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1.戰國時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階層的立場上,提出了“兼愛”“非攻”的主張,但其思想并沒有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認可,其影響力日漸衰微,走向邊緣。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墨家思想()
A.局限于諸侯爭霸的需要B.缺乏社會下層民眾的支持C.未適應歷史發展的潮流D.未能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2.有學者認為,雖然儒學在不同歷史時期其表現形式不盡相同,發生了內生性的演變,但崇尚和諧、愛好和平、天人合一、與人為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連續的。該學者的觀點可用于解釋()①儒學的創新性不足②儒家文化的源遠流長③儒學的傳承與發展④儒學地位的不可動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里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長安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云集成群。這些現象()
A.表明中國航海技術領先世界B.說明長途貿易依賴海路運輸C.推動了區域間文化融合統一D.擴大了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4.綠松石在古埃及為法老所控制,是王權與神權的象征。考古發現在埃及前王朝時期涅伽達文化I時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發現一些當地無法生產的綠松石、青金石、玻璃珠。這一發現可以用來說明古埃及()
A.以小農經濟作為基礎B.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C.奉行對外擴張的國策D.或已與周邊進行貿易(★★)5.有一個歷史研究小組在對中古時期某一文化進行研究時提取了如下關鍵詞。由此可知,他們研究的主題是()
關鍵詞:兼收并蓄;基督教文化;溝通東西方的橋梁;助力文藝復興
A.古羅馬文化B.拜占庭文化C.阿拉伯文化D.俄羅斯文化(★★★)6.奇穆文化(約公元1000年到1461年)分布在特魯吉羅(秘魯)南北的沿海谷地,崇拜月神“夕”,印加人尊奉的太陽神僅居次要地位。但是,1200年以后,將太陽神作為主神崇拜的地位逐漸確立起來。這一變化出現的原因是()
A.瑪雅文化的興盛B.阿茲特克文明的傳播C.印加帝國的擴張D.自然崇拜現象的流行(★★)7.從公元前2000年起,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陸續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印歐人憑借馬和馬拉戰車等武力上的優勢,或征服遷入地區的居民,或與被征服者融合,分別形成波斯人、雅利安人、希臘人等。據此推斷,印歐人的遷徙()
A.擴大了游牧文明的影響B.統一了歐亞非主要文明C.推動了區域文化的形成D.促成了奴隸社會的轉型(★★★)8.自1848年之后,全世界的移民數量急劇增長。截至二戰全面爆發之時,已有超過5500萬人遷入美洲,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大西洋彼岸的移民。這些移民使()
A.美洲大陸得到初步開發B.混血人口成為當地主流C.印第安文化影響力減弱D.美洲居民得以和睦相處(★★★)9.在美國的民意測驗中,1965年希望減少移民的美國民眾只占美國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20世紀90年代的民意測驗持續表明,超過60%的美國民眾贊同減少移民人數。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這一時期美國人口增長過快,財政負擔加重B.移民增多導致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并嚴重對立C.移民與美國公眾在文化和生活上的矛盾增多D.受到美國政府推行的歧視性移民政策的影響(★★★)10.自古以來有大量外來的農作物傳入中國。秦漢至唐宋的外來農作物名稱是胡蘿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稱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蔥、洋白菜。外來作物命名的變化反映了()
A.精耕細作農業模式的發展B.天下觀念不斷改變C.對外貿易路線的重要變化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11.18世紀,中國茶傳入英國時,一直伴隨著關于飲茶合適與否的爭論。18世紀晚期,英國有人在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飲茶,同時搭配以面包、蛋糕等食品,這一做法在19世紀進一步得到豐富,并最終定型為舉世聞名的英國下午茶,成為日常生活中和社交必不可少的內容。這反映了()
A.地域差異影響文化形態B.中國茶文化推廣的艱難C.不同文化交融的漸進性D.英國文化的包容性較弱(★★★)12.在“希臘化時代”,中東第一次大規模地引進了巴比倫、波斯和希臘文化等文明。同時,以西亞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向希臘的輸出也空前加強,例如中東的天文學、占星術和宗教。這體現了“希臘化時代”()
A.文化交往呈現出雙向性B.文明沖突碰撞十分激烈C.東西方文明交融最明顯D.希臘是文明交流的中心(★★★)13.19世紀初,俄國軍隊進入西歐,使成千上萬的俄國人突然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俄軍將士深深地被經歷過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的人民生活和社會的進步所吸引。對于那些優秀的貴族軍官來說,遠征西歐使他們有機會直接會見那里的自由派人士。這側面說明()
A.反法同盟難以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B.拿破侖戰爭推動啟蒙思想的傳播C.俄國資產階級反思沙皇的集權體制D.大革命成為俄國改革運動的先導(★★)14.有學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的民族主義蔓延到更廣闊的世界,使各民族自己開創命運的自由主義精神在時代上被定格為最普遍的價值,且是不可倒退的。該學者意在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
A.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B.推動了民族主義的傳播C.促進了亞非國家的團結D.改變了各洲的力量對比(★★★)15.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由明嘉靖年間的范欽所建。閣內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不少已成為海內孤本;閣內保存了一部分雕版,彌補了明代古籍雕版存世極少的遺憾。據此可知,天一閣的修建和保護()
A.奠定了近代出版業大發展的基礎B.體現了當時統治者對藏書的重視C.發揮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功能D.得益于當時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16.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故宮是中華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廟和社稷壇分列兩側,外朝和內廷前后分區,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寢”的古代禮制要求。可見,北京故宮體現了()
A.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B.中國古代文明的某些特征C.建筑技術水平世界一流D.中國社會形態演進的步伐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儒家思想在西方傳播較晚,當時近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16世紀末,耶穌會士來華后翻譯了“四書”“五經”。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中西方之間的對話處在相對平等的位置上,耶穌會士們的翻譯在西方產生了很大影響。伏爾泰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真理絕不與迷信混同”,他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看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體之一。有學者認為,“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17和18世紀的整個思想模式發生了轉變,而轉變之后,在許多方面與孔子思想都很相似”。——摘編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傳播》材料二“西學東漸”不僅直接影響著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種學和社會種學,也填補了許多中國文化中原來沒有的元素。自然科學中的聲、光、電、醫學等科學技術隨著“西學東漸”逐漸融入中國文化當中,并且通過具有先進思想之國人的學習與研究,中國本地的近代科學也開始形成并且逐步發展。不僅如此,關于近代科學的分類也漸次走向專門化,形成比較系統的領域。近代的中國隨著“西學東漸”在發生著改變,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變了中國古老的思想文化領域,新領域的開拓和新科學的建立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文化的結構。——摘編自《“西學東漸”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儒家思想西傳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學東漸”對中國近代的影響。(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東西方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清律例》明確規定:一切官員及軍民人等,如有私自出海經商,或移住外洋海島者,斬立決。清政府也頒布過諸多禁令限制華僑歸國。鴉片戰爭后,列強以通商口岸為基地,拐掠華工,苦力貿易日益猖獗,清政府基本上采取默許態度。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外國販賣中國苦力公開化、合法化。1868年《中美續增條約》規定,兩國人民隨時來往,不得禁阻。清政府通過與外國議訂華工出國具體章程,以求對外國有所約束,對華工有所保護,如規定華工“年不及20歲者,必須取具本身父母準往憑單,蓋用地方官印信,方準承招”“合同所定承工年限,不準逾于五年”“七日之內,必得休息一日”等。材料二民國年間,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主要交戰國把招用廉價華工作為解決戰時勞工問題的重要途徑。法國主要由惠民公司承招及招工局直接招運,英國由勞工局管理、和記洋行參與招工,兩國招雇華工達25萬人。法商惠民公司的招工條款中載明:中國工人決不用于任何戰事職務,專為從事各種實業及農業之用;華工傭工之期為5年;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10小時等。相當多的華工被分配到直接與軍事有關的鐵路、公路、兵工廠、軍火庫等部門服役,一上班就得連續不停地工作。華工們實行軍事化管制,有些華工營,特別是英國遠征軍的華工營,完全由軍官率領,他們被安置在常遭敵方飛機空襲的危險地帶,生命安全毫無保障。——以上材料摘編自董叢林《華工史話》(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政府華工出國政策的變化之處,并簡析其背景。(2)據材料二,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華工出國的特征。(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近代“華工出國”。(★★★)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在唐代輸入西方的物品中,僅絲綢種類就多達百種,還有大量難以統計的物產和技術,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漆器、瓷器、鐵器、金銀器皿、錢幣、煉丹術等當是其中的葷葷大者。法國學者阿里。瑪扎海里在其專著《絲綢之路:中國一波斯文化交流史》中,專門對谷子、高粱、樟腦、肉桂、姜黃、生姜、水稻、麝香、大黃等九種物種的西傳及其作用進行了詳細介紹和論述。沿途的歐亞各國也同樣回報中國以各種動植物、物品和技術,傳入中國的主要動物有馬、牛、駝、獅子等;主要植物有石榴、葡萄、苜蓿、波棱、胡麻、胡椒、胡黃連、胡荽、小茴香、青黛(靛花)、郁金香、天竺桂、無花果、指甲花、木奈祗(水仙)、阿勃參等,還有多種藥材、香料和染料等;物品主要有玻璃器、琉璃、玉石、珍珠、珊瑚、金剛石、石蜜、砂糖、氈布、葡萄酒等。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貿易一開始就帶有“懷柔遠人,弘揚國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