;最后要注意語句的流暢。【參考譯文】【甲】吳廣向來愛護士卒,士兵們有許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惹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軍官果真用竹板打吳廣。軍官又拔出寶劍來威嚇,吳廣跳起來,奪過寶劍殺死軍官。陳勝幫助他,一同殺死了兩個軍官。陳勝、吳廣召集并號令眾戍卒說:“你們碰到了大雨,都已經誤了朝廷規定的期限,誤期就會殺頭。就算朝廷不殺我們,但是防守邊疆的人十個里頭肯定有六七個死去。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鹾顚⑾嚯y道是天生的貴種嗎?”眾戍卒都說:“聽從您的命令?!庇谑蔷兔俺涫枪臃鎏K、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心愿。軍隊露出右臂作為標志,號稱大楚。他們筑起高臺,在臺上結盟宣誓,用尉的頭祭告天地。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首先攻下大澤鄉,吸收民眾參軍后接著攻打蘄縣。蘄縣攻下之后,就派符離人葛嬰率領部隊去奪取蘄縣以東的地方,攻打铚、酂、苦、柘、譙等地,都攻占下了。在行軍時又沿途吸收群眾參加起義軍,等到達陳縣,起義軍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兵幾萬人。攻打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在譙門中同起義軍作戰。守丞戰敗,被殺死了,起義軍就進城占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來集會議事。三老、豪杰都說:“將軍親身披著堅固的鐵甲,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秦王,進攻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國,論功勞應當稱王。”陳勝就立為王,宣稱要重建楚國。在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懲罰那些當地各郡縣的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涉?!疽摇恳灾袊鶈T之遼闊,歷史之悠久,不讀史書,怎能知道它的大略情況?借鑒以往可以引為教訓的事來了解未來,引用古代事例來證實現在的事,這就好像下棋的人看棋譜,舊的棋譜熟悉后,就會創設新的棋局。天下的事雖然繁雜,而我處理起來輕松自如,是應對的方法,古人的言行往往有現成的例子可以作為參考。從古到今,事情變得極為精微,處理事務的人有時堅持原則,有時隨機應變,看他們的得失而自己融會貫通,這就是讀史的好處。人的閱歷廣,那么見識就高明;見識高明,那么禍端就無從產生。古人說: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史書在諸多學問中,可以比作皮,穿著羊皮豹皮等裘毛衣服的人,愛惜裘皮衣服上的毛,卻不愛惜裘皮??墒菦]有皮,毛能附著在什么上呢?印度是世界古國之一,它的文化可稱得上極高,而沒有歷史來記載,至今印度人不能追想懷念前人的政治文化。既然這樣,那么現在說復興文化,舍棄讀史書,從哪里選取道路?(2021江蘇常州)【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禮記>二則》)【乙】少時閱唐宋以來諸詩家,不終卷,而己之才思涌出。遂不能息心凝慮①,究極本領。不過如世之選家,略得大概而已。晚年無事,取諸家全集,再三展玩②,始知其真才分、真境地。覺向之所見,猶僅十之二三也。因竊自愧悔:使數十年前,早從此尋繹③,得識各家獨至之處,與之相上下④,其才高者,可以擴吾之才;其功深者,可以進吾之功;必將挫籠參會⑤,自成一家。惜乎老至耄⑥及,精力已衰,不復能與古人爭勝。然猶幸老而從事于此,雖不能力追,而尚能見到,差勝⑦于終身不窺堂奧者。(選自清?趙翼⑧《<甌北詩話>小引》)[注釋]①息心凝慮:靜心思考。②展玩:展讀,賞玩。③尋繹:探求推理。④相上下:相比較。⑤挫籠參會:吸收、綜合和比較。⑥耄:八九十歲。⑦差勝:略微超過。⑧趙翼:清代文學家,常州人,乾隆進士。《甌北詩話》是趙翼的詩論專著,選文是這本書的自序。7.解釋下列加粗的詞。①教然后知困②學學半③究極本領④再三展玩⑤因竊自愧悔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②覺向之所見,猶僅十之二三也。9.請簡要分析乙文的寫作目的。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選文中“嘉肴”“大概”“參會”“終身”四個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中的常用義相同。B.《論語》中的“溫故知新”與甲文中的“教學相長”提示我們:學習方法靈活多樣,選擇恰當的方法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C.趙翼曾經評論說很多人讀經典是“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從乙文的“愧悔”來看,他自己也犯過相同的錯誤。D.趙翼雖能“知不足”,但是不能“自反”,忘記了諸葛亮《誡子書》中的警告,晚年落得個“意與日去”“悲守窮廬”的結局。【參考答案】(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①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困惑。②句意: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學學半: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③句意:窮盡本領。究極:窮盡,終極。④句意:一次又一次地展讀,賞玩。再三:一次又一次。⑤句意:因此偷偷地感到后悔慚愧。竊:偷偷地,私自。(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雖,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句意: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是不知道它的好處的。②重點詞:覺,發覺。向,以前。猶,好像。句意:發覺之前所閱讀收獲的東西,僅僅是這些書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罷了。(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乙文中“惜乎老至耄及,精力已衰,不復能與古人爭勝。然猶幸老而從事于此,雖不能力追,而尚能見到,差勝于終身不窺堂奧者”,可以看出乙文強調的是:少時讀書要用功,讀出真意,但其實是做不到的,因為很多書只有閱歷深了,才能讀懂。且讀書也是對話,同樣的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A.有誤,“參會”古今義不同,古義是綜合和比較;B.有誤,“溫故知新”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敖虒W相長”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C.正確;D.有誤,趙翼能“知不足”,能“自反”。故選:C。答案:(1)①困惑;②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③窮盡,終極;④一次又一次;⑤偷偷地,私自。(2)①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是不知道它的好處的。②發覺之前所閱讀收獲的東西,僅僅是這些書本中的十分之二三罷了。(3)少時讀書要用功,讀出真意,但其實是做不到的,因為很多書只有閱歷深了,才能讀懂。且讀書也是對話,同樣的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4)C【點評】“之”的用法:①旁人皆為之感愴(之:代詞)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與民同游觀之樂(之:的)④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補充音節)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⑦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后置的標志)【參考譯文】【乙】年輕時讀唐宋以來諸家詩,經常不終卷,便覺得自己才思涌出,于是不能靜心思考。究盡從唐宋諸家詩中得到的本領,不過和當時一般選家不相上下,不過是知其大概罷了。晚年無事,拿來唐宋諸家的全集,再三玩味才慢慢在唐宋諸家詩中看到了真才學,真境地。也明白了以前所知曉的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于是暗自懊悔:假如幾十年前,很早就從這方面探求推理,能夠領悟各家的獨到之處,將他們相比較,那些才能高的人,可以擴展我的才華;那些功夫深厚的人,可以使我的學問有長進;一定能將他們吸收、綜合和比較,自成一家,可惜年紀大了,精力已經衰竭,不再能和古人爭個上下了。但是我還幸運的是到老了還能從事這件事,即使不能奮力追趕,但還能看到,略微超過那些終身都不能明白其中奧妙的人。(2020江蘇常州)【甲】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墩撜Z》)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熬犹煜轮畯V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乙】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①,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③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④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徒役⑤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⑦矣。”(《史記?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注釋】①拜禮:拜見并接受聘禮。②中諸侯之疾:切中諸侯的弊病。③所設行:措施和作為。④用事:當政,掌權。⑤徒役:服勞役的人。⑥窮;走投無路、困厄。⑦濫:不加節制,亂來。(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①曲肱而枕之
②威武不能屈
③軍于城父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⑤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①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②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3)在陳蔡被圍,弟子們餓得站不起來,孔子為什么還不停地講學、誦讀、彈琴、歌唱?請結合甲乙兩部分材料加以綜合分析。(4)對甲、乙兩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稱贊顏回貧賤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要能自得其樂。B.孟子認為符合仁、禮、義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孫衍、張儀之流不是大丈夫。C.在幾段選文中,對“賢者、士、仁者、君子”這幾種人的道德要求是趨向于一致的。D.選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個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中我們最常用的意思相同?!緟⒖即鸢浮浚?)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①句意:彎著胳膊做枕頭。肱: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句意: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屈:使…屈服。③句意:駐扎在城父軍:駐軍、駐扎;④句意: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弘毅:弘,廣大。毅,強毅;⑤句意:他所指責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刺譏:批評、指責;(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于,對于。如,像。句意: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②重點詞:句意: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3)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解答??鬃右恍斜焕г陉悋鴷r,糧食斷絕,隨從一一餓倒,生命危在旦夕,就連被孔子稱為最勇敢的子路這時也沉不住氣了。孔子還不停地講學、誦讀、彈琴、歌唱,很好地闡釋了“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節。而孔子認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臨危不忘義,處驚而不變,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的士節寫下了形象的注解。(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分析文章內容。ABC.正確;D.有誤,選文中的“存心”的意思是存在心里,而其今義是:故意。故選:D。答案:(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駐軍、駐扎;④弘,廣大。毅,強毅;⑤批評、指責。(2)①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②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3)孔子在弟子們餓得站不起來,還不停地講學、誦讀、彈琴、歌唱,很好地闡釋了“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節,而孔子臨危不忘義,處驚而不變,用自己的行為為他所倡導的士節寫下了形象的注解。(4)D?!緟⒖甲g文】【甲】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有作為、有節氣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泵献诱f:“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薄疽摇靠鬃舆w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鬃訙蕚淝巴菀娀囟Y,陳國、蔡國的大夫們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指責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被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于是就共同調發役使將孔子圍困在野外??鬃記]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痹诱f:“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2019江蘇常州)【甲】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乙】針,生于山中①,處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長其尾②而銳其剽eq\o\ac(○,3),頭铦達④而尾掉繚⑤。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洞而行。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縫表。又以連里。既能合縱,又善連橫。無羽無翼,反復甚急。日夜合離,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飾帝王。功業甚博,不顯賢良。簪以為父⑦,管⑧以為母。用時則出,不用則藏。(選自《荀子·賦》,有刪改)【注釋】①生于山中:縫衣針用金屬制成,而礦石在山中,所以說“生于山中”。②尾:線。③剽(piao):針尖。④铦達:銳利挑達,暢通無隊。⑤掉繚:搖曳而纏繞的樣子.形容線的長。⑥尾收而事已:線尾打結就新衣完工。⑦簪以為父:簪,大針。一般小針由這種大針磨細而成,所以說“簪以為父”。⑧管:存放針的圓管狀工具。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1)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2)持就火煬之(3)則第二板已具(4)長其尾而銳其剽(5)以成文章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9.甲段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個步驟,請把空缺的三個步驟填在橫線上。(3分)設置鐵板→放置鐵范→→→按平板面10、對甲、乙兩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甲段“每字為一印”說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說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數印”說明字印數目是活的。B.乙段從多方面介紹針,尤其是運用多種修辭,生動展示了小小縫衣針上下穿梭,默默無聞為人們趕制衣裳的可愛特點。C.“鐵范置鐵板上”和“上飾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則以紙帖之”和“不用則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D.甲段語言平實,乙段語言華麗,但都充分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學嚴謹,表意清晰。【參考答案】7.(1)蒙,蓋(2)靠近火(3)準備好(4)使針尖變得銳利(5)花紋8.(1)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2)剛開始產生的時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卻很小。9.紙灰冒之密布字印持就火煬10.D【參考譯文】【甲】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昇,又創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制成一個字模,用火來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一灰東西覆蓋它。想要印刷,就拿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滿一鐵框就作為一板,拿著它靠近火烤它;藥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塊平板按壓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樣。如果只印刷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刷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別快。印刷時通常制作兩塊鐵板,一塊板正在印刷,另一塊板已經另外排上字模,這一塊板印刷剛剛印完,那第二板已經準備好了,兩塊交替使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幾個字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字模,用來防備一塊板里面有重復出現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做的標簽分類標出它們,每一個韻部制作一個標簽,用木格儲存它們。【乙】針,出產于山里,放置在屋子中。剛開始制作時很大,而制成后很小。它的尾巴很長而末端很尖,頭部銳利而尾巴綿長。(針)沒有智慧沒有技巧,卻善于縫制衣裳。既不偷盜也不行竊,卻要打洞而行。它一往一來地活動,尾上打結就開始做事。尾巴打結工作就開始,尾巴再打結工作就停止。既能夠縫衣服外層,又能夠補綴衣里;既能夠合攏豎向,又善于連結橫向。沒有羽毛,也沒有翅膀,反復來回很匆忙。它日夜使分離的相合,從而制成花紋。下能夠遮蓋百性,上能夠裝飾帝王。功勞業績非常大,卻不炫耀自己賢良。把簪子當父親,把管子當母親。用它時,它就出現;不用它時,它就隱藏。(2018江蘇常州)【甲】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雌?。”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惫c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保ㄟx自《曹劌論戰》)【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為南土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國有亂。將軍蔓子性行剛烈,曉暢軍事,夙夜籌謀。遂請師于楚,許以三城。楚王終救巴,蔓子亦身披堅執銳。巴國既寧,楚使請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禍難,誠許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寧死,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國,以頭授楚使。楚王嘆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之禮葬其頭。巴國葬其身,亦以上卿禮。(摘自《華陽國志》,有刪改)【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1)犧牲玉帛:(2)齊師敗績:(3)夙夜籌謀:(4)楚使請城:(5)乃自刎以死國: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l(1)彼竭我盈,故克之(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為!9.乙文中楚王為何要“以上卿之禮”來厚葬巴蔓子將軍?(2分)10.對兩個選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甲文著力運用精彩的對話描寫來推動情節發展,揭示主題和表現人物性格。B.乙文主要是通過描述楚王的言行從側面來刻畫巴蔓子這一感人形象的。c.甲、乙兩文都略寫戰爭過程,甲文是為了突出曹劌的謀略與機智,而乙文則是為了突出楚國軍隊的勇猛與強大。D.曹劌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國”、陳勝的“舉大計”與諸葛亮的“興復漢室”都表達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悲憤之情。【參考答案】7.(1)祭祀用的豬牛羊等。(2)軍隊潰敗。(3)日夜。(4)請求兌現承諾的城池。(5)為國而死。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字詞含義的理解和把握。前兩小題是課內部分,相對簡單。后三題是課外內容?!百硪埂笨陕撓怠冻鰩煴怼分械摹百硪箲n嘆”,而“死國”可聯系《陳涉世家》中的“死國可乎”。8.(1)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2)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樣的臣子,還要城池干嗎!解析:翻譯時,要注意翻譯的規則與技巧:(1)連猜帶蒙,力爭讀懂;(2)逐字解釋,用詞慎重;(3)查漏補缺,句意要通;(4)注意句式,內外兼工。9.巴蔓子為了國家的安危能夠挺身而出,為了國家的完整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全,使楚王敬佩。解析:本題主要是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只要將巴蔓子的特點概括出來即可。10.A解析:B項不是“通過描述楚王的言行”來刻畫,而是對巴蔓子進行的正面描寫。C項中乙文是為了刻畫巴蔓子的人物形象。D項中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國”和諸葛亮的“興復漢室”不能表達“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悲憤之情?!緟⒖甲g文】【乙】周武王打敗殷商后,把姬姓子弟分封在巴地,授予官職,在江州建都,成為南方諸侯的首領。周朝末年,巴國發生叛亂。將軍蔓子性情剛毅勇猛,精通軍事,日夜想辦法平亂。于是向楚國請求軍隊支援,允諾給楚國三座城池。楚王最終救援了巴國,蔓子也親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參戰。巴國叛亂平定后,楚國的使者來要求兌現許諾的三座城池。蔓子說:“借助楚國的軍力,消除我國的災難,確實許諾給楚王城池,但巴國的土地不能分割。寧愿死,把我的頭顱提給楚王謝罪,城池也不能給他?!庇谑亲詺⒀硣瑢㈩^顱給了楚國的使者。楚王感嘆說:“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這樣的臣子,還要城池干嗎!”于是用最尊貴的上卿喪禮的規格埋葬了他的頭顱。巴國埋葬他的身軀,也用了上卿喪禮的規格。(2017江蘇常州)【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乙】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陽樓峙于江湖交會之間,朝朝暮暮,以窮其吞吐之幻態,此其所以奇也。樓之前為君山,如一雀尾香爐,排拆水面,林木歷歷可數。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如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白溪練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閑淡。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暮,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洶涌,震撼城郭。予時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③,泫然不能自已也④。昔滕子京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之,子京曰:“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發登朝⑤,入為名臣,出為名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矣⑥,有何可哭?(袁中道《游岳陽樓記》,有刪改)【注】①委:水流所聚,匯集。②練:白色絲絹。③愀然:形容神色嚴肅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樣子,多指流淚。⑤束發:年紀輕。⑥政最:政績考核第一等。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⑴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⑵而或長煙一空:________⑶林木歷歷可數:________
⑷泫然不能自已:________⑸左遷此地:________【解析】前三題是應該是課內部分,相對簡單。景:日光、陽光;明:明媚(可結合“春和景明”這個由兩個主謂結構構成的并列結構來分析)?;颍河袝r。歷歷:清清楚楚(可參考《核舟記》中“珠可歷歷數也”句解釋)。自已:控制(抑制)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自,自己;已,控制(在《一面》中有文下注釋的)。左遷:貶官,降低官職(應該學過的,我們應該學過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文言文詞語解釋,課內的不允許丟分。課外的其實還是來自于課內,如“歷歷”來自于《核舟記》中“珠可歷歷數也”、“左遷”來自于《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自已”即使答不對,也不丟分。)8.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譯文:
(2)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白溪練上。譯文:
【解析】翻譯的規則和技巧就是——①連猜帶蒙,力爭讀懂;②逐字解釋,用詞慎重;③查漏補缺,句意要通;④注意句式,內外兼工。第一句是課內名句:波動的月光閃爍著金色(動景),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靜景)。⑵時(不時)有(有)小舫(小船)往來(來來往往),如(像)蠅頭細字(蒼蠅頭一樣細小的字),著(可解釋為“寫”,因為主語是“蠅頭細字”)(于)白(白色)溪(不用翻譯吧)練(見文中注釋)上——后半句比較繁,可以翻譯為:寫在白色絲絹般的溪水上。(文句翻譯,課內的不允許丟分。課外文句,抓住其中關鍵詞,如“時”“細”“著”等,即可理順全句大意。)9.乙文作者為什么認為滕子京不該靠著岳陽樓欄桿大哭?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答:
【解析】這其實是一道翻譯題。文中句子是“然其束發登朝,入為名臣,出為名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己,不久報政最矣,有何可哭?”翻譯出來就是:滕子京年紀輕輕就入朝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統領軍隊是知名的將帥,年輕時就已漸漸展示了過人的才華,又有范仲淹這樣的名士做知心好友,更可貴的是,貶官不久政績考核第一等(政績卓著至極)。注意,文中還有兩處注釋幫你哦。(文言文內容理解,出簡答題,一是圈定答案范圍,二是參照分數,判定有幾點,再用自己的話說明。)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D)(2分)A.
甲文描寫的是洞庭湖的晝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寫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B.
甲文中“把酒臨風”與乙文中“取酒共酌”兩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釋懷的真實寫照。C.
乙文描寫岳陽樓聳立于江湖交匯的地方,樓前正對著君山,樓的景觀因水而雄壯,因山而美麗。D.
乙文作者游岳陽樓時心情是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上午“閑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窘馕觥窟@道題的迷惑性很大,一定要仔細推敲。A、C正確,B基本正確。這樣說是因為“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釋懷”可以推敲推敲(古人往往是,并不意味全部是;全文是,并不意味節選也是。但靠上去貼個標簽也沒有問題)。C項中“樓前正對著君山”可能是“干擾項”,原文“排拆水面”(劈開水面,正對著這座樓)學生一時難懂。D比較明顯,但“時間順序”也有可能干擾“情感變化”:時間只是順序,景色變幻才是外因,所以,“作者游岳陽樓時心情是因為景物的變化而變化的”?!伴e淡”是因為“風日清和,湖平如熨,時有小舫往來,如蠅頭細字,著白溪練上”,“雄快”是因為“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傍晚“愀然以悲”是因為“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洶涌,震撼城郭。予時四望慘淡”。(文言文內容理解,出選擇題,要求每一個選項,都要在原文中找到出處和依據。)【參考譯文】【乙】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條河流匯集而成,岳陽樓聳立于江湖交匯的地方,早早晚晚,看盡它變幻無窮的吞吐之態,這是岳陽樓奇特的地方。樓前面是君山,像一尊雀尾爐,劈開水面,正對著這座樓,山上的樹木清晰可數。所以樓的氣勢,有了水才雄壯,有了山才美麗。我們出游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湖面像被熨燙過一樣平坦。時常有小船來來往往,像蠅頭小字,附著在白練似的溪流上。舉酒同飲,意趣閑淡。中午時分,風漸漸大起來,湖水有汩汩的聲音。很多船只排陣而來,景色雄壯讓人愉快。傍晚時分,狀如炮車般的云升騰起來,狂風大作,湖面波浪奔騰,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洶涌起伏,震撼城郭。我這時環顧四周一片慘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憂懼悲傷,傷心流淚而且不能自制了。從前滕子京被貶官到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憂郁,擴大原有城樓的規模而有了現在的岳陽樓。等到完工,賓客同僚請典禮大樂慶祝落成。滕子京說:“簡直要扶著欄桿大哭一場才覺得痛快”。但是,他年紀輕輕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統領軍隊是知名的武將,年輕時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又有范仲淹這樣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貶官)不久政績卓著至極,有什么值得哭的呢?(2016江蘇常州)【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舟左右有窗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舟長曾不盈寸,人、窗、爐、文,鉤畫了了,眾妙皆備。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魏學洢《核舟記》)【乙】惲壽平,號南田,明末常州武進人。少敏慧,八歲詠蓮,驚其師長。隨叔父惲向攻詩畫,藝日進。其父惲日初為國子監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謀救國。明末喪亂,十余歲而隨父兄抗清。多與奇人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①死生,他人色沮神喪,而南田意氣如常。二兄繼死,明亡,與父歸故里。天下漸定,誓不應科舉,賣畫以贍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雋②之致,松柳夾岸,游魚喋③水,風煙俱凈,寄情悠遠。重寫生,常灌花南田,極力描摹,天機④物趣,畢集毫端。其“沒骨法”花卉,空靈妍妙⑤,著紙欲飛,筆簡意豐,獲譽“神品”。名動天下,創“常州畫派”。崇尚氣節,臨富貴而不失其本心,葉售畫度日,然非其人不與也。遇知己,累日點染⑥;非其人,視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葉也??禑洉r,尚思復明,與復社遺士唱和,有《甌香館集》傳世。(選自《甌香館集·序言》,有刪改)[注]①恍惚:捉摸不定。②幽雋:幽靜美麗。③喋:吸。④天機:自然界的秘密。⑤妍妙:精妙。⑥點染:點綴景物和著色。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清風徐來________(2)舟長曾不盈寸________(3)賣畫以贍父________(4)畢集毫端________(5)臨富貴而失其本心________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1)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其人,視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葉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同為技藝高超的藝術家,和王叔遠相比,惲壽平有哪些獨特的地方?(依據材料,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簡桃核修狹者”“筆簡意豐”的“簡”意思不相同,“眾妙畢備”的“畢”和“風煙俱凈”的“俱”意思相同。B.詠蓮、學藝、與俠士游的敘述,為下文彰顯主人公的崇高氣節作了很好的鋪墊。C.“冷淡幽雋”的繪畫風格是由畫家的個性和家學淵源決定的,寄托了惲壽平對悠遠深厚的中華繪畫文化的深刻理解。D.“重寫生,常灌花南田,極力描摹”是惲壽平取得藝術成功的重要原因。【參考答案】7.(4分)(1)緩緩地(2)竟然不滿一寸(3)贍養父親(4)筆下,筆底,筆端(5)丟失他的天性[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掌握能力?!靶臁迸c“曾不盈寸”是課內文言文實詞解釋,書本上有現成的解釋,這是考查識記能力。(3)“贍父”是一個動賓短語,采用現代漢語組詞法分別組詞。(4)“毫端”重點是解釋“毫”,聯系上下文,從而確定“毫”的意思是“筆”。(5)“失其本心”,這樣短語的曾經出現在《魚我所欲也》中:此之謂失其本心。從而明確“失其本心”是“喪失了他的本性”,放在居中,聯系上下文翻譯得通順。8.(5分)(1)曾經贈送我一個核舟,刻的應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2)不是他看得起的人,把太多錢財當作草芥一類沒有價值的來看,不會買一朵花一片葉。[解析]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1)“嘗貽”是“曾經贈送”的意思,“蓋”表示推測,“泛”是“泛舟”“游覽”的意思。關鍵詞翻譯準確后,然后調整語序,使之通順。(2)“非其人”的翻譯要聯系上下文來推測。從而確定為“不是他看得起的人”;“市”是“買”的意思。9.(3分)坦然面對生死,崇尚氣節,不重錢財,具有開創性。[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分析的能力。兩個人相同的地方是“技藝高潮”,而惲壽平獨特的地方要抓住細節分析。從“而南田意氣如?!笨芍疤谷幻鎸ι馈?;從“崇尚氣節,臨富貴而不失其本心”可知“崇尚氣節,淡泊名利”;從“創‘常州畫派’”可見其“開創性”。10.(2分)C[解析]本題考查詞語解釋以及內容的概括與分析能力。C選項的錯誤,選文沒有介紹惲南田的繪畫風格形成的原因,屬于“無中生有”型?!緟⒖甲g文】【乙】惲壽平,號南田,是明末常州武進人。從小思維敏捷,聰慧,八歲是歌詠蓮花,使他的老師家長都驚訝。跟隨他的叔父惲向攻學詩畫,技藝日漸增長。他的父親惲日開始是國子的監生,曾經上書《守御十策》來謀圖救國的方法。明朝末年天下戰亂,十多歲就跟隨父親,哥哥參與抗清運動,經常和奇人、俠士在一起到處奔走,生死琢磨不定。其他人面露沮喪神色,而南田意志和臉色像平常一樣。兩個哥哥相繼死去,明朝滅亡,惲壽平和父親回到故鄉。天下漸漸安定,惲壽平發誓不在參加科舉考試,賣花來贍養父親。他的山水畫很有冷淡,幽靜美麗的情致,松樹,柳樹生長在兩岸,游泳的魚兒吸著水,風停了,煙霧都消散凈盡,畫中寄予深遠的情感。惲壽平看重寫生,經常在南田澆花,此時他極力對比描畫,自然的秘密、事物的情趣都聚集在弊端。他“沒骨法”的花卉空靈、精妙,落到紙上就要飛起來,筆畫簡單意蘊豐富,獲得“神品”的贊譽,聲名驚動天下,開創了“常州畫派”。他崇尚氣節,面對富貴也不失去他的本心,靠賣花度日,但是不是不贈送給別人。如果遇到知己,他就整天點綴景物著色。不是他看得起的人,把太多錢財當作草芥一類沒有價值的來看,不會買一朵花一片葉??滴跄觊g,他還想著光復明朝,與光復社稷的志士相呼應,有《甌香館集》流傳于世上。(2015江蘇常州)【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材料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蘇州多產梅?;蛟唬骸懊芬郧?、以欹①、以疏為美?!惫挞谝?。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③之隱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⑥: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予購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廣貯蘇杭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ú牧铣鲎札徸哉洹恫∶佛^記》)【注釋】①欹(qí):傾斜。②固:本來。③孤癖:特別嗜好。④鬻(yù):賣。⑤斫(zhuó):砍削⑥重價:大價錢。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1)芳草鮮美:(2)漁人甚異之:(3)遏其生氣:(4)安得使予多暇日: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譯文:(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譯文:9.按要求從甲乙兩文中摘錄相關句子。(2分)(1)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2)描寫作者“療梅”方法的句子:10.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A.“欲窮其林”與“窮予生之光陰”的“窮”用法一樣,“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B.甲文中的“豁然開朗”一掃武陵的心中的疑懼,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乙文借梅議政,抨擊了統治者對人才的摧殘,表達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與“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D.甲文語言質樸、生動,跟桃花源的氛圍與人物渾然一體;乙文語言節奏鏗鏘,極富感情,形象表達了作者的愛憎?!緟⒖即鸢浮?.(1)鮮嫩(新鮮、鮮艷)美麗(2)以之為異。即“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3)生機(朝氣)(4)怎樣才能(怎么能夠)(共4分。關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的小毛病,如寫了一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8.(1)田間小路交錯相通,能相互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2)但是梅樹枝干的傾斜、稀疏、彎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賺錢的人以他們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共5分,第1句2分,第2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9.(1)甲文: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乙文: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共2分。答對一處得1分)10.C(2分)【解析】“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的是詩人建功立業的心聲?!緟⒖甲g文】蘇杭盛產梅。有的人說:“梅樹以枝干彎曲、傾斜、稀疏為美?!惫倘蝗绱恕5敲窐涞闹Ω傻膬A斜、稀疏、彎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賺錢的人以他們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畫這士這種獨特的癖好的隱情明白地告訴賣梅的人,(讓他們)砍掉端正的,培養傾斜的側枝,剪去筆直的枝條,阻遏它的生機,這樣來謀取高價,于是江浙的梅都樹都病殘了。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樣的地步??!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我為它們流了三天淚,于是發誓要治好它們。放松它們,讓它們順著自己的本性長,毀掉那些盆子,把梅都種在地里,解開捆綁它們的棕繩。唉!我怎樣才能擁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又有很多空閑的田地,大量貯藏蘇杭的病梅,耗費畢生的時光來治療這些病梅呢?(2014江蘇常州)【甲】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選自《列子·愚公移山》)【乙】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①兩黃蛇,把兩蛇,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名曰夸父。后土②生信,信生夸父??涓赣啡沼?,與日逐走,逮之于禺谷③,入日??视蔑?,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④,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選自《列子》《山海經》,有改動)注釋:①珥:戴著玉制耳飾。②后土: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句龍。③禺谷:禺淵,太陽落下去的地方。④尸膏肉所浸:被他尸體的膏肉浸潤。17.解釋下列詞語。(4分)(1)固不可徹:▲(2)無窮匱:▲(3)把:▲(4)逐走:▲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甚矣,汝之不惠。▲(2)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9.對甲、乙兩個選段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A.甲段寫小孩“跳往助之”,意在說明愚公移山的行為深得人心。寫愚公與智叟的辯論,意在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堅。B.甲、乙兩段中“子又生孫”“信生夸父”“生鄧林”三個“生”的意思完全相同。C.就刻畫人物的手法而言,甲段除了使用語言和神態等手法外,還借助孀妻遺男和智叟從正、反兩方面來刻畫愚公形象,相對而言乙段刻畫夸父所使用的手法較少。D.甲、乙兩段都敘述故事,語言簡潔,但又不失生動,是古典文學的典范之作。20.讀了以上兩則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請聯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3分)答:▲【參考答案】17.(1)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2)沒有窮盡(3)拿、持(4)競跑、賽跑共4分,對一個得1分。關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有小毛病,如寫了一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18.(1)你太不聰明了。(2)沒等他到達(大海),半路上(就)渴死了,夸父丟掉了他的木棍。(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19.B(2分。前兩個“生”的意思相同,均為“出生,誕生”,后一個“生”的意思是“生長”)20.對愚公“精神”“做法”均持否定態度的該點不得分;對愚公“做法”提出商榷的,酌情給分;對夸父贊揚、批評皆可:贊揚其精神,批評其不自量力,也可辯證地看待。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一:愚公和夸父都心懷“夢想”,都具有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頑強拼搏精神(1分),這種精神可以鼓勵我們戰勝生活中的困難(1分),因此,這種精神永遠有價值,有意義,我們要繼承并發揚(1分)。答案示例二:愚公心懷移山“大志”,并為實現“大志”付諸努力,克服困難,體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1分),在我們努力實現“中國夢”的今天,必須弘揚“愚公精神”(1分);夸父雖有“夢想”,但不切實際,不自量力,注定失敗,必須摒棄(1分)?!疽椅膮⒖甲g文】極為荒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載天。有一個戴著兩條黃蛇狀玉石耳飾的人,手拿兩條蛇,右手拿著青蛇,左手拿著黃蛇,名字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涓赶胍汾s太陽的影子,和太陽競跑。等到他追到禺淵,太陽落入了(禺淵)??涓缚诳氏胍人?,(于是)奔赴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夸父)想向北跑往大海喝水。沒等他到達,(就)渴死在了路上,夸父丟掉了他的木棍。(木棍)被他尸體的膏肉浸潤,長出了桃林,(后來)桃林擴大到了(方圓)數千里。(2013江蘇常州)【甲】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開仰實業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真題解析
- 2025年注冊稅務師歷年真題摘選附帶答案
- 智能健身器材設計與制造-全面剖析
- 兒童行為矯正研究-全面剖析
- 數字化時代兒童語言社會化過程-全面剖析
- 智能制造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關鍵技術研究-全面剖析
- API接口重用性評估與提升策略-全面剖析
- 人工智能輔助喉癌化療方案-全面剖析
- 視覺符號與身份認同-全面剖析
- 2024-2030年中國驅蚊用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10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4年遼寧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中國移動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小學課本劇一年級《咕咚來了》-劇本
- 部編 2024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6課《明朝的對外關系》說課稿
- 酒店與旅游地產投資
- 消防員的敬業與榮譽
- 2025年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進度安排表
-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