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一歷史寒假作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遼宋夏金元的文化1、

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現了儒學復興運動,其代表人物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各自從不同的思想立場動身,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論,從而使儒學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內涵。這一運動(

)A.促使三教起先融合

B.實現了儒學官方化

C.奠定理學思想基礎

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2、中國古代某學者評論道:“不顧人情,視斯民飲食男女之欲,為人生所不能無的,都以為毫無價值而不足恤。”此評論針對的是(

)A.“人之性惡”

B.“三綱五常” C.“清心寡欲”

D.“存天理,滅人欲”3、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賜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和朱熹從祀孔廟,而王安石被移出從祀的行列。這些作法()A.反映理學逐步成為官方正統思想 B.旨在復原孔孟儒學的正統地位

C.表明理學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 D.使儒學從理本論轉向了心本論4、北宋時,民間消遣場所須要大量歌詞,士大夫的詞作便通過各種途徑流傳民間。“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這說明()A.宋詞只在民間流行與發展 B.宋代文學日益商品市場化C.宋詞婉約派占據主導地位 D.文學平民化、世俗化趨勢5、元曲名家馬致遠寫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劇,多是宣揚浮生若夢、富貴功名不足憑.要人們在山林隱逸和尋仙訪道中獲得解脫與自由。這反映出()A.當時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元代文人內心的沖突和苦悶C.元曲題材廣泛雅俗共賞D.元代市民階層的消遣須要6、有學者認為:“宋元以后,中華文明起先呈現出困難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文化世俗化傾向;二是理學和文化專制強化以后表現出的高雅文化傾向。”他最可能選擇的依據分別是(

)A.風俗畫和文人畫

B.話本和小說

C.漢賦和唐詩

D.元曲和儺戲7、(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書中認為:“這就為‘學問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記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這段材料表明中國造紙術的西傳(

)

A.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B.變更了歐洲人的閱讀方式

C.消退了人們對宗教的迷信 D.促成了近代歐洲科學復興8、“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種用磁石摩擦鋼針制作指南針的技術記載于(

)A.《韓非子》

B.《武經總要》

C.《夢溪筆談》

D.《萍洲可談》9、元代王禎所著《農書》描寫宋、元時期人們到處找地種的情景:“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山鄉細民必求墾佃,猶勝不稼。”于是,閩、江、淮、浙等地開墾出很多梯田,長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則大量圈湖造田。這種現象折射出(

)A.土地兼并的惡性發展

B.政府對土地開發的失控

C.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

D.南方人口的較快增長10、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榮創制西夏文,西夏文結構多仿漢字,形體方正。這反映了西夏文字()A.深受漢族文字的影響B.早于漢字創立C.加強了西夏的統治D.成為與漢族溝通的重要工具11、中國歷史學家尹德蓉說:“漢字在遼國是一種通行的文字。遼對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詔令、奏議,對中原的一切詔書,對西夏的全部文件,對地方上的南北文牒,都一律運用漢文。”這說明()A.遼國沒有創制本民族的文字B.契丹文字運用范圍有限C.遼國的大小字就是漢字D.遼國漢文用于非正式場所12、下圖是中國古代聞名的八思巴文。下列對其表述正確的是()A.仿照漢字字形創制的蒙古文字B.是成吉思汗命人創制的文字C.是書寫《蒙古秘史》的文字D.是漢字拼音化的最早嘗試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歷史中,儒學始終在發展與創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吾所謂道也,非向(從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他的這一主見被宋代儒者接受并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摘編自卞孝宣等《韓愈評傳》材料二19世紀末,康有為撰寫《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二書,認為漢代以來儒者奉為經典的《周禮》《左傳》等書,是漢代學者為王莽篡漢而偽造的,影響惡劣,導致“中國之民,遂兩千年被(遭遇)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見回來孔子所編定的《詩經》《禮記》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學精神。在他看來,孔子是一位宏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為“改制”而創作的。他甚至用西學來說明《春秋》,認為《春秋公羊傳》中的“三世”說為:“始于據亂(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為立憲,君民共主,最終太平(世),為民主。”——摘編自張海鵬等編《中國近代史》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學問,指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之處,并概括宋代理學在哪些方面對儒學有所發展。

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韓愈、康有為關于儒學相識的共通之處。

3.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看法對待孔子與儒學?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國古代科技獨創在世界科技獨創中的比例——依據人教版《一般中學歷史必修③》繪制材料二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4—16世紀文藝復興之前,歐洲是政教合一的封建時代,宗教裁判所可以僅僅因為布魯諾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說這樣一個科學學說,而把他視為異端判處死刑,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上。因此,歐洲中世紀的科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史稱“黑暗的中世紀”。而這一千年,中國國家長期統一,經濟持續發展,中華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進以四大獨創為標記的傳統技術更為世人所稱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摘編自王渝生《傳統文化與中國科技發展》(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變更狀況。(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述公元401—1500年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主要緣由。(3)下圖是某校初三?三班呂亞楠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四大獨創”手抄報照片,其中“四大獨創是什么”的答案有點模糊不清,請你補充完成。(4)就科技發展問題談談你的相識。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學問,三教起先融合時間為魏晉,再依據材料時間唐朝,可解除選項A;佛、道在唐朝時期仍舊在不斷發展,不是衰落,另儒學在唐朝也是官學思想,可解除選項BD;理學思想正是汲取了佛、道理論,實現發展,這一發展源頭可追溯至唐朝,所以正確選項為C。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顧人情,視斯民飲食男女之欲,為人生所不能無的,都以為毫無價值而不足恤”的意思是:不顧人情,把飲食男女的欲望,是人生所不能沒有的,都認為是沒有道理的而不值得憐憫的。材料反映的要壓制人的欲望,人之性惡談及的是人的本性是惡的,故A項錯誤;三綱五常說的是封建綱常倫理,即壓制人欲的標準,故B項錯誤;清心寡欲是壓抑人欲的表現而已,非本質,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了要壓制人欲,與材料相符,故D項正確。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依據材料中對朱熹的謚號以及周敦頤、張載和二程及朱熹的地位,可以看出當時程朱理學漸漸得到統治者的認可,成為官方統治思想,故A項正確;

B、程朱理學是儒學汲取了佛教、道教思想的產物,不是孔孟時期的儒學,故B項錯誤;

C、材料未涉及理學的神圣化和宗教化,故C項錯誤;

D、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學,仍以理為本,心本論是陸王心學的特點,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

故選:A。

本題考點是宋明理學,意在考查程朱理學的地位和影響。

程朱理學強化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維護了封建統治,朱熹死后,程朱理學成為正式的正宗思想。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宋詞的發展。據材料中“民間消遣場所須要大量歌詞”“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為辭”可知宋詞適應了市井生活,反映了文學平民化、世俗化的趨勢,故D項正確。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元代的文學發展。材料中的“宣揚浮生若夢、富貴功名不足憑”反映了元代文人對功名富貴的不屑,希望通過隱逸山林和尋仙問道來擺脫現實中的苦痛,因此B項正確。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體現商品經濟發展的風俗畫等屬于文化世俗化傾向的表現,體現理學和文化專制強化的文人畫屬于高雅文化傾向,由此可以推斷A項符合題意。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從材料中“學問普及”可知是對文化的影響。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精確記憶歷史學問的實力,最早記載用磁石摩擦鋼針制作指南針的技術的是沈括的《夢溪筆談》,故C項正確。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田盡而地,地盡而山,山鄉細民必求墾佃,猶勝不稼。”“閩、江、淮、浙等地開墾出很多梯田,長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則大量圈湖造田”反映了元朝中國農夫以自己的勤勞不斷地向自然索取資源,滿意南方人口日益增長的須要,故D正確;A、B、C材料無法體現,解除。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西夏文結構多仿漢字,形體方正”可知A項正確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從材料信息看,遼國正式的重要文件都運用漢字,契丹文用于一些不重要的非正式場所,適用范圍有限,B項正確。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思巴文是忽必烈委派八思巴創建出的一套拼音符號,是漢字拼音化的最早嘗試,D項正確。13答案及解析:答案:1.不同之處: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漢儒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發展:更加重視《論語》《孟子》,重視思辨,強調個人的修養與完善。

2.回來原典、回來孔孟,否定后人的附會、杜撰之說,主見探尋儒學的精神實質,借助儒學為現實服務。

3.應歷史地看待孔子與儒學,不應盲目地確定或否定;將真實的孔子與神圣化的孔子區分開來;借鑒其精華,摒棄其糟粕。解析:1.“不同之處”首先依據所學學問弄清孔孟儒學、漢代儒學的基本內容,特殊是孔、孟和漢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見,然后指出不同所在;“發展”聯系所學學問指出宋代理學特有的內容即可。

2.首先明確“共通之處”的含義,即共同之處;然后恨據材料“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主見回來孔子所編定的《詩經》《禮記》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學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