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大連海洋大學_第1頁
海洋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大連海洋大學_第2頁
海洋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大連海洋大學_第3頁
海洋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大連海洋大學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洋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大連海洋大學緒論單元測試

根據海洋調查規范海水浮游植物葉綠素測定時的萃取液中主要為體積分數為90%的丙酮。()

A:對B:錯

答案:對微生物樣品如無法及時測定可放置于冰箱保存不超過7天。()

A:對B:錯

答案:錯微型污損生物中不包括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硅藻。()

A:對B:錯

答案:錯容易折斷的環節動物等動物計數時按頭部計數。()

A:對B:錯

答案:對測量寄居蟹濕重時需要去掉螺殼稱重。()

A:對B:錯

答案:對

第一章單元測試

當海水水質需要進行周日觀測時,一般每2h觀測一次,一周日共()次。

A:12B:10C:11D:13

答案:13監測海水中油類污染時應使用(),采樣體積至少為500ml。

A:不銹鋼或玻璃容器B:高密度聚乙烯瓶C:低密度聚乙烯瓶D:聚丙烯瓶

答案:不銹鋼或玻璃容器海洋水質調查中溶解氧測定的仲裁方法為()。

A:氣相色譜法B:碘量滴定法C:便攜式溶氧儀測定法D:分光光度法

答案:碘量滴定法對受氣候、流系季節影響顯著的近海、邊緣海,一年中至少在環境特征顯著差異的冬、夏兩個季節,各調查()次。

A:1B:3C:2D:4

答案:1海洋調查一般以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翌年2月為冬季,并分別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A:3月、6月、9月和12月B:4月、7月、10月和1月C:5月、9月、10月和1月D:5月、8月、11月和2月

答案:5月、8月、11月和2月海洋水質調查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監測使用的仲裁方法是()。

A:原子吸收光譜法B:陽極溶出伏安法C:催化極譜法D: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答案:原子吸收光譜法對沿岸、河口等一般情況應()調查一次。

A:每年B:每天C:每月D:每季度

答案:每季度在海洋水質環境調查時,哪個不是對采樣環境的要求?()

A:采水位置應避開船上排污口。或調查船在到達預定站位后,必須停止排污,防止水樣及水下儀器被污染。B:根據觀測的需要選擇采水器械,清洗干凈C:采樣范圍水深應高于10mD:為避免船對水體擾動,到站時待船體停穩后采樣

答案:采樣范圍水深應高于10m采樣標準層次中表層指:()

A:指海平面下約0.5m的水層B:指海平面下約0.25m的水層C:指海平面下約1m的水層D:指海平面下約2m的水層

答案:指海平面下約1m的水層DO測定誤差一般在1~5%,都包括哪些誤差()。

A:取樣誤差B:碘揮發氧化C:終點誤差D:試劑誤差

答案:取樣誤差;碘揮發氧化;終點誤差;試劑誤差為何海水樣品處理前需要進行固液分離?()

A:懸浮顆粒物的吸附解吸影響海水組成,特別是加固定液后B:水中細菌會使顆粒物組成發生變化而產生影響C:水中一些元素的顆粒狀態和溶解態物質運輸方式不同D:水中某元素的顆粒狀態和溶解態有不同的生物化學作用

答案:懸浮顆粒物的吸附解吸影響海水組成,特別是加固定液后;水中細菌會使顆粒物組成發生變化而產生影響;水中一些元素的顆粒狀態和溶解態物質運輸方式不同;水中某元素的顆粒狀態和溶解態有不同的生物化學作用

第二章單元測試

水深以米(m)為單位。記錄取一位小數,準確度為()。

A:±1%B:±2%C:±4%D:±3%

答案:±2%海水現場水深測量采用()。如條件不具備或水深較淺,可采用鋼絲繩測深法。

A:回聲測深儀B:壓力測深儀C:測深桿D:尼龍繩測深法

答案:回聲測深儀鋼絲繩測深時若鋼絲繩傾斜,應用偏角器量取鋼絲繩傾角。傾角超過10°時,應進行鋼絲繩的傾角訂正。傾角較大時,應加大鉛錘重量或利用其他方法使傾角盡量控制在()以內。

A:40°B:20°C:30°D:50°

答案:30°對于深水、大洋,一般溫度應準確到一級,即()。

A:±0.04℃B:±0.05℃C:±0.2℃D:±0.02℃

答案:±0.02℃海洋溫度和鹽度測定中,表層指海面下()以內的水層。

A:3mB:2mC:5mD:1m

答案:3m利用實驗室鹽度計測量海水樣品鹽度時,被測海水樣品的溫度與標準海水的溫度相近時方可進行測量。感應式鹽度計要求兩者相差在()以內。

A:3℃B:4℃C:2℃D:5℃

答案:2℃深度是海洋調查中不可少的一個垂直坐標參數。測量深度從技術上有三類,包括()。

A:圖像測深B:直接測深C:聲學測深D:壓力測深

答案:直接測深;聲學測深;壓力測深海水溫度測量差異的影響因素包括()。

A:氣溫B:薄層溫差的存在C:氣團濕度D:海面油膜

答案:氣溫;薄層溫差的存在;氣團濕度;海面油膜海洋調查中常用的測溫儀器包括()。

A:表面溫度計B:顛倒溫度計C:拋棄式溫度剖面儀(XBT)D:熱電式溫度計E:溫鹽深儀CTD

答案:表面溫度計;顛倒溫度計;拋棄式溫度剖面儀(XBT);熱電式溫度計;溫鹽深儀CTD鹽度的測量方法包括()。

A:電導法B:相對密度法C:折射率法D:硝酸銀滴定法

答案:電導法;相對密度法;折射率法;硝酸銀滴定法

第三章單元測試

透明度觀測只在()進行,大面或斷面測站,船到站觀測一次;連續測站,每兩小時觀測一次。

A:雨天B:白天C:夜間D:傍晚

答案:白天海發光觀測只在()進行。

A:夜間B:傍晚C:雨天D:白天

答案:夜間測量海水透明度有波浪時,應分別讀取繩索在波峰和波谷處的數值標記,讀到()位小數,重復2~3次,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次觀測的透明度值。

A:3B:1C:2D:4

答案:1觀測透明度后,將透明度盤提到透明度值()的位置,根據透明度盤上所呈現的海水顏色,在水色計中找出與之最相似的色級號碼,并計入水溫觀測記錄表中。

A:相同B:一半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一

答案:一半大連周邊海域總會出現“熒光海”現象,采樣分析后發現主要是由一種夜光藻引起的,請問這種發光現象屬于哪個類型?()

A:熒光型B:彌漫型C:閃光型D:火花型

答案:火花型影響透明度和水色的因子包括()。

A:海水的渦動與混合B:風、浪、流、潮C:浮游生物的含量D:海水中的懸浮物質E:天空中的云量F:江河入海徑流

答案:海水的渦動與混合;風、浪、流、潮;浮游生物的含量;海水中的懸浮物質;天空中的云量;江河入海徑流中國近海及毗鄰海域的透明度及水色分布的特點是()。

A:淺海水色黃綠,深海深藍B:近岸高,外海低C:自北向南水色由渾濁過渡到斷D:河口區水色渾濁,透明度最低

答案:淺海水色黃綠,深海深藍;自北向南水色由渾濁過渡到斷;河口區水色渾濁,透明度最低

第四章單元測試

海面能見度小于或等于()時,不進行冰量觀測,記錄欄記橫杠“—”。

A:3kmB:1kmC:4kmD:2km

答案:1km冰厚度是指冰面至冰底的垂直距離,也是最難測定的指標之一,以下哪種方法是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A:雷達探測B:直接鉆孔C:水下聲吶D:衛星遙感

答案:直接鉆孔由初生冰或在平靜的海面上直接冷凍而成,其表面平滑而濕潤,色暗灰,面積較餅冰為大,厚度小于5cm,能隨波起伏,遇風浪易破碎,屬于哪種浮冰型?()

A:蓮葉冰B:尼羅冰C:冰皮D:灰冰

答案:冰皮浮冰觀測主要參數有()。

A:冰狀B:冰區邊緣C:漂流速度和方向D:冰量、冰厚E:冰密度F:冰密集度、冰表面特征

答案:冰狀;冰區邊緣;漂流速度和方向;冰量、冰厚;冰密集度、冰表面特征常見固定冰型分類包括()。

A:冰腳B:沿岸冰C:冰架D:冰川舌

答案:冰腳;沿岸冰;冰架;冰川舌

第五章單元測試

海流觀測中誤差產生的原因不包括:()。

A:不同型號的海流計對流速、流向觀測的精度要求標準不同B:海洋生物的附著C:海水中的懸浮物質D:船體對海流觀測的干擾

答案:海水中的懸浮物質海流的主要成因()。

A:地球和日月間的引力B:風和海水的密度C:風和水溫差D:風和氣溫差

答案:風和海水的密度海流的方向指的是流的去向。()

A:錯B:對

答案:對海流觀測的持續時間為一個晝夜24小時。()

A:錯B:對

答案:錯以下哪些是常見的海流計()

A:聲學多普勒海流計B:電磁感應式海流計C:機械旋漿式海流計D:激光流速儀

答案:聲學多普勒海流計;電磁感應式海流計;機械旋漿式海流計;激光流速儀海流觀測中流速的單位為()。

A:cm/sB:m/sC:dm/sD:km/h

答案:m/s

第六章單元測試

生物調查的時間和季節通常根據調查區域來確定,一般變化比較劇烈的河口、港灣和沿岸地區以及邊緣的海域,()必須進行一次調查

A:每季度B:每天C:每年D:每周

答案:每季度某海域調查計劃5月份在廣東沿海開展,請問5月份采集樣品代表哪個季節?()

A:夏季B:春季C:秋季D:冬季

答案:春季浮游生物通常通過粒徑來劃分,小型浮游生物的粒徑為()。

A:2~20μmB:20~200μmC:0.02~0.2μmD:0.2~2μm

答案:2~20μm浮游生物網中進行浮游植物采集的為()。

A:淺水I型B:深水II型C:淺水II型D:淺水III型

答案:淺水III型采泥和拖網樣品應按照類別不同使用不同固定液,其中環節動物、紐形動物和腔腸動物以及部分甲殼動物應先以()麻醉,后換體積分數為5%的甲醛溶液固定。

A:硫酸鋅B:硫酸鐵C:硫酸銅D:硫酸鎂

答案:硫酸鎂下列哪個不屬于污損生物:()

A:多棘海盤車B:藤壺C:牡蠣D:貽貝

答案:多棘海盤車樣品固定中海綿、苔蘚蟲等含鈣質的動物需要使用哪種固定液固定?()

A:體積分數5%的甲醛B:75%酒精C:乙醚溶液D:薄荷腦或硫酸鎂

答案:75%酒精哪幾項是14C示蹤法的特點?()

A:測定得出的誤差較大B:儀器價格昂貴C:可采用模擬法在室內進行工作D:可用于貧營養型和大洋水體水體初級生產力測定

答案:儀器價格昂貴;可采用模擬法在室內進行工作;可用于貧營養型和大洋水體水體初級生產力測定海洋微生物計數方法包括哪些?:()

A:顯微攝影——幻燈測量法B:平板計數法C:SYBRGreenI直接計數法D:DAPI直接計數法

答案:顯微攝影——幻燈測量法;平板計數法;SYBRGreenI直接計數法;DAPI直接計數法海洋調查的方式有哪幾種?()

A:大面觀測B:斷面觀測C:選區觀測D:連續觀測

答案:大面觀測;斷面觀測;連續觀測海洋浮游生物的調查要素主要包括:()

A:小型浮游生物B:微微型浮游生物C:微型浮游生物D:大中型浮游生物E:魚類浮游生物

答案:小型浮游生物;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物;魚類浮游生物海水浮游植物葉綠素測定方法包括:()

A:氣相色譜法B:高效液相色譜法C:萃取熒光法D:分光光度法

答案:高效液相色譜法;萃取熒光法;分光光度法通常船舶污損生物調查中需要取樣的位置有:()

A:船體底部B:船體上層C:螺旋槳D:船尾底部

答案:船體底部;螺旋槳;船尾底部大型底棲生物的采集通常會使用以下哪些設備?()

A:渦旋分選裝置B:套篩C:拖網D:采泥器

答案:渦旋分選裝置;套篩;拖網;采泥器魚類浮游生物采集的網具主要有:()

A:淺水I型浮游生物網B:淺水II型浮游生物網C:雙鼓網D:大型浮游生物網

答案:淺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