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7∕T 3090-201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_第1頁
(高清版)DB37∕T 3090-201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_第2頁
(高清版)DB37∕T 3090-201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_第3頁
(高清版)DB37∕T 3090-201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_第4頁
(高清版)DB37∕T 3090-201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05DB37DB37/T3090—2017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2017-12-29發布2018-01-29實施IDB37/T3090—2017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文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市技術標準情報所、萊蕪市標準經濟質量強市辦公室。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安潔、翟國印、齊文、王純良、任加新、呂楚岫、王勇、牛彬、張惠東。DB37/T3090—2017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引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5號)指出,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和污水。2015年,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貫徹國辦發〔2014〕25號文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5】45號),提出,到2020年實現省域重要河流湖泊周邊5公里范圍內全部村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和達標排放,全省村莊污水處理率達到35%,農村新型社區污水處理率達到100%。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要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和改廁。2017年9月24日召開的全省美麗鄉村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對農村的“七改”進行了新的定義,“改水”不止針對“上水”,還要包括“下水”的內容,提出要把污水處理做好,不僅要保證老百姓的飲用水同源同網同質,污水處理也要加大力度整治。1DB37/T3090—2017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本標準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水量和水質、污水收集系統、處理系統、配套設施、施工和驗收、運行和維護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分散農戶、村莊及新型農村社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建設和運行維護管理。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19379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209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141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6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124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T441戶用生活污水處理裝置DB37/599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656山東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675山東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676山東省半島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主要包括廁所沖洗水、廚房洗滌水、洗衣機排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2DB37/T3090—2017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domesticwastewatertreatmentfacilitiesforruralarea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等全部處理系統。3.3單戶或多戶的污水進行就地處理的方式。3.4村莊或一定范圍內的農戶的污水經管網收集就近接入污水處理站的處理方式。3.5指位于城鎮內及其周邊的村莊的污水經污水支管收集后直接納入城鎮污水管網中,由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的方式。3.6非重力排水系統non-gravitydrainagesystems指除重力排水外的真空和壓力輸送排水系統。4.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以國家及省有關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及村莊整治的政策為主要依據。規劃應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和要求,綜合考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污水的排放與利用的關系。4.2污水處理構筑物應符合相關規范,并滿足防水、防滲等要求,嚴禁污染地下水。4.3應根據村莊規模、經濟條件、處理場地條件、住戶分布密度和區位特點等,因地制宜地選擇處理模式、技術工藝和管理方式。4.4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應優先考慮資源化。處理水宜利用村莊的自然條件,經過周邊溝渠、水塘、土地等方式進一步處理后排入受納水體,并應符合相關標準。4.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除滿足水質改善的需求,還應注重與環境協調一致。4.6位于地震、濕陷性黃土、膨脹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符合現行相關標準的4.7應建立有效的監管和考核制度,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長期正常運行。4.8出水不應排入敏感水體及其他特殊水域。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宜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確定。宜在調查當地用水現狀、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地區規劃等基礎上酌情確定。也可參考表1、表2數值進行適當取值。3DB37/T3090—2017表1農村居民日用水量參考值村莊類型用水量戶內有給水排水衛生設備和淋浴設備戶內有給水排水衛生設備,無淋浴設備40~80戶內有給水龍頭,無衛生設備30~50表2農村居民生活排水系數參考值排水收集特點排水系數全部生活污水混合收集進入污水管網0.85只收集全部灰水進入污水管網5.2設計進水水質農村生活污水進水水質宜通過調查當地是否使用水沖廁所、廚房排水和淋浴排水水質的基礎上酌情確定,也可參考表3中數值進行適當取值。表3農村居民生活污水水質參考取值主要指標BOD?NH?-N6.5~8.55.3排放要求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排放標準除應符合表4的要求外,還應符合各地方生活污水排放要求。表4農村污水排放參照標準用途/區域參考標準南水北調沿線DB37/599《山東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小清河流域DB37/656《山東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海河流域DB37/675《山東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排入河流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景觀環境用水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灌溉用水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209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6污水收集系統6.1農戶庭院污水收集系統6.1.1主要收集庭院內廁所、廚房和洗浴等污水。布設方式應考慮農戶的生活習慣、風俗文化、庭院布局、污水處理方式等因素。6.1.2應包含排水管、檢查井、化糞池等設施。宜將廁所糞便污水與廚房污水、洗浴污水分開收集,廁所糞便污水需先排入化糞池,再流入排水管,廚房和洗浴污水可直接進入排水管。4DB37/T3090—20176.1.3宜在廚房下水道前安裝防堵漏斗,浴室設置毛發過濾網,出庭院前設置檢查井和格網,管道最小設計坡度宜為4‰。管道設計可參考GB50015。6.2村莊污水收集系統6.2.1應包括接戶管、支管、干管、檢查井和提升泵站等設施。農戶庭院污水經接戶管進入支管再匯入干管,排至村莊污水處理站。村莊污水管網應根據村落的格局、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布設。6.2.2利用村內地勢差和現有溝渠收集村莊污水時,應采取密封和防滲措施。6.2.3村莊污水收集管渠的設計可參照排水管管徑宜不低于150mm,坡度宜不低于4‰。檢查井設置間隔不應超過50m,轉彎(拐角)處應設置檢查井,管道設計可參考GB50014。6.2.4鋪設重力管網有困難的地區,可采用非重力排水系統。7.1.1分戶污水處理設施和村莊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構造、設計及技術應符合CJ/T441等相關標準的7.1.2分戶污水處理和村莊污水集中處理的出水水質應符合本規范5.3的要求。7.2村莊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7.2.1對于具備將污水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村莊,應優先考慮將居民生活污水接入城鎮污水管網。7.2.2污水納管系統包括管道、檢查井和提升泵站。管道、檢查井和泵站設計可參照GB50014。7.3處理工藝7.3.1.1在居住分散、地形復雜、不便于管道收集的地區可采用單戶或多戶分散處理方式。7.3.1.2新建村莊及旅游度假村、民俗村等可建立污水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7.3.1.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選擇地埋式或進行其它保溫處理的方式,地埋式設施應安裝在凍土7.3.1.4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或以農用為目的的農村污水處理宜以去除COD為主。7.3.1.5污水處理設施參見附錄A。7.3.2處理工藝選擇7.3.2.1農業灌溉及排入村域內溝塘等受納水體的生活污水可參考以下處理工藝:排放污水化糞池厭氧生物膜單元生態處理單元排放排放污水調節池好氧生物處理單元排放7.3.2.2南水北調沿線、小清河流域、海河流域、山東半島流域等環境敏感區及排入村周圍河流等水5DB37/T3090—2017生物處理硝化污水-化糞池調節池好氧生物處理生態處理消毒排放7.4消毒技術7.4.1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應根據用途功能要求,采用消毒處理。7.4.2村莊污水的消毒技術可采用二氧化氯、漂白粉和含氯消毒藥片及其它能達到消毒目的的技術。7.4.3各種消毒劑的投加量宜根據試驗資料確定。8.1污泥處理與處置8.1.1采用生物法處理污水產生的剩余污泥應定期處理和處置。8.1.2污泥處理與處置應符合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的原則,根據當地條件選擇農村適宜的污泥處理設施與處置方式,滿足農用標準的污泥,宜優先就近土地利用。8.1.3產生的污泥量較少時,可將污泥返回到化糞池或厭氧池等污8.1.4污泥量較多不能達到農用標準時,應與城鎮污泥一并處理。8.2.1應對產生的臭氣進行處理,減輕對周邊人居環境的影響。8.2.2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宜配備自動控制和遠程監管系統。8.2.3污水和污泥處理設施的泵和風機應采取降噪措施,減少噪音對人居環境的影響。9施工和驗收9.1.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文件和實地情況編制施工方案,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進入施工。9.1.2建筑、安裝工程應符合施工設計文件、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對必要的工程變更應取得設計、監理、建設等相關單位的變更文件簽章后方可對工程進行變更施工。9.1.3施工中,應做好施工記錄,對于隱蔽工程的施工過程應留有影像資料備查。隱蔽工程應在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9.1.4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施工應滿足以下規定:a)根據所要安裝設備的尺寸,按照相關要求開挖相應尺寸的基坑。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增加地基處理和維護設施或進行施工排水。設備的安裝應在基礎完工后進行。b)利用人工或合適的吊裝設備將設備吊至預定的位置,并檢查其是否水平。回填前向設備內里注c)排水管不能形成逆向反坡,且設備水位應高于受納水體水位。6DB37/T3090—20179.1.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建、構筑物、設備設施的施工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a)管道工程的施工,應符合GB50268的有關規定;b)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應符合GB50204的有關規定;c)砌體結構工程的施工,應符合GB50203的有關規定;d)構筑物的施工,應符合GB50141的有關規定。9.1.6設備安裝包括附屬設備、電氣設備、整體裝置、進出水管管線及電路等安裝。9.1.7設備安裝應按照生產企業的安裝流程進行,必要時應在工藝設計人員和廠家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完成。9.1.8鼓風機、水泵等附屬設備容易產生震動和噪音,安裝時應該注意其安裝位置,并安裝在預先筑好的設備基礎上;電氣設備須使用防水電源,同時按相關規范要求接地。9.1.9設備的安裝需充分了解建設用地的地質條件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因素,防止由此導致的地面下沉、塌陷、上浮及淹水等不可抗后果,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9.1.10施工結束后應進行設備調試,確認各設備是否正常運轉。設備調試包括附屬設備、電氣設備、整體裝置、水路和電路等調試。9.1.11設備調試應由專業的調試工程師在嚴格的調試程序下進行操作,并隨時與設備生產商、工藝設計人員和運營維護人員進行溝通。9.2驗收9.2.1資料驗收9.2.1.1竣工驗收應提供工程項目的立項文件、招標投標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竣工驗收申請、工程質量監督報告、工程決算報告及批復、工程竣工審計報告、工程調試運行報告、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變更文件以及主管部門有關審批、修改、調整文件,竣工圖紙、設備技術說明書等。9.2.1.2建設單位應對全部文件資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應及時歸檔。文件資料審核不通過的,建設單位應提出整改意見,由相關單位限時完成整改。9.2.2工程實體驗收9.2.2.1文件資料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工程實體驗收。9.2.2.2工程實體驗收應包括:建設內容是否與設計文件相符、施工質量是否達到現行的質量驗收標準、機電設備數量、型號、參數及技術要求等是否與設計文件相符、配電與自控系統是否達到相關防護要求,以及工程項目場地的安全防護措施等是否符合要求。9.2.3環保驗收9.2.3.1工程實體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環保驗收。9.2.3.2施工單位應提交調試和試運行報告,試運行報告中應包括至少連續7日以上的水質監測記錄以及具有環境監測資質的單位出具的水質監測報告。出水水質應符合設計出水水質要求。9.2.3.3污水處理站點的污泥處理處置方法、臭氣與噪聲防治措施、施工產生的生態問題的修復等應符合環保要求。10運行和維護10.1污水收集系統的維護與管理10.1.1應定期對污水收集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疏通淤積或堵塞。7DB37/T3090—201710.1.2應定期清理廚房下水道前防堵漏斗上殘渣。10.1.3應定期清理浴室排水毛發過濾器。10.1.4應定期檢查和清理檢查井。10.2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和維護10.2.1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建設單位自管、設備供應商代管、集中委托運行、農戶自管等,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方式。10.2.2工程設計或施工單位在工程竣工驗將施工資料及系統運行管理要求等一并交付。10.2.3運行管理人員應熟悉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技術指標以及安全操作規程等,按照要求巡視檢查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并按時做好運行記錄。10.2.4運行管理人員應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保養、檢查和維護,預防設備發生功能障礙和故障,確保10.2.5定期對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進行檢測,確保出水水質達標。10.2.6應建立健全資料保存的規章制度,保存的資料應包括基礎資料和運行管理資料。資料應完整、準確、客觀、清晰,并有專人負責保管。8(規范性附錄)A.1.1.2化糞池的構造應符合GB19379的要求。J124進行計算。A.1.2.1厭氧生物膜池可用于農村生活污水的初級處理。A.1.2.4水力停留時間宜取2d~5d,排泥間隔時間約為3個月至1年。A.2.1.1生物接觸氧化池可用于農村生活污水分戶和村莊集中處理。V=Q×n×(La-Le)/(M×1000)...........................(A.1)Le——出水BOD?濃度(mg/L);池或一體化設備中的沉淀單元,已建符合要求的化糞池也可作為初沉池。A.2.1.5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應適于長期浸入污水環境中,并適宜微生物附著生長。9DB37/T3090—2017A.2.2.1村莊集中污水處理可采用生物濾池。A.2.2.2生物濾池包括普通生物濾池(也稱滴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或曝氣生物濾池等類型。A.2.2.3普通生物濾池由池體、濾料、布水裝置和排水系統組成。a)池體宜為方形、矩形或圓形;b)濾料宜采用碎石、卵石或爐渣,粒徑為30mm~100mm;c)布水裝置可采用固定式或移動式;d)排水系統應設置滲水裝置、集水溝和總排水溝,容積負荷宜為0.15kgBOD?/(m3·d)~0.3kgBOD?/(m3·d)。A.2.2.4高負荷生物濾池水力負荷宜為10m3/m2·d~30m3/m2·d,容積負荷宜小于1.8kgBOD?/(m3·d)A.2.3.1村莊集中污水處理可采用生物轉盤。A.2.3.2村莊集中污水處理宜采用單周多級轉盤,不宜小于3級。A.2.3.3生物轉盤的BOD?面積負荷宜為6gBOD?/(m2·d)~30gBOD?/(m2·d)。A.2.4傳統活性污泥曝氣池A.2.4.1村莊集中污水處理可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曝氣池。A.2.4.2污水進入曝氣池之前宜設置初沉池。mg/L~4000mg/L,曝氣池的溶解氧含量應保持在2mg/L以上。A.3.1人工濕地由不同類型人工濕地組合而成的復合型人工濕地等,應根據當地可用場地面積、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人工濕地類型。改善廢水水質特性,降低后續人工濕地處理難度和堵塞可能性。相似污水的運行數據確定設計參數。無資料時,可參考表A.1取設計參數:參數表面流人工濕地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人口當量表面積/(m2/人)表面BOD?負荷/(g/m2.d)≤4.5表面水力負荷/(m3/m2.d)/以將總的污染物負荷分配到各段分別進行設計,其參數選取可以參照表A.1。DB37/T3090—2017m。對于起均勻布水作用的填料,粒徑可以取10mm~35mm。濟價值的水生植物。方5cm~20cm,并根據待處理的污水水量等情況進行調節。生長過密的植物,可按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